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十二射浮光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零度寂寞
宁晞,爱过一个人,就算从未得到回应,也不枉情动一次。
你可以不后悔,可以不甘心,但现在,你该死心了。
她深吸一口气,怅然一笑,是啊,就这样吧。
病房里。
沈素芳和陆语面对面吃饭。
她凝眉看着陆语,就看见她眼底清澈如泉,又带着一丝坚定。她想跟陆语说些什么,可到底喉头酸涩,发不出一个音节。
这女孩,比她想象中坚强太多。
沉默半晌,沈素芳给陆语夹了块黄油煎鱼,这才说:“你多吃点,别奕承还没醒,你先累垮了。等他好起来了,你们赶紧把婚结了……”
事到如今,陆语早已是她认定的儿媳妇。
“……嗯。”陆语点点头,脸颊微红。
那块外焦里嫩的鱼肉,她却是没吃两口,只觉那股鱼腥味似乎特别浓烈,刺激得她有点反胃。
**
晚上九点,司机照例将车停在社区街口。
陆语下车,在路边的咖啡店买了杯热巧克力,双手绷着纸杯往公寓楼走。
从咖啡店到公寓,大概几百米。
安静的林荫路两边植满橡树,路灯的灯光不甚明亮,又被高大的树冠遮住些许光亮,整条幽径随之显得愈加黯淡,阴恻恻的。
陆语读大学那会儿天天都从这里经过,也不觉得夜路害怕,因为那时她不是一个人走,她身边总有一抹颀长、英挺的身影陪伴左右。
“你以后不用每天都来街口接我啦,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她摇着马尾辫,跟走在身边的少年说。
“这一带治安不好,还闹鬼,你不怕么?”唐奕承双手抄在外套衣兜里,挑眉睨着她。
陆语拧起眉毛,有些惊讶:“这里闹过鬼?”
唐奕承“嗯”一声,压低嗓音讲给她听:“以前这座楼里住着一对年轻情侣,男孩每天晚上接女孩回家,也是走这条路。后来有一天男孩突然没有出现,女孩倒没觉得不对劲,以为他有什么事耽搁了。当天夜里,女孩接到了男孩的电话,他说跟朋友在酒吧喝酒不回来睡了。女孩有点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直到隔天早上,警察敲开女孩的家门,说她男朋友昨天下午跟人打架被人打死了。女孩猛然想起半夜那通电话,当即吓得尖叫起来……”
陆语听得头皮发麻,不自觉地挽住唐奕承的手臂,“然后呢?”
他还是那么拽拽地往前走着,继续说:“可是第二天晚上,女孩又是一个人走这条夜路时,居然看到了她男朋友在等她。男孩说,他根本没死,是警察骗人。女孩抱着他哭了一通,就跟他一起往公寓楼走,哪知走了一半,女孩突然一低头,发现她男朋友……没有影子。”
刚好走到最黑处,陆语吓得把脑袋直往唐奕承怀里拱。
可他不仅不抱她,反倒声线更低:“小语,你看看我有没有影子……”
陆语心肝一颤,惊悚得不由发出“啊”一声,她挽在唐奕承臂弯上的手猛地顿住,低头就往地上看——
昏暗的路灯下,他的影子好端端地投映在地上呢。
“混蛋啊你,吓死我了。”陆语在他的影子上踩了两脚,腮帮子鼓鼓的。
唐奕承这回倒是笑了,搂住她的肩,牢牢的:“笨蛋,以后还需要我来接你回家么?”
“废话,当然需要。”陆语撇嘴。
就是这条夜路,他们一起走了两年。
陆语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唐奕承,其实那天她听到他的鬼故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是她喜欢勾着他的手,跟他一起走这段回家的路。她担心如果自己说“不害怕”,他以后就真的不会来接她了。
少女的心思,可爱又单纯。
此时,地面依然树影斑驳,街灯依然昏暗幽淡,可原本那成双成对的影子却已然无踪。
孤寂的夜路上,只有一个人的影子。
陆语踩着自己那被路灯拉长的影子,突然就有点想念那个少年了。
她打开纸杯盖子,喝了一口热巧克力。
甜食有助于舒缓神经。
其实她这几天,不是不担心,不害怕啊。每晚夜阑人静时,陆语都会在那张会“咯吱”作响的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她会想起曾经在那张床上,每一个与他相拥入眠的夜晚,他炙热的气息、俊朗的容颜、有力的臂弯和那结实的胸膛都是那样紧紧地包围着她,侵占她每一寸发肤,那样才能让她睡一个安稳觉。
可现在,床是空的,是凉的。
她在那间地下室里找回了属于他们的曾经,属于他们的所有回忆,她甚至能够在床褥上嗅到属于彼此的旧日气息,可她却唤不醒那记忆里的男主角,只能一遍一遍地独自回味那种甜蜜又酸楚的滋味。
属于夜的悲凉,在每一个晨光微曦的初晨,被第一缕朝阳带走。
迎来白日的希冀。
在医院里,陆语长久地凝着那张俊朗的睡颜,她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一番:
在彼此分别的七年里,她每每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那两年,总觉得那些美好的时光只在弹指之间,犹若天边红霞那么短暂;后来,他们重新执子之手时,她想起彼此相互折磨的那七年,又觉得那些痛苦和忧伤同样只是白驹过隙,一晃而逝;那么,也许真到了他们变成小老头和小老太太的那一天,再头靠着头、手牵着手忆起现在这段他昏迷不醒的日子,大概也觉得不过是岁月长河中的一小段插曲吧,没那么难熬。
是啊,七年都等过了,还怕再多等一下子么。
爱上一个人,就好像真的就像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
陆语没办法不坚强,因为那个容她脆弱、耍赖、撒娇的男人现在睡着了,她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等他醒来。
**
翌日,天空明净如洗集团内部却暗藏血雨腥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集团最高决策者莫名其妙消失了十一天,各种猜疑风起云涌,公司几名位高权重的老股东开始蠢蠢欲动,欲谋权事。
这实在不是新鲜事,自古以来,皇权被削,宰相篡位的戏码不计其数。
唐奕承当年为了早日立足华尔街、极速扩充资产,不得不稀释股权,吸引投资。那会儿蒋仲勋曾经劝阻过他,不可过度融资,以免危及他在董事会的地位。可唐奕承没有时间,他等了太久太久,早已没有另一个七年任他耗费。
他在集团主事的时候还好,毕竟由他一手创立,就算那帮老股东仗着自己股份多,时不时投个决策否决票挫挫他的锐气,却也并不能真把他怎么样。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
山中不可一日无虎,唐奕承的“消失”,无疑为那帮老狐狸创造了造反的绝佳机会。不知集团内部哪位有心之人把“唐总在美受伤昏迷”的消息散布给了国内媒体,导致集团股价大幅下跌,员工人心惶惶。而与此同时,老狐狸们纷纷趁着股价低点开始大幅收购。
当天,陆语是在起床后、接到宋远的越洋电话时,才得知这些事的。
忠心耿耿的宋远坐镇b市,急得直挠头,他恨不得扒开唐奕承的眼,抠开他的嘴,这个时候,哪怕他随便说句话都好啊。只要证明他还活得好好的,就足以令那帮老混蛋有所忌惮了。
商场上的尔虞我诈,陆语一窍不通,但她还得安慰宋远:“你先别着急,容我想想办法。”
宋远压根没指望一个女人能想出办法来,但消息传不到唐奕承那儿,他只能汇报给陆语。
挂断电话,陆语拥着被子坐起身,翻看宋远发给她的那些b市媒体的新闻截图,她只觉脑瓜仁“嗡嗡”作响。
国内媒体的分析露骨又讽刺,称唐奕承曾是少年犯,后来虽然白手起家,但实则根基不稳。他既无背景又没后台,实力远远比不上那些家底雄厚的富二代。再加上他年轻气盛,随便一个老股东都是能当他爹的年纪,这就导致唐奕承难以服众,甚至是让集团出现信任危机。而目前,董事会为了力挽狂澜,已有意扶植新任ceo上位。
好一个“力挽狂澜”,陆语这么好脾气的女人,都忍不住想要暗呸一句“人渣”!
在b市的那段日子,她总觉得唐奕承冷酷霸道,我行我素,却从不知道在他的光环背后根本就是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尽管事态非同小可,但陆语如今也算经过风浪的人了,急中生智,她就想到那么一个人。
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帮忙,又能帮多少,可这个节骨眼上,她还是得试一试,至少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奕承辛苦打下的帝国毁于一旦。
陆语第一时间把宋远传给她的消息,转发给了蒋仲勋。
她这辈子没求过什么人,就算再艰难的日子,她也自己挺过来了。现在拉下脸求人,陆语难免心中忐忑。
而更糟糕的是,她的消息发出去了,蒋仲勋却一时没有回复。
**
陆语揣着手机出了门,她并未像往常一样直奔医院,而是让司机把她送去了附近的一所教堂。
唐奕承以前带她来过这里,当时陆语说自己是无神论者,不信基督也不信天主。
他摸了摸她的头,眉梢一挑,道:“我也不信,但不妨看看。”
那天碰巧有新人在教堂结婚,两人权当观摩了一场西式婚礼。
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场婚礼梦,陆语也不例外,她或多或少被那种幸福的氛围所感染,有些心潮澎湃。离开教堂,她就拉着唐奕承叽叽喳喳地回味那场陌生男女的浪漫婚礼。
唐奕承倒是眉目淡淡的,只问她:“你要是喜欢,以后不如我们也在教堂结婚?”
陆语眨着眼睛,看着他那张帅气的脸,立马脑补了一下唐奕承身穿燕尾服的俊朗姿态,以及自己披上白纱的模样……
她笑得娇憨可爱,毫不迟疑地点头说:“我看行呀,就这么说定了。”
唐奕承屈指,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也弯了弯唇,笑了:“原来娶你这么容易啊。”
那一刻,有没有信仰不重要,够浪漫,够幸福,就行了。
故地重回。
还是古老的哥特式建筑,魁伟繁复的穹顶,巧夺天工的雕刻,描绘得细腻精致的教派窗画,什么都没变。
可走进去的那个瞬间,陆语的心态却有些微的改变。
教堂里没有婚礼,只有信徒在做礼拜。
陆语悄声在最后一排坐下。
这一刻,悠扬的钟声,平缓的诵经声,在耳畔余音缭绕,每一个音都沾染着慈悲的光芒,让人无端感觉到宁静安和。
心念微动,陆语双手合十,低下头,跟着默默祷告。
有人说,一个人可能不信神也不信佛,却也许会在某一刻相信因果。
这大抵就是陆语此刻的感受吧。
那个曾经不信命的女孩,此时,却在用一颗最诚挚的心,向命运祈祷。
祈祷她的唐,快点醒来。
**
祷告结束,陆语刚离开教堂,手机就响了。
还是宋远来电。
电话接通,她就听宋远语带惊诧问道:“唐总……是蒋仲勋的儿子?!”
陆语诧然,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尚不容她厘清思绪,宋远已半是狐疑,半是震惊地解释说:“刚才蒋先生发了声明给媒体,称唐总是他儿子。并说唐总回归前集团大局暂时由他接管,请浑水摸鱼之人好自为之……”
蒋仲勋这是为帮唐奕承,所以胡乱杜撰出个理由,以堵媒体之口?
还是……
宋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在竹筒倒豆般地说着,陆语整个人却已经如遭电击一般,猛地被钉牢在原地……





十二射浮光 第55章
55.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初春乍暖的正午,日光倾城,这是纽约一天中最美的时光。尖顶的哥特式教堂沐浴在圣洁的光辉中,魁伟又神圣,仿佛画家笔下最为大气磅礴的一笔。
而站在教堂前的陆语,脸色却苍白了。
宋远的电话早已挂断,她的手机却仍旧举在耳畔,握住机壳的手指僵住。
在她的认知中,唐奕承是有爸爸的。
陆语虽然没有见过唐父,但却不止一次地听唐家母子提及过此人。就在几天前,沈素芳翻旧照片时还把陆语叫过去,指着照片上的中年男人跟她说:“这就是唐建海,奕承的父亲。”
据沈素芳回忆,她和唐建海都是c市人,早年生活并不如意,后来有了奕承,又正好赶上移民潮,两人为儿子打算,于是历尽艰辛到美国打拼。和许多第一代移民一样,唐建海夫妇没有多少积蓄,也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只有华人的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那会儿夫妻俩在酒吧调酒,餐厅洗盘子,给人当司机、当保姆……什么活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总算把唐奕承养大成人。
幸好唐奕承争气,终于让含辛茹苦了大半辈子的沈素芳过上了好日子,可唐建海却是个没福分的,他在儿子十六岁那年,便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
如此慈爱的父母所养育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信息量太大,陆语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转而又蓦然想起蒋仲勋之前说丢过孩子的事儿,也不知道他当年丢的是男孩女孩,莫非——
他是因为思子(女)心切,索性在危急关头拿唐奕承当儿子了?
陆语心头疑云密布,当即让司机把她送回唐宅。
新闻一出,势必人尽皆知,满城风云。沈素芳早晚会知道,陆语想着这种时候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直接问问沈素芳就真相大白了。
殊不知,在半道上,陆语意外接到了蒋仲勋的电话。
对方口吻依旧无波无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蒋仲勋只道出个地名,让她过去。
陆语挂断电话,重新跟司机报上目的地,车子调头,改向华尔街驶去。
二十分钟的车程,陆语全然无法集中注意力,脑子里乱糟糟的,努力回忆着照片中的唐建海。
到底是被宋远那个真假难辨的消息刺激到了,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现了错觉,以至于总觉得唐奕承跟唐建海长得确实……不大像。
唐建海是位样貌普通的男人,方脸单眼皮,面容和善老实,看起来性子温温吞吞的。唐奕承就不用说了,眉眼狭长、鼻梁英挺、下巴微微尖削,五官如雕塑一般精致,而且脸部轮廓清朗鲜明,他光是往那儿一站,就透出一股子桀骜凉薄的气场。
基因和遗传这种东西……
陆语头疼欲裂,摁了摁突突乱跳的太阳穴。
**
蒋仲勋的公司位于曼哈顿的心脏地带,超高层的钢筋玻璃建筑,碧蓝色幕墙,仿佛是一根巨大的晶莹剔透的结晶体,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盈盈辉光,宛若一座延伸向纽约天际线的“天空之城”。顶层的总裁办公室可以将华尔街的财富,纽约的繁华,以及薄冰渐融的哈德逊河和冬逝回暖的中央公园,统统尽收眼底。
当年,二十一的岁唐奕承就是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全新人生。
多年后,还是在这里,陆语坐在蒋仲勋对面的白色真皮沙发里。
陆语跟这人说来并不算熟悉,打过照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在b市一次,唐奕承车祸入院一次,后来蒋仲勋去医院探视过几次,仅此而已。
对于唐奕承的这位“恩人”和“伯乐”,陆语以前从未多想过,而此刻,她忍不住仔细打量起面前这张脸——
丰神俊朗,气质儒雅,眉宇谦和却又稍显凌厉。
陆语的神经猛地一跳。
基因和遗传这种东西……
也许,真的是骗不了人。
蒋仲勋浅啜一口秘书送进来的咖啡,他问陆语:“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么?”
答案就堵在嗓子眼呼之欲出,憋得陆语有些焦躁,可对方偏偏一副淡然自若的姿态,她也不知是否该由自己点破。
“你真是唐的父亲?”陆语终究没忍住。
蒋仲勋挺喜欢她这种直来直往的性子,却不答反说:“今天你帮了奕承一个大忙,如果不是你及时联系我集团这次可能真的危机重重,损失惨重。奕承日后有你这样的妻子和贤内助,我也可以放心了,不枉这些年来所有人忍受的离别之苦。”
陆语的身子猛地僵住。
怔然半晌,她才悟出对方口中那个“奕承”、以及此话里的深意来——
答案,已不言而喻。
从离开教堂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分钟,尽管在这段时间里,陆语早已心生疑窦,也做好心理准备。可这个瞬间,亲耳听到确凿无误的消息,那种震惊的程度远比她预料中……强大太多。
她微微瞪圆眼睛瞅着蒋仲勋,顿时心如擂鼓,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
“你……早就知道了?”抿了抿唇,她结结巴巴地问出这么句。
喝惯的黑咖啡入口,蒋仲勋竟是隐约嗅到一丝苦涩,眼中也流露出一瞬罕见的苍凉:“当年把奕承从拘留所里弄出来的时候查到的……”
蒋仲勋最初在地下拳击场曾与唐奕承有过一面之缘,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让他当场馈赠对方一枚蓝宝石袖扣。老实说,那枚袖扣虽然价值不菲,但对富可敌城的蒋仲勋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后来,他接到了唐奕承委托律师打来的电话。那时他并未立马答应会伸出援手,而是首先派人去查唐奕承的底细。蒋仲勋不吝惜钱财,可他是商人,即便他有多看中一位年轻人,也断不可能帮不清不白和无缘无故的忙。更何况,是从监狱里捞人这种事,弄不好他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殊不知,查到的结果令蒋仲勋大为震撼。
唐奕承的祖籍竟然在c市,年龄和血型也与他早年丢失的儿子完全吻合。只可惜时隔久远,许多事早已无从查证,他也只是抱着极其侥幸的心态,瞒着唐奕承,给他做了dna测试。
蒋仲勋永远记得拿到检测结果的那一天。
那一天,红霞相映,大地流金。
他就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拿着那份报告,指节控制不住地颤抖个不停。
二十八的血脉亲缘,上万个日夜的相思成疾,对亡妻遗愿的愧疚与亏欠,在这个世界兜兜转转,在四季轮回间寻寻觅觅,在一位父亲心里一刀一刀刻下永远抚不平的沟壑和伤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到了那一刻,不过就是一张薄薄的纸——
他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蒋仲勋原本以为此生再也无缘见儿子一面,他早已死了的心,就在那一刻,死灰复燃。又或者,历经沧桑,阅尽千帆,这一生也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比那一刻,更为摄人心魄。
陆语激动的心绪倒是渐渐平复下来,不由得默默唏嘘。
也许,这世上本没有“运气”二字,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恩惠,如果唐奕承不是蒋仲勋的儿子,对方也不可能助他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
可话说回来,绕了大半个地球的父子重逢,又何尝不是老天赏赐的“运气”呢。
陆语尚有些疑惑不解,她直言问道:“你既然找到奕承了,为何这么多年不跟他相认?”
“这事说来话长。”蒋仲勋轻叹口气,才说:“我知道唐家生活拮据,可唐氏夫妻一直把奕承当亲生儿子养育的。失子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有体会,我不能把这种痛苦加诸在旁人身上。生之恩,养之恩,左手右手都是情,也没必要让奕承左右为难做出取舍,只要他过得好,我就知足了。”
一番话,蒋仲勋说得音色平平,气息沉缓,但其中为人父的慈爱和酸楚,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陆语没抚养过孩子,却也多少可以感受到一些——失散多年的儿子就近在眼前,却不能听他亲口叫一声“爸爸”,反而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和情感,这究竟是怎样的遗憾?
低眉思索间,陆语不得不对这位商人、这位父亲刮目相看,她笑了笑:“蒋先生,你真是个好爸爸,我突然觉得奕承挺幸福的。”
被个丫头夸,素来不苟言笑的蒋仲勋这下倒也笑了,不免感叹道:“奕承到底是随我,是块经商的好料。刚开始的时候,虽说是自己的骨肉,但毕竟过了那么多年,我也不了解他。他的人品、能力和性格都需要考验,所以那时我给他投入的第一笔资金并不多……”
逆转人生,谈何容易。
不用对方说,陆语也能想象唐奕承定是吃了不少苦头,而且依他的性情,大概不会向蒋仲勋需索无度。
果然,蒋仲勋说道:“奕承能吃苦,也有脑子,拿到钱先去读书了。我盘算着,等他毕业就帮他开间公司,哪里知道这小子半工半读,自己就把公司开起来了,后面愣是坚决不肯再跟我拿一毛钱。”
谈及儿子的致富之路,蒋仲勋言语间带着属于父亲的骄傲和自豪。
陆语却不知想到什么,原本舒缓的脸色微凝,她忽然有点难受,“对了,沈阿姨那边怎么办?她应该不知道奕承的生父是谁,如果她知道了,可能会受不了的。”
她带着担忧的话音刚刚落下,秘书便敲门进来,身后跟了位女士。
正是沈素芳。
“我会跟沈女士解释。”蒋仲勋对陆语说着,已经站起身,朝沈素芳略一颔首:“不好意思,把你请过来。”
沈素芳衣冠得体,脸色却非常不好,尤其是一双眼,目光有些微的涣散和失神。她显然看到了那些新闻,已知真相。
苦苦隐藏二十多年的秘密,看似平静得快要被岁月沉没,却在揭开的一刻,波澜骤起,她心情之复杂不是常人可以想象。
陆语觉得这种场合不适合有她旁听,她也从沙发里站起来,说:“那你们聊吧,我先去医院了。”
1...282930313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