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立志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胡子
这些准备杀身成仁的革命党人,为其它人员的撤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没有会记住他的名字,现在大家都在跑路。
北京城内北洋军警开始大规模的搜捕革命党人,城内枪声、爆炸声不断,活捉的革命党人多被就地枪决,那些在混乱中被煽动起来的北洋中下层军们,为了保命秘密处决了负责联络的革命党人。
北京城的百姓们都躲在家里,生怕走在街上被军警当作革命党捕杀。
遇刺后的第二天袁世凯在公开场合露面,各国的领使看到袁世凯良好的身份状况后均发来了慰问电。就算在千里之外与他打的正热呼的杨洪森在他遇刺后的第三天也发电慰问,对其遇刺深表遗憾。
“遗憾?”袁世凯看到电报后愤怒地电文撕成了碎片,杨洪森是袁世凯心目中的头号嫌疑犯。
不久之后,遇刺案又有了新变化,有人在河道中发现了袁明的尸体,巡警从他的身上所遗留的物品中确认了死者的身份为袁明,而就在袁明被发现后,“铁血团”在张贴的传单中宣称对此事负责,他们还会继续刺杀袁世凯。因为这些传单,街头又多了很多的无头尸体。
刺杀的失败对杨洪森来说不只是破灭了他提前战争的幻想,而且还使他在袁世凯身边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棋子。
袁明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死人,日本商船“渔京丸”上,他也是颇感失落和懊悔,“如果当初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或许历史已为我所改变。”
此时,杨洪森已经将注意力从北京移到了河南,在河南的埋下的雷子终于炸了。
张镇芳在担任河南都督期间横征暴敛,搞的民不聊生,饥民、乞丐成群,而天灾无异让河南的情况更加恶化。
在河南舞阳一带,流民白朗与李鸿宾、宋老年等人扛着“打富济贫”的大旗一下子就发展到了近六百人。当北洋军主力南下时,他本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倪嗣冲部在安徽大败后,张镇芳为了抵御皖军,在省内征召壮丁扩充部队,他们被逼成天东躲西藏,一帮子穷兄弟都盼着皖军早一天能打过来,但是安徽那边始终没有动静。
要说起白朗当年他还参加过“北伐”的民军,跟着郭大帅进过许昌城,如果不是张镇芳,他或许还在种田。而今天晚上他们将要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商、潢革命军政府派给他们的党代表。
“来了,总司令,党代表来了……”兴奋的民兵小战士边跑边喊着。
“瞎喊什么。”白朗瞪了一眼小兵,接着喜气洋洋的整理了一下衣服,挥手道,“弟兄们,跟我们去接党代表。”人群一下子就骚动起来。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二章 默契
第二十二章 默契
坐在花园中喝着茶,看着最新的《商报》,罗莉雅被一则新闻报道给吸引住了,因为她看到杨洪森的名字了,说起来她已经有很长没有见过杨洪森人了,有人说他在南洋、也有人说他去了美国,更有人说他去非洲当支援者了。
维尼恩少校的消息是杨洪森不在南京,就在日本。
北军与南军在南京正在火热的拼命中,身为革命党人的杨洪森此刻应该在南京。
罗莉雅让人找了几份中文报纸,她很快就找到了杨洪森的名了,不过这个也叫杨洪森的人却是中华民国陆军上将,皖军总司令,社会人民党党魁,他实在难以把她所认识的那个杨洪森与之相联系在一起。
不过作为杨洪森其他的合伙人,将这些信息联系在一起后就能转化为大把的钞票。
对毕逊、瓦里奥等人合伙者来说,杨洪森的坚持是集团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坚定杨洪森将战争继续拖下去的决心,毕逊从他美国同乡哪里搞来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在这些报况中有的还是很有价值的,有的根本就是渣子。
一个月来杨洪林吃不好,睡不好,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将张勋和冯国璋给解决掉,他有时怀念起在上海的阴暗日子。
他现在扮演的角色很累人,没有经过多少正规军事教育却挂着个“名将”的头衔,这给他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冯国璋,他们从不认为杨洪森能轻易消灭掉,或许当初袁世凯应该把那三千万直接给杨洪森,
袁世凯现在口袋的压力,远比他的精神压力要大的多。
军事会议上张勋的脸色不是很好,因为就在昨天他失去了近六百名优秀的战士。部队严重减员,枪械和弹药急需补充。
冯国璋今天带来了总统的手谕,按照总统的战略部署,张勋他分到的任务是阻击皖军。
“别说总统不把你当自己人看,这此就全看你的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冯国璋拍了拍老张的肩膀。
张勋感觉这是好像在喂“狼”,这算不算是打压异己。”
张勋是北洋系的旁枝,貌似只忠心大清,这从他怎么也不愿剪的大辫子就能看的出来,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忠于大清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反正袁世凯不喜欢这个人,但镇压杨洪森需要他。
“以我一部之力阻击皖军数万之师,我需再募二十营兵,另还需添置枪械,否则总统还是另请别将吧。”
冯国璋自然知道张勋想法,只要他肯与杨洪森对咬,二十营兵算什么,“我说老弟,等我打下南京活抓孙、宋二人,你的功劳我会记下来的,总统心里也有数的。”
吹,把老子的部队都给吹没有。“那还请老哥教教我怎么阻击杨洪森。”
冯国璋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点子,即使人家问到了总要说点什么,“取守势当然是挡不住皖军的,所以我们应该主动选择进攻。”
张勋心里暗骂了一声:干你个老母,杨洪森在津浦线动员了十万武装分子,现在你小子让我这一万多号兄弟主动进攻,总统还真是把我当自己看,“向什么地方攻,怎么攻?”
“可沿淮蚌线直插皖军心脏,切记得胜后迅速回收,切不可贪功冒进。”
张勋白了冯国璋一眼,让老子穿插皖军心脏,那你怎么不让老子去打南京呢?
“老弟,只要助我夺下南京,安徽都督就是你的了。”冯玉璋对于攻下南京信心十足。此次攻宁除了有海军的火力支援,事前总统派大员南下串联,等到战事一起,城内人马就会行动起来,到时里应外合,南京城就指日可下。
上了一次大当的张勋,让他上第二次那需要有足够香饵,不给香饵张勋是不会咬勾。
“总统知道你的难处,所以让我给你十营的装备,你部务必要将皖军主力牵制在津浦一线。”
怎么牵制皖军,难不成自己冲进贼窝,让他们围着打。张勋心道,打南京是吧,撞死你只杂毛狗。
接收了十营的装备,张勋又扩张十营,这样一来他就扩充了二十营的兵丁。但是张勋还是不敢和杨洪森打,一个月以来为了打通津浦线,他的部队损失最大,每次都被冯国璋派去充当救火队员,哪里有恶战,哪里就有张勋,这让张勋对他冯国璋一肚子意见,袁世凯偏袒冯国璋,他把这种矛盾又上升到了袁世凯身上。
北洋军与南方革命党人暗通款曲之时,杨洪森与张勋这两个老男子也在眉来眼去,不时还秋波暗送。
双方各派代表拉开架式摆开场子,张勋派人拉弹药给皖军,杨洪森则将安徽土特产送过去,形成了以物易物的战时边境贸易。
张勋把这种战术总结为“特种战”。
冯国璋要打南京,这个消息不需要张勋通知,杨洪森就已经知道了,冯国璋打南京的注意,杨洪森又何尝不在打南京的注意。
从南京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内部压力比外部要大的多。自独立以来革命军由攻到守,再到全面防守,节奏转换的实在是太快了,把高层将领的斗争信念一下子就冲垮了,这造成了将领们求胜欲望不高。
为了解决南京粮饷问题,宋教仁实施了一系列战时经济措施,但在程德全为首反对派的阻挠下彻底失败。程德全不断地游说苏军将领和议员,请求取消独立。如果不是王天培坐镇南京,程德全早已得逞。南京一线手握重兵肯听孙、宋二人指挥的只有王天培。南京的危机让一直乐观的孙中山也是愁眉不展。
“报告,安徽国民革命军第9师师长王天培到。”
“来,来,坐坐吧。”
“是先生,我有紧急情况报告。”
“坐下来说。”孙中山示意秘书收拾一下桌子。
“先生,江北的情报冯国璋正指挥部队准备南下攻打南京。”
“看来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了。”由于失去了海军的支持,渡江北上变成了一个美好的设想。
“先生,你还是看看这个吧。”
孙中山看着手书脸色阴沉,起来来回踱步,“这个情况可靠吗?”
王天培犹豫了一下,“应该可靠。”
“这件事一定查清楚,要慎重,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都是革命的老同志。”
“先生,我认为此事还应当早作决断。”
孙中山一时难下定决心,便将宋教仁请了过来,就王天培带来的情报进行商谈,宋教仁态度十分坚决,立即抓捕通敌的苏军师长,将他们的部队控制起来,至少也应将他们移驻城外。可是孙中山不知是处于何种考虑,将这些请了过来当面询问此事,这样苏军将领当然不承认,并且一个个信誓旦旦地保证绝无此事,不过等他们回去后开始加紧准备了。
冯国璋对南京的进攻陆军方面已准备完毕,现在只欠海军了。现在最让他不放心就是杨洪森的皖军,张勋坚守不出可以理解为怯战,但是杨洪森也按兵不动那就有猫腻了,“难道总统与杨洪森又达成了默契。”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三章 边打边谈
第二十三章 边打边谈
杨洪森与袁世凯之间是边打打谈,杨洪森的意识同样不坚定,这样一来就有了一条“和平走廊”
英国代表极力想撮合安徽地方与中央的停战,运用政治双方的纠纷。杨洪森为此开出了价码,安徽、江西两省,再加400万元军费。杨洪森想要安徽、江西两省的军政大军,并且还要军费400万元,这不是谈判,这让袁世凯感觉完全是在签卖国条约,所以他一口回绝了杨洪森提出的方案,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即,杨洪森出任安徽都督,赣南镇守使,皖军退出湖北、河南,中央给予安徽160万元专项拨款。
双方的xx次谈判由于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只能通过军事对抗来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找出差距。
随着河南“农运”声势越来越大,皖北太和、蒙城一带皖军开始调动频繁,这一举动让津浦线张勋部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张勋趁着战争的空隙明着整军备战,暗地里继续与安徽军政府大做买卖。
皖军战略重点的北移,为冯国璋来是南下攻取南京的提供了不可多得良机。
北京方面对攻打南京是高度重视,袁世凯的“参谋团”普遍认为打下南京将是中央政府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而杨洪森必然会陷入窘迫地困境。
杨洪森也在高度关注着南京方面的动向。
王天培再次向孙中山预警,但是孙中山只是找将领们问了问话,对将领们大加的勉励而己,由于孙中山不通军事,又无法掌握军队,所以他干脆将“军权”下放到了一线将领的手中。
此时,福建孙道仁正在经过一段痛苦的呻吟后,一把抱住了袁世凯的粗腿。
孙道二是公认的胆小怕事之徒,但是没有一点点能力也绝当不上都督。江西战场国民党已经完蛋了,李烈钧去了湖南后,被谭延闿找了借口将他“软禁”在了湖南,而江西的战局也在发生的微妙的变化,至9月6日,李纯、王占元联手才攻占了江西省城南昌,社会人民党江西支部长陶继光、南昌警备司令方振武等要员撤向赣南。按照中央政府战报,江西战场的战事已经结束。
孙道仁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所以必然反复无常。福建宣布与袁世凯断绝关系后,与那些独立省份的省长一样,私下继续保持着联系,当天秤开始向袁世凯这边倾斜的时候,他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
孙道仁发布通告:“刻下赣、宁、皖、粤业已宣告独立,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心。道仁广征意见,并据军政绅商佥请,一律赞成,以保治安。又据英、荷属79埠华侨电请伸讨前来,大局所关,吾闽亦不得不府顺舆情,宣告与袁氏断绝关系,自修政治,力策进行。……俟大局粗定,仍归统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不久便取消了独立,成为了中立省份,不过当得知袁世凯并不满意的时候,他有些害怕了,立即通过杜持,致电袁世凯称,“事急情迫,勉从众意,暂称脱离,并未用独立字样,且通告有云:‘俟大局粗定,仍归统一’。此仆之一片苦心,为全闽人士所共口者也。”
孙道仁反反复复,这引起了福建省内的国民党人极大的愤怒,其中福建陆军14师师长许崇智直接用武力向孙道仁施加压力,要求其重新宣布独立,并组织兵力进江西,并拟定了援赣的计划。
福建并不是他孙道仁一个人说的算,国民党在福建的力量较为强大,为了稳定自己在福建的统治,也为了进一步向袁世凯表忠心,孙道仁一方面继续与国民党人周旋,对于北伐的要求则以饷械缺乏,力量不足为由借故拖延,而另一方面则积极调动旧部镇压叛乱。等到许崇智发现孙道仁的图谋后,为时已晚,福建的国民党人失去了抗争的时机。
福建继湖南省之后又一个倒入袁世凯阵营的南方省份,谁将是下一个……
河南战场的全面开展让孙中山感觉到南京保卫战的成功将决定着整个革命的命运,可惜的坏消息接连不断,先是南昌的失陷,接着湖南取消了独立,没有过多久福建也取消了独立,两地的国民党人都受到镇压。
广东对这个被孙中山寄厚望的省份,也在袁世凯一系列的金元运动下倒了下去。
广东宣布独立以后,陈炯明过分相信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对广东的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手下的粤军将领钟鼎基、苏慎初、谭流钦、饶景华、张我权等已经都被袁世凯给收买了,等他下达讨袁令,派兵援赣,但是粤军将领钟鼎基以缺粮饷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赣,陈陈炯明发放弹药和军饷之后,各部队的军官仍然按兵不动。由于他们或明或暗的阻挠,援赣之师迟迟不能成行。此时,在广东已经部署妥当的袁世凯在陈炯明宣布独立后,即发布了“讨陈令”,并撤销其陆军上将衔,改委任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觐光为宣抚副使,命龙济光督各师旅声讨,并开出悬赏。
陈炯明平时对龙济光十分信任,认为龙济光很崇拜自己,所以不会倒戈相向,他在报上辟“谣”说:“龙济光不日攻粤,此说亦属无稽。即或确有其事,济军为数只有5000,决难为拥护袁氏之效力也。”
龙济光部驻扎于梧州人数不虽多,但是袁世凯、陆荣延在军械和粮饷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接济,他驻梧州期间聘请新式军官教练,日夜苦练,军事素质大有提高,战斗力更是倍增。
陈炯明与龙济光相商讨袁事宜,龙济光慷慨陈词,“如果能付给济军军饷,当即率部下健儿,追随鞭镫,共擒国贼。”
陈炯明是个实在人,听到龙济光拍着胸口,用那崇拜眼神看他的时候,陈炯明感动地不但补充了“济军”军饷,还给担心“济军”讨袁时吃亏,又补充了一大批军火弹药。
龙济光收到饷、械之后,喀嚓一刀把派来担任联络的陈任平给宰了祭旗。
龙济光致电袁世凯说:“今日陈炯明来电云,江西独立,苏、皖、湘皆响应,渠为粤省大都督,兼讨袁总司令,克日兴师北上,特电要约等情,狼子野心,早知叵测,今兹果然,业已复电拒斥。……粤人对于济光感情甚洽,荡平粤乱,责不容辞。”
刻日龙济光奉袁世凯命令,率领济军,由梧州顺流东下,进攻广东,
龙济光亮出“讨陈”大旗后,海军也随即宣布效命龙济光。
陈炯明开始还不相信龙济光在他后背捅刀子,待他看到局势严重了,这则任命汪道源出任肇庆绥靖处督办,前往封川江口布防,还加派兵舰10艘,交汪道源调遣。
过去镇压民军的恶果也显示出来,当初,陈炯明这了控制广东,裁撤民军时采用残暴的镇压手段,还以“绥靖地方”为名,对各地民军进行“剿办”和屠杀,大批的民军领袖被捕杀。广东的民军裁撤多达9万,这些民军被裁撤后,遭遇极其悲惨。多数无田可耕,无业可就,又得不到陈炯明政府的妥善安置,于是再度沦为流民,或者混迹绿林、四处打家劫舍。而一些民军领袖则展转投袁暗地里组织反对军政府的活动。当龙济光发动“讨陈”后,遭到残酷镇压和强迫遣散流落到东江、西江一带的民军,乘机蜂起,打出“讨陈”旗号。
由于龙济光得到了“讨陈”民军相助,济军不战而下肇庆,待汪道源率兵舰溯西江而上,穿越羚羊峡,抵达肇庆河面时,他发现已陷入龙济光部重围之中……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四章 来来去去
第二十四章 来来去去
汪道源投降了,作为一个军人,该同志缺乏杀身成仁的觉悟。
陈炯明得到消息,陷入极度震惊之中,他命令“援赣”部队立即返回广州驻防,钟鼎基等粤军将领拒不受命。陈炯明大怒,将钟鼎基革职,钟鼎基被吓的逃至香港。张我权心不自安,也逃到了香港。陈炯明委任李根源接任1师师长。李根源见大事已去,不敢赴任。1师和独立旅一时群龙无首,局势更加混乱。
陈炯明遣邓泽如向李福林求援,
李福林是硕果仅存的几支民军,他对陈炯明又惧又恨,此时见陈炯明地位动摇,便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观。
2师师长苏慎初根本不赞同广东独立,当龙济光攻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后。苏慎初也撕下了伪装,由沙河出发在牛王庙一带布防,同时又以大炮数门,直指都督府,待一切布置就绪后,苏慎初打电话给陈炯明要他取消独立。
中午时分,燕塘炮兵奉苏慎初命令,率先炮轰都督府,都督府卫队奉命出防,半路上哗变,并派出代表,与燕塘军联络一致倒陈。陈炯明手中无一兵一卒,无可奈何,只好挟资百万和副官黄强一起,躲进广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后在法国神父的保护下,秘密出走香港。
苏慎初被举为临时都督兼民政长,袁世凯即加苏慎初陆军上将衔。
张我权进至广州后将苏慎初驱走,自称都督,并通电取消广东独立,随后,龙济光率部进驻广州。
湖南、福建、广州相继取消独立后,接下来的该轮到上海了。
上海讨袁军与北洋军一直处于相峙之中,这种平衡随着浙都朱瑞倒向袁世凯发生倾斜。北洋军后续援军到达上海后,朱瑞出兵上海协助北洋军作战,驻在龙华的淞军被迫撤离龙华,向吴淞一带撤退,此时的南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社会人民党此时已经完全断绝了对上海讨袁军的军饷供应,因为精明的上海同志无法容忍“吃白食”的形象。
长期以来陈其美过于依靠杨洪森,当杨洪森撤资后,他顿时陷入到困境当中。
饷源无出,兵士愈慌,军心动摇,就连陈其美最亲密的战友,当初把兄弟刘福彪也接受北洋军扔过来的橄榄枝。
刘福彪部的叛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淞军各部军官纷纷逃走或者投入北洋军。
时任革命军吴淞要塞总司令钮永建,请红十字会出面协调和平解决武装冲突,北洋军为迅速结束上海战事也愿意和平解决,红十字医生柯司往返炮台与海军,双方遂达成协议,红十字会接收炮台,钮永建、居正等国民党人率1000余人经罗店退往嘉定,至太仓将部队解散,上海讨袁军与北洋军血战近七十天后,起义以失败告终。
此时,南京早就已经乱了,上海的失守,浙江的倒戈,苏军将领感觉到袁世凯的权杖就要在落到他们头上了,他们开始痛恨起那个把他们拉下水的孙中山。
不管是孙中山、宋教仁都察觉到了南京城内所弥漫着的悲观情绪,程德全在南京也在加紧鼓噪着,他这么卖力也是怕袁世凯日后翻他旧账。
柏文蔚急匆匆的走进了大元帅府,车到府外,警卫队亲兵忙上前拉开门,“柏都,快请。”
柏文蔚走进元帅府在屋外整理好衣装敲门而入。看到参谋长柏文蔚后孙中山起身上迎,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南京能不能守的住?”
“大元帅放心,我等坚决死守南京。”
“坐吧,坐吧。”
“是,先生。”
“目前上海失陷,浙军反目,当日若听玉琨之言,早作决断策动党人驱逐朱瑞,进取上海,也不会有今日之忧。”宋教仁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脸上露出一丝不快。当天作这个决定的时候那是经过了民主表决,他孙中山可没有天罡独断,怎么事到如今就成了他的不是。
“现在说这话又有何用?”孙中山也是一腔的愤恨。
柏文蔚连忙打起了圆场,“大元帅,现下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守住南京,等候皖军的支援。”
孙中山听到这也是心中感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安徽方面能派出援军吗?”杨洪森可是开了很多坑。
柏文蔚道,“皖军号称有20万之众,但是装备齐整的约有6万人,在江西皖军投入了10个团,在湖北投入了5个团,在河南投入了6个团,目前的情报显示杨洪森的皖军主力正在津浦线与北洋军作战,能增援的部队恐怕只有预备队了。”
“那么南京现在能不能守的住,能坚守多长时间?”孙中山再一次问道,他对杨洪森还抱有最后的幻想。
1...3637383940...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