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鬼屋
这样一来淑宁就彻底的宅了起来,每天起床后不是看书就是练字,或是弹琴,又或者泡泡茶,让嬷嬷他们扶着自己到树下纳凉。
偶尔皇帝有空,还会教她弹琴。
说到这个,淑宁就一脸的郁闷。明明她更早会弹船琴,结果皇帝只看她弹了一遍便会了,还弹得比她好,现在教半调子的淑宁绰绰有余。而且皇帝教人还不像自己以前的师傅,要是弹不好就得挨板子,那长长的戒尺打下来可疼了。
“啪~~”
淑宁的手心又挨了一下。
“好痛。”
淑宁看着发红的手心,还吹了吹,然后用哀怨的看了皇帝一眼,他这是真把自己当学生来打了,好狠的心。
“再不认真,朕下次加重了打。不要以为你脚伤未好,朕就会放过你。你是脚受了伤,又不是手受伤不能弹琴。”
皇帝现在教嘉妃教上、瘾了,给人做老师,这对皇帝来说还是头一遭,所以格外的新奇,有些欲罢不能。
“妾有认真啊!”
淑宁喊冤,她是真有的认真学,只是天赋不佳,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在皇帝的教导下,比起以前来可算得上是好多了。
“第五小节第四个音怎么弹错了?”皇帝有些不信,这首曲在皇帝看来并不怎么难,嘉妃可是练了快一个月了,居然还能出错,肯定是不用心。打,必须要打。
“有吗?”
淑宁回想了一下,实在不知自己哪里错了。她在这上面天赋本来就不高,靠的是勤学才勉强能入耳,但要让她成为大家那是不可能的,皇帝到有此雄心壮志,无奈学生不给力,他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
见淑宁眼中没有一丝的假装,皇帝便知她是真的不知道,心中对嘉妃的天赋再一次叹气。不过皇帝也没泄气,嘉妃虽然天赋不行,但是胜在她努力,而且在意境方面比那些琴艺高超的人强多了,听她弹琴虽然当中有着瑕疵,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她都表达了出来,琴声里都是感情。
对于爱音律之人来说,琴技固然重要,但比起来反而更看重琴中的意境。琴技再好,没有感情那只是琴师。而琴中只能有了感情,方能成为大家。
所以古往今来,成为大家的人,听他们的琴音都是一种享受,琴中深意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皇帝虽不是大家,但他的琴音也让人听之难忘,不然也不会因为瞧不过嘉妃那几下子说要教导她琴艺了。
“皇上别恼,妾真不是故意的。妾会好好练琴,努力不让皇上失望的。”
淑宁并非不知好歹之人,她明白皇帝教自己是用了心的,这世上有谁能让皇帝一教?估计也就皇子公主勉强有这殊荣,她只是后宫一妃嫔,能让皇帝亲自教导琴艺,用古人的话来说那是上辈子不知做了什么好事才能求来的恩典,她哪敢不努力啊!
“好,你天赋不佳,只能靠勤学来补,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了。”
皇帝看着嘉妃现在还红通通的手,这时便有些心疼了。刚才打的时候他没觉得有什么,现在一看显然是打重了,不怪嘉妃叫疼。
“妾知道了,要是再学不好,皇上就狠狠的打,不用客气。”
淑宁说着还点了点头,她怕疼是真的,但她也想学好琴,这一辈子她似乎除了女红烹饪外,好像别的都没学到啥,穿越一回除了进宫做了妃子,她更没有留下啥,好歹也要让自己在百年后,别人提起自己除了安份守纪外,也有两样拿得出手成为别人羡慕的。
“哼哼,朕一定不会心软的。”
皇帝故意恶狠狠的对淑宁说道,逗的她忘记了手上的伤,咯咯笑了起来。
因今日的谈话,淑宁在学琴方面比以前更加的努力了,每天除了固定的时间练字看书外,便是大半的时间用来练琴了。常常因为练太久,十指酸疼,每晚都要泡梅冬准备的药汁,不然第二天起来,她的十根手指连动弹一下都不行。
每天过的充实,淑宁了不再叫无聊了。一眨眼就到了十五,一大早永宁侯府就递了牌子进来,拜见过皇后,就被皇后身边的太监领着往长宁宫而来。
一进长宁宫,便见这里绿树成荫,比起别的宫殿来,朗朗夏日瞧着也不是特别的炎热了。再看院中花草,皆是珍品,想来是有专门的宫女太监打理,方才一片生机向荣的景象。甚至在树旁还有一座秋千,样式仿着永宁侯园子里的那座,一看就是用了心弄出来的,可见皇帝对嘉妃确实如外面传的那样宠爱。
宫殿前,淑宁派白嬷嬷出来迎接祖母和母亲,而她自己则焦急的坐在正位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榻上的小几。
“娘娘,永宁侯太夫人和夫人正在殿下守侯。”
侯林进来禀报。
“请她们进来。”
淑宁把手放在膝上,等太夫人和王氏进来向她行过国礼后,方站起来跑过去冲进了太夫人的怀里。
“祖母,孙女好想你们。”
淑宁偎在太夫人的怀中,好像又回到了永宁侯府的时候,那时她也是经常这样偎在祖母的怀里,跟听她讲话。
“娘娘,臣妇们也很想念你呢!”
太夫人擦拭着淑宁眼解的泪花,宫中可不能见听哭声,虽然亲人相见哭泣两声是常理,但在宫中这也是犯忌讳的。
淑宁也明白,所以哭了两声便收了声,拉着太夫人和王氏进了内殿。除了白嬷嬷守在里面随时给三人添茶外,梅春几人都守在外面。
“看娘娘在宫中过的好,我们就放心了。”
王氏拉着淑宁的手,她的眼前总是浮现淑宁刚抱到自己院子时的情景,那时因为因为淑宁的姨娘生下她便去世,又因为她不想养大姑娘,自己膝下也没有女儿,所以把淑宁抱到了自己院中,当成是亲女养大。
打小就开始给淑宁攒嫁妆,眼看攒着差不多,等她及笄后便相看人家,谁知这一切都在一次赴宴中被破坏了,早知如此当初她说什么也不会让淑宁去赴左相家的春日宴,不然她的女儿现在还在家里跟父母兄长们撒娇呢!
年纪轻轻便进了宫,宫中除了身边的几个宫女,便没有别的亲身陪在身边,就连男人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为妾是什么滋味她们做女人的岂能不懂,哪怕是皇帝的妾她还是妾啊!本来可以嫁出去做正头娘子,穿大红衣裳,现在却只能做一个连大红都不能穿的妃嫔。
要是进宫的人是大姑娘慧,他们一点也不可惜。偏偏进宫的是向来乖巧听话的二姑娘,这让永宁侯一家怎么舍得。
所以一见淑宁,王氏也忍不住红了眼。
“母亲,我在宫中很好,你们不要担心我。宫中有太后娘娘、皇上和皇后娘娘护着,谁敢欺我?只要我自己安分守纪,想来平安一生还是有的。”
淑宁报喜不报忧,甚至为了让祖母和王氏放心,她还让梅也拆了自己包在脚上的药,自己行走。感觉到脚腕有些疼,淑宁把脚放里收了收,暂时不去管它。
“娘娘这样想就对了,宫中生存不易,娘娘只需谨守本心,皇上看在娘娘老实的份上,也会怜惜娘娘的。”
只要在皇帝面前刷足了好印象,即使有人陷害,只要皇帝不信谁能把嘉妃从妃位上拖下来?即使一时因为证据不住不得不处罚嘉妃,但只要皇帝宠爱她,相信很快就会重回妃位的。
何况以她们的眼光瞧着,嘉妃并不是那种喜欢惹事的人,想来只要她守住长宁宫不主动出去,那起子人想陷害也找不到足够的理由,这样娘娘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祖母说的我都知道,我没那么大的野心,至于什么皇后太后,我都没奢望过。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勉强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国之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可是除宠妃外,后宫之中最大的靶子。
虽然她现在已经是众妃的靶子了,可惜人家盯的却不是自己这个妃位,而是那后宫之中唯一的后宫之主。
多少人盯着皇后娘娘的位置,恨不得她立即死了好把皇后之位空出来,这样她们才有机会问鼎皇后的宝座。唯有淑宁,从头到尾都没想过,只想着老实本份的在后宫之中活到老,要是等几年她长开后再有个儿子或是女儿就更好了,她老老实实守着孩子长大,看他结婚生子,然后再出宫去皇家寺庙吃斋念佛。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第42章
“娘娘能这样想便好,我们在外面也能放心了。”
太夫人叹气,永宁侯府从没想过靠从龙之功或是女儿博取荣华富贵,这样一来淑宁在宫中就得不到什么帮助,一切都得靠她自己,永宁侯府只能在宫外做她的后盾,只要永宁侯府不倒,朝中一直有人,哪怕嘉妃失宠,相信宫中之人也不敢作贱她。
“祖母、母亲,你们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只要父兄在外面好好的,我在宫中就一切顺利。只是希望母亲提醒父亲,让他多约束族人,不要因为我在后宫便张扬起来,在外面惹事生非,不然我在宫中也寝食难安,最后只能以死报谢皇上的恩典。”
淑宁才舍不得死了,但她只能选择把话往严重里说,只有这样永宁侯府才会约束族人,不让他们在外面惹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后妃的娘家人拖她们的后腿,最后害得她们死不冥目。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后妃都是无辜的,但娘家人不争气而拖累后妃的事到也是真的,只能说这世上还是追逐名利权势的人居多,不管是文武百官王公大臣,还是后宫之中的妃嫔们,都是如此。像淑宁这样什么也不争不抢的人,这世上已经很难找着几个了。
也因为如此,所以皇帝对她很是宠爱,大多是在前朝和后宫之中看多了争斗,所以才想在嘉妃这里找点清静自在。
“娘娘放心,老身回去一定提醒你父亲,要是有族人敢作乱,别说你父亲饶不了他,就是老身我也都饶不了他。”
太夫人不怒自威,一身气势可比淑宁这个黄毛丫头强大多了。再加上她又有县主的封号,一般人在她面前还真hold。
好在淑宁早就习惯了,自然是不怕。
“有祖母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我在宫中除了忧心家人外,最担心的便是族人无人约束在外面胡闹,为整个家族招祸。”
“让娘娘在宫中还为家人担忧,是我们的不是。娘娘放心,臣妇和母亲会好生约束家族妇人的,至于娘娘担心的是什么,臣妇都明白。”
能犯事的不止是男人,还有女人。重利盘剥,好些都是官家妇人犯下的,明知这样做对子孙有碍,却因为来钱快也多,所以她们还是不管不顾的做了。
“知我心者母亲也。”
淑宁果然高兴,她最怕的是父亲方面约束了男人,却不知妇人在后面也弄事呢!像什么包揽词讼,重利盘剥的事,光她在闺阁时听王氏就讲了好几起,皆是由官员的后宅妇人所做,这不得不防,所以淑宁比起男人,她更不放心那些胆大包天的妇人。
“你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太夫人恍然大悟,自从她和老侯爷退下来后,家中的事务都是王氏在管,时间一久她还真忘记了这世上不止男人会做坏事,这女人狠起来可比男人强多了。
那些事她以前也听说过,对于这些人太夫人向来都是不屑于来往的,平时请客吃酒也不给她们下帖子,怕弄脏了永宁侯府的大门。
“这下我才是真正的放心呢!只要我们不惹事,永宁侯府再延续个一百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男儿争气比什么都强。”
淑宁接过嬷嬷手上的茶壶,亲自为太夫人和王氏斟茶。
“娘娘,臣妇岂敢让娘娘斟茶,我们自己来就好。”
王氏想接过淑宁手上的茶壶,以前淑宁替她们斟茶是孝顺,现在她们要再敢让淑宁斟茶就是对宫妃不敬了。
“母亲不用这样,我虽然是宫妃,却也是你们的女儿和孙女,如何就不能替你们斟茶?再说这里也没外人,那些宫规礼节平时都是做给外人看的,皇上也孝顺太后娘娘呢!岂能因为我进了宫,便不让我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
“这、多谢娘娘。”
王氏见淑宁执意如此,而嬷嬷也没阻止,只好随她的意了。
“你啊,就是太过小心了。”
太夫人对儿媳妇叹气,自己孙女这里怕什么,又不是外人。再说孙女是王氏亲自教出来的,还不相信她的手段吗?
“小心无大错嘛!”
王氏讪笑,她也知道只要嘉妃愿意,宫中这些人早就收服,根本不会出现背主之人。再说这宫中里里外外都是皇帝太后的人,就算别人想做什么也难啊!至于她们,只要没什么大逆不道之言,让皇帝太后听见了反而显得永宁侯府与嘉妃娘娘坦荡。
“母亲不用这么小心,来到女儿的宫里,谁还敢欺负了母亲不成。”
淑宁眉眼一转,眼中闪过一抹的杀气,要是有人气朝她的家人下手,她一点也不介意自己的双手染上血。以前她不能也就算了,现在她身位高位还不能护着自己的家人,那她这个嘉妃当着还有什么意思?竟是连普通人都不如了。
“没有人欺负臣妇,娘娘也说了这是娘娘的宫里,谁敢呢!”
王氏想明白到是变得开朗了许多,说话间也不在畏手畏脚,拿出了当家主母的气势。
亲人进宫,看到她们,淑宁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些。还把自己在宫中的趣事跟祖母和王氏说起,逗得她们一边笑一边叫肚子疼。外面的四梅听到里面传来的笑声,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放心的表情,娘娘自从端午后,就时常数着日子,盼着家人进宫,今天一大早就非闹着要起来,挑了好几身衣赏才满意,甚至为了不让太夫人她们担心,愣是把脚上的药给拆了。
让几人担心的不得了,就怕娘娘不小心加重脚上的伤。现在她们还不知道,她们的主子脚上的伤已经加重了呢!
皇帝知道今天嘉妃的家人会进宫,所以中午就没来陪她用膳,于是淑宁直接留了祖母和母亲一起用膳,直到用完膳才让侯林带着人送两位夫人回府。
等太夫人和王氏离开,淑宁才一屁股坐在榻上叫疼。
“娘娘,这下子脚伤加重了。”梅冬看着肿成了馒头的脚,认命的拿出药膏来,又让梅春几个把娘娘按住,这一次她要加大了力气按摩,直到把药效全都揉进脚里才行。
“梅冬,你手轻点。”
淑宁说这话声音都打颤。
“娘娘,轻不了。轻了,你的脚起码得一个月才能好。”
之前只要半个月就能下地走路,现在养上一个月方能走上几步,还不能走多了。
“……”再一次坑了自己的淑宁默。别人都是坑家人,只在她坑的是自己。
怕主子因为太疼而咬伤自己,白嬷嬷拿了一块软木过来让她咬着。淑宁依言咬着软木,双肩双腿都被白嬷嬷她们按着。准备妥当,梅冬搀起袖子先把药抹在淑宁的脚上,然后才抱着使劲揉了起来。
淑宁疼的难受,却因为身体被按住,嘴中咬着软木,只能双眼默默的流泪表示疼痛难当,让人见之心怜,恨不能以身替之。
皇帝来的时候,就看到嘉妃一副被欺负过的样子。
“怎么了这是?”
皇帝处理完国事,又听苏茂才说永宁侯太夫人和夫人已经离宫,便想着今天初见家人,嘉妃的心里应该不错,当然离别时难舍是肯定的了,所以就想过来看看嘉妃,谁知一来就看到嘉妃双眼通红,正让梅冬替自己冷敷呢!
“皇上吉祥,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淑宁取下蒙在眼上的布巾,急忙要跪下请安,被皇帝拉住了。
“你这脚还没好呢!”
皇帝记得嘉妃的脚上有伤,所以每次来都免了她请安,这一次也不例外。
“呵呵~”
看着被包成粽子的脚,淑宁也知道她这肯定是没办法跪了,便顺着皇帝的话继续坐在榻上。
“朕看你这脚好似更严重了。”
包的也比之前还大了一些,这下子真成馒头了。
“回禀皇上,娘娘的脚伤是更严重了。”
不顾淑宁的眼神,梅冬把淑宁的脚伤如实说了出来,只因她认为自家主子太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得找个能管得住她的,这样才能好好的养伤。
“嘉妃,你该当何罪?”
皇帝一听当既便生气了,他不是气嘉妃行事不当,而是气她不好好照顾自己,哪能因为不想让娘家人担心就把药给拆了呢!现在倒好,反而加重了伤势,她是不是不想要她那只脚了?
“妾知罪。”
淑宁低着头,皇帝让她养好,她前脚答应的好好的,后脚就因为家人给忘记的干干净净了。
“你……”
皇帝看她那副低头认错的模样,心中又不忍。想着她才十几岁,还是个小姑娘,行事难莽撞,这也不是什么大错,毕竟年纪在那儿摆着,皇帝也不好过多的责难于她。
“皇上,妾真的知道错了,求皇上别再骂妾了。”
淑宁认错的态度绝对是一流,好在她认错快,也会听话乖乖改正,并不是那种认错归认错但就是死性不改的脾气。
“唉~你要是乖乖的,朕又怎会骂你?”
皇帝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因她年纪小皇帝难免偏疼了些。谁知这小丫头到是不惹事,偏偏一出事就是坑了自己,让皇帝都不知道该说她些什么好了。
“那可以偶尔不乖吗?”
淑宁抬头看向皇帝,太乖了就没存在感了。偶尔不乖一下,反而能休现自己的存在感,皇帝也不希望自己的后宫哪个木头桩子似的吧!
“……可以。”
皇帝心中好笑不已,虽然嘉妃挽起了妇人头,却还是跟孩子一样还撒娇,整个后宫所有的妃嫔加起来都没她这么淘气。
“谢皇上。”果然淑宁脸上全然不见刚才的沮丧,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又招呼着嬷嬷她们替自己消眼肿,亏得皇帝不嫌弃她,她眼睛还肿着呢!
“真是孩子脾气。”
皇帝摇头,往书房而去。嘉妃在消肿,这会儿也没心情陪自己说话,让他去别处皇帝也懒得挪窝。嘉妃进宫带进来的好些孤本,他还没看过呢!
说到这些孤本,皇帝才深感永宁侯府对嘉妃的宠爱,那可真是满京城独一家了。这样的孤本在各家都是传给子孙后代的绝世珍品,谁会全数拿给女儿做嫁妆啊!偏生永宁侯府就这样干了,而且还把家中的孤本字画等全陪给了嘉妃。就因为比起金银珠宝,字画书籍等比较轻巧,拿的也比较多。
而且永宁侯府也有一点小心思,每年万寿后宫的妃嫔们都要给皇帝准备礼物,因皇帝喜欢古董字画,所以老侯爷就作主把家中大半的字画古籍陪给了淑宁,这样以后给皇帝准备万寿礼,也不用淑宁四处托人收集,直接从自己的陪嫁中拿,又方便又省事。
别说,这主意还真是不错,立即通过了全家的允许,不仅从公库中挑了最好的出来,各家又从自己的私房中拿了一些,足足给淑宁凑了六大箱子,连皇帝都感叹,可见这些东西的价值有多高了。难为永宁侯府舍得,别家顶多陪几本都算是疼女儿了,哪能和永宁侯府比较啊。
直到这时,皇帝才叹侯府对嘉妃这个女儿的用心,比起儿子也不差什么了,不怪嘉妃老念着自己的家人,要是换成皇帝他也念自己的母后。在这世上,只有母后才会对自己毫不保留的付出,所以皇帝登基后格外孝顺太后,有什么好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太后,给她老人家送去,旁人就算是皇后也比不上太后在皇帝心中的一根头发。
不过就算是这样,和永宁侯比起来,皇帝觉得自己虽然是好儿子,但是做为父亲好像不是那么尽责。大皇子与他不亲这也算了,两个公主跟他也不亲。当然,这也有公主母亲的她们本身的原因,但皇帝做为父亲也是有错,只是在世人看来皇帝是不会错的,所以这个责任全让公主的母妃们背了。
说到公主,淑宁既没见过她们,也没见过大皇子。连上次宫宴也不见他们出席,大皇子可以理解,毕竟他的身体虚弱是在大夏出了名的,常年在贤妃的永宁宫修养,宫中之人见过大皇子的人寥寥无几。就连平时给太后请安,也都只有大年初一的时候才会露下面,别的时间整个皇宫都不见大皇子的踪迹。
而大公主和二公主也是一样,不过她们到还跟着母妃偶尔去给太后请安,到是比大皇子出来的勤些,见的人也多些。现在整个皇宫只有这么三个皇子公主,因此皇帝给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的份例绝对是最好的,虽然比不过皇后,到也比后妃们强多了。所以这三位皇子公主也差不多是妃嫔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的母妃哪里敢让他们出来走动,就怕被算计了。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第43章
对于这些宫妃们争对皇子公主的行为淑宁充满了不屑,就算生气也不能拿孩子出气啊!再说了,她们只是皇帝众多怒妃嫔中的一员,而皇子公主却是流着皇帝血脉的亲生孩子,孰轻孰重还用得着比较吗?皇帝疼自己的子女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这些人还妒忌皇子和公主,甚至私下耍手段想害死他们?这简直跟疯婆子没什么两样,见谁都咬。
淑宁自觉跟这些人不是一路,她可以对所有人狠,但唯独对孩子从不会下手,哪怕是对方的父母和自己有仇也是一样。这不是矫情,也不是放虎归山,而是一个底线,一份原则。
相信皇帝他们正是看清楚了嘉妃这一点,所以对她格外容忍。
靠着梅冬的妙手回春,终于在六月十五之前把脚养好了,这一次淑宁没敢再跑,而是慢慢的走到祖母与母亲身边扶起她们。
过了六月,皇帝便带着太后、皇后、妃嫔们和一干文武大臣去距离京城百里外的行宫避暑。往年也是七、八月最热的时候过去,然后等九月金秋再回来。
1...1516171819...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