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剑[综+剑三]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百里冰烟
“梅爷爷好!”小叽萝上前打招呼。
“好,都好!夫人和小小姐没有一起回来吗?”梅伯一脸期盼道。
“娘亲说妹妹还小,不能出门。等妹妹大些,才能回来。”小琴太解释道。
“夫人说的是,塞北风大,小小姐却是留在江南更好。”梅伯立时改口道,“等过些日子,老奴再去看望小小姐!”
梅伯选择性遗忘了前段日子小琴萝的百日宴,他才亲自送了礼物过去。
“回庄吧!”西门吹雪淡淡道。
回到万梅山庄,梅伯早已经让人准备了房间,高床软枕自不必说。只是小孩子们精力总是旺盛的惊人,吃了一点东西就迫不及待跑出去玩了。
梅花镇之所以叫梅花镇,是因为与万梅山庄一样,镇子周围种了许多梅树。如今梅树上已经打满了花骨朵,空气中弥漫着梅花的幽香,有些枝头的梅花已经绽放,美不胜收。
小琴太拉着小叽萝一起挑选了几支好看的梅花剪了,马上寄回长歌门。
“娘亲、妹妹还有舅舅都不能来,我们折了梅花让他们也能赏花闻到花香。”
“好啊好啊,我也要折几支送给娘亲和师父。”小叽萝拍手附和道。
于是梅林就遭了一群小不点的毒手,不过万梅山庄梅花极多。本来就消化不了,折去一些也不减梅林的景色。万梅山庄的婢女本也会收集梅花准备酿酒或制作点心。
且说江南这边杨簌歌令齐豫陪着林平之回了福州。在上官丹凤的提示下,林平之找到了写在袈裟上的辟邪剑谱,便返回了长歌门。
杨簌歌本让林平之以辟邪剑谱引出余沧海,也好解救林震南夫妻。没想到,余沧海行事不严,林平之和齐豫还没有回到长歌门,丐帮已经查到了林震南夫妻的下落。
而西门吹雪更是行动迅速的将人救出来,送去了王府。
林平之一回来便被告知父母已经得救,自是喜不自禁,对杨簌歌感激不尽,还将家传的辟邪剑谱给杨簌歌看。
若辟邪剑谱有什么比其他剑法更吸引人就是它的速成。但是速成功法大多有各种不足,隐患不小,投机取巧终究是旁门左道。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种剑法对于杨簌歌来说与邪功无异。若论剑谱,不说长歌门武学,就是西门吹雪收藏的一些剑谱也比这辟邪剑谱不知道好多少。杨簌歌根本不会看一眼,倒是随手翻看了林远图留在袈裟最后一段话。
“这辟邪剑谱不必细看,只听什么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就不是什么好玩意。”杨簌歌叹息道,“只是林远图既然知道此物不祥,又令子孙不得练此剑法,不知为何竟不将此物毁去。反而传下来,倒是为福威镖局惹来一场灭门之祸。”
林平之闻言,心中一涩。是啊,祖父既然认为辟邪剑谱不祥,不让他们练,为什么又要留下剑谱招祸呢?可是,那终究是祖父,林平之不敢多想。
“不过是贪字害人,这世上有多少功法是速成的。再好的剑法和武功秘籍都离不开天资和勤奋。”齐豫道,“青城派的武功也是经过数代前辈试练,未必就真逊色辟邪剑谱。不过是青城派弟子天分不高,又不勤奋,便起了这等谋夺他们秘籍的心思。”
杨簌歌将袈裟还给林平之道:“林公子,此物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看还是毁去最好。不过,这始终是你祖父留下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做主。”
林平之有些犹豫。辟邪剑谱毕竟是林家传下来的家传之物,辟邪剑谱更是江湖人人想争夺的秘籍。
“小林子,这天底下的精妙武功不知凡几,无论学什么,也好过学这什么老子的辟邪剑法。真练了可就连个完整的人都不是了!”齐豫怕林平之经受不住诱惑,劝道。
这段日子的接触,齐豫也觉得这少年清澈无邪,只是遭逢家变,却带了几分阴沉。人在遭逢剧变是总容易走上歪路。齐豫真不想看到这个善良的少年走上不归路。
“谢谢杨门主,齐姐姐。只是袈裟毕竟是祖父留下的,还要父亲决定此事。”林平之想了想道。
杨簌歌点点头:“也不过是个建议,自然当由你们父子自己决议此事。你暂且将袈裟收好,莫要看里面的剑法,以免沉溺其中。你们连日奔波,想必也累了,早些下去休息。”
“可是,我爹娘——”
“你爹娘在你外公府上,想来无事。不过余沧海未必这么快放弃,先休息两日,我让人送你去洛阳与父母团聚。”
“多谢门主!”林平之激动道。
到了晚间,林平之却收到了林震南夫妻请丐帮飞鸽传书送来的平安信。信上,林震南夫妻告诉儿子,他们已经得救,在王府很是安全。又令林平之暂留长歌门不必前去洛阳相寻,以免让仇人有机可乘。待他们养好伤,便来江南与儿子团聚。
琴中剑[综+剑三] 174.卓吾先生
林平之得了父母的信, 让他暂时留在长歌门, 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 本来都和杨簌歌说好了过两日安排人护送他去洛阳了。
没想到和杨簌歌说过之后,杨簌歌随口就应下来。还让他闲时可以到处逛逛, 去万书楼看书, 微山书院旁听都无妨。林平之留在长歌门小住也不费什么事, 真要送他去洛阳, 反而更麻烦。
毕竟,余沧海还在外面蹦跶。要保证林平之的安全,送他去洛阳的人武功就不能太差。
微山书院除了本书院的学生,也允许其他读书人到书院听课。当然旁听的学生必须遵守书院的规矩,待遇也略不如书院的孩子。比如释疑方面,书院的夫子肯定是优先书院的学生, 旁听的学生须得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向夫子请教。
林平之以前在林家, 林震南也给他请过夫子教导, 不过是略识字罢了。毕竟, 福威镖局也算是在江湖中,而大明的江湖人除了少数有见识的, 都仅限于识字。
林平之在长歌门呆了几日, 就发现长歌门虽然是江湖门派, 文风却极为兴盛。尤其是一些嫡系弟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论学识绝不亚于许多秀才甚至进士。
就如齐豫这样的女孩子也是文武双全。
林平之不由有些羞愧, 想到父亲教导他的那几招辟邪剑谱不过是花架子, 练了也没用。林平之倒是真的听从杨簌歌的建议,静下心来,去微山书院旁听,闲时在万书楼看书。
“师叔,你好像很喜欢小林子。”齐豫见杨簌歌注意到坐在窗下看书的林平之嬉笑道。
“是个聪慧的孩子,难得天性善良,好打抱不平。原还有些娇气,现在也改了。自古都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林家的祸事,若能立的住是个好苗子。”杨簌歌道。
“那师叔何不收了小林子入门?”齐豫道。
“他的骨龄有些大了,基础也不好。若是习天策、苍云武功,勤奋苦练或许不错。但是我派功法须得严打基础,他若静不下心来打好基础,难成大器。”
天策府和苍云的弟子很多都是少年征召入伍,功法自然适用于年龄稍大的人练习。天策木仓法和苍云武功靠的是战场上的拼杀,许多天策和苍云弟子文化水平不算高,可只要潜心练功,武功总是越练越好的。
但是有些门派的武功就不是如此了。比如说习纯阳武功要读道家经典,习少林武功需要研究佛法。七秀剑舞也是以乐入武,不懂乐,就掌握不了剑舞精髓。藏剑弟子的第一课是熟悉西湖景致,不一而足。
长歌门武学以音乐和诗歌为核心,说白了就是文化层次太低连武功秘籍都看不懂,更不要说领会其中精髓,学好武功了。
曲非烟虽然与林平之一样过了入门最佳年龄,但是曲非烟在乐方面的基础极好,可以说已经完成了这方面的基础学习。武功底子也很好,身体已经得到了开发,就算废去原来的武功,重新开始,也能事半功倍。
林平之前面十几年受环境影响并不重视文化学习,习武方面,没有好的武功秘籍,荒废太多。唯一的优点就是资质不错。故而林平之现在想要学长歌门武功不仅需要能够静的下心,打基础,还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行。
在万书楼转了一圈,杨簌歌与齐豫便去了隔壁的文轩阁。万书楼这一片本是整体建筑,长歌文报发行之后,杨簌歌便做主将万书楼隔壁的文宣阁收拾出来做了文报的办公之所,文报的组稿、校对都在这边完成。
杨簌歌两人才进了文轩阁,就见张九龄的弟子张乐迎了出来。
齐豫连忙行礼道:“张师叔!”
九龄公与青莲居士同辈,故而张乐要比齐豫高一辈。
张乐笑着点头应下,对杨簌歌道:“师妹,老师正让我去请你过来,没想到师妹倒是自己来了。”
“本是到万书楼走走,顺便过来看看先生,倒是极巧!”杨簌歌笑道。
随着张乐到了文轩阁会客室,才走到门口,九龄公就笑着招手道:“簌歌来的正好,今日老夫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好叫你们认识一下。本以为大明只有酸儒,没想到今日竟然也能结识一位有识之士。”
杨簌歌顺眼望去,却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若说与一般的老人家有什么区别,便是这位老先生的目光特别清明。
杨簌歌的骨子里带着唐人的几分狂傲,故而面子上表现的再温和,骨子里却有些宁折不弯。因着她武功极高,初到大明就闯出了琴皇之号,相公又是剑神西门吹雪,敢招惹她的不多。
但是大明人素来看不起女子,背地里说三道四的不少。微山书院建立之初,更有江南的文人以她是长歌门门主为由抵制书院,可是杨簌歌依旧我行我素。因为杨簌歌的衣着,又以女子之身抛头露面。那些个读书人见了个个都会转开目光,不敢直视,也有猥琐小人暗暗凝重不说。
可是这位老先生一看就是读书人,见到杨簌歌确实目光清正。毫无这个时代文人的不屑和鄙视。
“簌歌,这位是李先生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原是姚安知府。因读我长歌文报,与我书信往来。这次特辞官来千岛,意欲留在微山书院讲学。”九龄公带着几分得意介绍道,“李贤弟,这就是师侄杨簌歌,也是我长歌门副门主,主管长歌门一切事务。”
“晚辈见过先生!”杨簌歌道。
“见过杨门主!”李贽忙道。
九龄公留着杨簌歌与他们说了会儿话,杨簌歌便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欣喜这位李先生的到来了。
这位李先生相较于大明的一般读书人简直是“离经叛道”。他对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都极为痛恨,认为八股文限制了文学和思想的发展。
熟读圣贤书,却不迷信圣人之言,敢于质疑圣人的“不是”。
张九龄虽然想要改变程朱理学对读书人和百姓的控制,奈何他们始终不是大明人,对大明的了解有限。可是李贽就不一样了。
李贽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而且他的学说虽然在时下程朱理学兴盛的情况下别列为异端。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位名士,有一定的号召力。官居知府,却愿意抛却名利场,投身教育,可见此人品性也是极好。
微山书院能够有这样一位新夫子,与书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除去学识思想,最难得这位李先生还能写。长歌文报也就多一个极好的作者,简直是一举两得。
杨簌歌欣慰于长歌门多了一位名士的同时,李贽也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肯定。
“世人常说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还说什么‘妇女见短,不堪学道’。我便反驳过人的见识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并不是先天带来的。女子若与男子一般教育,自然就有见识了。只是我如此说,天下人却不信。今日见了杨门主,当时有利论据。杨门主虽是女子,学识文采却足以令许多读书人汗颜了!”李贽感慨道。
“李先生过誉了!”杨簌歌笑道,“不过,李先生说女子若和男子一般读书,自也不会短于见识,我却极为赞同。我微山书院亦有女学生,不知李先生愿否教导?”
大唐的微山书院女学生极多,大明的微山书院女学生却寥寥无几。为了平衡这一点,他们入乡随俗将中高级班男女学生分开,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初级班有些附近的百姓将家中女孩子送来认几个字,中高级班唯有少数门中收养的孤女。想要改变大明对女郎的轻视,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仅大明,自从得知上官丹凤那个世界的事情之后,杨簌歌觉得大唐女性的地位也有待提高。虽然相较于大明,大唐女子生活还要好些。但是想要立女户之类依旧不容易,更不要为官做宰。
也就是则天女皇在位,有少数得女皇意的女子得以授官,比如上官婉儿和谢瑶环等。上官婉儿暂且不说,谢瑶环聪慧过人,又极为正直,就是许多男子为官也不如多亦。
可惜,谢瑶环因不畏强权得罪了武三思等人,最后被武三思和酷吏来俊臣诬告,死于此二人严刑之下。后则天皇帝令徐有功查明此案,谢瑶环被追封定国侯,诛来俊臣。
谢瑶环虽然死得早,但是从她可知,女子为官未必就比男人差。
“如此,幸甚!”
李贽的到来,仿佛为微山书院和长歌文报注入了一股清泉。张九龄等人虽然是历史名人,但是身份不足为外人道。
李贽成了微山书院的夫子,开堂讲学,却吸引了更多的江南学子前来听讲。由李贽开始,微山书院的许多夫子被人发现。微山书院的名声一日胜过一日,附学的学子日益增加不说。
琴中剑[综+剑三] 175.新收弟子
林平之如往日一样, 早早的起床读了半个时辰的书, 准备去微山书院听课。到了书院才发现告示牌前聚集着许多学子, 正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考试,所有人都能报名参加呢!”没能挤到里面的一名学子道。
“咦~为什么微山书院的考试所有人可以参加?难道不是普通考试?”
“是特别考试, 考得好, 旁听生可以入书院念书。要是运气好, 被长歌门的门主和长老、夫子选中, 还可以成为长歌门弟子。”
“之前不是很多读书人说长歌门和微山书院离经叛道么?我看微山书院很好啊,要不然卓吾先生怎么宁愿辞官不做,来书院教书。说起来,卓吾先生是微山书院的客座长老,那是不是也可能趁着这次考试选取入门弟子?不行,我要拿张报名表参加考试。”
“能入卓吾先生门下自然是好。但是不打算将来做官的话, 能够拜入琴皇门下才是最好的选择。入了长歌门内门, 就能学习长歌门的最高武学了。你们看看书院那些内门弟子, 个个文武双全,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简直就是天之骄子。”
“以前总觉得江湖人就会打打杀杀, 粗鲁的很。如今方知道原来武功也可以这般文雅。不说长歌门的武功, 上次去七秀坊看剑舞。我的天, 杜工部的诗果然没有骗我,真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实在太惊艳了!”
“谁说不是!据说长歌门门主如今只有一位入室弟子, 是江南首富花家的一位小少爷。哈~入了门主门下, 岂非和花家孙少爷做了师兄弟。”
“你可真没有见识,能做门主弟子可比与花家孙少爷成同门重要多了。拜入门下的那位孙少爷就是初级班那个叫花明洋的小学弟,他的堂兄花明涛是门主好友的弟子。那么两个小不点拜师才不过几个月。前几日在镇子上竟然也敢惩治流氓,将两个高马大的流氓揍的满大街跑。”
不意成为谈资的花明涛和花明洋正站在人群外,面面相觑。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帮助百姓惩治了滋事的流氓,却不知道这件事还有后续。
本是因为小伙伴自己跑外面玩了,小兄弟两便也趁着下学跑镇子上玩。正好遇到两个流氓滋事勒索小摊贩,两人便也学师兄们警恶惩奸。
因着刚下学穿着书院学生统一服侍,这种地痞流氓可不知道什么花家小少爷名门子弟不能招惹。被揍的两个小流氓怀恨在心,又看他们衣着富贵,便纠集了同伴想要绑架勒索。
幸好杨簌歌交代过书院的弟子,看到两个小的跑出来玩有个师兄便暗中跟着保护,才没有出事。回家后,两小被杨簌歌责罚抄书,嬉戏的时间砍掉了三分之二,真是说起来一把辛酸泪。
两个小家伙做的并没有错,但杨簌歌不想助涨他们这种大意的性格。行侠仗义是要量力而行的,更不能冲动行事。教训这种小流氓,你首先要考虑到会不会连累被帮助的人遭受更多损失。其实,如果对方要报复,你能否应对。
若是做不到这两点,就要乖乖请家长,而不是自己冲动行事。
“咦,平之哥哥,你在这里呀!”花明洋刚要和哥哥离开,就看到了站在树下的林平之。
“涛涛、洋洋也要拿报名表考试吗?”林平之道。
告示栏前不仅贴了关于这次考试的公告,还能在告示栏下的桌子上领取表格,填报考试内容,交上去。也就是这次特别考试自愿参加,并非要求所有人参加。
花明洋摇了摇头:“其实这次考试是为了门中挑选新弟子准备的,我们已经入门的弟子都不会参加的。”
“不过,平之哥哥可以去参加考试啊!”花明涛道,“平之哥哥最近不是一直很努力听课看书么?难道你不想留在书院念书?”
“我、我想要帮爹爹重振福威镖局,可是——”林平之叹了一口气。
林家被灭门,福威镖局被灭掉了大半分局,林平之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么多年他们倚仗的不过是祖父余荫。可是祖父过世太久,那点余荫已经不足以庇护林家了。
想要重振林家,除非他能够练好武功,可是想要练好武功谈何容易。虽然有辟邪剑谱,但是不说辟邪剑谱那个练剑要求,就是祖父也留下话,不许后人练。
因着父母都活着,林平之也就没有了力士断腕的决心,自然不会自宫去练什么辟邪剑谱。
“那平之哥哥就更要参加考试了,若是能够成为内门弟子,学习长歌武功,就可以成为武林高手了。”花明洋提议道。
“可是,我真的可以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平之哥哥愿意努力,自然就会有机会。”花明涛鼓励道。
林平之点点头,连忙挤到布告栏前拿了报名表。
过了两日,所以报名的人都按照报名表填报的情报开始分级考试。第一轮考试只要非书院的学子参加,考试内容是君子六艺,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难度也各有不同。通过第一轮考试就可以成为微山书院的学生。
虽然现在不是书院正常入学时间,但是李贽到了书院之后,书院附学的学生日益增多。特别增加了这次考试也是为了完善书院的教学秩序。
林平之的乐、书成绩比较一般,好在射、御、数补足了分数,通过了第一轮考试。
第二轮考试则是根据各位学子的选择进行考试。想要成为李贽的入室弟子就要通过李贽设置的考试内容,其他夫子亦是如此。
而想要成为长歌门内门学习长歌武功的,自然就要通过长歌门的入门测试。通过入门测试之后,才进行第三轮,通过择徒之人的特别考验。比如想要成为门主杨簌歌的弟子和成为杨霆锋的弟子要求肯定是不同的。
这次参加考试的幼龄学生极少,连续闯过两轮的人几乎都在十岁以上。概因这次报名都是年龄稍长,能够让家人放心他们出门拜师学艺或念书的人。
不过,长歌门并没有因此降低要求的意思。故而最后通过内门第二轮考试的不过十多人。这十多人会根据他们不同的选择,参加各自选择师父的考验。
本以为许多人都会选杨簌歌门下,没想到最终就林平之和另外一个与林平之年龄相仿的少年选择了九霄门下。最后,唯有林平之通过考验,成了九霄门下第二位弟子,花明洋的师弟。
林平之兴奋不已,当即写了信回复父母,自不必说。只是这股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的基础太差,林平之接受的简直是魔鬼般的训练。
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林家被灭门时,林平之一路奔逃,吃了很多苦,磨去身上的骄纵之气。如今有这么好的学武机会,自是勤奋。杨簌歌给他安排的课程虽然紧促,但是胜在林平之自己也很勤奋。
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学文习武,不敢有丝毫懈怠。杨簌歌并未阻止,只是让人给他加强营养。等他的内功有所小成,每日三个时辰的睡眠尽够他保持足够的精力练功读书了。
随着林平之的功课步入正轨,万梅山庄的梅花已经谢了,西门吹雪也带着小叽萝他们准备回江南。藏剑山庄的名剑大会定在了四月十八,要是再不回来,小叽萝就赶不上自己家的盛事了。
而不同意小琴太的小懒,小琴萝倒是比哥哥勤快许多。人常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立、周会走。十月底出生,还没有满六个足月的小琴太不仅学会了坐,滚起来也是麻溜的很。
尤其是随着天气热起来,解开襁褓,穿上了细软的棉布衣服。小琴萝得以舒展手脚,杨簌歌的院子里每天都可以听到小琴萝开心的笑声。
西门吹雪他们从万梅山庄返程的第二日,杨簌歌就收到了儿子的来信,说西门吹雪新收了一个弟子,这样杨簌歌惊讶不已。虽然西门吹雪私下也抱怨过儿子喜欢他舅舅教导武功的事情,但是杨簌歌真没想过西门吹雪回收徒。
除了自己的剑道,西门吹雪的性子很有些万事不管。平日里教导儿子也就罢了,对于别人他一向懒的花心思。这次不知什么人能够让他心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