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马踏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路人家
在一番恭贺之辞后,众人便纷纷如席,然后整座大堂之上便觥筹交错,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起身向王允祝寿敬酒,说着吉祥的话儿,这里的场面虽然比不得前ri董卓宴请西凉将领时那么隆重,但却也颇为热闹。
王允也是面带微笑地和众人干着杯,说着笑。如此酒过三巡,当半数以上的人都带了几分酒意之后,王允却突然将手中酒杯往案上一顿,然后面上竟随之露出了悲戚之se,双眼更有两道浑浊的眼泪滚滚流了下来。
“这……王公何故如此?今ri可是你大寿的ri子,正该高兴才是,你怎的反倒哭了?”其他众人见状都大感讶异,纷纷出言询问了起来。
对此,王允的应答却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旋即又站起了身来,朝与会的众人深深弓下了身子,施礼道:“王某实在不想欺瞒诸位,其实今ri并非我的寿辰。”
“啊?”众官员听得他这么说话皆是一惊,显然没有料到竟会出此变故。
随后,就有那心直口快的人出言询问了起来:“既然今ri并非公之寿诞,那王公又为何要请我们来赴这寿宴呢?”
王允等的就是这句话,那边话音才落,这里他就又是一声叹息:“实不相瞒,王某这也是出于无奈,想与诸位一叙,这才会谎称今ri乃我寿诞的。各位大人,大家难道就感觉不到如今我们这些大汉臣子的处境么?在西凉董卓的震慑之下,我们这些大汉臣子早已无法再为朝廷尽心而为了,而且就是想聚在一起说说朝廷局势也很是困难……”
王允这句话顿时就勾起了众人的悲愤之情。事实正是如此,董卓来后,就将他们这些朝廷重臣一一都给压制住了,有不少还想反抗的官员更是被其以各种残酷的手段或杀或驱逐出了官场。如今剩下的这些人都是忍气吞声了许久,这才能继续于朝为官的,所以对董卓一手遮天的行为自然也是深恶痛绝。
如今王允突然开了这个口,便也引得他们也开始痛说此事,以吐胸中不快。
“是啊,那董卓不过是守边一将而已,如今却上欺天子,下控朝臣,委实已有了不臣之心哪。”
“何止如此?他废帝另立,还将历代先帝的陵墓尽数挖掘,其行为只怕比起乱臣贼子都犹有过之。奈何那些心向朝廷,起兵平贼的人马却又出现了几次纷乱,这才让他逍遥到如今时候。”
“只可怜我等朝臣,如今尽在其掌握之中,便是有心要为天子,为我大汉社稷出一分心力却也是力不从心哪。”
“想我大汉已传承三百余年,却因这么一个逆臣贼子而无能为力,历代君王贤臣若在天有灵,却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些后来的无能之人哪……”
众人越说之下,心下的委屈和愤恨就越是浓烈,最后众人更是纷纷破口大骂董卓。可是在骂了一阵之后,却又觉得这种行为根本改变不了眼前的局势,心灰之下便有人放声而哭,哭天下为何没有忠义之士扫清佞臣,哭自己为何对眼前的一切无能为力。
整个寿宴就此便被悲声和痛哭所完全笼罩,就跟今ri是王允的忌ri一般。
“人心依然可用。这满朝官员之中,心向我大汉王室者依然满布皆是!”王允看着面前的一切,心中也已有了个底,便即说道:“诸位,我等在此痛骂哭泣,却也不可能将董卓和西凉那些蛮人个骂死哭走的。今ri老夫将诸位请来,除了想与各位一叙当年之外,也是想征询一下诸位的看法,以为如今我们该当如何?”
他这一问,却让众人都是一怔,本还在那痛哭大骂的官员们当时就收了声,一个个都用惊异的目光看向了王允。显然,他们对于这个提议大为吃惊,也没有胆子真去做与董卓为敌的事情来。事实摆在眼前,那些曾与董卓为敌的人都落得惨死破家的下场,试问他们又如何还敢去触这个霉头呢?
王允一看到众人的模样,便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了,这让他大感失望。原来他还指望着自己这么一番话后能应者如云呢,却没料到如今董卓的威慑力已如此之强,使诸官员都已不敢再与之为敌了。
不过王允却并没有就这样打消自己的决定,他在扫视众人后,才道:“诸位都是世受朝廷大恩才有今ri的,难道现在朝廷有难,我们这些人就不该出力么?”
这话让众人面上都是一阵赧然,他们也为自己的软弱和怕死而感到羞愧,可他们更清楚眼下的局面,即便自己真敢豁出一切去与董卓为敌,只怕也是难有胜算的。王允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继续说道:“老夫知道你们都在担心什么。确实,以如今长安城里的情况来看,即便我们有心杀贼,却也无力回天。不过,世事无绝对,只要我们有着一颗为朝廷尽心的心,总会有办法来改变这一切的。”
“莫非王公你有什么妙计不成?”众人见他说得肯定,顿时便也来了些兴致,忍不住询问了一句。
“妙计算不上,但老夫还是有些计较的。你们想,如今董卓将驻扎在西凉的军队调来长安所为何事?当然是为了进一步东进,从而好将那些曾与他为敌过的关东联军悉数歼灭了。而但他当真挥军东进,这长安城中的守卫必然就会出现漏洞。
“我等诸人虽然手中并无兵权,但门下家奴亲信加起来也足有数千之众了。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时机,突然发难,想要把留守长安城里的西凉军全部歼灭也不是问题。这便是老夫今ri请众位前来的一个计较了。”
“王公所言虽然有几分道理,可此事毕竟太过重大,当真只凭我们这些人和家中的奴仆就能成事么?毕竟我们要对付的可是久经沙场的西凉jing兵哪,一旦事情不成,那我们这里所有人包括举家上下都将遭灭顶之灾!不知王公对此又有几分把握?”
“倘若只有我们这些人做此事,老夫可以直言并无几分把握。可若是再加上一个西凉军中的重要将领也肯站在我们这边呢?”王允突然神秘一笑道。
“什么?竟还有这样的人肯帮我们?这人还是西凉军中的将领?王公可否见告,此人究竟是谁?”众人听了这话,jing神便是陡然一振,有一个手握军队的将领帮着他们突然发难,此事自然就有把握许多了。
王允刚想说什么时,就有一名家奴奔了过来,在他的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他随即便朝众人一拱手:“诸位且稍待片刻,老夫去去便回。”说着便离开了大堂,这一行为让众人皆感意外。
而王允此时却心急快步来到了位于另一侧的书房之中,看到那个已坐在客位上的人,他便笑了起来:“吕将军能来当真让老夫欢喜不已……”这个突然到来,并且让王允撇下众人的神秘来客自然便是吕布吕奉先了!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204章 一拍即合
“吕将军肯屈尊前来,实在是我王允之幸也!”见到吕布之后,王允便行礼道。
而坐在客位上的吕布却只是大喇喇地拱了下手,随即道:“王公今ri寿诞,在下前来恭贺一番也是应当的。不过……”说到这里,他脸上却又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来:“以在下看来,今ri王公这寿宴应该不只是寿宴这么简单吧?”
“吕将军果然心思缜密,老夫佩服!”王允也没有分辩,落座之后坦然道:“明人面前不说假话,今ri确实不是老夫的寿诞,而这寿宴也是别有目的的。为的就是救我大汉天下!”
“哦?我大汉天下不好好的么?黄巾之乱已被平息,阉党更是被铲除干净,除了如今还有部分地方势力不肯从命外,这天下可算安定了。”
“吕将军所言可是出自本心么?”王允看了他一眼:“如今董卓在中枢所为,当真算不得为祸朝纲么?当ri将军之义父丁使君为朝廷出兵,结果兵败被杀,想必将军还是清楚记得的吧?如今将军难道真要助纣为虐,而不肯为你义父报仇雪恨,也为自己正名么?
“虽然之前天下人多有传言,说丁使君之所以败亡皆因将军突然反水。但老夫却相信此事必然与你无关,一定是出了某些误会,丁使君才会命丧九泉。难道将军就不希望洗脱这等传言,从而做一个忠孝两全的人么?如今就有这么个大好机会摆在将军面前,还望将军莫要错失良机哪。”说完这一大番话后,王允便把双目紧盯着吕布,等着他给出一个答复。
吕布虽然面上显得很是镇定,心里却已有所触动了。对于丁原之死由他背负那杀主弑父的恶名的确让他有些难以接受。也正因为此,西凉军中他的地位才一直不能得显,这可以算是他的一个心病了。如今却被王允一言道破,自然让吕布有些受到冲击了。
但在冲击之后,吕布却又心生jing惕。自己在并州军中的具体情况可不是王允这样的人能知道的,而现在对方却把这拿了出来,这其中可就有些问题了。看情况,这是和他一样的原来并州军中的将领与王允有所勾联之后才把消息传出去的,这个人说不定地位还很是不低。
有了这个认识,让吕布心下对王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并不象表现中那么的无能,至少为了这次的举动已准备良久了。
看吕布默不作声,王允也不打扰他,而是一副关切地看着他。半晌之后,吕布才抬起头来:“那王公又有什么计较来做成为朝廷除害之事呢?”
这明显是已婉转地答应王允所请了,王允大为欢喜,随即便又慎重地道:“此事必须谨慎以待。老夫相信西凉军不可能总是盘踞在长安一带的,他们总会东进。待到他们的主力离开长安时,我们的机会便也来了。
“到时候,内有将军的并州军,外有我们这些忠于朝廷和天子的臣子和手下的儿郎,此事必能一战功成!”
“你是要发动兵变?”吕布双眼一眯,问道。
“不错,不如此是不可能真把董卓除去的。而只要将他杀死,剩下的西凉军就是一盘散沙,到时以将军之威,足以将他们收入麾下了。到了那个时候,将军就是我大汉朝廷的第一功臣,老夫一定会奏请天子厚赐将军的。”王允继续用言语描绘着此事的可行xing,以及事成后的好处,极力要劝服了吕布。
而吕布也不禁有所心动了,但他最终还是说道:“此事毕竟太过重大,我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二,届时再给王公一个准信吧。”
“好,那老夫就静候将军佳音了。”王允也知道此事不能cao之过急,便如此说道。
??????????
一弯弦月高挂天际,时已过了三更,但马越却还没有回房歇下,而是正若有所思地凝望着散发着淡淡光芒的月亮,半晌没有动弹一下。这让陪他坐在院中的马超有些不耐烦了,忍不住道:“二弟,怎的今ri你自天黑后就一直如此怔怔的,却是在想些什么?”
“哦?我是在想那吕布此番会作一个什么样的决定。”马越这才回过神来,笑了一下:“今ri那王允以寿诞之名将不少朝中官员都请了去,而吕布也赫然在列……他之所以突然这么做,为的就是想拉拢这些人一起对抗董卓和西凉军了。”
“竟还有这等事情?”马超闻言jing神便是一振:“那二弟你可有打算?”他们在西凉冒险行事,然后来到长安就是为了对付董卓的,所以他一听是这么回事便有些蠢动。
但马越却摇头了:“不,目前我们只要看着就好,现在还不是我们该出手的时候。”
“啊?既然朝中这么多人要算计着对付董卓,我们怎能错过呢?”马超很有些不解地说道:“而且就我所想,以这些人的实力想要在长安把董卓所部拿下也不容易哪,若我们不能施以援手,岂不是要坐看他们完蛋?”
“若他们真个如此明目张胆地行事,败亡是必然的,即便我们插手相帮,也不过是多一些败亡者而已。”马越却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以为他们就算是达成的共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依然不会有所举动。他们也会等待时机的,而这也正是我们等到的机会。”
在略一顿后,马越又笑了下道:“而且若那吕布当真有心要和董卓为敌,他也势必会来寻我拿主意,到那时,我们便可以利用他们这股实力来与董卓他们好好周旋一番了。”
“你想利用他们?”马超眉毛一挑,若有所思地问道。
“不错!其实我并不想背负上杀害董卓的名声。虽然这对于中原各地的人说来是个极大的好事,但我们的根不在中原!而对西凉人来说,董卓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若我们身为西凉人而帮着朝廷官员铲除董卓,只怕将来就很难在西凉立足了。”马越分析道。
马超仔细一想后,也忍不住点头:“不错,虽然董卓在中原声名极其狼藉,可在我西凉一地却被人奉为主上。我们这几年里能招揽这许多人马,也多得董卓大名之助。”
“就是这个理了。杀他是势所必然的,但杀了他后如何收拾残局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十多万的西凉jing锐,若是因董卓之死而成了一盘散沙,可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情况。我这次的目的不光是除掉董卓,更是要将西凉军纳入我们马家之手!”马越道出了自己的计较。
这却让马超皱起了眉头:“这却谈何容易?一旦我们出手对付了董卓,就势必成为西凉军的敌人,他们又怎么可能再为我们所用呢?”
“所以我才会想到利用吕布和朝廷官员,只要咱们有足够的耐心,事情总是能成的!”马越信心十足地说道,随后又看了看天上那弯明月:“而且我想事情很快就能见分晓了。无论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是心切于扳回一城的董卓很快就会有所动作了。”
??????????
马越的猜测不错,待到次ri午后,吕布就上门来了。在被马越领进了书房后,他便把昨天自己在王允那里的一番谈话给道了出来。随后,他又有些犹豫地道:“此事毕竟过于重大,虽然如今我的处境并不太好,可也没有坏到必须铤而走险的地步,不知仲凌你可有什么教我的么?”
马越先是一副吃惊的模样,随后又苦笑了起来:“你明知我是主公的幕僚,今ri却以如何为主公为敌来求教于我,这不是让我为难么?”
“仲凌你是有大想法的,对董卓也是多有不满,而且我更信得过你的为人,此事自然要征询一下你的看法了。”吕布说着双眼紧盯马越:“仲凌你认为我若与他们合作能有几成胜算?”
马越沉吟了起来:“却不知将军如今手上还有多少可用的人马?我指的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这个……当初的并州军这些时ri来也是损失严重,如今留下的已不足万人。不过这些人却是一直无法与西凉军融合的,所以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绝对不会犹豫。”
“只有万人,便是再加上那些官员们手中的一些人手,和接近十万的西凉军一比依然是处于绝对劣势的。所以将军你若是真想成事,最要紧的一点还是抓住时机,只有当长安城中出现了人马上的空隙,你们才能成事!”马越斟酌地说道。
吕布听到这里,也是频频点头,这与他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也主张当西凉军对外用兵时发动变乱,如此才能一举除掉董卓。但他依然有些疑问地道:“那以你之见,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对外用兵呢?”
“应该不会太久了。董卓连驻守西凉的人马都调了过来,明显是打算要在短时间里毕其功于一役了。只要将军你有足够的耐心,此事必然能成。”
“好,既然仲凌也觉得此事可为,那我便冒一冒险吧!”吕布随即说道,双目之中已绽放出了两道jing光,让人望而生畏。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205章 决心东进
随着西凉援军的到来,以及关东联军内部不和的消息不断传回,使得董卓对于再次东进的想法是越发的强烈了。
被迫从洛阳城离开后,董卓,包括西凉诸将都咽不下这口气,而且董卓更担心这样会使得天下各地的军阀响应关东联军,从而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在如今军心士气慢慢开始恢复,而敌人内部又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时,他自然是有了再战之心了。
不过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即便是高卓也不敢贸然就下令东进,于是在八月初这一ri,他便将麾下众多的亲信将领和谋士都叫到了一起,向他们征询起了是否该东进,以及该如何东进的问题。
董卓一提出这个看法,顿时就引得一众将领的纷纷应和:“主公英明!如今我西凉军人马齐备,军心士气饱满,正是再次东进的大好时候。而且如今那些反贼更是矛盾丛生,便是我们出了兵,只怕他们也难以应付。”
“主公,自从被迫放弃洛阳后,将士们都大受打击。如今只要主公提出东进之意,我们必然能振奋军心,从而一举将那些反贼彻底荡平!”
“主公,只要我们发兵,末将愿为先锋,必率本部人马为大军打开局面!”
“主公,末将也请为先锋!麾下将士等这一ri已经良久,还请主公速下军令!”
“主公,……”将领们一个个都踊跃请战,使得董卓大为满意,如此看来,这军心士气是大为可用的,那他东进的想法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当董卓把目光落到两名最值得信任的谋士——马越和李儒身上时,他脸上的笑意却是一敛,因为这两人并没有任何积极的表示,而显得有些担忧,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又不好开口的模样。
“文优、仲凌,你二人对此有何看法?”董卓随即便开口询问了这两人。他二人对董卓的影响是很大的,即便是在麾下众将都很是踊跃请战的情况下,他也无法忽略这二人的看法和意见。
李儒和马越二人闻言便对视了一眼,随即李儒开口道:“主公,以在下之见,现在出兵还为时过早,仓促了些。在下以为,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守好了长安,勤练人马,待到真正的机会出现时再东进也不迟。”
“哦?你以为现在东进还不是时候?”董卓皱了下眉头问道,显然对于李儒公然和自己的意思相左有些不快。
“李兄所言甚是,在下也是这么看的。”马越随即也开腔说道:“如今我们内部虽然无恙,可这长安城里可还有着许多的汉室臣子呢。若是主公全力东进的话,只恐我们后方会出什么乱子哪。
“还有,那些关东联军现在虽然大有嫌隙与矛盾,可这毕竟是在没有外敌的时候才会如此的。可一旦我们出兵攻击了,他们只怕就未必再相争了,反而会团结一致,从而与我们再争一长短。所以在下之见,还是该当以稳为主,坐看他们内部的纷争更甚,乃至于刀兵相见后再出兵,这才能保万无一失!”
“马仲凌,你这么说是不是太长他人志气,而灭我等威风了!我们西凉军无论是兵是将,论战力都在那些中原人马之上,又何必惧他呢?若是照你这么说的拖延着,只怕到时候天下人都将看轻了我们,而到那时候我们的敌人就不光是关东联军这十多路人马,而该变成满天下的各路人马了。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岂不更差?”马越的话音刚落,顿时,就有一名将领站出来大声反对,显然对比起李儒来,马越的地位还是低了一些。
“这天下各州郡的人马虽然确实会纷纷起事,但他们根本不可能齐心一致的,所以这点根本不足为惧。而且在下这番话也是实情,若是在我们的进逼之下让那本有龃龉的关东联军又合在了一起,那想要东进夺回洛阳就又是一场苦战了。主公,即便我们西凉军上下尽皆善战能战,却也未必能与十倍之敌周旋太久哪。”马越据理力争道。
董卓沉吟了半晌后,也不得不认同了马越的这个说法。他们若是出兵,势必会使本来已有矛盾的关东联军各军暂时握手言和,到那时情况依然如之前,那西凉军的胜算怕也只有五成左右吧。
而且,马越更提到了一点,他们的内部依然还不稳定,此时若急于东进,只怕那些心向朝廷的官员反会拖人后腿,到时问题可是不小哪。
看到董卓心生犹豫,那些想要立功,想要洗刷之前败绩的将领们可就有些忍耐不住了:“主公,马仲凌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不过是他的一番推测而已,事实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准。至于说那些朝臣会有什么异动,末将就更难接受了。他们如今无权无势,这里又是长安,而非他们盘踞多年的洛阳,还能对我们有什么威胁?
“倘若主公当真不放心他们,大可以留下一路人马镇守长安,看住了他们便可。只要我们有军队留守长安城,谅他们也不敢有任何举动。这后顾之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他这么一说,董卓还真又有些心动了。毕竟他也是想扳回之前的败局的,这关系到他是否能完成某个重大的野心。倘若真能就此将关东联军扫灭,那天下间各地军阀自然再不敢与董卓及西凉军抗衡,到时他就是直接称帝,只怕也不算什么难事了。
在将天子视为傀儡,将朝臣视为奴仆之后,董卓的野心是进一步扩展了,他已不满足于只是做个太师,只是以臣子的身份控制朝局,他要的是名正言顺地登上那最高的位置。而这一点,其实他麾下的一些将领也是心知肚明的,大家也在为此努力,因为他们也想做那开国的重臣,那可是光耀后世的大事哪。
李儒看着董卓那有些亢奋的红润脸庞,又看看众将的积极模样,不由得在心里一声叹息。他虽然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却将话给咽了回去。事情到了这一步,即便是他和马越极力反对,只怕也难以改变董卓的决心了。
所以在看到马越似乎还想说什么时,他赶紧给对方打了个眼se,示意其不要再说了。再反对下去,就可能得罪了那些将领,甚至让主公也生出反感之心来,他不希望马越遭此不公的待遇。因为马越刚才的一番话,让李儒对他更信了几分,引为知己,所以在言行之上便多了几分维护之意。
只是他并不知道,马越这也不过是做个姿态而已。他在看出董卓和麾下众人已决心出兵后,便已不打算再出言反对了,他已表明了态度便已足够。而且,事实上马越更是最希望西凉军可以重新东进的人了,因为如此他才能浑水摸鱼,达成自己的意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