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马踏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路人家
沉吟了半晌之后,吕布才道:“所以你想将我收为己用?”
“不,不是收你为我所用,而是与你合作,各取所需。奉先兄需要自保,而我需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势力,我们只要合作了,就能双双获利!”
“你凭的什么认为你可以帮我度过这一难?”吕布又问了一句,他此时因为这场败仗身边已没有了亲卫人马,所以在这数千人的西凉军中显得很是孤立。
马越道:“就凭董卓现在还很信我,只要我以军心士气为借口加以劝阻,短时间里他是不会向你下手的。不过,这只能保你一时,待到了长安,情况稳定下来,董卓就很可能会清算旧帐,向你下手了。所以到时候你就得与我合作,做一件大事。”
吕布对于马越的这番回答还是可以接受的:“好,那我就跟你合作。其实你所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倘若董卓真敢在此时对我下手,我吕布也不会束手待毙,以我掌中戟,胯下马,要走却是无人可以阻拦的。”
“将军神勇,这点无庸质疑。但你若真这么做了,那也离灭亡不远了。单人匹马始终不可能在这个乱世中存活,无论你有多么的强大。所以将军选择与我合作是明智的,至少那样到时候你手里会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人马,使你在这乱世中生存,甚至是更进一步。”
吕布郑重点头:“好,那这回我就与你合作,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两人的这一番对话,并没有其他人知晓,西凉军上下都不知道,就在他们兵败的次ri夜里,马越已经开始算计自己如今的主公董卓了!
??????????
次ri一大早,西凉军残兵就再次上路。他们可不敢在没有到达洛阳城前耽搁时间,谁敢保证敌人不会迅速衔尾追杀而来,要是在这种情况下与敌人再次发生战斗,只怕这五千人马就要全军覆没在此了。
但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关东联军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担心的般派出人马紧追不舍,而是停在了虎牢关左右,进行了休整。虽然这场战斗他们获得了一场大胜,但是人马的伤亡却还是难免的,几路人马都有所折损,伤兵也自不少。
那些将领们见状之后,便开始借口要养jing蓄锐而没有追击。其实真正的原因谁都知道,那就是担心再追会出什么问题。正所谓狗急跳墙,一旦将西凉军逼进了绝地,难保他们就不会拼命,而敌人一拼命,自身的伤亡必然大增,那可不是几路人马的主将希望看到的结果。
反正现在虎牢关已被他们夺下,洛阳近在眼前,倒也没有必要急匆匆地杀过去了。必须稳步向前,最好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洛阳城。这就是几乎所有人的想法,包括盟主袁绍在内,没有一个提议追击的。
倒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追击,孙坚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奈何此时他手下的人马不足,就算追上去也未必能胜过重创之下的西凉军,无奈只得放弃了。但同时地,他也算是看清楚这些同盟者的嘴脸了,他们全都有着私心,只想着在此次讨伐战里获得名利,却从未真正替朝廷设想过。
另外,曹cao对这样的结果也很不满意。看着近十万大军逗留在这狭小的地域之中,他当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受:“这便是所谓的忠臣良将了,原来一个个都怀着自私的目的,只想着从中取利而不是为朝廷除jian!”
“大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追击一下?”曹洪也看不惯这些人的行为,忍不住道。
“不,我们也不能动。”曹cao嘴角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上就没有真正的忠诚,什么朝廷都是虚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去冒这个险呢?且不说我们能否追上并且击败那些西凉残兵,即便真能追上消灭他们,我们也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这回曹洪却有些迷惑了:“若是我们不是他们的敌手,不追还情有可原,但若是能成功追击,却为何还不追呢?”
“因为其他几路人马都没有动,你若追了他们会如何看你?到时候你即便立了功,却也会被所有人视为异类,视为敌人。这便是吃力不讨好了,所以我也约束了人马不得追击。”曹cao苦笑了一声,随即又有些忧虑地道:“但这么一来,却是放虎归山了。之前的战斗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西凉军伤亡其实不大,多半是四散而逃了。只要让董卓安然返回洛阳,再次打出旗号,这些散兵就会重归其麾下,到时候就又是一场硬仗了。”
“这个……却该如何是好?”
“这却已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了。既然他们不想追击,我们便照他们的意思办,接下来如何攻取洛阳城,自然有各路人马一起出力。反正此番我们夺取虎牢关已立下不小的功劳,足以在将来有个说法了。”曹cao道,在和这些各怀私心的人相处了一段时ri后,曹cao的心思也已有所转变了。
??????????
正因为关东联军没有追击,董卓这五千人的残兵才得以顺利返回洛阳城。当看到那高耸而熟悉的城墙时,董卓等人悬着的心才算是落回了原处,有城可守,至少就不必担心敌军会随时从身后杀过来了。
而城内守军也已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一看到董卓带人归来,立刻就有人开城迎了出来,为首者正是郭氾,他见到董卓便即上前施礼道:“主公遭此挫折,末将却未能及时出兵解救,实在是罪责不轻,还请主公责罚。”
董卓本来对于见这些人还有些不自在,听他现在自领其罪,却自然了一些,挥手道:“起来吧,此事不怪你。你的职责只在守城,而且手下不过数千人马,能使洛阳安定已是功劳一件了。不过,若说罪责的话,有些人却是难辞其咎的。”说着若有所指地扫了华雄和吕布二人一眼。刚回到洛阳,人马还没有进城呢,他已经想要算帐了。
马越见状只得上前道:“主公,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将士们一路来劳顿不堪,而且敌军很可能就会杀来了,我们还是先计较如何安抚军心和应付外敌吧。”
“嗯,仲凌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有些事就暂且搁下吧。”董卓冷着张脸点头道,随即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洛阳城。而身后的吕布此时眼中却已闪过一丝寒光,本来他还有所犹豫是否该与马越合作,但现在看来,似乎只有这么做才能保存自己了。
进城之后,董卓也没有休息,立刻就将众人都召集了起来,商议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这一回,赞同迁都的人就更是理直气壮了,毕竟随着虎牢关的丢失,这洛阳已无险可守,就象是个被脱去了衣裳的女人般可以任人凌辱。而且,西凉军现在兵力大损,又士气低落,即便想守城也未必能守得住,那就只有放弃洛阳,去离西凉更近的长安再图后计了。
对于这种种的理由,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李儒却还是有些迟疑地道:“那这朝中官员却又该如何处置呢?是将他们丢下,还是带着他们一起去长安?若是后者,他们肯随我们一道去长安么?”
“当然要带上他们了,不然还叫什么迁都?至于反对,在我们大军的刀枪面前,还没有他们说不的权力!”董卓很不以为然地道:“此事要即刻就办,不能再拖延时间了。还有,洛阳的财富也要全都带走,绝不能留给那些反贼。”
这道命令一出,洛阳城的灾难就开启了!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181章 迁都
率军退回到洛阳之后,董卓终于是下定决心迁都了。而当他把这个决定在朝会之上提出时,当时就引来了众多的反对,群臣纷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迁都乃是大事,岂能说迁就迁?洛阳城已为我大汉都城百年,长安则已荒废百年,现在仓促迁去,必然让天子和百官难以适应……”
“就是,听说长安那里人口远少于我洛阳,而且地处西边交通不便,岂能为一国之都?”
众人纷纷说着不同的理由,其实说穿了还是个利益问题,因为这些官员的根在洛阳,一旦离开此地,他们要想重新扎下根来可就要付出许多了。而且,他们更清楚董卓提出迁都的真实原因还是在于躲避关东联军的讨伐,此时若随其退去长安,就更要受到他的欺压了,所以大家都是坚决不肯迁都的。
对这些人的反应,其实董卓早就已经猜到了。可现在见他们当着自己的面如此大胆地加以反对,他依然很是不快,当时便一声冷哼:“你们又懂得什么?某yu迁都也是为了我大汉的社稷考虑。想我高祖皇帝时,便曾定都长安,历时两百年而使大汉兴旺不衰。而后,王莽篡位,光武皇帝底定天下后,又把都城定于洛阳,又有快两百年了。现在天下又起乱象,正是到了再次迁都的时候。
“某yu迁都便是要效仿光武皇帝之举,使我大汉从乱而治。所以今ri为了朝廷为了社稷,这都城某是迁定了。若有敢反对者,一概以乱臣入罪,抄没其家!”
董卓这话一说,本来还在慷慨陈词的群臣顿时就没了话讲了。他们可都清楚眼下洛阳城里情况的,他们全在西凉军的掌控之中,一旦触怒了董卓,这下场自然极其凄惨。
“可是太师……迁都毕竟是大事,如此草率决定是不是太过仓促了。好歹也要先公告天下,然后在祭拜天地和祖先,最后才能……”掌宗庙的官员忍不住上前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却已被董卓挥手打断了:“不必如此麻烦,只要天子和诸位离洛阳赴长安便可,至于其他的,某自会处理!事情就这么定了,明ri开始,就准备迁都!”
“明ri……”群臣听得这话更是傻了眼,但在董卓充满威胁的目光注视之下,他们顿时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显然他已是打定主意铁了心要迁都了,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也只能苦着脸答应下来。
次ri一大早,整个洛阳就开始忙乱了起来。先是深居宫中的天子刘协被迎了出来,然后坐上马车就由西凉军jing锐护送,又或者说是押送着往西而去。同时,董卓也派出了麾下所有人马开始驱赶朝中官员,随他一道离开洛阳。
这些朝中重臣都是家底丰厚之辈,这要随天子去长安自然不是件轻易能起行的事情。但是,在西凉军手持刀枪威逼之下,他们只得舍弃田产家宅,扶老携幼地登上了西行的道路。一时间整座洛阳城都是慌乱一片,叫嚷之声不绝于耳。
除了朝廷官员外,董卓自然也不会放过洛阳城中的富户了。作为一国都城,这洛阳城有上万的家底丰厚的寻常富户,这一回他们也被西凉军逼迫着抛家舍业,只带着一部分浮财踏上了西去之路。
从洛阳往西的一路之上,到处都是哭叫之声,国人最是安土重迁,但这回他们却被人逼着离开生了根的家园,踏上未知的旅程,谁都无法不流泪了。
五ri之后,整个洛阳城已是半空,官员和富户的离开,导致洛阳城瞬间就冷清了下来,街上到处都是被人丢弃的财物,不过因为此时董卓还率有一部分人马留在此地,所以倒没有人对此进行哄抢。
董卓之所以还留在洛阳,除了担心关东联军会在此时突然杀来,从而破坏自己迁都的计划外,更要紧的则是要将整个洛阳城中的财富全部卷走,不给关东联军留下分毫。
无论是什么时代,打仗最关键的还是打的一个钱字,董卓很清楚西凉土地贫瘠,恐怕难以养活自己手下的十万,甚至将来更多的人马,所以这回他是打算将整个洛阳的财富全部搬走的。如此,将来才能与关东联军继续作战而不用担心后勤无法保障。
那些官员和富户们因为急着离开而没有来得及带走的财产,也在随后被董卓派人从他们的家宅之中运了出来,然后由专人送往长安,这也是一笔不匪的收入。而当这些在进行的时候,董卓却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处藏满了财物,却没有人敢去取的所在——历代皇帝的帝陵。
董卓很清楚大汉历代天子的陵墓之中必然陪葬着无数的财物,若是能将这些东西都据为己有,必然能为大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不过他也更清楚一点,盗挖历代天子坟墓是大罪,传了出去必然会引来天下人的口诛笔伐,这却要加以权衡了。
但是,在想到那陵墓中所埋藏的无数珍宝,想到可能当关东联军到来后,也会对这些财物下手,从而给自己带来无穷麻烦之后,董卓终于作出了决定。不过此事麾下众将却显然都不愿意沾手,他们虽然都是沙场里滚出来的老手,可一想到进墓地盗取财物,还是有所抵触的。
董卓对此也很是为难,不知该派什么人去为好。这时,李儒便给他建议了:“主公,不若就让吕布前去盗挖墓穴吧。之前正因为他的失败才使得我大军兵败虎牢关前,这回正好让他将功折罪。而且……”说到这里,李儒眼中光芒乱闪,又压低了声音说了几句什么。
而他的话却是深得董卓之心,他当即就点头道:“这确实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法子,就照你说的办。让人给吕布下令,让他带人去皇家陵地之中将可用之物都给取出来,然后带去长安!”
??????????
在洛阳城乱作一团时,马越却依然悠闲地在自己的住处生活着。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先行离开洛阳城,因为他觉得在此之前他还可以为董卓提出几个破敌之计来的。但在回到洛阳之后,马越却把王风等几个亲信之人都派遣去了西凉,接下来他将有一个大胆的计划要施行,而这光靠吕布或是华雄显然是不够的,这还得有真正属于他的势力来介入。
在把一切都做好后,马越要做的就是等待了。等到董卓把这里的一切都运上车,然后再向他提出如何靠着洛阳城再取下一次胜利,以提振西凉军心。
不过,马越先等来的却不是董卓的命令,而是吕布的求助。在接到董卓的号令,让他盗挖历代汉地陵墓之后,吕布就大感为难,赶紧前来询问马越自己却该如何是好。
“这董卓分明是想把我置于死地了。表面上看来,他是让我将功折罪,可一旦我真照此而行,只怕天下人都会视我为仇。之后,董卓便可以此为借口处决了我,这样既能堵住天下人之口,也能除掉我这个败军之将了,这当真是好算计哪!”吕布很是愤怒和不安地说道:“仲凌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若奉先兄不肯遵照董卓之意行事,只怕他现在就可以此为借口对你下手了吧?”马越却显得很镇定,分析道。
“这是自然的,他早对我起了杀心!”吕布点头。
“所以,在下以为现在还是该遵照董卓的意思做,这样才能暂时保全你的xing命。至于你所担心的此事之后会被天下人所仇视一事,我却以为大可不必太过当回事。一者,天下人都知道你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所以这罪名更多的还是落到董卓身上。二来,虽然说这盗挖皇陵之举确实有损yin德,为天下人所不齿,但这终究是些虚无飘渺之事,将军百战之身当也无惧这些说法吧。”
“你的意思,是让我照董卓说的做?”
“不错。而且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让他们找不出半点把柄来问你的罪。至于天下人声讨于你,那是将来的事情,或许那时候我们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又何必再担心他们说什么呢?”马越又道。
吕布听了这番话后,先是一阵沉默,随后却笑了起来:“你这是想再借此事来逼我与你合作吧?也罢,事情到了这一步,也计较不了太多了,就照此行事吧!”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182章 盗墓影响
又一次地,孙坚黑着张脸,悻悻地从袁绍的盟主帅帐之中走了出来,心情很是恶劣。整支联军之中,现在似乎也就只有他一心西进,希望尽快夺取洛阳,将董卓这样的乱臣贼子给除掉了,其他人都在考虑如何以更少的代价来获取好处,身为盟主的袁绍自然也不例外。
在联军拿下虎牢关后,大军就似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一驻扎便是半个多月。当孙坚向众人倡议继续西进时,众人便以各种理由加以推委——大战之后人马疲惫,敌军虽败却并未丧失战斗力,逼得太紧只会两败俱伤,洛阳毕竟是大汉都城,不可太过急切……等等不一而足的理由堵得孙坚压根没有办法多说什么了。
而在半月后的今天,当孙坚来见袁绍旧事重提,希望他能发兵洛阳时,袁绍却又提出后勤的粮食运送有些问题,必须再等上两ri才能西进。这都等了半个月了,若不是这段时ri的拖延,又怎么可能使军中粮草有所短缺呢?想到这些,孙坚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已经可以断定当这些人真个进入洛阳后,也都会去争着做第二个董卓的。
“哼,都是些自私自利,根本不把朝廷社稷放在心里的卑鄙小人,我孙坚当真是瞎了眼才会与你们合作!”在心里啐了口后,孙坚只得悻悻离开。却在帅帐外不远遇到了正赶过来的曹cao,后者见是孙坚便行礼道:“原来是文台兄,不知你来此却为何事?”
“还能为了何事,不就是为了促请盟主发兵吗!可盟主他又推说粮草的运转出现了问题,从而回绝了我的意思。”孙坚很是不忿地说道。要论在这些各路人马主将中他最看得上的是哪个,却非曹cao莫属了,这个看似寻常的青年也和他一样有着一颗为国之心,只是行事上比他要圆滑一些,倒并非其他各路主将般的自私。
曹cao听孙坚这么说话,也知道他这是满肚子的不甘了,便叹了口气安慰道:“其实这大势已对我们很是有利,只要咱们缓步推进,拿下洛阳,甚至是除去董卓都只是个时间问题。文台兄也不要太过急切了,毕竟盟主他们也是要从全军的角度考虑事务的。”
“这个我自然晓得,但如今我们在此已停驻半月有余,人马早已歇息足了,难道还不能进军么?至于粮草什么的,完全就是托词……”
“文台兄……”见他越说越是露骨,曹cao赶紧出言打断,孙坚也察觉到自己有些太过焦躁了,便也住了嘴。曹cao沉默了一下,又意有所指地一笑道:“其实文台兄也不必这么心急,事情很快就会有转机了,你就看着吧。”
“当真?”孙坚听了这话脸上便有了几分喜se:“你却是哪来的这样的底气?”
“这个,你很快就会知道了。我曹cao绝不是那妄言之人。”丢下这话后,曹cao便告辞去见袁绍,而孙坚则带着几分疑惑回了自己军队的驻地。
当袁绍见曹cao进来后,脸上明显露出了几分不快:“孟德,你也是来劝我出兵的吧?那孙文台为人卤莽这么做倒也罢了,可你……你怎么就不明白眼下联军之中的情况呢,我虽然名义上是联军盟主,可事实上除了自己这一路人马,还能调动哪一路?他们都不肯冒险进攻,而是指望着西凉军自觉退出洛阳,我又怎么可能强令大军进击洛阳呢?”
听袁绍这一番发泄,曹cao心里却很是鄙夷。他所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袁绍与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完全一致的,都希望其他军队出力,而功劳好处则大家平分,不然即便没有其他人的点头,身为盟主的他也是可以自己出兵的。现在袁绍却将一切过错都归结到了他人身上,的确是让人很是不齿。
不过这些想法曹cao只是在心里转转,却没有表露出来。他忙说道:“本初兄你的难处别人不知,我曹cao还是知道的,自然不会因此就怪罪于你了。更不会如孙文台般前来敦促你出兵,毕竟眼下的局面还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那你今ri前来又所为何事?”袁绍略感疑惑地问道,他总不会是想叙旧才来造访的吧。虽然说两人以前的关系很是密切,但最近却也有所摩擦,而且这在军中更不同于以往在洛阳时那么的逍遥了。
曹cao的面se却变得凝重了起来:“我此来是因为刚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这才来找本初商议一下的。”
“什么消息?”见曹cao说得郑重,袁绍也忍不住心里一跳,赶紧问道。
“洛阳那边出了大事,董卓丧心病狂,在把城中官员和富户都强项搬迁之余,更把主意打到了我大汉历代天子的帝陵上去了。听说由其麾下的得力干将吕布率众行事,已开始挖掘帝陵了。”曹cao用很是沉重的语气道出了这个消息。
“什么?”这一下,袁绍的面se也陡然变了:“竟有此事?他当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为天下人所唾弃的事情来?”
“我派出了密探在洛阳,这个消息正是从他那边而来,应该是错不了的。而且以董卓向来的行事作风,也的确不会在意天下人的看法,不然他也不敢行废立之事了。”
袁绍登时就陷入了沉思,这事实在是太大了,不但会让天下人一起唾弃董卓,就是他们这些人也逃不了干系。因为董卓是在与他们关东联军的战斗失败之后做下的如此之事,那有人便要问一问,为何关东联军在取胜之后却没有趁胜追击,彻底将董卓赶出洛阳或是消灭了,不然何至于有如此惨事发生呢?
一时间,袁绍心头的压力就不禁重上了好几分。他眯起了眼睛,沉吟了起来:“这事究竟是真是假?若是假的当然一切好说,可一旦是真的,我们所要承担的压力就太大了。想必天下人很快就会声讨董卓,而我们这些人也必然为他们所指责。是否该早些出兵呢?这样一来,或许还能堵住天下人之口,让他们无法以此为借口来声讨我们。”
想到这里,袁绍却又想到了前几ri里自己自以为聪明的一个举动,将一封措辞极其严厉的书信送去了洛阳,严令董卓交出天子和百官,从洛阳退兵。他当然知道这书信对方不会当一回事,之所以这么做却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忠义而已。同时,若董卓在随后退出洛阳——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把朝臣天子和洛阳财富都席卷一空——他袁绍以一封书信斥走国贼董卓的事迹也必然扬于天下。
而现在,书信才到洛阳,董卓还没有做出回应呢,他们便悍然发兵了,这原来的打算便全部落空,甚至会让人看成这书信是袁绍迷惑敌人的手段,这就不是希望以忠义扬名的他所愿意看到的结果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