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密舍瓦翻了翻白眼,喊道:“大人,你真是个比我这个海盗还疯狂的家伙!不过,我喜欢这么干的人!”
于是,帕尔契舰队在这个时候分成了两支,以大型和巨型舰只组成的主力部队在经受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一天一夜洗礼之后脱离了风带。不过第二舰队的中小型船只全部失去了踪迹,这些劫后余生的大船也受损严重。为此艾尔达不得不一边行驶一边进行简单的修补,同时派遣密舍瓦率领状况最好的三艘战舰开始向南搜寻己方舰队的踪迹。
不过艾尔达的选择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就是他的舰队比预定的时间早了半天赶到了安门尔要塞。
安门尔要塞作为阿鲁巴尼亚境内遏制帕斯湾的最重要的地点历来受到阿鲁巴尼亚的重视,不过遗憾的是它的环境不适合停泊大型船只,因而帕斯湾舰队只能驻守在另一个要地卡特港内,从卡特港赶到安门尔顺风顺水的话只要一天一夜。为了确保己方舰队赶到之前这座要塞的安全无虞,阿鲁巴尼亚在这里做足的防御工事,由于大型舰只根本无法靠近,单以小型舰只无论想要登陆还是攻击要塞本身都是相当的困难,所以把这座要塞称之为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艾尔达拥有的武器与以往在辛德拉海和帕斯湾内出现的舰只不同,艾尔达拥有超远射程的投石器和弩炮,单凭这两样就能够给要塞本身造成足够的伤害了。至于要登陆要塞,这并不是艾尔达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他本来也没有这个打算,他的主要目的是把阿鲁巴尼亚的舰队钓出来,现在他面临的最大危机是自己的大型船只缺乏中小型船只的掩护,在海战之中会暴露出转向性和灵活度不够的缺点,如果这个缺点被阿鲁巴尼亚利用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应付的事情。
为此,艾尔达的舰队出现在安门尔要塞海面上以后并没有急着发起进攻,而是摆出了一副虚张声势的样子来。艾尔达判断一旦要塞内的守军发现自己的舰只吨位过大就会放下心来,以为不足以对要塞形成威胁,在预定时间到来之前自己还有半天的时间可以等待密舍瓦的后续部队。
次日天明时分,艾尔达展开了他的舰队,开始了对安门尔要塞的进攻。当第一发弩炮射中要塞的外墙时,守军起了一阵骚动——虽然之前他们听说过帕尔契舰队的种种传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识到过能射这么远的箭,而且这箭居然能射进城墙内!眼见为实的震撼依然让他们咋舌不已。
紧接着便是雨点般的石块袭来,守军开始呼喝着着手准备反击,可惜这反击只能不了了之,因为阿鲁巴尼亚没有一件武器能够打到这支舰队,而他们那几艘可怜的小船连出海骚扰一下对方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击沉在了泊位上。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阿鲁巴尼亚守军只剩下了挨打的份儿,守将迈尔提斯只得将部下撤离到了对方武器的射程之外,只留下了监视观察的哨位防止对方偷袭登陆,同时修书请求在卡特港内驻泊的舰队赶来替自己消灭这些可恶的帕尔契人。
根据迈尔提斯的判断,书信送出大约需要三天才能到达卡特,舰队出击顺利的话应该在四天后到达,最迟不会超过六天,在那之前必须继续忍受帕尔契舰队的折磨。
但是事情并不总能尽如人意,帕尔契人展开进攻的第三天清晨,事情出现了变化。(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 长途奔袭
安门尔要塞说是一处要塞,其实是一串连绵十几里方圆的一大片防御带。它的功能当然是为了扼守帕斯湾的出海口,但是要达成这个目标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被攻克,无法停泊大型船只固然是个缺点,却也能使得敌军的大型船只无法靠近,中小型的船只火力有限,无论攻击能力还是登陆能力都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安门尔要塞对海上的防御反而比对陆上的防御来得差些。相比于这个要塞的重要战略位置来说,敌军从其他地点登陆然后绕行到要塞后方发起攻击的可能性更大些。
由于安门尔是一个狭长形的半岛,因此其南部的防御成了重点,在这里集中了要塞近一半的兵力驻守。如果没有重型攻城设备想要攻陷此处是非常困难的,由此要塞内的驻军把南边的这一片关隘称之为“狮子口”,意为凡是胆敢进攻这里的敌军都会被狮子撕成碎片。
可是出问题的偏偏就在这个狮子口,在帕尔契舰队展开进攻的第三天清晨,有一支部队悄悄摸到了狮子口东边的城墙下,他们就是由李天昊所率领的五百突击队。
李天昊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筹划该如何攻克安门尔要塞,击败阿鲁巴尼亚舰队,从而打开进入帕斯湾的门户了,可是直到最近他才确定了进攻安门尔要塞的具体方法。他之所以没有与第二舰队一起行动的原因就在于从一开始他就放弃了从海上进攻的计划。尽管帕尔契舰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胜过阿鲁巴尼亚舰队一筹,但是再强大的舰队也改变不了安门尔要塞的地形条件。如果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步兵投送到陆地上展开攻击,那么逐次到达的士兵们就会成为守军最好的靶子。为此李天昊设计了十几套作战计划却都不能满意,直到萨乌丁的出现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狮子口关隘这头狮子并非无懈可击。
由于地形的关系,在狮子口关隘东侧有一处险要之地,那里对于进攻方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对于防守方却是非常要紧的点。这里的山坡出现了一处陡坡,因此城墙只能建筑在这片陡坡的狭窄山脊上,否者就必须绕开这片陡坡建造,如果绕路的话那么不但费用会大大增加,更会令这一处成为攻城一方集中兵力的目标。结果城墙还是选择建造在了山脊之上,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这段城墙比其他地方都要单薄,在城墙顶部的通道也相对狭窄,守城一方的兵力不容易展开。此外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被这道陡坡所分割,东西两边的部队互相驰援也十分的不便。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天昊立即让萨乌丁画了一副详细的地图出来,仔细研究后确立了如今的计划。他让第二舰队载着从帕尔契赶来的一万援军开进到了距离安门尔六百里外的一片荒地,在这里没有阿鲁巴尼亚的哨探,也没有人烟。然后李天昊就率领着这一万多人深入荒漠之中,用十五天时间赶到安门尔要塞,沿途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全歼了四个敌方哨岗,从而达成了袭击的突然性。
能够在阿鲁巴尼亚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起突袭,除了李天昊本身出色的统率能力以外,最大的功臣就是作为向导的萨乌丁。
话说回来,袭击的突然性是达到了,可是要攻陷狮子口关隘却并非易事,因为这里的守军数量可不少,而且警备水准从来都不低。为了能够顺利实施攻城,李天昊精挑细选出了五百名精锐步兵作为首发的突击队,并且带上了两名最值得信赖的助手——阿拉姆和艾格留斯。别看自从出海以来阿拉姆,艾格留斯和塞纳斯这三人组闹出过无数场大大小小的闹剧,但是他们在战场上却是最值得信任的武将。
此时他们两人紧随着李天昊,悄悄的逼近了城墙。借着夜幕的掩护,直到进入弓箭射程之内城上的守军依然没有发现这批人的踪迹。此时李天昊带着五十名弩手留在了原地警戒,阿拉姆和艾格留斯各领两百名士兵分头摸到了城墙下。
两人一声令下,数十个飞抓就飞上了城头。在阿拉姆和艾格留斯的带领下,这些士兵开始飞快地爬向城墙顶端。
尽管这些人的动作已经尽可能的轻微,可是还是引起了几名阿鲁巴尼亚士兵的注意。只是这几名不行的士兵刚刚把头探出城墙外张望,就被李天昊以及那些弩手的箭刺穿了脑袋。
“敌袭!敌袭!”第一个发出这个声音的阿鲁巴尼亚士兵当即被阿拉姆斩首,而且这时候已经有二十几名士兵爬上了城墙。
阿鲁巴尼亚士兵的反应非常迅速,这也说明了他们平时并没有懒于训练。他们迅速组成了队形,开始对登上城头的帕尔契军展开反击。
遗憾的是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帕尔契军中最强悍的士兵以及最凶猛的两员年轻将领,阿拉姆的剑如同闪电般迅捷,每一次闪动都需要一名阿鲁巴尼亚士兵的生命作为代价;艾格留斯的铁棍则好像风车一样旋转着朝着敌军扫去,被他的铁棍扫中的非死即伤。有这两个狠角色开路,再加上他们身后那些勇悍的士兵,阿鲁巴尼亚士兵的反击非但没有把对手压下去,反而被逼得节节败退。此时城下破风声也接连响起,负责掩护的弩手们不断发射箭支消耗着阿鲁巴尼亚士兵们的生命,尤其是李天昊更是箭无虚发,当他把随身携带的两壶箭全部射完时,已经有六十名阿鲁巴尼亚士兵死在了他的手下。与此同时,阿拉姆和艾格留斯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那条陡坡的尽头。
此时,帕尔契军的后续部队也在塞纳斯的率领下如期赶到,他们奋勇冲向城墙,然后开始用准备好的一切器械登城。
随着登上城墙的帕尔契军越来越多,阿鲁巴尼亚军渐渐支撑不住,尽管他们在这条战线上有五千人之多,可是偏偏在这段狭窄的城墙上无法展开,而且想要调集军队两线夹击的可能性也随着敌军越来越多的登上城墙而变得困难起来。而且更糟糕的是在双方兵员的强悍程度上帕尔契也更胜一筹,抵抗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狮子口关隘的城墙已经有一半落入了帕尔契军的掌握之中。(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 突击要塞
随着攻城部队推进到开阔处,帕尔契的军队也随之分成了两股,一路由塞纳斯和艾格留斯率领,另一路则由李天昊和阿拉姆率领,从东西两面卷击阿鲁巴尼亚军。
由于安门尔要塞的范围太大,李天昊决定利用这一点尽可能的利用守军兵力相对分散的时候尽快将其各个击破,以弥补己方缺乏必要的攻城设备这一弱点。而且李天昊还必须在守军察觉到自己远程奔袭缺乏粮草之前,用最快速度夺取阿鲁巴尼亚的粮仓,这一点无疑只有在刚开始阿鲁巴尼亚军被打懵掉的时候最容易成功。
帕尔契军的行动迅速而有效,他们对于阿鲁巴尼亚军防守较强的点都采取了绕行或者佯攻的策略,而把自己的主力用在了对粮仓的搜索和对薄弱环节的猛攻上。
由于帕尔契军的如此行动,使得守将迈尔提斯应接不暇,本来他对于遭到敌军突袭而自己之前居然毫不知情就感到十分困惑,而对方的行动如此迅速,己方节节败退更加使得他的命令还没有得到执行就成了失效的命令,结果部队在调集和执行过程中反而引起了混乱,被帕尔契军打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迈尔提斯才搞清楚了对方的兵力多少和实际动向,这时候他才真正完全掌握了要塞内外的情况,可这已经是日上三竿以后的事情了。
迈尔提斯不是无能之辈,尤其对于自己管辖多年的这片要塞更是了如指掌,一旦他掌握了足够的情报,凭借他的经验和判断,他立即察觉到了帕尔契军的真实意图。
“立即分拨一千,不,一千五百人去保护粮仓!那才是敌军的真实目标!”迈尔提斯立即下令。
可惜的是,传令兵才走没多久,噩耗便已经传来——帕尔契军已经攻到了粮仓的所在,守卫粮仓的部队请求援军!
迈尔提斯只觉得脑袋一阵晕眩,对手走在了自己的前头。这样的话这一千五百人即使去了也起不到多少作用,而且就目前对敌军兵力的掌握程度来看,帕尔契军的兵力数量与自己不相上下,可在整体态势上却占据着优势。自己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对方所分割而失去了联系,难以形成合力对敌军展开反击,自己目前手头上真正能掌握的兵力尚不足四千,因此这一千五百人的存亡几乎决定了今后战局的胜负。当下迈尔提斯只得取消了先前的命令,把这一千五百人撤了回来,集中兵力退守主堡内。凭借主堡的城墙、储备物资和这四千人,这一万左右的敌军即便两三个月也未必能打得下来。
迈尔提斯这样的做法等于舍弃了其他各地尚在奋战的六千友军,这么做十分残忍,却完全正确。因为如果他选择去解救那些友军的话,那就正中帕尔契军下怀,他们可以尽情的阻挠、分割、包围这些部队,然后一口一口的吃掉他们。这么做除了消耗更多兵力以外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却反而有可能使得主堡变得薄弱而被帕尔契军夺取。与其离开城墙的壁垒去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倒不如躲进主堡内固守,只要主堡没有陷落,阿鲁巴尼亚的大旗没有倒下,那么其他被分割包围的部队就会留有希望,等到援军赶到以后,他们大可以重新杀出城来共同消灭这支帕尔契军。
正确归正确,在迈尔提斯的指令之下,阿鲁巴尼亚军放弃了相当部分的要塞控制权,而帕尔契军却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接受了这部分的要塞。战至当天夜间,除了主堡和六处坚固据点尚在阿鲁巴尼亚军的掌握之中以外,安门尔要塞的其他部分已经全部落入了帕尔契军的掌握之中。这一天的激战中,阿鲁巴尼亚军约有两千人战死,另有一千多被俘虏,而帕尔契军也有近八百人战死。
李天昊当即命令塞纳斯负责肃清那六处据点的残敌,自己则负责对主堡的攻击,同时派人发讯息给海上的艾尔达,告知目前的战况。
虽然第一波的突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如愿的夺得了敌军的粮仓,由此帕尔契军获得了足以支撑一年的粮食,但是情况却依然险峻。仅仅一万人的步兵深入阿鲁巴尼亚境内,这个情形和之前奔袭巴鲁德要塞的情况十分类似,如果阿鲁巴尼亚军大举反扑的话就会使得巴鲁德要塞的败局再次展现,而且这一次的情况甚至比上一次更糟糕,因为帕尔契的优势海军却并不能及时把友军从海上撤走。更重要的一点是李天昊这一次不光是要夺取这座要塞,而是要守住这座要塞,从而在阿鲁巴尼亚的背后钉上一颗钉子。从今天的攻防战来说,敌守将退守主堡不得不说是一个美中不足的败笔。如果主堡拿不下来,那么这座安门尔要塞就不能说是完全在帕尔契的控制之中,一旦阿鲁巴尼亚的援军杀到,帕尔契军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而且根据萨乌丁的估计,第一批援军至多一个半月就会赶到。如果届时帕尔契军还没能夺下主堡,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很棘手,而缺乏攻城设备的帕尔契军显然没有十足的把握。
李天昊当晚和三位主要将领以及萨乌丁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该如何展开,阿拉姆抢先发言:“这事情最简单了,让第三舰队给我们运送攻城设备来,主堡的防御虽然强,可是却并非坚不可摧。”
“我们没那么多时间,第三舰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这还没算上去报信和准备设施的时间。”李天昊摇头道。
阿拉姆挠挠头道:“这个么??????归根结底还是要怪老大你不好啊,进攻安门尔要塞的计划是你临时做出的,后方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不然我们把主堡烧了吧。”
对于阿拉姆这种毫无建设性的话,李天昊并不想反驳。与他作战时的能力比起来,李天昊对他的策谋能力本来就没有什么奢望。
艾格留斯也皱着眉道:“这附近根本没有可以用来制作攻城设备的木材,而且制作也需要时间。”
塞纳斯道:“或许我们可以出重金从帕斯的阿巴斯港采购一些攻城设备,不过这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还得是极其顺利的前提下。”
只有萨乌丁一直笑而不语,李天昊见状忙道:“先生莫非有良策么?”
萨乌丁微微一笑,道:“在下虽然没有十成的把握,不过却有一计可以一试,若是成功,则主堡不出十日必破。”(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 威胁到来
迈尔提斯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仅仅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整个主堡的防御工作提升了一个层次。凭借着现在的防御能力,别说是一万敌军,就是再增加几倍也别想轻易攻克这座堡垒。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迈尔提斯稍稍放下心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鼓舞士气并且等待援军的到来。
与他估计的相差不多,第二天一早,帕尔契军便展开了象征性的攻城。迈尔提斯已经洞悉这支敌军之所以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定是避开了沿海的哨探跨越沙漠长途奔袭而来,显然这样的距离不可能携带像样的攻城设备,由此他明白敌军短期内不可能有全力攻城的举动,否则就是在用士兵的生命硬填了。所以,帕尔契军的进攻只是象征的进攻,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罢了。相反的,帕尔契对于安门尔要塞剩余的据点的进攻反而更为猛烈,因为这些据点已经不能完全依托原先的防御工事了。这对于迈尔提斯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敌军对自己的主堡发动的进攻时间越晚,他就越有可能坚持到援军到达的那一天。
之后整整四天的攻防战中,六处据点被攻陷了四处,只剩下两处最坚固的据点还在继续抵抗之中。但是迈尔提斯欣喜的迎来了第一次转机——阿鲁巴尼亚的帕斯湾舰队赶到了战场!
阿鲁巴尼亚舰队的司令官马普苏尔比迈尔提斯大了六岁,两人平时的关系非常好,但是这一次马普苏尔并没有以最快速度全力驰援,其原因在于一开始他并不打算营救迈尔提斯。
马普苏尔作为阿鲁巴尼亚海军现存将领里年纪最长的一位,深知本国与帕尔契之间的差距所在。在这一点上他比大将军阿德勒姆更加内行,在狭海海战之后他就已经了解到了两国之间海军力量的差距。他认为以他手中的舰队能够保住帕斯湾的制海权就已经是极限了,根本别想重新夺回狭海的制海权。为了能够确保在下一次与帕尔契的海战之中不至于落败,这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舰队的扩建和训练上,只可惜他最大的敌人还不是帕尔契,而是财政大臣以及宰相比留乌尔达斯。
由于阿鲁巴尼亚国力有限,且陆军的军事力量和将领人才都急需补充,因此未受到重大打击的海军当然别想优先拿到建设经费了,至于狭海海战失败,有限的海军经费都被挪用到了重建狭海舰队上而非他的舰队,直到狭海舰队全军覆没之后他的舰队才成为建设的重点。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舰队受到重视的时间实在太晚了,仅有的时间内成果还是太过微小,远远达不到马普苏尔的预想。
也因为如此,过去的几年里马普苏尔最常干的一件事便是谩骂无能的财政大臣和缺乏远见的比留乌尔达斯,当然阿德勒姆也没能幸免于他的毒口,只是这么做除了安慰心理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得到安门尔要塞遭到敌舰队攻击的消息以后,马普苏尔一边继续大骂,一边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情况。他得出了与迈尔提斯相近的看法——既然敌军没有中小型舰船,那么要对要塞真正形成威胁的可能性很低,反倒是他的舰队出击更容易引来敌舰队的攻击。因此他判断为帕尔契此举的目的就是引出自己的舰队加以歼灭,从而达到控制帕斯湾的目的。
明知是圈套还踩进去那未免也太愚蠢了,马普苏尔决定全舰队备战,但是并没有下达出击命令,直到他接到敌军已经从陆上对安门尔要塞发起突袭以后才改变了初衷。
如果敌军能够从陆上发起进攻并且还奏效了,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一旦安门尔要塞失守再要夺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它的战略价值必然使得阿鲁巴尼亚附近的部队尽数出动前往解救,这种时候如果自己的舰队竟然比陆上部队到得还晚的话,难免会落下一个坐视不管的罪名,这样即便打赢了敌军都不落好,更何况还有可能打输。与其如此,倒不如冒险与敌军开战——既然敌舰队缺乏中小型舰只的掩护,那么他或许能凭借己方舰队的机动能力优势获得胜利也说不定。如果能够在海上战胜帕尔契这个强大的对手,别说自己功成名就,单单就切断敌军海上的撤退路线,就能够彻底困死这支进攻安门尔要塞的敌军,从而轻松赢得胜利,解救僚友迈尔提斯,由此马普苏尔立即出动全部舰队朝着安门尔要塞而来。
友军的到来当然给坚守的阿鲁巴尼亚军巨大的鼓舞,而对帕尔契军而言则是心头一震,尤其是对于舰队指挥一清二楚的李天昊更是如此。李天昊一看之下就明白了阿鲁巴尼亚舰队为何会出击以及他们会采取何种战术了,可惜李天昊并不是神,他没有办法变出小型舰只来与大型舰只配合,而且在这种局面下即便是艾尔达亲自指挥情况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李天昊现在是干着急没有办法,唯有看着艾尔达如何发挥了。
与李天昊的想法相同,艾尔达面对这一情况也只是苦笑了一下而已,却没有更好的应对方式。帕尔契舰队的巨舰和大型舰只如果正面冲突一定是占尽优势,可是很明显阿鲁巴尼亚舰队不会蠢到按照帕尔契的意愿去作战,几乎可以肯定对方会利用舰只的机动能力优势与自己展开游击作战。这种作战方法阿鲁巴尼亚舰队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可能比帕尔契军大得多,可是一来阿鲁巴尼亚舰只的数量比自己多,二来损失一艘中小型船只与损失一艘大型船只乃至于巨型船只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方显然是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了,可是遗憾的是艾尔达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他唯一的机会就是找到对方的旗舰所在,干掉指挥敌全舰队的司令官,然后才有机会瓦解敌舰队。
艾尔达当即便将舰队组成了强行突击阵型迎了上去,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惊觉自己的这一做法也在对方的计算之中!因为他看到阿鲁巴尼亚舰队并不是一个整体作战的态势,而是分成了十个小型作战集团分别行动的!(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 安门尔海战
察觉到阿鲁巴尼亚军的变化以后,艾尔达立即调整了部署。他以自己旗舰为首的十艘外轮船为主要突击力量对这些分散的阿鲁巴尼亚分舰队展开了逐一攻击。
既然对方的目标就是游击作战,而且毅然舍弃了旗舰掌控全局的做法,那就是为了防止艾尔达采取中央突破直取指挥中枢的做法。因此艾尔达只有退而求其次选择把对方的分舰队逐一击破了。这么做当然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还会造成己方舰只更大的伤亡,可是现在的艾尔达已经没有别的牌可打了。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绢之国生产的这些外轮船,它们虽然笨重,可是机动能力却优于其他舰只,而且它们的武器装备也是整支舰队里最精良的。利用这一优势艾尔达希望能够用最快的速度瓦解掉几支分舰队的指挥系统,为友军争取到更为有利的局面。
1...231232233234235...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