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误入官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误入官场 第九十九章 要成为讨债队长?

朱代东回到乡政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陈树立和袁平汇报自己在上海一行的收获,虽然现在饲料厂和养殖场的事都由朱代东负责,但是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绝对不会是件错事。别看饲料厂和养殖场的规模好像不大,但一旦搞起来了,做大了,可就关系到全乡群众的收入问题了。
陈树立对朱代东的汇报很重视,碰到有疑问的地方,他就会插嘴问一句,朱代东到上海其实只有一件事,为饲料厂订购设备。饲料厂的技术并不复杂,重要的就是设备,只要设备没有问题,生产就不会有问题。
与陈树立相比,袁平在听取朱代东的汇报时就要显得漫不经心得多,朱代东一边汇报上海之行取得的成果,他就在一边看着文件,同时还拿了枝笔,在上面写写划划。但朱代东却发现一个细节,自己在汇报到与中正机械制造设备厂谈判时,袁平的动作明显迟缓了许多,等到重要的部分一过,他手中的笔又动个不停。
“乡长,这次饲料厂光是设备就花了十九万五,等到正式投产,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可你也知道,我手头上总共才四十万,饲料厂要是用去了大头,养殖场可就没办法搞了。”朱代东满面愁云的叹道。
“这点事还难得住你?办法总比问题多嘛,养殖场那边你多想想办法,既然是集资办企业,现在资金不够,可以再次集资嘛。”袁平淡淡的说道,现在饲料厂和养殖场是陈树立一手在抓,虽然他是乡长,但是袁平却从不过问饲料厂和养殖场的事,朱代东愿意汇报,他就听听,不愿意汇报,他也不会去找朱代东发火。
树木岭其实也办过不少企业,像砖厂、瓦厂、碎石场等,但没哪一个能挺到现在,除了一个酒厂坚持下来之外,其他的企业最后都是倒闭完事。为此,乡里欠下了一屁股债,当然,也有其他单位和个人欠了树木岭的钱。
对于饲料厂和养殖场,如果能不用乡里出资金,袁平绝对不会主动拿钱出来的。原来陈树立要搞硅藻土厂,他没办法,只能帮陈树立准备了近二十万,那也是东拼西凑挤出来的,自己的手随便松松,树木岭再来个二十万,也能马上花完,就像一粒石子丢进河里,连个水花都不会有。
“乡里明年能不能支援点资金?毕竟这是全乡的致富工程,如果乡里一点钱也不投进来,恐怕也不好。”朱代东愁闷的说道,四十万资金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却不经花。
“代东,我这个乡长不好当啊,你可知道现在乡里有多少外债?一百五十多万!你要是能要回来,我马上解决饲料厂的资金问题。不,哪怕你能要回来一半,甚至五十万,我就给你解决饲料厂二十万!”袁平长吁短叹,最后却是话风一变,想要朱代东给乡里去要债。
“我哪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经验丰富的同志为妥。”朱代东可不敢接这样的伤,这年头可不是“黄世仁”和“杨白劳”的时代了,如今要债的是孙子,欠债的才是大爷。
“经验不重要,谁有这样的经验啊,关键是能力。你的能力是无需置疑的,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袁平嘿嘿笑道,他的表情就像一只狼看到一头已经被逼到墙角的绵羊似的,这个任务无论朱代东完成得怎么样,对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实上,乡里以前曾经也组织过要债队,但结果却是无疾而终。甚至朱代东无论答应与否,对他而言都是只有好处。如果朱代东答应,那就正入榖中,如果他不答应,就坐实了他畏葸不前的名声。
朱代东现在确实是进退维谷,饲料厂和养殖场的资金肯定是不足的,要在全乡再搞一次集资,不用想,结果也会很黯淡。老百姓可不是傻瓜,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精明,前期的投资没有见到效果,谁会傻得再给你投资?
当然,要解决饲料厂和养殖场的资金不足问题,其实还有别的办法可想,比如向银行贷款,又或者引进新的投资者。朱代东原本也是想在袁平这里哭诉一番,如果能从袁平这里争取到资金当然是最好的,可没想到,袁平却突出奇兵,把这么一个大难题交给自己。
其实朱代东也可以推托,他手头上的工作可不少,文教卫生、计划生育都有一大堆的事,搞饲料厂和养殖场本来就是他的“副业”,这要债就更是副业中的副业了。能欠乡政府钱的,有几个有无能之辈?
而且还有一点,现在陈树立才是一把手,而朱代东明显又是陈树立最要紧的人,就算袁平让朱代东去要债,陈树立到时也可以提出来,另派人手。
可是朱代东却想到了那一百五十万的外债,如果能全部要回来,哪怕只要回来一半,乡里又能办多少事?
“乡长,那我试试?”朱代东左思右想,既然袁平已经提了出来,自己如果拒绝,那就是不给领导面子、不服从组织安排,这可是官场大忌。在中学的时候,无论是刘涛当校长,还是张治春当校长,学校的其他人,谁会逆他们的意思?虽然袁平不是树木岭的一把手,可是他的照样是自己的上司,自己是副乡长,名义上还是归乡长管的。
而且朱代东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乡政府要干出成绩,可不像在中学那样,主要是看学生的成绩。在这里,你靠循规蹈矩只能是熬资历,酒厂、饲料厂和养殖场就算出了成绩,也不能让人心服口服。但若是能办好这件在别人看来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那谁也无法抹杀自己的成绩。同时的朱代东还暗下决心,不但要出色的完成任务,同时还不能影响到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这件事办砸了,可能会破得头破血流,让人看笑话,但如果办成了,可就是露脸的事,风险与机遇历来就是并存的。
“不是试试,而是全力以赴!”袁平没想到朱代东竟然当场就给答应了这件事,在他看来,朱代东至少得向陈树立请示,然后再找个理由回绝自己。但既然他愿意去踩这个雷,自己就得让他坚定的踩下去。
“好,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如果能要回五十万,乡里就要借二十万给饲料厂。”朱代东特别强调了这个“借”字,饲料厂已经在筹备,再让公家的资金进入,到时候在管理上,就会变得很复杂,也很麻烦。
“这没有问题,代东,这些债很多都是陈年旧债,我可以给你交个底,要回五十万,就算基本完成任务,要到一半,你的任务就可以算圆满成功。”袁平说道,如果他是党委书记,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会让朱代东尽力而为,不收回全部的外债,不会让他摆兵。这可是磨砺人的好机会啊,但可惜的是,现在还有个陈树立,自己做得太甚,会让别人瞧不起的。
同时袁平还答应朱代东,可以让他在全乡物色一到二名组员,同时还可以从要回来的账款中提百分之二作为要账花销。
“感谢乡长的信任,我尽力而为。”朱代东说这话的时候,自己的耳膜痛楚无比……





误入官场 第一百章 非常助手

都说政府机关的消息像风似的,朱代东这次算体会到了,他到财政所去拿欠条,徐锐把厚厚的一沓欠条交给他,装订在一起都可以成一本书了。
“朱乡长,这件事我看全乡也就只有你能办了。”徐锐满脸喜色的笑道,好像是真为朱代东乐开似的,实际上他却是暗自窃喜,这次活该朱代东倒霉,竟然会被派到这样的差事,他当财政所长有五六年了,从来没见哪个人能把这次欠条变成现钱的,以前没有人做到,现在也不会有人做到,将来也没人能做到。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就在想,朱代东有没有可能在这件事上摔个大跟头?要是他在讨债的时候出点什么意外,说不定自己还有逆天转运的机会呢。
徐锐的话比他的肾还要虚,朱代东岂会当真?现在把自己捧得这么高,就是想看到时自己摔下来的笑话吧?
“要说办这件事,我觉得徐所长是最适合不过,袁乡长让我物色几名组员,徐所长要不来助小弟一臂之力?”朱代东揶揄道,他翻了翻这些欠条,这些账很繁杂,多的有几万元,小的几十元,多是本县人欠的,也有外地人欠的。有公家欠的,也有私人欠的,有从财政所欠的,也有从乡里买东西欠的,大多是陈年旧账。瞅着下面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也许每张欠条都有一个故事,一本书岂能装得下?
“我还是算了吧,别的事我也许还能出点力,这事实在是无能为力啊。”徐锐慌了,朱代东真要是把他调进讨债小组,他哭都来不及。他连忙改变话题,看朱代东的笑话以后有的时间,但现在绝对不是刺激他的时候。“对了,陈书记让我做了关于树木岭酒销售的账目,还要请朱乡长填一下数字和签名。”
看到徐税做好的账目,朱代东马上明白了陈树立的一片苦心,当初自己的那二万元虽然也是经过党委会同意的,并且形成了文件,但在程序上却并不规划,可以说自己那二万元拿得有些鬼鬼祟祟,但现在经过这么一道财务手续,这二万元就成了自己的合法收入,任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朱乡长真是经营有道,二万元的资金,啧啧,挡得我好几年的工资了。”徐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的说道,五百箱酒,被朱代东一转手就拿了二万元,而且还是合理合法的收入,这怎么能不让人又慕又妒?
“这次袁乡长可以又发了话,要回来的账款,可以提百分之二当作花销,徐所长要是能讨回一百万,不也有二万元么?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哟。”朱代东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样的钱注定与我无缘,朱乡长能力过人,非你莫属,非你莫属。”徐锐惊慌失措的说道,他是怕什么,朱代东就说什么。现在徐锐宁愿把朱代东当成尊菩萨供起来,也不想再跟他说任何关于钱或是账款方面的话题了。
“徐所长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那怎么行呢?组织上以后怎么敢给你压担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徐所长真的不考虑一下了?”朱代东笑嘻嘻的说道。
“不考虑,不敢考虑啊。”徐锐被朱代东说得心惊肉跳、肝胆俱裂,虽然是冬天,可他额头上的汗却像六月天似的,滚滚而来。
“我真为你感到遗憾,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把握呢?”朱代东看到徐锐被吓得魂飞魄散,心里涌现出一阵快意,看你还敢胡乱说话么?
看到朱代东离开的背影,徐锐这才悄悄的擦了擦汗,他现在对朱代东是又敬又畏。以后谁再敢跟自己说朱代东是初出茅庐、少不更事,自己就跟他急!几句话就将自己挤兑得下不来台,在乡政府,好像没有几个能做到。
***
“这件事你决定得太草率了,乡里的欠款岂是那么好要回来的?”陈树立看着朱代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上海的时候就差点捅娄子,回来后又不知轻重的要给乡里要债款,原来他以为朱代东办事还算稳重的,但现在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书记,乡里的财政非常困难,如果能为乡里讨回几十万的欠款,那乡里就能办几件实事了。”朱代东说道。
“你对自己倒是信心十足,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没讨回几十万,甚至连几万元都讨不回来,你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陈树立冷笑道。
“我相信事在人为。”朱代东面对陈树立的冷嘲热讽,坚定的说道。如果所有人都是遇事就躲,见困难就让,那这些能永远也拿不回来了,一百五十多万啊,这对树木岭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可面对如此一笔巨款,却没人想要讨回来,甚至就连袁平也觉得,只要能拿回来一半,自己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这是自己的悲哀还是乡政府的悲哀?
“代东,你让我怎么说你好?现在你最重要的就是办好饲料厂和养殖场,资金上的事,我会给我想办法,听说你还跟袁平有约定,只要能讨回五十万,乡里就会借二十万给饲料厂?”陈树立不愉的问。
“是有这么回事,但为了保险见证,我想以饲料厂的设备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到少要贷十万,最好是二十万,书记应该有办法吧?”朱代东笑嘻嘻的说道。
“你呀你呀,要债的事不用太着急,重心要放在饲料厂和养殖场,这可是关系到全乡群众生活的大事,千万马虎不得。”陈树立说道,他的言下之意是,要债的事做不做无所谓,但饲料厂和养殖场却必须重点抓起来。
“书记放心,我保证,一切以致富工程为中心。”朱代东说道,事实上他也不可能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要债上面,因此,对于自己的助手,就必须要精挑细选。这人要正直,又要天不怕地不怕,而且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但是朱代东把全乡的干部都过了一遍,却没有发现合适的。连财政所的徐锐对要债之事都是畏之如虎,好像拉他一起干就是要他的命似的,何况是其他人呢?发了一会愁,朱代东突然想到大山村的老革命李顺,他最是合适做这样的事。他为人正直,敢于执言,而且他老八路和抗美援朝的身份摆在那里,出去要债,可比自己这个副乡长要硬气得多。朱代东马上给马明义打电话……




误入官场 第一百零一章 劝说

朱代东打完电话后,就在办公室研究那沓欠条账单,越看他的头越大。虽然自己在袁平和陈树立面前表现得信心百倍,但他其实也知道,这件事实在是难以完成。徐锐可算是个精明人,可他却对这件事避之唯恐不及,可能也就自己会沾上这种扯不干净的活吧。
按数目从大到小的顺利排列好这些账单,他数了数,这些账单竟然有八百多张。这个任务可真不轻啊,不要说找八百多个地方,哪怕就是跟八百多个人一人说一句话,自己也会累得够呛啊。
但既然自己接了这件活,就要努力去做,争取做到最好的结果。正在想着到底要如何打好这场要债战役的时候,李顺终于来了。
“可把您老给等来了,坐,坐啊。”朱代东有求于人,连忙迎上去抓住李顺的手,使劲的摇晃着。
“站着吧,有事快说。”李顺很是警惕的望着朱代东,冷冷的说道。虽然上次他喝酒没喝过朱代东,虽然他也认为朱代东算是一名合格的干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朱代东的关系就到了如此亲密的程度。
“我没得罪过你吧?难道你还怨我把你喝趴下的事?”朱代东笑着说道。
“有事快说,少废话,找我干啥?”事有反常必为妖,李顺愈加警惕。
“先喝点水,晚上我请你去好再来喝酒,这次一定要分个高下。”朱代东乐呵呵的说道。
“你这么热情,肯定没啥好事。”说着,又往门口挪了挪,随时准备拨腿就走的样子,歪屁股凸出来,仿佛承受不了上身的压力。
“在你眼里,我的形象就这么糟?”朱代东苦笑道。
“你不说我可走了。”李顺抬起脚就要跨出门去。
朱代东连忙将事情简要的说了说,并强调,他不会白受累,乡里会付报酬。说完,一脸希冀的望着李顺。
“为什么想起我,乡里定的?”李顺怪模怪样的说道。
“不,这是我的想法,我接了这个任务,思来想去,你最合适。”朱代东诚恳的说道。
“少给我戴高帽子,这钱还是让别人挣去吧。如今世道变了,欠钱的都是爷爷,要账的都是孙子,我这么大年纪了,你让我当孙子?你们乡干部挣着公家的钱,喝着公家的酒,有事就往后缩,把我一个老汉往前推,不干!”李顺坚定的摇着头,就像拨浪鼓似的,很有节奏。
“别人没有别这个能力,我本想让财政所的徐所长也参加,可他一听这事,吓得就差没尿裤子,不信你等会可以试试,他看到我,隔着三丈远就得绕着走!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朱代东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尽情的劝说着。
“鬼扯,徐所长那是不淌这场浑水,他可是个人精。”李顺跟徐锐打过交道,知道底细。
“你倒是全明白,但你可能不明白到底有多少人欠乡里的钱,你看看这些账单,八百多张,共计一百五十多万,这要是能全部要回来,哪怕就是要回来一个零头,乡里能干多少事?别的不说,饲料场和养殖场的规模就能增加一倍,获利的可是全乡的群众。这么多钱为什么都欠着不还?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欠公家的,觉着欠得天经地义、理直气壮,乡政府就像块香喷喷的羊肉,谁都想扑上来咬一口。让人震惊啊!”朱代东既然不能动之以情,就觉得用晓之以理来打动李顺。
果然,看到那厚厚一沓欠条,李顺皱着眉头翻动着,翻着翻着就开始骂人,一群王八蛋,一帮柱虫!
“我来乡里也有快二年了,也是第一次知道。”朱代东见李顺怒火中烧,知道这件事基本上成了。
“便宜占惯了,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啊。朱乡长,这活不好干。”李顺叹了口气。
“所以我才请你来,你要威望有威望,有资格有资格,老八路,打过日本鬼子,揍过美国佬,有你出马,一个顶俩。你往那一站,就是令牌啊。”朱代东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谁还管你这个?除了这歪屁股,除了这倔脾气,我啥也没有。反正最近也没事干,跟着你出去跑跑也好,就这把老骨头,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李顺斜睨了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
“那我先谢谢你了,晚上你别走了,就在乡里睡下,跟我挤挤就是。”朱代东一脸的笑容,虽然他是副乡长,但出去要债,在本乡还好些,但要是出了树木岭,谁还叼你?李顺虽然只是一老百姓,但在特殊场合,他的作用比自己要大。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这事马上就要办?”李顺说道。
“当然,年前好要债嘛,谁也不想欠身债过年不是?”朱代东笑了笑道。
晚上,朱代东在好再来私人宴请李顺,菜只点了三个,但酒却叫了六瓶,李顺没让上好酒,全部是树木岭酒厂产的老白干。两人都是海量,也不用劝,你一杯我一杯的,爽快的喝着。李顺想知道朱代东的计划,否则等喝高了之后,朱代东再说,他也记不住了。
“朱乡长,你可有计划?”
“要债如同作战,当然得有计划供应,欠债的有八百多个,而我们只有两个,如果一个一个的要,没有二三年休想有结果,因此,要打歼灭战,让他们主动来还钱。”朱代东说道。
“你的想法不错,但恐怕难以如愿。”李顺不觉得谁会傻得主动来还乡政府的钱,这八百多人,能全部记得有这么一笔欠款,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此要打好歼灭战,首先得主动出击,来一招杀鸡给猴看,这还得借重你才行。”朱代东确实有了个初步的计划,而李顺也是他这个计划里必不可少的人。
“怎么主动出击?怎么杀鸡给猴看?”李顺问。
“明天你就知道了。”朱代东神秘的笑了笑,说道。他已经先了一只“鸡”,明天就准备杀了,用来震慑附近的欠债人,因为年关将近,朱代东不可能去外地要债,只能先从乡里开始,而乡里又是从乡政府附近开始。




误入官场 第一百零二章 天经地义

袁平很少会去陈树立的办公室,一般有什么事,都会在乡政府的办公室碰面,而去对方的办公室,意味着就是请示汇报,在这方面,袁平尤其注意。但是今天,为了朱代东的事,袁平主动去向陈树立汇报了这件事。袁平指出,朱代东同志有能力,有闯劲,要债这件事交给他,自己非常放心。
“看来袁乡长很看重朱代东这位同志。”陈树立说,袁平很罕见的来自己办公室谈朱代东的新任务,意思只有一个:朱代正的政府的人,而且他又跟朱代东谈好了,你就不要在这件事上干涉过多。
“朱代东同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对他信心十足。”袁平笑道,只要陈树立不提出反对,这件事就算是成了。虽然他没能阻止朱代东升副乡长,但是朱代东要想再进步,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他的。而朱代东一旦答应了要债这件事,他就会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拨,到时只要自己再拿这件事做点文章,他以前所做的一切成绩都无法抵销这次的失败。
“有信心是一回事,能不能办成又是一回事。要债可是件棘手事,如果有可能,我建议换其他有经验的同志,比如李金同志。”陈树立淡淡的说道,袁平现在是在力捧朱代东,但捧得越高,到时摔下来就会越痛,讨债这样的事需要有耐心,需要很好的水磨功夫,李金就很适合做这样的事。
“书记,你可能忘了,前年乡里组织了讨债队,当时李金同志正是队长,忙活了三个多月,只要回来几百块,连他们的开销都不够。”袁平苦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乡里的资金紧张,发完今年的年终奖,乡里的账上,连一千元都不够了。”
“朱代东真的能讨回那些债么?何况他还在办饲料厂和养殖场的事,翻了年,他负责的教育和计生马上将要应付上面的检查,他能用在讨债上的时间可不多啊。”陈树立说道,朱代东已经明确向他提出要为乡里讨债,只要朱代东能不耽误乡里的致富工程,陈树立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而与袁平的关系搞僵。
朱代东机缘巧合而被提拔为副乡长,上位得太过容易,也确实该好好磨砺一番,这对他日后的成长也是有利的。讨债不利之事可能会耽误他几年时间,但与乡里的其他干部比,朱代东比别人提前了十年还不止,有的时候提拔的太快并不是件好事。
“饲料厂的设备从调试到生产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朱代东同志是有时间去催款的。”袁平微笑着说道,只要陈树立不坚持,这件事就算成了,这次陈树立“支持”了他一次,以后自己再还给他便是。
袁平走后,陈树立将朱代东叫来,他必须正告他这件事如果没办好的后果。李金前年也讨过债,虽然他没有成功,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仕途。但是朱代东不一样,他在树木岭无根无基,在雨花县,也不过是与县委书记和公安局局长是酒友而已,顺便说一句,此次县里人事变动,赵金海已经由公安局副局长提拔为局长。
1...2930313233...7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