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也许朕真应该让你告老还乡。”光绪无奈的摇了摇头:“朕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舰队比咱们多出四艘最新式的战列舰,而大家最担心的是战损过大而不是战败?”
左宝贵不明白皇上意思。同样站起来的刘盛休也不明白。其它人也一头污水不知如何回答。王士珍做为参谋总长想了想后说道:“如果葫芦岛四舰能达到设计要求,加上夏威夷舰队,在火力输出上并未落后日本多少。加上我海军将士皆是久经战阵之将士,无论经验还是心里素质都日本临时才训练的水兵要强。已经失去全部海军精锐日本舰队在激烈交火中,无论应变还是炮击都不是我大清的对手。所以海战中我军除了不占舰船优势外,其余皆比日本要强,即时不胜也至少能维持不败之局面。只是日本必竟多出来的是战列舰,想用巡洋舰去击沉战列舰可能需要付出的待价过大。”
“听到了没有,王总长的话中说明了两个问题。而第一个就是人。”随着光绪放下手中碗筷,其余各将也停下进食听皇上分析:“武器的优势确实很关键,有时武器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就如同将来的日本舰队,他们多出来的四艘战列舰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战法予以克制。再强大的武器也需要有人操作,而我们真正不害怕的原因是正是因为我们的将士都是身经百战。敢拼、敢打、敢与敌人搏命。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奉天之战和最后围剿俄国人时,我们的士兵却太多的依赖武器的优势。一但遭遇到俄军顽强抵抗时,将士们第一想法就是寻求炮火打击。当然,这种现像跟朕是分不开的。朕总想着每个士兵都是父母二十年含辛茹苦养大的,再多的抚恤也弥补不了这份舐犊之情。能用炮弹解决敌人就不必上前冲杀。可这却让将士过度珍惜生命,这不是好事,这样的军人耐不了苦战,说不定在你最需要胜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溃败。机枪、大炮、战舰朕会给你们配上最好的。可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却不能因为有更先进的武器而丧失。新式军队在武器使用、战术运用上有做的不错,可在战斗意志上却比不你们这些出身旧军的将领。你们虽然进攻不足。但却是用来防守的最好人选。刘盛休、聂士成一在新疆一在朝鲜,那都是暂时不需要进攻的地方。在田庄台、在铁岭,你独自驻守一个阵地,虽然没有什么出众的战绩。但却守的坚如磐石。如果不是你左宝贵身体原因,你也本可自领一军。所以朕将你放在军校来当这个教导主任,就是要让你将无所畏惧的战斗意志传输给每一个将来的军官。都说将是兵的胆,如果军官都能敢战死战,那朕相信,我们中国的军队将无往不利。”
说到这光绪突然将身体前倾,小声的说道:“之所以将原特种部队训练基础搬到西山,还在城北重建新的参谋本部,将来的高级军官就不会再来军校进修。就是因为朝鲜、安南、缅甸都已经派人来军中学习。九月份就会进入军校学习。朕这里藏了一个小小的私心,左将军要将朝鲜、安南、缅甸派来的人教成军队基层士官,教成连团级等战术指挥官。至于师以上的战略指挥嘛还是咱们自己来办。因为咱中国人的命都比较值钱嘛。”
左宝贵如同其它爬在桌子上的将军们一起笑了。笑的很大声音。
“能不能笑的不要这么淫、荡?”光绪大怒。
“大朝觐开始,文武百官觐见――”
随着第一缕阳光照在太和殿的屋脊上,杨度一声惶惶正大的声音,第一次大朝会开始。光绪改了历朝历代都由太监叫起的惯例,改由皇帝秘书长叫这一声,也是向天下人宣布。这天下要大变样了。
在京三品以上文官、中将以上武官这些必需出席大朝会的官员早就聚集在午门外。随着杨度的叫声,还在聊天的百官们很快按官品军衔排成文左武右二列。在总管太监李莲英所率的太监们的引导下逐一穿过午门、穿过金水河、踏过太和殿前的阶陛,踏入这个代表着封建王朝最高礼仪所在的太和殿。
太和殿从来不是用于上朝的,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今天光绪在太和殿举行大朝会,就因为今天将会是一个被历史永远记住的日子。
史记: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十六、公元1897年2月17日,清光绪帝在太和殿颁布旨意,正式任命了光绪朝各部各军官员。史记中对此的解释是:正是从这天开始,中国在光绪帝的带领下、在所有被任命的文武百官的一起努力下,终于从一个破落的半殖民国家开始走向辉煌。
总理李鸿章,总理全国大小内外事务;吏部尚书孙家鼐,除原有各司改部制外加设宣传部、人事部,掌全国官史迁任、户籍、对外言行;户部尚书林启兆,加设席立功所领之大清银行、林联辉任部长的卫生部,掌全国土地、赋税、俸禄、粮饷、储备、卫生、财政收支;礼部尚书翁同龢,加设容闳任部长的教育部,掌全国教育、礼仪及人才选拔;兵部尚书欧阳振华,下设由兵部尚书直领的后勤部、各军种司令部、装备部、公共安全部等,掌全国兵籍、军械、关禁、军需、驿站、民众日常性安全;刑部尚书礼亲王世铎,不做变更,掌修订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工部尚书张之洞,下设詹天佑为部长的交通部、吴荣光任部长的科技部、盛怀宣任部长的工商部、国家计量标准部等,掌全国土木工程兴建、工商发展、工矿产业制造、朝廷所有之工厂企业、国家管控物资如军用器械等生产、货币印制和统一度量衡。外交部部长唐绍仪,下设钓鱼台国宾馆,掌国家藩属和外国之往来接待事务。参谋本部长官是参谋总长王士珍,下设各军种参谋部、宪兵部,掌全国军事调动,拟定评估作战计划,划分、组建各个战区,协调各地各军之行动。除此之外皇帝秘书处长杨度,同级设大理寺、中央审计司、军事法院,皇上亲掌全国监察、及最终审判。
在此之后,陆海军各军令部、战作部队司令、各军种参谋长也纷纷被任职。一份份任命状被下发,也是一份希望被寄托。当然,这面所有的人都知道,其实还有二个部门并没有公布,就是由周勤所领的主管国外情报的中央情报局和冷峻所领主管国内安全的国家安全局。
光绪之所会这样设置自己的朝廷,全完是因为后世所谓的大部制,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个新中国从国外引进的政府架构其实都是从中国先传出去。历史上中国朝廷一直都是六部主理各级事务,这部制还不够大吗?别看光绪这次的任命似乎不仅没有减少行政职务反而增加不少官职,这与光绪要精减行政人员的初衷相违背。这也是受时代的限制,必竟光绪才当朝四年,心腹班底不仅人少而且还都太年青了。慈禧治理下这几十年来这许多官员如果真一刀切了,这不仅仅是天下大乱的问题,而且光绪跟本找不到这么多能替补的官员,所以地府以下级别的官员光绪基本没有动过,只能更换中央和省级官员。以保证国内政治稳定和政局过渡,当然等光绪能找到足够替补官员后,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种设置还有问题,其它很多像林启兆、唐绍仪这样的年青的部级一品大员,其实还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但之所以还是会这样最后确认,不仅仅是光绪,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大部分官员都认识到,如果再这样不做出改变让原有官员来牵制光绪朝新任官员,那朝廷就不能集中全国力量来对付日本迫在眉睫的威胁。但是为了国家稳定,在李鸿章的建议下又不得不接受看似让政府机构变的更加臃肿的办法。但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在这个任命之后,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精减计划。只不过需要慢慢实施而已。
时间回到二天前的大年十四,光绪与李鸿章对面而坐。
“虽然唐、林等人还不足担任一部重任,然日本人威胁迫在眼前,此时之局面已容下朝廷内部还因为各种原因相互牵扯导致内耗。此份名单是老臣以为最合适的选择。”
“只是这样一来,就要辛苦总理大人了……”
“能跟着皇上东征西讨扬我中华国威,老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吏、户、礼、兵、刑、工、外、参等八部第一次在朝会上予以确认,虽然因为国家发展后来又增减了不少部门,但这八大部制却从未改动。也因为这八部在光绪帝的带领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世人给这个时期的皇上与八大部门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天龙八部。(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八十八章 慈禧病危
皇上还在上早没有回来,寇连材也随行侍驾,柳眉只有独自一人坐在一楼沙发上独自发呆。
太后已经发话,皇已经点头,她已经是皇上的女人了。如果她能诞下龙嗣,太后答应她给她一个妃位,皇上甚至同意让她当皇后。可即便是这样,寇连材依然没有好脸色对她。
昨天等她们从颐和园追着皇上回到瀛台时,皇上已经去了军校参谋本部。皇上没有留话给寇连材,那是谁给了他胆子对自己冷嘲热讽。什么叫除了皇上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皇上的书房?原本自己想给皇上收拾一下书房,没想到寇连材一句话把自己拦下,还真叫来了侍卫守在皇上书房门口。本来皇上的书房就只有他们三个能进去,寇连材嘴里说着任何人,其实还不是就是指她。不让进书房就算了,今天早上寇连材却让侍卫守在二楼楼梯口,而命令也变成了皇上回来前不许任何人上二楼。这不是明白的就是在防着她吗?
是的,自己还不是妃子,可至少也是个答应了吧。你寇连材连声小主也不叫就算了,这般防备她是什么意思?就因为自己曾为西太后通风报信,就因为自己是西太后的人,皇上都说了她还是懂得轻重缓急的,连皇上都不介意,可你寇连材凭什么把我如此据之千里之外?再怎么说我现在也是答应了吧,如今皇上身边没有女人。自己是皇上第一个女人,现在怎么也算也算的上是这个房子的女主人了吧,你一个奴才凭什么不让女主人上二楼?
柳眉此刻心中不是满腔的愤怒。而是满肚子的委屈。柳眉必竟还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想的不是等自己当上皇妃甚至是皇后以后如何报复寇连材,而是在埋怨自己为何曾经要为西太后通风报信,埋怨自己举措失当。她哪里知道,寇连材此时的态度代表着整个光绪朝官员的态度。
今天光绪在军校早餐会上向众将说道准备纳柳眉为妃,诞下龙嗣后立她为后。原本来还在庆贺皇上早生贵子的将军们在听到柳眉就是那个隐藏在皇上身边那个一直没有发现的西太后的间谍时,所有将军都沉默了。光绪看了很清楚。每个将军眼中都流露出浓浓的杀意。当光绪再次提到柳眉时,原本还在吵着要去哪喝喜酒的王士珍甚至直言请皇上另选妃子。
光绪并不稀奇。杨东子这个皇家禁卫营长,因为护送的假皇上在黄花岗被一个沙场菜鸟给一枪毙命,遭到了来自军部最大的指责。军部将军们连替换杨东子的人都已经选好了,就是现在特种营营长。同样是的大校的琪木格。而总理李鸿章的反应更加激烈,以总理府的名义下令冯、段二将立刻将杨东子缉拿并就地斩首以正典刑。是光绪保下了杨东子并让他继续带领皇家禁卫营。一个有着天大功绩且忠心耿耿的人的一次意外性失误都遭到如此对待,更何况她一个还有着前科的女子。只因为光绪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重要到比他们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的地步,就为了心中那个强大的中华。
在他们看来,光绪是能将中国带上富强之路的唯一人选。光绪不仅有信心、有决心,更有魄力和所有人都不及的长远的眼光。是皇上带着他们平日本、打沙俄,更逼服了真正的白人荷兰人。皇上不畏惧列强,皇上甚至比他们更想打败洋人。海军明白。皇上想的就是要把该死的英国佬的战舰全部干掉;陆军明白,皇上早就盯着地图上那曾经失去的领土。朝廷上的皇上心腹大员们更明白,皇上早就看洋鬼子不顺眼了。这是一个能给他们希望的君王。这也是他们所能发现的,能带他们实现希望的唯一君王。皇上的命太重要了,他们不许皇上出任何事情。所有可能对皇上有威胁的人和事都必须要消灭在萌芽当中。
所以,现在的光绪在与李鸿章讨论关于柳眉的事情。光绪还没有将军部将军们的话说给李鸿章听,李鸿章就激动的放出话来:必需立刻杀了她。吓的光绪连忙劝阻。
军机处被彻底停用了。中海,这个中国新的行政决策中心被皇上更名为:国家事务办公院。简称国务院。院门上的牌匾还是总理李鸿章亲手题的字。皇上说新朝要有些新气象,虽然根本性的改变暂时还不可能。就先从名字上开始,让世间所有官员百姓都明白,国朝要大变样了。
柳眉看着皇上下朝回来了,如同以往一样在国务院用了午膳后回来小睡一会。然后接见大臣、批复奏折,一直到晚上。深夜,皇上完成了一天工作如果洗完澡还有时间的话就会坐在二楼阳台上休息一会。不让开灯,就这么黑着和她们说说话,兴致高时还会吹响他的口风琴。跟着皇上四年,柳眉太熟悉皇上的一举一动。或激昂或深沉或平和的曲调,都是皇上一天心情的写照,那从未听到过的旋律总让柳眉浮想联翩。
今晚,皇上吹响了一曲欢快的旋律,这表示皇上今天心情很好。如往常侍立于皇上身后的柳眉轻轻的说道:“皇上,夜色已深不如早些安寝吧?”
“好,睡觉。”光绪无所谓的站起来往屋内走,黑暗中柳眉的脸红了。
回到三楼房前,光绪开门进去后还是一如往常的随手关门。不过今天被柳眉轻轻的拦了下来。
“怎么还有事?”光绪回头问道。
柳眉的脸更红了,甚至脖子都红了。她低着头没有说话。
“柳姑娘,皇上要休息了。你随着咱家下楼吧。”站在一旁的寇连材毫无感情的说道。
光绪瞪了眼寇连材后说:“别理他。有事你就说。”
柳眉扭扭捏捏的红着脸小声的说道:“奴婢给皇上铺被子吧。”
“不用了吧,这么多年不都是朕自己一个人铺的吗?”光绪还是老习惯,说完示意柳眉退后。他要关门了。
“可太后……”
“哦,对了。”光绪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参谋本部宪兵司会涉及到很多军中将领的机密,因为现在还缺一位机要秘书,王总长认为你在朕身边干过这么长的时间,不仅熟悉相关工作而且保密意识也很高。所以他死乞白赖的非要朕把你调给他。你是知道的,朕这人一向好说话就答应了。你明天就去参谋本部报道吧。”光绪笑了笑还说道:“还有,朕为你要了个少校的军衔。你可是军中机要秘书中第一位女秘书,也是现在军衔最高的机要秘书。别客气。必竟你是御前出去了,比别人差那不打朕的脸嘛。到了地方好好干,让那群丘八们看看,咱柳眉干的才叫秘书工作。他们那些男秘书懂个屁呀。哈哈……”
柳眉脸不红了可眼睛却红了,皇上的话彻底让她失去成为皇后的可能。柳眉蹲身领旨,轻轻的退了下去。这是光绪能为她安排出最好的路了,宪兵管的都是安全问题,有这么一位懂得保密的人做机要秘书,是最好不过了。在宪兵,不仅别人会监视她,她也可以监视别人。对于安全部队来讲,这也许是最好的牵制办法。至于以后的路。就看他自己走了。光绪若无其事的关门睡觉,好像从来没有发生什么。
慈禧信守承诺,她用半个月的时间整理出一份很详细的名单。然后在慈惠的陪同下走出了颐和园。来到了瀛台,郑重其事将名单交到光绪手。
光绪翻开一看,确实很详细。每个人的身份、工作性质、管辖范围、权利大小,甚至个人特长、缺点,有什么把柄、如何控制协调这些人都有一一注明。这份名单表示慈禧放下手中的权利,决定安度晚年。这份名单也正如慈禧说的那样。她只能列出她直接掌控和她知道的人,至于这些人手底下还有什么人她也不知道。这很正常。一级管一级,像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的管理只能落到累死的下场。
通过名单,光绪也能发现慈禧对国家掌控能力。京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有慈禧可以直接调动的人手。甚至是新疆、西藏都有人在。有这些人在,她掌控中国半个世纪决对是实力的表现。只可惜的是,名单上没有一个人出现在外国公使馆内,国外也一个没有。不怪不了她,眼界决定了慈禧只能把目光放在国内。一个高墙深院中长大的女人,能做到这点已经很好了。
“姨娘放心,侄儿决不会滥杀一人。这些人侄儿要好好评估一下再做安排。”光绪立刻将周勤招来并吩咐下去。
慈禧似乎放下了最后的心事,回去园子里安安心心的度日。随着在宫禁中名单上人员被抽调到各个地方,即时是太监也被派到奉天或是皇家行宫。光绪做到了不滥杀一人的承诺,除了那些反抗的人。
这对事光绪没有瞒着慈禧,而慈禧也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大家都知道,任谁都会杀了那些不听话的奴才。为此光绪取消了对慈禧的完全禁令,所以慈禧也借着这机会到在处走了走。仔细的走到下面去看看她度过半个多世纪的北京城。她品尝了北京城里的每一道小吃,慈禧每一天都过的很开心。
因为慈惠住进宫中时日还短,所以北京城中哪些好玩的地方还是知道一些。做为妹妹的慈惠看见姐姐放下心思自然高兴的陪着她四处游玩。
可是这种日子也就过了半月,慈禧突感风寒。本来3月天的北京依然很冷,前些天还飘了场春雪,所以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光绪探望过后,也只是让太医院好生治疗。
可无论吃了多少药,用了多少方子,慈禧的身体如同山崩一样迅速的垮了下去。无论光绪如何严令救治,仅仅才过半月,慈禧就只剩气若悬丝。中药、西医均是药石无灵,慈惠都已经在开始安排慈禧大葬的礼仪了。
世铎带着在京城中为数不多的原来太后一党的官员每日下朝后雷打不动的来颐和园请安,只求能亲手送走为大清操劳一生的太后。已经更名为北京医院的京师大医馆院长金大廷,联同卫生部长林联辉依照西洋惯例向皇上下达了慈禧太后的病危通知书。而太医院则明确的告诉皇上:最多三天。
光绪放下手中所有工作,来到颐和园,来到了慈禧的病榻前,看着瘦骨如材、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慈禧却有些心痛。
慈禧,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庚子大祸之后,慈禧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虽然动作缓慢,却有颇有成效。
慈禧在宫廷斗争中手法残忍,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她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历史上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她更害怕的是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宁可割地赔款也要议和。她在维护清廷统治时,却让中华民族陷入了更加黑暗的战乱当中。
慈禧贪婪而奢侈,在后世的评价不高,那是因为她心里只有满人天下而不是中华天下。但她的所作所为,那是绝对对得起满清皇室的列祖列宗。
因为时空的变化,一个有着后世思想的年青人来到了这个世界,拥有了有机会改变中华命运命的权利。于是,改革与保守之间的战争最后以慈禧的失败结束了。今天,光绪站在慈禧的病榻前,看着气若游丝的慈禧不由心升感叹。因为自己的到来,让原本还有十数年寿数的慈禧就已经走了生命的尽头。
病榻前的桌上还有一碗参汤,那是用宫中秘藏的千年老参熬制而成,提气掉命无物能出其左右。而这碗参汤的熬制就是为了今日皇上与慈禧太后进行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对话。
光绪挥退了所有人,包括慈惠太后。当宫门再次关上,房间内就只剩下慈禧与光绪。光绪端起汤碗,吹凉了滚热的汤药,小心翼翼的端着汤碗给慈禧喂参汤。
光绪不是一个会伺候人的人,第一勺下去就从慈禧张不大的嘴角流了出去,流到慈禧的脖子里。光绪见状慌乱的随手拿起一块不知从哪里抓过来的布,七手八脚给慈禧擦拭。
慈禧虽然病重,但神志清晰。慈禧看得出来,光绪眼中表露出来神情那是从心里发出来的。看着光绪忙乱的手脚和慌乱神情,慈禧也深感安慰。不管政治上如何争斗,这个侄子能在她临终前亲手喂她一口参汤,总算对的起自己含辛茹苦的将他拉扯长大。
喝参汤的慈禧有了一些力气,艰难的摇了摇了。光绪见状放下汤碗,轻轻的擦拭掉慈禧嘴角上残留的参汤,然后搬了张坐椅在慈禧的榻前,轻轻的说道:“礼部为姨娘选定的谥号是孝钦显皇后,不知姨娘是否有其它意见。此间只有我们二人,姨娘还有何心愿就跟侄儿说吧。”(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孝钦显”这个谥号虽然短点但也算是对慈禧一生的肯定了。慈禧点了点头,轻轻的说道:“姨娘不行了,这以后就看皇上的了。皇上胸有大志,更有魄力,比姨娘强。看着你能处理朝政掌控天下,姨娘也就放心。姨娘也算对的起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了。”
光绪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慈禧刚才说的实在是老套。慈禧喘了好一会重新聚集了力气,这才接着说道:“汉人虽然多才,却不应重用。不然今后这天下怕就跟咱满人没什么系了。”
1...149150151152153...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