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小程推荐的这个人,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的谍战岁月 第270章 执拗(第4更盟主【大叔爱旅游】加更1/6求订阅月票)
回到三巡捕厅。
程千帆冲着大头吕努努嘴。
大头吕跟着进了办公室,关上门。
“路大章栽了。”程千帆开门见山说,“马头要被调去霞飞路。”
“恭喜程头。”大头吕先是错愕,随后面露笑容,拱手道喜。
“副巡长的位子,我向覃总推荐了你。”程千帆淡淡一笑,说道,“吕哥是三巡的老人了,此前对我就诸多照顾,我当副巡长后,吕哥也是鼎力支持我的工作,这些,我一直是记得的。”
说着,他上来拍了拍大头吕的肩膀,“跟着我的人,我是不会亏待的。”
大头吕双眼放光,激动不已,“谢程头的栽培,属下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好程头的工作。”
“唔,马头此前身体不好,我多多少少有些越俎代庖。”程千帆叹口气,“此乃情非得已,竟然还有人说怪话,说我三巡风气不正,我的辛苦谁人知道。”
“谁说的?我大头吕找他去。”大头吕情绪激动说道,“程头这段时间劳心劳力,弟兄们跟着程头得了那么多好处,我看那帮人就是嫉妒。”
说着,大头吕面色一正,“巡长,大头吕是粗人,没什么文化,就认准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忘本,属下此后定当唯巡长马首是瞻。”
“我晓得的,吕哥的为人,我放心。”程千帆欣慰的点点头。
两个小时后,覃德泰陪同席能等人来到三巡捕厅,正式宣布新任命。
原中央区中央巡捕房三巡巡长马一守调任霞飞区霞飞巡捕房霞飞路巡长。
三巡原副巡长程千帆,升任三巡巡长。
三巡副巡长一职务,由吕虎接任。
三巡原巡长马一守也发表了调职讲话,感谢了老弟兄们在之前你的工作中的鼎力支持。
不过,马巡长脸色晦暗,一点也没有即将调任霞飞路这个繁华闹市当巡长的喜悦之情。
……
檀香山路,慧雅书店。
下值后的小程巡长换了一身中山装便装,正在一排书柜前翻翻捡捡。
“朱姐,程巡长又来了。”店员小声对老板娘说。
“知道了,你去倒一杯茶。”老板娘挽了下刘海,微笑说。
这个小程巡长是书店的常客,下值后经常来书店。
一开始朱姐还有些担心,以为小程巡长目的不纯,想要吃拿卡要。
不过,这么长时间来,小程巡长却是循规蹈矩,安安静静的找书、看书。
店里会沏一杯清茶于他,小程巡长会客客气气的道谢。
这也让老板娘松了一口气。
且小程巡长经常来此后,市面上那些惯会勒索店家的地痞无赖也消失了。
店员沏茶送过去,程千帆礼貌道谢,在一个角落,饮茶看书,很安静。
……
“真俊啊。”店员偷偷盯着程千帆看,忍不住感叹。
“小妮子,思春啦。”朱姐敲了敲店员的小脑袋。
“哪有。”店员红了脸,她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长相一般,小程巡长这样的英俊男子注定和自己无缘的,看了看老板娘那妩媚的脸,店员眼中一亮,似乎是有了重大发现。
“朱姐,你说,这程巡长会不会是冲着你来的?”
“瞎说什么呢。”朱姐愠怒,再度敲了敲她的脑袋。
“朱姐,你听我说哩。”店员鬼鬼祟祟,小声说,“我听人说,这程巡长是出了名的贪财好色,你看,他来我们店里,不为财,还能为什么?”
“再乱讲。”老板娘佯怒,眼眸瞥了不远处的小程巡长一眼,心中却难免有些波澜。
程千帆拿了一本还珠楼主的新书,看的津津有味。
不一会,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意犹未尽的合起书。
将书本拿在手中,来到柜台前,将一张法币递过去,含笑点头,径直出了店门。
“你看,你看。”店员小声说,“还是这般,都不用找钱的,肯定是……”
朱姐板着脸,“不要乱讲,这话传出去,我们平头老百姓吃罪不起的。”
……
程千帆离开书店,信步走到一个废旧的邮筒边上,点燃一支烟。
看四下没人注意,隐蔽的将左手摸进邮筒,摸出一张纸条,放在掌心,顺势收回来将纸条放进兜里。
过了马路,上了车子。
摸出纸条看。
“经多方查证,曹并无问题。”
程千帆皱了皱眉头,从手套箱摸出一些烟叶,用纸条卷了烟叶,点燃了,抽完,‘毁尸灭迹’。
彭与鸥对于他此前的分析还是比较重视的,安排人手从侧面对曹宇同志进行调查。
初期得出的结论是,曹宇自行在《晶报》上发表那篇文章,虽然并未事先向组织上汇报,但是,因曹宇本身就经常在报端发表文章,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太多不妥。
此外,经过侧面了解,曹宇的那篇报道的消息来源是他从茶楼听茶客闲谈得来。
对于这个解释,程千帆觉得很难认同。
他建议组织上对曹宇做进一步的调查,甚至是可以暗中监控。
为此,程千帆和彭与鸥甚至发生了争吵。
彭与鸥认为,既然经过组织调查证明曹宇没有问题,就应该信任自己的同志。
但是,程千帆坚持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调查。
两个人的态度并无对错之分,在彭与鸥的立场,己方的同志经过调查没有问题,就不能再揪着不放,这会严重伤害同志感情。
严格来说,程千帆的态度是有些不依不饶了。
不过,最终程千帆说服了彭与鸥,或者说,彭与鸥最终还是选择尊重程千帆这名专业特工的意见,组织上对曹宇做进一步的调查。
现在,历经数月,得出的结论依然是曹宇没有问题。
从理智上来说,程千帆应该相信组织上的结论,毕竟这是经过组织上的严密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他依然难以完全放心。
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直觉。
没查出问题,在程千帆看来,只能说明对方隐藏太深,太狡猾了。
当然,程千帆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不利于团结。
……
城隍庙,会昌茶楼。
一个比较安静的单间。
“为何突然约我见面?”汪康年皱着眉头问。
“我怀疑自己暴露了。”曹宇紧张的说。
我的谍战岁月 第271章 对方是高手(第1更求订阅月票)
“老彭,我需要一个解释。”周虹苏提高声音,用质问的语气说道。
周虹苏昨天才得知组织上对曹宇同志进行了第二轮的调查,这令他非常生气。
曹宇同志是周虹苏亲自发展进组织的。
彼时负责学工委工作的周虹苏,对于这个叫做曹宇的有些沉默的青年学生印象很深刻。
可以说是周虹苏一步步的引导曹宇走上红色道路。
并且最终在去年亲自介绍曹宇加入组织。
“解释什么?”彭与鸥看着语气激动的周虹苏,反问。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曹宇同志了,是我一路引导他走上红色道路,这是一个平常很沉默,但是,身体里蕴藏了巨大的革命热情的同志。”周虹苏还要继续说话,目光看到彭与鸥的目光,忽然停住了。
这是一双失望和责难的眼睛。
“虹苏同志。”彭与鸥沉声说,“请你冷静一些。”
说着,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组织上既然决定对曹宇同志做出二次调查,自然有组织上的原因和道理。”
“虹苏同志。”彭与鸥冷冷地说,“请记住,任何时候,任何细小的麻痹轻敌,都可能付出鲜血和牺牲的代价。”
“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也愿意相信曹宇同志是忠于红色的。”彭与鸥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必要的调查才是对我们的同志负责,经过考察,证明我们的同志是没有问题的,这才是对同志真正的爱护。”
周虹苏最终是红着脸离开的,被彭与鸥当头棒喝,令他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仔细思考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感情用事,并且感到了一阵强烈的羞愧。
不过,在内心深处,他依然还是认为曹宇同志是没有问题的。
而令他感到高兴的是,临别之时,彭与鸥严肃而认真的向他宣布组织认定:
经过二次调查,没有证据表明曹宇同志有问题。
这让周虹苏很欣慰和开心。
他羞愧的是自己对待这件事的不理智态度,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曹宇同志的信心。
……
“我怀疑自己暴露了。”曹宇紧张不已,拉开单间的门,看了看外面,确认安全后,关上门,低声对汪康年说道。
闻听此言,汪康年脸色立刻变了。
曹宇是他手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肩负’着掀翻沪上红党高层乃至是江苏省委高层的重任。
甚至可以说曹宇的身上,寄托着汪康年内心深处的希望,坚持。
“出什么事情了?”汪康年立刻问。
“我怀疑组织上在调查我。”曹宇说,他摇摇头,又改变说法,“不,不是怀疑,是我发觉他们调查我。”
“为什么要调查你?”汪康年皱眉,直指问题核心。
看着曹宇惊慌的样子,他忍不住训斥,“冷静,冷静!”
汪康年起身,双手按在曹宇的肩膀上,“你能够自由活动,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的怀疑你,或者说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
“冷静!”他拍了拍曹宇的肩膀。
曹宇拿起茶杯,灌了一大杯温茶,额头上出了细密的汗珠,腹内畅快了些,整个人也冷静下来了。
……
“我仔细分析过,可能有两个原因。”曹宇又喝了半杯茶水,头脑也变得清醒。
汪康年双手抱臂,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一个原因,去年年底,学工委组织了一次行动,行动消息外泄,特务处的人抓捕了一批学生。”曹宇说,“组织上怀疑有内奸出卖,故而进行了内部调查。”
他抬头看着汪康年,“你知道的,我负责学工委的一部分工作,故而也在被调查之列。”
“不是这个原因。”汪康年思忖片刻,果断摇头,“这件事和你无关,不怕他们调查,且我们一直没有启用你,你从来没有出卖过他们,也不怕调查。”
特务处在火车站逮捕一批学生的事情,汪康年事后也知晓此事,党务调查处南京总部方面还来电训斥,询问为何有学生要闹事之事,上海党务调查处竟然没有丝毫消息,反而被特务处拔了头筹。
南京总部来电训斥这件事对汪康年的影响不大,他是行动股行动组组长,不是情报股的,情报不畅,和他关系不大。
这也正是汪康年能够强行忍住内心渴望,从始至终都没有动用曹宇,没有去抓捕那些‘小鱼小虾’的原因。
他的目标十分明确,不必理会那些小鱼小虾,曹宇的任务只有一个,潜伏下来,争取在红党内部成长、进步,接触到沪上红党高层。
不动用曹宇,自然还有情报股为他们行动人员提供情报,总归不会闲着,不会缺少功劳。
他的目标是要做出惊天动地大事,一举荡清苏沪‘匪患’。
……
“你说的对。”曹宇叹口气,“组织内查出了特务处安排一个学生密探打入学工委内部,造成了泄密事件,不过,虽然这件事查清楚了,但是,我一直担心他们是欲擒故纵,故意麻痹我,所以,我不敢大意,此前一直担心。”
“现在,冷静下来思考,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的可能性极小。”曹宇点点头,“那么,就只剩下另外那个可能了。”
“什么可能?”汪康年皱眉问。
“我在几个月前,写了一篇抨击‘汉奸巡捕’的文章。”曹宇说,“文章抨击了法租界的巡捕纵容日本人的行为,批评他们是对日本人畏惧的汉奸心态。”
“这样的文章有什么问题?”汪康年惊讶问,骂巡捕,这在上海滩不是什么稀奇事。
然后,他就看到曹宇露出羞愧不安的表情,他的脑海中猛然想起了什么,“你报道的是中央巡捕房第三巡的那起涉及日本人的交通肇事案?”
……
“是我一时不察,没注意那么多。”曹宇点点头,羞愧的搓了搓脸。
“糊涂!”汪康年生气训斥,这个交通肇事案,是他在上次同曹宇秘密会晤时候,偶尔提及的。
盖因此时涉及到党务调查处,该交通肇事案的受害人一方的两人,真正身份是党务调查处的外勤行动人员。
两人极为倒霉,夜归时候被日本人开车撞到。
好在伤势没有大碍,且因为两人身份隐秘,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故而选择不追究肇事的日本人,只求速速了结此案。
汪康年极擅长把握人心,他知道曹宇一直都是潜伏在红党内部,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过党务调查处的专项培养和教育。
故而要时刻‘不经意’提醒曹宇是党国特工的事实。
所以,两人会面的时候,汪康年会和曹宇闲聊,故意吐露一些党务调查处内部的那些‘不是秘密’的故事,以兹为谈资。
这种聊天氛围,会让曹宇在下意识中将自己融入进来,内心深处加强对党务调查处的认可。
这种做法是有必要的,党部就曾经出现过有打入红党内部之党国特工,竟而被红党蛊惑,直接叛逃的案例。
故而,汪康年对曹宇的精神状态和政治动向是极为关注。
……
汪康年冷着脸,他现在已经可以确认,红党如若真的对曹宇有怀疑,那么,肯定是因为这件事。
原因很简单,这件交通肇事案很隐秘,只有日本肇事司机、巡捕房以及他的两个手下知道。
三方都不会向外泄露这件事。
那么,曹宇竟然得知此案件,还写了一篇文章来抨击巡捕房,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
你的消息来源是什么?
“这件事详细经过,你给我讲清楚。”汪康年表情无比严肃,说道。
“《晶报》方面接到了中央巡捕房总巡长的电话,就此事提出抗议,威胁说再有下次就封馆。”曹宇说。
“随后,我就注意到自己被人跟踪,意识到有人在查我。”曹宇边思考,边说,“我一开始没有将被人跟踪的事情同这篇报道联系在一起。”
“后来,我得知有人开始打听那篇报道的事情,我立刻就明白了。”曹宇露出懊悔的表情,“我也没想到红党内部有如此精细狡猾之人,竟然会从这篇普通的报道的消息来源上产生怀疑。”
“是我疏忽大意了。”曹宇摇摇头。
“不是你疏忽大意。”汪康年沉声说,“是对方太厉害,对方是个高手。”
停顿了一下,汪康年看着曹宇,“以你的能力,既然意识到问题出在那里,你肯定会做出补救。”
“是的。”曹宇点点头,“我假装无意间同旁人提及此事,吐露说是在茶楼听来的消息。”
“这样还不够。”汪康年摇摇头,茶楼听来这么隐秘的消息,本身难有说服力。
“自然不够。”曹宇露出略得意表情,“我另有准备。”
……
马思南路。
彭与鸥看着程千帆,他苦笑一声,“程千帆同志,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找我。”
说着,他示意程千帆跟他上楼,进了书房。
彭与鸥从书房的抽屉里拿起一摞文件。
“看看吧,这是关于曹宇同志的第二轮调查报告的过程和细节。”彭与鸥佯装生气,说道,“我就知道你会‘不依不饶’,故而这次调查进行的很仔细。”
我的谍战岁月 第272章 多做多错(第2更求订阅月票)
程千帆笑了笑,对于彭与鸥做出的生气样子,并没有害怕。
两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都非常了解对方。
彭与鸥是对事不对人的领导,并没有那种大家长制的脾气,该严格时候很严格,该放松时候放松,对于他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从不讳言表明自己不太懂。
然后会专注的倾听,学习,吸取知识。
可以说是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
从彭与鸥的手中接过卷宗,程千帆翻开来看。
卷宗记载的很详细。
重点关注了程千帆一直质疑之消息来源问题。
侦查的同志在茶楼暗访,经过多方了解,成功的寻找到讲述这件交通肇事案给曹宇听的男子。
此人名叫霍小禾,他是被车子撞伤之伤者的远房亲戚,故而知晓此事。
侦查的同志没有偏听偏信,又侧面询问了其他人,证实了此人确实是老家在徐州萧县,这一点同那个伤者说要回徐州萧县老家是相符的。
如此,曹宇同志的这篇报道之消息来源得到确认,并无疑点。
……
程千帆合上卷宗,他皱着眉头,“还有一点,伤者以及他的朋友,这两个人说要坐船离开沪上,这个疑点怎么解释?”
“关于这一点,也是我一直疑惑的,不过,经过我们的同志多方打听。”彭与鸥说道,“有一名叫做苟大海的人回忆,霍小禾曾经无意间提及过,他送亲戚去火车站,回来的时候,钱包还被扒手摸了。”
“所以,我们的推测是,因为飙风的原因,轮渡不可行,他们临时转为乘坐火车离沪。”
彭与鸥解释说道,看着程千帆皱眉思索,童心大发的彭与鸥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着说,“怎么样,现在两个问题都有了答案,可以解惑了吧。”
虽然第一次调查出来后,他曾经对于是否进行第二次调查,同程千帆有过微小的争执。
但是,从始至终,在彭与鸥的内心深处,他对于‘火苗’同志此前指出来的疑点,都是极为重视的。
争执是一种原则态度,不代表决定和结果。
他要站在己方被调查同志的立场同程千帆进行讨论。
这也是彭与鸥对自己的提醒,不能先入为主,要客观公正,不能让自己的同志平白蒙冤。
争执的过程,本身正是对此事的再一次分析和探讨。
而争执的结果是他被程千帆说服,同意进行第二次调查。
正如同,他刚才对周虹苏同志提出批评一样,这也是原则态度。
周虹苏在此事的处理上,太过感情用事,他需要及时批评和点醒。
……
消息来源,以及这件交通肇事案的伤者的口供中水路离沪之疑点,这两件事是程千帆提出来的两大问题。
这两个问题疑点不搞清楚,彭与鸥是睡不着觉的。
现在,经过缜密的调查和分析,两个问题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故而,彭与鸥的心情不错。
原因很简单,一名同志通过了组织的严密考察,这名同志的对组织的忠诚和纯洁性得以证明,这自然值得高兴。
……
城隍庙。
会昌茶楼。
伙计进来添了茶水、瓜子、花生。
确认茶楼伙计离开后,两人继续谈话。
“这个霍小禾,以及苟大海,可靠吗?”汪康年问。
“可靠。”曹宇点点头,“两个人的嘴巴严得很,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
汪康年明白了,这俩是职业托,接的就是这种帮人演戏、应付调查的活计。
他赞许的点点头,不禁对曹宇更加欣赏。
即便是汪康年也不得不承认,曹宇的应对是及时且有效的。
当然,如果是放在民国二十年以前,曹宇的这种方法未必有效。
彼时红党在沪上之基层依然有不俗的能量,对于曹宇这种小手段,他们未必会轻易上当。
但是,民国二十年之事,虽然红党在沪上的中央高层逃脱,但是,基层来不及撤逃,遭遇近乎毁灭性打击。
此后,更是面对党务部之年复一年的大搜捕,红党的人员和力量极度缩小,工作能力和全盛时期根本没法相比。
“很好,你处理的很好。”汪康年赞叹说,微笑着,“如此看来,你并没有暴露,只是你自己吓自己。”
“我真是恨不得即刻就结束这种潜伏状态。”曹宇大倒苦水,经过汪康年的分析,他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这次极可能是虚惊一场,但是,他是真的害怕了。
“要坚持。”汪康年语重心长说,“在我看来,此件事反而是好事,你通过了红党的秘密调查,他们会更加信任你,有助于你进一步的提升在红党内部的地位和接触重要岗位。”
曹宇闻言,仔细想了想,确实是如此,不禁摇头笑了,“这大概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
“不对,不对。”程千帆摇头,他的面部表情越来越严肃。
“哪里不对?”彭与鸥闻听,他没有责怪程千帆不依不饶,而是心里咯噔一下,表情也变得严肃,立刻问。
他了解‘火苗’的为人,‘火苗’是对事不对人,他的‘执拗’源自他对某件事的理解和判断,不会无的放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