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天地烈风 第五十七章 一 敌袭
绢之*队在瓯山登陆的消息传进安州城内的卢炫的耳朵里时,卢炫当即从床上跳了起来!
自己确信不会发生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绢之国的军队是疯了吗?在这个季节,在高丽的后方,清川江南岸的瓯山强行登陆!如果在夏秋之际,这的确有可能,可是时值冬天,那里的水文条件复杂异常,这几乎与自寻死路无异!
卢炫转念一想,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会疏于防范,瓯山的确是整个清川江到大同江沿海上最不容易被高丽部队注意的点,绢之*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下手,化不可能为可能给自己的背后插上了一刀!看来自己还是太过小看绢之国水军的能力了。
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卢炫仔细询问了对方的数量,兵种,以及登陆后采取的行动。不出所料,来的又是虎卫营的骑兵,他们一登陆立即开始了行动,目标仍旧是防守薄弱的村庄和城镇,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同时也对防御设施较差的沿海驻防点发动了攻击。
卢炫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他确实感到无比的头痛:原本他心中还存有一份侥幸,那就是虎卫营四下散开,像原来那样的劫掠,那自己就有可能集中沿海驻防的军队,切断瓯山登陆点,同时派兵封锁沿海各处可供船只接近的地点,从而把虎卫营困在清川江和大同江之间的地带中,然后寻机歼灭。可是敌人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对方早已防到了自己的这一手,看来除了自己调集大军将他们消灭外已经别无他法了。
事实上更令他担心的事情还在后面,不久前他接受了成云的建议。开始将防御重点南移,为了供养大量的军队,他必须将足够的粮食运到那里,可现在粮食是聚集了,士兵的调动还没开始。偏偏在这个时候虎卫营偷袭了这片地带,如果他们冒险攻击那些屯粮的城池又被他们的得手的话,卢炫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灾难性的后果。
正在此时,副将成云不等人通报,急匆匆闯了进来:“元帅大人,敌军在瓯山登陆。正往内陆急进,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立即派兵前往啊!”
卢炫点点头:“本帅也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现在探知敌军数量大约在六千到一万左右,对方都是骑兵且善于游击,要以步兵与之对抗殊为困难。因此本帅想亲自领骑兵队与之抗衡。请成大人率步兵大队增援沿线各个城池,确保城池中的粮食安全,请韩文将军坐镇安州,同时扼守住清川江渡口使其不得北渡逃回,并且在东部山区内设下各类障碍阻止其通过,将敌军的行动限制在清川江和大同江之间,然后寻机歼灭之。”
“元帅英明。在下以为还可以立即派人从咸镜道星夜告急,同时命我军的水军前往瓯山。从水路切断他们的逃生之路。”
“水军吗?这个恐怕力有不逮吧。”卢炫面露难色。
成云则不以为然:“在下也明白,自从乌湖海一战后我水军元气大伤,尽管这几年加紧赶造船只。可是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实际战斗能力来说都不是绢之国水军的对手。可是却不代表不能用计来弥补这之间的差距。况且我们要的并不是全歼绢之国水军,只要能破坏敌军从海上逃生的可能就行了,纵然退一步说,只要能迟滞敌军撤走的速度,也算是达成我们的目的了。”
卢炫听了连连点头。的确,要战胜绢之国的水军是不大可能。但是如果能够避实击虚,破坏敌水军的运兵能力则还是有可能的。一旦敌水军无法将全部的骑兵运走的话,那么就能给敌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给自己歼灭敌人的这支万恶的骑兵部队创造条件。卢炫当即与成云一起商量起如何出兵的事宜。
就在卢炫和成云忙于出兵援助南方的时候,虎卫营的行动可丝毫没有耽搁。高定边和王汉新心里非常清楚,此次行动必须与时间竞赛,只有用最短的时间扩大战果,才能在高丽军展开反击前迅速撤退,一旦被高丽军缠住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这一次虎卫营的骑兵不能再向之前那样天马行空,任意来往与敌境了,他们只有一条退路,那就是从海上撤退。由于这个缘故,自己就有了弱点,高丽军一定会盯着这一点下手。为此高定边和王汉新拜托郑梦龙领着水军在瓯山海域建立水寨以确保水路的安全。要在冬天的瓯山海域建成水寨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如果不是郑梦龙的话恐怕还真办不成。其实能在瓯山登陆也全亏了郑梦龙出力,在上一次常邈进军平壤的过程中郑梦龙仔细勘察了高丽海岸的水文条件,终于在这一次行动中获得了出乎敌军意料的成功。同时,王汉新又让神机营的士兵在瓯山依托地形建立了陆寨,有了水兵的防御和神机营的火铳,就算高丽军大举来袭,要攻陷陆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安排了这两重保障之后,高定边和王汉新兵分两路,高定边主要负责劫掠村镇,王汉新则开始袭击沿海各个驻防据点。王汉新行动迅速,仅仅两天就攻克了南部的新兴,麻里一带十余处据点,然后立即转道向北直击化津,南阳,一路势如破竹。王汉新的命令简单粗暴,所有据点全部焚毁,不许留一个活口。他手下的士兵们也深谙主将的作风,一路上杀得高丽军哭爹叫娘,尸横遍野。
在经过平原镇的时候,王汉新部遭遇了一支高丽运粮队。这支不幸的高丽军队碰上了王汉新这个恶魔一样的敌人,其惨状不言而喻。战斗很快便告一段落,高丽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王汉新一反常态,没有将他们全部杀尽。因为王汉新察觉到一点,这支运粮队的方向奇特,是从北而来往南运粮,这是十分反常的。对俘虏施以酷刑之后,俘虏们招供他们原本是从安州城向肃州城运送粮食,只是听说虎卫营来袭的消息他们进退失据,这才想抓紧时间进入肃州城躲避,谁知虎卫营来得太快才碰了个正着。并且之前已经运送了许多数次粮草囤积在肃州城。
王汉新听完眼睛一亮,立即在地图上查看起肃州城的情况。(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五十七章 二 粮食
肃州内陷入了一片恐慌,敌军突然在附近出现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肃州城是清川江南岸的一座战略要地,如果要以清川江为防线来抵御绢之国的进攻的话,肃州城将是这条防线后方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之一,正因为如此,卢炫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粮草以备军用。可是绢之*队出乎意料之外的到来,还是让人猝不及防。肃州城现在没有多少兵力防御,将所有可以战斗的士兵聚集起来也不过一千出头,勉强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也不超过三千,现在唯一能令城中安心的就是肃州城的城墙还算厚实坚固,敌军基本为骑兵,要攻克这座城有一定的困难。守将尽力的安慰浮动的人心,将肃州城四门紧闭,抓紧时间准备守城用的器具。
当天入夜时分,东北角的天空闪动起了火光,城中的士兵立即报告了守将。还没等守将赶来,那火光便开始向肃州城方向扩散过来,没过多久就可以隐约听到厮杀的声音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眼尖的士兵发现从东北的方向来了几十辆车,朦胧中可以辨认出那是高丽的运粮车,紧接着在他们的身后便追来了一哨骑兵。
这些骑兵凶狠异常,死死咬住了这几十辆粮车,不断的射箭将车上的士兵射落,一旦追上立即手起刀落斩杀车上的士兵,并且纵火焚烧粮食,着火的车辆在惊恐的马匹的带动下四下乱窜。眼看着几十辆运粮车转眼间就只剩下了不到一半,原野上到处都是被燃烧着的粮车。
跑得最快的几辆车上的士兵扯开脖子高喊着:“千万别开门!后面还有他们的大队人马,用箭射!用箭射!”
守将听得明白,立即吩咐弓箭手做好准备。只要敌军一进入射程之内立即发射。同时命城下的士兵听从号令,只要一声令下,立即打开城门将这些车辆接应进城——这些士兵历经万难逃回,却因为害怕敌军趁机入城而自愿绕城而走,身为武人实在不能对这样英勇之人白白死去。
眼看追兵已经进入射程。守将一声令下,数百支羽箭立即朝敌军飞射而出,敌军的骑兵眼见情势不利,只得勒住了马头开始后退。那几辆车已经冲到门前,守将再次下令,城门立即被开了一条缝。宽度只够一辆车通过。那些车辆也不迟疑,立即快速冲进城中。
“关门!”守将一见作战成功,立即下令。可是却没有听到城门关起来的声音,却听见了惨叫声。
“敌袭!”“有诈!”
城下的士兵们凄厉的喊叫声就像落雷一样击中了守将。这一切竟然是个局!
“快!包围他们,关上城门!”守将立即下令。如果只有几辆马车进城的话。那敌军不过十来人,只要能关上城门,那城外的敌军再厉害也只能干看着,而城内的人也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可是他想错了。进城的敌军并非只有十人,每辆车里都暗藏了三四个敌军士兵,进入城中的敌人超过了二十人,而且进入城中都是最精锐的士兵,里面还包括了他们的指挥官王汉新!
尽管王汉新刚满二十。可却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的人了。论起武艺来说,辽东军中比他强的已经不多,大概也只有他的大哥高定边可以说是必定胜过他的。可是要论起剽悍凶狠来,只怕就连高定边都输他一筹。这次的计划中他将高丽军俘虏绑在后面的马车上任由骑兵杀死,虎卫营高超的演技骗过了守将的眼睛,让前队由虎卫营士兵冒充的高丽军有机可乘。可是冒险突入肃州城,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能不能坚守城门等到大部队到来,因此这最危险的部分王汉新当仁不让亲自带队。他挥舞着手中的双刀。左右翻飞,将围拥上来的高丽军士兵接连砍翻在地。在他的左右两侧。两名士兵手持盾牌护住了主将的左右两边,一旦高丽军射箭。两人立即举起盾牌替主将挡住。王汉新指挥这二十多人死死的守住城门入口,同时有几人拼死将城门完全打开。此时刚才退去的骑兵去而复返,一边吹响号角一边杀入了城中。
王汉新见第一波援军赶到,立即指挥部队守住城门,自己飞身跃上一匹马,径直向城楼上杀去。
随着进入城中的骑兵数量变多,城门口的阵地越发坚固起来,高丽军想堵住城门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此同时,王汉新单人匹马已经杀上了城楼,他一眼便发现了守将的所在,奋起手中刀杀了过去。
“杂碎们不想死就给我闪开!”王汉新用高丽语大喊道。
被他的气势完全压倒的士兵连保持站立都做不到,纷纷向后退却,更有甚者直接让开了路。王汉新手起刀落毫不留情,将挡在面前的士兵全部变成了尸体。守将握紧手中的剑,大吼一声朝王汉新冲了过去。
王汉新眼见对方的拼死一击来势凶猛,一拨马头闪了过去,反手一刀砍向守将的后脑。守将一低头闪了过去,同时借着向前的冲劲一转身,王汉新的第二把刀已经到了面前,守将用剑格挡开来,王汉新的第一刀又折了回来,守将眼看来不及格挡,只能朝右手边闪去。王汉新乘势双刀齐挥,利用马上的优势逼得守将只能继续向右手边闪避,眼看已经到了城墙垛口,守将已经避无可避,此时王汉新双刀封住了守将的剑,向上猛的一掀,守将站立不稳,从城墙上径直摔了下去!
高丽军士兵眼看着主将从城墙上落了下去,心中的恐惧弥漫开来,同时,更令他们害怕的景象映入了眼帘:大队的敌军骑兵正朝着肃州城涌了过来!
原本肃州城中的士兵就士气低落,唯一的安慰就是肃州城的城墙,如今城门已经被骗开,眼见无望夺还,主将又被杀死,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王汉新更不会给他们恢复的机会,指挥的部下左冲右突,不断加大高丽军的混乱规模,熬到了大部队赶到城内。
大批骑兵的进城彻底击溃了高丽军的抵抗意志,士兵们打开了剩下的三面城门,往城外逃命而去。然而迎接他们的是被猎杀的命运。王汉新的骑兵早已分成几股绕道来到城外,面对四散奔逃的高丽士兵举起了他们的屠刀。战斗持续到了深夜,除了少数士兵侥幸逃脱外,全城士兵包括百姓无一幸免全部成了刀下之鬼。
王汉新并不停留,拿走部分粮食后,一把火将肃州城内的存粮烧了个干净,漫天的大火将天都照亮了。火光中,王汉新带着虎卫营的士兵再次潜入了黑暗之中。(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五十七章 三 转机
偷袭肃州城这件事,王汉新本人并没有觉得是件多大的事情,对于他而言这只不过是碰巧找到了敌人的屯粮地,碰巧可以用计策夺取,然后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把这些粮食一把火烧个干净。可实际上王汉新毁掉肃州城的存粮却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他偶然的举动,造成了清川江以南将近一半的军粮被毁,而且这些存粮主要都是从江北地区运送而来的,这意味着高丽军无论留在清川江北岸还是南岸,都将面临粮食不足的危机。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显现出来,当时的王汉新根本不曾察觉到自己无意中立下了大功。
反观高丽军这边,卢炫听到肃州城粮食被焚毁的消息急得差点从马上摔下去。
一天!就差了一天!卢炫在心中咒骂着掌管战争的神明,难道这些神明一定要让高丽亡国吗?自己用最快速度集结兵力星夜赶奔而来,竟然还是差了一天的路程眼睁睁看着肃州城被敌军攻占焚毁!原本自己还指望能通过后撤拉长绢之国的补给线,然后凭借着先要地势长期固守拖垮敌军。可现在高丽军自己的粮食都将面临危机,还谈什么固守?搬来就居于劣势的高丽军如果没有了长期抗争的本钱,那简直无法想象该如何面对敌军的进攻了。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与其懊悔莫及,不如想好对策,先把这支敌军消灭为上。
探子们不断把敌军的动向送到卢炫面前,卢炫仔细查看了一番后,发现王汉新真是个鬼精的家伙:尽管身处敌境之中。缺乏情报来源,他应该不知道自己的骑兵队已经接近,可这家伙竟然凭着自己的感觉就发现了端倪,眼下王汉新的部队竟然眼睁睁的在自己面前化成了无数支疑兵,各地都有消息传来说发现敌军骑兵部队!这简直比完全失去踪迹更麻烦。如果是隐蔽行军,那么在这片自己熟悉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推断出对方的行动轨迹了,可偏偏他故意制造疑兵来混淆视听,仗着他虎卫营的恶名在外,所到之处军民往往惊恐逃命,消息的准确性也就大打折扣了。要在这纷纷扰扰的情报中甄别出真假实在是件麻烦事。
相比之下反倒是高定边的分队行踪很明确。他一路朝南劫掠而去,虽然距离自己较远却更容易掌握。因此卢炫决定先从高定边部下手,他一边让人通报后面成云率领的步兵大队,严防王汉新部的袭扰,一边亲帅骑兵队朝南部急袭而去。
说起这支骑兵队来。卢炫心中也是满腹苦水。自从上一次野熊岭一战,老将李成会不幸阵亡,骑兵队减员也达到了四千以上,好在那一仗中缴获了不少绢之国的马匹,用这些马匹装备给新训练的骑兵,七七八八凑在一起也算是大致恢复了原有的规模,可是这支部队的作战素质和士气却无法再回到从前。首战之中长官战死给这些士兵重大的打击,而且李成会在高丽军中声望太高。无论是谁接任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原本卢炫有意委任给将军韩文,可是李成会的次子李猛坚持要求继承父亲的事业,为父亲报仇。照着卢炫的心思。实在不想让自己敬爱的老长官唯一的儿子再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可李猛决心已定,卢炫怎么也劝不动他,也就只好任命他做这支骑兵的指挥官了。不过李猛不论是武艺,指挥能力,以及临敌应变能力都及不上他的父亲。名声更是天差地远,因此这支骑兵队在李猛的带领下究竟能有多少战斗能力。卢炫心里还真是没什么底。
因此卢炫才亲自率领这支对高丽国而言宝贵的骑兵部队,他相信有他的指挥能力来弥补。这支骑兵还是能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的。他一边快速南进一边收集高定边的行踪,很快他便确认了高定边走进了死胡同。
原本清川江到大同江之间有大片的平原地带,这里非常有利于骑兵机动,如果高定边在这一片活动的话,则高丽军很难真正对其实施包围作战。可是高定边为了提高效率,对南部地区做了一次由西向东扫地一样的突击,这样最终他的兵力一定会汇聚在东部丘陵地带。卢炫判断高定边这么做是为了在丘陵地带集结兵力然后借着地形之便隐匿行踪,以便摆脱高丽部队的围追堵截,然后一路奔向北边与王汉新部汇合,或者直接往西逃回海上。
但是这么做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进入丘陵地带固然可以便于隐匿行踪,可要是卢炫预先在那里设好了埋伏的话,反而有利于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当下卢炫仔细研究了这片丘陵地带的地形,然后估计出高定边可能会前往的几个地点,最后他找到了整个区域一处最为关键的点——一个名叫老獾口山头,无论高定边往哪个方向行动,老獾口都是必经之路。只要扼守住老獾口,自己就有办法将他包围起来聚而歼之。
当下卢炫命令李猛率领两千精骑星夜赶赴老獾口布防,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此地以达到全歼高定边部的目的。李猛听说要对付的是杀父仇人高定边,两眼都冒出火来了,欣然领命。卢炫对于李猛的战意是充分信任的,吩咐他千万不可莽撞行事,不要中了高定边的诱敌之计,只要老獾口不失,高定边早晚必定会束手就擒。李猛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然后卢炫便率领着剩下的万骑人马开始了秘密行军——要让高定边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就不能让他知道一丁点风声。骑兵队昼伏夜行,赶奔预定好的战场而去。
再说李猛,能够有机会替父报仇,他心中的热血就像沸腾了一般。他不断催促着部下疾行,一心只盼望早一刻到达老獾口掐住高定边的咽喉。由于他的催促,两千骑兵很快便产生了掉队者——高丽军的马匹是全国征集而来,并非都是战马,况且就算连战马也经不住李猛这种高强度的奔袭。李猛让掉队者休息后继续赶来,自己则带着大部队继续前行。经过一天的急进,他终于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了老獾口。眼看着马匹都已经疲惫不堪无法骑乘着登山,李猛命令全体下马步行抢占山头,留下少数人赶着马匹缓缓上山。
老獾口的山势并不陡峭,也不是很高,要坚守此地并不容易。李猛一边爬山一边暗自思忖。看看山顶就在眼前了,这时候李猛忽然看到山头竖起了一面大旗,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绢之国监门校尉,王!(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五十七章 四 后院失火
王汉新在察觉到高丽援军接近的可能后立即调整了自己的部署,虽然当时他还不知道高丽援军的数量,也不知道是何人领军,但是凭借着战斗的本能,王汉新感觉到了危险。因此他立即将军队分成两股潜行向西南而去,同时有派出十几股骑兵四处行动以蒙蔽敌军的视线,王汉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靠近瓯山登陆点,然后在根据敌军的行动决定来行事。毕竟绢之*队在敌后的情报信息是十分不畅的,虎卫营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王汉新的直觉,或者说是他的狗屎运。
一边向南潜行,王汉新一边收集情报。当他得知卢炫并没有继续搜索自己的行踪,而是一路向南时,王汉新立即明白过来这是奔着高定边去了。得知高定边的行动路线以后王汉新吓出了一身冷汗,基于与卢炫一样的理由王汉新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危险,自然而然的王汉新也看出了老獾口的价值,因此他命大部原地待命保持通往瓯山的道路畅通,自己则率领一千轻骑直扑老獾口。
后世的战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王汉新能够早李猛一步抢占老獾口绝对是狗屎运使然。这种说法与事实相去不远,不过却忽略了一条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王汉新的骑兵所骑乘的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战马,而且每名士兵有两匹马互相换乘,这很好的发挥了骑兵的机动力,反观李猛的马匹良莠不齐,最终赶到老獾口时兵力只有一半左右,这也充分反映出了高丽国与绢之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这才是两国胜负的最终决定者。
也有史学家错误的认为在这一战中如果没有王汉新拼死维护,那么高定边就会被卢炫包围在老獾口,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时高定边也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只不过在他派出部队抢占老獾口后被王汉新抢先一步赶到战场罢了,结果这场战斗演变成了李猛以千余兵力强攻老獾口的王汉新部近千人。开战不久之后王汉新又得到了高定边部来抢山的部队的支援,反而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这也就造成了李猛最后落败的结局。
卢炫的包围网还没展开就已经失败了。
不过王汉新和高定边也没高兴到哪里去,勉强从卢炫的包围网中逃脱之后,两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战况:卢炫的骑兵紧随其后,成云的大队步兵也已经在清川江南岸展开。要在这两支军队中间继续劫掠将会十分困难,除非能击溃其中一支,但这样做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且虎卫营经过野熊岭一战后伤亡惨重,现在的部队中有相当部分是新征募而来的士兵。他们的作战能力也不能和之前的精兵相比,硬拼显然是不行的。
再从劫掠的成果来看,由于连续两年的骚扰作战使得高丽损失惨重,清川江南岸的百姓们虽然是第一次遭受绢之国劫掠,反应却迅速得多,他们迅速分散逃命,粮食也大部分被隐藏了起来,利在速战的虎卫营实在没有更多时间和他们耗。再加上现在是冬天,战马的草料很难补充,劫掠所获不多已经给部队补给造成了负担。因此两人决定在高丽军向瓯山进兵之前主动撤退。毕竟这次的行动也已经将清川江以南地区的大部分搅了个底朝天,还焚毁了肃州城的粮草,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鉴于王汉新已经连续奔波多日,高定边让王汉新先行一步回到瓯山组织登船,自己断后。王汉新也不推辞,立即率领一彪人马赶奔瓯山。
1...110111112113114...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