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武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染指水墨
红与黑的交织。他们没了盾,可却没有人敢动,只是一个劲的缓缓后退,这些人是无敌的天神!打不死的恶魔!
而天神们却握紧了长矛,直直冲向已经在四散而逃的大军。
........
长安天宫。
“不行,此举劳民伤财,断然不可!”
“新帝尚稚,天后当举。”
“此子才高八斗,他日必成不世之才。”
“陛下,老臣愿率兵剿贼!”
“呵,陛下,没有青鹅,也会有白鹅,红鹅,这又是何苦?”
口若悬河的老者纵横披靡于朝堂,从一介书生到披甲上阵,他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洒过血,年轻时的事迹令人心寒,手段雷霆霹雳,以至于险些权倾朝野,那些年她依靠他登上了至尊宝位。
“老相公,你又是何苦?”武曌又走近了一步,这一次却是一大步,裴炎的为官之道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女人一步步走向他曾奋力抵挡过的脚步,这一世长安路,裴炎说很难走,他终究没有走完,她却行到了终点。
.........
吐蕃高原。
唐冠身后戎袍迎风飒飒作响,这袍子本质老旧不堪,却因为鲜血染的崭新通红,吐蕃大军早已开始丢盔弃甲,而唐冠也停住了脚步,海东青猛然扑下,落在了唐冠肩上,啄着脑袋望着眼前它这辈子都吃不尽的食物。
死士长矛所向,无坚不摧,一拨又一波逃命的吐蕃勇士倒下。
.........
长安天宫。
“吾乃宣威大将军程务挺,何人敢战!?”老而虎威犹在的绝世悍将在绝境之中嘶吼出声,万箭穿心之痛不敌他一声大吼,那一日在绝境之中,一个出乎意料的老匹夫救了她一命。
“老将军,朕待你不薄。”武曌每走一步,都像是在与某些人解释着什么,那些风雨飘摇,那些斩情绝爱,那些明明痛到了极致,却要笑出声来的笑话,这一世长安路,她,踏出了最后一步。
.........
吐蕃高原。
喊杀声渐行渐远,被死士们吓破了胆的吐蕃人已经溃不成军,甚至快要追出唐冠视野之外。
突然唐冠将腰刀抽出,一把插在地上,雪白明亮的腰刀立在尸山血海之中,唐冠疯也似笑道:“吾乃宣威大将程务挺,何人敢战!?”
可惜吼声回荡在高原,却无人能听到,许是唐冠希望这声音能直传黄泉,让鬼神惊吧。
.........
当长安大明宫中的武曌踏出最后一步,猛然转身,大袖一举之时,她终于走完了这长安路,心中喃喃一声:“唐冠。”
当远在吐蕃高原的死士回拢,高呼战歌,大笑不止时,唐冠遥望东方喃喃道:“瑶儿。”
文武百官齐齐跪伏在地喊道:“臣等叩见吾皇。”
武曌望着眼前的朝贺百官,仰头笑出声来:“呵..呵..哈哈哈哈哈!”
毫发无伤三千狼牙死士大笑中将腰刀抽出,插于地上,单膝倒地抱拳道:“臣等恭贺主公!”
唐冠望着眼前犹如神魔的狼牙死士,仰头笑出声来:“呵..呵..哈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三百九十三章:封狼居胥
我们如果非要硬性的将历史形容为长河的话,那么何不将在这条滚滚长河中的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容为弄潮儿?
这些弄潮儿或有截击断流之力,或有盖世无匹之智,风采盖压一世的他们留下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背影,让后人模糊不清。
这一年唐帝国迎来了第一位女帝,改元武周,新罗虽然一战败北,但北上有阿史那环雄踞,南下有吐蕃王朝盘亘,塞外有西突厥缩居,一片繁华的昭武九姓下又潜藏着多少让人怦然心动的秘密。
可也就在这一年,又有一人凭借自号狼牙军的无敌战力勉强跻身这些弄潮儿之列,吐蕃数万大军被击溃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从各自的盘算中猛然惊醒。
改元立国的武周政权也将不可思议的目光射向了这个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扩地近千里,将方圆之内打成一片无人区的可怕瑶周政权。
他们到底是敌是友,真正的首领又是何许人也?
还有瑶周这个名字又为何如此耐人寻味,狼牙军一战功成,震惊世人,各国使节纷纷来探,哪怕寻不出端倪,也要探个虚实。
而吐蕃王朝经此一役被打的元气大伤,所有战力凝聚一块,缩居藏南,最莫名其妙,叫苦不迭的自然是他们,到得后来竟然向武周与瑶周两方派遣使节议和。
武周帝国自然欣而应允,在华夏的战争观念之中,只要敌方低声下气承认失败。那就是他们的胜利,完全可以在史书之上记上这样的一笔“彼为属国。”
可是吐蕃的失败并不是败于武周帝国之手。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遣往瑶州的各国使节竟然一去不返。不知是生是死。
可就在所有弄潮儿都感觉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必须要联合起来消灭掉的异类之时,武周所遣的使节竟然毫发无损的回朝了,这一下子的暧昧可让所有人的矛头又对准了中原。
而这位使节所带来的消息却言简意赅,第一,他没有见到瑶州首领,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第二,他只知道这些人的口音与面孔绝对是大唐人士,第三。他们就这么放他回来了。
此讯一出欣喜若狂者有之,凛然惊惧者有之,这几条消息虽然简单,却透露出了无限的暧昧,他们既然是汉人所组立的政权,那么就说明之前曾今猜测过的本地奴隶爆发叛变是正确的。
可据吐蕃溃军回朝时惊魂未定所传递的消息来看,他们人数仅有区区数千人,武力日渐孱弱的汉人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太过惊艳的表现,又从哪里冒出来这种被与其交战过的溃军惊呼为“天神”“魔鬼”的无敌之师。
他们的兵器装备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时间限于人口不得不俘虏大量奴隶充作劳动力的各国都小心翼翼起来。这算是为他们敲响了警钟,数量众多的奴隶造起反来可就重蹈覆辙了。
当吐蕃王朝得知这个消息竟然沉默下来,瑶周与武周这两个名字令人毛骨悚然,异想天开者自然不在少数。自女皇掌权一直被动防御的汉人再一次成了诸国警惕的目标,这个仅有三千人数的无敌狼牙军会不会是汉人潜伏多年以来暗中训练出来的?
可有人惊惧,有人防备。自然也有人欣喜。
.......
长安,宣政殿。
“是我朝人士?”武曌端坐在御案之上。喃喃出声。
很显然这一连串的事情,不仅她没想到。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三千人对垒数万大军,这种比例,倘若赢了,称之为战争奇迹也不为过了。
当年薛仁贵号称战神,立于太宗麾下,掌兵东击西讨,凭生只败过一次,而那一次失败,武曌作为如今的统治者自然知道他是怎么败的,错不在他。
可就算是这种已经堪称神将的领军者,也不可能以区区三千人数直面击垮数万大军,本来还怀着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的武曌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鸟啄鱼儿,鱼儿却一尾巴将鸟儿给甩死了,这故事你讲给哪个渔夫听,他都不信。
一时间武曌也暗自沉吟起来,事到如今,已经全面崩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与本朝同根,既然是造反的奴隶,想必应该还有几分念国之心,说不得招安能成。
倘若招安成功,这一支劲旅可就成了一柄锋利无比的天子宝剑,称得上戳谁谁死,可是念及当初自己并没有在他们最关键的时刻施手援救,这时再行招安之事,结果还很不好说。
而国内如今钱庄一案已经尘埃落定,这桩事件经过大小人力详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只待选择区域投入试用,其中复杂程度甚至远超唐冠这个设计之人的想象,如果他能看到朝中摞成一堆小山一般的备案,必然也会哑然失笑。
有时社会的进步,所欠缺的只是区区一个念头和想法罢了,更令唐冠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看出了这“钱庄”隐藏下的“银行”本质,更是成文上奏,此人倒是品性不坏,言及此举利民。
但这一下可惊坏了把控此事的唐梁君,利民的确是利民,但倘若说穿了,那必然会受到偌大阻力,好在这封文书是直接上传于他,不贬不扬的称赞两句后,也就算了。
........
宣政殿中武曌端坐在案,暗自沉思,招安当然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其间成功性也不低,自己一登基便有如此猛将强人出世,到底是福是祸,只能试上一试。
想到这,武曌却又轻声一叹,既然招安,那总得有个可成事的能人,武曌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一下消失了小半年的无良之人。
想到他,武曌竟然有些咬牙切齿之感,她已经差人去寻唐冠了,如今自己焦头烂额,这个以才文入她法眼的小男人,此时却跑了个无影无踪。
他若再次现身,有些话是必须要说清楚了!
想到这,武曌暂时抛开儿女情长,细心思索起来,这几年举贤令成效不菲,但真正入她法眼的却区区寥寥,思来想去倒是让她想到一人。
唐冠冒大不违轻启玉玺提拔此人,他既然如此看重,必然有他的道理,倒是能够试上一试。
当即武曌出声道:“传旨,宣礼部侍郎娄师德来见。”(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三百九十四章:狄相招安
宣政殿中寂静无声,武曌支着臻首闭目养神,直到一名老者走进殿中,恭声道:“陛下。”
武曌闻音淡淡回应道:“爱卿免礼。”
娄师德见武曌极为疲惫,束手伫立在原地,默然不语。
良久后,武曌才眼皮也不抬的出声道:“冠军侯与朕举荐爱卿,刘侍郎近日与唐爱卿可有联系?”
听到这话,娄师德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回应道:“微臣近日不曾见得侯爷。”
此话一出,殿中又是一阵沉默,片刻后,武曌才再次言道:“那瑶周义军一事,爱卿可曾有所耳闻?”
“此事微臣倒是知晓一二。”娄师德面色自然,应答自如,不紧不慢的回答着武曌的问题,而武曌见此人倒也从容,心中先是暗暗点头,而后才言道:“朕有一法需表,试想招安瑶周,依爱卿之见此事有几分可成?”
武曌当即开门见山,此人既是唐冠所荐,料来应该不是什么庸人。
而娄师德闻言依然没有什么异状,默不作声片刻后,才拱手道:“陛下仁厚,但自古行招抚之举,多半是要看陛下遣何人去招,狼牙军虽凶悍,但我朝人才济济,倒是有几人把握甚大。”
“哦?那你说说,都是哪路圣贤?”武曌闻音来了兴趣,终于睁开了眼睛,这人言行倒也有趣。
娄师德见状依然不紧不慢,又是沉思片刻后言道:“首选自是唐侯爷,侯爷才名广大。我朝虽人杰林立,唯侯爷独秀一枝。倘若他往,自有十成。”
“十成?”此话落得武曌耳中。自然受用中听,可也让她不以为意,毕竟眼前这人却是唐冠亲手提携,倒不是说唐冠无才,而是在武曌想来娄师德难免有拍马屁的成分。
但倘若她得知娄师德也是这才刚知道此事,必然又是另一番看法了。
当即武曌摇头笑道:“有理,可惜连朕也不知道这个才名广大的唐爱卿此时此刻到了哪里?”
说这话时,武曌难免带有些许懊恼,娄师德闻言也沉默下来。武曌见状笑问道:“朕曾闻爱卿早年间有“猛士”之名,不知爱卿可愿为朕分忧,前往瑶州抚恤招安?”
“陛下言重了,微臣才疏学浅,自然也愿意为国效力,担君之忧,倘若微臣去,倒也有八成之力。”
“八成!?”此话一出,武曌不由略感吃惊。这人哪来这么大的自信,前一句听起来像是恭维的唐冠的话也就罢了,这一句却像极了毛遂自荐。
狼牙军凶残可怕,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瑶州已经成了公认的龙潭虎穴,各国使节前往,十不存一。他竟然敢说自己去有八成把握招安。
可就在武曌略有微词腹诽,正准备开口出声时。娄师德竟然再次言道:“不过微臣倒是还知道一人,此人较侯爷想必也相差不远。倘若此人能往,也当有十成把握。”
“哦?何人?”听到这话,武曌更是吃惊,这倒有些出乎意料了,当即武曌耐住性子询问起来,想看看此人能说出三六九等来。
娄世德当即回应道:“此人名为狄仁杰,曾任大理寺卿,后任地方司马,现任门下右丞。”
“狄仁杰?”武曌闻音黛眉一皱,这个名字有那么一丝耳熟,像是多年前曾在京官花册中瞧过那么一眼,但听娄师德所言,这人所任的都是些不打小不小的官职,倘若这人真有这么大能耐,早就被李二启用了,哪能轮到她?
娄师德言他与唐冠相差不远,唐冠当年八岁成诗,名动天下,次年一文平贼,搏得文豪之誉,又复修明堂,再议钱庄,还能只身从突厥险境中生还返朝,到了现如今,就连武曌布边山河的眼线都寻不到他蛛丝马迹。
这要是相差不远,还能几十年后大器晚成?
但武曌也不是什么轻易看扁他人之人,她自己何尝不是出人意料,谁也不曾想到她能有今时今日?
武曌面上阴晴不定,娄师德淡然自若的伫立在一旁,就像是刚才只是在阐述一件事实。
良久后,武曌黛眉才舒展开来,此时思来想去,朝中诸人要么有要务在身,要么不堪大用,要么不善言辞,看这娄师德言行条条道道,不像是在胡说八道,既然如此,姑且试上一试。
招安能成,那本朝凭添一股助力,说不得,真能有不世之功也不一定,权当算作意外之喜;倘若不成,那也在意料之中,毕竟那等狂徒桀骜不驯,但武曌倒也没有太过畏惧,他们只有区区三千人,虽然击垮了吐蕃大军,但也说不得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想自己堂堂天朝,只要加以防备,不像吐蕃一般掉以轻心,她就不信这三千杂兵能抵挡数十万天兵压境。
现如今瑶州控制着整条塔干河流腹地,将吐蕃王朝的领地一下削去了四分之一,无论成与不成,这片土地,武曌都势在必得,一旦入手,那吐蕃自此就不足为患了。(注:其实唐冠所控制的地区,是今日的四川省以北的高原地区,现如今在四川省行政区内。)
想到这,武曌眼神一定,不着痕迹打量了一眼娄师德后,轻声道:“爱卿与此人可是至交?”
“一殿之臣,不曾深交。”
“那爱卿何出此言?”
“陛下,识人事不有三,无非君子之交淡如水。”
武曌闻音眼前一亮,同时也认真起来,这老倌确实有趣,以往不曾与他多谈,今日几言,便让武曌来了兴趣。
“那如今,这个狄爱卿何在?”
“狄丞相便在宫中。”
说到这里,武曌沉吟片刻,心中喃喃道:“狄仁杰...”
过得片刻,武曌才像是下了决定,笑道:“那有劳娄侍郎去将这位爱卿请来可好?”
“陛下言重,微臣领旨。”娄师德闻音拱手一礼,随即不再多言,转身出殿。
武曌观其离去,不语片刻后,提笔在文案上写起委任状来,她倒也合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反正都是试试。
既然感到有趣了,且不管是见到了,还是没见到,打算用了,那便先下定决心才是。(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三百九十五章:九天开出一成都
时光苒茬,云卷云舒。()
自先秦治水,又经天下三分,蜀相避道蜀中,这荆益两州几经兴衰,至此却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赞曰:“九天开出一成都,千家万户入户图。”
倘若不是地处国疆,自有一番王都气派,也有一道天朝之景象。
成都,酒馆之中。
无人角落里两名中年食客相对而坐,面前几碟小菜,就着自带的干粮埋头进食。
看两人模样倒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过往商旅,没什么气派可言。
其中一名较为壮实的男子小声嘟囔道:“怀英兄,你现在歹说也是御使了,整天藏藏掖掖作甚?”
另外一名清瘦男子闻音停箸,故作神秘笑道:“奉秋啊,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壮实男子闻音先是轻轻摇头,而后疑惑询问道:“为什么?”
清瘦男子见状神秘道:“你附耳过来。”
壮实男子闻言照做,将耳朵贴近一些,可就在这时,只见清瘦男子缓缓靠近其耳侧,嘴唇微微动了一下,而后只听一声:“喝!”
“啊!”壮实男子被他突然一喝,不由惊呼出声。
“哈哈哈哈!”清瘦男子见状哈哈大笑起来,两人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这犹如顽童一般的嬉闹顿时引来了周围食客的侧目。
好在两人倒也识趣,笑罢,就不再发出动静,清瘦男子言道:“好吃好喝堵不上你这嘴,快些吃吧。()”
壮实男子闻言也没什么好气,不再理会他。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而就在两人噤声无言之时,却没有发现此间立于柜前的店家一直暗暗关注着他们,直到见他们不再说话,店家才不着痕迹的将目光收回,而后对站于门口的小厮轻轻招手。
那小厮见状走过。两人像是要核对账目般掀帘入了另一室,刚一入室,那小厮便出声道:“师伯,就是他们?不太像啊。”
店家闻言微微摇头,而后言道:“堂主有令,格杀勿论。”
说罢。店家袖中无声滑落出一柄物事,小厮见状眼神一定,轻轻点头,而后转身而出,面无异色的回到门口。
而那店家也重新立于柜前,趁着点中喧哗之际。突然轻轻才脚下地面一踩,顿时一暗格方空打开,他却将手中物事悄无声息的摆放在了暗格之中,这暗格所对准的方向却正是那边的两名中年男子。
那两名男子吃得不快,直到店中走的三三两两,只剩下几名看起来没什么异状的食客后,店家将手缓缓放在了暗格之中的物事之上。
而那边两名男子这时似乎才吃的差不多。眼看便要起身之际,店家的手已经扣在了机关之上,同时一寸寸按了下去。
可就在这时,楼上突然传来一阵动静,三名年轻男子从楼上走下。
为首的一名五官棱角分明,黑发张扬在身后,可却形骸放浪,像是有些醉意,脚步略显浮夸。
而身后的两名男子面色冷峻,倒是没有什么异状。可当店家将目光望向那两人脚步与一直不着痕迹放在腰间的大手之后,顿时瞳孔一缩,暗格中的手不再动作。
这三个人打晨间便来了,他知道那两名看起来像是跟班护卫的是好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想等那三人走了再动手。
而那边两名中年男子这时也站起了身来,壮士男子起初不以为意的瞥了一下正在向外走的三名男子,可当他看清那个为首的俊朗之人后,突然惊呼道:“唐...”
刚喊出一个字,他顿时意识到什么,立即小声对眼前清瘦男子言道:“丞相,是唐侯爷。”
清瘦男子闻音先是一愣,而后慌忙回首望去,那张熟悉的脸庞映入眼帘后,让他有些惊喜之感,随即便提步赶上前去。
“唐兄。”清瘦男子倒也小心,见到此间人多耳杂,出声时显然是经过了思量,并没有直呼其名。
而那三名年轻男子闻音果然止住了脚步,为首之人悄然回首望了过来。
“阁下是?”见到眼前这个有些眼熟的面孔,为首之人疑惑出声,看他跃跃欲试的模样似乎识的自己。
清瘦男子见状想要上前,而那两名汉子却下意识的阻住了他的去路,直到俊朗男子出声,他才得以近前。
只见他走上前去,不着痕迹的将袖中半只银鱼悄然露出,俊朗男子见到此物眼睛一眯,打量了此人两眼后,笑道:“喝醉了,不认识大哥啦,找个地方醒醒酒,再聊吧。”
那边壮实男子见状也走上前来,说罢,几人便不再多言,随着俊朗男子的脚步走出门外,与那小厮擦肩而过。
而与此同时,那名店家的手却缓缓松开,望到这意外的一幕紧紧皱起了眉头,却不出声示意。
直到那几人走没了影,剩余的几名食客与小厮才大惑不解的向他走来,店家望着几人疑惑的表情,却不多做表示,片刻后对小厮吩咐道:“跟紧他们。”
而后又望向另一人,示意附耳道:“回去告诉堂主,唐去病在翁里。”
那人闻音瞳孔一缩,慌忙点点头,而后立即转身而出。
一时间店中只剩下店家一人,他这才颇有些懊恼的将脚再次一踩,暗格弹回收入,望着案上账目,恶狠狠一叹。
.........
城中,茶役雅间之中。
唐冠与眼前这个陌生的清瘦男子相对而坐,他适才所亮出红线银鱼,唐冠倒也识的,当年陈允升也曾佩戴过这种红线银鱼。
茶釜中沸个不停,唐冠终于出声道:“这位相公,官拜何处?”
“哦,微臣狄怀英,曾与侯爷有过一面之缘。”
“狄怀英?”唐冠刚从花天酒地中清醒,听到这个名字一时半会竟然没有想起什么,京中认识他,他却不认识的官员多了去了。
“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侯爷,侯爷真乃神龙之身,像那神仙中人一般逍遥自在。”这时狄仁杰再次出声,唐冠闻言一笑,他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京官,对方既然佩戴红线银鱼,那料来便是御使出差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