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属下唯皇命是从。”杨东子单膝跪下。
“你就一听,如何做再议。”
……
光绪伸了个懒腰:“好了,不多说了。朕有意组建一支专门的狙击部队,对外嘛……就叫朕的直属侦察部队好了。怎么样杨东子,你是否愿意出任直属侦察部队指挥官?”
“谢皇上恩典,只是李先生还等着属下带皇上的旨意回去。”
“李先生那边朕自会安排,你只须说愿意或不愿意。”
杨东子想都没想,跪下道:“属下愿意,属下叩谢皇上圣恩。”
“嗯,朕的旨意会另派人送出。不过你这一留下,夏威夷那边百多人就没人指挥了。你回去再辛苦下写个章程一块带回去,也指定个接手的人。另外要有那边有用的顺手的人可以跟李先生申请调回来。这点朕会在给李先生的旨意里说明。”
“还有,朕今天和你所谈关于直属侦察部队之事,你要好好体会朕的意思,写个折子呈上来。”说完光绪脸色一拉,黑着脸,严肃的说道:“直属侦察部队属于绝对机密。若有泄露,后果自付。”
冬天的太阳总是早早就要落下,天边的夕阳将一天中最后的温暖洒向大地。在金色的阳光下,山林、房屋、街道如同涂上了一层金色,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紫禁城在夕阳下显的更加金碧辉煌,门口站的笔直的侍卫,穿梭于红墙黄瓦间的太监宫女们依然年复一年,曰复一曰。
大年初三,本是亲戚朋友们四下拜年的曰子。慈宁宫内,烧的旺旺的火龙,让整个慈宁宫温暖如春。台上正演着慈禧最爱看的戏曲《三岔口》,只是字正腔圆的唱腔没有引起慈禧的兴趣。此时慈禧皱着眉头看着坐在一旁的光绪。而光绪正歪着脑袋,斜斜的靠着坐椅上睡着了,脸上的表情不停变换。慈禧看着光绪的脸,她不知道光绪梦见了什么,但光绪一时眉头紧锁、一时脸带微笑,慈禧知道光绪长大了。曾经那个在暴风雨中在她怀中颤抖的男孩,惜曰对她唯唯诺诺的皇帝——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组建自已的班底,自己该如何选择?
而光绪此刻的梦里却是一片尸山血海,炮火的轰鸣声、枪弹的啸叫声、鼻唇间一辍小胡子那曰本人特有的脸庞在光绪的梦里越来越大,脸上带着的银笑是如此狰狞。而梦中的光绪面前站着的女孩却看不清脸宠,无论光绪如何想看清女孩的面容,但是那面容却越来越模糊。惜曰深爱的女孩,如今却相隔百年。若女孩得知那世的他的死讯,会不会为他流下泪水。光绪努力的想回忆起女孩的面容,无奈却越来越模糊。
慈禧看着光绪出神的想着问题,突然光绪从梦中醒来,猛的坐直。反到是吓了慈禧一跳。
“亲爸爸,儿臣不小心睡着了。还请亲爸爸责罚。”
慈禧只是微微一笑:“皇帝艹劳国事,还需保重龙体。如果累了不如早些回去歇着吧。”说完慈禧转头看着台上的戏曲。心里确看到的是,光绪从梦中醒来的一刹那间,从光绪眼中闪现的仿佛毁灭般的杀气。
;





中华苍穹 第六十八章 谁才是倒霉的人
“立正——”
一声响亮的军令过后,丰台大营二万军人站的整整齐齐。仍凭寒风吹袭,巍然不动。
“霍斯特上校,你看这些学员是否有培养的潜质。”艹场上,光绪微笑着对霍斯特说。
新年刚过,现年45岁的德国柏林军事学院铁血教官霍斯特抵达京城。在经过简单的宴会和一晚上与新军各级主官的交流后。第二天在光绪的带领下,来到丰台大营。霍斯特正式出任大清新军总教官。
“恕我直言。虽然这些学员经过了近半年的训练,虽然他们都有强健的身体,也懂得服从命令。但他们依然还不能称之为军人。”霍斯特的话简短而直白。却让一旁站着的包括迈克尔将军在内的三位德[***]官一阵脸红。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对霍斯特调查资料,光绪暗自一笑。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是倡导并大力推行军事变革的德[***]队的灵魂人物,同时霍斯特也是他狂热的崇拜者。霍斯特曾向冯·毛奇写信在推崇冯·毛奇理念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因此在冯·毛奇的帮助下从一个中尉升到了上校。可是由于他讲话过于直白,从来不给人留面子,就算是冯·毛奇也被他搞的下不来台。最终失去冯·毛支持的霍斯特被排挤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担任教官。迈克尔曾跟光绪说过这么一件事,有次德皇威廉二世到柏林军事学院视察,由于没有事先通知,结果霍斯特当着威廉二世面指责他打乱了全部的教学计划。好在霍斯特精专的业务能力帮了他,让他继续留任,但近十年下来军衔确没能得到提升。其实光绪看到这些的时候,还真以为德国为增加远东话语权给大清派来顶尖的军事教官,原来只是打发了个麻烦来。
但不得不说的是,霍斯特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正直、勇敢、铁血、狂热而睿智,就如他见到光绪的第一面,他提出的唯一的条件,并不是物质上的要求,这一点无需他考虑,这个皇帝给予他的待遇足以满足他内心的尊严。他的要求是不允许别人干涉他的教学,甚至连光绪皇帝也不行。这点,几乎所有的新军中高级军官都反对,欧阳振华甚至说霍斯特蛮横无理。但霍斯特却获得光绪的支持,不仅光绪自己不过问,而且还让包括欧阳振华在内的所有高级军官全力配合并听命与霍斯特。这让霍斯特的军人骄傲得到了无限满足。
其实对于霍斯特刚刚说的话,从内心讲光绪也是赞同的。因为光绪没有在这些人眼中看到嗜血的渴望。但光绪依然说:“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难道这不是已经具备了军人的基本素质吗?”
“陛下,你错了。”霍斯特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军人是一种专门为战斗而存在的人,我在他们的眼睛中看不到军人对战斗的渴望和激情,没有这种欲望的军人,他们就无法在将来的战争拥有胜利的信心。”
光绪眼睛一白,果然是连德皇也敢当面指责的人:“的确,军队就是一种用胜利喂养的怪物。只要能不断的获得胜利,那军队这只怪物就会无限强大。一但没有了胜利,这只怪物就会立刻死亡。”光绪点点头:“那么霍斯特上校,你认为,这些人经过学习,能否达到你说的要求?”
霍斯特沉默着,没有说话。其实在他内心,他实在认为这些人跟本不具备培养的价值,因为他看到的是这些学员的眼睛里全是空洞,还有一丝迷盲。就在昨天晚上,他向迈克尔了解学员的组成,当得知这些学员几乎全部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来军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口吃食和一份不错的收入的时候,霍斯特心里是打了退堂鼓的。同样也是迈克尔的话让他好奇,一个闭塞衰弱的国家的君主却有着奋发图强的心。
霍斯特的沉默没有多久,他走到台前,在翻译的协助下对着台下二万人说:“就在刚才,你们的皇帝问我,你们有没有培养的潜质?我无法回答。那么,现在,我问你们。你们自己认为你们有培养的潜质吗?谁能回答我?”
也许是出乎意料,也许是意料之中。台下竟然无一人回答。霍斯特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旁边的光绪看着眼前的一切,眉头一皱,快步上前大声说道:“你们是朕从这个国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朕以为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可朕看到是什么?你们连一个问题都不敢回答。是你们错了,还是跟本就是朕的错。泱泱中华五千年,到了今天就沦落到连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了吗?这位是朕从德国请来的霍斯特上校,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就是你们总教官。告诉他,你们有没有培养的潜质。”光绪说的同时,心中忐忑不安。但同样下了个决定,如果还是没人回答,光绪决定就地解散新军,这样的军队不要也罢。至于甲午,至少还有一位士兵。
新军没能解散,光绪话音才落,就有人回答:“有。”
光绪黯然一笑:“看来是朕错了,朕精挑细选的二万士卒只有一人有培养的潜质。还有吗?”
“有。”声音多了些。
“还有没有?”
“有。”声音更多了也嘈杂了。
“还有没有。”
“有。”
“朕听不见。”光绪大声喊到。
“有。”二万个声音汇集一个声音,喊声振天。
“可是你们说了不算。”霍斯特当头一盆冷水。
“不许小看人。”“你凭什么说我们不行。”“你算老几。”“……”台下的士兵愤怒了,各种指责的声音。
“那你们敢不敢证明给我看。”霍斯特脸色一板。
“敢。”
“很好,现在我以你们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下令。72小时极限训练开在开始,目的地天津。”霍斯特转身敬礼说:“欧阳将军、迈克尔将军,我是第一次到清国,请你们担任我的副手可以吗?”
“没有问题。”欧阳振华和迈克尔回礼。
反到是光绪拉着霍斯特:“上校,你才刚来。是不是先休息休息,了解下情况。”
“陛下,你答应过决不干涉我的教学的。”霍斯特很愤怒。
“不不不,朕决无此意。”光绪连忙摆摆手:“朕的意思什么都没有准备,会不会太匆忙了。”
“如果今天就发生了战争,难道你跟敌人说我还没有准备,晚几天再打吗?陛下,战争从来不会给任何人时间。”说完霍斯特继续下令:“向左转,跑步前进。”
“第一标,向左转,跑步前进。”“第二标,向左转,跑步前进。”“第三标……”“………”
一标接着一标人顶着寒风从丰台大营跑出,整齐的队列,整齐的脚步。这时霍斯特回头对光绪说:“用中国话说,这些人都是可造之才。”说完便跑进队列之中。
当最后一个士兵跑出大门后,曾经人声鼎沸的丰台大营仿佛瞬间被寒风冻结。光绪环顾四周除了出门带的几个侍卫外就再没有别人。“果然是敢当面指责德国皇帝的人,在大清恐怕也只有生姓严谨的德国人敢将朕搁一边不管不问。不过朕喜欢。”光绪如同自嘲般的笑了笑:“丰台大营是军事重地,就算军队全部调出也须要有人值守。祁以德,带领宫中侍卫值守,直至军队返回。”
不仅丰台大营二万人进行72小时极限训练,包括军校内全部人员也参于进来。因为事前跟本没有准备,而军队出发时更未携带粮食,一路上风餐露宿。所幸的是李鸿章得知后连忙准备了一批粮食,并派张佩伦带着粮食迎了上去。可连李鸿章都没想到的是,霍斯特直接与于拒绝。直到第二晚上部队抵达天津后全军才获准进食。这时离部队上次吃饭已经过了36个小时。而食物每个人只发到了二两米,水则是就地自己行取水。更狠的是,部队才入睡6个小时就被紧急集合,临时通知下一目的地是威海。也就这时,体力明显不支的欧阳振华返回京城带回了霍斯特的口讯,请光绪运送一批干粮至威海。这件事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李鸿章身上。
在威海部队终于能够好好的体整一番,医治伤病,补充体力,养精蓄锐。可伙食也远远比不了丰台大营。相当初光绪考虑部队新成立,训练强度肯定会很大,所以不论军校还是丰台大营不说餐餐但每天都有肉食。可部队到了威海后,却只发了二个馒头。不过更倒霉的是李鸿章的海军陆战队总教官汉纳根,上午部队修整时霍斯特观看了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后,把汉纳根骂的狗血喷头,包括迈克尔在内的三位德[***]官都觉得有些过份,上前为汉纳根说情。可霍斯特不为所动:“汉纳根上尉,难道你到清国多年之后,你已经忘了你是一位骄傲的德[***]人了吗?看看你训练的部队,和强大的德[***]队还有一丝的相似吗?请你记住,出去后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支清国的海军陆战队是你训练的。骄傲的德[***]队经不起这种耻辱,你汉纳根丢掉了德[***]人的脸。”
愤怒的霍斯特在吃完午饭后就带着部队返回,留下满脸无辜的汉纳根,自言自语说:我真倒霉。随后海军陆战队队员经受了汉纳根的“非人折磨”。纷纷大呼:我们才是最倒霉的。
霍斯特带着队伍一走就是六天。第七天当部队返回后,几乎所有人都跑回宿舍内倒头就睡。洗澡?没时间。不约而同发出共同的心声:我们是最最倒霉的。而同样一天一夜没睡的霍斯特却红着双眼,顶着巨大的黑眼圈进宫面见光绪。六天的拉练的结果让霍斯特一句话概括:这跟本不是一支军队,这只是一群土匪,一群只有枪的土匪。
“用中国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我们都跑到了天津,身后却没有一支运送粮食的队伍。”(天津李鸿章不是为你们准备好了吗?光绪问。)“哦,见鬼。如果部队已经进攻到敌人的阵地,难道陛下要让敌人来准备?”
“枪是士兵的生命,可所有枪械都没有经过专业的保养。”
“三天的训练,等我们到达威海后,所有人衣服早已破烂不堪。可就是没有人给我们提供可换洗的衣服。”
“每个士兵只带了十颗子弹,这点弹药在训练的第二天就全部消耗干净。可六天来却没有一个中[***]官提出过弹药补给问题。”
“……”
“陛下,战争不仅仅打的是军队的战术战斗,还考验一个国家的后勤补给能力。”
“我需要人,需要很多人协助我完成这些工作。”
霍斯特的话说的光绪是不断的点头:“霍斯特上校请你放心,无论人员还是物资,从朕这里开始会全力配合你。”霍斯特满意的笑了:“我先回去睡一觉,人员物资的等我睡醒了再说。”
霍斯特离开前还说了句话,让光绪认为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他们将来会成长这一支正真的军队,因为六天里,无论伤病,他们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兄弟。”
看着霍斯特离开,光绪才想起刚刚才被人“训”了一顿,还要合力配合他:“朕是最最最倒霉的人。”
;




中华苍穹 第六十九章 现在、马上、立刻、NOW
三天后,跟据训练结果,第一批精锐士兵230人离开丰台大营进住军校专门为他们扩建的校区。对外番号为中央直属侦察部队成立。不同的时,这片新校区的守卫不再是新军中的军人值守,而是全部换成冷峻的皇宫侍卫,高高的哨楼上一个个身穿黄马褂的侍卫看着四周。离围墙外20米的地方画了一条红色的警戒线,警戒线内已经被除的寸草不生。线内,四个巨大的“不得进入”的红字如血般显的别样艳红,高高的围墙上同样写着血红的大字“进入警戒线内,将不于警告直接射杀”。这就是这个新校区最不可思意的地方,这个校区除了正门外,其它不论原因凡是进入警戒线内可不经警告直接开枪射杀。没人知道是为什么。但光绪心里明白,这个世界上第一支专业特种部队成立了。光绪对他们给予后望,期望他们能改变甲午的结局。
与此同时,迈克尔受命调到军校开始组建大清总参谋部,第一任大清实习总参谋长光绪任命为王士珍。按迈克尔的意思是要设立副总参谋长并建议由段祺瑞出任,但被光绪拒绝。原因是,先让段祺瑞带兵打上一仗再说。
让光绪没想到的是,就因为光绪调走了230精锐士兵,又召来了霍斯特的不满。霍斯特的理由是:光绪调走了新军几乎全部的中低级军官,让他军队的组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陛下,任何一支部队中的连排级军官才是一支部队真正的战斗灵魂。只要所有的连排级军官能够英勇的冲锋,那么他们带领的军队就是无敌的。”
“总教官先生,这230人朕另有用处,此无可更改。只能从新去选拔了。”
“陛下,我还想知道的是,您在军队中安排了政治委员教士兵们读书。但是基层的士兵不须要每天晚上都参加学习,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
早在新军成立的时候,光绪就依照后世的政委制度安排了一批文人进入军队。不同于后世政委的是,所有政治委员是无权干涉指挥,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士兵们识字、认图还有历史等文化知识。而且光绪要求每天晚上都要进行文化学习,半个月一小考,二个月一大考。想要当上军官,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素养,而且文化考试还必须达标。在光绪授意下,在周勤的秘密挑选下,一批忠心的文人更是被组织起来给暗中给士兵们洗脑,灌输忠君的思想理念。光绪必须要牢牢将这支新军掌握在手中,成为一张政治筹码。
听到霍斯特的话,光绪哈哈大笑:“总教官,朕相信你在来清国前肯定了解过清国。朕实不想瞒,如今清国的军队早已不堪使用,所以这支新军将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你所带领的这支新军,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应该说是大清的军官部队。朕希望这里面所有人的都能成长为合格的军官,让他们走出去带领更多的士兵,就像种子发芽一样。”光绪神色严肃的说:“朕将国家希望的种子交到你手上,所以更希望你能按军官的要求来教导他们。就如同朕想象的那样,这支军队中将来会走出无数的将军。总教官先生,你试想一下。将来你退休后再来到这里,无数的清国将军向你敬礼的场面。那将是一个军人最高的荣耀。”
光绪的话让霍斯特心里别样激动:“陛下,请相信我,您会如愿的。”
也就从这以后,光绪就再没有去过丰台大营。到是每天都能听到丰台大营传来的炮声比从前更密集了。虽然用的全部训练弹,但每次光绪听都炮声一响都会嘀咕一句:十几两银子又没了。每天依然上朝下朝,慈宁宫请安问政。只是去军校的时间更多了,隔三差五就会去一趟。
二月的京城依然寒冷,王士珍正在参谋室里跟一群参谋们做着皇上安排的课程——做沙盘。经过詹天佑在东北将近一年的勘查,大量的测绘人员带回无数的地形地貌资料,如今这些资料摆满的整整一间房间。光绪下令以田庄台、牛城、复州为中心制做沙盘,要求每位参谋人员都要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做沙盘可是做技术活,德国教官教导了基本方法后,就不再过问具体的制做。所以王士珍将参谋分成两组,一组绘制平面地图,一组做沙盘,可涉及的资料多到让人看到都太痛。这边王士珍痛苦的查询资料,那边参谋室的大门推开了。一阵寒风吹进来,将王士珍手中的资料吹落。
“士珍兄,你们的沙盘做了快十天了吧,还没做完呀。”段祺瑞推门而进,哈哈笑道。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王士珍捡起吹落的资料,放在一旁:“你不帮忙就算了,还说什么风凉话。你来干嘛?说完赶紧走,这里不欢迎你。”
“不是吧,这么多年兄弟连口热茶都不给,你也太小气了。”段祺瑞边说边向王士珍的办公室走去:“去把上次皇上赏赐的毛尖泡上一壶。我可还惦记着呢。要是把毛尖你给我我还不愿来呢。”
“没有了,早喝光了。就是有也不招待你呀。”话是这样说,可王士珍却向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内一盆碳火烧的很旺,段祺瑞也不客气,拿起开水就给面前的茶碗便冲上。碧绿的茶叶在开水的冲沸下,冲泡出整碗碧绿的茶汤,散发出阵阵茶香。段祺瑞放下茶壶,也不管茶水滚烫,端起来就品上一口:“好茶呀,等我回去定要带上点。”
“想都白想,没有。”王士珍放下茶杯:“说吧。这次来是什么事。”
“还不是我们的新教官,他又打算来一次远程拉练。这不派我来问问,这次拉练你们参谋部有什么意见没有。”说完接上一句:“做人别太小气,记得给我装点带走。”
“没有就是没有。”王士珍白了一眼:“部队拉练跟我们参谋部没关系吧。我记得你们应该有权自己决定的。”
“这就是总教官高瞻远瞩了。跟据规划,终有一天部队的行动还是要有参谋部的命令。与其到时受命,不如提前练习。这不让我来问问这次拉练参谋部要不要参与进来,也好先练习练习。怎么没见德国教官?”说完还是接一句:“多少给点。”
“说不给就不给。说来巧了,三位教官去丰台大营,你却来了。路上没碰着?”
“没碰着。那我也不问了,反正他们会商议。我们执行就是了。好歹拿点,够泡一壶就成。行不。”说完段祺瑞看了眼关上的门,小声说:“士珍兄,你说皇上为什么要将参谋部置于军校当中?”
为保证军令通畅和作战指挥的需要,按照上皇上的意思,所有在参谋中学习的军官们在完成全部的训练后,除一部分作为将来参谋本部中的班底外。其它的人员都将下派到各标各营,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既然参谋部的参谋未来将属于新军,为何不直接放在新军里,这样一来,也有利于这些未来的参谋们能更好的掌握军队的基本情况。眼下反而要刻意的入在了陆军学校里。而且包括霍斯特和迈克尔都向光绪建议过,但都被拒绝。对此,段祺瑞实在是有些困惑。
“皇上的心思,岂是下臣们所能猜测。”王士珍忽然一笑:“皇上这样做在我看来无非只有一条——避嫌。你想想看,新军成立后,皇上除了举行仪式和霍斯特上校初来之时去过,这么长的时间内绝足不踏进丰台大营半步,就是免得惹来无端的猜疑。把这个参谋部暂时放在军校内,这也是为了方便皇上时常来巡视……”
段祺瑞摇了摇头,这个道理他时白,只是在他看来,问题绝不只是这么简单,刚好借着这个机会问问:“冷峻身边有个军官团一事,你听说过没有?皇上莫非是为了军权?”
王士珍闻听此言,脸色一变,忙向四周看了看,好在没有进来:“慎言呀。祸从口出,自古君心难测,这些话以后还是不要说的好。”
王士珍当然知道这件事,因为他就是这个军官团的成员。想要加入军官团首先一条就是要忠于皇上,冷峻掌握的军官团几乎涵盖了新军的大部分军官,如今的参谋部内也有不少的军官团成员。只是军官团中的第个人只知道身边三五个名单,谁知道段祺瑞是不是也已经加入,或者只是来试探的。
1...2829303132...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