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吾爱杨
“那敢情好,要是你瞎折腾都这样,那我可希望你多多折腾了,这么地吧,以后你再想瞎折腾的时候,叫着我,我跟你一起折腾。”作为滨海市领导班子中重要的一员,能看到市旅游业开发出了一个新项目,不管是民生上还是政绩上,都是极其好看的,于书记又怎能置身事外?
“那于……叫您书记太见外,我叫您于大叔可好?”也不管他答不答应,韩俊自来熟地说道:“以后再有啥好项目,我一定叫着您一块。”于书记的那番话自然让韩俊喜出望外,这张虎皮可是能拉好大一面旗的。
“那我拭目以待喽。”于书记心下有些好笑,点点头。
或许正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于书记的平易近人让韩俊一时间忘了他的身份,直以为他是个邻家大叔一般。在面对于书记的时候,韩俊也没有普通人见到上位者的那种拘谨,应答起来好不露怯。而他的这种随意大方的表现,也让于书记暗自点头。
可是韩俊依然有些疑惑,因为于书记临走时,问了他一句:“陈老身体还好吧?”
这个问题问的韩俊一头雾水,可看到他一脸懵懂的样子,于书记只是若有深意地笑着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城府不错。”这莫名其妙的话,让韩俊更加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了。
只是,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被韩俊抛到了脑后,今天的开业庆典很成功,所邀请的各大领导和媒体悉数到访,而于书记当着媒体的面,对绿石博物馆大加赞扬,给出了“绿石博物馆将成为崂山的第二张名片”的高度评价。当即指示陪同来访的旅游局的相关部门,协同做好外地来滨海的游客的宣传工作。
韩俊深知,当这句话被媒体宣传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所带来的会是一个怎样火爆的场面。与风管委和旅游局配合,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自己的绿石博物馆必将是首先被推荐的景点之一。虽然当初跟老朱商定了,免费参观,可来到这里不买上几块正宗的崂山绿石,又怎么能叫“不虚此行”呢?
当然,韩俊虽然年轻,可笔记上大量的记载多多少少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当开业庆典一结束,在各大媒体单位和领导们要离去的时候,韩俊悄悄着人给到访的每一人都送上了一块盛放在木制锦盒里的绿石工艺品。
那些“白菜”、“如意”、“弥勒”、“观音”、“麒麟”都是以上等的绿石石材雕琢而成,它们的价值早在参观的时候就被众人熟知,毕竟那价格牌可就摆在了展品旁边。体积不大,最大的“弥勒”也只有篮球大小,标价却高达500多元!
本来领导“莅临指导”了某单位,该单位送上点“心意”已经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只是这个“心意”不仅价值不菲,格调也雅致,让一众来访的领导实在难以推辞。
只是当媒体们发现居然也有自己的份,他们就有些受宠若惊了。本来,按照惯例,他们自然也会得到一些相对有特色的小礼物。却实在没有想到,绿石博物馆居然有这么大的手笔!很自然的,当绿石馆开业的这条新闻出炉之后,任韩俊也好,朱培江也罢,都不难想象其中的溢美之词。
不过一来一回就送出五十多块工艺品,着实让白猛心疼不已,他从开工就一直在这里,说是元老也不为过,这半年的时间,五十多位工匠加班加点的雕琢,同级别的工艺品也只做出了两百多块而已,韩俊一出手就是五十多,在白猛看来,他颇有种“儿卖爹田不心疼”的意味。
只是时候他的这种做法被朱经理大大的赞了一番之后,白猛也就无所谓了,既然两个老板都愿意这个干,他这个打工的还操的哪门子心?
*********
“哎呀,老韩,你是不知道,今天可热闹了,没想到市里的领导真来了,还有那些记者,啧啧,这次可真是出名了。”晚上回到了家,兴奋的金芳喋喋不休地跟韩世鹏讲述着今天的“盛况”,当年在公交公司的时候,她见的最大的领导就是自己车队的队长。两相一对比,那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韩世鹏对老婆这种“今天见了大世面啦!”的表现觉得很可笑,却又不好打击她,只是微笑着听她白话,直到吃过了晚饭,看过了电视节目,洗漱完了躺在了床上,金芳的喋喋不休依然没有止住的势头。
韩世鹏一脸纠结地说道:“小芳,这买卖是小俊的,你看你,好像比小俊还高兴,瞅着小俊没?不骄不躁,那叫有大将风度,这是随我。”
这话说完,立刻挨了金芳一记粉拳:“怎么说话呐你?我替儿子高兴不行啊?”翻翻白眼儿。
“那当初是谁整夜整夜担心的睡不着觉来着?”韩世鹏反唇相讥。
“那……我现在不担心小俊能不能还上钱……嘿,你不知道,今天……”
“啊呜……”韩世鹏打了个长长的呵欠,翻了个身儿,片刻便鼾声如雷。
重生记事簿 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火爆【求收藏推荐】
高考一结束,拼搏了十二年的学子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面对那无形的压力,终于不用面对那无穷无尽的题海,终于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尽情的享受一下这个无忧无虑的假期。尽管只有等到7月底放榜的时候才能真正决定他们的命运,可依然不能阻止学子们那自由萌动的心。
更有甚者,9号考完了最后一门,直接将所有的课本和习题当废纸卖掉,借以这种方式,来宣布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废品收购人员,不约而同地在这天大大的赚了一笔。
没有课业的负担,原本紧绷的神经总要找个地方来放松一下,而滨海市,虽然不一定是首选,却也是个有山有海的好去处。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成为惯例,也正是这高考结束后的首批旅游大军,才拉开了七八两月旅游旺季的序幕。
韩俊与朱培江,显然小看了新闻媒体的力量和旅游局的反应速度。
先说媒体,这段时间来,电视和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让绿石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管是对绿石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争相前来一睹这在北京扬名的崂山绿石的风采。
不说朱培江,连韩俊都没有想到他们临走时,自己送上的那小块绿石居然会收到这么好的回报。深究原因已经意义不大,此时的俩人只是享受着火爆人气带来的那种舒心的感觉。
开业第二天,整个儿博物馆内就人流如潮,本地的游人、外地的游客比比皆是,三千平米的大厅都略显拥挤了,这种火爆的场面实在出乎朱培江和韩俊的意料。
媒体的“免费宣传”功不可没,却不是唯一让博物馆人气火爆的原因,因为“绿石博物馆”虽然挂着“博物馆”的名头,前来参观的却是免费,这一来,直接让好奇的人们免除了后顾之忧,正所谓“既然免费,看看又何妨?”对于新奇的事物,任何人都会抱有一颗好奇之心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博物馆里不仅石头好看,更有众多的美女哦!
60名介绍员已经被韩俊冠以“绿石西施”的名头,她们衣着亮丽,笑靥如花,虽然人多嘴杂,却不厌其烦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着崂山绿石,当然,在韩俊的授意下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崂山绿石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当然,这个“绿石西施”的称呼,只是韩俊私下里跟朱培江俩人的笑谈,出处自然是鲁迅先生的“豆腐西施”喽。其实韩俊也明白,只要设身处地的一想,不难发现“绿石西施”的好处,高雅的环境、美观的绿石、养眼的美女,凑到一起,不心旷神怡也难啊。
只不过,这么高档的绿石博物馆,现在看起来却有点像菜市场一样,多少让朱培江有些纠结。
其实,不怪他纠结,实际上,如果博物馆全卖高档货,利润自然会高很多,但那样一来无疑会损失一部分的客户,毕竟展区有两层,有喜欢高档绿石的客人自然可以去二楼的精品展区,那里最普通的一块天然绿石,就要几千上万元。
而一楼的普通展区,大都是一些品质普通的雕刻工艺品。还有许多小巧的纪念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可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而且,当漂亮的介绍员小姐隐晦地提出了“升值空间”之后,不掏钱购买的人,还真不在多数。
92年年初上海热炒的股票认购证,弄的满城风雨全国皆知,买到的人欢天喜地,错失的人垂头丧气。在那个时候,“投资获利”这个还算新生的词语加深了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
来博物馆参观的很多人,实际上大都在新闻和报纸上了解过了绿石的价值,相对于其他名石,只要略作对比就不难想象出他日后的升值空间。即便不爱好奇石的人,买来当做一种投资也是不错的。
只第一天,博物馆的纯利润,就达到了五万元!
再说旅游局。
开业第二天,滨海旅行社计调部和策划部的两名主任就来到了绿石博物馆,约见了朱培江跟韩俊,商讨滨旅把滨海绿石博物馆列为崂山旅游路线的第一站。
这个提议自然得到了两人的认可,不过关于购物提成的事情,有些让韩俊略有不满,因为旅行社的两名主任,提出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购买一块崂山绿石,他们要分得10%的提成。
在韩俊看来,绿石馆的形式一片大好,即便没有导游带着游客前来参观选购,自己一样赚的不少,不过老辣的朱培江却不这么想。
组织了韩俊想要发作的念头,跟旅行社的两个主任砍起了价钱。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种事情天经地义,不是说你要10%我就要给你10%的。
显然,旅行社的人当初开出这个价格也没打着他们一定会同意的谱,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的提成标准定格在了2%,对于韩俊来说,这个价位尚可接受,而对于旅行社来说,虽然略低于其他商户给出的提成,但人家毕竟有市委领导撑腰,自己要的太过火了,也说不过去。毕竟如果一块绿石价值1万元,那他们还会获得200块的利润呢!
送走了滨海旅行社的两人,韩俊有些不解地问朱培江道:“朱叔,他们要提成为什么要给呢?咱们现在形式这么好,不用他们一样赚钱!”
朱培江笑着摇摇头,转而看着韩俊正色道:“小俊,你又忘了第一天去风管委的时候我说你什么了?本来这两天你表现的很成熟,我很开心,不过今天怎么又要犯小孩子脾气?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个道理也你懂的。你想想,旅行社一到旺季带的旅行团就特别的多,滨旅又是咱滨海最大的一家旅行社,咱们昨天刚刚剪彩,他们今天就来了,我说他们跟旅游局没关系,你信不信?”
“哦!”韩俊恍然,说道:“旅行团规模小的二三十人,规模大的上百人,都是些外地来滨海旅游的人,想想一般的家庭,没有余财谁会舍得全国各地到处跑?能跟着旅行团的,家里少说条件不错,而他们则就是我们潜在的客户?”
“孺子可教!”朱培江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笑。
ps:推荐一本书
《未世录》
书号:1446849
错离的时间,伪装的记忆,迷惘的人生,真实始终被虚假所掩盖――对!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重生记事簿 第三十九章 那一地跌碎的眼镜
博物馆开业几天来,朱培江才知道“忙”字怎么写。当博物馆还在建设的时候,他天天盼着博物馆开业之后,买卖大火,可现在看着博物馆里不断的人流,看着飞涨的业绩,他又有些头疼了。
虽然博物馆早就注册完了,但当时行动匆忙,地址并非在崂山景区入口,为了日后少些麻烦,必须要更改;电视台、报社给予的报道和评价那么好,不答谢一番,实在过意不去;“崂山绿石”的商标经过半年的等待,审计工作差不多也该完成了,也是到了领取证书的时候了。
但在国内,像这种事情如果在办公室谈,那效率用低下都不能够形容的,说是龟速也不为过。可在酒桌上,那便不一样了。是以,接下来的酒局,应酬,直把老朱喝的两眼四直,忙的脚不点地。
金芳在两位资深老会计的提醒下,去税务部门做了税务登记,毕竟92年,改革开放不久,政策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但如果一系列手续如果不齐全,让别人以为你获利途径过于诡异,安你个投机倒把的罪名,他们几个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尽管有着跟市委以及风管委的良好关系,但也不能妄自尊大目无他人不是吗?
只要做好了税务登记,往来账目清晰,照章纳税,任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本来当金芳看到那些诸如“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诸多名目的“苛捐杂税”颇感头大,可俗话说的好“买卖好,不在税上。”相比于博物馆火爆的生意,这点收税博物馆承担起来毫无压力。
白猛虽然挂着“总务主任”的名头,但是干的最多的事情,却是跟小六他们一起维持博物馆的日常秩序,现在是旅游旺季,每天的人流实在太大,可博物馆仅有5名安保,工作压力很大,博物馆里漂亮的介绍员,让游客赏心悦目的同时,难免被胆大的人讨两句口舌上的便宜,碰上性子烈的姑娘,少不了白猛他们去擦屁股,几番下来,每天白猛累的如同一条疲惫的狗。
绿石博物馆的火爆一时间让他们有些手忙脚乱,就好比幸福来的太突然,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虽然他们都知道,经过了前期无论借势还是造势的这几番准备,生意不会太差,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居然会这么火。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仅仅是个绿石的买卖,不会有多么的难办,可真到买卖干起来了,才发现,想办好一个企业并非那么简单的。不过,虽然辛苦,可看着生意这么好,账目上的盈利越来越多,大伙儿都是说不出的开心。
不过当所有人都在为绿石馆奔走的时候,始作俑者韩俊却令人发指地置身事外,仿佛绿石馆的兴旺与否根本与他一点关系也无。
绿石博物馆开业之后,韩俊又消失了几天,从金芳的口中朱培江得知韩俊期末考试了,而直到这会儿,朱培江才恍然记起,韩俊,还只是个高中生呀!放眼四顾,如果不是韩俊上蹿下跳地撺掇,或许自己的绿石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吧?他真的只是个高中生吗?还真就是了!
*************
日子一晃而过,进入七月下旬,一波波的游客从来都不会间断,赶上了“财季”绿石博物馆的生意一如开业时的火爆。
26号这天下午,韩俊带着白悦来到了博物馆,刚进正门,卫青元一眼就看到了韩俊,她凭着熟练的业务知识,和大学专科的学历,已经担任了介绍员的领班,统领60余名“绿石西施”。
见到韩俊,她快步迎了上来,双手按于小腹微微一弯腰,一个专业的礼仪动作,笑着问好:“小韩经理好!呀,这是您女朋友吧?真漂亮!”标志性月牙般的笑眼和爽直的话闹了韩俊一个大红脸。冲白悦讪笑一下,转而对卫青元挥挥手:“干活去干活去,别理我。”
卫青元掩嘴一笑,转身招呼客人去了。这会儿韩俊的身份已经在博物馆里传开了,在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的强大威力下,大家都知道,除了朱经理外,还有另外一个老板,就是当时给他们面试的那个年轻人――韩俊!不过当她们知道了韩俊的年龄之后,未免都有些“失望”,一帮“西施”们最小的也大着韩俊三岁呢。
因为,韩俊如此年轻就能成为这个博物馆的老板,让她们大跌眼镜的同时,“生不逢时”几乎成了这帮姑娘们这段时间茶余饭后的最大的话题。至于为什么,所有的姑娘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明说。
见她走远,韩俊松了一口气,本来他不想在假期里带白悦过来的,人太多,又闹,他的本意是等到旅游旺季一过,这里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那份典雅。
挠挠头,韩俊说道:“怎么样?没骗你吧,我那几天真是忙开业来着,你看,这么大的规模,又要安排岗位,又要招员工,又要跟相关单位联系……”
“好啦!我什么时候说不信你来着?瞧你说的。”白悦莞尔,看着韩俊纠结的表情,她的心里不知道怎么就是一阵好笑。
“呃……”韩俊屈着脸,心道,现在这么说了,那会儿又是谁一副不给你个交代就如何如何的样子了。
而白悦,不管是在电视上那惊鸿的一瞥,还是白猛回到家里的喋喋不休,都不能体现绿石博物馆原本真实的面貌,此番韩俊真的带着她来到了这里,她才真的感觉到了它的不同。生意好就不去说了,如果这里没有那么多人,它也是个相当雅致的所在。而这一切,居然有一大半是韩俊的!
此时的白悦兴奋的如同一个孩子,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拉着韩俊问东问西。本来介绍员见到客人到来,都会主动上前为其介绍一下绿石的相关知识,当然,更重要的还会提醒客人这石头是会“升值”的。不过当看到这个姑娘是由“小韩经理”陪同的时候,便知趣的没有上来打扰。
韩俊见一楼人实在太多,3000平米的大厅里,光游客就有两三百人,饶是绿石馆通风良好,还是有些热的。待白悦看够了,韩俊拉着白悦到了三楼的办公室,从冰箱里拿了两只“娃娃头”雪糕,俩人坐在桌子上,晃荡着腿,边吃边聊。
香舌在雪糕上轻轻一舔,那抹风情说不出的妩媚,咂摸着小嘴,白悦转过头来笑着对韩俊说:“韩俊,我算是知道,质量是守恒的。”
“恩!恩?”看着身边漂亮的女孩儿,韩俊一阵心猿意马,可回过神儿来,白悦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让他一怔:“什么质量守恒?咱班不是文科班么?”
白悦狡黠地一笑:“你还是挺聪明的嘛,只是用的地方不一样啊。要是你好好学习,成绩一定比我强,不过,现在看起来更好,哈哈。”
“呃……我当你是在夸我了啊。”韩俊道。
“恩,恩。当然是在夸你了。”
“对了,白悦,我有个东西送给你。”关于自己是否聪明的这个话题,韩俊实在没有信心跟她讨论下去,说着,韩俊从口袋里拿出了那枚早就准备好的小挂坠。
“呀,真好看,这个……也是绿石做的吗?”女孩子总是会喜欢一些小巧的东西,那枚挂坠一入眼,白悦的目光就再也移不开了。
“是啊,我托车间的老师傅帮着打磨的,你瞧,我也有一个。”韩俊挑起自己脖子上挂着的那根红绳,露出了里面那枚一模一样的挂坠。
“谢谢。”声如蚊讷,两个一模一样的挂坠,代表了什么意思?
“来,我帮你戴上!”也不管白悦同不同意,韩俊轻轻环过她修长的颈子,两个贴近的身体,一股幽香倏地钻进了韩俊的鼻翼,好不容易稳住心神帮她系好了那根红绳,韩俊心道:“我要是就这么搂上一会儿,她不会不高兴吧?”
依着韩俊的性子,想到,就要做到!
“咳!”只是,韩俊的想法还没来得及付诸于行动,办公室的门便被推开了,金芳似是嗓子有恙,轻咳一声,四下一看,好像刚刚发现他俩。“小俊,哟,白悦也来啦!吃饭了么?”
“我真!”韩俊在心里哀号一声,心道老妈早不来晚不来。
“阿……阿姨好!”白悦蹦下桌子,毕竟那样有些不雅,怯生生地问了声好。
“妈,都几点了,哪能不吃饭啊。”韩俊道。
金芳没理他的话茬,说道:“我听说你来了,过来看看,现在博物馆这么忙,没事儿多过来盯着点,哪有你这么当老板的?”当着白悦的面,金芳吧“老板”这个词咬的有些重。
“嘿嘿,我……”韩俊刚待说什么,桌上的电话响了。“我接个电话。”
“喂,你好?”
“小俊?”电话那头传来了韩世鹏的声音。
“啊,爸呀,怎么了?找我妈么?”
“不,我找你。”韩世鹏道。
“咋了?”韩俊听出父亲的声音有些不太一样,疑惑地一问。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个小时之内,给我回家!”韩世鹏用少有的命令的口吻对韩俊说道。
“啊?”刚想问出了什么事,耳边却传来了“嘟……嘟……嘟”的忙音。显然,老爹扣了电话。
韩俊凝固的表情落在了身边两个女人的眼里,金芳问道:“怎么了?你爸说啥了?”
挠挠头,韩俊疑惑道:“不知道啊,我爸让我赶快回家。”
“那你还不赶紧回去?”金芳催促道,转头跟白悦说:“小悦,你跟俊俊一起,晚上不忙走,在家吃饭。”
“阿姨……”
不容白悦拒绝,金芳道:“别这那的了,你也老久没过来吃饭了,让白猛回家说说。”
“哦。”弱弱地应了一句,这对金童玉女便一同走出绿石馆,乘车返回市区。
********
在路上,还在疑惑的韩俊,面对白悦的疑问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一回到家里,他便明白了……
“周老师!?您……怎么来了?”韩俊见班主任周正良正跟父亲面对面坐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可看父亲肃穆的脸色,韩俊心中惴惴,显然他没说好话!
白悦一见周正良也在,下意识地想走,可当着韩俊父亲的面,这样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有些失礼了。
“韩叔叔好,周老师好。”既来之,则安之,周正良也曾经去她家家访过,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周正良看到白悦居然也来了,而且看那样子跟韩俊的家人还很熟,心里暗自叹息一声,微微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过来,坐。”韩世鹏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冲韩俊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