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米益国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从他的动作上刘龑看到了之前所没有的沉稳:“回禀陛下,微臣此次所获颇丰,然并非是指会州平乱之事,而是指微臣个人而言。”
“哦?两者都说来听听。”刘龑对于米益国的说法相当满意,这说明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米益国的见识的确有所成长。
“回禀陛下,若以会州平乱而言,定西将军自当有战报呈至陛下驾前,皇上御览之后自然明了。以微臣自身而言此行确实受益良多,微臣自觉神清气爽,身体壮硕了不少,就连陛下派给微臣的护卫们都说微臣回京时与离京时的状态简直判若两人。”
刘龑笑道:“朕看你的见识也长进了不少,别藏着掖着,把你所见所闻都说给朕听听,让朕看看你究竟成长了多少?”
米益国复行了一个礼,接着便将此次会州之行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刘龑在旁细细聆听,时而问些细节,米益国也对答如流。
听完米益国的报告,刘龑颔首笑道:“那么你觉得王汉新此次平乱有什么优短劣长?”
“回陛下,以微臣的浅薄见识看来,定西将军此次平乱之行无可挑剔,既扬了我朝国威,又开拓了控制范围,加强了对河西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还让闹事的羌族各部族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而心悦诚服,从而确立了羌族归附于我朝的局面,这样一来,河西地区的其他部族也将不足于和我朝角逐了。”
刘龑听了连连点头:“不错,对于王汉新的所作所为,朕甚是欣慰,但是更让朕高兴的是国舅你的成长,经过这次你的见识,气度,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朕来问你,现在你见到王汉新那小子还觉得害怕吗?”
这句话让米益国迟疑了一会儿,才道:“回陛下,微臣见到定西将军还是害怕。但那已经不同于当初那种彻底的恐惧,而是更接近于士兵们对定西将军的那种怕,是一种敬畏之情。”
刘龑抚掌大笑道:“好好好!国舅你答得好!此番你平乱有功,说吧,你想让朕封赏你什么?”
米益国低下了头,拱手道:“陛下,微臣此次只是随大军而行,并未立下寸功,不敢讨什么封赏,只望陛下能答应微臣一个请求。”
“哦?什么请求,但说无妨。”
“下次定西将军出征时,请陛下让微臣再次随军行动!”
“这却是为何?”
米益国道:“不瞒陛下说,微臣此番随军而行,才知道行军作战的艰苦,也见到了军旅男儿的豪情。但是微臣既不能文又不能武,感觉自己是个置身事外旁观者,即便如此,微臣依然有许多收获。微臣还想再次成长,因此请陛下答应这个请求。另外,定西将军虽然对微臣有所照顾,可微臣看得出来他对微臣仍然敬而远之,微臣希望能改变定西将军对微臣的成见,伏请陛下恩典。”
刘龑道:“既如此,那朕便不封赏你了,只答应下次王汉新出征时必须带着你一同前往。”
“多谢陛下!”
“好了,你先退下吧。朕还有几句话要和丽嫔说,等会你再来与你姐姐相会。”刘龑道。
米益国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刘龑转过头来朝着丽嫔笑道:“如何?朕当初的做法没错吧?”
丽嫔忙笑着款款而拜道:“臣妾感谢陛下,让臣妾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一夕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男子汉。”
刘龑笑道:“爱妃不必多礼,朕就说这战场是最能磨练男儿的地方。果不其然,一场战争就让国舅从浪荡公子蜕变成了一个男儿汉。不过王汉新这小子还真行,轻轻松松就让令弟对他如此崇拜,也难怪他能得到士兵们的效忠呢。”
“正是如此呢。臣妾心里实是欢喜的很,此时若再给舍弟派个先生去,必定能够事半功倍,让他学有所成。”
刘龑点头道:“此事朕自会安排。国舅的身体确实比先前强壮了许多,但就朕看来的确不是习武的良才。若他有意从军,那么还是从文书着手为妙。让他以习文为主,至于武学么,只要能够自保便足够了。”
“多谢陛下成全。”丽嫔说着再次拜倒在地。
刘龑伸手将她扶起来,笑道:“国舅此番立功归来,朕若不赏他恐怕难平众口,可他却已经提出了要求。不如朕进封你为丽妃,如何?”
丽嫔一听便明白了刘龑的意思:米益国不愿受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中刘龑的下怀,如果米益国因为军功而受封了官职,那么自己也就有了政治上的依靠,如此一来难免被卷入政治权力的漩涡之中。原本自己就占用了刘龑大量的宠爱而饱受后宫的嫉妒,如果米益国受封官职且在朝中又没有根基的话,那么非但不能成为自己的助力,反而有可能招来华皇后的猜忌之情,这对自己和弟弟是绝无益处的。反之如果自己进封为妃而弟弟没有受封的话,对于皇后就没有任何威胁,米益国若是能在军中站稳脚跟,自然不怕没有加官进爵的机会,况且如果他能成为王汉新的部属,其根基自然更加稳固。刘龑此举实在是用心良苦的为自己着想,自己如何不愿意?
当下丽嫔一探身,在刘龑的脸上亲了一下,嫣然笑道:“那臣妾就谢主隆恩啦。”(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五章 四 发明
当王汉新接到皇帝的召见诏书时不由得狐疑起来。
作为平定会州骚乱的功臣,会被皇上接见并且封赏那是完全毋庸置疑的,可是关键出在了皇上接见他的地点,不在近在咫尺的皇宫之内,却被安排在了距离长安城外二百多里的山中行宫。
如果说这座作为皇上避暑造就的行宫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就是偏僻。位于深山之中的行宫,周围所有的山头都属于皇家所有,任何百姓都不得擅自进入,更不用说砍柴打猎了。也正因为如此这座行宫周围密布着森林,为了防止有不轨之徒潜入行宫不利于皇上,每次皇上来避暑时都会带上相当数量的侍卫随行。
可是把自己召见到这种地方又是为了什么呢?王汉新带着满腹的疑惑起了个大早,因为皇上的单独召见,他连一个随从都没有带,一路策马疾行了整整一天,终于赶在天黑时分到达了行宫。
到达行宫之后他被安排在了一个小院内歇息,皇上并没有接见他,只是吩咐明天一早在行宫门外候旨。
虽然心里有种种不解,王汉新还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坦然入睡,第二天清晨如果不是侍者来叫他的话,恐怕他还会睡过头。
洗漱完毕后王汉新穿戴整齐来到了行宫门口候旨。过了不多时刘龑带着伍思成出了宫门,王汉新见他们两个身上穿的都是猎装,而且只有两名随从,一个是季重欣,另一个王汉新依稀记得是叫金吉尔。心里不禁疑惑皇上难不成是邀请自己来一起狩猎的么?
只见刘龑大步走到近前,只说了一句:“王爱卿,随朕来。”然后便飞身上马而去。
王汉新只得上马随行,倒是马术不精的伍思成落在了很后面,君臣五人一路策马走了约有五里地,来到了一处空地。这空地形状狭长,纵向约有一里多远。王汉新一眼便看出这片空地是刚刚清理出来的,因为满地的树桩还没来得及全挖干净。
刘龑跳下马来朝着王汉新笑道:“爱卿,此番寻了你来,是让你见识见识一样秘宝的。”
“秘宝?”王汉新一边从马上跃下一边问道。
刘龑笑而不答,只是挥挥手道:“推上来!”
刘龑话音刚落,就见到有六名侍卫推着一个“东西”从树林中走了出来。那“东西”形状如同一段枯木,颜色黝黑,用一个四轮小车推动,看起来分量沉重。
等那六名侍卫将这“东西”推到空地上,又见有两名侍卫推出一辆小车来。
刘龑又道:“这就开始吧。”
那八名侍卫领命,立即开始行动。两人从小车上取出几个小纸包,在这“东西”前端鼓捣了一会儿,又用个小木棍捣了几下,另外一人则从小车里搬出一个铁球来放到那“东西”里面,然后另一人点起火把来,往那“东西”屁股上一按,只听得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火光四射,王汉新再看时,空地尽头这“东西”所指的方向上,一棵参天巨树竟然被拦腰轰成了两截!
王汉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然在他的战场经历中也曾经制造出过类似的景象,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有明显指向性的!
“陛下!陛下!可以再试一次吗?这次请瞄准那边那棵大榆树!”王汉新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兴奋之情。
刘龑满面得色,示意那几名侍卫再射一次。那几名侍卫依言将之前的操作步骤重新演练了一遍。王汉新注意到侍卫们略微调整了那“东西”的朝向,随着又一声相同的巨响,王汉新指出的那棵大榆树同样被轰成了两截。
“太棒了,太棒了!”王汉新只有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
刘龑笑道:“这都是你的功劳啊,王爱卿。当初如果不是你偷偷出资研制火铳的扩大版,就不会有今天这个霹雳炮了。”
“霹雳炮?果然声如霹雳,有了这个武器,就算是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它的攻击啊,陛下。”王汉新叹息道。
“不错,朕也这么认为。不过这霹雳炮有几个缺点,首先就是太过沉重,搬运不便,其次是发射缓慢,而且这炮管容易发热,那时候火药就无法装入,否则就会爆炸。”
王汉新道:“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件了不起的武器啊,陛下。”
刘龑点点头,道:“王爱卿啊,原本朕是想委任你前往麟州主导那里的军务,以便出击突契的,但是朕现在改主意了。有了这件武器,你要暂时留在这里,好好掌握这件武器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性能。”
王汉新听了一惊:“难道陛下要让臣将它投入实战之中吗?”
刘龑点点头:“正是!朕不但要你将它投入实战,更准备制造一百门这样的霹雳炮,今年之内应该可以制造出十门来,全部调拨给你使用,如何?”
王汉新忙跪倒在地谢恩:“臣谢主隆恩,有了这件利器,臣必定全力以赴拿下龙城,让它成为我朝的领地!”
刘龑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你很懂朕的心思。可不要让朕失望啊。另外还有一件事,这次米国舅跟随你出征,回来以后对你是敬佩不已,声称一定要在你麾下效命,你出任麟州时便带上他吧,让他给你做个书记官,如何?”
王汉新听了不禁面露难色:“陛下,这个??????米国舅非是行伍出身,臣恐怕他受不了这份苦。”
刘龑嗔道:“你别来这套推脱之辞,你说他吃不了这份苦,他这次出征会州不是也好好的吗?像他这样的公子哥多多锻炼对他是大有好处的。再说了,难道朕这十门霹雳炮,还讨不来这小小的人情吗?”
话说到这份上,王汉新只有苦笑答应的份儿了,可是他还是忍不住道:“陛下,不是臣要发牢骚,国舅爷要是知道自己的这份差事竟然是陛下用十门霹雳炮作为代价活动来的,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
刘龑哼了一声道:“这个朕才不管,反正这件事情你们谁都不准泄露消息,若是让国舅知道了,朕唯你们是问!”
对于刘龑这种公私不分的旨意,大家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不过话说回来,这霹雳炮研制成功的消息当然是绢之国最高机密,谁要是泄露出去,不用国舅知道也是死罪难逃的。
从公历八零九年开始,绢之国拥有了这种被称为炮的武器,在那之后绢之国还研制了许多新型的火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运用到实战之中,但在当时,不论是刘龑还是王汉新都没有意识到这将会给战争艺术带来多大的改变。(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五章 五 密信
达达兰睁开了眼睛,又是新的一天了。
自从三年前加入巴丹那领主拜巴斯巴恩的麾下以后,达达兰就成了巴丹那领的客将,以他之前仅仅作为一名奴隶而言的身份来说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是别人恐怕会对拜巴斯巴恩感恩戴德吧,但是达达兰却不是这样,倒不是他对拜巴斯巴恩有什么怨言,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最初的身份并不应该是一个卑微的奴隶,而是一个辛德拉小国的王子。
辛德拉曾经遍地都是小城邦国家,于是也就有无数的国王和数倍于其的王子。达达兰的先祖就曾经是一个国王,但是他的祖国早就在各国的互相征伐中被灭亡了。而当今辛德拉国王特拉格的祖先就是灭亡他母国的元凶。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远古时代的恩怨的话,作为王家遗族的达达兰也不会那么耿耿于怀。问题就出在特拉格国王的兄长米福拉公爵不知道听信了哪里来的谣言,开始疯狂追捕古代国家遗留下来的子嗣,还在少年时代的达达兰就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而他原本英俊的面容也在一场大火中毁掉了半边,从此以后他流浪各地,最终成了出使巴丹那领的大臣玛卡布尔的奴隶,这才辗转成了拜巴斯巴恩的属下。这件事除了达达兰本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实情,达达兰也不打算将它公诸于众。
凭借着自身的能力,达达兰很快赢得了拜巴斯巴恩的倚重和信赖,成了他身边炙手可热的武将,但是在达达兰心中一刻也没有忘却对辛德拉公爵米福拉的仇恨之情。
和往常一样练习了一套刀法以后达达兰才开始用早餐,可与往日不同的是在他刚吃了一半的时候,就有一名仆人急匆匆跑来告诉他领主大人已经在客厅等候他了。
达达兰闻言大吃一惊,急忙整理了一下仪容,然后赶到了会客厅内,只见拜巴斯巴恩已经坐在中间等他了。
说起拜巴斯巴恩来,达达兰还真有些嫉妒。他和自己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都是武艺高强且善于作战的男人,可是达达兰却觉得自己处处都比拜巴斯巴恩差一截,至于模样长相和身份地位就更不用提了。
拜巴斯巴恩一见到达达兰,便道:“不必多礼,请坐。”
达达兰入了座,然后才道:“公爵殿下清晨来到舍下,想必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吧?”
拜巴斯巴恩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来交到达达兰手中道:“这是珀农卡尔陛下托米迪尔公主带给我的密信,昨晚公主殿下刚交给我的,你看一下。”
“这个??????陛下给公主的密信,在下恐怕??????”
“不妨事,你尽管看便是。”
达达兰这才将信展开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珀农卡尔一世在信里大致说了自己已经用宰相之位作为诱饵引诱各派权臣与巴丹那领争雄,但这并非他本意,只不过是为了对抗权臣们的一个策略,希望拜巴斯巴恩能够与他合作,将权臣逐一消灭,重建帕斯帝国的王权天下。
达达兰看完了信,摇摇头道:“难怪公爵殿下一大早就来到舍下,看来帕斯帝国要出大乱子了。”
拜巴斯巴恩点点头:“不错。陛下与先王不同,先王一生都韬光养晦,暗中与权臣们周旋,可珀农卡尔陛下却如此贸然行动,恐怕非但不会达到目的,还有可能惹来大麻烦。”
达达兰点头表示同意:这位年轻的国王的确是很有野心,可惜却不懂得策略。他的方法表面上看是利用了权臣们对宰相之位的觊觎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巴丹那领来,可是实际上事情却不会那么顺利。权臣们之所以没能对王权构成足够的威胁,主要在于他们互相之间的倾轧。如果将他们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也不会齐心协力,因此就算是再盲目自信的权臣也不会认为能够凭借这种乌合之众的力量去对抗巴丹那领,那样做只会使得国王渔翁得利而已。相比之下,如果这群乌合之众能够达成一个协议一起来对付已经没有多少实权的国王的话,那么国王很容易变成被挟持的对象,到时候别说是宰相的位置了,就算废掉国王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更有甚者,在挟持了国王以后,各派之间的矛盾必然会迅速扩大发展,到时候首都就会变成一个权力角逐的漩涡,被卷进去的人难免要经历无数的腥风血雨。拜巴斯巴恩所说的大麻烦指的就是这个。
当下达达兰便道:“公爵殿下,在下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你是想问我是否愿意继续对帕斯帝国效忠吧?”
“殿下英明。”达达兰低下了头,如果拜巴斯巴恩有政治野心的话,那么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等到各派权臣为了权力斗个两败俱伤的时候,拜巴斯巴恩再适时的出兵征讨叛逆,然后拥立新国王继位,那么他就能成为实际掌握帕斯帝国权力的人,甚至有可能改朝换代建立新的帕斯帝国。
可是拜巴斯巴恩却道:“帕斯帝国对巴丹那领有存亡绝续的恩德,也正是因为如此,历代领主们都对帕斯帝国忠心耿耿,我不想从我这里改变这个传统。”
达达兰在内心叹了一口气。如果要说拜巴斯巴恩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太缺乏制霸天下的野心了。当下便道:“公爵殿下,如果这才是您的真心的话,那么我们必须立即调整战略,做好勤王的准备。从某种方面而言,现在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目前巴丹那领与辛德拉交好,作为帕斯帝国属地我们也与吐蕃和绢之国结成了同盟,而我们目前也还没有与突契人撕破脸皮,目前我们正好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和侧翼,这个时候出兵正是最佳时机。”
“可是这件事并非一时一刻能够解决的,我们这个暂时安全的后方究竟能维持多久呢?”
“殿下多虑了,突契与绢之国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吐蕃只是个想捞一票的心态,到时候突契和绢之国都无暇他顾,吐蕃则会忙着从中渔利,我们唯一的损失就是在商路贸易上的份额而已。”
拜巴斯巴恩听了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整兵备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记住!一定要秘密施行,我就装出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样子给别人看,等待时机的到来吧。”(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五章 六 格桑的烦恼
如果有人说新任的吐蕃赞普格桑是个慵懒的君主,那么他一定是个缺乏判断能力的人。自从继位以后,格桑可以说是日夜操劳国事,没有放松过片刻。
这背后当然有两层原因,一来是因为格桑继位时还有一个兄弟萨迪特正在远征西南的日则部,虽然之后格桑运用外交手段成功让萨迪特手下相当部分的武将答应归顺自己,但是成功攻克日则部以后萨迪特便盘踞在那里不肯听命于自己,有一个同样具备继承权的威胁存在让格桑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二来则是因为他得知了自己能够继位完全是因为招揽的客将,原西突契可汗安巴尔图里趁着萨迪特带着大军远征的机会暗杀了自己的父亲,并且策动在都城的王子们互相攻伐,结果造成都城大乱,才给自己入都城平乱顺利继位创造了条件。经过了这一事件以后,吐蕃的王族伤亡殆尽,而作为最后获利者的格桑当然会招来别人的猜疑。要是这真是偶发事件的话倒好了,可问题就在于格桑是糊里糊涂的成了这件事情的主谋,如今是骑虎难下。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格桑必须要证明自己的价值——由自己继位可以给所有人带来福祉。
为了这些格桑日夜操劳,就算是晚上睡觉也不得清闲——为了拉拢那些大臣们,他不得不将他们送上的女儿姐妹纳入后宫,而且还不能就这么养在宫中,必须时时努力耕耘以确保这些妃子们怀上自己的种以巩固双方的关系。
但是事情多了,就不可能全都是顺风顺水的了。眼下格桑就在为一件事情没有办好烦恼:他在绢之国河西走廊精心策划的羌族骚乱事件非但没有削弱绢之国在那片地区的统治,提高吐蕃族的威望,反而适得其反的招来了羌族人的敌视,真可谓偷鸡不着蚀把米。
格桑挠挠头,看着将这件事办成,却最终功亏一篑的的大臣罗得萨恩。说实话,罗得萨恩此次出使绢之国成功促成了两家的联姻是大功一件,如果会州的事情也能圆满完成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格桑一直希望能有一个既擅长外交又足智多谋的大臣来辅佐自己。
罗得萨恩对于这个失败也是始料不及,仔细斟酌了半天以后才开口道:“赞普,小臣思前想后,这次的事件做得其实还并不不妥之处,只是绢之国的那个王汉新手段更胜一筹,看来今后对付绢之国时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算了算了,我只是觉得这么做有点得不偿失罢了。为了挽回这次的失分,我们必须尽快与绢之国联姻才行,河西这片暂时是插不进手去了,容后再议吧。”
罗得萨恩忙道:“赞普圣明,小臣也是这么想的。另外小臣注意到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向赞普实言相告。”
格桑扬起眉毛来看了看罗得萨恩,从他那满面笑容的脸上看不出究竟有什么意图,便道:“此处没有旁人,你但说无妨。”
罗得萨恩行了一个礼才道:“小臣听说赞普将那位客将图里大人派到了西域地区,让他暗中活动积蓄对抗突契的力量。此事小臣认为似乎不太妥当。”
格桑听了一惊:“此话怎讲?”
罗得萨恩微微一笑,道:“小臣只是觉得蹊跷,以图里大人一个客将身份何以能得到赞普您如此的信任?不错,图里大人的确很有才能,可是却始终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在他的面具后难道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因此小臣悄悄做了一些调查。”
格桑的脑中警铃大作,他明白罗得萨恩这是在试探自己,或者说是在赌博,问题就在于他所希望赌赢的究竟是什么。
罗得萨恩看了格桑一眼,继续道:“小臣曾有幸见过图里大人两次,从而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图里大人的右耳几乎完全被削掉了,因此他的面具佩戴方式很奇怪。小臣听闻当年****契大汗阿比契力尔打败西突契时曾经与安巴尔图里汗交锋,安巴尔图里汗就被削掉了一只右耳,仓皇逃逸,从此生死不明。如果在那之后咱们吐蕃突然多了一个年龄、身材、特征,甚至能力都十分接近的蒙面男人,倒也不足为奇,只是小臣有个疑问,如果委派这么一位身份存疑的人去他曾经苦心经营过的领地,他真的能为吐蕃扩张势力吗?且不论事情办得不顺利,若是顺利的话,他难道还会继续听命于赞普您吗?”
1...187188189190191...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