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幻新晨
刘秀峰一听,也觉是这个道理。便将此事立刻上报了赵构,要求从临安水师中调拔一支舰队随使团一起同行,担任护卫之职工赵构看了奏折之后,觉得不同意派舰队随行护卫是有点说不过去,但派临安水师舰队一起,又担心在海战中造成损失,削弱了临安的防御力量。
这时,秦栓便出了个主意,调台湾水师去担任护卫,他提出,这拼一来,将削弱台湾的兵力,便于新留守刘光世掌控。且舰队就算去日本途中有所重创,消耗的也是岳云的嫡系部队,于朝廷却无损失。
赵构一听,大喜过望,立刻便同意照此办理,让枢密院发出调遣令,令台湾水师前来汇合,而岳云需于正月十六日出发。(未完待续
~aoye-<>-~
惊宋 第三百五十六章 石见银山
正月十六。大年过后的第二天。临安依然寒风萧瑟。钱塘江的江面虽然没有结冰。但江岸旁却依然一片银装素裹。
岳云在杨兴等五十余名亲卫的陪同下。带着一干使节团成员。缓缓向码头行进。 岳云踏上了藤源忠通的座船。启程前往日本。随行之人除了自己的亲卫外。还有一些想去日本做生意的商人。
宋朝的纸扇、丝绸、瓷器、书籍、字画等在日本十分畅销。因此这些人都来和岳云套交情。想跟这位消灭了大股海盗的岳大人随行。他们觉得这样更安全些。
岳云正愁没机会交结这些商人呢。自然是一一笑纳接受。如此一来。这个使节团的舰队到了启程那天。几乎成了一只商船队。船队中八成以上都是商船。
船队在东海上航行了五六天后。便抵达了琉球群岛。在这里岳云与杨月、薜源、宋忠、赵耀等人率领的台湾水师主力舰队汇合了。而在舰上。还有关铃和牛通率领的一千步兵。他们比岳云早到了两天。[]惊宋356
在朝廷的调令到达台湾之前。岳云便先写了一封密信给杨月和陆文龙。要他们调集主力舰队和千余步兵前来琉球汇合。并称这是极其重要的事。
众人接到岳云的信后。均觉有些不解。心想东海的海盗都消灭得差不多了。哪用得着这么多战舰来护航啊?而且还要调动千余名步兵。这基本上是把台湾的兵力都抽调一空了。
不过考虑到台湾四周已无可威胁到岛内安全的强敌。岛上的确用不着那么多水师。便调集了三个分舰队。由杨月率领。总共凑足了六十多艘战舰前往琉球与岳云汇合。
岳云心中大喜。便借机转移到了杨月的旗舰西海号上。然后他方召集杨月、关铃、牛通、薜源、宋忠、赵耀等人开了一次自己内部人的秘密会议。
西海号最大的船舱内。台湾的将领们依次坐在椅子上。每张椅子前还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摆着热气腾腾的茶杯。众人皆在窃窃私语。小声讨论岳云搞得如此神秘。究竟会是何事。
片刻之后。岳云和杨月一起走进船舱。众将领立刻停止了交谈。挺直了腰板站了起来。神『色』也变得肃穆起来。
岳云见状抬起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神情自若地说道:“我想。大家一定很奇怪。去日本一趟为什么要这么多战舰随行。还要调集陆军一同前往。
牛通立刻便大大咧咧地说道:“是啊!调这么多战舰一起。还可以说是怕海盗袭击。可调咱们步军同行就让俺小牛有些不知道缘由了。”
其他人虽然没有象牛通那样立刻出言相询。但脸上的表情也证明。他们亦是十分不解。
岳云微微一笑。然后反问道:“大家不知可否记得一件事:在半年多以前的东极岛。我和德川光户一战之后。他曾经向我透『露』了一个秘密。以换取和我一战的机会。”
除了关铃和牛通外。其他人都亲身目睹了当时的情形。自然十分清楚。他们亦是十分好奇。但岳云却一直不肯透『露』其中内容。就连陆文龙问他。也是说时机未到。而现在岳云居然主动提出这件事了。众人自然都大感兴趣。
hf=”
”
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 岳云环顾了一下四周。见众人皆一脸好奇地望着自己。方解释道:“其实。德川光户告诉我的秘密就是:他在十余年前。曾潜入关西石见国当细作。在迩摩郡以仙山山顶发现了一处巨型银矿。因为此地系关西大名大内原仓的地盘。他没法进行开采。就将秘密一直埋藏心中。企图等关东势力击败关西势力后。自己再出面开采。结果嘛。你们都知道了。他战败身死。却将这个巨型银矿的位置告诉了我。”
杨月听闻之后。却是美眸目光闪烁。颇有疑『色』道:“夫君。这德川光户透『露』的消息是否可靠呢?会不会是他当时求战心切撒的谎?甚至可能是设的陷阱。引我们与关西平氏交恶!况且就算真有此银矿。但能有多大的蕴藏量呢?真的就值得我们如此大动干戈吗?”
杨月的话也正是众人想说的。不过岳云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排除德川光户有祸水东引的嫌疑。想让我和关西平氏交恶。但大家请放心。此银矿绝对蕴藏量丰富。如果我们能取得这个银矿的开采权。以后不管是台湾的发展还是军队的发展。就基本不会为银钱之事担忧了。”
“有这么多?”众人皆是一脸不信的神『色』。
岳云见状。心知他们不信。于是只得无奈道:“眼下我的确没法证明。但只要我们到了此处。派相关探矿人员勘测之后。你们就知道了。”
见众人依旧是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他嘴角不禁『露』出一丝苦笑。暗忖他们哪知道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石见银山啊![]惊宋356
石见银山位于石见国东部的迩摩郡。处于后世日本岛根县大田市大森地区的中央位置。故又称大森银山。早期开采区为以仙山山顶周遭的银矿石。在开发期间陆续发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石见银山是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山。产量曾高达当时全球的百分之三十。
根据《石见银山旧记》一书所。在公元1309年(延庆2年)时周防国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时。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便有采银的纪录。在石见银山产量上升后。四周大名为争夺银山主导权爆发多起战争。直到1562年(永禄5年)时。才以『毛』利家的『毛』利元就的胜利告终。
后来『毛』利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丰臣秀吉。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是丰臣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
公元1600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银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长安。他以对矿山了解极深的安原传兵卫为助手。急速开发银山。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在1602年(庆长7年)时仍有高达4~5千贯的产值。但此后产量逐渐下降。
明治维新后。石见银山曾交由民间团队经营。但效能不彰。最终于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闭。现在成了岛根县的一个旅游景点。
而岳云之所以知道石见银山。是因为他前世所在公司的一名副总曾去日本旅游。正好去石见银山参观过。回来还称。一直以为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没想到过去也曾有这么多矿产。
如果他能够把石见银山掌握在手中。那几乎就再也不用愁钱的问题了。只不过。岳云心中也明白。要想取得石见银山也很难。虽然此处是在与自己交好的关西平氏一派手中。但他们若知这里有这样一处巨型银矿。是说什么也不会交给自己的。
所以。如何在不透『露』银矿秘密的情形下。将它及其周围的地方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众人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想出了几个方案。但最后却都被推翻了。
他们先想到的是购买。但莫明其妙地提出要买那块全是荒山的地方。岂会不让平氏一派起疑?而且听藤源忠通说。日本的土地大多是以天皇的名义封赏给大名。然后大名再封赏给下面的家臣的。很少有相互之间买卖土地的例子。
牛通便一拍桌子大大咧咧地说道。买不了不如干脆打。攻下来不就是自己的地盘了吗?
但这个方法立刻便被否决了。先不说关西平氏一派和自己关系尚好。就算关系很差。进攻他们也很难取胜。毕竟自己只有千把人。
而且就算侥幸偷袭打赢了。就这千点人。想要守住这么大一座山。也是痴心妄想。只要别人调集重兵来。自己就只有灰溜溜地逃走。
至于开矿工人是从当地雇佣。还是从国内招募。以及如何运回来的事。就更加不用去想了。连第一步都没法实施。还谈何后面的动作呢?
眼见开采石见银山的计划陷入了死胡同。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薜源便提议先考虑去日本后。如何与平氏、源氏、藤源氏等几派打交道的事。
他说道:“其实日本立谁为天皇并不重要。因为日本的天皇早成了傀儡。实权掌握在征夷大将军手中。但据下官所知。日本的征夷大将军位置悬而未决已多年。掌握朝政大权的藤源氏又四分五裂。加上关西平氏和关东源氏两大派别的争斗。使之内部纷争极为复杂。我们想要从中渔利十分困难。所以确定如何与这些派别打交道。乃是当前极为要紧之事。”
众人听他说了大致情形后。皆是有些头大如斗。
岳云却是毫不在乎地说道:“大家也不必苦恼。这事情听起来麻烦之极。其实也很好解决。我们只需确定以下几条原则。就不难想出应对之策了。”
“哦?大人已有了主意?”薜源惊奇地问道。(未完待续。
惊宋 第三百五十七章 萨摩藩
~aoye--~
惊宋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光世赴任
二月的江南依旧是寒意凛然但台湾却已温暧如春刘光世已经率领着他的本部五百亲兵到了台湾接任留守一职
来之前他就十分不快投靠了秦桧之后原本以为可以得到重用提拔不料换来的却是做台湾留守
本来做留守比起他现在的职务也算是提高了半级但台湾这地方却是一个远离大陆的荒岛听说人口只有几万比之一县尚且不如岛上还甚多山越蛮夷又时常有海盗光顾这种蛮荒之地又有谁肯来
在临安拿委任状时秦熺向他再三保证只要等两三年台湾的形势稳定下来削除了岳云的原本势力后便一定调他回禁军任要职才算勉强平息了他心中的怨气
不过饶是如此他在合看到淡水港的落后村落涅依然大失所望直到上岛后第五天看到了那座正在修建的台北城那宏伟壮观的城池涅让他方心中放松了几分虽然此城只建了一半但却已从轮廓看出绝不比寿春的规摹[]惊宋358
在淡水港府衙内交接台湾留守的印章及文书等物时他原本还有些战战兢兢的岳云的部属不肯配合但后来见虞允文、李宝、陆文龙等人皆神态恭敬对他也客客气气的方才放下了心暗忖自己手下的人大多擅长治军搞政务还真不怎么样如果岳云留下的这帮文臣一直恭顺倒也不必将其全部撤换
在过了十几天平淡日子后刘光世终于发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个台湾留守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二月二十五日刘光世正在那新建的城池内视察原本按他的估算在六月份这座崭新的台北城就将差不多完工他就能搬进新的台湾府衙居住不用再蹲在那个形同农舍的淡水府衙内可他到了城内却发现府衙里一个工人都没有府衙的建设已经歇业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工人都不在了这样下去我们几时才能搬进新府衙去住啊刘光世气急败坏地大叫道
他的亲兵连忙派人去问了府衙门口值守的一老头才得知这建设府衙的工人早在五天前就走了而且不光是府衙停工了城墙、广场、军营、水师码头等一切属于朝廷的设施全都停工了
那些工人是为什么全走了刘光世走到这值守的老头面前急切地问道
那老头睁开一双浑浊的老花眼象看白痴一样望着他盯了半晌后方慢吞吞说道:留守大人这些工人没拿到工钱自然就跑了没钱的事谁肯干啊
什么修朝廷府衙还要给民工工钱刘光世听后顿时一愣因为他原来在寿春修建房屋修补城池什么的都是直接征发民工进行修葺的那叫徭役朝廷从来不会给征发的民工一文铜钱顶多只管饭
是的这是岳将军在的时候就定下的规矩所以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但岳将军走之前工钱只支付了正月的二月二十日就该发二月份的工钱了那些民工见没人发钱直接就不肯继续开工了值守的老头见刘光世似乎真的什么都不清楚总算耐心给他解释了一遍
刘光世这才明白过来他立刻便叫道:将虞允文叫来问问他咱们府库还有多少钱
既然台湾这地方的规矩是要给民工工钱他也不好一来就破坏这规矩不过他心中却是暗忖这岳云咋兴这种怪规矩征发民工建城池和府衙还给民工工钱当真是嫌自己钱多了
台北城离淡水港也不远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虞允文方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然后向刘光世行了一礼道:不知刘将军召下官何事
刘光世气极败坏地问道:虞允文为什么不给民工发工钱了咱们这府衙眼看就要修好了这一停工又到什么时候去了你不想搬到新房子里住吗
虞允文一听便立刻叫屈道:刘将军你这可是冤枉下官了下官只是一行军参谋而已如果大人要出战下官自然会为大人竭尽全力出谋划策这府库财政乃是由岳夫人掌控停发民工工钱之事下官也是才从大人处得知的如何知道缘由啊
岳夫人可是官家下旨的御封的诏命夫人李雨柔刘光世的声音顿时低了八度
李雨柔有诏命夫人的身份可不比一般民女按《大宋律》要问她的罪得上报大理寺说不定还得通报官家可轻易不敢动她
正是因岳夫人乃商人世家出身经商颇有天才故岳将军在时财政之事都是交由岳夫人管理的虞允文禀报道
刘光世听后捻着胡须沉默不语他自上岛后一直就在考虑如何才能让李雨柔交出财政大权毕竟他才刚到岛上十来天根基不稳如果一来就动岳云的夫人只怕会引起哗变
不过正在这时虞允文却向他低声说道:刘将军岳夫人昨日曾向下官提到过称既要照顾李家生意又要兼管台湾财政十分疲累想请大人另选贤能接管财政之权[]惊宋358
哦岳夫人肯交出财政大权刘光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嗯她已经在淡水港府衙等候大人了虞允文躬身说道
刘光世忙点头道:既是如此咱们可不能让岳夫人久等了先去府衙吧
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人事任免权他已经拿到手了准备过几天就将自己的一干亲信任命到军中担任要职只有这财政权一直是他的心头之患眼下见李雨柔居然肯主动交出财政大权他实在是喜出望外
虞允文看着他一脸惊喜的表情不禁心中暗暗好笑不过他依旧是面『色』平静的样子和刘光世一起快步向淡水港府衙走去……
走进府衙厅堂刘光世便见一名双十年华的少女正站在堂内她穿着一件淡绿『色』对襟布衣外边又罩着一件深青『色』披风这正是他刚到台湾时便见过两次面的李雨柔
台湾的春天已经非常暧和因此她穿的衣服都很薄那系着一条鹅黄『色』菊花结带子的腰肢就显得额外袅袅娜娜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上『插』着一支晶亮发光的银簪
虽然她只是布衣钗裙素面朝天全无半点儿涂脂抹粉可是那高挑窈窕的身段那不满一握的纤细小蛮腰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妩媚神态都那么让人感觉美不胜收刘光世也自认见过不少美女了但看到李雨柔之后依然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刘光世猛地咽了一下口水方上前见礼道:下官刘光世见过岳夫人了
李雨柔亦是嫣然一笑双手作了一拱脆声道:民女李氏拜见刘将军了最近家父来信要民女好生照料家族在台湾的生意因此民女无法再兼管台湾财政了眼下我已经将帐簿清点出来还请刘将军过目
说罢她纤手一挥两名家丁便抬着一麻布口袋帐册放在了刘光世面前
刘光世拿起几本帐册看了一下他对此是一窍不通于是便吩咐身边的亲兵将陈勤叫来这陈勤是秦熺为他专门配备的师爷不但智计百出而且精通财务象这样的师爷他还有好几位都是协助他处理台湾政事的
没过多久陈勤便和几位幕僚一起来了他们立刻便开始清点起那些帐册来
不多时他便皱着眉头对刘光世道:刘将军按这些帐册的记载台湾府库现在还有骑兵铠甲一百二十套步兵盔甲六百套长枪三百只弓弩五百副箭支三千支盾牌四百面粮食大约有三万多石够府衙的官员和士兵们吃三个月左右财政方面么……库房里可以使用的还有六百贯铜钱……
刘光世再怎么不通财务也感觉大有问题了他自己的俸禄便是每月五贯加上一帮幕僚师爷及随行的五百亲兵他一个月光发自己部下的钱就得接近一百贯如果再加上全台湾的官员和士兵怎么也得上千贯吧这库存的钱连发当月工资都不够还谈何上缴朝廷以及建城、建府衙呢
那一个月收入有多少刘光世急切地问道虽然库存的钱少但如果每月收入多还是不用的的
陈勤一脸苦『色』道:刘将军按这帐册记载从去年十月台湾正式开府以来到上个月一共四个月的时间才收入了八千贯钱
才这么点刘光世不信道:台湾不是说有居民十余万人吗怎么每个月才收入两千贯而且我看淡水港来往的商船亦不少怎么会税收如此之低
一个月两千贯的收入这不要说和别的州府比了甚至还不如江淮的一个县收入高有的做得大的商家一个月收入都不止这点钱可要知道台湾虽然贫穷却是一个州啊(本站..
惊宋 第三百五十九章 山越人来攻
李雨柔见状,面『色』却是依旧不变,缓缓道:“刘将军,台湾的人口是有十余万人不假,但其中只有五万人是从我大宋过来的移民,算是良民,另外一半都是未曾教化的山越蛮夷,『性』情凶悍好斗,遇上脾气好点的,或许还会将自己的东西和汉人交换。如果遇上那些脾气暴燥的,就会下山抢劫。这五万多蛮夷如何收得到税收呢?”
顿了一下后,她又脆声道:“而那五万多从我大宋过来的百姓,也是我家夫君向其承诺,来台耕种经商税收减半,这样他们才肯移民来台,不然人家在家乡过得好好的,凭什么来台湾这样一个荒岛呢?”txtxiazai
她这时望着刘光世,似笑非笑地说第三百五十九章
山越人来攻道:“刘将军,不知妾身可否解释清楚了?”
刘光世听完之后,也是瞠目结舌,李雨柔说的的确合情合理,如果不税收减半,没人来台湾居住,只怕连这每月两千贯也收不到。他这几百人难道喝西北风去吗?只是这样一来,这些钱只怕发官员和兵丁的饷钱都有点周转不灵,又何来的钱建台北新城和新府衙呢?[]惊宋359
他望了望这跟农舍没什么两样的淡水府衙,房顶上还开了几个天窗。住在这种地方,实在是他无法忍受的。
“岳夫人,财政上的问题我是差不多明白了。不过我有些疑『惑』的是,台湾税收这么低,就是发薪饷都得精打细算,怎么岳将军以前还有钱建新城呢?”刘光世开口问道。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地方。
李雨柔一听,却是淡淡一笑道:“刘将军,原本我想过几天再跟您说这个事的,但既然现在您先提出来了。我就干脆跟您交个底吧:这建新城和新府衙、军营等的开支,全是我李家借给台湾府的!你看。在这本帐簿上,还有当时借款的记录和凭证。一共借了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山越人来攻万五千贯。您看,什么时候能够还给我李家呢?”
这话让刘光世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他心中恼火之极,不过却又无法发作,毕竟这借条1,和帐册都摆在那里的,而从新城的规模看,用了七万五千贯也算是合理,李雨柔并没有弄虚作假。可问题是,自己怎么还得出这样一大笔钱来?
虽然他来台湾之前。就预料到了各种困难。比如说岳云原来的部下不配合,处处刁难他,士兵不听指挥等情况。他都想好了各种应对之策,可偏偏来了以后,人家对他是客客气气。从无半点作对之意。他原本以来已经将台湾的局面掌控住了。可现在看来,还差得远。
刘光世虽是武将出身,不通政事,却也知道人事权、财政权这两样是最关键的,只有掌握住了这两项权力,他才能够树立自己的威信。可现在看来,人事权也还罢了,财政这项事情可就把他难倒了。
如果就按岳云原来的税收标准,只怕自己一行人只能勉强糊口。想在台湾捞一笔是绝对行不通了。但如若提高至大宋的平均标准,那这些移民不炸锅才怪,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回流,那自己收到的税钱就更少了。而且朝廷知道自己一来台湾就『逼』得居民逃离,那些清流和御史会如何想?官家又会如何想?就算是秦桧也要怪自己不识大体。想重新东山再起就只有成南柯一梦了。
“唉,看来只有过几年苦日子了。建新城。搬新府衙的事只有告吹了!”刘光世心中暗暗叫苦。至于李雨柔催讨建新城借的债,他已经打定主意赖到底了,反正还也还不出来。自己会在台湾呆多久都还不知道呢。
交接完了帐目之后,李雨柔正准备告辞,却见陆文龙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对着刘光世大叫道:“刘将军,大事不好了!山越蛮夷又下山来攻淡水港了,说要打草谷!”
“什么?他们竟然敢进攻淡水港?”刘光世大惊失『色』,他来到台湾之初,便听说在岛上深山处的山越蛮夷时常跑到平原上来劫掠,可一般他们只敢在一些村镇打劫,淡水港是重兵把守的地方,一般山越人还是不敢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