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李关山心里是最激动的:“皇上,草民……草民代南洋数十万华人叩谢皇上恩典――”这才扶起来又跪下了。
“老先生不必如此。”光绪上前扶他起身:“你们久居海外,原本无需依朝廷仪制。你们剔发留辫所为者何?不就因为心中从没有忘记过的故土吗?所以,只要得保南洋华人无碍,只要南洋华人的中国心依旧,只要华人还心向祖国,那朝廷冒再大的风险与洋人开战也都是值得的。朕和朝廷千万将士只要你们的一样东西,就是――你们的中国心。”(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六十九章 光绪的忧虑
琉球那霸港
在对日谈判中被升格为大清国总理的李鸿章,此刻身着正一品官服,在琉球王尚泰的陪同下,视察那霸港的扩建工程。此刻的那霸港内人头攒动,足足三万劳工正在对十数平方公里的港口进行扩建。别看人数众多,但在缺少机械,纯粹靠人力的年代,人少了这效率真是高不起来。即便如此,三万人同时开工,可数月过去了,这港口的疏通工作都还没结束,这那霸港的扩建工程看来肯定是要延期了。更别提皇上要在冲大东岛建立的磷矿厂,那里连工都没有开。
“王爷,就招不到人了吗?”。李鸿章皱着眉头问着尚泰。其实李鸿章也明白,这应该是琉球的极限了。不过他还是抱着希望问了一句。
自从日本结束软禁的尚泰返回琉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上国之意取消日赐七名字,恢复自古传承的岛名。随即驱逐已经移民琉球的日本人。日本人的离开自然完成去日本化最关键的一步,可当近二十万日本人的陆续离开后也造成了琉球劳动力的突然减少,而光绪的海军扩建计划在琉球也就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而被迫廷期。虽然尚泰也上折子奏请大清国移民琉球以补足日本人离开后的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并且可以将日本人原先占有的土地房舍低价出售给新来的清国人。但是大清国内自己的工业建设也急须大量人力,而且恋土的中国人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只要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得温饱,他们就已经很知足了。
即便是立刻从国内强行运人来,也没办法填补那么大的劳动力空白。为了去日本化而将日本人全部驱逐琉球的主意实在太臭了,光绪那个悔呀,应该把日本人当奴隶留下做几年苦力再赶走!
对于庞大的劳动力缺口。李鸿章也是毫无办法。琉球本就有的一万多华工,加上招募而来的两万当地人似乎就没有更多的人力来源。
对于李鸿章的问题,尚泰也只能以摇头回答。
刚回国就驱逐日本人,一来这是上国皇帝的意思。二来也可解被日本囚禁十年之苦。三来,日本在琉球十年殖民生涯强占了原属于琉球当地人的土地和利益,驱逐日本人后,日本人留下的财富就可以分给当地人,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在十年后重新统治国家能重新获得支持。经过十年囚禁的生活已经让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透了,琉球这个小国没有自保的能力,想要保住和平就只能依靠一个大国。日本的十年统治中对琉球可是残酷的剥削。而反观大清那边。已经向中华臣服千年的琉球,不仅没有遭到宗主国的欺压,反而无论上国是哪朝哪代,都对琉球有不少的赏赐。而琉球人也是说汉话,着汉服。行汉礼。其实琉球人早就自称是中国人了。做为没有子嗣的国王,能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能为一直支持自己的琉球人多争取利益也就满足了。
所以当清国皇帝下旨要对那霸港进行扩建时。他就知道人力将不敷使用。所以他主动上折请求上国移民,而大清却无人愿来。虽然琉球人力已经无法再提高,但他很快就有了一个提意:“上国在对日战争中不是抓获了数万日本战俘而组编为建设兵团吗?不如将其调回,可缓解当前无人可用之局面。”
尚泰的想法李鸿章就跟本没有动过念头:“葫芦岛、旅顺、大连三地的建设人手尚不齐备,东北铁路也因人手不足而放缓速度。此地实在无人可招,工程延期非王爷之过。实属无奈之举,本官回京后定向皇上禀明实情。”
“小王谢过中堂大人。”
一番例行巡视过后,在尚未完工的首里城内,尚泰为李鸿章举行了一个欢送晚宴。因为当入夜后。李鸿章就要登上龙吟号战列舰前住下一个视察地点——台湾基隆。
欢送晚宴上,不仅有琉球各岛的代表、长老,还请来了当地一些华人大户。在轻松的气氛下,李鸿章品尝了琉球独特的美食,并于参加晚宴的人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晚宴上,尚泰很无意的提到了南洋一带正在贩卖奴隶一事,却让李鸿章记在心头。
回到军舰上的李鸿章开始思考一些他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在葫芦岛开建四座二万吨级的船坞,在那霸开建二座二万吨级和为将来预留的二座三万吨级的船坞,还有旅顺、基隆、威海……总计三十万吨的造船能力。这么多船坞可是有这么多军舰要造吗?就算是有,大清国也没这么多钢铁可用?也没有这么多钱呀?李鸿章一路上做了很多设想,但每个设想他都可以用没钱这个理由推翻。
其实哪有那么多可能,光绪想法其实很简单——骗钱。葫芦岛是为了光绪心中新式战舰所准备,旅顺扩建也只不过是为舰队提供一个保养的基地,其它地方声势浩大的建设工作其实财政就没有拨足钱的准备,之所以还要这样做一来为舰队提供一个停靠的基地,最重要是让国人知道朝廷要大力发展海军,大量建造军舰。如此一来,就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钢铁行业,让朝廷减少对海军配套工业的初始投资。要是什么都靠朝廷出钱才能引进设备办起工厂,仅凭每年八千万两银子收入的朝廷还搞个屁呀。再说了,谁说船坞建好了就一定要造军舰,还可以造货船嘛。造货船也是为将来造军舰培养技术工人。
对于李鸿章而言,想得通与否事情还是要做。从葫芦岛开始视察,当他在旅顺登上太平洋舰队旗舰龙吟号战列舰时,上万吨的舰体、雄壮的水兵和整齐的军舰队列,让他看到了什么才是一只真正的舰队,那不是他北洋水师可以比的。在琉球,李鸿章本可行天子仪仗,因为他是代天子巡幸属国。但是他没有。还只是行钦差仪仗。因为他实在捉摸不透眼前的这个皇上。
甲午一战北洋全败,全凭皇上力挽狂澜。战后他虽被革去全部官职,却在对日谈判之时突然被升为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清总理,然后是他的女婿张佩伦出任台湾巡府。有人说,皇上如今实领朝政,为平衡朝局,以为安定太后之心,他李鸿章之所以当上总理,就因为他本是太后的人。而他女婿张佩伦出任台湾巡府却又是皇上要安他李鸿章的心。李鸿章对此说法只是一笑了之,他这个总理可不是大家口中那种高高挂起的总理。而是真正行使宰相之权。从表面上看,他李鸿章没有因为甲午战败而遭贬,反因为他把辽东淮军的指挥权交给皇上,而获得皇上青睐。但李鸿章心里却明白,皇上是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
甲午战前的李鸿章之所以能坐领地方遥领朝廷。就是因为他有大清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还有一只效忠自己的清锐淮军。甲午一战。自己的军事力量一战而光。但李鸿章却不担心。因为他还有直隶这个置于自己势力下的地盘,如今他还是帝国总理,行事更加方便。只要再给他二三年时间,他又可以发展出自己的军队。加上远在台湾的女婿,又可遥相呼应。但是就在此刻,皇上拒绝由他提意的新的直隶总督人选。反而让一直与自己不合的张之洞出任直隶。如此一来,张之洞必将驱逐自己在直隶的势力。只要再有二三年功夫,那曾经置于自己掌控下的直隶就将彻底变成他张南皮的地盘,而失去根基的自己若还想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那就只能跟随皇上。
而他张南皮也好过不了。原本上折要在两湖组建自强军的张之洞被调任直隶出任总督,同他李鸿章一样也失去了根基。就算是他张之洞想把直隶收入囊中,身为大清总理的李鸿章又岂会让与自己一直有嫌隙的张南皮安安稳稳的接收直隶?如此一来,无论他李鸿章还是张之洞,想要在朝堂上立足就只能靠着皇上,而皇上就可以利用他们二人相互的牵制,而指点江山。这才是真正的朝局制衡之道呀。
至于太后,只要皇上军权在握,任太后折腾也翻不过天去。而且皇上不声不响的利用新成立的大清银行将整个国家的财权纳入掌中,现在更是将朝廷赋税重地的两江收入囊中。即便太后真的翻过天来,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可都是跟皇上真枪真炮打过仗的,太后连应付的能力都没有,而且没有钱的朝廷什么都干不了。
二十年的隐忍、二十年的退让,终于在一场战争中全部爆发。帝王家的势、术之道,被皇上用的是淋漓尽致。对着太后比画了二十年的皇上终于一战而立。
想着想着又想远了。李鸿章叹了口气,开始办他在琉球的最后一件事——召见大清国派来为琉球训练军队的教官。训话不过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无非是效忠皇上,用心办差最多是多说一句,要尊重当地的习俗。
对于琉琉,为了表示琉球效忠上国之决心,他们已经几百年都没有军队了。而此次天朝上国的皇上主动派员为琉球训练琉球人自己的军队,这足以感动琉球人。大清国不是日本那样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打下琉球的大清国军队在日本投降后本要全部撤回威海,在国王尚泰以无力维护地方为由才勉强留下一个团。上国皇帝说:琉球的土地应当由琉球自己来守卫。所以派来教官为琉球训练军队。在训练中表现优秀的年青人还将要前往大清军校学习。
对于为琉球训练军队之事在朝议之时还是有不少官员反对,他们认为如果琉球有了成规模的军队,一但起反心必将多废手脚。此话一出,光绪立马训斥,如果大清自己强大到不可动摇,何人敢反。光绪以皇上之威当场通过此项议案。身为参谋总长的王士珍知道皇上的深意,因为私底下皇上对他说过,战场喋血何必无辜损耗自家血脉,炮灰的工作总要有人做吧。
然而,琉球人根本就不知道光绪真实的想法。感恩戴德的琉球人,却实打实的选出了自家最优秀的年青人,参加军队接受训练。
深夜,太平洋舰队行驶在茫茫大海上。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基隆。在摇晃的船上过夜,李鸿章睡的不好。但是他赶时间,因为他还要去上海、去江宁、去汉阳。这是皇上的意思,也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要亲眼看看目前工厂的情况,好为将来皇上施政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基隆码头上,张佩伦大张其鼓的摆开迎接的驾式。因为他要迎接的不仅仅是他的岳父,更是以一地巡府迎接代天子出巡的大清总理。
相比眉开眼笑的李鸿章而言,远在夏威夷的李恩富却是眉头紧皱。
自从光绪岛的无线电发报站建好以后,皇上就转交给他一份专用的密码本。然后就是皇上亲自发来的密电,皇上准备要对吕宋下手,让他尽快开始对关岛和塞班岛的计划。
其实光绪也不愿意这么做。国内政局不稳,工业一片空白,本当是安心于国内,发展工业,为将来打基础的时期。可形式比人强,三年后的1898年,不安心仅称霸美洲的工业大国——美国,就会借着人为制造的“缅因号事件”,对西班牙宣战。美国从此打响了武力扩张的第一枪。
如果让美国占领了吕宋,再想夺回来,就必须直面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加之美国人都是欧洲后裔,如果美国借着张白人皮拉动整个欧洲对抗正在崛起的中国,那就没得玩了。但是,如果眼睁睁的看着美国占领吕宋,难不成真让美国把中国关在大陆里面?所以只能提前下手,在国内还是一团乱麻时下手。先把大义的名份拿下来,但愿吕宋传承千年的对中国的朝贡思想还没有全完退化。
李恩富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眼下这些地方都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那是西班牙在强大的时候占领的。现在,虽然西班牙辉煌不再,但老迈的斗牛士也不会轻易的将这些地方拱手相让,要想真正夺取并吞并这些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争。
皇上拜托你,你现在连国内都没收拾好,别提还有正在蠢蠢欲动的日本正在酝酿着疯狂的报复。当前最应该干的是稳定国内政局,发展基础工业,做好应对日本的准备,而不是向西方发起挑战。此刻你就想剑指南洋,难道你就真不怕后院起火,让所有付出最终付之东流。你这是拿泱泱华夏的未来做赌注。
在常年炎热的夏威夷,李恩富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他认为,他有必要回国与皇上面谈一次。(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七十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吃有着异样的痴迷。从周起,农业就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最重要的事情。劝课农桑为了就是衣食,这是所有朝代中永远摆在第一位的政务。丰衣足食也就成为所有国人心中最最深切的期盼。所以,每当迎亲送友、节日喜庆,全都表现在大吃一顿上。皇帝也不能免俗。
天津城内,直隶总督以地主之宜大开酒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酒也是红的白的、高度低度,无一不缺。整个宴席也是歌舞不断,酒宴气氛很高,南洋华人感受到来自故土最热烈的欢迎。
“总理大人,以草民之见。皇上富有四海,平日膳食也是百味杂呈。为何今日皇上却吃的如此……”李关山端着酒杯,稀奇的看着抱着盘子吃的风卷残云的皇帝,小声问着李鸿章。
这次酒宴不是传统的君臣排位的酒宴,而是采用西方自助形式的酒宴。这就是光绪想的亲切一点的接待晚宴,亲切的主题自然不能把身份搞的太突出。再说,已是皇帝之尊的身份,再怎么平民化也是皇帝不是。
李鸿章哈哈大笑起来。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光绪听着笑声打着嗝就过来了:“何事如此开心,说出来让咱也同乐同乐!”可当李鸿章说出李关山的疑惑之时,光绪的脸就黑了下来。李关山看着拉着老长脸的皇帝和一旁笑嘻嘻的李鸿章这心里别提多纠结了。帝王一怒……这李大人怎么不怕呢?
“能赶上这么一顿丰富大餐怎能放过。这还是托了南洋父老之福呀。其实朕在宫中每天就一菜一汤,还要养活好几千人太监宫女,没钱呀。没办法。用人不明呀。谁让朕用了这么个敢扣皇帝私款的胆大包天的宰相呢。”光绪怒视着李鸿章:“扣了朕的钱你还好意思笑,就算是借居然也不打张借条。太过分了。”说完,光绪转头走了。因为鱼刺汤端上来了。
李鸿章对转身而去了光绪弯腰施礼之后,这才感叹的对目瞪口呆的李关山慢慢解释。
说到底还是国用不足,今年到现在的11月底,国库收入已经达到一亿七千万两白银,这比起四年前的八千万的收入已经番了一番还多。但是花钱的地方更多。铁路、公路、港口……庞大的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国内大量的官员要养活。谁都知道八个陆军师是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防卫的需要,更别说打出去了。第四师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编制的原因就是没有钱,更别说南方的两个山地团。可但为了应对日本海军的威胁,本来就是吞金兽的海军为了建新军舰。楞是将最后的资金都吞了下去。
一亿七千万两白银跟本不够用,好在皇上开办了不少实业。如果说顺风物流、太平洋货运都只是小钱的话,那中华制药和环球电力两家实业公司那绝对是暴利中的暴利。就这两家公司的收入就已经超过整个大清国的国库收入,别说还有以亚洲矿业为首北方重工集团等等。单是一家大生制衣厂就可以养活整个皇宫。
当然这些事不能说,朝廷其实不缺钱的事谁都不能讲。大清现在的任务就是装可怜装委屈,以市场换洋人资金技术。如今连李鸿章这些老臣对于皇上到处向外国借钱一事都深为认同,拿别人的钱来发给自己的国民使用有何不可。至于还钱不是问题,甲午过后每年都会有超过100吨的黄金从阿拉斯加运回来,而且数量每年增加。有这份底气在还担心什么。黄金被秘密运回京城皇宫内的新修建的地库里,这件事就连朝廷中知道的人都不多,如果不是担心怕被洋人发现大清有这么一个金黄来源。光是这些用黄金就够了。
所以李鸿章对李关山等人说道:“这次朝廷对南洋用兵,以只是念在你我同宗同族的份上尽可能帮一把,这是朝廷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你们是知道的,日本舰队明年就要回国了,一但日本舰队整训完毕必然要对我大清开战。而我大清舰队一但战败,就是本土也怕是不保。更别说保护你们海外华人了。而英国不仅不出售给我们军舰,就连我们订购的军舰都转售日本。所以为了应对日本的威胁。朝廷决定在葫芦岛自建军舰。然而国家之大用钱之地之多,如果不挪用皇上的私款,哪有钱来建军舰。为了支援国家建设,皇上将皇宫内的太监侍女已经缩减到千人,如果不是因为有些人无处可去人数可能更少。皇上还削减自己的用度,规定每餐就一菜一汤。皇上还说服了太后都减少了自己的用度。为了国家呀皇上用心良苦,吾皇圣明呀!”
中国在葫芦岛建军舰不是秘密,必竟日本威胁就在眼前,封闭船厂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瞒住所有人。而秘密的是在建什么样的军舰,这个李鸿章自然不能说。
“国朝有如此明君,我中华强盛也指日可待。”李关山感叹到:“南洋华人久居海外,全靠朝廷庇佑。若朝廷大败于日本,想必我南洋华人命运也将沉沦。南洋华人虽无法为朝廷购置新舰,但些许财货还是有的。我李家愿向朝廷报效二百万两银子以据日本。”
李关山开了头,其它的华人也你一百万两他八十万两的捐献。李鸿章一面笑的合不拢嘴,一面对南洋华人如此忠心体国表示朝廷最深的感谢。没想到呀没想到,还以为招待南洋华人一行是要花钱的,没想到这才一顿饭的工夫就已经收到来自南洋华人近千万两的捐献。李鸿章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当他找到皇上时,皇上正在静室内与一老者长谈。
“长年饱受荷兰人欺压的南洋华人已是如此富裕了吗?这怕是南洋华人所有的资产的吧。南洋华人忠心体国是好事。朝廷稍微收一点表表心意就好了,要让人家破家为国,朕耻于为之。”说完。光绪示意李鸿章坐下。
“南洋华人还算小有家财,集南洋华人之力千万两白银还是拿的出来,请吾皇不心过虑。老朽代南洋华人谢过皇上恩典。”皇上才说完,坐在皇上对面的长者站起来长鞠到地。
长者长鞠而起,本以为皇上会微笑着让他请坐,却没想皇上脸上如乌云密布。
“你应该自称为臣,李参谋长。”光绪阴沉的说道。
就在李鸿章还不明白所以之时。老者却是大喜。他举手过头长跪于地拜倒在皇上脚前:“臣李玉昌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玉昌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富商,原来曾任兰芳共和国的参谋长。兰芳灭国后,逃至吉隆坡,经商致富。此次清荷宣战,让他看到了兰芳复国的希望。所以清荷一开战。他就从吉隆坡到了坤甸,最后上了回国的军舰。李玉昌有高兴的理由,就是皇上让他称臣,还是以参谋长的身份称臣。他不可能是以大清参谋长的身份为臣,所以就只能以兰芳共和国参谋长的身份为臣。而这一为臣,就意味着大清将正式接受兰芳藩属,而不是百年前兰芳单方面的藩属。至于兰芳复国,从朝廷对荷开战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只要有朝廷支持。兰芳复国就不是问题。
“李卿请起。”光绪很满意李玉昌的态度,点点头笑道:“朕闻之李卿每每对人言,兰芳不复。誓不归中原。如今兰芳未复,李卿却已至中原不知是何道理呀?”
“乾兴三十九年(1884年),甲申岁,秋八月,总长刘阿生卒于坤甸新埠头,荷人乘送丧之际。出兵而据坤甸。义士梁路义率师与战,斩荷将阿成坚。相持数年。为汉奸所败,路义出亡,而兰芳国终,至此已逾一十三年。可这13年来,皇上可曾听闻荷兰人有将兰芳吞并吗?”李玉昌反问道。
光绪一愣,却实没听说过。这几年所有目光全部盯在北方,他跟本没留意南方的事情,无论南洋还是吕宋都是中情局一手在操办,他都没过问过。但转念一想,没借着清荷之战正大光明的复国兰芳,反到是要了个自治权。光绪叹到:“一个自治权就是默认兰芳亡国了,这次咱们把事办砸了。”光绪转头望着李鸿章,希望他能提出有效的弥补意见。
李鸿章自然也没听说过,只要荷兰人没有宣布兰芳国被其所灭那就还有机会:“此次是臣等思虑不周,请皇上责罚……”
“闭嘴。”光绪有些生气:“华人自治权就是朕的主意,朕的错还用不着大臣来背。说重点。”
“是,既然事已至此,怕是兰芳此时复国会引起洋人反感。鉴于日本舰队即将回国,除非我们能彻底战胜日本,否则兰芳此时复国必将遭受更加凶残的报复。臣以为,不如先让南洋华人露露口风,以探洋人虚实?”
光绪有些焦躁不安的在房内踱步,良久后才说道:“不妥不妥,英国人转售军舰给日本,就是想靠日本来牵制中国。此时提及兰芳朕担心会引起英国误会是中国在向外扩张,万一因此英国加强日本就得不偿失了。低调还是要保持低调,朕以为就维持现状就好。当然咱们要先在占住大义。南洋华人不是有损献吗?不要急着给,过年时以贡品的名义朝贡上来。不用兰芳的名义,什么都不说,反正就是朝贡。如果将来咱们打赢了日本赢得了南洋的话语权,那到时要怎么说还不是咱们的事。”
“臣以为可行,反正兰芳本是我大清藩属。就算是荷兰明说已灭其国,咱们都可以借恢复藩属名义重新建国。更何况什么都没讲。”李鸿章转而对李玉昌说道:“你们尽快商议出兰芳总长及各级官员名录,只要打败日本。朝廷此时再一分封那就板上订钉了。”
“这样也好。”光绪点点头:“李卿将朝廷的意思带与各位,但不得宣扬。李鸿章转告张之洞。南洋华人行程不变,但改由他陪同考察参观。你与朕连夜回京商议此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