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立志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胡子
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分歧并不大,美国承认日本对台湾的所有权地位,至于中国对台湾的窥探他们会适时发出警告,至于中国海军问题,这不过是日本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更多的砝码而过分夸大的结果,实际上对中国海军十分了解美国,并不认为他们对日本海军构成多么严重的威胁,他们打的注意应该是希望美国不要向中国出售战列舰才对。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订了《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还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签约同日,四国共同发表的声明指出,缔结上述条约,不能认为美国同意委任统治条款。此举表明美国不受凡尔赛体系约束。
该条约对台湾、琉球群岛的未来地位做了明确的约定。美国就台湾问题、对华军售等问题与中国代表团会谈,在台湾问题上首先表明了他们一贯的态度,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同时又承诺将尊重《四国条约》中的相关约定。在华出售战列舰问题上,海军上将萨镇冰希望美国能至少能出售一艘老式的战列舰给中国。
“对此我只能表示歉意,总统受迫于国会不得不终止这项军售方案。”
“军售终止是只针对战列舰,还是针对全部对华军售。”
“只针对吨位1万吨以上的大型水面作战舰只。”
“那么正在建造的两艘重型巡洋舰是否包含在列呢?”
“这一点请放心,两艘重型巡洋舰将会如期交付中国海军。”
虽然购买战列舰的计划虽然受到了挫折,但是中国可以通过其它的途径获取战列舰,比如自己生产。中国已经具备了建造万吨级商船的能力,只要有相应的硬件条件,万吨级战舰也是能造出来的。
日本人得到了太平洋上的加罗森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其势力一直扩张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崛起为太平洋上的主宰力量,日本在加罗森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建立海军基地,致使菲律宾孤悬海外很难驰援,由于美国横贯太平洋的势力受到日本潜在的海空防御体系的威胁,保证中国在远东军事力量的存在尤为重要。
中国的陆军战斗还是可以相信的,至于中国的海军力量,美国在未来虽然不能再向中国出售万吨级军舰,但是他们仍能通过其它渠道加以解决,比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中国自行建造所需军舰。中国海军的确还很弱小,但是他们有成为钉子户的潜质,只要他们能吸引日本注意力,那么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压力必然大减,当然要吸引日本的注意力,就必须要有足够吸引的东西,对于这一点美国人是知道的。
一个新条约诞生之日,参与的各国必定要大肆的庆祝一番,不过在酒席上中、日代表擦肩而过之时双方的眼神中充满了敌视。早在日本代表团来美之前的御前会议上就未来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限制中军事力量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中国执政党的不满,从而加剧中、日间的矛盾,执政党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中、日关系存在的必要性。军方对这种妥协的态度提出了强烈的不满,指出日本就像是一个长大了的孩子,狭小的国土已经不能再满足这个孩子成长的需要,日本要向外发展,中国自然就成了最近的目标,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敌人这是必须明确的。而某些人所提出的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建立在牺牲日本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这样将会导致日本这个长大的孩子营养不良或者直接死亡,所以为了日本民族的生存空间,应当摈弃与中国和平的一切念头,将战争推行到底,这才是日本走向世界的唯一出路。
御前会议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了日本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上的态度。日本对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而华盛顿会议上日本所要解决主要问题是日、美在太平洋上的纠纷。日本军方判定,中国绝对会为美国卷入战争,但美国绝对不会为中国卷入战争。只要能够协调好美国与这边的关系,他们便可以全力对付中国。海军支持并愿意配合陆军的计划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与美国海军军事对抗的准备。
美国只是假想敌,而中国却是实实在在的对手。
杨洪森与日本友好相处的美好意愿被打破了,他对日本人最后那点友好也变的荡然无存。
合作的尝试失败后,双方转入军事对抗。
日本在签订《四国协议》的第四天,中国石化集团与美国美孚就日本石油份额的问题进行了磋商,中石化在获得到了10%份额的同时停止向日本出售原油。
帝国石油公司收到消息时一点也不在意,一直以来他们一直通过走私的途径获得价格低廉的中国原油,可是在协议签订后中国原油供应停止,帝国石油公司遭遇前所未所有的打击,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油,他们所添置的炼油设备将会处于长期闲置中,他们只能看着这些设施发霉生锈,最终不能使用。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主持中、日进行谈判协调远东问题。日本口气强硬要求中国从朝鲜撤兵,同时要求停止军备。
“为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中国军队必须从朝鲜撤军。”
“中国的军备活动严重影响到了远东的安全,中、日陆军比例应当控制在1:2,中国必须大幅度削减现有陆军数量。”
美国代表虽然也认同日本的提议荒谬至极,但是他仍然建议中方可以考虑一下日方的建议。
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限制中国海军发展还有那么一点点理论依据,但是按照比例限制中国陆军发展就显得太荒谬的,中国又不是德国那样的战败国,陆军不能超过10万人。
“中国朝鲜驻军是受韩国政府的受托,同时这也是为了朝鲜半岛和平的需要。”
“贵方提出的陆军1:2建议我方十分赞同,现在中国有陆军225万,按此比例日本可以建立一支450万的陆军,我方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双方的争端由陆上转入海上。
“中国将海军主力部署在台湾海峡导致了台海局面紧张,给日本商船造成了不便,为此中方必须进行赔偿,并且做出书面道歉。”
“台海紧张局面不是由中方一方造成的,日本海军进入中国经济作业区,炮轰我国渔船、拦截我方商船的做法是极不恰当的,然后我方却一直通过对话的方式与日本政府进行友好的沟道,但日本当我们的友好为软弱可欺,我可以在这里很负责的告诉各位,如果日方继续坚持‘三不原则’,我方就此将展开报复。”
“中国渔船越界进入了是帝国的经济作业区是对帝国财产的侵害,那些被拦截商船在我国领海范围从事非法的贸易,严重违反了相关的国际公约,帝国方面对此作法是极为恰当,中方的诡辩之词,甚为无理,帝国将会提出外交抗议,同时将保留国际公诉的权利。”
“违反国际公约?到底是日本违反公约,还是我们中国违反公约,美国代表既然在这里,那么我们就道说道。”
日本代表发现与中国代表探讨国际法简直就是一个错误,美国的某些代表此刻已经为之动容。
“污蔑。”日本代表敲击着桌子。
中国代表团中位置靠后的一人冷笑着站了起来,“渡边大使,您是需要人证还是物证,我一直坚信伟大的日本国民当中不是人人都如您这般的意志坚强。”
渡边发现他掉进了中国人的陷阱,这些中国人有备而来,而且一开始就准备将美国人拉下水。
美国对于涉及本国安全的事情十分关心,中国的资源显示日本在菲律宾的间谍已经伸向了各个角落。美国代表团立即终止了会谈,并将中国提供了资料全部留存。日本在菲律宾如此大规模的间谍活动不能不引起美国高层的关注。
美方有理由相信日本如此频繁地、高密度地侦察活动是在向美国宣战。
“如果日本对菲律宾动手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菲律宾日本强盗的手中。
日本代表国回去了,立即将此事进行了汇报,菲律宾的相关日本机构停止活动,部分人员撤出菲律宾。
美国人的行动实在是太慢了,虽然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但是他们还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中国方面毫不怜惜地将手中的情报透露给了美国报界。以前是为了考虑到中、日间和平友好的大局,现在日本如此的不友好,那么中方也就无须和日本友好下去了。
“菲律宾旅客门”事件,引起了美国一片哗然,日本威胁论顿时升温,读了相关报到的美国人对日本邻居们另眼相看,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间谍。
美国报业从中国得到的消息远比美国情报机关从中国得到的还要多的多,相关日本情报人员的姓名、年龄、军衔都有登载。美国报纸赫然打着黑色的大标题,“菲律宾,日本将在何时下手”,虽然这样的标题有些耸人听闻,但却能让报纸大卖、特卖。
就算英国也无法给日本的行为做出任何辩解,如果美国、法国或者德国对英国的重要设施进行大肆的间谍活动,他们也会与美国舆论得出相同的观点。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种危机更大,虽然美国在西太平洋拥有三都澳这座大型的深水军港,但是日本也在台湾加紧修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上的任何角落。如果美国在当初坚决支持中国权益,那么太平洋上的局面将会是另一番迹象,可是发生的事情已经不可以再重来,如何解决解决远东的困局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英、法都不可能为了美国而卷入纠纷中,但是中国却不同,他与美国同样受到了来自日本扩张所带来的巨大威胁,相对于美国,中国受到的战争威胁更大。正是这种潜在的威胁,中国近几年军费开支扶摇直上,但是在中国军费中更侧重于陆军,而非海军。如果中国政府每年都能拿出5000万到6000万美元用于购买新型舰船,中国海军将在二、三年内提升一个档次。可问题是中国人不可能在发展陆军的时候,同时又发展海军,他们的国力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
杨洪森想知道美国是否愿意提供援助,提供多少援助,是一千万,还是一个亿,当然二个亿更好。
通过向中国提供援助来牵制日本只是某些人美国议员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需要远东的和平环境,这不只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经济上的需要。
面对来自华盛顿方面函电,日本否认眼前的一切事实。
“这是中国人的阴谋,那些日本退役军人是被中国政府收卖的叛国者,天皇陛下在得知此事也是极为震惊,勒令各部严肃处理此事,为此,我们将会给美国政府一个合理而且满意的答复。”
那些暴露的情报人员被要求向天皇尽忠剖腹自尽,他们的自白书成为了控诉中国阴谋论的有力证据。
对于这些自白书的真伪性已经难以鉴别,因为日方声称按照日本的法律相关人已被审判处刑。
正当日本通过美国传媒将自白书公布出来的时候。
中国又为美国报界提供了最新的情报,这些应当在法律上被判定为死亡的人在朝鲜半岛现身。
“这是中国人伪造的,全都是伪造的。”
日本外交官向中国外交部发出的抗议,而中国外交部向日本的六位外交官发出的驱逐令。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更加恶劣的事件发生了,孙中山在前往东北视察工作期间,专列遭到炸弹袭击,孙本人因与夫人在后车厢用餐,在火车脱轨时只受了一点轻伤,但是与孙随行的秘书、特工以及两位美国顾问都在此次事件中遇难。美国社会高度关注远东发生的这次暗杀事件,因为遇难的人员中包括两名美国顾问团成员。
中国外交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简单陈述,“总统及夫人在此次袭击中身受轻伤,数日之内便可出院,国府方面对此事件将展开全面调查。”
杨洪森在接受非正式采访时称,“国府将对幕后策划此次袭击事件的黑手进行制裁。”
新闻发布上午发布,下午上海虹口就传来了消息,日本驻华大使及武官遭到汽车炸弹袭击当场身亡。
远东迅速紧张起来。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刺杀对方总统是极其恶劣的事件,这是日本下层军人对孙本人实施的有记载的第二次暗杀。
日本下层军官对孙发动暗杀基于其对日本的背叛,孙本人感到异常的愤怒,他与日本关系仅是相互利用,而根本不存在什么背叛一说。
暗杀的结果导致了以杨洪森为道的“武斗派”的全面崛起。
杨洪森现在已经不需在和日本谈友好了,中、日贸易随即陷入停顿中。借口日本在台湾海峡击沉中国商船,上海方面的中国军队再次进入上海日租界,日本呼吁西方各国介入。
暗杀孙中山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这足以引起中国百姓的愤怒,美、英均不想引火烧身。法国方面很高兴日本人能给他们挡了一刀子,这就为他们妥善解决东南亚事务创造了时间。
“感谢大和民族,感谢日本政府。”
美、英、法、意四国在华盛顿呼吁中、日双方保持克制,英、法主张派遣国际调查一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然后由国际法庭做出裁决。美、英的杀手锏就是经济制裁,美国那是真制裁,其目的与华盛顿会议上,海军主力舰的比例问题有关。英国只能想通制裁迫使日本通过非武力方式和平地解决问题,
与中国相比日本更害怕来自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美国的压迫导致了日本极其“屈辱”的低下了头颅。
国府方面接受同意国际联盟介入此事,而中、日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东盟集团内部的分裂,日本在东盟中被孤立了起来,日本退出了中、美所主导东盟。中、日之间很快就展开了贸易战,战火首先在能源、纺织领域展开。
中、日在能源方面拼命抢占市场,而决定市场的关键是价格,亚洲市场对煤炭的需求程度远大于对石油的需求程度,亚洲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便是日本和中国,日本、中国都拥有着丰富煤炭,中国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而日本的优势在于快结运输。竞争导致了销售商利润的下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中、日商人都在拼命的降低成本。上海的国际煤炭价格一路下滑。在纺织领域日本商人的环境更加恶劣,因为无法获取更多的工业原料,很多纺织企业处于原料短缺的半停产状态。
美、英都看的出来日本在这种价格竞争中后劲不足,其主要的原因系日本资源匮乏,其工业程度虽高于中国,但国内对工业原料的需求主要来自进口,而日本的工业原料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和朝鲜,一旦切断了工业原料的供应,日本的工业便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情况在中、日表现的并不明显,但随着双方竞争的日益恶劣,这种矛盾会变的越来越突出,英国担心日本政府会铤而走险。
日本的经济专家们也非常的清楚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什么地方,而日本工业原料的获取渠道十分狭窄,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唯一优势就是价格,日本工业品的价格之所以低廉,一方面是因为远低于欧美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可以从中、鲜获得低廉的工业原料。如果这两个方面的优势都不存了,那么他们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就可想而知了。
中、日矛盾爆发后的1922年1至2月份,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由1921年的8%下降至3.5%,而且经济情况还地继续恶化。中国政府将37种工业原料设定为战略资源,规定未经国府中心批准擅自将战略资源出售给日本企业或个人,否则将一律按照叛国罪论处。这次中国政府是动真格了,对于黑市交易中的日本贸易线路下达了封杀令。香港黑市贸易在这个时候变的极为火红,拥有日本官方背景的贸易公司多达百余家,香港这个时候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间,港口外停靠着无数的商船,其中以日本商船最多。国府虽然下了“杀头令”,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国内的走私集团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些“战略资源”赚取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对于日本而言,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还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更多的资源。
在华盛顿参加会议的日本代表也是极为不顺利,美国人的态度极为强硬,日本主力舰的吨位数不能超过英、美的六成,为此,美国人死咬不放。美国方面破获了日本的电报,早已知晓日本代表团的谈判底线,日本相当一部分精力被牵制在了远东的贸易战上,这使得美国谈判代表牢牢掌握着谈判的进程,将日方代表压迫的喘不过来气。
杨洪森的心思却没有放在中、日贸易战上,相反他们精力全放在了德国和美国的身上。
第一条消息是美元将会升值,第二条消息是马克将会贬值。
世界经济中心由伦敦迁至纽约,美元和英镑并立而行,美元的增值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进入。而德国马克贬值也在情理之中,面对高高在下债务,德国政府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偿还,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的债务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英、法合力打击德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中受到了不公证的待遇,德国与同样受到了不公证待遇的苏俄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之间的这样相互协助在英、法看来是无法容忍的,德国人的尝试失败后,德国的经济状况持续恶化。
杨洪森已经做好了准备。
莫斯科方面基于西伯利亚油田愉快的合作,与中化石就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区域的石油开采事宜达成协议。西西伯利亚油田经过进一步勘探后,确认油田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其中探明储量约30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因为采油区主要分布在秋明州,莫斯科称作秋明油田,列宁则称其为“第二巴库”。惊人的石油储量苏俄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产区。但对苏俄政府而言,他们最大的困挠不是将石油生产出来,而是怎么销售出去。西伯利亚油田方面通过苏、美、中三方合作,使得苏俄迅速进入远东市场,不过对于苏俄政府而言,他们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仍然定位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杨洪森在苏俄打油井的兴致远高于在本国开采石油,
苏俄石油从开采地运至中国每桶价格只要0.75美元,低于国际油价,甚至远远低于国内的油价。有如此低廉的石油,又何必全力挖自家的油呢?
随着美国石油公司在苏俄的成功运作引来了英国石油公司的不满,在他们为获取开采权忙活的时候,美国石油公司已经将苏俄的石油转变实实在在的利润。
英荷壳牌公司的高层认为应当加强与中国石油公司的合作,通过中国获取苏俄的石油。
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十分警觉,虽然他们不知道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区域是否能打出石油,不过出手对杨洪森的信心,他们提前订购了20%的股权,对于纽约公司来说这是一次赌博。
对于中石化在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区域的石油勘探活动英荷壳牌公司的高层也是一早就得知了。从中国流传出来的消息称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英荷壳牌公司派代表前往中国洽谈此事,此举并不表示他们放弃与美国公司在巴库油田上的竞争,只是为了将苏俄可能存在石油的地方全都牢牢地控制在己方的手中。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李德尔斯神秘地从美国返回北京,他带来了摩根财团许诺的5500万美元的个人商业贷款,这是一笔优质的交易,摩根并不过问杨洪森如何使用这笔钱,反正杨洪森已经先行支付了利息。这笔借款是美国对华以来最大的一笔商业贷款,这是杨洪森以个人名义向摩根财团提出的借款,至于杨洪森的偿还能力根本不用怀疑,唯一要值得注意的是杨洪森还钱的时候每张美钞都要仔细清点。
为了获取这笔巨额贷款,双方都尽可能绕过政府部,甚至公众的目光。
这笔巨额贷款在美国化成无数细流,在中国汇成了一条巨流。
“这次辛苦您了。”
“先生,您打算如何运用这笔贷款?”对于李德尔斯而言这笔贷款的利率可不底,正因为如此,就应当更加有效地运用这笔钱,他谨慎地询问道,“您是打算投入到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这笔钱将用于国内投资,我将使用这笔贷款在东北、西北建立几座炼油厂,扩大集团在东北、山西地区的煤炭开采,我准备接受您的建议。”
李德尔斯疑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您并不缺少资金。”
“是的,我的确并不缺少资金,但是我缺少巨额债务啊!”
李德尔斯并不明白杨洪森的意思。
杨洪森在国内摊子虽然摆的很大,但是因为垄断经营的规模扩大,赢利逐年增涨。美国的产业经营状况稳步增加,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杨洪森实际上还有余钱玩金融股票,甚至借给莫斯科,这说明杨洪森对华尔街资金的依赖越来越小,而杨洪森与华尔街银行家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非感情的基础。他借的钱越多,他就是上帝,他借的少,他狗屁都不是。另外,两江集团的每年的赢利实在惊人,他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债务,减少账面上的利润。富可敌国在中国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做人要低调。
英荷—壳牌公司亚太负责人莱尔斯来到北京,他首先与李德尔斯接触,转达英荷—壳牌公司希望加入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的勘探项目,并且希望能获取一定份额的股权。
1...888990919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