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幻新晨
随后,虞允文便将他们早已写好的朝廷新的机构编制方案拿了出来,让赵鼎等人过目。赵鼎等人听起那些诸如议会、法院等等名字,均觉绕口异常。但见一众台湾系的官员均无动于衷,也不好反对。
“不过就是换了一个名称嘛,应该没啥关系吧!”这就是赵鼎等人的想法。
如果说机构改革让赵鼎等人还能接受的话。法律上的改革则让他们眼珠都差点瞪了出来。[]惊宋508
因为按岳云的意思,先要颁布实施一部被称为《大宋宪法》的法律,规定大宋的各项律法命令,朝中的各项制度均不得与《大宋宪法》相违背,并明确一点:即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所有人犯法均会被追究违法责任,包括皇帝在内的皇亲国戚、大臣宗室、功勋武将皆不能例外。
要知道,中国古代便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虽然到了宋代时,大臣犯法也要被追究责任。但宋代的律法向来宽松,对于文官更是规定,只要不是谋逆便不会处以死刑。更不用说追究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的什么责任了。
当看到这方案中,声称就是皇帝违法,也会被追究责任,且与百姓的处罚一样时。让赵鼎等人顿觉『毛』骨悚然。
在他们看来,皇帝犯了错,下个罪已诏就算是不得了的大事了,可按岳云的想法,如果皇帝通敌卖国,杀人放火,一样也要被追究违法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与平民完全无异。这真的称得上是惊世骇俗了。
岳云也深知,自己的这项改革,要是放在和平年代,根本别想成功。如果不借金军入侵,皇帝更替,自己又正好手握重兵,掌控数省大权时推行下去,以后局面安定了,反对势力缓过劲来了,就更难推行下去了。
“这个……大都督,就算老臣肯答应,那琢殿下会答应吗??”赵鼎见岳云一派的官员全都将这视为理所当然,只好婉转地问道。
“赵大人就不必担心了!届时薜某会陪同大都督一起去拜会琢殿下的,相信琢殿下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的!毕竟他现在还没登基,只是一个皇子而已,我们如果要另立新君,也未必非要选他啊!”薜源这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
赵鼎和王居正、薜弼三人对视了一眼,都连连摇头,他们深知,自己等人虽然被江南当地的官员视为了岳云一派之人,但他们和真正的岳云的心腹亲信还差得远。
“既然大都督主意已定,老臣也就只好附议,就按此方案办理吧!”赵鼎闻言只得无奈地说道。
赵鼎现在为百官之首,连他都屈从了,其他人纵是心中不愿,也只好唯唯诺诺地表示同意了。毕竟现在岳云才是掌控实权的人。(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aoye/
惊宋 第五百零九章 与赵琢摊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岳云作的这首诗,倒是道出了我大宋覆没的原因!”
临安皇宫内,赵琢向范同、万俟卨两人长叹一声道。
自第一届临安花魁大赛结束前,岳云盗版二十年后林升的诗《题临安邸》便提前在临安流传开来,尤其是在这次完颜亮南侵之后,更是让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江南民众为之震动。就连一心只想求和的赵琢,在当了一次金军的俘虏后,也不禁有些反思了,自己以前过于看重皇位,只想和赵眘争皇储之位。可一旦外敌入侵,不要说皇储,就是皇帝也成了俘虏。重蹈靖康之难的覆辙又有什么意义呢?
“殿下能有此醒悟,实乃国家之福啊!”万俟卨立刻大拍马屁道:“如今太上皇,皇室成员,后宫嫔妃和秦相、秦公子等一干人皆被擒押往中都,大宋的兴亡全系于殿下身上了。还望殿下振作精神,领导大宋军民度过难关,抵御北方强敌!”不过他嘴上虽然说得恭敬,眼中却是闪过一丝不屑。
“唉,孤这个‘殿下’还能活多久都是个问题!之前孤可把岳云得罪得不轻啊……眼下他手握重兵,孤的死活就在他一念之间了!万一他念及以前之事,孤的『性』命可就危矣了……”赵琢脸上的肥肉抖动了一下,眼中『露』出一丝恐惧道。[]惊宋509
“殿下不必忧心,微臣与岳大都督曾共赴上京与金谈判,并成功救出太后,吾观大都督乃是一个重情重义,爱国爱民之忠臣,谅来不会对殿下行加害之心的!”范同连忙安慰道。
他素来受忠君思想影响甚深,一直忠于赵构,并成功按赵构的命令。潜入了秦桧门下卧底,成为秦党中的重臣。为赵构『摸』清秦桧的心思提供了不少情报。而在这次完颜亮南侵之后,由于赵构被俘,赵眘被杀,他自然便选择了忠于目前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赵琢。
不过他虽然言之凿凿,赵琢却是丝毫不信,他可深知岳云是个睚眦必报之人。而且,从这家伙的一贯行事风格上看。岳云哪会有什么忠君思想啊。
就在此时,门外的太监却高呼道:“大都督驾道!”
赵琢一听,心中顿时一惊,连忙起身向门口望去,只见岳云及薜源两人已经走了进来。
他连忙跪下磕头道:“赵琢参见大都督,望大都督宽恕赵琢以前不懂事,听信了秦熺馋言。得罪大都督之过!”
岳云和薜源相视一笑,暗忖这赵琢还如此上道。看来说服他倒是费不了多少口舌了。
岳云于是也抱拳回了一礼,然后朗声道:“琢殿下不必多礼,以往之事,不过是咱们两人当时年轻不懂事,为了争青楼粉头惹出的纠纷,而秦熺那『奸』诈小人从中调拨也有很大原因……不过,私人之仇总不能大过国家之恨。如今金军大举南下,侵我大宋土地,俘大宋我国君。辱我大宋脸面!这国仇家恨不报,岂能对得起大宋的列祖列宗!”
“好!岳将军说得太好了!”范同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感叹道:“眼下琢殿下已意识到一味向金求和是换不来大宋平安的。而岳将军亦是国家栋梁之材。如果你们君臣一体,同心协力,将来击败金国,收复河山,未尝没有可能!”
岳云听后,却是微微一愣,心道这范同还真是愚忠。自己之前还想依靠和他在上京的交情。将他说服变为自己这一派的人,现在看来想法却要落空了。
不过,他对于范同的才华和风骨还是比较欣赏的。于是便微微一颔首道:“范大人说的是。眼下皇上已被金人掳走,且之前还曾宣布退位。国不可一人无君。依岳某的意思,在此便请琢殿下登基为新帝,重建朝廷班子,先平定南方,再兴兵北伐!”
范同一听,亦是一脸兴奋道:“岳将军有此想法,实乃我大宋之福。范某也早有此意。”
说罢,他便拉着万俟卨道:“万大人,陪范某一起去查下皇历,看选定哪个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最合适!”
万俟卨望了岳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然后作拱行了一礼,随即便和范同一起向御书房去了。
岳云和薜源正巴不得他们离开呢。等这两人走后,岳云方立刻将脸一板,对赵琢嘿嘿一笑道:“琢殿下,你马上就要成为皇帝了,有何想法?”
赵琢一听岳云语气不善,吓了一大跳,连忙作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声音呜咽道:“岳大都督,如今我国破家亡、天下大『乱』;辽国在陕西肆虐,金国又大举入侵我江南,百姓流离,苦不堪言。全赖大都督忠心报国,起兵勤王方能驱逐金人,收复临安。我赵琢堂堂七尺男儿,又是皇室宗亲,却对此无能为力,作了金人俘虏,吾当这皇帝,实在不称职啊!在下当上皇帝之后,一定立刻将皇位禅让于大都督,绝不贪恋!”
岳云一听,不禁有些愕然,感情赵琢是以为自己也想当皇帝,想让他先继承帝位后再行禅让。
他心中暗自好笑,却是板着脸道:“琢殿下,你千万不要有此想法。岳某还没看上你那皇位!这大宋的皇帝,还是你来当好了!”[]惊宋509
赵琢却哪里肯信,以为是试探自己之言,连忙表示自己是真的不够资格当皇帝,愿意退位让贤。
说到后来,薜源终于恼火了,厉声喝道:“赵琢,今趟你是非当这个皇帝不可了!你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当然,你如果实在不愿意当的话,我们也就满足你的愿望……只不过,你这条狗命留下恐怕也没什么用了……”
见对方发了火,赵琢才只好唯唯若若地同意了,但依旧是一副受气的小媳『妇』模样,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这时,岳云方缓缓说了一下自己打算改革朝廷官员设置,以及重建大宋的法律体系的想法,同时还要对江南一地的官员进行调整……
由于这些涉及改革的东西太多太复杂,赵琢根本就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得一个劲地点头。表示一定唯岳云马首是瞻,这些改革方案他全盘同意。
岳云见他如此上道,倒也微微有些意外,暗忖此人难道真的已经没有野心了?
薜源这时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道:“赵琢,我们能捧你当皇帝,自然也能把你踢下来,更能要了你的小命!你自己好自为之吧!在朝廷廷议,还有涉及到大臣询问的事情,你……”
“我一定按大都督的意思办!决不擅作主张。”赵琢点头如啄米道。
这时,范同和万俟卨方回到了殿内。他们去查了一番万年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三日后便是良辰吉日,适合登基、祭典。他们便提议三日后就举行登基大典。
岳云听罢后,便微一颔首,表示同意。
赵琢见岳云也同意了,方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见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岳云便告辞离去。
赵琢、范同、万俟卨三人一起将他和薜源恭送出了皇宫。
望着岳云等人骑马离开皇宫,范同不禁感叹道:“当日金帝完颜亮强令太上皇退位之时,范某便以为大宋从此又再次蒙受靖康之难的悲剧了,而且这次所有皇室宗亲皆被一网打尽,只能亡国了……但没想到几个月后,岳将军便能带兵打回来,一举收复江南之地!看来我大宋中兴有望了!”
赵琢和万俟卨听了他的话,心忖岳云会是个忠君之臣吗?这事也只有范同才会这样认为。两人脸上『露』出苦笑,对视了一眼,均摇了摇头。
***************************************************************
岳云回到家中后,吃完晚饭,正准备入睡时,杨兴却急匆匆地呈上了一张拜贴,说是万俟卨派人送来的,希望和他见上一面。
岳云心中大奇,这万俟卨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害死岳飞和岳云的大『奸』贼,是秦桧的死党心腹。虽然在这一世,他没能害死自己和岳飞,但当日自己营救岳飞时,如若不是他将岳飞转移了,也不会让自己差点陷在城内,造成万劫不复之局。自己原本还在考虑如何收拾这家伙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要求和自己会面,这是何用意呢?
不过他想了一会,还是决定和这万俟卨见上一面,看看他想干什么。反正这是在自己家中,万俟卨又是一个文官,倒也不怕他行刺自己。
“大都督殿下,万俟卨给您跪拜行礼了。”万俟卨一上来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岳云磕了几个头,这才站了起来。
“万俟卨,你我之间的恩怨想必就不用多说了。我只是有些奇怪,你怎么没有和秦桧一起到金国去呢?”岳云大是奇怪地问道。
这也是他一直想问的事,因为主和派的官员在金军撤退时,自知岳云打回来后,就算不杀了他们,也决不会用他们为官,因此都跟完颜亮到金国去了。[]惊宋509
这万俟卨应该算是主和派的官员,以前还一直是秦桧一党之人,却怎么留下当忠臣了?这不象是他的为人啊!
惊宋 第五百一十章 赵琢登基
“其实,万某早在大都督击败徒单合喜时,就已经翘首期盼大人到来了。”万俟卨面『色』郑重地说道。
“什么?我击败徒单合喜之时?那么早啊!你怎么会认为我会用你呢?”岳云又好气又好笑地问道。
万俟卨恭恭敬敬地回答道:“万某以前就知大都督战功赫赫,本事过人。只是我朝向来重文轻武,故料大都督不能得到太上皇重用。而那时万某效忠的是秦相和太上皇,自然难免会和大都督作对。但当万某得知大都督能以三万士兵击败金军十万精锐后,便知大都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掌控江南大局亦是不可避免之势……”
他这一说倒让岳云心中微震,暗忖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万俟卨在秦桧死后还能当上宰相,果然非比常人。这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嗅觉不是一般的强。
岳云依旧面无表情地问道:“然后呢?你想做什么?”[]惊宋510
“然后万某就想,这金国内部一『乱』,金帝完颜亮必将撤军,而大都督反攻江南势必成功。万某便想在大都督手下讨个差事,为大都督效力!吾观大都督属下武将齐全,但文官却是太少,象虞大人、王大人、薜大人等虽然也能为大都督出谋划策,但却多是军事上的计策。而万某却能为大都督在政治上出谋划策,相信大都督必有用得着下官的时候!”
看来这万俟卨倒真有点本领,岳云心中暗忖。光这无耻的厚脸皮,就让多少人望尘莫及,而且这分析观察判断的本领也的确堪称一绝,只怕自己的部下中只有虞允文能和他比比。
岳云打量了他一下,然后缓缓说道:“可你也知道,过去你为赵构和秦桧出了那么多计策害我。你怎敢断定我能不计前嫌,留用你?”
万俟卨垂着双手。一脸谄媚答道:“大都督是英雄,令尊岳元帅更是大英雄。而大都督的部下个个均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因此,在真刀真枪的战场厮杀上,万俟卨别无用处。但大都督须知,有些时候暗箭比明枪更难防。而有些人,更只能用阴谋去对付。万某别无其他本事。但说到玩弄阴谋诡计,除了秦相万某自认不如他外。对上其他人,万某却是很有自信.....”
“你倒很有自知之明。”岳云笑着说道。
“正是,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不去挑战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的目标。”万俟卨一丝一毫也不恼怒,依然凝声道:“大都督的目标,想必并不只是当一个王爷便可终了的。大都督的胸襟,想必比那大海更宽阔。收留万俟卨这个以前的仇敌,他人只会称赞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投靠大都督的人只会更多……”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并且大都督收留了万某后,万某将视大都督为亲生父母一般,忠诚到底,别无贰心!大都督骂我,万某亦觉脸上荣光;大都督打我,万某亦觉打是亲骂是爱,大都督就当收了一条走狗吧。”
万俟卨说这话时,脸上一本正经。似乎丝毫不知羞耻二字为何物。
世上无耻之人,只怕再无跨越万俟卨的!
万俟卨都四十来岁了,年纪远大于岳云,却口口声声要把岳云视作亲爹一般,只是因为感觉岳云的发展潜力巨大,跟着他站队是不会错的。
“万俟卨,你的脸皮也太厚了!”杨兴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大摇其头。
岳云看着万俟卨的无耻样子亦是感觉有些恶心,正想拒绝,但这时心中却突然一动。仔细思量了一下。好象万俟卨说的话也对,收留这样无耻的人。虽然会有些恶心,但没准什么时候还真能派上用场。至少在搞阴谋诡计上,这万俟卨恐怕除了秦桧,还真没几个人比他强了。
“好!万俟卨,你这个人我用了!但希望你表里如一,不要再心怀叵测!我可不是一个你想象中那样,对背叛也能大量的人!”岳云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道。
“大都督放心!万某其他方面不敢说,但至少还是说一不二的,除非大都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万某是决不可能背叛大都督的!”万俟卨沉声说道,一脸真诚的模样。
岳云不禁为之气结,他竟然这样说话……只不过,这也说明了他说的是真话。那些人前称要忠心为君,绝不背叛的文官,敌人打来后就投降的,从古到今皆不在少数。这万俟卨如此坦诚,倒还说明至少他现在是忠于自己的。
****************************************************************
三日后,也就是公元1147年2月17日,刚下过雨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就象一块湛蓝『色』的绸缎一般覆盖的着大地。
在临安城皇家陵墓处,军旗飘扬,两旁全是身着黑盔黑甲的岳家军战士。个个手持长枪,神情冷峻,威风凛凛。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围观的数十万临安百姓。
岳云此时身着大红丝蟒朝服,带着一顶金『色』乌纱帽,身着宽袖的紫『色』对襟锦袍,和一班文武官员们淡笑风声。[]惊宋510
赵琢在两名太监的陪同下,登上了祭典高台,拜祭了天地和列祖列宗,宣布登基成为大宋第十一位皇帝,改年号为德昭。然后回转皇宫正式举行登基典礼。
皇宫前禁军士兵摆好了皇帝的全套仪仗,身着彩衣的十二名宫女分立在金水桥外。另有两排黑盔武士分立在沿途道路边。接着有两行锦衣校尉,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
这时,以岳云为首的所有大臣都已经到了太和殿内等待着赵琢的到来。过了半晌之后,曹公公方到了赵琢原来坐的东宫,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响头道:“恭请皇上起驾到太和殿!”
在东宫内的赵琢已经穿戴整齐,他其实心中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付出了很多。虽然这个皇位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但他坚信,只要有机会,他身边仍会聚集一批忠于他的大臣。
此刻,他身穿大黄缎绣的龙袍,脚踏一双厚底飞龙靴,在四名宫女的陪同下,迈着方步朝太和殿走去,受百官朝贺。
只见赵琢随着乐声中坐入了龙椅宝座之中。而文武百官也从两边鱼贯而出,归入班列之中。随着司礼太监曹公公的高声唱赞,文武百官在齐齐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头礼。整个动作整齐化一。
接着岳云读了一篇由范同写的贺表,恭贺新帝登基,延续大宋国运。这范同还真有些才华,贺表内容可谓是引经据典,文采四溢。这其中除了一些对赵琢歌功颂德的祝福话语外。也有一些对赵琢本人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大宋的中兴之主。
在岳云读完贺表之后,文武百官又一次向皇帝磕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赵琢便从龙椅上起立,以一种阴阳顿挫的语调宣读自己登基后的首封诏书。
诏书中首先反省了大宋皇室历年来的所犯的种种错误,包括向金称臣,割地赔款,屈膝求和等重大失误,并给韩世忠平反,追认他为武国公。
然后,赵琢以皇帝的身份向百姓正式道歉。表示将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同大宋军民一道,同舟共济一同光复中原河山。任何军队和个人,只要诚心归附大宋朝廷。朝廷对其以往的罪行一律既往不咎,愿意招纳。
接着便是宣布了实行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取消农业税,取消徭役,将原有的商业税收降低到与台湾一样的税率。同时废除各地关卡,撤消盐、铁等商品的朝廷专营制度。允许私人经营这些行业。
与此同时,朝廷宣布恢复各地奴仆、雇农、匠户、佃户的人身自由,雇主用工需签订雇佣协议,并不存在附属和主仆关系。并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及文人、武将、官员、百姓”等身份带来的尊卑差异。宣布所有人都是国民,一律平等。
然后又宣布了实施新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设置国会和地方议会的制度。而在诏书的最后一条,则是宣布颁布《大宋宪法》。规定大宋的组织机构及皇帝、宰相、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同时规定任何人违反法律,不管是皇帝、大臣、官员、军人还是百姓,均要按法律予以惩罚。不能因其身份就免予责任。虽然宪法中也有特赦的条款,但规定要皇帝要特赦一个人,须经国会半数以上议员同意才能生效。
虽然群臣早已知道了《大宋宪法》的内容,但如今皇帝郑重其事地在登基大典上,同诏书一同宣读,无疑让他们深感这《大宋宪法》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大宋宪法》中最后一条还宣布,任何以后制订的法律均不能违反《大宋宪法》,否则视为自动失效。
赵琢在宣读完毕后,方郑重其事地将这长达几十页的诏书放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由礼部官员收藏好。
这时,跪在下面的文武群臣,以及殿外的军人及百姓又是一阵高呼万岁。他们中有的人是在为大宋再次从异族入侵中新生而欢呼,也有的是看到了国家有了强大的希望而高兴。当然,更多的人是为自己获得了自由身份,且不用再交以前那么多税而欢呼雀跃。至于民主与法制,他们还根本没想到那么多。
岳云胸中悬起的心也放了下来,他之前还生怕有人在这时唱反调呢。毕竟很多措施都是过于超前了。
惊宋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德昭朝廷
登基大典完毕后,赵琢又当众宣布,封收复江南的首要功臣岳云为大将军,上殿可不跪拜,并启用新的官制。
新官制中,并没有设宰相职位。岳云提出宰相这个职务权力过重,如果让秦桧那样的『奸』臣窃居此位,对朝政的影响太大,所以应该取消。
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一个首相职位。首相是由九部尚书中的一人担任,由议会提名,并经皇帝同意而确立。虽然表面上,首相的地位和其他各部尚书是一样的,均为正二品的官员。但实际上,首相却可以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并发布命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