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佘嬷嬷立刻答应下来,“老奴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家里好像有人在玉灵庵做姑子,我问问再说。”
苏辛夷点头,“那就劳烦嬷嬷了。”
“这是老奴应该做的。”佘嬷嬷忙说道,“我这就送信过去,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苏辛夷点头,佘嬷嬷前脚放走,后脚元徽宫那边便有信传来,皇后让苏辛夷过去。
苏辛夷就往元徽宫去,坐着肩舆一路抵达后宫,到了元徽宫外,她下了肩舆,整理一下衣裳,这才抬脚走了进去。
元徽宫守门的宫人对着太子妃行礼问安,苏辛夷摆摆手让她们起来,自己径直走了进去。
早有小宫女飞奔着进去传信,等苏辛夷走进去,皇后娘娘身边的赵嬷嬷亲自迎了出来,“老奴给太子妃请安。”
“赵嬷嬷快快请起,母后这一向可还好?”苏辛夷笑着开口问道。
“娘娘尚好,也一直惦念着太子妃。”赵嬷嬷笑着回了一句。
苏辛夷笑着点头,跟着赵嬷嬷进了大殿,正殿没见到皇后,绕过屏风进了内殿,就看到皇后正坐在临窗的暖榻上,身上的衣裳也不像是以前凤袍加身,而是一件日常的宫装,看上去少了几分刻板多了几分亲近。
苏辛夷很意外。
“儿媳拜见母后。”苏辛夷上前行礼。
皇后摆摆手,“起来吧,这里没其他人,坐下说话。”
“谢母后。”苏辛夷面带恭敬之意缓缓起身,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立刻就有宫人送上茶来,然后弯腰退下。
皇后只让赵嬷嬷留下,其他人都打发出去,这才看着苏辛夷说道:“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李贵妃只怕都要亲自去大灵寺探望你了。”
听着皇后这类似抱怨的话,苏辛夷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她跟皇后之间不算是有好的关系,但是经过这次的合作,好像皇后对她没以前那么排斥了。
这要是换做以前,皇后肯定板着架子一本正经与她说话,哪像是现在这般抱怨。
所以,她离开的这段日子,李贵妃母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让皇后对她摒弃前嫌不说,还对她示好表亲近之意。
“这次真是辛苦母后了,若不是您,我哪能这么顺利出行,您的恩情我都记在心里。”苏辛夷给自己留了余地,只说她记情,却不肯带上太子殿下。
皇后又不傻岂能听不出来,嘴角抽了抽,他们这个太子妃那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
“说这些做什么,做都做了,本宫也不指着你记恩,别给我惹麻烦就成。”皇后道,“这次可见到容王了?他怎么样,还好不好?”
听着皇后先问儿子,苏辛夷就拿出容王连夜写的信交给皇后,“这是容王殿下让我给娘娘带回来的家书。”
皇后满面喜色,这可是意外之喜,没想到那臭小子还知道给自己写封信,有了这封信,皇后看着苏辛夷更顺眼了些,轻咳一声问道:“他那个商队怎么样,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
“没有,容王殿下这次为太子殿下筹集了很多粮草立了大功,等回头太子殿下班师回朝,必然会在父皇面前为七弟请功。”苏辛夷察觉到皇后的态度,就把一板一眼的容王殿下的称呼换成了七弟,表示回应皇后的心意。
皇后果然高兴,心里想着太子与太子妃倒还算是知恩图报,以前她这儿子游手好闲的,不敢想立功别给她添乱都让她松口气,这次居然立了功,她可得在李贵妃面前扬眉吐气一番。
苏辛夷瞧着皇后心情很好,就趁机把遇到陛下的事情简单一说,尤香薷的事情也顺口提了一句,只说是路上遇到马车坏掉的女子,顺便带了一程,其他的没有多说。然后,又讲了陛下让她帮着皇后管事的事情。
“儿媳想着我年纪轻什么也不懂,不敢说帮母后管事,就请您多教教我,我给您跑腿便成。”苏辛夷认真的说道,双眼带着真诚的神色。
现在后宫有李贵妃母子不安生,又有武安侯府的事情还未落地,她不能因为这件事情与皇后反目,所以表达了自己只是在陛下面前混个帮手的名称,让皇后放心,她不会染指皇后的权利。
皇后就真的很意外,心里当然不高兴,陛下怎么会突然想出这么一出事儿,是对她这个皇后不满意?
想想最近自己确实跟李贵妃斗得厉害,所以陛下这是敲打她?
不过,敲打她只是让太子妃过来帮忙,而不是让她分权给李贵妃,而且苏辛夷又表明只是走个过场,皇后就很满意了。
再说,容王还在太子手下呢,为了儿子,她也得捏着鼻子跟这个儿媳保持和睦。
这么一想,皇后也就不那么排斥了,看着苏辛夷说道:“你这说的什么话,你现在是太子妃,以后……这都是早晚的事儿,现在跟着本宫学起来也好,以后逢年过节的大宴,你也好给我搭把手。”
哼,她的儿子无缘太子位,那襄王就更不能沾上边。
她就是之前犯了蠢,还是赵嬷嬷说得对,如今自己的儿子跟着太子跑,她就算是再不服气,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总之,太子好,她的儿子就好,他们好,李贵妃就不好,襄王就不好,如此一想,皇后目前是把苏辛夷扒拉到自己的阵营了,看着她就比以前顺眼多了。
再说,就苏辛夷这个性子,以后李贵妃真的闹事,自己收拾不了的时候,就让太子妃上,皇帝对太子妃可比对她这个皇后容忍度更高。
想到这里,皇后心挺酸的,谁让太子妃有个好爹呢。
她怎么就没能有个好爹,不给她长脸就算了,还给她拖后腿,让她丢人,爵位保不住就算了,结果连官位都丢了还贬为庶人。
她可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如此憋屈的皇后,想想就算是为了这个,儿子想要取代太子也是暂时别做梦了,倒不如联合太子夫妻。
李贵妃也有个倒霉的哥哥,但是架不住人家老爹厉害。
皇后这一口气在心头憋着,又酸又涨,人比人,气死人。
苏辛夷听了皇后的话就真的很意外了,估摸着皇后对她如此宽宏大量,可见李贵妃出力甚多,肯定是这段日子没少跟皇后作对,让皇后对她都能如此容忍。
啧,这还真是托了李贵妃的福了。
皇后看着苏辛夷就道:“往年每到夏天,陛下都要去行宫避暑,但是今年因漳平府的战事怕是不能成行,如此就只能在宫里避暑,到时候事情必然会增多,你就跟着我学一学宫务。”
说到这里皇后犹豫一下,看着满脸恭敬的苏辛夷,知道她是装出来的,但是看着也顺眼,“你每天巳时过来,一般这个时候我会处置宫务。”
苏辛夷没想到皇后雷厉风行,不仅答应,而且这么快就让她过来学习,她当然不会拒绝,立刻就答应下来。
她正好想要查一查李贵妃,如此过来也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苏辛夷从元徽宫出来,之前犹豫着尤香薷的事情,但是现在冷静下来,还是觉得这件事情不能乱说,万一要是自己猜错了,这也算是一个把柄落在皇后手里。
现在因为李贵妃的缘故,皇后看着她顺眼,未必就能一直顺眼,她自然还是要谨慎。
苏辛夷回了东宫,这次在后宫也没遇上李贵妃等人,还挺意外的,以前她去给皇后请安,李贵妃就跟猎狗似的总能闻到味儿,时不时地会堵一下她,这次没见到人就挺惊讶。
她还以为她这么久没露面,李贵妃跟襄王肯定会怀疑她的去向,这个时候怎么也得来探探底,结果没看到人。
要么就是襄王早就知道她不在大灵寺,要么就是他们母子不知道忙什么顾不上她。
反正,就算是李贵妃母子知道她去了漳平府又如何,这是陛下准许的,他们也不敢拿出来作妖,顶多在心里记她一笔。
反正梁子结的多了,真不在乎多一笔少一笔。
略作休息后,她就给国公府写了封信,让祖母还有二伯二伯母他们放心,二哥跟着秦观生问题不大。又把遇到大姐夫增援漳平府的事情说了说,还在信中将谢鲲怕筠姐儿的事儿当做笑谈提了一句,宽一宽大人的心。
她这一趟走,家里人肯定担心,但是她刚回来,殿下又不在京城,她不好这个时候回娘家,琢磨着再过几日就能把母亲接过来见见面,于是就在信里提了一句。
展桥回去送信,回来的时候捎回了一封家书。
苏辛夷打开一看,三姐生了,这孩子有些揽怀,在娘胎里多呆了几天才肯出来,是个姑娘。
苏辛夷算计着日子,三月里她与殿下成亲,四月里殿下带兵出征,自己后脚就跟着走了,可不是没赶上三姐生孩子。
又想着自己是个太子妃,姐姐生产没有表示,不知道屠家人会怎么想,之前倒是传出消息自己去大灵寺给太子殿下祈福,不管别人信不信,现在自己回来了,一定要给三姐把这个脸面补上去。
苏辛夷忙把佘嬷嬷叫来,问她怎么准备礼单。
佘嬷嬷笑着说道:“太子妃,说起来你是做姨母的,礼多礼少都没多大关系。不过,晚了些日子,那就厚三分礼就成。若是补得太多,其他几位姑娘脸上怕是不好看。”
佘嬷嬷这样一说,苏辛夷就点点头,“嬷嬷说得有道理,这样你写个礼单就照你说的厚三分,算是给屠家看的。另外我单独给小外甥女补一件礼物,算是给她的满月礼。”
佘嬷嬷点头称赞,“太子妃这样做就没问题了。”
佘嬷嬷写了一份礼单,上面都是给小孩子的长命金锁,玉如意,玉麒麟等物,喜庆又吉利,东西不多,但是等到装箱居然也有一小箱。
苏辛夷单独备了一个锦盒,里面放的是一套小玉碗,碗盘杯筷一套全的,上面刻了福字,玉质温润,福字吉祥,送给孩子正合适,最主要是的这一套玉碗有皇家印记。
也算是她侧面的给三姐长长脸,让屠家人知道,她们姐妹关系亲近。
想当初大姐嫁进史家,史家的人也会做脸,大姐与大姐夫也有一段夫妻恩爱的好日子,只是史家本就是虚情假意,又岂能长久。
屠家如何现在还看不出来,三姐头一胎生了女儿,也不知道什么想法,自己表一份厚礼过去,若是屠家人对三姐厚道,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屠家人不满生女,这份礼物也算是敲打。
若是换做四姐与五姐,她还真的不太担心,那俩人厉害着呢,三姐的性子太软,反倒是让人担忧。
***
屠家这边忽然接到东宫太子妃送来的贺礼,满家上下都被惊动了,屠夫人忙让人把三儿媳叫来。
佘嬷嬷笑着说道:“太子妃之前在大灵寺为殿下祈福不闻外事,这才回了东宫,就知道了三姑娘生了的好消息,特意让老奴走一趟给夫人请安,正好也替太子妃看看三姑娘与表小姐。”
屠夫人闻言一脸慈和的笑道:“太子妃为了殿下在大灵寺吃斋念佛祈福,我们就没敢惊扰,没想到太子妃还记挂着,是我们老三家的与孩子的福气。”
佘嬷嬷从屠夫人身上看不出什么,与她说了几句官话,将礼单送上,单独捧着太子妃那一份给表小姐的锦盒,笑道:“这是太子妃单独给表小姐的,老奴送过去,正好替太子妃看看表小姐,回东宫后老奴也好跟太子妃说一说表小姐的模样。”
屠夫人岂能听不出佘嬷嬷这是想单独跟老三家的说说话,就笑着应了,看着三儿媳道:“你带着佘嬷嬷过去吧。”
苏朝颜笑着点头,看着苏嬷嬷道:“嬷嬷跟我来。”
------题外话------
今日更新完毕,么么哒小可爱们。





太子入戏之后 307:失策,失策
佘嬷嬷跟着苏朝颜去了她们住的院子,屠思敬是庶子,在家中排三,他的院子当然比不上嫡长子,也比不上嫡次子,位置稍微偏一些,好在院子不算小,打理得也算是清幽雅致。
进了屋子之后,苏朝颜先问了佘嬷嬷六妹妹的情况,知道六妹妹平安无恙,这才松了口气,轻声说道:“嬷嬷,六妹妹没有去大灵寺吧?”
佘嬷嬷笑了笑没说是不是,苏朝颜却心中有数了,轻声说道:“当初六妹妹说是去大灵寺给殿下祈福,我就觉得不对劲,屠家也有不少人过来跟我打听的,我全都说不知挡了回去。嬷嬷回去后跟六妹妹说,让她自己也注意一些。”
佘嬷嬷笑着颔首,“三姑娘,你在屠家怎么样,太子妃很是挂念,这一回了东宫国公府那边传过信来,她就立刻让老奴过来探望。若不是太子妃怕她过来给你惹麻烦,就亲自过来看一眼了。”
苏朝颜笑了笑,小六当初说会护着她,现在果然护着她,知道她生了女儿怕婆家不高兴,这大礼小礼地给她撑腰,她岂能不懂。
正巧这时萱草端着茶进来,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嬷嬷是不知道,我们姑娘生了敏姐儿啊,夫人跟姑爷都没说什么,倒是大少奶奶跟二少奶奶话里话外挤兑了几句,不过夫人说了几句,那两人倒是不敢说什么了。”
佘嬷嬷闻言就看向三姑娘。
苏朝颜知道佘嬷嬷这是要问清楚,回去后好跟六妹妹说,就轻声说道:“没多大事,就是相公吃苦能干,当初两家定亲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六妹妹能成为太子妃,所以我们成亲后,两位嫂子难免有些不舒服,怕我们三房压了他们两房。不过婆母是个公允的人,相公也是非分明,所以我与孩子没有受委屈,让六妹妹放心。”
苏朝颜知道皇家的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六妹妹在宫里的日子未必就很顺心,她这个做姐姐什么都帮不上,就只能尽量不给六妹妹拖后腿。
这些小事若是以她的性子,她是能忍就忍的,但是两位嫂子过分的时候,她也会挺直腰杆怼回去。
母亲说了,她性子软和,但是也不能丢了国公府与六妹妹的脸面,她虽然有点怕,但是怼了一次之后,发现婆母尚算公允,且夫君也为她撑腰,她的胆子就慢慢地壮了起来。
想到这里,苏朝颜又对着佘嬷嬷笑道:“四妹妹与五妹妹也怕我受委屈,特意来看过我的,六妹妹身份贵重不好轻易出门,嬷嬷一定跟六妹妹说我很好,让她不用担心。”
佘嬷嬷瞧着三姑娘的气色确实不错,便轻声说道:“太子妃如今身在皇家一举一动备受瞩目,不好过府来探望,等到表姑娘大一些,到时候太子妃会请姑娘去东宫做客。”
苏朝颜愣了一下,随即就笑了,她明白六妹妹的意思了,能踏进东宫的门,在屠家的一群妯娌中,她自然就是顶尖的那个,谁敢再给她脸色看。
佘嬷嬷又去看了表姑娘,小小的一团,正睡得香,小脸白嫩嫩的,眉眼周正,幸好不像爹像娘,这要是像了爹,黑漆漆的一团,将来可怎么找婆家哟。
佘嬷嬷把表小姐夸了又夸,这才起身告辞了。
屠家正房,屠夫人揉揉额头,看着自己的心腹孙嬷嬷说道:“没想到太子妃一回东宫就立刻让人来探望老三家的,往常听说国公府接回去的六姑娘与家里的姐妹关系亲密,我是不大信的,现在瞧着倒有几分可信。”
孙嬷嬷从小丫头的时候就伺候夫人,后来嫁了人又回来做管事嬷嬷,对自家夫人最是忠心不过,便笑着说道:“不管是真是假,夫人您对三少奶奶可不薄,跟大少奶奶还有二少奶奶是一样的。您把三少爷亲手带大的,三少爷对您最是孝敬,再说三少奶奶性子是真的好,太子妃那边肯定挑不出理。”
屠夫人闻言笑了笑,“当年张姨娘也是我身边的小丫头,后来给她开了脸做姨娘,也老老实实的,就是命不好。她的孩子我自然是要照看几分的,老三除了黑点话少了些,没别的毛病。”
孙嬷嬷闻言就笑道:“三少爷别看话少,对三少奶奶也体贴,三姑娘生下来白白嫩嫩的,我看着三少爷喜欢得很,上次老奴过去的时候,就看着三少爷正抱着呢。您就别担心了,三少爷在三少奶奶有身子的时候都不肯纳妾,小两口感情好,您还有什么担心的。”
屠夫人闻言轻轻叹口气,“再说吧。”
少年夫妻感情都好,但是随着年岁渐长就不好说了,苏氏背后有齐国公府,还有太子妃,她只盼着这个儿媳妇下一胎生个儿子,这样有子傍身,以后便是老三红袖添香也不会闹起来。
谁能想到齐国公府会出个太子妃,若是早知道,这门亲也许就不结了。
别人觉得他们家这是攀上了高枝,她却觉得齐大非偶,也未必是好事,走着看吧。
另一边,佘嬷嬷回了东宫,把情况仔细说了说。
苏辛夷听完之后笑着说道:“当初看着三姐夫是个厚道的,如今瞧着倒没走眼。”
佘嬷嬷笑道:“三姑爷是个庶出,虽然屠夫人待他亲厚,但是到底不能跟亲生的比。好在三姑爷自己争气,等过几年,三姑爷越站越稳,三姑娘的日子就好过了。”
太子妃再给姐姐撑腰,都不如三姑娘自己家争气。
苏辛夷自然听得出佘嬷嬷的意思,便笑着点头,“嬷嬷说的是。”
她懂这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苏辛夷知道三姐日子过得不错就安了心,第二天没带着佘嬷嬷,带着翠雀去了元徽宫给皇后请安,顺便学习宫务。
佘嬷嬷则去打听玉灵庵与襄王府那边的事情。
元徽宫里,苏辛夷坐在一旁,面带笑容,看着皇后与后宫嫔妃交锋,个个面带笑容,说出来的话却是句句带刺。
苏辛夷作为晚辈,只要保持微笑就好。
但是,李贵妃偏就瞧着她不顺眼,拿着她出宫的事情试探。
“太子妃在大灵寺住了这么久,瞧着面色倒是比以前还红润了些。”李贵妃跟皇后过完了招,就把眼睛落在了苏辛夷的身上。
她可不信苏辛夷会去大灵寺祈福,她也曾派人去大灵寺打探,只可惜张鉴那边守得严严实实,什么也没打听到。
苏辛夷闻言就看向李贵妃,“贵妃娘娘这话可不敢当,我这次回来身上的衣裳都宽松了许多,母后心疼得不得了,还要让司衣去东宫给我量身做新衣。”
皇后可没说过这话,但是此时苏辛夷拿着她跟李贵妃打擂台,俩人现在立场一致,自然不会拆她的台,就板着脸说道:“李贵妃,你看看太子妃这脸瘦的,再瞧瞧衣裳穿在她身上都打晃,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你也得挑个像样的不是。”
苏辛夷心想难怪佘嬷嬷今儿个给她挑了最宽松的衣裳换上,果然姜是老的辣,嬷嬷厉害。
齐贤妃跟阮明妃闭嘴不言,只低头喝茶,坚决不掺和,其他位份低的嫔妃都没资格来皇后这里请安,这殿中瞧着热闹,其实人不多。
皇帝是个抠门的人,高位分不轻易给,也不轻易换人,这么多年了,后宫高位分的嫔妃还是那几张脸。
李贵妃听了皇后的话嗤笑一声,“皇后娘娘,您现在看太子妃可真是疼到心里去了。”
话是这样说,但是那语气却带着几丝讥讽的味道。
毕竟,大家都知道皇后是继后,跟太子妃纸壳一样脆弱的婆母情分能有多深。
苏辛夷看着李贵妃一本正经地说道:“贵妃娘娘说的是,母后待我的情分,我时时记在心里,丝毫不敢忘记。说起来,当初我们从定安卫回来时,襄王殿下带回来伏云姑娘,路上还曾拜托我多照看几分,襄王殿下如此厚待伏云姑娘这个救命恩人,想来贵妃娘娘也一定钟意看重得很。”
不就是恶心人吗?
谁还不会。
谁不知道李贵妃厌恶伏云,苏辛夷就特意点明伏云对襄王的救命之恩,李贵妃苛待她那就是无情无义,人家可救过她的儿子。
李贵妃脸色一僵,皇后听着心里大为爽快,这一刻看着苏辛夷真是哪看哪顺眼,只要苏辛夷不怼她,那叫一个舒心。
“太子妃这性子就是厚道,当初襄王一句话,你现在还惦记着,说起来本宫对伏云姑娘倒是也好奇的紧,等哪日襄王得空把人带进来瞧瞧,毕竟是襄王的救命恩人,本宫好歹是襄王的母后,可得好好地赏赏那姑娘。”
皇后大为扼腕,当初他怎么就没想到呢,想要恶心李贵妃,就该好好地给伏云做脸,李贵妃不是不喜欢伏云吗?
她偏就抬举她,失策,失策,怎么就没想到呢。
果然,苏辛夷这脑子就是好使,打蛇打七寸啊,她怎么就灯下黑没想到,好在现在也不晚。
李贵妃被皇后与太子妃一唱一和给气的脸色都要撑不住了,立刻起身就走人,走的时候那袖子甩得都带着风。
阮明妃跟齐贤妃一看也顺势起身告退,皇后倒没为难她们,摆摆手就让她们走了。
等出了元徽宫,齐贤妃重重地松口气,看着阮明妃低声说道:“你说皇后娘娘与太子妃之间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瞧着不太对头啊。”
阮明妃自然也看出来了,这明显就是皇后与太子妃联手了啊。
以前太子独自一个,他一个储君自然不能掺和后宫的事情,但是现在娶了妻,有了太子妃就不一样了。
之前皇后与太子妃之间,明显不太对付,但是现在……
又想起这次太子妃去大灵寺给太子祈福,皇后不仅对此事赞成,还在后宫多次赞扬太子妃此举……
俩人四目相对,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阮明妃也不想与齐贤妃说这些事情,她心里有些慌慌的,这要是皇后真的与东宫联手,后宫的平衡就一下子打破了。
皇后不是一直想要把自己儿子推上储君的宝座,现在怎么会跟太子妃联手。
齐贤妃心里也有些不舒服,看着阮明妃道:“不管怎么样,咱们过自己的就是,明妃妹妹,我就先走一步。”
阮明妃温柔一笑,“贤妃姐姐慢走。”
1...144145146147148...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