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百炼成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虎
“但你什么都知道”,迪尔晃着酒杯,用一种大人的智慧,居高临下俯视安锋:“看到《小鬼当家2》这部电影,我曾暗地嘲讽导演夸张,但等我见过你我才知道,人世间确实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小孩子照样能干大事,照样能具备成年人也无法企及的智商。”
迪尔凑近安锋,认真的盯着后者,说:“知道我怎么获得豁免的吗?……昨晚你走后,我立刻联系了情报机关,于是情报机关派人接管了石化厂废墟,他们经过反复勘察与斟酌之后,发现你给出的剧本是最佳应对方案。你给他们设置了一个非常严谨的逻辑陷阱,为了保护卧底的情报人员,为了向公众交代,他们只能对外宣布:这件凶杀案是女卧底做的,她没有离开英国。为了反击亲戚被绑架事件,她把参与者全杀了。”
什么“非常严谨的逻辑陷阱”,其实一个词就可以代替:阳谋。
女卧底做下这件案子,她当然会被通缉了,但她既然丢弃身份跑路了,原先的身份肯定不会再使用,没准她现在已经整个容,换了另一个身份重新生活。而警方的通缉其实是告诉女卧底:别回来了,永远别使用原来的身份,我们会把你彻底遗忘。
安锋心中悄悄松了口气,英国佬果然会做表面功夫,他们明白了指证安锋很困难,立马选了最简单的路。
迪尔观察到安锋的态度,接着说:“不过,我刚才跟你说过:我们的交谈被窃听了,还被录了音……当然,窃听效果很不好,录音里环境噪音很大,而且常常断断续续。
这份录音用来作呈堂证供是不可能的,但通过这份录音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却是绰绰有余……没错,你是个极度危险的人,你对生命毫无尊重。别告诉我石化厂废墟里的几个人不是你杀的——”
安锋打断对方的话,镇定的提醒:“是你杀的,我亲眼看到你杀了司机,然后你进了废墟,而我是跟着你走的。”
安锋与迪尔的对话中,曾说过由他上楼顶对付那位警戒者,但……那家伙是一名如此专业的杀手,说他是安锋杀的,谁信?况且安锋上楼后始终未与迪尔碰头,也从未曾谈及他把楼顶上的那家伙怎么怎么了。当时迪尔与他都在黑暗中,而迪尔是位老练的情报官员,他与安锋站在一起,陪审团会相信谁?可想而知。
当然,事实的真相,可能情报机关与警察都知道,但迪尔如此明白的说出来……为了防止这场谈话被录音,安锋是绝对要反指迪尔的。
所谓扮猪吃老虎,大约就是安锋现在的状态。明明迪尔知道真相,他却被安锋的当面指控噎住了……不带这样诬陷人的,你还能更无耻点吗?
迪尔郁闷了半晌,缓过一口气来,决定自说自话不管安锋怎么否认:“你还如此小,但你的智商以及……残忍,让情报机关认为你的危险性甚至黑帮老大还高……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谈的条件了,想听下去吗?”
安锋悠悠的说了一句貌似无关的话:“英国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迪尔听懂了这句话,他目光一闪,语气柔和的说:“他们听说你的养父养母打算正式领养你。”
安锋的“寄宿爸爸、寄宿妈妈”是中文说法,老外关于亲戚的词汇很贫乏,一个“uncle”把“叔叔、叔父、伯伯、伯父、舅舅、姨父、姑夫……”都包括了,他们对寄宿父母的称呼只有一个:“养父、养母”。
安锋瞪着对方,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很私人的事情——”
“但你打算就这样混下去吗?”迪尔轻声的打断安锋的抱怨:“我来之前,他们已对你进行了调查,关于领养你的事,也是调查结果之一。他们还发现,你的成绩并不是很杰出——这更增加了你的危险性。你在掩饰什么?你为什么伪装?课堂上教的内容对你来说很容易理解,你的成绩对你的智商来说是种侮辱。”
安锋平静的回答:“我只想享受一种平常人的生活,平平常常的背起书包上学,平平常常的跟他们做游戏,平平常常的跟他们一起长大……不行吗?”
“可是你能做的更多”,迪尔淡然提醒:“以你的智商,课堂上学的内容你花很小的精力就能学会,剩下的时间你用来做什么——这正是某些人担心的。你必须给他们一个保证,让他们觉得事态处于可控范围……你想提供这个保证吗?”
安锋翻了个白眼,仰视着迪尔问:“为什么是你,为什么由你来跟我谈?”
由于担心被监听,安锋与迪尔的话都很跳跃。但两人的思维都很超常,双方彼此都听得懂对方的意思。
迪尔笑了一下,找位子坐了下来,视线与安锋保持平行:“让我再强调一遍:我确实退役了。我现在只是外围人员……你明白吗?”
安锋忽地一倾身,将收音机声音拧大,喧腾的音乐立刻盖过了两人的密语。安锋凑在迪尔耳边轻声问:“你想怎么做?”
迪尔咧嘴一笑:“很简单:把我的报酬给我,我要用这笔钱成立一个保安公司(佣兵公司),这个保安公司将承担一些情报机关无法承担的外围工作,而你将是我招募的第一个成员。”
安锋低声问:“这就是你跟他们的交易?”
迪尔点头:“没错。在情报工作中,经常遇到某些成年人难以完成的任务,比如接近观察,秘密潜入等等。成年人目标太大,太受关注,而人们对小孩子的戒心反而很小。
此外,还有些任务常常需要一个孩子来辅助,比如做伪装道具,做潜入掩护等等。让一位普通孩子承担如此危险的重任,议会会谴责这种行为违反人性,是反人类反社会行为。于是,一个外围组织的存在,就是必不可少。”
停顿了一下,迪尔缓了口气,语气更加诱惑了:“其实,情报行业最喜欢招募高智商人才,吸纳高智商人才进入这一领域,是各国情报机关一直以来不遗余力执行的政策。无论那个人,他一旦显示出高智商,一定会有招募人员登门拜访,劝解他接受相关训练,或者直接要求对方加入这一行业。
其实,智慧这东西也是需要常练常用的,人人生来都一样,只不过有些人早早的开发了脑力。但这种开发有可能是无意识的,有可能是无心的。唯有情报机关掌握着最系统、最专业的脑力开发手段。而智商这东西,它也是随着成长而增长的。大脑长期不用就落伍,长期装傻子很容易使自己变成真傻子。
如果你不想平庸,那么加入我吧,我公司这里有专业的理论,系统的智力训练方法……至于你现在的状况……如果你不想改变,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你可以做一个普通人继续生活在现在的环境里,有自己的同学、朋友,这样,等你长大后会有一份完全‘清白’的简历。”
这话儿安锋懂得,这就是说:安锋可以继续现在的生活,但……所有的假期要交给对方,由对方安排相应的训练,等他成年后,不,不用等他成年后,等他被认为“值得信赖”后,他将成为一位业余、编外、外围情报人员。
如此一来,如果安锋是把刀的话,这把刀攥到了对方手里,他们就觉得放心了。
这是唯一令对方放心的举措。当然,这也是目前安锋最好的出路:不是正式人员,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接受最系统的专业训练,又不受对方束缚,拿钱干活,计件论收入……哪怕今后不干这一行,那也是抱了一条粗腿。
“我答应你”,安锋轻声回答。
一丝喜悦的神色快速从迪尔脸上闪过,他浑身松弛下来,继续说:“很好,这是最好的结局……咳咳,当然,你还未成年,我们无法签订合约,但我相信你的承诺。现在让我们谈谈后续吧……”
安锋立刻接上话:“我手头有黑帮老大的一些资料,很重要。”
接下来是交易内容了。迪尔回答得很快:“我们猜到了,你应该是个计算机高手,昨晚你已经展现了部分才能,我们女卧底没能得到的资料,你用非法手段获得了,但遗憾的是,这些不能作为呈堂证供。”
“我希望阿盖尔与我能不受人打搅,平静的生活下去,所以我希望铲除一切隐患。”
“这我帮不上你”,迪尔努力撇清自己。
“但这同样是你所期望的……”安锋目光咄咄的盯着迪尔:“你说过你想复仇,我只要求你……我可以信任你吗?”
“当然,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那么,你认识某些……杀手组织吗?”安锋本想说“边缘人物”,“灰色地带”等更专业更精确的词汇,但他马上咽住了。他现在扮演的是一个看了很多枪战片,胆子非常大的二货少年,这年纪的二货少年崇尚暴力,用词大胆,是可以理解的,但表现出对“灰色地带”的熟知,那就令人惊悚了。
“刺杀?”迪尔扬起了眉毛:“我不得不说,你的大胆,再次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出一笔悬赏……”安锋意犹未尽的闭上了嘴,一副“你懂得”神情。
迪尔张大了嘴,许久才结巴的问:“黑帮老大的会计师……跟你没关系吧?”
安锋用鄙视的目光看着对方:“我说跟我有关系,你信吗?”
迪尔一脸难以置信:“我不想相信,但……你哪来那么多钱,要知道,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这不可能!他们调查了你的账户,你的账户上钱已经不多了……没错,你拥有一个基金,一个神秘账户每月给你打入一笔钱,供你和阿盖尔上学读书,但这笔钱……不对,这份巧合太让人震惊了,你果然很危险。”
稍停,迪尔继续哼哼道:“真的是巧合吗?会计师为什么出逃,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我本来以为是你恐吓了他……真的是你吗?”
迪尔坚决不信安锋会当晚摸到会计师门上。他猜测安锋知道会计师的存在,是因为合理的逻辑推理——黑帮的电脑是安锋抱走的,一切迹象表明安锋是个很高明的黑客。而他刚才也承认,自己通过电脑弄到了黑帮老大的重要资料。
迪尔猜测安锋可能与会计师进行了接触,然后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逼迫对方破釜沉舟选择了卷款出逃……但安锋突然多了一笔足够雇佣杀手的钱,这,这就未免太惊悚了。
当然,迪尔也压根没去想那三个保镖是怎么死的。说破这一点,就更令人震撼了。
说英雄到英雄,说破英雄吓破胆。
“你,你怎么恐吓会计师的,你对他下了迷药?你诱骗哄骗他与你分赃?你你你怎么做到的?”迪尔瞠目结舌。





百炼成锋 第一卷浴火 第六十七章惹我,结局是……
第六十七章惹我,结局是……
迪尔以前判断安锋属于高智商人士,这结论并不仅仅光是听学校教师、地区辅导员说说而已。毕竟安锋在学校的成绩并不突出,仅仅是中不溜而已,而且他还有点凡事不爱出头,努力争取平庸。
但昨晚两人相处期间,安锋一遇危机立刻表现出对事物真相的敏锐判断力——这就叫智商。安锋几乎第一时间找到了阿盖尔的位置,第一时间决定雇佣迪尔做助手,而后毫不迟疑的追了上去,他在现实中的表现,比《小鬼当家2》里的小主角更显得冷静,以及冷酷。
昨晚安锋抱走黑帮的计算机,迪尔是当面看到的。作为一个老牌情报人员,迪尔当然知道物证的重要性。但昨晚不知怎地,他的心理一直在两种角色中晃来晃去,坚定不起来,以至于一时心软,默认了安锋的举动。
事后回想起来,迪尔觉得很奇怪,一直以来他都是个忠诚的,国家利益至上的机器,但昨晚他却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心中光想着复仇复仇,并自觉自愿地反复用“我就是个雇员”这句话做自我催眠,这让他眼睁睁看着安锋抱走了黑帮计算机,直接忽视了石化厂废墟里,几具绝不是由他动手的尸体。
等他沟通了情报机关,当处理案情的特工抵达现场后,迪尔才从安锋营造的心理氛围中剥离,当时他好像大梦初醒,觉得当晚自己所做的一起都朦朦胧胧的,仿佛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是位旁观者,他能记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但却又觉得这些事不是自己干的,与自己无关……可是这时他已经欲辩无能了。
清醒后的迪尔重新带入了退役情报官员的立场,他重新开始爱国,开始具备荣誉感与使命感……正是这个立场驱使他,让他以情报机关的名义与安锋做了交易。他不得不这么做,冷静下来的迪尔越想越觉得安锋可怕,等到情报机关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出来后,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昨晚之前,迪尔并不知道自己被监听了,但他获得这消息后并不震惊,毕竟女卧底是通过他逃亡的。在此之前,整个世界没有卧底独自溜走的先例。大多数卧底完成任务后,都会等待警方重新安排新身份,然后以新身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而出逃的这位女卧底,是第一个不通过警方自己独立选择出逃路线,最终把警方与卧底对象都甩开,彻底销声匿迹的恶劣先例……哦,她出逃时还卷走一笔钱,一笔很大数量的贩|毒|款。
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情报机关监控所有相关人电话,那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迪尔接到电脑短信,立刻相信了对方说的话,而且他隐约猜测,电脑上出现的“信使短信”,应该是安锋发来的……当然,安锋是绝对不承认的。
但这个猜测更证明了,眼前这孩子是个高明的黑客,而且他几乎本能的感觉到情报工作的某些致命细节……普通孩子是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的,安锋却会在事后跟踪相关人员,了解案情进一步发展——这能不让人毛骨悚然吗?
接下来,经过一个白天的调查,关于安锋的一些细节逐步完善了:监听他的手机发现,貌似安锋在做火车逃往伦敦……但警方最后搜查车厢的结果是:发现了藏在行李架上的安锋手机。
当然,这不是罪行。一个人手机丢了,被人丢弃在火车上,这很正常。但手机在火车上漫游一番,却为安锋争取到半天时间。监听安锋手机的人员会误以为安锋救下了阿盖尔,因为心中恐慌,无意识的出逃伦敦,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而律师会议这点为借口,营造安锋不在场证据……所以“安锋昨晚不在利兹,他在火车上,而后被人在车上偷了手机……”。
所以所以,想要指证安锋在石化厂废墟杀人,目前只有一段模糊的监听录音作证据,证明安锋“或许”在杀人现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情报机关把注意力放在黑帮电脑上,又发现了更令人惊悚的证据——一个高明的黑客拿走电脑,能做什么?当然是潜入别人电脑窃取资料了。但这年头互联网技术并不发达,许多专用网络之间并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安锋想要进入黑帮分子电脑,必须获得一个接入口……中午时分,情报机关知道接入口在哪里了:黑帮老大的会计师出逃,他的电脑与打印机被彻底捣毁。
迪尔之所以要到下午放学才来见安锋,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证据更多的资料,但资料越多……情报机关的头目越容易被说服,到了最后,他干脆下达死命令:如果安锋不愿达成交易,将对其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获得证据,将立马对安锋下达禁止令。这小孩,太危险了。
迪尔见到安锋时,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尤其是迪尔知道安锋担心被窃听,所以两人的交谈跳跃性很大,很多话含糊其辞,很容易造成误解……但话里的真实意思,双方都能理解。
迪尔一见面就说“会计师”,是告诉安锋:我们知道你跟他有接触,肯定的,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我们知道他向你提供了信息接入口,别说你不知道……那么,你跟他发生点什么?嗯?
而安峰对此是全盘否认,并假痴不癫的装傻充愣,知道……迪尔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这句话是表明立场,有了这句话,安锋再做什么交代,如果这交代被人录音,那迪尔就是诱供。诱供,在老外的法律中属于“非法”。“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不能用来“依法指控”他人犯罪。
所以安锋微微露了一点底:他隐晦承认自己可能跟会计师分赃了……这点底彻底吓坏了迪尔。
当然,具体过程安锋是绝对不说的——他有权保持沉默。剩下的内容让迪尔自己脑补去。
可是迪尔越脑补越害怕。
真相,他是绝对不敢相信的。
绝不敢!
安锋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书包里摸出一张磁碟,跳过迪尔刚才的问题,笑眯眯地说:“这是我做的名单,你想看看吗?”
迪尔还处于呆傻状态,他酒杯里的酒洒了一身都不觉悟,茫然失措的他下意识问:“名单,神马名单?”
安锋笑得像个孩子,他当然不会亲口说出这是什么名单。他孩子气的反问:“我们刚才谈论什么?”
“刺杀……”迪尔逐渐回过魂来,他无奈的接过磁碟:“唉,你是要把利兹搅乱啊……我发现你绝对是祸害,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在发动一场战争,黑帮大战!”
安锋维持着脸上童真笑容,回答:“沉渣泛起,捞起来就是。渣滓捞走了,水会更清。这不是祸害,是打扫庭院,我不希望我家变得污秽,我们要讲卫生呀,是不是?”
“资料在哪儿?”迪尔收起了磁碟,追问:“我是说硬盘,你手头应该有两份硬盘,是吧?”
安锋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阴阴的回答:“不要试探我的底线。”
这个人,怎么老想让安锋说出一些关键词,安锋能说吗?可能吗?
“可是他们需要这些资料”,迪尔重新带入了雇员身份,耐性的解释:“这是交易的一部分。虽然那些资料并不能作为呈堂证供,但……我们失踪的女卧底实际上只把工作做了一半,她提供的证据,帮警方挖出了黑帮头目,却没有交代整个毒|品交易的渠道。
现在,他们想知道货物是由谁来制造的,由谁装船,由谁转运到英国,而后怎么分发到零售商那里,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证据提出指控,但只要知道这些相关环节,知道他们的运输技巧,他们可以阻止更多的毒|品流入——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
安锋想了想,建议:“拿一张纸出来,记一下,我告诉你怎么取资料。”
迪尔脱口而出:“很复杂吗?为什么你不写出来?”
安锋用“你很白痴”的神情看着对方:“呲,我的手,不能写给你任何字。”
迪尔一下子控制不住,差点笑喷了:“哈哈,可是你的字迹并不难找,到学校随便翻翻,你每天的作业至少有十余页。”
不过迪尔也明白,写作业的字迹,跟写给他的纸条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可以当做证据,前者,什么都不是。
令迪尔抑制不住的是:作为一个孩子,安锋实在想得太多了,简直有点小心眼。
安锋的资料有一半上传到了万维网网盘上,只要告诉迪尔注册名,登录密码,他就可以自己下载。至于另一半内容……安锋有时间再传上去。
这件事说起来对安锋有好处,女卧底卷走了黑帮老大明面上的钱,安锋则卷走了后者秘密基金。在他与女卧底的联手下,黑帮老大被扒光了,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没准连律师费都付不起。在这个时候,安锋雇佣杀手点名对付黑帮几个骨干分子,即使黑帮老大上诉成功获得减刑,他的组织已经彻底瓦解了,而且一穷二白的黑帮老大,恐怕这辈子也没有翻身希望。
这就是招惹安锋的下场。
这件事最后的结局是:当黑帮老大听到一系列新消息后,他坚决放弃上诉宁愿被警察多判几年——因为在这种状况下,待监狱里最安全。
不过,这结局与安锋无关了。
迪尔拿上安锋写的邮箱,立刻当面打电话报告“有关部门”,后者证实了资料的真实性,迪尔挂上电话,开心地笑着:“好了,阿盖尔可以回家了。这件事与你俩彻底无关,你们安全了。接下来……接下来我很好奇,我特想知道那位会计师逃哪去了?你不怕他万一被抓住,把什么都招了吗?”
这是迪尔的最后试探,安锋决定满足对方:“嘿嘿,如果卷走了几千万,那位会计师很快会被抓住,因为几千万虽然多,却不够隐藏,以及奢侈消费。但如果他卷走了上亿元……那么,结局很容易猜想。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题,那家伙被抓住的充分条件是:逃亡资金是否充足,必要条件则是:一、主持抓捕的人是否尽力;二、抓捕行动是否拥有充足资金与人手;三、悬赏是否丰厚,告密者是否心动。
现在黑帮老大入狱,他没钱了,手下骨干纷纷崩溃……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全部缺乏,你认为那位会计师会被抓住吗?除非是……”
安锋的话嘎然而止,迪尔明白对方未尽之意:除非是会计师过与炫耀,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被人认出,或者被他的情妇出卖。但既然黑帮老大成了穷光蛋,其组织也崩溃了,即使后一种情况出现,会计师也是安全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想一想他与安锋的年龄差距,他指控安锋都没人信。
亲,你明明知道这事是我干的;亲,你拿我没办法,亲,你只能看着我继续唱歌跳舞;亲,给个好评必须的……这种郁闷的感觉让迪尔只想快点离开眼前这小妖怪。他匆匆交代几句后,立刻把安锋推下货车:“请吧请吧,我会联系的。”
迪尔告别的话其实是一种西方式拒绝,真实含义是:我不想再见你。
他的自信心被安锋摧残的,都觉得之前几十年人生白活了。自己这么大人,居然被个小孩子逼到这份上,背黑锅不说,还得乐颠颠给对方擦屁股,这都什么事啊……不过,细说起来,这件事他不吃亏。
细说起来,这件事警方也不吃亏——花黑帮的钱雇杀手杀黑帮分子,警方需要做的仅仅是装无知并坐收渔利而已,这很难吗?
细说起来,出逃的会计师与女卧底他们都不吃亏,人老大都跪求进监狱了,黑帮全垮了,他们再无后患。而他们需要做的也是装无知,离这事儿远远地,这很难吗?
1...3435363738...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