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程千帆这个人我知道,这就是一个黑了心的巡捕。”方木恒说道,浑然没有看到何关与刘波脸色之不自然,“这个人欺压商贩,仇视、羞辱爱国志士,这样的人是我们要打倒的对象,怎么还反倒是成为我们要发展的对象?”
看着义愤填膺的方木恒,刘波心中点头,对啊,这才是他所了解的程千帆。
他看向何关,想要听听何关怎么说。
何关有些措手不及,在他的印象中,程千帆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朋友,人不坏,正是最好的发展对象,怎么在方木恒的眼中,程千帆竟然如此恶劣?
“刘哥,你和千帆关系不错,你说句公道话吧。”何关说。
“我和小程关系是很不错,我承认,小程是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刘波说,他看着何关的眼睛,“只是,有一点我一直很疑惑,小程似乎对日本人的态度有些暧昧。”
“什么?”方木恒大声问。
“千帆曾经在日本人的学校里读过书,难免会受到一些……”何关想要为程千帆辩解。
“汉奸!”方木恒拍了桌子,“这是中了日人荼毒的汉奸!”
他停顿了一下,斩钉截铁说,“我把话说在头前,即使是现在不是汉奸,此人将来必然是汉奸!”
……
上海火车站。
周茹下了火车,她拎着一个桃红色的皮箱,箱子里有她的衣物,几本书。
最重要的是皮箱里的电台。
周茹此前并没有使用过这一款电台。
这是一款五瓦的短波电台,是最新一批德国援华物资中的一批新式电台,据说功率稳定,故障率低。
这款电台总数才十部,特务处南京总部为了这十部电台争吵不休,余副主任竟然能搞到一部电台,并且交于她带来上海。
周茹暗自思忖,自己要加入的这个独立潜伏小组的组长的背景定然极为深厚。
程千帆带了豪仔,在火车站等候多时,终于等到杭州来的火车进站了。
他的视线若有若无的扫向火车站出口左侧的第三根路灯。
这个时候,一个拎着一件桃木色皮箱的女子停在了第三根路灯下。
程千帆等待了约莫两分钟,此名女子并没有离开。
程千帆朝着豪仔使了个眼色,豪仔走开,在远离他二三十米的地方警戒。
“这位小姐,请问你是宁波来的吴芳小姐吗?”程千帆走过去,轻声说道。
我的谍战岁月 第166章 电联杭州
初见程千帆,周茹的内心是惊讶的。
一身淡蓝色的长衫,脸上是温和的笑容,她想到了‘卓尔不群’这个形容词。
特工不应该是相貌扑通,放在人堆里都不起眼的么?
周茹的第一印象是,此人不适合当特工,倒像是一个电影明星。
“请问,是杭城来的吴芳小姐吗?”程千帆再问。
“抱歉,你认错人了,我是杭城来的,不过,我不叫吴芳。”周茹说道。
“是我记错了,于叔叔安排我来接一位叫吴芳茹的小姐的。”程千帆说。
“我是吴芳茹。”周茹点点头。
“程千帆。”程千帆高兴的伸出手。
“周茹。”
两个人握手。
“路上可还安稳?”程千帆低声问。
“一切顺利。”周茹暗中打量着对方。
两人边走边说。
……
“上车吧。”
周茹看了一眼自行车,露出一丝笑容,自己的新上级骑着自行车来迎接她,她觉得颇为有趣。
“坐稳了。”程千帆回头叮嘱一声,骑着车子行驶在夜色中的上海街道上。
坐在后座位上的周茹打量着这座远东最繁华的都市,尽管已经是深夜,街道上依然有行人,远处可见闪烁的霓虹灯。
微风轻轻吹拂,吹动她的发梢。
这就是她接下来要战斗的城市了。
周茹是电讯人才,并不是专业特工,她并没有注意到在自行车的后面,豪仔远远的缀着。
豪仔在警惕的保护,他要排除被敌人跟踪之可能。
……
程千帆给周茹安排的住处在金神父路。
这处房子是他新近刚租下的。
余平安对于他还是比较器重的,理解一个潜伏小组草创阶段之不容易,特批了四百法币的经费。
就在前几日,经过反复商议以后,国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根据协定的要求,100法币可以兑换30美元。
四百法币,已经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周茹做事情很干练,很快将房子打扫一遍,烧了热水,两人品茶叙话。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程千帆表情严肃,“我现在的公开身份是法租界中央巡捕房的巡捕,几日后将会晋升为中央巡捕房三巡副巡长。”
周茹有些惊讶,没想到组长的掩护身份竟然是巡捕,而且即将是巡捕房的中层领导。
“金神父路正在我的辖区内,所以,平素我会尽可能照看你的安危。”程千帆继续说道,“不过,情报工作唯谨慎二字,你自己务必万事小心,这才是保护自己和组织之不二法门。”
“周茹明白。”周茹表情紧张,点点头。
“不要紧张。”程千帆微笑说,“你只需要记住一点。”
看着仔细聆听的周茹,程千帆说道,“做符合自己的公开身份的事情。”
……
“隐蔽战线上,最重要的合理性。”程千帆表情认真,“记住了,合理性只是确保你不会被怀疑,而一旦被怀疑,无论多么合理的事情,都经不起揣摩和盯梢。”
“我明白了。”周茹点点头,“隐蔽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被怀疑,一旦被怀疑就距离暴露不远了。”
“很好,你很聪明。”程千帆高兴的说,“你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负责电台,所以,平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此就是最好的掩护。”
“组长,我的公开身份是?”周茹问。
“此事我已经有过思量。”程千帆沉吟片刻,“金神父路三十四号新开了一个‘文友社’,此地正在招聘女性文员,你去应聘这个职务。”
说着,程千帆将一份招聘广告纸递给周茹,这是他那日从电线杆上撕下来的。
因为金神父路三十二号曾经是红党的安全屋的缘由,程千帆对于金神父路三十四号的这家文学社很感兴趣。
他此前私下里查探了一番,首先排除了这是红党新开之秘密据点的可能。
盖因他查到这个文学社的创办人是柳明非,此人是上海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媚日文人’。
严格来说,此人还是程千帆在东亚同文学院的学长,素来对日人亲近。
且根据程千帆的观察,这个文学社的成员,多半是一些和日本人有关系的文人墨客。
如此,这个文学社的性质就可见一斑了。
这种文学社,和日本人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些人不是情报人员,就是一群拿了日本人的好处为日本人摇旗呐喊的败类。
这些媚日文人,写文章是一把好手,警惕性不足。
周茹打入这个文学社,安全上没有太大的隐患,且能够接近这些媚日文人,获取第一手的情报。
……
“这个文学社有问题?”周茹立刻问。
机灵。
程千帆赞许的点点头,“这就是一帮媚日文人的文社,你在此工作,可以观察他们,掌握他们的动向,同时这些人多是有身份的人,和这些人成为朋友,对你的身份也是一种保护。”
“明白了。”周茹点点头,“组长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说来听听。”
“在文友社,属下就是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沉迷文学、想要找一份文学性质工作的知识女青年。”周茹想了想说道。
“很好。”程千帆欣慰的点头,他对周茹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
“组长,余主任令我抵沪后,即刻发报报平安。”周茹说道,“现在发报吗?”
程千帆看了周茹一眼。
“我来拟电文,你发报。”程千帆沉思片刻,说道,对于这份电文,他早就计划好了,有了腹稿。
周茹打开皮箱,拎出电台箱,很快就调试好。
“杭城余主任钧鉴,并转南京戴处长。”
“现有一批法制卢比手枪流入黑市,我方是否需要购买以为战备。”
“另,现有一批医疗物资,其中有新式西药磺胺,据闻对枪伤有极神奇之疗效,属下建议紧急买入,此可为我隐蔽战线同志救命之药物。”
“唯此磺胺价格昂贵,经费不怠,特请上峰定夺。”
“职部程武方。”程千帆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七日夜十一时一刻。”
我的谍战岁月 第167章 职部程武方,给钱!
程千帆说一句,周茹记录一句。
程千帆语罢,周茹拿着刚刚写好的电报稿交于程千帆审阅。
“组长,还需要修改吗?”周茹小心翼翼问,“就这么发出去?”
“恩。”程千帆接过来看了看,点点头,递还与周茹,“发报吧。”
周茹看了组长一眼,想要提醒程千帆:组长,您第一次给上峰发报,就满篇都是要钱,这真的好吗?
是的,在周茹看来,组长的这篇电文,尽管通篇都是较为严肃之汇报工作、向上峰请示之意。
但是,探究其里,她觉得这完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职部程千帆,给钱!
不过,这毕竟是周茹初次与程千帆会面,她不知道这位年轻英俊的组长的脾性,看到程千帆坚持,她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拿着电报稿去发送。
滴——滴滴——滴滴!
程千帆待周茹发报完毕,惊讶问,“你不需要看密码本?”
“为了保密,属下将密码本都背熟了。”一直表现的略略紧张的周茹露出自信的笑容,“组长请放心,只字不差。”
……
杭城,雄镇楼。
电报室内仪器灯光闪烁,滴滴滴声此起彼伏,电报员戴着耳机,表情严肃,有人接收了电报,立刻有译电员接过电报纸,去转译室内紧急转译。
在电报室外,双岗双哨,子弹上膛,戒备森严。
半月前,红党二、六军团突破金沙江防线。
日前,日寇华北驻屯军大规模调动,兵临天津城下。
红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引得舆论热议。
西安方面的情报显示,张、杨二人受到此通电蛊惑,剿匪迟滞。
内蒙方面情报显示,德王蠢蠢欲动,似有意欲投日之举动。
两广方面,李、柏二人与‘陈广州’之间往来密切,似有密谋。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政局、军情动荡,颇有些风雨欲来之势,雄镇楼电讯科承担了特务处的一部分电报工作,紧张而忙碌。
“科长,这有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转译没?”
“没有。”电报员摇摇头,“此电文属三级绝密。”
科长惊讶接过电报纸,“此前从未收到过此电台来电?”
“没有。”
“我知道了。”电讯科科长拿着电报纸迅速离开。
……
几分钟后。
小白楼。
尽管已经是深夜,小白楼灯火通明。
余平安仍然在伏案工作。
“余副主任,三级密电。”武元芳将电报纸轻轻放在余平安办公桌上,“孙科长送来的。”
“元芳,你出去吧。”余平安摆摆手。
“是。”武元芳没有去看桌子上的电报纸,径直转身出了门。
余平安从保险柜中取出一个蓝色封面的本子,这是他亲自编写的密码本,专司于程千帆的潜伏小组联络。
很快,电文译出:
“杭城余主任钧鉴,并转南京戴处长。”
“现有一批法制卢比手枪……”
……
“……唯此磺胺价格昂贵,经费不怠,特请上峰定夺……”
“职部程武方。”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七日夜十一时一刻。”
余平安放下手中钢笔,拿起译电,扫了一眼。
他是既有些发怒,又觉得好笑。
这个程千帆,深更半夜来电,通篇上下就写了两个字:缺钱!
特务处各下线单位千方百计向上级要经费,这是常态,但是,程千帆这个混小子什么时候也染上这个坏毛病了。
刚给了五百法币的经费,这就不够用了!
还是说这小子贪污公款经费以为己用?
余平安摇摇头,以他对程千帆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年轻人很有朝气,有理想,当不会如此。
……
余平安拿起电文,此番仔细看。
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新式西药磺胺……对枪伤有极神奇之疗效……救命之药物’这句话上面。
新药。
磺胺?
对枪伤有神奇疗效?
余平安第一反应是程千帆莫不是遇到江湖骗子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小子极为聪明,当不会犯下如此愚蠢错误吧。
余平安按下响铃,“请医务室董医师来一趟。”
很快,武元芳带着一个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赶来,他自己知趣退下。
……
董医师拎着药箱,满头大汗,进门便问,“余副主任,可有哪里不舒服?”
“我身体没事。”余平安请董医师落座休息,亲自给医生倒了一杯水,“垚洺兄,你可听说过一种新式西药,其名磺胺。”
“磺胺?新式西药?”董医师先是一愣,思考片刻后摇摇头,“余副主任,属下并没有听过此种药物。”
“据闻此种药物对医治枪伤颇有奇效。”余平安心中已经倾向于怀疑程千帆遇到骗子了,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继续说道。
“医治枪伤?奇效?怎可能!”董医师下意识要摇头,却是突然起身,慢慢踱步思考。
余平安没有打扰他思考。
好一会,董医师眼中一亮,抚掌,“属下想起来了,属下曾经听人提及西洋人正在研制一种对治疗枪伤感染有效果之新药。”
“那么说,确有此药?”余平安难掩惊喜,问道。
若果然有此神奇效果之新药,此乃无数特务处特工、国军将士之福音。
“属下只是听说过西洋人在搞此种研究,至于说有无成果,是否便是这新药磺胺,属下就不知道了。”董医师说道。
余平安心中大定,尽管董医师并没有确定磺胺的存在,但是,最起码他的解释让余平安知道程千帆绝非无端妄言,对于此新药磺胺多了几分信任。
“烦你来此一趟,辛苦了垚洺兄。”余平安虚手送客。
“主任您客气了,您身体没事,我就放心了。”董医师连忙说道,走了两步,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那神奇之药果真研制出来了?叫磺胺?”
“垚洺兄,还需多方印证。”余平安缓缓地说,“还望垚洺兄切勿声张。”
“我晓得,晓得的。”董医师连连保证说,随后摇头叹口气,“果有此神药,当可救无数抗日将士。”
在董医师离开后,余平安冲着进来的武元芳低声说,“查一查董医师。”
董医师说的是‘救无数抗日将士’,而非‘国军将士’,当下国军和日寇暂无大规模冲突,最大之战事在陕北。
“遵命。”武元芳接令离开。
我的谍战岁月 第168章 死信箱
南京,徐府巷,特务处本部驻地。
戴春风看着手中的两份电文。
其中一份是程千帆发往杭城雄镇楼转南京特务处本部的电文。
另外一份是余平安亲拟的电文。
“又是一个会伸手要钱的混小子。”戴春风扫了一眼程千帆的电文,笑着摇摇头。
特务处成功抓捕华北日特头目暨土肥原贤二的助手川田永吉,随后破获了杭城远藤博间谍案,更是揪出了隐藏在杭城国军中的通日叛徒。
这让戴春风在老头子面前很是长了脸。
这两件案子,程千帆都有大功。
对于这位小老乡、故人之后,戴春风甚是喜欢。
复看了余平安的电文,戴春风精神为之一振。
磺胺,新式西药,对枪伤等类似感染有奇效?
他顿时起了兴趣,拿起程千帆的电文又仔细看了看。
对程千帆更加欣赏了。
这小子也不是死要钱,嗅觉灵敏,第一时间意识到这种新式西药的重要性,不错,不错。
余平安来电请示,请特务处南京总部调查新式西药磺胺的真实性,并且建议,‘倘若果有此神奇药物,宜果断购买,以为战备之用。’
余平安的建议比之程千帆更加高屋建瓴,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程千帆所言的沪上黑市上的些许药物,建议国府方面应该果断向欧洲求购此药,甚至直接上升到了战备的高度。
“齐伍,你看看这两份电文。”戴春风将电文递给齐伍。
“竟然有此神奇药物?”齐伍仔细阅读电文,“国立中央大学的萧一凡教授是西药专家,可以找他求证此事。”
“此事交给你去办。”戴春风点点头,对于国立中央大学的这位萧教授,他也是略有耳闻,此人擅长西医外科,是一位西医大拿。
“若果然证实,这个程千帆又立一功啊。”齐沃笑了说。
“也是个不安分的混小子。”戴春风笑着说。
齐伍心中一动,处座对这个小老乡的态度,已经是有些许宠溺之意了。
……
程千帆离开金神父路,并没有直接回家。
他星夜赶赴码头仓库,取了三盒磺胺。
一盒内有五剂磺胺粉。
马思南路,彭与鸥的住所。
彭与鸥还没有入睡,他满腹心事。
几个小时前,他接到消息,康二牛以及大壮的情况也恶化,两人也开始发高烧,这是枪伤感染的迹象。
特别是阿海,汉斯表示,如果不能在天亮前拿到磺胺,阿海性命堪忧。
夜深人静,轻轻的敲门声,惊醒了楼下的邵妈。
“谁?”
“钱兴火。”
邵妈猛然一惊,她示意门外的同志稍等,立刻上楼去通知彭与鸥。
彭与鸥此时已经被楼下的声响惊动,他拎着一把转轮手枪下来。
“是钱兴火同志。”邵妈低声说。
彭与鸥快步走到门后,轻轻开了小半门,两个人再次隔门对话。
门外递进来一盒东西。
彭与鸥接过。
“这是磺胺,治疗枪伤有奇效。”程千帆嘶哑着嗓音说道。
“磺胺!”彭与鸥大惊且喜,他正在为何处寻觅此药发愁,没想到‘星火’同志竟然送货上门了。
“这药是哪里来的?”
“此前提及黑市上的那批药物,偶然得知其中有新式西药磺胺,连夜买了一盒送来,中枪的同志应该急需此药。”
“太好了,星火同志,我代表同志们谢谢你,这药太及时了。”彭与鸥激动说道。
“此药极为珍贵,我建议组织上尽快筹集资金购买。”程千帆说道,他心中微微惊讶,本来还以为彭与鸥不知道此药,他还需要费一番口舌讲解。
“你说的对,此药太宝贵了,此事我会以最快速度安排。”彭与鸥看了一眼,看到邵妈离的较远,他低声问,“日间传讯邵妈……”
“事态紧急,只能出此下策。”程千帆说。
“谢谢。”彭与鸥真诚道谢,‘星火’同志这是冒险报信,拯救了一位即将落入敌人陷阱的同志。
……
“关于阿海中伏之事,我怀疑特务是盯上了申报馆的方木恒,从此人身上注意到了阿海。”
“可有确切证据?”彭与鸥急问,对于阿海的暴露原因,这是彭与鸥最关注的事情,他甚至怀疑组织内部有敌人奸细。
“没有,只是怀疑。”程千帆说道。
“我明白了,我会注意的。”
“平江村杨细妹处,我会安排人救助,组织上切不可再派人前往。”程千帆说。
“万万不可。”彭与鸥说道,‘星火’同志是组织上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王牌特工,他不允许程千帆冒险。
“彭教授放心,我不会出面,已经有较为安全之计划。”程千帆说道,“杨细妹处境危机,等不得。”
彭与鸥沉默片刻,终于点头,“万事小心,是不可为,不可强求。”
“我会注意的。”程千帆嘴巴里咬的小核桃,嘴唇发酸,他将小核桃‘移动’到另外一边,继续说道,“你我此种接头方式不安全,我提议设置一个死信箱,今后可通过死信箱联系。”
“可以。”彭与鸥也正有此意,‘星火’同志连续两次星夜拜访,这无论是对他还是‘星火’同志都极不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人正巧从门口街道路过,暴露几率太大。
“檀香山路,慧雅书店左侧有一个巷子,巷子出口左侧数十步,有一较为隐蔽的废旧信箱,我会用磁铁将情报吸附在内侧隐蔽处,每日早晚可派人查看一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