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虎
背着七十公斤翻墙,果然是件难事。安锋翻到墙顶,在墙顶趴了一会儿,观察到左右无人,他立刻跳下墙去,而后装作若无其事地沿路走着,这时的他打扮像一个早起的徒步者,正匆匆走向徒步众约定的集合地点。
韩芷烟正在车上打瞌睡,安锋掀后车盖的举动惊醒了她,等她完全回过神来,安锋已把背囊放好,绕到车前盖上引擎盖,然后回到车里坐下,并发动了汽车。
韩芷烟朦朦胧胧中,感觉到安锋在车后放了什么,但她已经连续24小时睡不安稳了,虽然她也曾趁空打了几个盹,不过坐着打盹睡眠质量不高,醒来后只感觉腰酸背痛浑身不舒服。她提心吊胆坐在车里一整夜,如今见到安锋返回总算把心放了下来,这一放松只觉得困意上涌。
车辆晃动期间,韩芷烟勉强清醒了几分钟,见到安锋一脸若无其事,仿佛只是中途去厕所方便了一下,她随意问了几句,也没注意安锋的回应,继续躺在后座,频频点头的打瞌睡起来。
再度醒来已是中午,车辆停在高速公路休息区,安锋正站在车头伸懒腰,韩芷烟赶忙跳下车来,学着安锋伸了几个懒腰,娇嗔的抱怨:“还要走吗?哎呀,不如找个地方洗洗涮涮,哪怕趟一个小时也好。”
安锋回身,阳光灿烂地笑着:“我刚在休息站买了食物与水,我们随便吃点,继续赶路,这里是……我们还有一天的路要赶。”
韩芷烟习惯性的服从了:“好吧,接下来我开车。”
去车后厢拿食物时,韩芷烟看到了那个淡银色的大背囊,她伸手捏了一把背囊,手感硬硬的,似乎装了很多东西……但既然安锋不介绍,她也就装糊涂吧……等等,作业他们停留的是什么地方?
韩芷烟快速过去拧开收音机,转到新闻频道倾听滚动播出的新闻。今天的新闻照旧是……各地会议大全,某领导主持了……某地召开了……某人在会上强调……等等。安锋在一旁嚼着火腿肠,贼兮兮地笑了:“你长这么大了,居然还相信新闻。这里的报道全是误导你懂不懂?真相,是准许你知道的吗?你这个不准明白真相的小老百姓!”
“那么,真相是什么?”两人都知道对方说的什么,但都略过了那个字眼。
“你最好什么都不知道”,安锋若有所指的说:“听说过‘职责性无知’吗?老外警察有时候明知某些事情可能触及底线,但他们又不想管,于是他们拒绝得知真相——这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合理合法的。”
“好吧”,韩芷烟狠狠撕开香肠的包装纸,大大咬了一口,含糊的说:“我现在不想知道任何事情。”
虽然这么说,但韩芷烟回去的路上,时刻注意收听新闻,并随时注意他们当夜停留城市的任何动态。但是新闻里没有任何消息,依旧是延续数十年的“会议通知”。
回去的路走得很平静,两人彻夜赶路奔回家中,往家里搬行李时,韩芷烟刻意忽视车后厢新出现的大背囊。安锋对那玩意似乎也不在意,他随手将背囊丢弃在杂物间中,再也不提再也不问。
连续三天三夜赶路,两人都很累,韩芷烟心中还绷着一根弦,心悬那个神秘的淡银色背囊,但疲惫终于征服了她,怀着忐忑的心情,韩芷烟昏睡过去,再醒来已经是分手时间了。
韩芷烟是躺在床上被安锋推醒的,安锋已经准备出门了,他伸手阻止了韩芷烟:“不用起来,你不用送我了,路很熟,我自己打车走。临走时叮嘱你几句话,你记好了:储藏室的东西你别去碰,等两年以后,或者三年以后,那些东西全归你了,你随意处置。”
停了一下,安锋又补充说:“我在纽约留了个联系信箱,你记好了……不,别用笔记,用脑袋。地址很好记,百老汇大街1115号35楼,前面三个一,后面是三十五。记住,不用写房号,寄到那个楼层,写凯恩·安查收,自然我自然会受到。”
“百老汇、1115号35楼、凯恩·安……我记住了”,韩芷烟迷糊的点点头。安锋微笑着冲后者挥挥手,等他转身离开时,韩芷烟朦胧地发现,似乎安锋身上什么都没带,只带了一个手包出门。
韩芷烟重重跌在枕头上,这趟旅行简直比上班还累,尤其是最后的行程一路急赶,休息没休息好,吃没吃好。韩芷烟现在只想睡个昏天黑地……她睡了整整12小时。
再度醒来时,韩芷烟在被窝里美美伸了个懒腰,掐指算了算时间,加上转机时间,安锋马上快抵达纽约了……她正念头转动测算安锋的行程,肚子忽然一阵咕咕响,韩芷烟感觉饿的浑身发软,赶紧趴起,去厨房寻找点吃食。
安锋上次买的东西很多,冰箱里塞得满满的,韩芷烟找到一块烟熏肉,切开啃了一口,又找到几袋速冻水饺、速冻包子,赶紧打火烧水准备煮饭。趁着水烧开前的安宁,她啃了两个苹果,吃了两个牛油果,觉得该给自己找点事,百无聊赖中她来到储藏间。
果然,安锋带回国的行李箱并未带走,行李箱扔在储藏间的角落,箱子锁着,密码……安锋走时忘了说。
除此之外,那个神秘的淡银色背囊不见了,储藏间里还新添了三个大纸箱,箱子外表很新,上面印刷着“红富士苹果”字样。三个箱子都放在储藏室里那破旧四腿桌上,原先桌子上摆得成件洗涤用品箱、饮料箱,则被整齐的放在地上。
韩芷烟手指落在新纸箱上,安锋说的不准动的物品,就是这三个纸箱吧……好吧,我不动。这是他存放在我这里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安锋乘坐的飞机已经降落在纽约机场,出了海关闸口,戴墨镜的斯蒂文律师躲在一辆车窗半摇下的黑色林肯车中,望着安锋微笑,但安锋的脚步却走向……旁边另一位大肚子中年男子,他目不斜视的招呼:“迪尔,你不是来接我的吧?这么巧?”
这位就是前英国情报特工、如今与安锋合伙开保安公司的迪尔先生,他真名韦尔斯,但当初他用“迪尔”的化名与安锋接触,至今安锋还是喜欢称呼对方“迪尔”。
多年未见,迪尔已经发福了。曾经他想给女儿报仇,与安锋一起惹上英国黑社会,八年时间他总算报了仇,躺在医院的女儿,也因长期植物人状态下的肾衰竭而死亡。如今他是只身一人,突然出现在机场有任何可能性,也许他新谈了女友,也许是为什么业务跑来接客户……当然,这一切都是不现实的。
果然迪尔开口:“我是来接你的,这不是巧合。”
安锋悄悄做了个手势,斯蒂文律师的车辆随即悄然启动,偷偷摸摸的自己溜走。而安锋站在原地一脸惊诧:“这不可能,你怎会知道我的行程?我……我用的是瑞典护照。”
“当然是瑞典!”,迪尔一边招呼安锋向外走,一边解释:“你手头那点玩意,别人不知道我还不清楚吗?卡尔森·安德鲁,或者卡尔森·安德烈,以及尼尔·康斯泰斯;凯恩·安,这都是你的假身份……哦不,这些身份都是真实存在,有合格的身份证明,有些身份还是我帮你办理的。
嗯,瑞典警方发来查询函,查询求证你的真实身份。局里对你的看法依然未变,认为你是个极度危险的家伙,这件事发生后,他们认为:需要有个人盯着你,防止……咳咳,凯恩,告诉我,这件事不是你干的?对着我的眼睛说!”
“当然,当然不是我干的”,安锋很委屈:“你们怎会有这种想法,我是个老实人,我很守法……瞧瞧……”
安锋掏出一张银行卡展示给迪尔,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强调说:“你看,银行都认为我是个好人,是个绝对的老实人……我连闯红灯的事情都没干过。”
迪尔驳斥说:“你干的事情可比闯红灯严重得多,我看银行瞎了眼!”
安锋拿出的是一张“签名卡”。
国外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很少有要求客户在卡上签名的。持国外银行卡消费刷卡,也很少需要输入密码,因为在国情不特殊的情况下,银行的理念是:既然客户把钱财交给我们保管,那我们就有责任保证客户的财产不受损失。万一客户银行卡遭遇盗刷,那么客户没责任,追捕窃贼、追索赃款的职责在于银行而不在于客户。因为盗刷者刷取的是银行的钱,而不是客户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银行也偶尔发行少量必须客户背书签名的银行卡,称之为“签名卡”。这种银行卡发行数量银行从不公布,也许全球只发行百余张,也许有数百张。但据说全球所有信用卡公司发行的“签名卡”,加起来不超过三百(ps:不包含中国)。
“签名卡”的发行目标也非常苛刻,不仅要求每年有一定的消费额度,还要求客户信誉卓著,为人一点瑕疵都没有——从小到大连过马路闯红绿灯的记录都没有,这才能进入甄选名单,但不一定保证必然中选。
由此,“签名卡”拥有的尊贵性也不言而喻——女王庆典不让常人靠近,亮出“签名卡”警卫不拦你;不对外销售的酒庄禁止人参观,亮出“签名卡”庄主敞开大门,亲自领你四处逛游……
这张卡可以帮你打开戒备最森严的大门,可以让戒律最严苛的修道院敞开大门——因为它象征着“终生行为毫无瑕疵”。
这张卡在国内也被俗称为“无限透支卡”,但实际上,对于“签名卡”持有人来说,“透支”这种极端败坏信誉的事是不可想象的——几十年来,全球从没人持“签名卡”透支过一毛钱。
“不带这样侮辱银行的”,安锋怒气冲冲:“人要对钞票保持足够的敬畏!对钞票的管理者尤其如此。”
迪尔撇了撇嘴,他认得眼前这人,对他的性格清清楚楚,对他的危险性了如指掌,对他背后干的事略有所闻。在他看来,这样的人能获得签名卡,那真是银行瞎了眼。
这“签名卡”怎么不发给他?迪尔自觉的,他比安锋循规蹈矩一百倍啊一百倍。
他都五十了,安锋才十八啊,才十八岁!小时了了,大时,谁知道会变成啥样?
这不是没天理吗?……他到底怎么装的?
装得还那么好?!
极为郁闷的迪尔决定放过这话题,他指了指路边一辆日本三菱车,催促道:“上车吧,去你……的安全屋,咱们沿路说话。”
安锋站在车边有点犹豫:“你怎么买辆日本车?”
“我租的”,迪尔兀自来开车门钻进车里,安锋一脸无奈的表情跟着上车,汽车启动后,迪尔边开车边解释:“别怪局里人这么想,连我第一次看了案情,我都不惊讶对自己说:这是凯恩·安手法,只有他才不怕麻烦,一层又一层布设圈套。是的,这典型是你的手法,而你恰好就在其中一个案发现场……你怎么解释?”
百炼成锋 第一卷浴火 第八十五章他的真面目
第八十五章他的真面目
安锋玩味地笑着,回答:“其实,我刚知道这件案子时,差点以为它是我策划的,但我在案发当天刚刚抵达斯德哥尔摩,我应该没有作案时间……”
安锋不能说他跟斯蒂尔约谈,领取自己成年后的财产支配权。那样斯蒂尔曝光了且不说,他的账户也要曝光。
“你知道的,我有个……御姐女友,我是去跟她约会的,案发当时,我正陪那位女友参加拍卖会……绝妙的连环案,有时候我真希望它是我做的……伦勃朗的名画,多么让人垂涎的艺术品,可惜不是我偷的,真的!”安锋笑嘻嘻的回答。
迪尔一脸讥讽:“你说的保证谁会当真?你都能骗上‘签名卡’了,天呐,你还能跟擅长伪装点?让我们看看——案发之前,你多次来往斯德哥尔摩,全都是秘密去秘密回,这会不会是在勘察现场,以及布置作案人员?否则,你怎么解释你的行为?”
“这案子有嫌疑人了”,安锋收起了嬉笑,冷冷地回答。
“奥德尼·福特兰?你确定他不是你的替罪羊?嘿嘿,你常干这事,你擅长这个,九岁起你就这么干过,那时我是你的替罪羊。我永远记得那一刻,那个黑夜里,一米二高的你站在我面前,站在石化厂废墟里,你让我毛骨悚然。
好吧,石化厂废墟里几个莫名死尸,如今人人都说是我干的,但我知道不是我干的——谁信?八年过去了,我给你背了八年黑锅,现在你真实的告诉我,这事是你干的吗?这是你最后的机会,瑞典警方刚刚表态说:只要交出国王的藏画,他们什么都不追究。”
“这……迪尔,你是那边的?告诉你,我是个好人,我真是个好人……喏,看看我的‘签名卡’,说我不是好人,小心你的银行跟你急。”
“算了吧”,迪尔灵活地拔打方向盘,在车流中快速穿梭着:“你很幸运,我要说你的履历真特么的清白,瑞典警方至今没有怀疑你,但局里认为,其实你才是最大的嫌疑人。好吧,我或许可以相信你,但如果这件案子是你做的——我是说假设,假设这件案子是你做的,你会怎么转运哪两件画作?”
“不需要我转运”,安锋嘴一歪,回答:“你忘了,这世界还有一种职业:快递员。”
迪尔浑身一抖,险些将车开歪了:“什么时候歹徒也开始如此世俗化?”
“十年前”,安锋不紧不慢的回答:“需求决定供给——疑犯作案后,如果随身携带赃物逃走,一旦被人发现,那真是人赃俱获,证据确凿无可辩驳。但如果这时有人转手一下,有个‘快递员’把赃物转运出去……这简直是两全其美。
对于‘快递员’来说,他接手把赃物运走,仅仅是一桩普通商业行为,生意而已。即使被警方抓获,他即没有作案时间,也没有作案机会,随便找个律师,就可以洗清自己。
而对于作案者来说,赃物不在身边警方就没法证明他作案,想证明他作案则需要大量的证据。而这种证据的搜集,会让警方极其……头疼。律师会轻易找到漏洞,让疑犯脱罪。”
惊奇的迪尔还没来记得评价,安锋悠然神往的说:“‘快递员’这份职业真令人羡慕啊,混迹于边缘地带,收入高风险小,生活刺激,却又与犯罪毫无关系,完全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意人。平常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享受生活,每年只要接几趟生意就可以花天酒地,这简直是为我量身订造的嘛?以后我要是觉得生活平淡,我一定会去做个‘快递员’。”
迪尔终于找机会说出自己的评价:“难道他们就不怕‘快递员’私吞‘货物’?”
安锋鄙夷的呲了一声:“这是个信用社会,‘快递员’这行业尤其仰仗信用而生存。敢私吞疑犯的‘货物’,且不说今后这职业从此与他绝缘,就说与他们打交道的人,那都是疑犯,从不怕无法无天。人辛辛苦苦做了案,货物让你运送一下就找不见了……你敢做就别怕无休无止的追杀。不光是歹徒的追杀,其余‘快递员’为了保护这一行的声誉,也不介意随手除了你。”
迪尔思考了片刻,顺着安锋的话说:“那么,当初疑犯窃走了画作,应该顺手交给了早已等候的‘快递员’……按你推测,整个作案过程是怎样的?
安锋想了想,回答:“我猜:疑犯事先摸清了国王的喜好,而后开始接近国王……他必定去过一次王宫,动手作案是在第二次进入王宫时。第一次进入时,他勘察了现场,选定了作案目标,并趁机破坏了画作上的防盗装置。
王宫存放的备用防盗装置,一定被他做了手脚,当他确定那些做了手脚防盗装置,被安放在目标上,他决定动手了……怎么动手的,这过程我无法猜想,但疑犯一定曾短暂离开过失窃房间,这时候,他将赃物递交给了一旁等候的‘快递员’——快递员从不参与犯罪,他们绝不会踏入犯罪现场,这是原则,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保护。”
安锋如此解释,其实是想变相告诉迪尔:这是跟我无关,我是无辜的。我不曾进入王宫,我甚至不曾接近王宫……至于信不信,由你。
说话间,车子已开到目的地。迪尔心头有许多话要说,但只能收住话头随安锋下车,进电梯……好在安锋行李不多,只是一个随身包而已,这让两人像当地居民一般,空着手随意的走进公寓电梯。
这里距百老汇大街不远,整座公寓大楼是一座光辉塔造型,中部最高的方尖塔是二十六层,两侧楼层则呈阶梯状逐层降低。安锋所在的公寓是其中一个侧楼顶端,这是一套宛若乡村别墅的城市豪居。
两人推门进去,公寓的一楼是个通透的大厅,围绕大厅有厨房、卫生间、浴室、起居室等等功能区。迪尔来不及惊叹,走到大厅窗玻璃前俯身探望,明显感觉到高层住宅的高处不胜寒。
窗外是林立的高楼,窗下,马路上蠕动的汽车仿佛火柴盒大小,左右张望,附近的别家院子,别家楼顶都清晰可见。
安锋打了个响指,招呼迪尔向楼上走去,这时迪尔已经掏出电话,边爬楼梯边开始通话。
二楼房间布局,仿佛是乡间别墅,对着楼梯口的是一座小过厅,主卧在最边,客卧若干间。迪尔不客气的对安锋走进主卧,恍然间,感觉自己回到乡间别墅。
这里是整座大厦的二十楼,卧室阳台是开放式的,通向大厦十九楼楼顶,门边竖立着几尊大理石雕塑,推开阳台门,可以看到整座楼顶平台被设计成希腊风格的花园,处处是粗笨厚实的巴洛克石柱,数尊希腊神话里的神像雕塑,散布在花园小径边。坐在楼顶平台上,坐在小阳伞下,喝一杯咖啡,如果不向四处张望,俨然回到了乡村,回到小城市的路边咖啡馆。
这座大楼每侧有四处楼层侧降,层层高的四座侧塔,中心是独一无二的方形塔楼。而这每处楼层侧降的顶楼,都是如此房间布局。所以整套公寓楼里,这九套房间属于楼中“顶级豪宅”。
迪尔边打电话边走到安锋家阳台边,阳台的边缘部分很宽大,探头向外望去,几乎看不到下面的马路,只隐约看到下面十五楼的楼顶阳台,但只能看到阳台一角……
“是的,看来他估计对了……那么,疑犯有什么动静?……好的,我通知他……”迪尔合上电话,转身对安锋说:“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奥德尼确实去过王宫两次,案发当天是他第三次进入王宫,而他中途确曾短暂离开——去门外迎接他的女模。他当天总计带了五个女人进入王宫,最后到的是一位……脱|衣|舞|娘。”
安锋只顾打量自己的房间,仿佛没听到迪尔的话。迪尔跟着安锋的目光,赞叹了一句:“很漂亮的房间!这是你第一次来纽约?真不敢置信……谁替你安排的这房间?”
“谢谢”,安锋伸手从书架上拿了本书,淡淡的招呼:“你随便找间客房住下,请原谅,我要洗澡了。”
“有人想来拜访你,你认识的,尼尔森警探,他受(瑞典)国王委托……你懂得。这是无法拒绝的要求,不是吗?”迪尔追着说。
安锋点点头:“明天,我明天见他。”
“明天就晚了”,迪尔目光定定地望着安锋:“这案子你也有嫌疑——虽然瑞典人可能并不知情,但为了洗清自己,你必须证明疑犯另有其人……尼尔森已经在路上了。”
安锋无奈的挥挥手,苦笑道:“好吧,我会见他的。”
尼尔森原先跟安锋有约定,现在通过迪尔又强调一遍约定,大概他也感觉到安锋的敷衍,所以不得不寻求更多的支持。但这个支持……已经属于半官方要求了。
国王的画作被盗,这是大案子。如果公布出去,连国际刑警都必须参与。所以英国方面无法拒绝合作要求,若安锋继续敷衍,有可能英国方面公布安锋的身份,以及他的嫌疑,所以这要求无法拒绝。
进到浴室,借助水声遮掩,安锋拨通斯蒂文的电话。斯蒂文一开口首先表示感谢:“凯恩,多年前我脱离英国,我走得很匆忙,但后面的事我都知道了,是你帮我消除了后患……这些感谢的话我一直没说,既然你来到我的地盘,请让我好好谢谢你。有时间会面吗?”
安锋苦笑:“我被人盯上了,机场迎接我的那人,是唯一知道我底细的人,我恐怕要跟他周旋一阵。”
“需要帮手吗?”
“需要,我需要你帮忙……”
半小时后,尼尔森领着一男一女两位助手出现了,这时安锋刚刚挂上电话,他披着睡衣出迎,将三人迎到楼顶阳台,坐在小阳伞下倒上咖啡,迪尔蹲阳台边上一副证人模样,倾听着这场谈话。
“奥德尼已接触过几位画商,我们不知道他是想买还是想卖”,尼尔森当先开口,直接进入正题。
稍作停顿的间隙,尼尔森的女助手打开公文包,补充道:“我们查过奥德尼·福特兰,他的父亲因伪照票据而入狱,如今失踪。母亲据说是位模特——二流的。他在贫民区长大,十二岁时她跟模特母亲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欺诈嫌疑。
两年后他跟母亲关闭了这家公司,各自分手——警方怀疑他们分了脏,而后消除了公司欺诈痕迹。随后他被人收养,但一年后他离开收养家庭,混迹于各国红灯区。他认识了很多女人,一直周转在那些漂亮女人间,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
他目前这家模特经纪公司是一年前开办的,目前看来经营很成功,旗下有十几位模特,在欧洲小有名气,这次据说是来美国发展……哦,目前他们正在租房子,寻找新的落脚点。
这家模特公司很干净,完全合法。目前已知的是:奥德尼·福特兰很有设计才能——我们不知道他在那里学的,但他的色彩搭配很大胆,他因此在两家服装公司挂有设计师名衔,这两家服装公司他都有股份。
我们还知道:奥德尼·福特兰很有绘画才能,他的设计画稿,形象非常生动。另外,他似乎在女性方面很有魅力,连我们去调查他的女调查员都在为他说好话,而他们只不过见面半小时……
奥德尼·福特兰生活很有品位,喜欢奢华、喜欢昂贵的东西……国王私底下很欣赏他的品酒能力,说他的舌头非常珍贵,简直可以做品酒师,能品出细微的年度差别……他怎么做到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