重生之超级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牧场星辰
“何市长,各位领导,不要紧的。”赵无极把国内的官员安顿下来,然后面对着正好奇地盯着自己的皮特一行抱了抱拳头,用标准的牛津英语向众人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就是你们要见的赵无极,欢迎尊敬的皮特领事偕夫人德芙娜女士一行前来卢江观光、考察。”
说完,赵无极径直在最近的位置上坐了下来,不得不说,赵无极这个亮相十分潇洒!
赵无极的牛津英语,顿时让省外事办的翻译目瞪口呆,竟然忘了第一时间把这段英语翻译成华语,让华夏官员明白赵无极到底说的神马。
但是,华裔女翻译李阳却自告奋勇地担当起英译汉的任务,将赵无极的话准确地翻译了出来。只是,李阳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带有点港腔港味。
“哇噻,赵无极先生,你的牛津英语是哪儿学的,你去颠国留过学吗?”德芙娜兴奋地问道。德芙娜有个同学来自颠国首都,能说一口标准的牛津英语,故德芙娜能够听出来。
“尊敬的德芙娜女士,我的英语是我自学的,学语言虽然要讲语言环境,但那并不是必然或惟一的理由。”赵无极继续用英语说道。
这一句,省外事办的翻译到是接上了翻译的节奏,但是,她并不认识英语“必然”一词,因此,在翻译中将这两个字给省略了。
如果是赵无极只说第一句英语,可以理解为他事先有所准备,但赵无极第二句英语,不但回答了德芙娜的问题,还有进一步的发挥,而且用词极为严谨考究。
赵无极的表现自然引起了另外一位洋美女的注意,只听她突然说道:“赵无极先生,你好!我叫桑尼,是米国驻平原领事馆领事处理。请问,刚才我们到达时你在哪儿,是像胡永生先生所说的,在从事艺术创作吗?如果是,请问你在写你的作品还是在进行其他艺术创作?”
尼媒的,这不是故意要让华夏官员难堪吗?赵无极当即用汉语说道:“呵呵,桑尼小姐,很高兴认识你。刚才,我确实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给皮特领事和德芙娜夫人准备了一份礼物。而这件礼物,在我得知皮特夫妇要前来卢江就开始准备,总共花了我三天时间呢。”待翻译过后,赵无极才从随身的军帆布挎包中小心冀冀地拿出一张折叠好的宣纸。
赵无极说的是真的,他这幅字画确实是为皮特夫妇准备的;但他说的又是假的,这幅字画他总共在系统中花费了20个小时,也即外界的20分钟。
宣纸很大,赵无极不得不示意两个负责斟茶的女朋友员上来展开,宣纸上是一幅华夏国画,画面上是一位华夏古人手持酒樽凭栏高歌,一条大河在远方迤迤远去,在画面的上方,题写有华夏唐代诗人李白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前文有述,因为系统的关系,赵无极在学物理的时候必须能画,另外,华语达到初通以后,也必须学习国画。可以说,赵无极这幅大尺度的画配字《将进酒》,已经达到了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标准,系统给出的估价是软妹币万元,那么,赵无极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这幅字画的涨价空间非常之大。
其实,赵无极入场之后,米国人也好,华夏官员也好,他们的注意力都被赵无极给吸引了过去,其原因当然是因为赵无极会说英语。华夏官员被吸引,是因为赵无极的才华;米国客人被吸引,是因为赵无极的英语竟然说得比在坐的米国人还要好。
这种感觉,相当于一个只会说地方方言的华夏人,听到一个米国人说一口标准的京片子一样,那惊奇是难以形容的。
而领事助理桑尼的发难,既有问责于华夏官方的因素,他们没有及时通知赵无极到来,耽搁了皮特领事的时间,另外也有让赵无极露馅出丑的意思,赵无极的文章写得好,这是皮特夫妇公认的,尼媒的,你们又说赵无极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谁信啊?
当两名服务员将那幅长达米高达。2米的巨幅字画展开之后,现场气氛为之一振!
莫凯率先发出惊呼,并不顾外交礼仪,几步抢到书画面前观,而华夏人虽然未必会写会画,但一般意义的欣赏还是能做到的,再说,能坐进这个场子的也没有文盲啊。因此,见到莫凯向前,其他华夏官员也跟着向前,至少,他们觉得,这幅字画仅从尺幅上,就已经很了不起!
当到落款处“丙寅年秋无极写于卢江”几个小字以及一方代表赵无极“无极”二字的古意盎然的印鉴时,莫凯当即拉着赵无极的手,激动地说道,“赵无极,没想到你竟然是书画双绝,这幅字画,你完全可以送到华夏美术馆展出啊!”
莫凯的欣赏水平确实不赖,系统的评价也是如此。
“呵呵,莫主任,展出的事情以后再说,这幅字画,确实是我为皮特先生和德芙娜夫人准备的礼物。”赵无极说道。本来,赵无极想准备一个爱情题材方面的字画,但是,他虽然对于米国人或欧洲人的爱情故事有所了解,但却不知道这对夫妇的感情如何,因此,只得以华夏的文人与酒文化为题,展示一下华夏文化的内蕴。
在莫凯起步之时,华裔女翻译李阳就开始对这幅字画进行解读。李阳从小在香港长大,其祖父一辈也是华夏大陆的文化名人之一,她从小受家传的影响,对于华夏字画也颇有欣赏水平,至于李白这位世界级的大诗人,李阳更不会陌生。
而之后,莫凯等人的对话李阳也一字不漏地翻译给了皮特夫妇听。其实,皮特也好,德芙娜也好,两人的华文功底都非常不错,只要是标准的华语,完全能够听懂,当然要达到华夏人那么顺溜,就像华夏人的英语口语要达到英国人或米国人那么顺溜,是非常困难的。
再说,皮特夫妇一行是正式的外交官,即便他们能说华语,此时也不能说,或者不能随便说。
但是,李阳的解读在赵无极来却流于平淡和肤浅,因此,赵无极在李阳解读完后,不得不将皮特夫妇等人引到字画面前,一边指点一边用英语将这幅字画的意蕴给阐释出来。赵无极从00多年的碎叶城李白出生时讲起,5岁那年随父来梓州定居,“将进酒”的“将”字如何读,《将进酒》诗篇的出台,再到整个画面的意境,华夏人文字画的亘古情结等……
尼媒,劳资出手的东西怎么会那么不堪,赵无极当然要为自己正名。
虽然李阳的解释在赵无极来流于平淡和肤浅,但在皮特等人来,这已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了,不过,当赵无极再次阐释之后,顿时就引来了皮特先生的拒绝:“赵无极先生,您的这件作品,实在是太珍贵了,我们不能收下。”
“尼媒,怎么会这样?”不过,赵无极当即想到这可能是因为米国法治十分健全,作为外交官的皮特是不能收受超过一定价值的礼物的,“呵呵,皮特先生,这幅作品确实有一定收藏价值,但经济价值却未必很高,而且,我也不是华夏的艺术家,我至今并未加入过任何艺术组织,也没有权威机构证明我的作品能值多少钱。再说,我们华夏有句俗话,叫见面即朋友。既然是朋友相赠,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你就放心收下吧。”
“不行。赵无极先生,你是我的朋友,但是,我依然不能收下。否则,联邦调查局会找我的麻烦。”皮特非常真诚,他想要,但他怕麻烦。
“呵呵,皮特先生,我可以给你写一个证明文件,证明是我私人创作的作品,无偿转赠给皮特先生和德芙娜女士,作为你们欣赏之用。当然,前提是你们不得拿到市场上去拍卖赚钱。”既然已经达到了英语“大师”级水平,赵无极对米国的制度与文化多少也有些了解。
“谢谢赵无极先生,那还麻烦你给我出具一个证明。”皮特作为西方人,一点也不懂华夏文化的含蓄,根本就是有神马啊。
赵无极正在示意服务员按照原来的样子将画幅给折叠起来,这时,刚才惊呆在一边的记者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长枪短炮开始对着这幅画作猛拍,而且,莫凯似乎也像想起来似的,他把赵无极和皮特夫妇弄到大型画幅前,赵无极站在中间,皮特和德芙娜站在两边,让记者拍下了这张华米友谊照,当然,米国客人自然不缺相机,也是对着三人一阵猛拍。
自然而然地,所有米国人和华夏官员都附庸风雅地跑到这幅字画面前,摆起了boss,让有相机的人一顿猛拍。
而那个出言质问赵无极的桑尼,此时似乎也发现了赵无极的才华与帅气,她强烈地要求与赵无极在这幅字画面前合影留念,还向赵无极郑重地表示了道歉,说她刚才不是很相信赵无极是个艺术家。
尼媒,俺真的不是艺术家啊?赵无极非常郁闷,但不得不与这个风韵成熟的洋妞来一张,至于洋妞胸前的硕大狠狠地挤压在赵无极的手臂上,赵无极直接将其打入记忆深处,偶尔闲暇时想想也不错,谁让俺是个胸怀五湖四海的华夏男人呢。
在很多年之后,出自这个场景的照片被登在米国各大报纸的头条,标题就叫“米华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上个世纪,米国驻平原领皮特夫妇就与华夏领导人赵无极建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云云…
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134章 彻底征服1
当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双方的会谈迅速取得了进展,而赵无极,既要当翻译又要当解说员,在众多华夏人中,不但抢走了省外事办专业翻译的光环,就是在场的政府官员,也仿佛成了配角或木偶,不得不被赵无极和皮特夫妇等人牵着走。
根据双方商定,中午在县政府招待所吃过午饭后,皮特等人在华夏人员的陪同下,将直接驱车到凤山,下午参观凤山场镇的民俗风光,晚饭后去凤山下面的斑竹河里捕河鱼并举行野炊(赵无极加进来的,老米喜欢夜生活啊)。
晚2点左右送老米等人去农家睡觉(选择的都是党员干部的家庭,不但家庭条件较好,就是政治觉悟也高啊,这也是赵无极提议的),次日早晨点起床,早餐后于9点出发步行去五棵松村参观木雕根雕工艺以及合作社的生产,并体验华夏原始森林风光,当晚住在五棵松村。
次日早饭后步行下山顺道参观上河村的竹编工艺及竹编合作社,中午回乡上吃饭,并敲定木雕和竹编工艺品出口贸易框架,下午回卢江签署正式的商业合同,卢江县委政府举行正式晚宴欢迎皮特领事一行。5日即星期天一早,皮特等人离开卢江,前往梓州,而赵无极的任务则是在5日一早把皮特等人送上车时就算结束。
中午饭比较简单,但也不能说简陋,四凉八热二汤二点心,桌上摆放着华夏的竹筷以及刀叉杯盘等西餐用具,用什么吃什么大家随意。
赵无极以为自己可以很轻松地躲在边上再吃一顿免费的官饭,但他却被桑尼拉到了皮特那一桌主桌,这上桌,本来是七个老米与莫凯、何克礼、胡永生共计十人一桌,可桑尼却让那个华裔女翻译李阳与赵无极的位置对调了一下。
“尼媒,既然这样,就让老米再次见识一下自己的学识吧。”每上一道菜,赵无极都要对其讲解一番,从选材、配料、刀功、火候最后到老米最为关心的卫生与营养,一项一项地给他们介绍,什么才叫华夏美食。
在上一道鱼菜时,赵无极明确指出,厨房的刀功有问题,赵无极还用小刀优雅地在鱼身上轻轻地划了几下,赵无极先用华语讲了一遍,然后又用英语讲了一遍,当然引来了桑尼的疑问,“赵无极先生,你不会是一位美食家吧?”
“胡书记,你到卢江这么久了,你觉得卢江哪家餐厅的菜好吃?”赵无极没有回答桑尼的话,而是问了胡永生一句。
“菜品啊,真要说味道好,服务好,还是要数‘卢江美味烧腊’,我家那位经常到下午时去切上几两烧腊,晚饭时喝二两小酒。至于其他的,虽然也美味,但与卢江美味烧腊相比,就变得无味了。”胡永生想了想,认真地说道。
“胡书记,那家烧腊我也吃过。不过,他们的手艺与我相比,却还要差那么一点点。”赵无极自信满满地说道。
开“卢江美味烧腊”,当时赵无极只是将腌卤学到“精通00”左右,但赵无极却并没有停止学习厨艺,而是将凉、热、汤、羹、点心等华夏主要菜品及其制作方法都学到了“精通00”,至于卢江美味烧腊大厨李刚的水平,只相当于赵无极技艺的三分之一罢了。如果赵无极需要,他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把譬如腌卤水平提高到“大师00”的境界。
只是赵无极觉得目前的“精通00”已经足以应付目前的局面。
“呵呵,晚上不是要举行烧烤晚会吗,到时候可记得要露一手啊?”胡永生其实也被赵无极的风度所征服了。
胡永生作为长期跟随省委书记柳伯益的人,见过的人物如过江之鲫,所谓人中龙凤、天之骄子,在他眼中也不过就那样了。但是,只比赵德正同志小两岁左右的胡永生,在见到赵无极这个晚辈时,却完完全全地被赵无极给折服了。
折服的不仅是赵无极的风度,还有刚才在会议室里与老米斗智斗勇的情景,包括他的有如顺口溜一般的英语,包括那幅书画双绝的作品,胡永生本人虽然不研究那个东西,但并不表示他就不懂,此外,像赵无极演唱的知心爱人,乌苏里船歌,那歌声啊,比原唱还要好听,再加上胡永生听说过的赵无极的身手,尼媒,这是神马人啊,胡永生甚至产生了一种预感,那就是如果自己与赵无极为敌的话,极有可能不是其对手。
胡永生的感觉非常准确,等不了几天,市委组织部就要下来考察赵无极了,而他也接到了柳伯益的电话,直接命令他要关照赵无极,这是省委组织部重点考察的年轻干部。“这家伙,竟然对经济建设也很在行?”那时,胡永生才算彻底服气。连自己曾经的大老板都要夸奖的人,这个份量,实在是太重了!
华夏人不是讲食不言寝不语吗,赵无极对菜品这种品头论足岂不是有违华夏礼仪?其实,华夏说食不言寝不语,并不是绝对的,君不见,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
不过,因为赵无极的讲解,让这顿饭变了一个味儿,从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吃,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美食教育与美食品尝课。卢江县招待所的大厨,其味道调理得还是非常周正。而在听到后来时,桑尼甚至拿出了一个录音机,将赵无极的讲解录了下来。
确实,这样生动的讲解是难以听到的。至少,桑尼就从来没有听到过。
下午坐在中巴车上,赵无极同样嘴不得闲,因为他想闲也闲不下来。一路上,德芙娜和三个米国女人根本不惧路面的颠簸(皮糙肉厚的原因),兴奋地盯着窗外问这问那,而省外事办的翻译从小在城里长大,哪里见过农村的景象,她连地里长的神马都不知道,因此想要让她翻译那是不要想的了。而华裔翻译李阳从小生活在香港,对西川物事同样一窍不通。
事实上,德芙娜几个美女在赵无极出现后,基本上就放弃了省外事办的翻译,她们每次问话前都有一个前缀“米丝特赵”,赵无极不回答也不行。
不得不交待一下皮特一行的人物了,这群人共7人,但却是男4女,三个男的,皮特一个,奥尼托一个,米驻平原领事馆商务参赞;杰克李一个,米驻平原领事馆文化参赞;4个女的,德芙娜、桑尼、李阳都介绍了,还剩下一个女的名叫艾维嘉,米国驻平原领事馆二等秘书,相当于此前德芙娜的职级。这群人中,年龄最大的当属皮特,三十多岁,年龄最小的为艾维嘉,起来才二十出头,身材同样爆好,青春四溢,与桑尼相比,少了一点成熟风韵,但却多了青春坚/挺。
这些女人问的神马呢,赵无极回答了:桑树,枣树、槐树、柏树、黄荆、马桑、狗尾巴草、梭草、酸性土、碱性土、红土层、砂岩、红薯、芋儿、玉米杆、高粱、黄豆、水田、旱地、亩产量、出米量、出粉量……完全就是西川山区农村的常见之物和常见之事,这些名字,要说赵无极也不是十分熟悉,毕竟他前世也生活在城市,但自从来到凤山之后,他是真正地“恶补”了一番农业常识。当然,在这期间,赵无极是把他的搭挡李海兵给狠狠地“烦”了一番。
到了凤山之后,赵无极同样不得闲,给米国客人们讲凤山民居,什么穿斗结构,什么华夏南方建筑与北方建筑,什么坐西朝东,坐北朝南,以及堂屋、神龛、门槛、主卧、次卧、闺房、库房以讲究,以及农具中犁的发明与改进,风车的材料与制造……基本上,赵无极算是给米国客人上了一堂丰富的西川自然课与农业课,就是莫凯、何克礼与胡永生等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晚餐是在凤山乡政府食堂举行的便餐,这时,费仁强这个党委书记担任起了指挥食堂并为领导和米国客人上菜的重任。上级这样安排,是考虑到费仁强对凤山特别熟悉,万一客人问到什么,可以救救急。
当然,负责上菜的还有凤山的小美女费琳娜,费琳娜悄悄地告诉赵无极,她这次在县妇联举行的演讲中得了第一名,还说等几天要请赵无极吃饭。
按理说,费琳娜这样做是违反纪律的,不是陪同人员不得随意与米国客人身边的人说话(怕出问题),但费琳娜实在忍不住她内心的激动,她一定要把这个喜讯告诉给敬爱的赵老师,哪怕背个处分都不在乎。
费琳娜说得非常小声,而且是附在赵无极耳边说的,因为她也知道纪律的严酷。
但是,费琳娜的这个小动作还是被坐在赵无极对面的桑尼给发现了,桑尼当即就问道:“赵无极先生,这是你的小情人吗?”
“尼媒的,这是找死啊!”赵无极恨不得一耳光给煽过去,赵无极并不是怕费仁强,要搞定费仁强是分分钟的事,他怕的是莫凯等三位大领导啊,因为自己与李馨欣的关系,凡是关注自己的领导很快就会知道,那么,桑尼这样说,其潜在的危害可就大了。
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135章 彻底征服2
只是,桑尼这婆娘是米国客人,赵无极虽然恨不得煽其两耳光,但却不得不脸上挂着笑容,用英语解释道,“刚才那个小女孩,名叫费琳娜,两天前参加县上的一次演讲比赛,得了卢江县的最高奖,因为稿子是我帮她写的,刚才,她是在感谢我。”
“赵无极先生,你说的可是真的?”桑尼有些不信。
“呵呵,当然是真的,比珍珠还真!”赵无极虽然是用英语说的,但却把这句俏皮话说得非常符合米国人的语言习惯。
费琳娜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当凤山的腌腊肉上场之后,胡永生示意可以开席了。而就是这盘腌腊肉,却让皮特和德芙娜拍板决定了从凤山专购这种腊肉的决定。
赵无极抓住自己英语强的特点,立即抬高物价,从腌制的祖传秘技,讲到相关技术的复杂性,再讲到这种完全处于放养状态的猪几乎要两年才能出栏……最终,将这种凤山独特的用柏树枝丫薰过的腊肉提到了每公斤美元的价格上。这一年,软妹币对美元的汇率比是。45:;也即每公斤腊猪肉折算成软妹币可达2元以上,而米国驻平原领事馆签定的年供货合同是一年期合同,总计要货量是5000公斤,仅这一项,就能为卢江创汇4万米元,让卢江的创汇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一个平原米领馆一年能吃5000公斤腊肉?当然不行,驻平原米领馆的外交人员不到20人,加上雇员也才40人左右,但是,米国在华夏的使领馆人员,以及米国商人时常来平原米领馆作客等因素,让皮特作出了这个决定。他相信,只要米国人尝过这种腊肉,一定会喜欢上这种独特的味道。
这个价格,虽然起来比较贵,因为此时鲜猪肉才每公斤5元软妹币左右。但赵无极也没乱说话,拿来招待米国客人的,又岂是普通的腊肉,这些腊肉来自于深山密林的大碑石村,乡政府去采购这种腊肉,支付的软妹币也是每公斤0块钱,卖老米2元钱还算是便宜了。而且,卖肉的人说了,如果不是在乡政府的面子上,他们根本就不卖。这种味道特别好的猪肉,平时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留着招待贵客的呢。
到老米这么喜欢腊肉,赵无极也萌发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凤山的这些特色农产品进行整体包装,然后以特色农产品高价销售到国外去,让国家赚一点外汇也好。
而赵无极也相信,只要凤山的路子走通了,华夏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也就不会太远了。事实也是如此,在后世的一些山区,依靠这种特色农产品发点小财的经营者比比皆是。
而陪同皮特一行的莫凯、何克礼、胡永生、李春平、安福林等人,包括省外事办的那名专业翻译,向赵无极的眼中均闪烁着星星的光芒。尼媒,这也太能侃了吧,竟然能够让米国人上个大当?因为,这些人虽然官职不小,但对此时的肉价却非常清楚,毕竟,他们也要回家吃饭嘛。5块钱一公斤的肉能卖2块钱,关键的还是米元,如果在黑市上,这米元可要换近0元软妹币呢!
“以后,与这家伙谈生意时,要特别小心点!”市警察局长李春平想到赵无极这方方面面神奇的能力,背上不由掠过一股凉意。
凤山乡的这顿晚饭,虽然没什么品位,但却极有口味,所有的东西都是原生态的物料,这在早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米国,要想吃上这些东西是想都不要想,虽然米国的农作物可能没什么农残物超标的情况,但依靠科技搞出来的东西,其口味肯定比纯天然的东西要差得太多。
这也是皮特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进这些腊猪肉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米方只有7人,中方对等陪同人员也只有7人,但加上驾驶员、考察后勤服务人员、媒体记者在内,凤山乡的这顿晚餐,还是摆了满满四桌。而当赵无极凭借餐桌上几句话就谈定了一笔4万米元的交易时,有记者迅速掏出本本,开始记录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