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惊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幻新晨
“可是……那琉求只是一个荒岛,岛上人口稀少,且无甚物产资源,让一支强大水师留驻那里,恐非长久之计啊!”赵眘连忙游说道。
“嗯!眘儿你说的也有些道理。”赵构沉『吟』了片刻道:“那这样吧!明日朝会时,我再提出来讨论此事吧!”
赵眘见再说下去也无济于事,恐怕还会引起赵构反感,于是便只好告退离开。





惊宋 第三百四十章 得偿所愿
第三百四十章得偿所愿
第二天清晨,临安城皇宫。-<>-网aoye
朝会上,在讨论了财政问题和来年的科举考试之后,赵构便说道:“众卿家,朕已得战报,明州水师统制岳云在舟山一战中,不但击溃萨摩藩的舰队,还降服了东海五股海盗势力,并追击最大的一股海盗杨月到了琉求。但据他上报,眼下杨月正从其老巢冲绳岛调集大批舰队,准备进攻琉求。而岳云称,其部下思念故土,想回明州,希望朝廷另行派水师到琉求防守。不知众位卿家以为如何啊?”
张浚一听,立刻便出列道:“官家,岳少将军战功赫赫,一举歼灭萨摩藩舰队,降服五股海盗势力,想必士卒损伤不小,且兵士久战海外,思念家乡也是人之常情。而那杨月是东海最大的海盗势力,听闻之前就连败我大宋水师多次,如若倾其全力来犯琉求,恐怕形势堪忧。而那琉求不过是一荒岛,是一鸡肋岛屿,离临安又远,不如弃之,召岳少将军回明州,以拱京城海上安全,方为上策!”
张浚话音刚落,万俟卨便桀桀一笑,出列反对道:“张大人此言差矣,岳元帅与岳少将军去岁率领行营后护军北伐中原时,征战数月也未曾见上奏士兵思乡情绪严重,反而积极求战。可如今怎么刚刚从杨逆手中夺回流求,就想回明州呢?”[]惊宋340
张浚听闻之后,脸有怒气道:“那是此一时彼一时,行营后护军士卒乃是多年征战之老兵,兵员素质及士气均很高,可明州水师乃是新成之军,大多都是入伍不足半年的新兵,怎可同日而语?”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那清流的代表御史中丞何铸方站出来打圆场道:“张大人和万大人皆言之有理,岳少将军的水师官兵思家心切乃是事实,而那海盗杨月也是朝廷心腹大患,不可不除。只是眼下台州、温州水师皆惨败,而瓜州、海州的水师要防备金国,不可擅动,临安水师要拱卫京城,也不能擅离,如果要引其他水师驻守琉求,恐怕只有福建水师了……”
秦桧这时一听,唯恐赵构被说动,即刻出列道:“福建水师皆实力弱小,且当地水师统制蔡毅听闻最近正在养病。如此状况,怎能出海与杨月抗衡?老臣建议,还是由岳少将军在琉求驻守,争取一举击败杨月,永绝后患!”
赵构一想也是,朝廷的水师这么多年了都拿杨月没有办法,号称实力最强的台州和温州水师,竟然被小小人日本萨摩藩打得落花流水,大丢颜面。只怕眼下还真的只有岳云统率的明州水师与之一战。
张浚见状大急,连忙反对道:“官家,岳少将军连番恶战,士卒多有损伤,且均想回明州归家,如果强行要其留下,只怕会引起兵变,就算强行与杨月作战,只怕也是败多胜少啊!”
秦桧一听,哈哈一笑道:“张浚,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没开战就说要打败仗了?莫非你认为岳少将军不堪重用吗?”
张浚听得额头是汗,心想我哪里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他亦知,如硬要分辨下去,倒是成了编排岳云的不是了。让他进退两难。
这时,赵构终于发话,结束了这场争论:“眼下其他水师要么另有重任,要么不堪重用,只有暂时让岳云驻守于此。至于属下士兵思家之事,倒也好办!朕便将他们由明州水师官兵改成琉求水师官兵不就行了?”
他自以为想了个好办法,随即便又说道:“岳云此番立此大功,扬我大宋天威,实让朕也高兴之极。如不重重封赏,亦恐让将士寒心。那琉求虽只是荒岛,但听闻面积却是不小。朕以为,当在此设一卫所方为上策!”
赵构接着说道:“之前岳云曾上奏章,称琉求这名称易与琉球群岛混淆,建议改名为台湾。朕准其奏,在此设立台湾卫所,归属福建泉州府管辖。岳云此番立此大功,亦应加赏!朕便封岳云为台湾军承宣使,加诸卫将军衔,改任台湾留守!即刻上任!”
众大臣一听,皆是一愣,好家伙,岳云一下子就成承宣使了,离节度使只差一步了。虽然宋代的节度使完全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虚衔,却总是一种荣耀象征。而承宣使作为只比节度使低一级的高级武将官职,能落到岳云这样年轻的将领头上,可谓宋朝罕有的例子了。
至于诸卫将军更是正四品的武官职位,岳云之前才只是正五品的宣正大夫,这一下子就升了整整一品了。赵构给岳云这个待遇,已经算是相当优厚了。
这样一来,张浚再也无法反对,此次朝会便在众臣的一片“恭送陛下”声中结束了。
当岳云从一脸沮丧的张浚口中了解到朝会上发生的事后,顿时乐开了花。
承宣使地位尊崇,意味着他可以自己开府任命幕僚,而留守一职更是集军政于一体的职务,一般只有交战的城池才会有这种职务。赵构想必也是顾忌到台湾马上就要面临海战,所以才让他作了台湾留守。
张浚此时见他笑容满面的样子,不禁扼腕长叹道:“应祥啊!你以为这留守和承宣使是这么好当的吗?如果杨月攻来,你败了,只怕官家就会重重责罚于你,如果再有秦桧老贼在背后推动,说不定还有牢狱之灾呢。”
岳云听罢,才想起自己不可太得意忘形,方故作忧虑的模样道:“张大人,那眼下我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官家都开金口了,估计圣旨马上就要到你府上了。你只有接旨了!老夫能够帮你的,就只有请求官家多调拔点物资和士兵给你了,估计在枢密院那里,又会卡上很长一段时间……”张浚摇了摇头道。
岳云一听,眼珠一转,向张浚行了一礼请求道:“张大人,其实末将现在兵员和物资什么的,还不用着急,我最缺的是船只和武器。您看能不能多拔点造船的工匠和制造武器的铁匠给我?我想在台湾建个造船厂和兵器铺,方便与杨月作战的船只及武器补给。”[]惊宋340
张浚听后,目光闪烁,造船厂和兵器制造的人员属于工部,而工部是属于尚书省管辖。他这个尚书省平章知事倒还可以帮上忙。于是便笑骂道:“好吧!真拿你这小子没办法!”
岳云心中大喜,连连向他道谢,然后方回自己府上去了。
回到临安城内的岳府后不久,来宣旨的太监就到了,而这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岳云的老熟人曹公公。
在例行公事宣读完圣旨后,岳云起身向曹公公谢道:“公公大驾光临寒舍,实在让岳某府内篷壁生辉。不知公公可否有空,到里屋一坐?”
曹公公会意,跟着岳云走进了里屋。然后岳云拿过一个一尺大小的口袋,递给曹公公道:“这是末将的一点心意,还望曹公公笑纳!”
曹公公接过一看,只见里面是一大堆珍珠,每个都如龙眼般大小,拿去市面上出售,少说也能卖数千贯。心中顿时大喜。
他眯起眼睛一笑,脸上的鱼尾纹顿时显『露』了出来。
“应祥啊!还是你会作人!此次调任台湾,虽然局面较为危险,但本座亦听官家在御书房说过了,如果你真能击败杨月,保住台湾,极有可能再度加官进爵。你现在已经是正四品的承宣使了,如果再往上升,可就是从三品的节度使。在咱大宋,只有令尊岳元帅的官职比你强了,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啊!”曹公公笑眯眯地说道。
他立刻笑容满面道:“如若真有那一天,还得公公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末将必有回报!”
曹公公自然是满口答应,然后拈着那袋珍珠,笑呵呵地走了。
岳云将曹公公送走之后,沉思了片刻,发现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人,不光是缺工匠、缺士兵、缺普通的农民、商人,还缺治理地方的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却是最难找的,能有治理地方经验的人,大多已经为地方各级官员,没为官的也基本是在翰林学院内了。而台湾是如此一个荒岛,人口稀少,几乎就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别人怎么可能愿意去那里帮自己治理地方呢?估计就算拿钱也招不到人。
当然,他也可以向朝廷申请委派官吏。但岳云却不会这么做。因为先不说别人认为到台湾来如同发配,就算真的人来了,恐怕也是来分他权力,和他唱对台戏的情况居多。
毕竟宋朝皇帝对于地方官员及武将的权力是十分注重制约的,最怕地方叛『乱』。自己这台湾留守之所以没什么制约,主要是面临杨月的战争威胁,而且这样一个荒岛总人口不过万把人,在朝廷心目中是比琼州还偏僻的地方。否则怎么会让自己轻松掌控军事和行政大权?
看来,还是只能把主意打到自己老爹岳飞头上去,找他要点人来才行。




惊宋 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人也要钱
第三百四十一章要人也要钱
岳云想了一会儿,便吩咐亲兵道:“去请大哥来!”这大哥就是巩义,也就是岳云的大舅子。(--网aoye他听出了岳云话中的含义,立刻会意道:“应祥,我明白了,会将你的意思向岳元帅和虞军师、刘将军转告的。希望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吧!”
处理完这一档子事后,已是晚上了。
这时,李雨柔也回来了。她一走进房门,便眸波微微一转,对岳云欣喜道:“相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李家的长老会已经同意在台湾开设一系列商铺和进行投资建设了。看来,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之前,他和李雨柔对于李家能否决定大力投资到台湾进行建设,心里一直没底。因为这时候,台湾还是一个荒岛,商人都是逐利的,一个没有多少人的荒岛,又有多少商人愿意去投资?哪怕李雨柔在李家位高权重,但要进行这样的决策,也需要经过李家长老会同意。
“哦?他们怎么会想通了呢?你之前不是说他们很保守吗?”岳云有些惊奇道。
“是的!在今天下午以前,除了家父对你鼎力支持外,其他人都持反对态度。不过后来传来了消息,说官家已经下旨,任命你为台湾留守兼承宣使后,他们就转变态度了。据姑姑说,极有可能是他们认为你在仕途上不可限量,如果在这种事情上得罪你,不免不划算。而且我也作了让步,称如果第一笔五万贯的投资,在一年内没有见效,就不会再要求家族往台湾投钱了。所以他们自然就不会刻意反对了。”李雨柔神情自若地浅浅笑道。
“真的?那太好了!”岳云深知要让台湾快速繁荣起来,则必须要大量移民。可如果岛上的各项基础设施太差,就没有什么人肯愿意移民过来。
而要修建城池、道路、码头、造船厂等等设施,无一不需要钱,单凭朝廷的拔款和收的些许杂税,完全是九牛一『毛』。
所以吸引民间商人前来投资建设,就是他的希望所在。而自己老婆所在的李家,身为江南第一商人世家,他们都不来发展,又怎么会让其他商人认为台湾值得出手投资?
“嗯!不过具体投资到什么地方?投资哪一个行业,还得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这是第一笔款项,如果出现亏损或者利润很低,以后我想再从家族中获取投资就难了!”李雨柔眉头一蹙,神情略微有些忧虑道。
“雨柔,这事就只有麻烦你多费些心思了。我对商业这方面的事也的确一窍不通。”岳云略有些歉意道。
“没事!能够为夫君分担一些事务,是雨柔的福份!”李雨柔抿着嘴儿一笑道。神情说不出的娇憨可爱。[]惊宋341
岳云忍不住将她搂入怀中,深深一吻,叹息道:“我岳云真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天大的好事,让我这辈子能有你这样聪明能干,又美丽动人的贤妻相助,估计别人都羡慕死我了!”
李雨柔听他这样一说,回以一个娇媚的眼神,大有“你知道就好”的意思。岳云见她神态妩媚动人之极,当真是秀『色』可餐,巧笑嫣然。一时之间欲念大起,禁不住抱起她,就向那床上走去……
李雨柔两只白嫩如玉的小腿『乱』蹬,俏脸顿时浮现一片红晕,羞赧道:“还没到睡觉的时候啊!夫君不要欺负人家了……”
岳云听着她这柔媚清脆的声音,哪里还控制得住,哈哈一笑道:“雨柔,为夫的今天就是欺负一下你了!”
说罢,重重地向她的樱唇吻了上去,一下子吸住了她的香舌。李雨柔只觉自己全身的力气似乎都消失了,身体一下子变得柔若无骨。
她颤声道:“夫君,把灯吹灭了吧!雨柔害羞……,还有,请轻一点……”
只听“呼”的一声,卧室的灯光忽地灭了,房内传来了一阵阵仙音般的女人呻『吟』声和男人的喘息声……




惊宋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四处挖人才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四处挖人才
第二天,岳云醒来后没多久,就听见门外有亲兵报告,称张浚派人来找他了。aoye
他随口应了一声,让来人在大厅等他。然后望了一眼还在海棠春睡的李雨柔,只见她一对长长的眼睫『毛』垂在眼帘上,俏脸如莲萼般白嫩,小小的樱口红润如玉。一双黛如远山的柳眉轻锁如烟薄愁,,眉目似乎有着淡淡的痛楚,想必是昨夜承受自己的疯狂之后,有些不适应。
岳云心中顿时生起一阵怜惜,在她的俏脸和樱口上轻吻了一下,方才起身穿衣,下床而去。[]惊宋342
到了厅堂,只见一名四十余岁,身着黑『色』仆役服饰的中年男子正立于堂内。
他见岳云出来,忙上前躬身行礼道:“小人张春生,是张大人府上的家丁,见过岳将军了!”
岳云还有点不太适应称呼的转变,便问道:“张大人叫你来有何事呢?”
张春生忙答道:“昨日张大人便到工部去了一趟,要求调派一批工匠去台湾。但工部的人却称,秦相已经打过招呼,说现在临安的船厂及武器铺也缺人手,不能外调。后来张大人找了他原来的门生工部侍郎刘涛出面,才勉强同意从船厂及铁匠铺各调二十名匠户去台湾。但安置费用及工钱却要您自己承担。”
岳云听后,神『色』微变,没想到秦桧又在从中作梗。不过有总比没有强。他于是便道:“好吧!不过人可由我自己选吗?”
他想的便是,如果可由自己选,肯定要将最能干的匠户选走。
张春生叹道:“刘将军请示了工部尚书,说这四十名匠户只能由他们指派,不能由将军您自己选。他们目前正在选人,估计今日下午就能确定名单了。”
岳云听后一阵无语,他已经想起了自己去明州水师大营时的状况,那张杰专门给他挑了一批老弱病残来。眼下由工部选出来的四十名匠户,只怕也是他们当中最老最不中用的人,说不定还没到台湾,有些人就一命呜呼了也说不一定。
他顿时就对此事不抱什么希望了。
“好吧!那就麻烦你回去告诉工部的人一声,三日后,我就将出发去台湾赴任。叫他们在第四日清晨时,到临安的码头和我一起上船吧!”岳云情绪不佳地说道。
岳云利用这三天时间,在临安全城晃悠,然后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一些他觉得极有潜力,思想不保守的人才去台湾发展。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就是陈旉。
这陈旉被他发现也是颇具戏剧『性』。当时,岳云和李雨柔的哥哥李科欣谈论,要他帮忙推荐一些人才,但不要那种擅长诗词文采的文人,专要那种喜欢研究奇技『淫』巧的匠人。
李科欣虽然也是经商之人,但却挂了一个翰林学士的名号,对临安城内有才华之人还是有些了解。他听闻之后,冥思苦想了半天,方说道:“应祥,你这样一说,倒让我想起一人来了。那就是陈旉,这家伙在萧山一带名气很大呢!”
“哦?这人是做什么的呢?”岳云饶有兴趣地问道。
“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擅长种田!”李科欣说道。
“什么?一个老农?这算什么人才啊?”岳云听后哭笑不得。就算要找人去台湾种田耕作,他也不会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的。
“应祥,这陈旉可非一般农民,他不但识字,还正在写一部书呢?”李科欣说道。
“能写书的老农?”岳云这下可真的有些奇了。
“是的!因为他时常到我李家位于萧山的店铺中购买种子和农具,所种的粮食也是卖于我李家的粮店,而萧山一带的商铺正由我管辖,所以对此人我算是耳熟能详了。”李科欣侃侃而谈道。[]惊宋342
“太好了!那就带我去找此人吧!”岳云兴奋地说道。
于是,在李科欣的陪同下,他们便在萧山的一处村子找到了陈旉。他也正如李科欣说的那样,是一名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从外表上看,和当地的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但他的见识却是十分广博,不要说比一般的农民强太多了,就连好多官员都没他看问题清楚。
而岳云也看了一下他正在写的书,叫作《农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是总论,讲的是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中卷叫牛说,讲述耕畜的饲养管理。下卷是蚕桑,讨论有关种桑养蚕的技术。
三卷合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上卷是全书的主体,占有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主要讲述水稻的种植技术。光是整地,书中对高田、下田、坡地、葑田、湖田与早田、晚田等不同类型田地的整治都有具体的记载。其中,对高田的记载尤为详细。书中讲到在坡塘的堤上可以种桑,塘里可以养鱼,水可以灌田,使得农、渔、副可以同时发展,很有现代生态农业的风采。
现在陈旉只写完了上卷,中卷和下卷还未动笔,只写了一个标题。但岳云已经从中看到了此人的巨大价值,有他指导农民耕种,再加上台湾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自己军队将再也不会为粮食短缺问题发愁了。
于是,在岳云许以非常优厚的条件,表示每年将拔给他一千贯铜钱供其研究农业,从南洋和西洋运来的新植物种子也优先给他种值实验后,陈旉终于同意了随他到台湾去,负责农业方面的事务。
岳云这三天还挖了不少象陈旉这样的人,其中长得奇形怪状,脾气稀奇古怪的不少,快成一锅大杂烩了。
第四日清晨时,临安码头上已经集合了一大堆人,正陆续上船。不过张浚说的那四十名匠户却还迟迟未来,让岳云不禁有些焦急。
正当他在犹豫要不要再派人去工部催促一下时,却终于看到一大群衣着破烂,身着工匠衣服的人扶老携幼从街道上向码头走了过来。
他们到了码头,为首的一名四十余岁,留着一把大胡子的中年男子便向码头边站立的卫兵问道:“请问岳将军的船是哪一条啊?”
“我就是岳云,你们可是张大人介绍来的匠户?”岳云听见他们问话,便立刻喊道。
那中年男子一听,便随即一路小跑到了岳云面前,向他瞄了两眼,有些不信道:“这位小哥,你看上去也不过二十来岁,怎么可能是岳将军?要知道将军可是正四品的大官哦!”
岳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质疑自己身份的。他正在想如何跟这家伙解释时,却又听见有人叫道:“岳将军,实在抱歉,下官本应和这些匠户一起来的,却不料睡过头了。”
岳云向来人望去,只见此人是一名三十七八岁的男子,身材高大,颌下留着三绺长须,身上居然穿着一袭大红『色』的官袍,不过这官袍却到处是污渍,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过了。
“你是?”岳云实在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见过此人了。
“哦,岳将军的确未曾见过下官,但下官曾在将军昔日殿试时,远远看到过将军的模样。尤其是后来将军应答上了大食使臣候赛因的难题,更让下官对将军的映象深了几分!”这人叽叽呱呱说了一番话,却还未说出自己是谁。
“不知大人姓甚名谁,担任何职呢?”岳云见此人身上如此脏『乱』,也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哦,忘了介绍了,下官姓高名宣,字满佑,原是工部都水监的事官。算是此次随岳将军一起赴台湾的主事!”高宣一边说着,一边将先前那位大胡子中年男人拉了过来,向岳云介绍道:“岳将军,这位是工部兵器监的事官苏永贵苏大人,是我们这一行人的副主事。”
这时,那苏永贵方吓了一大跳,眼见自己刚才质疑的年轻人还真是承宣使大人,连忙躬身拜倒道:“下官参见岳将军!”
岳云忙将他扶了起来,笑着一摆手道:“苏大人勿须多礼了,我其实最不喜欢有人跪拜的。”
苏永贵见他并无责怪之意,方心安了不少。[]惊宋342
岳云向他们身后望去,只见连同他们二人在内,这四十名匠户却是带了两百多人,其中『妇』女及小孩皆有,看来是他们的家眷。
他亦知这个时候属于朝廷的匠户均是实行军事化管理,不得擅自脱籍,所以很多人都是祖祖辈辈从事这个行业。他们的小孩现在虽然还不能帮自己作事,但在十多年后,同样也会成为一名工匠。
岳云于是便对高宣和苏永贵道:“两位大人让你们的属下上船吧!马上就要开船了!”
两人连忙点头,然后招呼身后众匠户及一干家属,上了岳云的座船。
在他们上船后不久,岳云便吩咐起锚开船,向台湾航去。
他吩咐亲随将这些匠户及家属好好安顿,不得怠慢。
然后,他走到船舱的窗前,望着视线中正渐渐远去的临安城,不禁心中感概万分。今日这趟离去,标志着自己走上了一段全新的人生道路,完全摒弃了历史的轨道,只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是怎样,究竟能不能改变汉人今后的命运,避免一百多年后的崖山悲剧。
1...132133134135136...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