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六兔子,来盘葱烧兔肉,外加一盘金丝肚。”伍思成一边说,一边坐在了板凳上。
“哟,您来啦,稍等片刻。一会儿就好。”刘秃子陪着笑说道。
不多时,两盘小吃就被送了上来。伍思成见刘秃子的眼神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看了看左右行人很多,便道:“六兔子。你今天这个兔肉怎么看起来和往常不一样啊,是不是肉不新鲜?”
“哟,瞧您说的。我哪敢那么做啊,那不是砸了我自个儿的饭碗了么。今天这盘兔肉啊是我新想出来的做法,您尝尝合不合您的口味。”刘秃子趁机这么回话。
伍思成会意。用筷子夹起来尝了一口,道:“确实不太一样,来来来,你跟我说说这兔肉怎么做的。”
刘秃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大喇喇坐了下来,口中道:“您真识货,我就给您说道说道。”
等坐定了以后,刘秃子压低声音道:“大人,最近我这儿有些情况。”
伍思成不露声色的道:“说。”
“前几日,有几个泼皮无赖在我这里吃东西,因他们喝多了酒,便信口开河,说起了什么仆射大人都看得起他,有事求着他们什么的。”
伍思成眉毛一动:“仆射大人?是哪位仆射大人?”
“这个小人却不知道了,只是听说他们的大哥和那位仆射大人有交情,如今仆射大人要派他们去做件大事。原本这群醉鬼的话,小人听在耳里也没在意。可就在此时来了另外几个人,他们把那帮泼皮好一顿训斥,然后匆匆而去。小人这才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起来。”
伍思成双眉紧锁:仆射大人需要让市井无赖去做些什么事情?所谓的仆射大人无非就是韩可民和晏明而已,晏明为人耿直木讷,因此可能性要低不少,如果是韩可民的话,倒是和之前的讯息相合了。不过现在中间还缺少太多环节,这需要进一步查证才是。
“好香的兔肉啊,请我吃点吧。”一个声音打断了伍思成的思绪。
伍思成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长安夜火那晚救驾的剑客羊焘。伍思成忙起身让座,刘秃子见有人来便退了开去,自己忙活去了。
伍思成笑着对羊焘道:“今天真是稀奇,怎么能在这里遇上您啊。”
羊焘笑笑道:“有些东西吃太多也腻味,出来换换口味罢了。此外,我还没向你道谢呢。”
“道什么谢?”
羊焘夹起一块兔肉放进嘴里,然后凑近了身子,边嚼边说:“多谢你吩咐御膳房每天给皇上的菜都加了点份量呀。”
伍思成听了脸一红。因为他知道羊焘每天都去御膳房偷东西吃,所以吩咐每样菜的份量加大一些,这样皇上就感觉不到菜的份量变小了。
羊焘嘿嘿一笑:“其实我看皇上他每道菜也不过吃个一口两口的,哪里就吃得完呢,你加大份量也是浪费呢。”
伍思成笑着轻声道:“想不到羊大侠你也是个老饕呢,皇宫里吃腻了又跑外边吃来了。”
羊焘似乎很是高兴,伸手拍了拍伍思成的肩膀道:“你放心,就冲你帮我的份上,我也帮你一把。”
伍思成一愣:帮我一把?羊焘这话是什么意思?
羊焘看见伍思成的脸色有异,便轻声道:“你还不没察觉到吗?从你离开皇宫起就一直被人跟踪了。”
伍思成闻言大吃一惊,他行事历来谨慎,怎么可能有人跟踪自己却全然不知的道理?
羊焘继续说道:“他们分成了好几拨人,分别跟踪你一段路,然后换成其他人,这样你就察觉不到了,你这一天的行踪已经被别人掌握。看来他们已经明白你才是情报的源泉,切断你的情报来源就是一步重要的棋。”
伍思成刹那间全想通了,原来韩可民联络市井泼皮们就是为了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而这张网要对付的竟然就是自己!的确,如果自己的眼线全都被拔除的话,自己就再也无法收集到那么多情报了。伍思成脑海里飞快的回想自己今天所去过的地方,会过面的眼线,然后开口道:“羊大侠,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羊焘瞄了他一眼,道:“帮你通知那些眼线有危险是吧?不必了,我才没那闲工夫去一个一个跑呢。那些泼皮们已经被我料理了,你回头要上下打点一下,毕竟是人命案子。”
“料理了?全部!”伍思成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这得是多少条人命啊。
“是啊,我就知道告诉你你一定会拜托我去处理,与其让我一家家跑,还是杀人灭口比较简单些。”羊焘迅速把整盘的兔肉扫光,然后开始消灭金丝肚,边吃边说:“你还是赶紧回去,另外,再给我点十盘兔肉,十盘金丝肚,唔唔,做得真好吃。”(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六章 三 战端再起
几乎在伍思成被跟踪的同一时间,高丽的都城平壤城内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主持这场辩论的自然是高丽国王崔文德,而辩论的双方则是阿乙支和李成会,辩论的议题则是高丽国今后该如何前行。
自从常邈因为晋王之乱而突然从高丽撤军以来,高丽莫名其妙的从巨大危机中摆脱了出来。可是由于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常邈的行动又实在太过迅速,以至于高丽完全来不及展开有效的追击,绢之国的军队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就撤到了鸭绿江北岸,并且完善了沿江的防御。
由于没能成功追击,李成会还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可是考虑到当初若不是他当机立断从白狼山抽调主力驰援安州的话,恐怕高丽的首都平壤早就被绢之国包围了,没能追到绢之国的军队毕竟无法和这个功劳相提并论。
其实李成会本人对于没能追到绢之国的军队多少还是满意的,因为如果绢之国在撤军时遭受大量的伤亡的话,恐怕只会招来更加凶猛的报复。对他而言,趁着这个机会与绢之国恢复和平才是最实际的行动。为此他一边在边境整顿防务,一边上表国王崔文德,说明了自己的主张。
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这个当口,他在朝中唯一的盟友宰相朴安在因为中风病倒了。朴安在的存在对于李成会而言实在是太过重要了,若没有他在朝中与阿乙支一党极力周旋,那李成会再前线的日子将比原来艰险几倍。
果然。仅仅一两个月之间,阿乙支一派就在朝中完全控制住了局面。李成会的上表如同泥牛入海。音讯全无。反倒是大量新征募的士兵被送到了前线,虽然在数量上已经补足了前一战的损失。可质量上就完全是两码子事了,这些士兵中的八成是年纪不足十八岁和四十岁以上的,这些尚且幼弱和已经开始老迈的人如果也要被送上战场的话,那无疑说明了高丽的农业生产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了。可惜在上一次战争中高丽损失了太多的精锐士兵和武将,这些人造成的空缺必须有人填补上,因此李成会只能安排尽快训练这些人员。不过李成会对于训练的效果并不乐观,因为这些兵源是逐步补充上来的,而常邈不会给他更多的训练士兵的时间。根据情报,辽东军早在撤回鸭绿江北岸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新兵的征募与训练工作。这一点己方落下了不是一步两步。与此同时李成会也做了一个决定——进京面圣,一定要向国王陛下说明实际的情况!
李成会将前方防务暂时交给了儿子李勇和李猛,然后带着副将卢炫赶回了平壤。一回到平壤,嗅觉灵敏的卢炫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事实证明卢炫的感觉完全正确,李成会回京整整十天之后才得到了国王陛下的召见,而且在朝堂之上李成会几乎是孤军奋战,除了卢炫之外就没见到一个能站出来支持他的大臣。
崔文德用一只手撑着侧脸,静静的听着李成会的说法。很显然李成会说的他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没有打断李成会的话头。只不过是出于对于这位老将的尊重罢了。虽然李成会说了很多,但其实他只是通过前次战争中的种种迹象来说明继续与绢之国作战的害处,而且战争持续时间越长,高丽受到的损失就越大。与其等到力尽而降,不如在尚且留有余地的时候提出和平的提议。
已经升任副宰相的阿乙支实际已经掌握了朝堂的控制权,他所阐述的观点很简单。虽然目前局势对高丽不利,可是绢之国内乱正说明了绢之国内部矛盾显著。是无法经受长期的战争的,而且突契也已经答应了同盟的要求。两家一起出兵攻击绢之国的话,绢之国便会应接不暇,那么局面就会转而对高丽有利了。
等到双方阐述完毕,崔文德伸了个懒腰,长吁了一口气,朝着下面说道:“元帅的话众卿都听明白了吧,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满朝的文武几乎异口同声道:“我等以为副宰相言之有理,请陛下圣断!”
李成会听了气得浑身颤抖:崔文德明知道阿乙支已经控制住了朝堂,他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为了用满朝文武的话来堵自己的嘴!当下他踏上一步道:“陛下切不可再与绢之国征战!那晋王之乱发生在绢之国新旧交替之际,固然说明了它国内有政治倾轧,可陛下请看这晋王手握十几万大军,可这叛乱却不到三月就被完全平定下来,这足以说明绢之国的力量之强大。而要说起突契,那是个虎狼之国,从来就不曾遵守信义二字,那个红狼阿比契力尔更是个枭雄,他会答应同盟必定是存着让高丽拖垮绢之国,然后他坐收渔利的心思。到时候受损失的是我高丽,而得利却是突契啊。”
阿乙支在一旁忙反驳道:“元帅大人您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在下细细分析给您听。首先,绢之国的晋王之乱虽然没有持续太久,可却是宗室之中的互相争斗,由此可见绢之国内部实际是危机重重,而刘龑经过这一场叛乱之后必定对于军队的指挥官持怀疑态度,他所能依靠的军队只有辽东军而已,这样一来辽东军势必会被分派到各地,那么对于我国而言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了;其次,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也许真的不能够信任,但是他对于绢之国的觊觎却不是假的。突契与绢之国有漫长的国境线,绢之国不可能处处设防,因此突契的骑兵总能找到下手的地方,而绢之国则会因此疲于奔命,仅仅这一条就已经足够削弱绢之国的国力了。我们不是要无限的战争,我们需要的是让绢之国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从中伺机夺取绢之国辽东地区的土地,然后逼迫绢之国与我们签订合约,而不是现在卑躬屈膝的去向绢之国乞和。”
听了阿乙支这番话,崔文德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李成会看在眼里,心中已经明白过来。崔文德并非不知道绢之国的厉害,只是他在内心之中不肯承认自己与绢之国开战是错误的决定,一心在寻求一个可以下得了台阶的机会结束战争。可惜这样的机会恐怕是等不来的,他所能等到的将是绢之国的全面进攻。问题在于阿乙支比自己更早揣摩到了国王陛下的心思,给他画了一幅有望体面结束战争的虚幻画面,以至于国王始终还寄希望于在突契的帮助和绢之国内乱的前提下能完成这幅虚幻的画卷。
李成会再脑中努力思索着该如何劝谏,可惜始终不得要领。一旁的副将卢炫暗暗扯了扯李成会的衣袖,示意他不要继续说下去了。李成会迟疑了一下,最后同意了阿乙支的看法。
从朝堂之上下来以后,李成会悄悄询问卢炫刚才的举动是什么意思。卢炫悄悄到:“大人难道没有看出来陛下主意已定,大人如果继续固执己见的话,只怕会触怒陛下,到时候陛下如果在盛怒之下解除了大人的职务的话,试问还有谁能挡得住绢之国的进攻呢?”
李成会听了不禁苦笑道:“你还真会给老夫找事做啊。老夫这把老骨头恐怕也挡不住绢之国的大军啊。”
卢炫点点头道:“在下也有此忧虑。可是眼下最要紧的是抱住您自身的地位,才有可能阻止阿乙支的阴谋继续扩大。在下可不认为阿乙支掌权以后真能力挽狂澜,他不过是个沉浸在自身荣耀幻想中的一只青蛙罢了,等他清醒过来的话恐怕一切都晚了。此外,您可以利用您和福王殿下的关系,让福王殿下出面向陛下请缨,前往开城调集军需物资。”
李成会皱起了眉头,福王殿下崔健江,是国王的第四个儿子。虽然今年菜刚刚二十出头,不过却是个文武双全的王子,如果论起才能来说可比太子要强了不少。也因此他一直饱受太子的压迫。李成会曾教授过这位王子武艺,算起来也是师徒之分,可卢炫此时让他前往开城却是为了什么?
看到李成会迟疑的神情,卢炫便解释道:“大人请想,如果我们不能阻止阿乙支的阴谋,那么高丽将岌岌可危。要是平壤有什么闪失的话,王族将面临一场大难。为防万一,咱们让福王殿下前往开城,开城易守难攻,又是调集南方粮秣的中转站,也好为日后留下一步棋啊。”
李成会看了看卢炫,自古以来未战先言败的将军总是令人感到难以接受,李成会戎马一生当然也有这种看法。可他内心却明白卢炫的忧虑是有道理的,而且这个方法也是正确的,只是他心中的愁云惨雾却变得越发浓烈起来。(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六章 四 作战计划
李成会不曾料到的是战争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就在他为了让福王殿下前往开城而从中斡旋的时候,常邈一行人已经回到了辽东前线。
一回到辽东前线,常邈立即开始了作战准备。
在路上常邈就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其中最让他高兴的有两条:一条就是如今已经担任幽州防御使的苏成栋在离开之前完成的——绢之国已经成功的联合了辽东各部落的酋长们,并且敦促这些酋长们共同出兵。有了这些酋长们的支持,辽东军平添了近十万大军。这些军队虽然缺乏统一的协同作战能力,不过论起单兵作战能力来却丝毫不逊于辽东军,只要好好利用这些兵力,就能成为非常可怕的力量。另一条就是老将何灵在他离开的期间招募和训练了大量新兵,以老兵为骨干,新兵为血肉的辽东军数量达到了十八万之多。这不仅使得上一次的战争中所受到的人员损失得到了弥补和加强,即使在兵员质量上也没有相差太多。
除此之外,老将何灵在鸭绿江沿线的布防情况常邈也已经了如指掌。这个布防原本是常邈定下的,何灵只是忠实的贯彻了常邈的意图行事而已,最让常邈欣慰的是何灵在这段时间内努力调集粮草物资充实前线,募集新兵补充上一次战争中的损耗,而且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对于士兵们的训练。时隔几个月。辽东军的战力非但没有受损,反而比之前更强了些。
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常邈立即召开了作战会议。与会者包括老将何灵。新任都护司马郑梦龙,盖言晓,朱天顺,钟合,华猛,常邈的贴身侍卫穆燕平和常邈新委任的虎卫营指挥使高定边,唯独少了王汉新。
对于这次进攻高丽的方案。由于上一次声东击西突袭安州并没有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此次高丽必定会重兵防守这一条线。因此诸将普遍看好从中路突击白狼山的方案。首先上次攻击白狼山时对于白狼山的地形地貌已经完全掌握,其次以高丽的兵力如果分兵防御西线的话,白狼山就变得相对容易攻克了,再次白狼山一旦失守。绢之国既可以东进咸镜道攻城略地,又可以西进夹击安州,还可以南下绕到平壤以南,将整个高丽切成两段。
可是常邈却摇了摇头道:“各位将军所言虽然有理,却也是高丽人料想得到的。”
何灵道:“都护大人说得不错,可此次进军高丽早有准备,我军无非是从西线安州和东线白狼山中选择其一,无论哪种方案高丽军都会有所准备,相较之下白狼山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一旦攻克以后进可攻退可守对于和高丽的长期作战更为有利啊。”
“老将军所言极是,可惜如今突契已经蠢蠢欲动,我们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打长期战争了。因此本督觉得应该速战速决,攻克平壤,逼迫高丽国王降服我国才是。”
盖言晓忍不住出了声:“速战速决?高丽已经派遣重兵防御,我军如何才能速战速决呢?”
常邈看着诸将笑了笑,道:“关于这个作战计划的关键,只在两个人身上。”
“两个人?”诸将齐声问道。
“不错。就是郑梦龙大人和高定边。”常邈不紧不慢的说道。
郑梦龙在一旁听了。便开口道:“都护大人,依在下之见。再次从水路进攻平壤恐怕不可行了。虽然高丽水军已经名存实亡,不过经过上次登陆大同江的事以后,高丽势必会加强沿江沿海的防御,再要偷袭恐怕很难成功了。”
常邈微微一笑,道:“郑兄果然明白,只是这次本督并没有要突袭平壤的意思,而是想采用一个全新的战术。”
“全新的战术?”郑梦龙露出迟疑的神色:“末将不明白,请都护大人示下。”
常邈答道:“这种作战方法基于两点。第一,我军的兵力占优势,第二,我军在上一次进攻时已经非常了解高丽西部海岸线的情况了。有这两点,我们就能突破高丽军的重重防御。各位请想一想,如果我军从正面大举进攻,那么高丽军势必调集兵力进行抵抗,可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一支劲旅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那么高丽军必定陷入混乱。如果他们回头对付这支部队就会使得前线无法支撑;可如果他们不管这支部队的话又会陷入绝境。”
说到这里,诸将都明白了常邈的意图。常邈是要借用郑梦龙的水军指挥能力,运载着高定边的虎卫营从敌后登陆,完成这个作战部署。何灵当即问道:“可是这支深入敌后的部队没有后援,如果被敌军包围又无法及时援救的话,那么他们就又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常邈点点头:“老将军所言极是。不过不要忘了咱们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和郑梦龙郑大人的水军,咱们的军队可以从海上获得补给,同时又可以随时撤往海上。袭击敌军的补给线可以随心所欲,唯一要做好的就是情报的传递速度和情报的准确性就可以了。”
经过常邈这么一说,诸将才恍然大悟。原来常邈所说的这个新战术就是用能够随机应变的水军登陆作战来配合陆上军队的推进,这样的作战奇正相依,让高丽军队防不胜防却又不得不处处设防。
常邈接着说道:“这一次我们有了辽东各部酋长的相助,本督想请何灵老将军坐镇中部,由朱天顺将军带领这些部落的军队向咸镜道进军,考虑到这些部落难免有烧掠的行为,因此每一千人配备随军文官和地图制作人员一名,将所到之处的高丽地图全部绘制成册,人员土地全部造册,以备将来治理之用。”
常邈的这番话看似一席战略部署,其实是在向诸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不但要攻陷平壤,逼迫高丽国王投降,还要将高丽的部分土地纳入绢之国的版图之中,要让咸镜道成为绢之国的领土,如果控制了咸镜道,那么绢之国就可以在那里建立海军造船厂,从而轻易威胁到高丽东部的海岸线了。到时候高丽就会处于被绢之国完全包围的态势,再也无力与绢之国相抗衡了。
“遵命!”诸将一齐站起身来,齐刷刷的向都护大人垂首致意。
会议结束,正当高定边要退出帅帐之时,却被常邈叫了回去。高定边疑惑的看着都护常邈,问道:“都护大人您特意留下小将有何吩咐?”
常邈见诸将均已退出帐外,只有穆燕平和老将何灵在侧,便道:“此次作战,虎卫营是重中之重,而你又刚刚提任指挥使一职,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都护大人说得是,小将必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高定边低下了头答道。
常邈摆了摆手,道:“本督不是怀疑你的指挥能力。只是给你提个醒。另外,你可知道本督今天的作战会议为何没有把王汉新叫来?”
“小将不知。”
“第一,他上次对百姓烧杀劫掠,犯了军规,如今大战在即,本督不让他参加此次会议,是要给他提个醒,如果他还是这么胡来本督决不轻饶!第二,这小子平时鬼点子可比你多,上了战场是个难得的帮手,你有了他的帮助一定可以轻松不少,可是你们两个必须分清主次,不然你无法控制得住这个小子,那么这小子难免要惹出事端来。尤其是你们这次在敌后作战更加需要他完全服从你的命令,本督此举就是要让他知道他将是你的副将。你回去将本督的意思转达给他,希望他好自为之。王汉新和你都是本督看重的人才,切勿因为这种不名誉的事情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是,小将明白了。”高定边恭恭敬敬的低下头去。(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六章 五 怨念
离开常邈的大营,高定边迈着一种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的步伐往回走。
常邈说的一切在他的脑海中不停浮现。要说起服从,王汉新对谁都不服不忿的,唯独对于自己是言听计从,这点倒是常邈多虑了。可要说起上次王汉新违抗军令沿途烧杀,其实最后悔的人就是高定边。如果他当时不是突破敌营前往通知郑梦龙退兵的话,一定是和王汉新在一起行动,那样的话自己一定能阻止王汉新做傻事了。
为了这件事,王汉新被贬为士兵,如果不是皇上格外开恩的话,恐怕现在至多不过是个百夫长。并且他明显招致了常邈和薛伯仁两位曾举荐过他的人的嫌恶之情,为此很可能影响他在军中的晋升。王汉新为了这件事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可他本人却对此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不过高定边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王汉新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这一次的军事会议没有让他列席,王汉新心中绝对不会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自己回去该如何向这个兄弟开口呢?高定边不禁摇了摇脑袋,可不管怎么摇他的脑袋中也想不出该如何缓和一点的说出这些话来。这个时候他真心羡慕穆燕平的伶牙俐齿,八面玲珑,如果有他的舌头的话,想必这个问题是迎刃而解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