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文坛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啥?
帅哥?
教室里面的学生听了这句话,瞬间扑哧一声,口水都要笑出来了。
还能这么解释?也真是够赶时代潮流的了!
一大帮子学生乐的不行。
老师们也大抵如此。
“所以你们想啊……”叶晨嘴角洋溢着笑意,道:“周瑜二十几岁就当上了权势滔天的中郎将,用现在的话说都是中央干部的大官了,娶了当时国家里最漂亮的美女做了自己的妻子,可谓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他都成了这么大的人生赢家了,怎么会去嫉妒别人呢?别人嫉妒他还差不多!”
帅哥,美女,人生赢家都出来了!
学生们都好笑叶晨顺手拈来的现代化解释,真是绝了!
这时,叶晨做总结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很大的。”
“陈寿曾经说他气度不凡,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也很高,刘皇叔评价他是气量颇大,蒋干对他的评价,是雅量高致,所以现在都把一个本来指点江山、风度翩翩的周郎,说成是一个气量狭窄的小人,这要是让周瑜知道,肯定会冤枉死的!”
学生们听了虽然一阵哄笑,但他们对周瑜的印象比较根深蒂固了,一时将信将疑,有认真的同学就举手提问了。
“叶老师,既然你说历史上周瑜实际上气量很大,但为什么现在普遍都认知周瑜的气量小,这么多人都这么认为,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证明吗?”
叶晨笑道:“哈哈,这位同学,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正因为人人都这样说这样写,所以你认为这样说写是对的。演义小说就是这样,它并不是历史,而是将一部分历史戏说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传播。《三国演义》正是如此,正因为其戏说部分历史,广为传播与接受,在人心目中留下各个人物根深蒂固的人物形象。”
“难道张飞真能一吼,把长板桥吼断,那他还真是盖世高手,跟我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有的一拼;难道诸葛亮的七星灯不熄他真能续命?那他也太神了,躲到一个位置偷偷点灯不就行了,还死什么!“
学生们一边听,一边笑,一边想,若有所思。
“还有,大家一提到诸葛亮,会立马想到他与司马懿对战的经典一段——空城计!但我告诉大家.......空城计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什么?
学生们眼睛一瞪,大惊!
(ps:第四更送上,还欠打赏的三更,慢慢补回来,打赏500起点币加一更继续,其实我要不似为了5块钱,只是希望看到更多读者支持我,好累,码字慢的我心力交瘁!)(未完待续。)





文坛崛起 第三九零章 叶晨说三国(下
空城计不存在?
学生们一片惊异,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历史这个人物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初中课本里都有这段文章,叶晨竟然说他不存在。
一群熟知此故事的学生们听到这个,觉得很是惊异,你要是说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这带点玄幻色彩,让人不太能相信,但空城计是实打实的,运用的心理战嘛,这怎么还是假的呢?
叶晨在一环又一环地挑战他们的人知!
画面另一端,能瞧见学生们脸上惊疑的叶晨,轻轻笑了笑:“空城计是诸葛亮个人传奇色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其惊艳卓绝的军事天赋。但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其实这些都是小说中采用演义的手法刻画和塑造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但军事天赋却并不像大家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形象那般神乎其神,而空城计……也不存在。”
“叶老师,你说空城计不存在,那你能给出证据吗?”有学生提问。
后面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也听得惊异,这班人领导搞管理还行,《三国》的历史他们也是一抹黑,而文学系那几个老师,研究《三国演义》倒是有一套,但对三国历史没那么透彻,也是带着些许茫然若有所思的样子。
“宁院长,小叶老师说的对不对,空城计历史上没有?”许平秋苍老的脸上升起感兴趣的神色,问了下旁边的宁五山。他是物理学院士,对三国的文学和历史自然懂得不多。
“这个,咳咳,我也不太清楚!”宁五山被问的老脸一红,他对三国历史所知不多,倒是喜欢听《三国演义》的评书,空城计这段他都能娓娓道来,但这时候听叶晨这么一说,被说的他脑子也迷糊着呢。
《三国演义》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大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上经典桥段,脑子里根深蒂固了,但真正知道三国历史的人很少了,更何谈研究的透彻的。
所以叶晨一说空城计不存在,都很惊疑,像听到了不可思议的新闻。
面对众人脸上的疑惑,叶晨笑的越来灿烂,不急不缓,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演义小说,但它不是历史,这只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文学作品而已。我知道空城计这个经典桥大家都耳熟能详,甚至能娓娓道来,不相信我说的观点。那么,如果你们不信,那么我就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回答的上来,我就承认我说的是谬论!“
叶晨自信满满地微微一笑。
“大家记得这个桥段,郭冲说司马懿率兵来打阳平,而诸葛亮当时手上没有兵,用了一个城门大开的空城计诈让司马懿退兵了,是这样吧?”
“是啊。”
“诸葛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就诈走了司马懿!”
学生们杂乱不清地纷纷表示没错,是这样。
叶晨轻声一笑,带点狡黠“那我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根据三国正史记载和考证,当时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节宛城,他那时候根本就不在阳平战场,这个人既然都没有到这个地方,那这件事怎么可能会生呢?”
话一出,学生们一懵。
“啊?”
“真的假的啊?有这么一回事?”
一班学生听得不明所以。
老师们也都面面相觑,他们还真不知道还有这回事,不少人听得眼睛发亮。
叶晨继续道:“第二个问题,大家熟知的,当时司马懿大兵压境,诸葛亮心中妙计一出,大开城门,派了些老弱病残的小兵在门口扫地,自己往城楼上一坐,悠闲自在地抚琴唱起了卡拉ok。”
“噗!”
“卡拉ok?”
“哈哈!”
一教室的人都听的正起劲,想不到又冒出一个现代化词语,一时都笑的前仰后合了。
叶晨继续:“他当时唱的是什么呢?大家看三国演义影视戏剧的,应该有点映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然后他下面又唱马谡不中用,你司马懿贪得无厌又来打我?你来打吧,我已经准备好了,扫好了街,摆好了酒,准备犒劳你的三军,你既然来了你就进城来嘛,来,来,来,上来听我弹琴。”
教室里的人再次笑的前仰后合,觉得叶晨说这段话的表情实在有点猥琐!
“司马懿这时候已经带领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抬头心里叽歪开了,心想孔明这哥们什么意思?请我上去喝茶唱卡拉ok啊?噢,我上去卡拉,你把我ko了?那我找谁评理去?我才不上这个当,撤!”
教室里笑声更大了!
叶晨眼角笑的更深了,“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大家看到这个桥段时,会不会觉得有点别扭呢。怎么个别扭?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件事很不符合逻辑吗?司马懿为什么不敢进攻?无非就是怕城内有埋伏嘛,就那么大一个城池里面能埋多少人啊?冷兵器时代,也不可能城里埋地雷和炸药啊?就算你怕有埋伏,那好啊,城门都是开的,你派一个侦察连进去查探不就行了?撤兵干嘛?傻呀!”
地雷?
炸弹?
一群学生听叶晨这么讲解,简直笑声停不下来!
叶晨继续:“人家诸葛亮就是城门大开,唱唱歌喝喝茶就吓跑了司马懿,司马懿历史上这么奸诈一个人物,这样弄也太儿戏了吧。他不攻城担心有诈,把城围住不打,耗死诸葛亮总行吧,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司马懿这个奸雄会想不到?”
叶晨二问三辩,无人应答!
一群学生和老师都听得入神了,有些人更是说不出话来反驳!
真的没有空城计?
这真是小说杜撰出来的?
历史上真没这回事?
一串连珠炮放完,该是最后收工的时候了,最后叶晨总结道:“所以空城计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根本是站不住脚的,至于诸葛亮其他传的神乎其神的,比如说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借东风,这都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但是文学作品把他刻画演绎的太神乎其神了。照这样说,诸葛亮是带有主角光环的,神机妙算,能窥破天机,其他那些配角都成了傻子。一出兵打仗,诸葛亮事先先给几个锦囊,说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打开看看,会有办法,等那些将领打战没招了,一打开锦囊,嘿,军事神机妙算,有办法了,然后才知道要干什么打什么。你们来评评理,这未免也太把战争当儿戏了!都成全诸葛孔明一个人了!”
“历史似纸,演义是笔,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咱们下次见!”
话落,这一刻,也不知是谁鼓起了掌!
瞬间,整个教室掌声雷动,教室里学生和老师都站起来奉上掌声!
精彩!
太他ma精彩了!
(ps:昨天降温晚上睡觉感冒迷迷糊糊的,今天更新小,明后天会补上的!欠了四更)(未完待续。)




文坛崛起 第三九一章 一堂课的双重热议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下课!”
叶晨最后微笑着悠悠然说了一句,关了视频。
屏幕上一片漆黑,但复旦大学的这个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学生们脸上都卯足了兴奋劲。
掌声持续了足足一分多钟都没有停下!
这节课程结束,但大伙儿听的是意犹未尽,叶老师的说三国真是太精彩了,三分幽默七分睿智,听的人不带一秒钟打岔的,让人入迷。
几分钟后,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们纷纷下课退场。学生们在下课路上三五成群地叽喳讨论。
“今天是我上大学以来听的最认真的一堂课,哈哈,叶老师讲课真心牛bi!”
“对啊,我都听入迷了!那个开头的梗——吗丁啉专治胃炎,都笑死我了。”
“真是长见识了,原来空城计在历史上不存在,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神啊!”
“今天真是大惊喜,国民老公给我们上课,我现在眼里都是红心,大爱叶晨啊!”
“对了,我想起来了,你们用手机录视频没?这要是放到网上去,叶晨老师直播上课,肯定很好玩,哈哈。”一个女生突然咋呼道。
“握草,一说我光听课了,也没想到这事啊!”
“我也忘了!“
一说这个,几个人都因为听课入了神,没想到这事上。
“一群菜鸟,看我这!”一个学生晃了晃手上的手机,脸上笑意盎然,其他人眼睛一亮,哈哈大笑。
…………..
晚上,八点半,复旦大学贴吧,刊载了一条帖子——“独家爆料,今天晚上复旦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条帖子标题党无疑,但点进去,一个文字和一段视频。
文字——“绝对的独家爆料!今晚,传说已久的前复旦文学院讲师,著名导演、作家叶晨,给我校大一汉语言四个班网络直播授课,对,你没听错,叶晨玩的是全民直播,给学生讲课,而且相当精彩,不信请戳视频。”
有很多学生吧友瞅了这个唬人的帖子,点了进去,再一看文字内容,顿时大感兴趣,纷纷点了进去。
也只是几分钟的事,一下子这个帖子就在复旦贴吧火了,顶在第一排。
帖子下面纷纷是复大学生的回帖。
“6666,劳资还以为是标题党,结果点进去后吓尿了,玩直播给学生讲课,我在寝室是跪着看完的,别扶我,让我拜拜叶老师!”
“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太天才了,玩直播讲课,学校要玩新世纪讲课法嘛?还有,来个懂历史的,历史上真没有空城计吗?我可是孔明的脑残粉1”
“握草,再一次见识到叶晨讲课,鸡动的快要脱裤子来发泄了,前年我读大二,听他在学校的第一场公开课,当时那一堂课,倒读《西游记》技惊四座,印象实在太深刻。现在又看他品《三国》,引经据典加条理分析,风格更成型,三分幽默七分睿智,讲古典名著我就服他!”
“麻蛋,劳资的眼睛被楼上闪瞎,能不能注意下尺度,看叶晨讲课的视频你特么脱裤子干嘛…..,”
………………
很快,这个视频被复大学生们纷纷转发,在wei博、wei信、扣扣空间等社交渠道。
这个视频因为打上了叶晨的标签,同时带着“直播上课”“说三国”的噱头,一在wei博上传开,很快引起了众多关注,一时间,引发了网友双重争议。
“这方式6,别的明星开直播卖萌讲段子,你看叶晨明显就比他们高了一个等级,给复大的学生们直播讲三国。”
“握草,叶晨用直播软件建房间给学生们上课,是不是太新潮了一点?”
“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感觉这哪是上课去了,这完全就跟现在的网红一眼,说些笑话,逗大家乐。你看他讲得啥,讲三国用说周瑜是周帅哥、诸葛亮唱卡拉ok,学生们笑哈哈,哪有半点上课的样子!”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也觉得叶晨这样的讲课方式太过玩闹性了,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这样对自身名誉没什么好处。”
而另一处争议,则是《三国演义》扎根于人民群众思想的一种体现。
“叶晨竟然说空城计不存在?哈哈,滑天下之大稽!”
“借东风这段我背都背的下来,叶晨说历史上不存在,你在逗我玩吗?”
“叶晨到底懂不懂三国历史啊,我问我爷爷,我爷爷都说有空城计,他是中学历史老师。”
“叶晨这叫出来搞笑吗?”
这种论调颇多,也颇为激烈,《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和“借东风”可是很多人从小开始就记下的东西,乍一听有人说空城计和借东风是假的,不存在,肯定要跳出来说你读没读过书啊,我就从来没听过有这回事,别人都是这么记的,你肯定错了。
就是这样的态度,所以这段视频刚一流出来,许多网友对里面叶晨提出的观点加以抨击,加上网络言语的无限制性,粗言烂语肯定有不少。
可当这些人或调侃或骂了半天后,突然,一个名叫wei博认证名是北大历史系教授的人站了出来,将叶晨说三国的视频中叶晨列举出来的典故和引证来历都一个个地把原文和出处贴了出来。然后发言道:“我出来说句公道话,《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影响深远毋庸置疑,但当前国内太多看了点《三国演义》却不懂三国历史的人都大行其道地出书或在电视台办专家讲座,这是普遍发生的情况,是一种花花皮毛的无知,也是三国历史界的悲哀。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无知的绝对不是叶晨,就凭这节课,他当得起一声老师!”
“额….?”
“北大的历史教授?”
“这教授意思承认叶晨说的都是正确的?”
终于有专业的权威人士开口了,很多人都闭上了嘴巴。
那位北大历史教授继续发言:“叶晨所说的观点确实是有历史依据和严谨的分析逻辑的。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空城计和借东风?历史上确实没有过记载,这极可能是无中生有或是文学的艺术加工,并不是真的,这点我可以为叶晨老师作证!当然,我是来讲公道话的,不偏不倚,他用直播讲课的方式,确实令人不敢苟同!”(未完待续。)




文坛崛起 第三九二章 灵感一现
有北大历史教授出来澄清,叶晨说三国里的观点确实有历史依据和考证,这下许多网友熄火了。
到头来,原来是他们显得无知了,骂的贼起劲的网友灰溜溜地默不作声,要是还抓住这点不放,不就显得自己更傻b了。
放任这些小风小浪不说,在澄清证实叶晨所说观点正确后,这个叶晨说三国的视频,很受网友们欢迎,其中年轻者居多。
“听了很多三国评说,我认为,当属叶晨的风格最容易让人接受,一环扣一环,幽默睿智,很适合当下时代的潮流,更容易被人接受。
“幽默风趣又睿智,似乎这样听着颠覆了以前的认知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让人笑着接受观点,大赞。”
“讲的真好,比看电视剧都吸引人,叶晨真心是胸有笔墨,才华飞扬。”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叶晨下次还直播讲课,那我们也可是一起听课啊,我们进那个直播间不就行了?”
“握草,兄弟一语点破天机,那怎么进呢?”
“呃…,不知道!”
“……….”
视频火势火了,另一个争议尚未解决,显得越发明显,叶晨通过直播软件给学生们讲课,这从来没人试过这样,确实够奇葩的,引来许多教育界人士和部分文学界人士的不满。
“这完全是瞎胡闹,暂不评价叶晨的课讲得怎么样,教师这个职责使命自古以来都是‘一带一教’,教室是教师神圣的领土,用网络直播方式讲课这样大肆宣扬,学生爱听不听,不就乱套了嘛!”
“复大这是要干嘛,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吗,新潮确实是新潮,却过于开放性,少了约束性,成不了模式。”一位教育评论家评论。
…………
反正,这群教育界人士,他们喜欢从这件小事里看大方向,说你这不行,哪有教师网络直播授课的,那学生就缺少了约束和互动学习的气氛,认为是一种瞎胡闹的作为。
当然,小的矛头方向指向叶晨,大的指向复旦大学。
确实,这种太过“新潮”的授课方式,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教育界的人士嚼嚼舌头也是现在的“舆论自由”。
这段叶晨说三国的视频在网络上大火后,次日,复旦大学官方wei博面对教育界的人士的指责和批评做出回应——
“大学的课堂不仅是面对学生,还要面对社会,昔日我校建校校长王家国先生曾说过:“大学者,教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学的门是面对所有勤于知识的人开放的,课堂无大小,并不是瞎胡闹。我校文学院讲师叶老师风采过人,有大知识,大智慧,学校遂任命其作为复大网络公开课的第一个试点讲师,准备面向全社会开放课程。下周五晚,复旦文学院小叶老师的第二堂网络公开课将正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授课,我们复大志向于将大学课堂过渡向‘全民课堂’。届时会到时通知!“
复大官方wei博这条通告一发,瞬间将教育界人士的职责和批评推倒,赢的广大网友一致好评。
人家复大的立足点这么高,立志将大学课堂带向全民社会,教化知识,这么高尚的“远大志向”,教育界那些嚼舌头的人还能说些什么。
此wei博一发出来,各路人马点赞。颇受到社会各界网友认可。
许多望风观望的教育圈人士,这时候惊然发现,这是复大下的一步好棋啊,借此在社会各界竖立一流大学形象和眼界,无懈可击。
初开始的反对声,反倒成了复大树立名校形象的推波助澜之力!
高明,实在是高明!
而在众多网友称赞复旦大学是“良心大学”的时候,正安排《神雕》演员试镜的叶晨,听到消息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尼玛,这复大的高层领导也个个都是人精啊,把话说的那么好听高大上,要办什么“全民课堂”,造福社会。要不是他知道内情,他都差点被’感动“过去,随后竖一根大拇,“不愧是百年名校!”
不就是高考来了,要竖立百年名校的高大形象,借此来提升名校的公众形象,争取教育资源嘛!
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知道真相的叶晨很郁闷,复大倒好,把自己给推了出去,还要劳么子面向全社会网络直播授课。
不过自己现在是复大的一份子,他能说些什么,只能埋怨一声少爷很忙,现在更忙。
好在,柳姐怀孕,想到以后的不久自己的孩子即将出生,他那心情就像抹了蜜一样甜,其他的倒也无所谓了。
就这样,剩下的几天,叶晨的日子在忙碌中过去。
先是开车回牛头村老家,将母亲和老爷子接了过来。之后,白天在公司或书房,相演员或预约自己看中的演员来公司试镜,和黄钟鸣商量筹建剧组和场地的事,晚上就带着柳姐陪着没来过大城市的长辈逛逛街,瞧瞧大城市的新鲜和风景。
逛了两天后,两位长辈就怎么说也不肯出去了,说城市里马路上那么多车太吓人,人多的也吓人。两位长辈倒是很喜欢在花园里翻翻弄弄,照顾花草,找些事做,闲不下来。有时候两位长辈傍晚喜欢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海平面太阳落山的场面。
初来大城市,一切都很新鲜很陌生,叶晨怕两位长辈不习惯,有时候尽量在家里办公,陪着母亲和老爷子。
一晃,过了五天,到了星期三,那天中午,叶晨在书房看书。
每次忙活一阵后,叶晨都喜欢随便在书架子上找一个书来看,杂七杂八都有涉猎,这样放松下心情,放空下脑子也不错。
这是他从大学时期唯一培养的习惯和爱好。
1...126127128129130...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