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眼下耶克巴达只有一万五千卫戍部队,再加上逃回来的败兵约四千,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万人。唯一的优势就是耶克巴达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如果把百姓组织起来的话,那么还是可以一战。拜巴斯巴恩再强,只要坚守不出他也无可奈何。
可惜这只是权贵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耶克巴达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老百姓们可没有义务配合他们的想法,城外的人想躲到城里来,城里的人想外西边逃亡的比比皆是,大量的人员车辆聚集在城门口,把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
国务大臣克巴尔多大怒,立即下令耶克巴达城禁止平民外出,违令者斩!在军队的强力镇压下,连续斩杀了三十多人以后出城的人潮总算被阻止住了,但是进城的人潮依然汹涌。为了防止拜巴斯巴恩的间谍混进城来,克巴尔多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进入内城的人必须严加盘查,外城只在日出以后到日落前开放。
军务大臣比哈布对于克巴尔多的命令嗤之以鼻:拜巴斯巴恩的间谍恐怕早就混进城里了,比起严加盘查这种无关痛痒的命令来说,还不如彻底禁止出城来得有效些,这样至少可以制止情报泄露出去。
在巡防城墙的时候,比哈布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物——在涌入城里的人流里他发现了一个人正试图挤出城去,这个人不是平民打扮,而是贵族的侍从模样。
比哈布立即下令将此人抓捕了起来,那人大声喊冤,声称自己是克巴尔多的侍从,是出城前往领地办事的。比哈布不理会这些,下令搜身。当搜到此人的帽子的时候,此人脸色大变,结果果然在帽子的夹层里搜到了一封密信。打开密信一看,比哈布大惊失色。
这封信是克巴尔多的笔迹,上面写着对拜巴斯巴恩的回复。声称只要拜巴斯巴恩能够保证自己和自己党羽的爵位领地,就答应在他攻城时打开城门放巴丹那大军进入。
比哈布仔细考虑了一番,越想越觉得可怕:拜巴斯巴恩可是竖起扶植珀农卡尔一世的旗帜起兵的,所以攻克耶克巴达是必须的一步;反观自己这一方却不都是必须抵抗到底的,可以想见如果攻克耶克巴达以后,最先被除掉的一定是自己,因为自己名义上是掌握军权的,拜巴斯巴恩扶植珀农卡尔一世上台,自然是要掌握帕斯兵权的,所以他绝对不会对自己手下留情的,财务大臣松格瑞斯也很难活下来,因为他掌握着金钱,比起与之合作显然将他除掉以后直接掌握财政大权更符合拜巴斯巴恩的利益;但是拜巴斯巴恩再狠也不可能把帕斯的贵族全杀了,那样朝廷就空了,所以他最有可能的就是与愿意臣服于自己的贵族集团合作,而国务大臣克巴尔多正是贵族集团中最有人望的一个,因此他和克巴尔多合作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其他人!
单凭这个侍从的证据恐怕也很难让克巴尔多服气,与其如此,倒不如选择和另一方,也就是松格瑞斯联手对付克巴尔多来得好些,至少现在王都的卫戍部队名义上还算由自己控制,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抓紧把领兵的将领替换掉才是。
打定主意的比哈布决定立即造访松格瑞斯的府邸。结果刚走到半路上比哈布竟然遭到了几名不明身份的刺客的袭击,幸好护卫们反应及时处置得当,那些刺客们没能得手,留下两具尸体以后落荒而逃了。但这件事深深的打击了比哈布的信心,尽管他心里一直在劝诫自己这有可能是拜巴斯巴恩派来的刺客,但却还是忍不住把这件事和刚刚抓捕的克巴尔多的侍从联系起来。
和松格瑞斯会晤以后,松格瑞斯也大吃一惊,他立即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部下做好应对准备,可是却没有答应与比哈布联手。回到自己府邸以后比哈布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松格瑞斯也不能信任,如果他没有选择和自己联手,那么他很有可能为了保住一部分财富选择投入拜巴斯巴恩的阵营,唯独自己掌握的军队是不能为拜巴斯巴恩所容的,哪怕自己向拜巴斯巴恩表示臣服也难逃他的毒手。既然如此,与其等在这里不知道何时被友方出卖,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明着开打是肯定不行的,既然自己已经抓了克巴尔多的侍从,那么他们一定已经有所防范了。眼下耶克巴达是没指望了,再高的城墙也挡不住内部的倒戈,其实这次吃亏就吃在拜巴斯巴恩推进得太快,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来不及做好准备,那么倒不如以空间换取时间,把国王陛下掌握到自己的手中,然后逃回自己的领地里去。只要有国王陛下在,就可以利用国王的名义发出号召召集各地的帕斯军队勤王,散落在帕斯国内的部队应该还有将近二十万之巨,就算只有一半愿意站到自己这边也有十几万军队,只要让这些部队有时间聚拢在自己身边一切都还胜负难料,而且这样做他就可以大权独揽,再也不用和这些不靠谱的盟友们合作了。
想到这里,比哈布立即让人去找希尔门将军——这也是他目前比其他人拥有的更大优势,那就是军事指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将领们对军队的号召力。(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八章 一 国王争夺战
比哈布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就展开了行动。这也难怪,因为留给他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拜巴斯巴恩的大军随时随地有可能兵临城下,只要耶克巴达城被包围了,那么就算自己想走也来不及了。
但是比哈布的计划出现了两条重大的疏漏。
第一条就是他本能的希望把自己的部下都带回领地去,但是再怎么说他的部下数量也超过了四千,想在这座城里调动四千人马却无人知晓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更何况这还是有两个居心叵测,早有防范的盟友在盯着的前提下,所以秘密行动很快就变成了公开行动。
第二条则是更加致命的,按照比哈布的意思,要带走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现任国王鲁达内尔,另一个是被废黜的前国王珀农卡尔一世。尽管王城里还有很多比喀留斯四世的王子在,但是这些人并不重要。只要带走这两人,那么拜巴斯巴恩的目的就无法完成了,他既不能废黜鲁达内尔,也不能重新拥立珀农卡尔,即便他另立新君,比哈布也可以大义凛然的说他是僭越之举。想得固然是很好,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当士兵们冲进王宫挟持鲁达内尔国王以后,出于本能的开始掠夺宫内的珍宝——既然要逃走,谁不想尽可能捞一票呢?这么一来就耽误了去抓捕被软禁起来的前国王珀农卡尔的时间了,随着消息走漏,松格瑞斯和克巴尔多的人马迅速赶来救驾,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三方人马不辨你我的打成了一锅粥。
眼看局势失控,比哈布当机立断,命令希尔门带兵朝着软禁珀农卡尔的行宫发动新的攻击,他自己则带着鲁达内尔国王杀出一条路来立即出城。
希尔门的行动遭到了松格瑞斯和克巴尔多的全力阻止,如果不是有些士兵贪恋行宫内的宝物而开了小差的话,希尔门大概会被他们包围歼灭掉。眼看天色已经大亮,希尔门看清形势已经无法挽回,及时撤出了耶克巴达城。
事情至此还没完,得知鲁达内尔国王被劫持的松格瑞斯和克巴尔多被迫联合起来,一道追击比哈布。其实这时候比哈布早已经逃走,于是希尔门就成了他们追击的对象。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部队刚出城,另一支军队就进了城,那正是拜巴斯巴恩的部队。
三派人马的混战早就闹得举城不安,拜巴斯巴恩安插在城内的间谍立即点起火来作为信号,一直潜伏在耶克巴达城外的巴丹那先遣部队达达兰部随即悄悄赶到了城外,眼见得有几股军队杀出城来,城门尚且来不及关上,当下立即杀了进去。
就连拜巴斯巴恩也没有料到天上竟然掉了这么大一块馅饼,原先他的计谋只是试图用死间离间三派之间的关系,那个所谓的克巴尔多的侍从和那封信全部都是他伪造的,没想到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引发了三派火并。当下尽起三军赶赴耶克巴达城。
由于三大派的主心骨人物都不在,突然遭到巴丹那军袭击的守城部队一下子就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本来大部分军队都参与了当天夜间的混战,损失惨重不说,剩下的部队都不知道究竟谁获胜,都在为该如何战队忧心忡忡,根本无人有心守城,要不然也不会让巴丹那军轻轻松松进了城。在这种情况下当大家得知有一道城门被巴丹那军攻破的时候,人心顿时就散了。
其实当时达达兰部来得及赶到耶克巴达城的只有七百骑兵而已,但是在耶克巴达守军眼里这却是整支巴丹那军一样,尤其是想到那个可以杀人于无形的拜巴斯巴恩,任谁都会丧失战斗意志。结果达达兰进城以后发现城里竟然没人反抗,满城都是乱窜的平民和奴隶,士兵们则忙着在逃亡前最后捞一把。达达兰见到这个情景,立即下令安民,宣布平民和奴隶只要躲进屋内就绝不会受到攻击,士兵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保全性命,贵族只要主动投降就能保证生命和财产。在他的这个号召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合作的态度,结果竟然连内城也主动打开了城门。等到拜巴斯巴恩率领大军赶到耶克巴达城的时候,不到三千人的达达兰部已经控制了大半个耶克巴达城,并且已经将惊魂未定的前国王珀农卡尔一世保护起来了。
拜巴斯巴恩一进城,立即指派人手加强耶克巴达城的各处防御,维持城内治安,收编帕斯的部队,将投降的贵族们安置在各自的家中不得外出等待国王处置,他自己则一路赶奔珀农卡尔所在的行宫。
珀农卡尔经过这些天的幽禁生活,脸色憔悴了不少,昨晚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恶战更是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几次想到了服毒自尽,可惜讽刺的是幽禁生活中的他连毒药都找不到。
拜巴斯巴恩一见到珀农卡尔立即单膝跪地,道:“陛下,微臣拜巴斯巴恩护驾来迟,致使陛下蒙难,微臣万死莫赎!”
珀农卡尔颤抖着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道:“爱卿说哪里话来!若非爱卿之力,帕斯帝国的江山都有易主的危机,爱卿之功足以载入史册,为后世传颂。”
“微臣不敢贪天之功,只伏请陛下立即重登王位,向天下宣示您的威仪!”拜巴斯巴恩道。
“如此有劳爱卿了。”珀农卡尔说完便在拜巴斯巴恩一行人的护送之下重新来到阔别许久的王宫,重新步入大殿,接受群臣的朝拜。可惜的是原来的臣子如今都被看管了起来,所谓的群臣只不过是巴丹那军的各位将领而已。
当下珀农卡尔一世宣布打开府库,赏赐此次出征的将士们;在耶克巴达城内张贴安民告示,说明自己已经复位,让百姓不必惊慌,并且每户可以得到一百二十斤粮食;同时下诏宣布财务大臣松格瑞斯,国务大臣克巴尔多,军务大臣比哈布及其党羽为反臣,褫夺他们的一切封号,爵位,领地和财产,号召全国上下共同讨伐叛逆。至于留在王城内的贵族和这三派的残党们,珀农卡尔接受了拜巴斯巴恩的建议,只要愿意效忠王室的,除了罚没部分领地和财产以示惩戒外,一概不予追究,冥顽不灵者全部处死,家产充公。
这三条诏命一出,举城称颂珀农卡尔的贤明。拜巴斯巴恩的军队其实有一多半都是帕斯的降卒,不但没有追究他们扈从叛逆的罪名,还得到了赏赐;各级贵族们也松了一口气,领地和财产的损失总好过丢掉性命,虽然今后自己不会再掌握权力,但其实之前权力也在三大派首脑们的手中,自己也一样是听命于人,对这些贵族而言并无太大区别;对于百姓来说非但没有性命之虞和财产被掠夺的危险,反而能拿到粮食;对珀农卡尔本人而言虽然大肆赏赐让府库和粮仓为之一空,可是却能够从贵族们的罚没财产中找补回大部分的损失,可是说是借着别人的东西买了自己的人情,重登大宝还能够夺回被权臣们拿走的权力,这简直是峰回路转。
但是造就这一切的拜巴斯巴恩公爵,如今军队已经全部掌握在拜巴斯巴恩的手中,三个反贼还需要他去加以讨伐,自己究竟该如何赏赐他才能报答这样的丰功伟绩呢?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国王的自己究竟能够掌握多少实权呢?想到这些珀农卡尔的心头犹如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八章 二 盟友邀请
珀农卡尔的忧虑是人之常情,但事情倒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拜巴斯巴恩控制住耶克巴达城以后并没有大权独揽,他虽然依旧掌握着军队的领导权,但那是因为逃走的比哈布在自己的领地内拥立鲁达内尔为正统国王,宣布珀农卡尔为篡位的叛逆,并且号召全国的军队对其效忠。为了要与这股叛逆力量对抗,就算拜巴斯巴恩不掌握军权恐怕也难有人敢接下这副重担。
在国政方面,拜巴斯巴恩劝诫珀农卡尔下诏有条件的赦免松格瑞斯和克巴尔多的罪,让他们重新回到朝廷任职。这是因为根据情报显示这三派权贵已经完全闹掰了,如今挟持着鲁达内尔的比哈布显然凌驾于其他两派之上,可以想见另外两人一定是愤愤不平的,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拉拢这两人的话,就可以在战略上孤立比哈布,要是能让他们效忠于珀农卡尔的话也可以更加强化珀农卡尔的正统地位。不过拜巴斯巴恩并没有要求国王如此做,而只是提出了建议,至于是否实施则交给珀农卡尔自己决断,至于其他的事务他也是如此照办,一切的最终裁决权都交给了珀农卡尔。这么做显然是为了强化珀农卡尔的地位,帮助他树立威信,以便掌握权力的。珀农卡尔也投桃报李,宣布任命拜巴斯巴恩为帕斯帝国宰相,大将军,并赏赐了无数财宝以结其心,君臣的关系变得相当融洽。
与之相悖的是帕斯帝国的现状变得扑朔迷离。由于帝国出现了两位国王,而且同是比喀留斯四世国王的儿子,又都经过了正式的加冕仪式,从法理上来讲都有其正统性,那么全国各地领兵的将军们和领主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拜巴斯巴恩面临的问题还是相当的棘手。
首先是比哈布的党羽当然毫不犹豫的投入了他的阵营。身为军务大臣的他自然在军界有他的根基,因此比哈布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除了盘踞在帝国西北的封地另立门户以外,坐拥十万人马。松格瑞斯和克巴尔多也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他们固然是没有和比哈布联手,可是却也不肯臣服于珀农卡尔的麾下——这也难怪,如今他们天高皇帝远,朝廷又有比哈布这个敌人在,不可能分神来对付他们,他们自然是奇货可居,看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了。这么一来他们的党羽自然也首鼠两端,不肯轻易表态,于是帝国的军事力量几乎都处于对抗珀农卡尔和观望的态度。拜巴斯巴恩费尽心机也只争取到了少数人宣誓效忠珀农卡尔政权。
如今珀农卡尔政权的实际控制地区只有帝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而且主要集中在巴丹那领到耶克巴达城一线,几乎就是拜巴斯巴恩进军打下来的这片地区。而拜巴斯巴恩掌握的军队并不多,主力的巴丹那军还剩下三万多人,剩下还有十二万左右的帕斯军,但是这些部队的指挥人员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三派人物,他们的忠诚可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唯一能压得住他们的恐怕就是拜巴斯巴恩的威名了。
如果要在这些实控地区驻军,那么兵力将会被分散,成为散兵游勇,而王都也将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讨伐比哈布。因此拜巴斯巴恩建议珀农卡尔在现有兵力基础上重新招募士兵加以训练,同时提拔一些有能力的低级军官来作为这些部队的指挥官,国王必须要有一支真正效忠于王室的军队和将领来守护才行。
这一举措让珀农卡尔彻底打消了疑虑,因为他看出来拜巴斯巴恩的确没有要长期掌权的野心,这么做显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到这个时候他才确信父亲当初的遗言是正确的。拜巴斯巴恩则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外交和谋略上,他必须在征伐比哈布之前稳定住各个方面才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客人造访了他的官邸,此人正是辛德拉国王特拉格的使臣玛卡布尔。
玛卡布尔为他带来的消息让拜巴斯巴恩都大吃了一惊,因为这件事的确出乎他的预料之外——特拉格国王终于决定要对自己的手足米福拉公爵下手了。但是他慑于米福拉公爵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生怕不能一击得手,因此便来请求盟友巴丹那领主的协助。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拜巴斯巴恩之所以敢出兵帕斯就是因为他确认了巴丹那领背后的突契,吐蕃和辛德拉都是自己的盟友,且突契和吐蕃正各自暗中图谋无暇他顾,辛德拉国王特拉格是个没有野心的人。谁知道特拉格偏偏在这个时候决定对米福拉公爵下手,拜巴斯巴恩很清楚特拉格国王和米福拉公爵的实力差距,双方谁也别想轻易吃掉谁,可是若论起军事能力而言恐怕还是米福拉公爵略占优势的,因为他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特拉格国王如果失败,那么巴丹那领就会失去东南的安全缓冲带,这显然是拜巴斯巴恩不能接受的,可是这个当口如果出兵辛德拉,不但劳师远征,而且也会使得本已捉襟见肘的兵力更为空虚。思来想去真是左右为难。
“贵国国王陛下何以突然想到要对付米福拉公爵?”拜巴斯巴恩不得不有如此疑问,因为这实在太不合理了。
玛卡布尔行了一个礼,答道:“领主大人,哦不,宰相大人,你我是朋友,在下也不想对你隐瞒。事实上是敝国国王还在筹备之中,但是米福拉公爵却得到了消息,因此其实米福拉公爵已经抢先一步动手,敝国国王是被迫应战的。”
玛卡布尔说的应该是实情,但是却隐瞒了特拉格国王为什么要筹备征讨米福拉的原因。拜巴斯巴恩如此判断。便道:“既然大人您直言不讳,那么在下也就实言相告了。目前帕斯帝国的情况想必大人也耳闻目睹,在这个时候分兵帮助贵国作战,恐怕力有不逮。”
玛卡布尔点点头,道:“感谢您的直率,但是在下不得不再次向您请求援军。敝国国王陛下目前还能应付得了,但是却无法长期支持下去。如果贵国能够仗义出手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尽快解决这场战事,如此一来便可免去敝国百姓生灵涂炭。而且就贵国目前的局势来看各方都处于无力进攻的态势,即便出兵敝国,凭借大人的威名叛逆也不敢轻举妄动才是。”
拜巴斯巴恩沉默了。的确,玛卡布尔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却不见得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最后拜巴斯巴恩道:“请大人暂且回馆驿休息,在下需要和部下们商量一下之后才能给大人答复。”(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八章 三 冒险
正在巡视耶克巴达周边地区防御建设状况的达达兰接到拜巴斯巴恩的命令,立即星夜赶回了王都。
如今的达达兰已经今非昔比,共戈平原会战让他一战成名。作为巴丹那军战胜帕斯军的两大基石,他和阿兰特兰将军都居功至伟,但是达达兰在此战中还取下了帕斯名将洪可利的首级,奠定了自己的勇名,因此他可以说是此战中除拜巴斯巴恩本人以外最大的英雄,在攻克耶克巴达城时同样是他率先进城,虽然有侥幸成分也功不可没,为此拜巴斯巴恩奏请珀农卡尔一世晋升达达兰为帕斯万骑长一职,并赐予骑士封号,达达兰由此成了帕斯帝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异国出身的万骑长。
进入王城以后达达兰直奔宰相府所在,刚下马的他就被专人带进了府中,一路曲折蜿蜒来到拜巴斯巴恩的住所。
“领主大人突然传唤小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达达兰尽管已经贵为万骑长,但却依然称呼拜巴斯巴恩为领主。
拜巴斯巴恩示意他先坐下,并亲自递过来一杯葡萄酒,道:“昨天我这里来了一个客人,是你的故主玛卡布尔。”
达达兰仅剩的一根眉毛跳动了一下,道:“莫非是,特拉格国王和米福拉公爵开战了?”
拜巴斯巴恩微微一笑,达达兰的智慧或许比他的武艺更令人期待,这也是自己为什么对他比自己的亲信阿兰特兰更加重视的原因,阿兰特兰是个出色的武将,但达达兰却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从拜巴斯巴恩的反应中达达兰知道自己猜对了,便道:“领主大人,请恕小人直言。如果真是这样,玛卡布尔大人此来必定是来求取援兵的,目前我军兵力不足,决不能再分兵支援他国。”
拜巴斯巴恩点头微笑道:“这一点我岂能不知?”
“那领主大人便该一口回绝才是,何故换小人前来询问此事?难道大人您还有别的打算不成?”
拜巴斯巴恩道:“其实我所犹豫的是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就和你有关了。”
达达兰奇道:“敢问是何事?”
“我真正在意的是达达兰大人你在面对故主,故国,仇敌和巴丹那领的利益乃至帕斯帝国的利益面前会将何者的利益置于最优先的位置。”
达达兰一听这话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拜巴斯巴恩清清楚楚的说出了仇敌两个字,这件事情就连玛卡布尔都不知道,拜巴斯巴恩又是从哪里打听来的?他特意在这个时候提及这两个字绝不可能只是顺嘴一说,一定是早就掌握了自己的底细!达达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过去一直轻视了这个巴丹那领主,原来自己的一切早就已经被他摸透了,如此说来过去如果自己一步走错,那么后果可能就是身首异处了!
当下达达兰急忙跪倒在地,道:“小人不敢隐瞒领主大人。小人身负的血海深仇是必定要报的!这一点毋庸讳言。但是除此之外,小人将全心全意效忠于领主大人您!”
“那么我能相信你的忠诚咯?”
“请大人放心!小人的确有过利用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作为自己复仇的踏脚石,那是因为当时小人还是一个目空一切的无知者。自从见到大人您,小人才知道世上真有龙凤之才,和大人相比,小人就如同面对明月的星星一样微不足道。在小人眼里世上再没有什么人比大人更值得小人效忠的了!”
“那么珀农卡尔陛下呢?”
“那位陛下不过是个野心大过实力的庸才罢了。小人是不会愿意跟随这样的主人的,小人的主子只有大人一个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