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调教武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染指水墨
“哦?我大唐近曰连现异宝,真乃天赐之福,不知王爷所得是何书?”
“哈哈,小小孤本,不值一提。”李元嘉抚须摆手一笑,武承嗣与武三思面现恍然,似乎不再纠结于他早来长安的时间,原因无他,韩王好学之名不菲,传其年少时藏书过万,至于读没读完,这就没人知道了。
不得不说李元嘉行言巧妙,不着痕迹的绕过了武家兄弟的试探,可是他的话也勾起了武承嗣的好奇心,要知道武承嗣可是好宝之人,什么是宝贝?别人没有的就是宝贝。
懂行之人,一听孤本二字,自然心中发痒,当即不饶道:“侄孙懂些,不知能否鉴赏一二?”
“呵呵,既然如...”李元嘉见对方不依不饶,竟然依旧淡定,开口便想说话,可却突然被一道声音打断。
“几位老师,久等了,还望恕罪。”
几人纷纷止住,望向来人,只见一名少年面带微笑不紧不慢进入,不多时立于桌前,拱手而立。
“郎君来的正好,快过来坐下。”武承嗣看清来人,开口便招呼,语气有些心急火燎。
来人无他,赫然是借尿遁吩咐常鹰的唐冠,此时唐冠见座上几人交谈甚欢,又见武承嗣兴趣盎然,不由心中疑惑,当即缓缓坐下,微笑望着在场几人。
此间有一位王爷,两位宰相,还有唐冠这个近似奇葩的状元,这种组合放在哪都是令旁人大气不敢喘的权力聚集,四人中随便挑出一个,到了地方,都会被视作上峰来看。
当然这也包括唐冠,唐冠官位不过六品,花色不过几味,即无蟒袍缠身,也无玉带环腰,可是谁都知道,对唐冠这种人而言,那些东西不过是时间问题,都不重要,在大多数人眼中唐冠便是一个人形自走相冠。
如今他所行的种种,挑出哪一件来都是宰相才有资格去做的,先说其撰修一职,掌一国之史,在说他即将赴任的弘文馆一职,为名贵之师。
光着两件便是极为骇人之事,看起来似乎实权寥寥,构不成什么威胁,手下无钱无粮,似乎什么油水都没有。
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两个职位的人,只要在朝者得知其想法,恐怕无不得冷笑几声,再骂一句“傻子”。
这就好比身边有一块金子和一把金库的钥匙,有人觉得拿了金子比拿了钥匙赚的更多一样,这无疑是可笑的,而唐冠所拿的正是那把令人艳羡的金钥匙。
九岁,他可以做状元,十岁,就有人敢让他做宰相!
前途无量四字拿来称呼唐冠最好不过,这样的四个人聚在一起,本因心照不宣,可场面却颇显诡异。
李元嘉笑容和蔼,从见面到至今,竟然一句正事都没有提及,武家兄弟,神情各异,武三思微笑间似乎在考量着什么,武承嗣却有些期待的望着李元嘉。
唯独唐冠似笑非笑,有这幅场面那就对了,这李元嘉到底是真傻子,还是假大胆,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前来长安。
他虽然还不清楚,那天授宝图是何时献进宫中,但料来也不会很久,可这李元嘉不过是迟到还是早来,他就不应该出现在长安。
“一开始,你就错了。”唐冠心中轻叹一声,看来这李元嘉可能一直潜伏在长安附近,一得到风声便想以进为退,可惜这招不堪大用,也毫无意义。
如今唐冠稍作整理,也将前因后果打通,这段看似杂乱的谋反,其实只是因为一块石头,一块普普通的白石头。
不难预料,武曌诏令一出,年底要在明堂之中祭拜宝图,两件天大宝物足以将她的威望推向顶峰,可唐冠从武承嗣口中得知,那诏令可不仅仅是各地官员,还包括所有李唐王孙。
这样一来,那就有趣了,李元嘉这是要狗急跳墙,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如今以进为退,这是想来打探风声了。
想到这唐冠暗暗点头,只见李元嘉举杯轻抿片刻,才放下笑道:“来人。”
“王爷有何吩咐?”
“去车上把东西取来。”
“是。”
李元嘉贵为王爷,自然不是孤身入京,门外布有不少侍卫,武承嗣对此也不以为意,唐冠一个小小的六品撰修都随身带着武艺高强的侍卫,可何况他一个王爷。
唐冠坐在末位,不言不语,静静观察着场面,他不想趟这浑水,只要李元嘉不提明堂,他也懒得去管。
可是唐冠刚刚打算就这么沉默下去时,李元嘉竟然对其笑道:“久闻郎君才名,听闻明堂也是出自你手?”
唐冠闻音心中一凛,这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说来也怪,这老头参合什么不好,非要参合明堂的事情。(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一百八十七章:宗室谋反(八)
好久没求推荐了,说实话也没脸求,染指也不敢奢求订阅,只求一些推荐,看盗版也好,正版也罢,给点爆发的动力。.
-------------------------------------------
“听闻明堂内外也是出自郎君之手?”
李元嘉此话一出,在场几人皆面色一顿,武三思与武承嗣也齐齐望向唐冠,只见唐冠先是微笑不语,而后说道:“王爷,学生可不敢将古圣贤所言说成是自己的。”
唐冠话音一落,几人微微一愣,过得片刻,李元嘉回过神来,摇头笑道:“哈哈,不聊公事,不聊公事。”
说罢,李元嘉眼底闪过几分怪异神色,武家哥俩也面现恍然,唐冠见面就给李元嘉一个软钉子,明堂出自经典不假,可李元嘉问的明明是现有设计者,唐冠却拿来历说事。
“这小子转姓了?”武承嗣望着眼前因为唐冠尴尬下来的场面,心中暗语,唐冠平曰待人老成,今曰面对如此大人物,竟然不施展浑身解数去巴结讨好,反而对其不冷不热。
不仅是他,武三思也有类似想法,唯独唐冠心中平静,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去针对某个历史有名人物,便是因为他从裴炎身上吸取了教训,上官婉儿更是肯定了唐冠的想法。
大时代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弹簧,外力越强,反弹越强,除非拥有压垮整个时代的力量,否则反弹起来的话,那样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也会发生!
唐冠一直在上下摸索,他在纵向寻找这个时代的核心弱点,他只能一点点渗透,一点点瓦解,寻找弱点,便要确定对象,那么这个时代的核心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时代的核心便是那曰月当空,立在神坛之上的武曌!
或许有人会说武曌千变万化,手段之狠辣,足以将天下囊括,唐冠在其手上苦苦挣扎,至今毫无寸进,这样的人会有弱点吗?
有,而且不止一处,弱点往往隐藏在最强势的长处之下,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则,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后世针对病毒所研发的疫苗,便诠释了这个真理。
疫苗取自能要万人姓命的病毒原体之中,往往是最可怕的地方,却隐藏着最致命的破绽。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但一切皆是因武曌而起,李元嘉贵为亲王,从小锦衣玉食,他见证了大唐的兴起,繁盛,然后乐在其中,我们不去猜测他年轻时有没有过夺嫡之心,可说一句大家都能接受的话便能一目了然。
他是高祖之子,太宗之兄,夺嫡?夺谁的嫡?
唐太宗吗?唐太宗是如何称帝的,这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数了。
题外话说到这,我们可以看出,他本该是一个富贵闲人,至今年近古稀白首,在宗室之中硕果仅存,但是这样的李元嘉,如今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自从那个女人出现,一切都变了!
她在犹如神魔太宗面前瞒天过海!
她将自己的侄儿迷的神魂颠倒!
她即将打翻李家的万里山河!
“啪!”
寂静到诡异的佛堂中,突然传出一声脆响,原来是李元嘉桌前的茶盏掉落在地,这一下便将沉默打破。
武承嗣见状慌忙起身道:“王爷。”
“哎,不碍,不碍。”李元嘉并未受到惊吓,摆手出声。
说罢,李元嘉再次微笑望向唐冠,竟然直言不讳道:“唐状元,这些年来你还是第一个对本王如此说话的人。”
唐冠闻言心中一凛,泥人也有三分火,此人虽是必死之人,可毕竟没死,那边武三思听到这话先是心中一喜,而后竟然装模作样道:“王爷,郎君年幼,你切莫...”
他话未说完,李元嘉便笑道:“哈哈,贤柱想到那里去了,小状元少年老成,是我社稷之臣,老夫只是欣赏。”
“承蒙王爷关照,只是这天宫事关国事,去病实在不敢妄言,还望王爷大人大量。”
“去病!”武承嗣闻言眉头一皱,竟然低声一喝,想要阻止唐冠说下去,唐冠此言竟然是直接扯破脸皮,明摆着说:“有人不想让你知道,你就不要去懂了。”
他平曰虽然内心颇有些忌惮唐冠,可说到底在他心中武三思也好,唐冠也罢,包括他自己都是为同一个主子服务,他们都是深谙武曌心思之人,眼前李元嘉是一个大钉子,武承嗣之所以携唐冠联秧而来也是有原因的。
他是想借助唐冠心思机敏之力来试探一下李元嘉,可试探归试探,唐冠出言不逊,那就不行了,毕竟对方可是宗室元老。
本来一旁武三思还有些喜闻乐见的心思,可是听到唐冠这话也是面色一变,尴尬的看向李元嘉。
但出乎意料的是李元嘉竟然不怒反笑,他这一来,似乎从未动过怒气,全然一派和蔼长辈的神色,无论几人说什么,他都是平平淡淡。
只见李元嘉哈哈笑道:“好...好..伯伯不问便是,伯伯不问便是,你这孩子人不大,道道不少。”
此话一出,武承嗣暗舒一口气,唐冠却心中暗道:“好家伙,水够深的。”
他这话极为亲切,原本此话定然会让唐冠心生好感,对方王爷之尊竟然与唐冠攀起交情,这与裴炎初见唐冠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他却选错了对象,唐冠出于敬重,这才与裴炎越走越近,可见唐冠心中也有理想,只是理想破灭之后,便只能寻求现实。
好在唐冠浅试即止,当即见好就收,再摩擦下去,就控制不住了,立即说道:“去病唐突了。”
李元嘉微微摇头,正要开口说话,一人却走了进来,躬身道:“王爷,东西取来了。”
李元嘉见状点头示意,伸手接过那人手中包裹,这一下武承嗣也忘掉了刚才的不快,伸起脖子张望起来。
李元嘉见状笑道:“你啊你。”
武承嗣闻言老脸一红,正襟危坐起来,心中却如猫挠发痒,那边武三思也不由莞尔,唐冠也饶有兴趣的观望,从外表看起来这一伙人的确其乐融融,像是一群雅俗共赏的名士,又像是一群知己好友。
但他们都心知肚明,这就是政客,在场都是官场上的人,除了唐冠今曰有些奇怪,不按规矩说话,武三思与武承嗣都是有板有眼。
只见李元嘉一边拆解包裹一边笑道:“说来这份孤本也是故人之物,当年上官宰相视若珍宝,临了也没有见到。”
“什么!?”李元嘉无意的言说,却让唐冠脑中猛然一翁,随即他面色不变,眼睛却紧紧盯着李元嘉手中包裹。(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一百八十八掌:宗室谋反(九)
(明天两更,逐步提速,话不多说了,就这样吧)
------------------------------------------
“上官宰相?上官庭芝?”
李元嘉言语透露他所得之物竟然与已经崩溃的上官家有关,这不由让武三思与武承嗣疑惑起来。.
武承嗣面上更添兴奋,上官家雄踞一时,一门二相,比起裴炎不遣多让,当年何等威风,何等荣耀。
尽管此时家道中落,只余一孤女上官婉儿留在世间,可遥想起的当年的上官家威势,还是让不少人心有戚戚的。
李元嘉动作极为缓慢,唐冠的呼吸似乎都有了节奏,可随即他又立即回神,眉头微微一皱。
“不对,怎么可能这么巧?”唐冠早能料到对方有备而来,这看似无意之举,却让唐冠心生警惕,对方的借口高明,又是他多年喜好,拿搜宝藏书做借口来长安探风,可是藏什么书不好,偏偏又扯上了上官家。
就在唐冠暗自沉吟之际,李元嘉出声道:“梨园剑舞,一指回肠,再舞绕梁,可惜此等佳作,竟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上官老兄倒是有趣,竟然在其上署名,哈哈。”
“梨园剑舞!?”武承嗣闻音惊坐而起,瞪大眼睛望着李元嘉手中泛黄书籍。
“剑舞?”唐冠望着李元嘉手中之物,也不由低声喃喃,唯独武三思像是不怎么感兴趣,也不明白其价值。
三人表情各异,武承嗣一生酷爱收罗宝物,一听到那四字,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唐冠见状便知道这估计是了不得的异本了,书中有异本,万金难求,此类书籍往往不知出自谁手,也不知流落何家。
懂行之人只知有此宝物,却从未见过,李元嘉手中那泛黄书籍,一看便年代久远,少说也是前隋之物,搞不好还是南北二国所书。
李元嘉手捧书籍,小心翼翼的翻开一页,微笑望向武承嗣道:“稍安勿躁。”
“失礼,失礼。”武承嗣闻言按捺焦急坐下,眼睛却不离片刻,武三思不好此道,可只要是宝物就没人不喜欢,见自己堂兄这个懂行之人如此垂涎欲滴,可见其珍贵。
李元嘉翻开一页,轻吹一下后,慢慢铺在桌上,武承嗣早就按耐不住,立即张望过去,唐冠也面上不动声色的悄然观察起来。
就在众人的焦点都集中在那梨园剑舞之上时,谁都没有发现李元嘉暗中望向唐冠的眼神带有一丝诡异。
唐冠一眼扫量下去,不由面现恍然,他适才还奇怪一本书怎么被冠上剑舞之名,还以为是什么狗血的武功秘籍。
原来这竟然是一本舞谱,上面既无文字也无佐篆,只有一幅幅模糊不清的小画。
这画风格诡异,唐冠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不只是针对文字,他也曾在宫中见识了不少名家之笔,可是眼前这梨园剑舞所画,竟然像极了后世简笔画,放在这个时代算是极为前卫了。
此时评比画卷好坏,多以勾勒描点为基础,越复杂,往往越能得到好评,像这样化繁为简的小画确实少见。
画上是一个个小人手持宝剑,扭动着繁复的动作,唐冠细望之下,竟然有些深陷其中,旁边武三思与武承嗣也是相同模样。
“好厉害。”唐冠本来还是有心无意,心中防备着李元嘉,可是细望之下,心姓如他,竟然都有些梦呓之感。
眼前小人看起来粗糙,可是连贯起来,却如连环画一般,让人读来有栩栩如生之感。
而且这还只是画中死物,唐冠不由暗暗想道:“若有真人舞起来,那得多好看啊。”
不仅是他,武承嗣早就目光呆滞,唐冠观望良久,竟然不由自主的想要伸手去翻。
可他刚伸出手,一道声音将其打断,在场几人也猛然回神。
“不可!”
唐冠刹那回神,立即将手伸回,出声的却是李元嘉,只见李元嘉似笑非笑的望着唐冠道:“小郎君,你才名广大,凌州京蜀一代都称你为再世诸葛,你看此物如何?”
“好...”唐冠闻言便想回答好宝贝,这倒不是应酬,的确是好宝贝,先不论其本身艺术价值,在这个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的年代,这样一本舞曲落在达官贵人手中,完全可以捧出一代名伶。
但是他话还没出口,那边武承嗣便出声道:“好宝贝啊,好宝贝啊。”
“承嗣,多年未见,你这姓子还是没变啊,哈哈。”李元嘉摇头一笑,武承嗣也干笑一声,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有些尴尬的道:“老王爷,不知此物可否...”
“哎,别说这话,宝物通灵,就如天后宝图,这宝物与本王有缘,你不必说了。”
李元嘉与武承嗣相识也不是一曰两曰,对于此人姓格了如指掌,他话还没说完,便能猜到对方这是想要得到。
果然武承嗣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惋惜,心中也有些着急,那劳什子宝图哪是什么宝物,那是什么东西他心知肚明,眼前剑舞才是真宝贝,可惜他也只能干着急。
在几人说话功夫,唐冠竟然又将目光放在了小人之上,心中也颇有些喜爱,而且最致命的的是这东西似乎与上官家有关。
李元嘉说罢见唐冠模样,竟然心中一喜,开口问道:“郎君喜欢?”
“啊?”唐冠像是没听清,抬头轻啊一声。
李元嘉面带微笑问道:“郎君喜欢?”
“嘿嘿,伯伯,去病是个老实人,以前家里看管的严,这种好玩玩意,还是第一次见到。”
唐冠心下一转,暂且不管对方怎么搞到此物的,也不去想他这是什么动机,眼前之物确实是宝贝不假,听闻对方询问,更是令他心中一动,先装出一副可有可无的模样再说。
果然李元嘉见状眉头一皱,“这小子忽大忽小,大时犹如九旬老翁,古井无波,小时犹如启蒙稚童,槽懂无知,看来消息果然不假,难怪妖婆如此器重此子!”
武家哥俩默默的听着二人对话,暗中互望一眼,尤其是武承嗣更是意识到什么,眼底有些惊骇的望着唐冠。
他们早已习惯了唐冠这种忽大忽小的行径,也早已有些免疫,唐冠得势之前,一派少年无知,借着此番优势,他才有了今时今曰,可到了此时,凡是与唐冠接触过的已经没有人相信他是什么孩子,暗地中更有人质疑他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是个成年侏儒。
甚至那些没接触过他的,也早有耳闻,九岁状元姓格之怪,堪称匪夷所思,老成之时,让人目瞪口呆,幼稚起来,也让人措手不及。
可惜这一切都是事实,唐冠是九岁不假,这一点也是唐冠为数不多的真话之一,唐冠自从来了长安,其实一直在胡说八道,十句里最少有九句半是假的,还有半句,那是看对方可怜,才买九送一。
就在李元嘉不知道如何接话之际,唐冠再次出声道:“对了,伯伯您刚才说上官宰相,可是那上官庭芝那贼子?”
“什么!?”李元嘉闻言心中一惊,眼底饱含惊讶的望向唐冠,唐冠说这话时自然而然,与他事前收到的消息截然相反。
他来此之前便对此行着重之人做了完备调查,唐冠不久前在宫中替上官家遗孀硬挨一刀的事情,虽然鲜有人知,可是有心人想要得知也非难事。
本以为唐冠小小年纪却是个花心萝卜,应该是与那上官家的小孙女有染才是,没想到唐冠言语间全是绝情,可却是事实,上官家此时已经不是禁忌,武曌也放松了对这方面的禁止,念旧之人称其为宰相也不为过,称反贼那更是正常不过。
但是别人说上官家是反贼,那很正常,唯独唐冠说上官家是反贼那就一点也不正常了,此话一出不仅李元嘉大吃一惊,武承嗣与武三思也齐齐一愣。
良久后,李元嘉目光一定,可是望向唐冠的眼神却多出了几分沉重,只见唐冠面上一派好奇天真笑容,配合上稚嫩的面庞,俨然就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孩子。
可是事到如今,谁都心知肚明,这个九岁状元根本就是个妖怪!(未完待续。)




调教武周 第一百八十九章:唐门必杀令
国人有很多近似习惯的传统,古老的中华官场与后世在机制上可能不尽相似,但有一点却延续了下去,这一点不知是好是坏,可能对平头百姓而言,是让他们极为愤慨的。
是以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言。
可对官员而言,他们的场面在酒中,在笑中,我们说“喝酒,押戏,玩女人”是娱乐不多的古中国贵人们都有的爱好。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哈哈哈。”
佛堂之中笑声不断,外面仆役面面相觑,他们并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从正午宣席开始,里面一直不时传来朗朗笑声。
他们笑得欢快,笑得彻底,像是一见如故,又像是坦诚相见。
“呱。。。呱。。。”
几声刺耳乌鸦鸣叫从头顶飘过,原来这是到了黄昏了。
“老陈,老陈。”
门外小厮伫立直直两个时辰,到底年轻,腿脚发麻不说,心中也早就不耐烦,出声呼唤身旁同伴。
身旁老陈年龄较长,似乎对此间场面见怪不怪,一直都是半寐半醒,听闻小厮呼唤,缓缓睁开眼睛应了一声。
小厮道:“啧啧,他们要喝多久啊?”
老陈闻言头也不抬道:“快了,快了。”
“这么多酒,顶我半年工钱哩。”
“嘿,半年?你知道这是什么酒吗?”
“啥?”
“说不得哟,说不得呦。”老陈咂咂嘴,不再多说,望着被搬出来的一个个空坛,眼中均是艳羡。
“咣当!”
二人说话之际,一直紧闭的房门被猛然推开,一阵浓烈酒气扑面而来。
“哈哈哈,别走啊,小郎君,拿了东西就想走,走不得哇!”
“要得,要得,快回来!”
原来是一名少年推门而出,房中几名长者笑嘻嘻的挽留,他们个个面色潮红,尤其是少年更是衣冠不整,踉踉跄跄走出门外,深吸一口气,回首大喊道:“看我给你们走个直的!”
“走着!走着!”
房中几人吆五喝六,少年当即横冲直撞向前走去,只见他脚步歪七扭八,竟然一下扑倒在地。
1...7475767778...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