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常邈长叹了一声:“傻孩子,何苦如此?就算高丽真的灭亡了。还是要继续活下去才对啊。像你这样的人才,不管是在高丽还是在本朝。都会脱颖而出的,你却将自己的生命扔在了这里。唉,也罢,也罢。只可惜本督原本还想攻陷平壤之后与高丽签订和约终止战争的,如今恐怕非但无法停止战争,还会把高丽拖进更可怕的战争中去了。”
李勘成此时也已经站立不住,腹内的剧痛让他半跪在地上,可他还是不明白常邈的话,在死之前他必须要弄明白:“都护大人,您一旦死去,绢之国不就会退兵了吗?”
常邈微微摇了摇头,嘴唇微微颤动了几下,可气息似乎越来越难被吸进肺里了,李勘成不得不贴近了他的嘴才能听清楚:“你还不明白吗?就算我死了,绢之国也不会停止对高丽的征伐。我死以后,还有谁能压得住那个王汉新?他还缺乏历练,过早的将他提升到更高的地位,只会造成高丽的灾难啊。”
李勘成听在耳中不禁滚下泪来,泣道:“都护大人!我错了!”
常邈伸出一只手来摸了摸他的头:“算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后面的事就交给后来的人解决吧。”
说完这话,常邈朝李勘成露出了一丝微笑,便萧然长逝。
“都护大人!刚接到喜讯!定州城已经被我军攻下!都护大人!”郑梦龙大步跑了上来,眼前的景象让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兵士们的表情已经告诉了他一切,郑梦龙忽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是怎么回事!”郑梦龙的声音就如同一块石头从堵住的喉咙里喷出来一样完全走了调,士兵们都吓了一大跳。
“在下......是在下刺杀了都护大人。”李勘成回过头来回答道,他七窍流血的样子把郑梦龙吓得倒退了半步。
郑梦龙反应过来以后一个箭步抢上前来,揪起李勘成的衣领吼道:“穆燕平你这个奸细!你......”
郑梦龙这才发现原来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李勘成已经跨过了从生者到死者之间的大门了。
从士兵们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以后,郑梦龙立即下令整件事情不准透露半点风声,将常邈和李勘成的尸体扶进帅帐,对外只说都护大人染上风寒,然后便命前线的诸将立即停下攻击回帅帐议事。
做了如下处理之后,郑梦龙独自在帅帐内来回踱步,身边只有两具尸体坐在椅子上。郑梦龙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眼下常邈的死亡无疑是最糟糕的时候,这个消息一旦被辽东军得知,那么士气必定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成功攻陷平壤,让高丽国王俯首称臣就很难说了。而且高丽如果得知这一讯息,发动全面反击的话,辽东军真的能抵挡得住吗?要是现在撤军的话,实在是功亏一篑,又未免太可惜了。
“公孝啊,你真是丢了一个大难题给我啊。”郑梦龙忍不住朝死去的尸体抱怨道。
常邈依然神色安详的坐在那里,属于他的战争已经结束,属于他的时代也已经过去。
常邈得年三十七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内是他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光,然而就在他即将取得打败高丽的辉煌战绩之时,一切却戛然而止。这留给了后世的史学家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揣测着如果当时常邈没有遇刺身亡的话,征伐高丽的战争是否会在802年就画上句号,而不是像现实这样又持续了整整四年之久,高丽也不会如常邈所预料的那样被卷入无边的苦难之中。(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九章 一 艰难的抉择
ps:看《天地烈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王汉新还没踏进帅帐就大声嚷道:“怎么回事!为什么停止攻击?我们马上就能拿下平壤外城了!有什么事情非得现在解决吗?!”
高定边在后面拉扯着自己的兄弟,其实就连他自己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懑之情。为了攻陷平壤城虎卫营已经减员到了不足七百人,伤亡之惨重为各军之首,可眼看着胜利的果实已经近在眼前了,居然被喊了回来,王汉新会怒火中烧也是人之常情。
可当他们踏进帅帐看清情势以后,两人都呆呆的站在了原地。不独他们,其他匆匆赶回的将领也全都一样呆立在原地动弹不得,他们每一个都明白发生了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第一个说出来。
郑梦龙沉着脸点了点头,道:“各位都到齐了,在下就简单说明一下,都护大人被化名穆燕平的高丽间谍李勘成刺杀了,李勘成随后也服毒自尽了。”
郑梦龙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有时间接受这个现实。可这个时候有个人突然爆发了,那便是王汉新。他抄起自己的头盔狠狠的砸在了地上,那头盔弹起足有半人多高。
“混蛋!竟然在这种时候!穆燕平!穆燕平!我早就看你小子不顺眼了!妈的。我宰了你!”
王汉新边说边拔出刀来朝李勘成的尸体冲了上去,高定边眼明手快,从后边一把抱住了王汉新道:“兄弟!他已经死了!你再砍他也没用了!”
郑梦龙也挡在了李勘成的尸体前。指着王汉新骂道:“你小子别犯混!老子把你找来不是让你糟蹋尸体的!你给老子把脑子放明白些!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办?这才是正事!”
郑梦龙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刚才困扰郑梦龙的问题也一样困扰着诸将。只有王汉新气呼呼的道:“什么怎么办!当然是拿下平壤城,把高丽国王的人头砍下来祭典都护大人啊!”
郑梦龙直接啐了他一口,道:“谁不想这么做?问题是办得到吗?不是每个人都像你那么狂热的!你考虑一下士兵的情绪!辽东军之所以能凝聚在一起无往而不胜,都是因为有都护大人坐镇,如今都护大人不在了,士兵们会变成什么样你考虑过没有?”
王汉新恨恨道:“那也不能半途而废啊。咱们封锁住消息,先拿下平壤城再说!”
高定边在他身后道:“这消息哪里能封锁得住啊。最多不过一两天。全军都会传遍,就连高丽人也会知道,到时候情况会怎么变化谁能说得准?”
王汉新左右挣扎都摆脱不了高定边,只得停下来道:“那就由郑大人代理都护之位继续指挥进攻。我们加把劲拿下平壤城就是了。”
郑梦龙苦笑了一声,道:“正要这么容易就好了。很遗憾,在下在辽东军中并没有什么声望,而且又是水师指挥官,由在下来指挥全军很难让人信服。”
“只要大人能坐镇指挥几天就行,我两天内拿下平壤城!”王汉新大喊道。
郑梦龙摇头道:“你两天内拿不下平壤,就算城墙已经被攻破,可高丽军数量众多,必定会把我军卷入巷战之中。可这消息恐怕连两天也瞒不住。如果到时候士气崩溃,谁能负责?”
“大人是想趁着消息还没走漏先行退兵咯?”高定边抢在王汉新前面说道。因为他知道王汉新是绝不会容许退兵的,再这么说下去王汉新迟早要和郑梦龙闹翻。不如自己把话挑明了,王汉新要吵的话也只是和自己吵罢了。
郑梦龙长叹了一声道:“我也不想啊。可惜都护大人故去,何老将军在白狼山,盖言晓在龟城,朱天顺在咸兴府,华猛和钟合也在围攻安州城。诸位大将都不在前线,我又不能服众。实在无人能担此重责,如果因为我们刚愎自用而使得陛下的大军白白折损在平壤城下,那我等就百死难赎其罪了。”
此话一出,诸将都不敢做声了。郑梦龙抬出皇上,的确,如果说辽东军是听命于常邈的话大家可能都没话说,可常邈不在了,那么辽东军唯一能听的就只有皇上一人了。谁敢再没有皇上任命的前提下独断专行进攻平壤呢?若是成功也未见得有功,若是失败则必定是死罪难逃。郑梦龙不敢这么做,在座的诸将谁也不敢这么做。帅帐中唯一一个敢这么做的人只有王汉新,可惜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左司戈而已。要是给他更大的权限的话或许他真敢挟持众人继续进攻,可惜他没有这个权力,于是退兵的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卢炫感到大惑不解。眼看绢之国的军队就要攻克平壤城的城墙,他已经做好准备展开巷战与敌军周旋到底了,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绢之国的进攻突然缓和了下来。
这简直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本来被压得透不过气的高丽军终于得以喘上一口气,卢炫也得以重新调整部署,将伤员运向城内安全的地方,把预备部队投入到那些减员严重的地方。等到他把这一切都安顿好,等来的却是绢之国派来的一名使者,要求高丽国王做好谈判准备,如果接受的话绢之*队可以考虑先行退出平壤城。
卢炫被这一举动完全弄懵了,绢之国已经攻破了高丽的都城,只要再一步他们就能获取完全的胜利,逼迫国王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了,可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会突然要求和谈呢?难道是突契已经出兵了吗?这也不可能啊,就算突契已经出兵,那么以常邈的性格也会先攻下平壤以后再迅速挥军西进的,这种说法完全说不通,难道常邈真的只是打算教训一下高丽,没有准备灭亡它吗?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卢炫只能先将这个消息转告国王崔文德。姑且不论绢之国此举有什么阴谋,至少让国王答应下来可以为高丽军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如果绢之国真的撤出城墙的话,那么之后或许可以说服国王与绢之国恢复和平,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面对这一情况崔文德也大惑不解,就连阿乙支也参不透其中奥秘。最终崔文德还是答应了和谈的要求,毕竟至少看起来这样做没有什么损失。在答应和谈之后,绢之*队果然如约在第二天就撤出了城墙,卢炫立即调整部署——不管怎样,营造更为有利的局面是他身为指挥官的职责所在。
可是当他第三天清晨重新站到平壤城头的时候,他似乎感觉到了一些异样,绢之国的军营里似乎空了。卢炫当即派出斥候侦察,结果得到的回报是绢之*队已经撤回了大同江以北,大同江上的浮桥也已经消失不见,另外还得到了一条传言——敌军主帅常邈身亡!(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九章 二 悲伤的胜利
ps:看《天地烈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安州城内一片死寂。
街道上空无一人,空气中传来阵阵恶臭的气味。由于绢之国的攻城完全停止而转由使用投石器来破坏,城墙周边成了可怕死亡地带,留在那里的士兵们全都躲在掩体里面,否则就会被不知何时落下的石块砸死砸伤。也因为如此,那些之前在攻城之时死去的人的尸体无法得到及时掩埋,炎热的天气中尸体很快开始腐烂,阵阵的尸臭弥漫在安州城内。
如果长此以往一定会演变成瘟疫,因此李成会下令必须尽可能的将尸体掩埋掉。只不过城内的尸体掩埋了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城墙下堆积的尸体是谁也无法前去处理的,这尸臭的味道就是从那里飘进城内久久不能散去的。
不过这些都还可以忍受,眼下最大的问题是高丽军的士气低落。在城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新兵,就算经历了刚开始围城时的激战的洗礼,也无法让他们适应被彻底断绝与外界联系,陷入长期被围困时的那种绝望和恐慌的感觉。尽管安州城城防坚固,粮食充足,可士兵们的情绪就是提升不起来。比起被敌军攻击时那股血气之勇带来的亢奋,漫长无边的围困更消磨人的意志。
为了缓解这种情绪。一些年轻将领不断要求出城杀敌,李成会都一一拒绝了。他知道辽东军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正等着自己沉不住气出城呢。这是歼灭城内有生力量的大好机会。而且出战一旦落败就会使得使其更加低落,这是李成会不能冒险的原因。他必须坚守这座城池直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事实证明李成会的判断没有错。几天之后定州城的守军就因为忍不住这份折磨出城作战,结果被绢之*队击败,进而陷落。这下在平壤以北的高丽西部地区只剩下了安州城,白狼山尚在高丽的控制之中,其余全都落入了绢之国之手。
辽东军当然立即将定州城陷落的消息告诉了安州城的守军,还押解来大批的定州城战俘示众。为的就是打击城内士兵的士气。对此李成会只能尽力鼓舞低落的士气,让士兵们确立信心坚守待援。
事情在六天以后起了变化。绢之国的军营虽然还是没有进攻的迹象,却开始了一股莫名的骚动。发现这一情况的将领立即报告了李成会。当时心力交瘁的李成会听到这个消息精神为之一振,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因为南下的辽东军发生了什么变故了,当下便亲自跑到城头去观察。
观察的结果是没有结果。等到他来到城头,绢之国的军营已经恢复了安静,来来往往的人影一如既往。李成会只得悻悻然的回府休息。当天夜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李成会从假寐中惊醒,来的正是值夜的军官,他向李成会报告说绢之国的军队可能开始了撤退。
李成会顿时睡意全消,和这名军官一路跑向了城楼。果然如其所说,尽管辽东军并没有掌灯,一切都在黑夜中进行着。但大军行动所发出的声音是李成会再清楚不过的了,绢之国的军队的确是准备夜遁。虽然现在情况不明,绢之国的这一举动太过诡异。或许是个圈套,不过李成会还是下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如果确定这撤退是真的,他必须组织好兵力展开追击。且不说要追杀敌军报仇雪恨,至少要夺回失地才行。
于是双方的军队在城里城外各自忙碌开来。一切都在黑夜中进行着,双方都不想惊动对方。在这一点上至少李成会占据了优势——他发现了敌军的动向,而敌军却没发现他的。
约摸到了拂晓时分。李成会看到绢之国的军营内出来了两名武将,后边还有一辆牛车。这两骑加上一车缓缓驶向安州城下。对方行到弓箭射程的临界点上停了下来。其中一人大声喊道:“在下是虎卫营指挥使,折冲校尉高定边!请李成会大人出城相会!”
这声音在城头上的李成会听得清清楚楚,对方既然只有两人,又不是前来挑战的,那会是什么事呢?李成会想了想,和左右的将领安排一下,便独自起身下城,跨上战马出了城。
来到近前李成会才认了出来,这个高定边自己之前见过面,他就是曾和自己对战过的年轻小将,他身边的那个也有印象,是那个使用双刀的小子。只见高定边拱手道:“这位原来就是李成会老将军,在下高定边,这位是我的兄弟副指挥使王汉新,幸会了。”
李成会点了点头,道:“高校尉不必多礼,有话请讲。”
高定边道:“实不相瞒,我家都护大人数日前遇刺身亡。因此我军决定退兵回国。而这位化名为穆燕平的刺客自称是您的孙子李勘成。现在我们把他的尸体交还给老将军,请老将军节哀。”
这几句话如同闪电一般击中了李成会的身体,李成会的身体在马上摇晃了几下。原本常邈遇刺身亡的消息就已经令他大吃一惊,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刺客竟然是他的爱孙李勘成!自从国内城失守的那一战起,李勘成便失踪了,虽然李成会也觉得他没有生还的可能,可心中还是有一份希望,希望他还活在这世上。结果李勘成果然还活着,只不过当他知道自己孙子的下落之时,竟然已经是阴阳相隔了。回想起来自己对于这个孙子的期望,自己痛失长子不久之后又失去了长孙,李成会怎能不痛心呢?
这份打击对于一个老人家而言确实是巨大的,如果不是在阵前的话,李成会恐怕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此时的他努力睁大眼睛,不让眼眶中的泪水滚落下来。他顺着高定边的手往那牛车上望去,果然,牛车上躺着一具尸体。李成会翻身下马,几步跑到了牛车前面一看,不是他的孙子李勘成又是何人!老人家手扶着牛车边上,身子不禁抖动了起来。
高定边策马走了过去,道:“老将军节哀,如您所见,我等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暂且别过了,他日战场上相见,盼您依旧健壮如今。”
说罢高定边一夹马腹跑了开去,身后的王汉新也跟了上去。经过李成会身边的时候,王汉新特意停下来丢下几句话来:“李成会你记住!我和高丽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你孙子杀了我家都护大人,这仇我给你一并记下了!总有一天,我要砍下你的白头,砍下崔文德的人头!在那天来临之前,你给我好好的活着!”
高定边和王汉新的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了李成会一人抱住孙子的尸体恸哭失声。远处,安州城内的高丽军缓缓的出了城,远远的看着他们敬爱的元帅大人。
公历八零二年的第二次高丽征伐战,由于主帅常邈的意外身亡,就此画上了休止符。高丽国莫名其妙的躲过了一场灾难,从表面上来看还获得了胜利。然而这只是交战双方麻烦的开始,在常邈的身后,无休止的烂摊子还等着双方去收拾。(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三十九章 三 应变
ps:看《天地烈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当常邈去世,辽东军撤回国内的消息传到刘龑的耳朵中时,刘龑手中的茶杯滑落在地,整个人呆了整整十秒钟以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这句话在刘龑的口中整整重复了四十多遍,一旁的伍思成忧心忡忡的看着皇上,刘龑如此失态的情形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其实也不能怪刘龑,常邈的突然死亡影响实在太大了。辽东军没有继续围攻即将陷落的平壤城而选择了退兵,这足以说明在辽东军中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常邈的位置,任何人继任都会招来其他人的不满。撤军虽然令人惋惜,可比起这个更糟糕的是今后辽东军该交给谁来管理?这份责任之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来的。绢之国的将领虽多,可要找一个像常邈这样实力与声望兼具,而且还有足够地位的还真是没有。
更要命的是之前收到了报告说东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在金山大败西突契大汗安巴尔图里,这一下阿比契力尔很可能会挥军南下对绢之国北部造成威胁,战事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个当口整个绢之国的军队都开始调动了起来,随时准备应付北部的强敌,如果此时辽东军出现了纰漏。那不但有可能被高丽趁虚而入,更会遭到阿比契力尔的进攻,那时候辽东军该如何是好呢?
思来想去。刘龑最终开口道:“或许可以让薛伯仁继任都护之位?”
伍思成摇摇头道:“陛下请恕微臣直言,薛伯仁的确军功卓著,可他在军中的威望还不够高,况且他的身份不过是个羽林郎将而已,让他担任太原留守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若是此时再将他提到辽东都护一职,恐怕不妥。何况突契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太原一带也需要他来防守啊。”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幽州防御使苏成栋了。”
伍思成还是摇头:“苏成栋的能力虽不如薛伯仁,不过他的官阶要高一些,问题就在于他实在太年轻了,辽东诸将恐怕不会信服于他。或许可以让老将军何灵出任都护一职,让苏成栋辅佐还比较适合。这样一来幽州又该交给谁来防御呢?”
刘龑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道:“华猛,盖言晓,钟合,朱天顺,这几位辽东军的大将,把他们安排在苏成栋之下会不服的话,那还不如从他们中间选一人去镇守幽州。”
伍思成挠了挠头。道:“皇上说得有理。这几人中以综合能力而言应该推朱天顺为首,这一次他率领各部族的联军进攻咸镜道表现出色;若以勇猛和威望而言则是盖言晓为首,而且此人生性豪迈。为人诚恳,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他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钟合为人谨慎缺乏独创性,华猛人如其名,善攻不善守,恐怕不是合适的人选。”
刘龑点了点头。道:“那就让盖言晓去做,朱天顺为副职。何灵代理都护一职。让苏成栋和郑梦龙辅助。”
伍思成低首道:“是,微臣遵命。只不过这件事势必要知会兵部下达任命,可这样一来的话自然会流入李太后的耳中。如果被她报告给了阿比契力尔的话,那就有可能被阿比契力尔趁虚而入了。”
刘龑听罢不住的点头,背着手在房中踱了半圈,才道:“既然如此,那这次就要用到青儿这条线了。让她切断李太后与韩可民之间的联系,不需要多,有几天便好,只要她的信息晚几天送到韩可民手中,那么我们的任命就会先一步完成,到时候阿比契力尔就算想要趁虚而入也没机会了。”
“皇上,这么做的话会留下痕迹,很容易暴露青儿这条内线。据微臣从青儿那里探听来的情报说,韩可民多以进奉贡品之名将些小玩意儿送进李太后宫中,其中便夹杂着来往的密信。依微臣之见,我们可以弄出些动静,然后以此为借口加强加强长安城的警戒,顺便就可以特别加强皇城的巡查,这样一来韩可民要传消息进来便不太容易,这样就可以延缓兵部的消息传入太后的耳中,再由青儿这条线延缓太后的指令下达,有了严格巡查做幌子,那么耽误些时日也就有了正当理由了。”
1...7273747576...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