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戈铁牛
他这是在尝试给人了你个新的选择,新的历史进化方向。
这是一个伟大的体验。
在他的构思之中,农民与工人依旧只有一线之隔,只不过是,农民都是地球修理工。他们在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的时候,才从容的发展一下工业。
从容到什么程度呢?从容到事先预防污染,从容到国家先行推演出一个工业行业的制度,从容到……
康宁掐了自己一把,他已经不能想象,这样的国度是个什么样子。
但是他不介意帮助徐鸿儒尝试一把。(未完待续。)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一百章 育种紧箍咒
康宁就这么继续聆听着徐鸿儒的阐述,在他的面前,一幅不知道是可怕还是伟大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但是他身后的手下们却不知道康宁心中的悸动,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关于土豆和地瓜的事情。
据说那是产量极其丰厚的农作物,而且对于土地的要求一般都不高。
不过康宁并没有急着询问这两样东西,而是看到了另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
由于明末时期气候相对较冷,徐鸿儒调整了玉米的栽种时间。现在,康宁已经可以看到膝盖高的玉米了。
不过徐鸿儒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他一直在讲解着自己的计划,这第一步,就是土壤肥料学。
无论栽种什么,土壤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所以徐鸿儒并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揣上两个土豆就来到明末。身为专业人士,他深知改造土壤的重要性。
但是因为生产力条件的限制,他无法生产后世那种配比精确的化肥,只能使用矿石粉末勉强代替。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围的农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成功,并且『v,开始纷纷效仿。
农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很多时候知道原理也不意味着在实践的时候就能成功。
徐鸿儒鞥够做到这一步,已然不易。
而且他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可以传授给包括康宁在内的很多人。
按理来说,康宁应该带着人来好好学习。但是他现在并不急着这么做。
听着徐鸿儒已经把话题转到了土壤肥料学,康宁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徐大哥,小弟此次来得匆忙,青州府那边稼穑的好手,一个也没有带来。不是小弟不愿意虚心学习,是小弟听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多少事儿。所以。小弟实在不敢再劳烦大哥说下去了。我这头蠢牛,听不懂大哥高雅的琴曲。再过几天,大哥就可以看到我带来的那群志同道合的人了。”
徐鸿儒本质上是个谦逊、单纯又有理想的人,他没想到自己在康宁面前竟然得意忘形到这种地步。也不知道是这人身上的什么特质,让自己有了这么明显的一吐为快的冲动。
不过,他还是把康宁的这番话,理解成为一种含蓄的劝谏,意思是这都是您的绝招,我们不是和偷窥。这是大明王朝乃至整个古代都常有的一种心态。
也是一些优秀技术在推广的时候,很难碰到品质优良的传承人的原因。
但是徐鸿儒并不在意。他巴不得自己的事业被广泛的推广。现在。如果他起兵造反,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需要得到曾经盟友黄林的默许。
虽然他有人口方面的优势,但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黄林掌握的金手指,远比自己想象的威力强大。
徐鸿儒不愿成为黄林的探路石,所以他不会轻易发动起义。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的乡亲们,不得不走上战场。
康宁现在还无法理解他的心境。他只知道徐鸿儒现在的能量,足够在大明的政治版图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陨石坑。他如果揭竿而起,对于大明朝的冲击。绝对要比历史上严重很多倍。
徐鸿儒逐渐从亢奋的演说状态中恢复过来,这才注意到康宁的眼睛一直在盯着玉米看。
“那是玉米。结出来的玉米棒可以煮了吃,可以磨面,还可以当作牲畜的饲料。”
听到这样的及时。康宁只是想一个普通的土著一样问道:“产量很大吗?”
“很大。比起土豆来差了些,不过我更愿意推广他,因为我有办法让他成为一个源源不断来财的东西。”
康宁好奇的看了一眼徐鸿儒。看来被王森破坏掉商路之后。他也的确思考过很多法子。这个方案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康宁还不明白这个方案究竟是怎样实现的,但是他知道,徐鸿儒肯定用他的专业知识进行过推演。
然而徐鸿儒对这个方案并没有多少保密意识,或者说根本就用不着在这方面进行保密。
因为这是一个出落落的阳谋,后世的那些种子站,那些靠育种赚钱的机构和单位,都靠着这个阳谋赚取了不知凡几的丰厚利润。如今他徐鸿儒所做的事情,只是重复一遍已经被证实可行的方案而已。
急变不去做任何推演,他徐鸿儒也知道这个方案没有失败的理由。除非大明王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禁止农民使用这种产量极高的种子。
那更是他愿意看到的事情,很快大明王朝将会失去人心。那么他的造反大业,就更容易得到一呼百应的结果。
不过这一点是不需要想康宁说明的,他只要简单地陈述自己的想法给康宁听一下就行了。也好让这个不简单的投奔者,知道自己的技术实力有多强。
于是,徐鸿儒开始吧啦吧啦的阐述起他的方案。虽然康宁对自交、回交的了解只限于中学级别,虽然康宁根本没听明白单交、三交、双交究竟有何不同,但他还是大体听清楚了徐鸿儒的意思。
徐鸿儒给出的种子,种到地里长出的第一代植株那是极好的。但是这第一代留下的种子,也就是决定第二代基因型的那一代种子,再长出来的种子就会严重减产。
徐鸿儒巧妙地利用了单交杂交的特性,让第二代植株,出现严重的自然分离现象,使得第一代植株的很多优良性状,比如高产量、抗病虫害等等,在第二代的某些植物上,只在一部分植株上出现。而另一部分植株,由于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就不再具备第一代那么优秀的形状。
如此一来,其中大部分的植株都无法正常结出果实,大幅度的减产自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农民们看到这种情况,就不得不购买新一批的种子,这就是徐鸿儒的阳谋。
每一个购买他种子的人,都会在无形之中被他戴上紧箍咒。
而他自己,则可以继续保持优良的玉米种子,给那些忠诚于自己的人种植。
明白这一点之后,康宁开始用另一种盐是观察徐鸿儒,这不仅仅是一个拥有理想的穿越者,他还有着属于他们这个领域从业人员的手腕。
“有多少植物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的。”
“绝大多数。”徐鸿儒回答道,“有些不受此种限制的作物,你也是见过的。比如,交给你的土豆地瓜,当然还有你没见过的辣椒和三四种牧草了。”
土豆和地瓜是用块茎或者块根进行繁殖,仰仗细胞全能性进行无性繁殖。这种使用杂交方法给别人套上紧箍咒的方法,自然是不可用的。
说起土豆地瓜,康宁忽然想起脱毒的问题。地瓜和土豆在种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毒的侵染。由于使用块茎进行繁殖,病毒将直接传递到下一代当中去,并随着下一代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地繁衍生息。
这样就可能造成后来的土豆个体“身中剧毒”,个头变小,造成大幅度减产。
造成马铃薯退化的病毒有30余种,严重为害马铃薯的病毒有六种: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
相对而言,地瓜在这方面面临的危险要稍小一些,不过也不能忽视。
那么如何避免这类的事情发生呢?
脱毒技术就是孩子爱这样的背景纸屑应运而生的。
不过脱毒技术对细节的要求很高。几乎大部分操作都需要在无菌室之中进行,在明朝末年,徐鸿儒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即便找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技术所需求的解剖显微镜也很难搞得到。此外还有相应的培养基,也是很难弄到的东西。
也就是说,徐鸿儒几乎不可能在明末时期完成脱毒。
那么他仰仗的土豆和地瓜,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大幅度的减产。
那么到时候,他就只能向黄林求助了。
看来,他在给别人戴上紧箍咒的时候,也被别人在他头上戴上了了紧箍咒。(未完待续。)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一百零一章 报纸尖刀
康宁没有当着徐鸿儒的面询问任何关于脱毒的事情。徐鸿儒和黄林的联盟已经接近于瓦解,双方目前最多也就保持友好关系。不太可能在这方面搞出什么合作来。因为黄林根本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合作,他可以随时从穿越者的老家购买他需要的东西。
所以他不会为了这种事情动用自己的任何本钱。
如此,孤立无援的徐鸿儒,就无法在明末的条件之下,开展任何脱毒操作。
这一点几乎是可以确定的,没有必要再去旁敲侧击的去验证。
所以康宁不准备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甚至他都不准备在徐鸿儒擅长的农业这方面问什么。
他准备组织两批人来这里取经。一批是和尚道士们组成的穿胶集团,主要从事理论学习,把他们那些七拐八绕得东西,都转化成徐鸿儒这一套。
另外一批人,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人选,如果说汜胜之、王祯的名气太大了,容易引起怀疑的话,那么北宋的邓御夫应该算是最为保险的人。
“徐大哥。光有粮食还是不够的。”康宁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向别人施加紧箍咒,但不能阻止他们变成强盗来抢我们的东西。苏猴子实在是太有能耐了,如果他真的愿意动点手脚,唐僧不知道死了几百回了。”
“你说得对。光有粮食只能证明我们只有坚固的后盾,而缺少锋利的弯刀。不过大哥我可不是笨蛋更不会看着辛辛苦苦靠着自己的双手积累起丰厚家底的百姓,不得不在朝廷权力的积压之下,交出他们双手获得的劳动成功。
这种事情,是身为农业从业人员的徐鸿儒最为痛恨的,也是他最为不想看到的。
康宁对着一点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徐鸿儒是个相对朴素的人,他的防范之心,远远没有康宁想象的那么高。
接下来他们去的地方,也证明了这一点。徐鸿儒将自己的利刃。展现在了康宁的面前。
“这个,转轮排字架,水力驱动的。”
康宁看着里面复杂的木制机器,思考着要不要把王祯转生出来。让他看一下他在元朝的时候弄出来的东西,甚至都得到了穿越者的认可。
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看到这东西的同时,康宁其实已经想到,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
但他还是故作毫无察觉,只是模棱两可的说道:“这东西。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一本书上,叫《农书》。”
“对,王祯写的。他最初用这玩意儿来印刷方志,比起雕版印刷快很多。后来我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我用它来印刷报纸。”
“报纸?”康宁心想果然被自己猜中,但是他的脸上,只不过是一个土著居民的惊奇,“那是什么?和邸报差不多吗?”
“不太一样。我印刷的报纸,是给那些百姓看的,可不是给官府里的老爷看得。”
康宁立刻摆出一副吃惊的表情。而不是赞赏的神采。因为这才是一土著居民该做的事情。
要知道,古代法律对于坊间私自传播印刷品,尤其是在明末妖书案之后,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触犯者动不动就要享受流放待遇。
所以身为一个土著居民,在听到徐鸿儒计划在民间传播这种印刷品之后,时一定要表现出惊惧来的。
即便是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他们的智商也不容许低估,么iu有哪个笨蛋会放任谣言的传播而置之不理。否则,他们通知的权威性将必然受到损害。
谁都知道钳制舆论的重要性,有些人的手段稍微极端了一些。于是就有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
而这句话出现已经有接近三千年的历史。
徐鸿儒自然也是知道其中厉害的,甚至他要更清楚一些,因为他可以从后世的历史进程中的值,在二十世纪初叶。报纸这玩意儿曾经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在康宁看来,这大概就是徐鸿儒选择这么做的原因。
他准备把老百姓的思想给唤醒,从此将十七世纪的历史进程直接推入到二十世纪的轨道之中。
这又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同样还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但无论这么做会影响到什么,康宁首先怀疑的是他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这东西就算免费送出去,也不一定有人能够看得懂吧。”
“他们还是能看懂一些的。”徐鸿儒呵呵笑了起来,“你还不知道吧。在我势力范围的那些农村。已经开始组织他们晚上学习认字。很多乡村都已经在房屋或者院墙上写满了字。他们农闲的时候,就会在哪里认一下。”
看来徐鸿儒也是估计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所以将准备工作早早的开展了起来。
只是不知道,这种准备工作的铺垫,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康宁现在还无法对这种方案展开一个全面的评估,或许他永远也不可能做到。
亦或者,他也没必要那么做。毕竟他的任务只不过是了解徐鸿儒赖以崛起的手段,现在,他已经从徐鸿儒这里了解到很多了。
王森对自己的重用,使得徐鸿儒并没有考察自己的能力,就开始盲目相信自己将成为他的一大助力。
这就是一个天赐良机,偷师的良机。
只是不知道,徐鸿儒准备什么时候发动起义,准备什么时候打破这宁静的学习环境。
康宁转了一圈之后,最终还是怯生生的问道:“徐大哥,你把这东西乘坐利剑,是准备用它来传檄天下吗?但是现在,朱明皇朝还没有重重的得罪百姓,虽然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但是我们似乎按兵不动更为合适。”
“深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你是这个意思吧,可是老朱家就是靠这一套起家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那这件事情,就要着落在那个人的身上了。”
徐鸿儒问道:“谁。”
康宁答:“自然是石子明了。他深得皇帝信任,手握山‘东民政大权。很多学生也已经走上政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能获得他的认可,或许,我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准备。”
徐红闻言只是点点头,却什么的偶没说。
他只是站在那里,将自己的目光静静地跳望向济南城的方向。(未完待续。)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一百零二章 秃驴与牛鼻子共舞,巫师与传教士齐聚
康宁对徐鸿儒的策划,始终抱有在批判中接受的态度。腐儒习性不改,犬儒德行不去,任何教育上的改革,都不可能有质的变化。
反而是徐鸿儒这种老式的师徒传承,更容易在基层上保持徐鸿儒势力范围内的技术传承。
这些学徒们。甚至可以学到水力磨坊、转轮排字架的制作方法。这让康宁很想弄一群人来充当这里的学生。
不过他转念一想,只要把王祯召唤出来,似乎这一切就都解决了。
他还是给徐鸿儒留下一个偏重理论的印象比较好,这样也可以减少他对自己的防备心理。
一天的四处浏览之后,是徐鸿儒举办的丰盛的接待宴席。不过康宁多次表示,还会有后续人员到达,所以这次徐鸿儒并没有拿出所有的看家本领。
接下来的几天,康宁都跟着徐鸿儒在四处游览,不时表现出身为土著的认知局限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徐鸿儒为民谋福祉的钦佩。这种钦佩是真实的。所以徐鸿儒也好,还是她周围那些闻香教的元老级人物,都无法怀疑康宁。
直到有一天,青州府传来急报,声言费县反贼有意图向沂州方向发展,可能会危及到康宁的大本营。
康宁随即就以此为忌口,要求回去看看。
徐鸿儒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毕竟上次康宁如约返回,已经证明他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有意将他扣做人质。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信息其实并不确切。只不过是青州府方面的虚假情报。它只是一个暗号而已,标志着柳下跖等人在半路上遇到了麻烦。
康宁在当天下午就踏上了返程的路途,只是在半路上,他要做一件大事。
多日以来。他已经考虑好了名单。既然是去学习如何传播宗教,那么派去的最好就是宗教人士。
这样一来,很多道士和尚出现在名单之中,也就不算奇怪了。
支道林、法显、鸠摩罗什、菩提达摩、智顗、玄奘、一行、慧能、怀素、契嵩等不同时代的名僧都被转生出来,组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秃头团队。
被转生出来的道士队伍也很是庞大。
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号称三茅真君),魏伯阳、张宝、张角二、葛玄、许逊、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苏玄朗、王远知、成玄英、孙思邈、李淳风、袁天罡、司马承祯、吕洞宾、刘海蟾、陈抟、张无梦、张伯端、萨守坚、白玉蟾、王重阳以及全真七子:马珏、谭处瑞、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明朝时期其实也有一些。但是康宁留着他们还有用。自从上次将一些著名医生留在京城之后,康宁愕然发现,手头的医疗人才有点不够用。
除了和尚道士们,另一批人也被转生了出来。
其中一部分是巫师,康宁希望他们的见解,能够融合到新的宗教之中去,增加宗教的神秘感。他们也是日后黑莲教的主力。
巫贤、卫巫、巫师皋、桑田巫等几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另外一批,对于康宁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人的含蓄,造成了他们的传教热情远远不如西方人,甚至印度和尚,所以,康宁还需要一群满怀热情的传教士,像传播基督教那样,传播黑莲教的意志。
马礼逊、裨治文、李佳白、郎世宁、雷鸣远、伯驾、明恩溥等人便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转生的。
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活跃在清朝时期人,康宁也需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协助自己理解本时空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
如此,一支庞大的学习队伍就这样诞生了。
可以说,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很难再接受另一种教义。但康宁却不管这些,他们的任务毕竟简单得很,只是要把徐鸿儒的东西带回青州府而已。至少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未完待续。)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一百零三章 围三缺一的脑残用法
送走那一群秃驴牛鼻子混成旅之后,康宁星夜疾驰赶往青州府。他不能仅仅带着自己的人去攻击那批费县反贼。
如果历史上对这群人有详细记录的话,他或许还能先知先觉找出他们的弱点,然而现在康宁搜遍脑海也未曾找到相关的记录。
这就让他不得不借助官方的手腕,动用成立之后团练,进攻活跃费县一带的反贼们。否则,自己出手寡不敌众不说,还可能被人联想到在路上出了状况的柳下跖等人。
那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虽然他现在很淡西柳下跖等人的状况,但还是要一步一步的开展自己的营救计划。
谁让几件事情撞到一起去了,让自己无法按部就班的开展。
不过回到青州府之后,他听到的就是好消息。
留在这里的诸葛亮显然知道康宁如此设计安好的苦衷,他无师自通的参悟透了这种安好的正确打开方式。
通过团练,费县反贼又一次大规模异动的消息出递给了柴寅宾。由于官府一直认为他们上次曾经月经进入青州府接进行劫掠。所以柴寅宾对待这样的消息不敢掉以轻心。而这次,反贼们的行动被描绘成了向南开展劫掠。于是,南边的沂州以及一周的上级行政区划兖州府,都很快接到了青州府的公文。
同时,这个紧急情况被送到了正在兖州府巡视的石子明手里。
石子明很想见识一下,他的学生柴寅宾所建立起来的团练,究竟有怎样的战斗力。
于是,他下达了团练出兵剿匪的命令,而各地的巡检司都按兵不动,其实他们也没有多少兵,至于千户所,谁都没有指望过已经腐败的他们。
康宁走进青州府之后,就看到斛律光带着大队人马,正浩浩荡荡的踏上出征的道路。
康宁毫不犹豫的混进了他们中间。家都没回。
数日之后,康宁跟随的团练们冲进兖州府境内。
兖州府的核心地带,一直位于运河沿岸的济宁州一带,对于稍远的沂州。一向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
这波饥民自从扯起造反大旗之后,一直活跃在青州府与兖州府交界的蒙阴、费县一带。但是蒙阴距离青州府城偏近。所以他们最终还是将活动区域选择在了费县。
不过这显然没有妨碍到青州府刚刚上任的知府老爷,越境打击他们。还没有被世俗磨去棱角的柴寅宾,在老师石子明的支持之下,俨然成了鲁东南地区的浓缩版世界警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