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女王不在家
一时又道:“你刚刚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这个地方叫清河,一大片全都是纺织厂,三大纺织厂就在这里,他们做羊毛羊绒类的衣物和制品需要大量的羊绒,而咱们的羊绒虽然短一些,但各方面的指标好,需求量非常大。路哥那里生产的羊绒比咱们的羊绒长,所以也就比我们的贵不少,别人生产的下脚料羊绒不如咱们的纯度高,这就是咱们的优势,没有人能比,我们恰好抓住这个机会,狠干一场就行了。现在这条道走通了以后,咱们躺在那里都能挣钱。”
冬麦听着沈烈分析这些形势,她知道沈烈说这个是想让自己开心,她也确实开心了,能有很多钱挣,想想都满足。
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财迷,想挣更多钱。
有了钱怎么都行,所有受过的苦处全都值得了。
沈烈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女人,她被自己说得挽唇轻笑,这么笑着的她,恬静而温柔。
这让他再次想起他最初见到冬麦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的冬麦漂亮好看,但总带着一丝青涩,看着他的眼神也有些怯生生的,但是现在,这青涩被沉淀到了骨子里,成为了女性特有的沉静和温柔。
他心里便生出一种怜惜的情绪,他想自己出这些事儿,她不知道担心多少,她现在跟着江春耕跑过来,怕是在老家根本已经按捺不住了。
什么不知道的状态更会陷入提心吊胆中。
当下低声问道:“给我说说你这里到底怎么回事儿?”
刚才她说了,但是说得不那么详细。
冬麦便靠在沈烈胸膛上,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完了。
当她提到自己终于拿到了介绍信,高兴得要命,结果却发现介绍信不见了的时候,沈烈微微蹙眉。
冬麦叹了口气:“其实我怀疑是陆靖安,但是当时太急了也没有什么证据,只能算了。其实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也是我们运气好,这个时候正好新的二十四条政策出来,咱们算是赶上了,要不然的话,没介绍信,又没有新的政策出来,那这次真是完了。”
沈烈:“这就说明我们吉人自有天相,天不绝我们的路,至于那一个介绍信,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这么没了,肯定是有原因的,既然已经报案了,那等回去我们再问问案件的情况。”
冬麦点了点头说:“陆靖安现在和我同学孟雪柔在一起,他们马上又要结婚了。”
孟雪柔家境这么好,冬麦总觉得陆靖安除了喜欢孟雪柔,也许也看中了孟雪柔的家境,但是人家谈对象的事,她也不好瞎猜什么,只是自己心里感觉罢了。
沈烈冷笑了一声:“陆靖安这个人心思挺深的,你还记得那次吗,当时我们去找王书记,恰好遇上他,王书记我们面前说了他几句,他肯定觉得受到了羞辱,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这个人的野心就膨胀起来了,现在碰到了孟雪柔这架梯子,当然是顺着杆子往上爬。”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也就是这一次,他正好是碰上了,给我们使个绊子,以后也未必就有机会。”
冬麦轻点头,她想起自己怀孕的事情,其实想告诉沈烈,不过张嘴的时候竟然有点近乡情更怯的羞涩。
她抿唇犹豫了下,才故意说:“当时我哥突然带着我回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沈烈看她这样,倒像是在卖关子,便顺着她的话问道:“我想不出来,所以到底是怎么了?”
冬麦边轻轻地笑了:“我当时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想去医院检查检查。”
沈烈一听这话,顿时皱眉:“怎么了?是后来检查了吗?身体怎么了?”
冬麦笑着看向他:“现在结果出来了呀,医生说我怀孕了。”
沈烈愣了一下:“什么?你说什么?”
看着他这样,冬麦笑得清甜,眼睛里跳跃着的都是发亮的星星,她笑望着他说:“你没听懂呀,没听明白?那我不说了。”
说着她就要躺下:“我累了要睡觉了。”
沈烈却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将她定在那里,俯首下来,四目相对,郑重地道:“你刚才说,你怀孕了?”
冬麦轻轻地点头。
沈烈显然是受了不小的震动,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突然激动起来,一把将她抱住,狠狠的抱住她:“你竟然怀孕了。”
这个消息太突然,砸得他心里瞬间迸发出喜悦。
其实如果冬麦真的不能生,他确实可以不在意,没有就没有,毕竟孩子也不是说最重要的。
但是既然冬麦能生,他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属于他和冬麦的孩子,而且他也确实明白,在冬麦的心里,她也是渴望的。
现在冬麦怀孕了,而且是在他顺利地将那批货物交付了的时候怀孕了,一切就太顺利太圆满。
想到能有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孩子,沈烈抱着冬麦,几乎不舍得放手,那么一个血脉,会将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过在巨大的欢喜之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冬麦现在才怀孕,是不是应该小心着点?
他并不太懂这个,不过好像以前隐约听战友提到过,他连忙放下怀里的冬麦,扶着她,让她坐在床上:“你现在怀孕了,一定要小心,不能累着,也不能心情不好。”
他突然想到:“怎么还跑来首都?这一路颠簸,万一对孩子有什么不好呢,你赶紧休息。”
一时又道:“你还是小心一些,情绪不要太激动,你也应该增加一点营养,我给你倒点水吧,或者再吃点水果?”
他又是这样,又是那样,竟然是没有主心骨一样团团转,冬麦没有说话,就看着沈烈笑,她发现现在的沈烈有点不知所措,可能是太开心了,激动的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像他这种仿佛永远冷静的人,竟然也有这个时候。
她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哥一路上照顾着,他也担心我出什么事,处处小心,再说,哪有那么寸呢,我这不是好好的?”
说着间,她抿唇,解释说:“我也是想着,如果闷在家里,我胡思乱想提心吊胆的,还不知道担多少心。”
过来首都,亲眼看到他,听他说说情况,哪怕身体上稍微辛苦一点,但心里放下了,也就没事了。
沈烈想想也是。
只是却由此想到,她这段日子因为自己担惊受怕,又为了自己奔波介绍信的事,不知道多少辛苦和操累,不免内疚,当下拿了玫瑰香的葡萄来喂她:“挣到这笔钱,我们也有些本钱了,后面我们就保守一些,稳打稳干,不会再出这种事让你提心吊胆了。”
冬麦享受地咬了一口葡萄,那葡萄很小,但甜,咬开清甜的汁液便往外冒,她笑着说:“那是当然了,咱有钱了,政策也放开了,以后还不是随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沈烈又想起来饺子馆:“饺子馆那里,等回去后,你也少操些心,免得累着。”
冬麦无奈看他:“其实也没什么,我二嫂天天饺子馆忙乎呢,我哪有那么娇气。”
沈烈又喂了她一口葡萄:“现在计划生育,前年才把这个订为基本国策,一个家庭只让生一个孩子,你别看现在农村还随便生,估计过两年就得严格起来了,听说现在城里,已经很严格了,我估计我们也就要这一个孩子,一辈子就一次的事,小心点也没什么。”
冬麦:“到时候再说吧,不过过年做糕点的事,我原本打算做,暂时先算了,等生下孩子后,有的是时间,也不急在这一年。”
沈烈点头:“是,既然怀了,还是身体要紧。”
当下天逐渐暗了下来,外面打球的小孩子也散了,招待所里安静了,夫妻两个也没什么事,干脆躺在床上,说着话,说挣钱了如何如何,又说生了孩子如何,想要个男孩还是女孩,就这么随意地说,所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都在往外冒,以前觉得不可能的,现在却仿佛伸手一抓就能得到了。
睡着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到了第二天,冬麦自然醒得晚。
沈烈的意思是,既然来了首都,大家干脆在首都玩玩,江春耕没什么意见,司机也挺高兴的,送一趟货,挣到了外快,而且还能不花钱地旅游。
沈烈本来想着可以爬爬长城,不过冬麦既然怀孕了,自然是找那些不累的,于是一起过去了颐和园逛了逛,吃了一顿炸酱面,又过去天安门广场,看了英雄纪念碑,看了国旗,算是不白来首都一趟。
在广场,大家还照了相,各自分别照了单人的,后来冬麦和沈烈合影,又大家一起合影了。
合影后,人家要了通讯地址和邮编,说是以后给寄过去。
看完这些,其实也不少了,还有些时间,江春耕和司机晚上再去看看南锣鼓巷,沈烈怕冬麦累着,就没去,先带着她回去。
其实冬麦竟然觉得还好,也许是知道沈烈没事心里踏实了,也许是见到这些新鲜的心里激动,她竟然不觉得累,不过沈烈还是怕她太辛苦。
他安慰她说:“以后我们要经常给首都绒毯厂供货,而且我还想着,除了首都,还会去上海跑跑,出来的机会多得是,等我们以后孩子生了,我们一起出来,全国各处都走走,不在乎这一次。”
冬麦点头:“好!”
沈烈又一想:“不过我们孩子生了后,谁来照顾孩子?咱俩都挺忙的。”
冬麦一愣,这是一个问题,她想了想,在农村里,好像不是当娘的自己照顾,就是婆婆帮着照顾,但是沈烈没父母,所以只能自己一直照顾?
她知道自己二嫂自从生了孩子后,一天到晚就不能干别的事了,要一直围着孩子打转,她也喜欢孩子,也会陪着孩子,但是要说别的什么都不干,整天在家照顾孩子,一直这么几年,也不太可能,毕竟饺子馆那里需要人,将来她还想做糕点买卖。
沈烈看出冬麦的意思,他也知道冬麦在做糕点和饺子馆上的心气,他便安慰:“我们可以物色下,在村里靠谱的媳妇中找一个帮一下我们,做饭洗衣服还有一些别的什么零碎,帮我们干了,偶尔我们太忙的时候也帮我们带带孩子,等大一些就好了。”
冬麦想了想:“可以,其实胡翠儿就不错,刘金燕还挺有野心的,一门心思想挣钱,估计不行,但是胡翠儿就是愿意守着家的性子,如果看做这个能挣钱,她肯定愿意看,这样她还能顺便看着她自己家孩子。”
沈烈笑了:“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挣到钱,许多事情也都能解决。”
回去路上,恰好路过一家烤鸭店,沈烈便带着冬麦吃了,怕她觉得油腻,特意多要了一点黄瓜和葱丝,不过还好,有酱这么沾着,她也没觉得难受,竟然吃得挺香的。
晚上休息,第二天,沈烈带着冬麦过去了王府井步行街,逛了百货商场,给冬麦买了一些衣服,给冬麦娘家的人买了各样礼物,买了老布鞋,又买了袋装的烤鸭,以及其它一些首都特产。
冬麦感慨:“太多了,带回去都费劲。”
沈烈:“放心,咱们人手多,不怕提不动。”
买完东西,沈烈又去了一趟绒毯厂,这才知道,人家已经把钱给汇过去了,只等着沈烈过去陵城的邮局去取了。
冬麦听到这消息,自然高兴,第二天买了火车票,几个人就回陵城。
路上,自然大包小包的,好在有司机老陈和江春耕在,三个大男人,不怕拿不了。
到了陵城,沈烈还是怕冬麦累,就去招待所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去,至于那些东西,该送给老陈的,让老陈带着了。
在招待所住下后,江春耕犹豫了下,说:“我先过去一趟彭厂长那里,和她说一声吧?”
冬麦忙道:“这是应该的,哥你先去和彭姐说一声,我今天累了,明天我也过去,人家为了咱家的事跑了好几趟,应该好好谢谢人家。”
她和沈烈也给彭天铭买了礼物,是一袋烤鸭和一块真丝的围巾,那围巾很贵,花了一百多块钱,不过彭天铭帮了自己不少,以后也有仰仗人家的事,生意场上的朋友,花一百多也不算什么。
就这,还怕人家看不上,可是别的也没想到什么好的,特别好的都是进口的,外国进口的都去友谊商场,需要外汇券,他们哪里弄外汇券呢。
江春耕点头:“行,我先和人家说一声。”
说着,他看向沈烈:“我是想着,现在你们这里也顺利起来了,我就跟着你们干吧。”
沈烈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想到江春耕竟然直接说出来了,本来他想用一个委婉到更体面的方式邀请江春耕和他一起。
沈烈有些意外,不过更加意识到,现在的江春耕,可能确实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他忙点头:“哥,冬麦现在怀孕了,不敢让她辛苦,我这里确实很忙,如果哥能加入,和我们一起干,那真是求之不得,毕竟外人再好,也没有自己亲戚更放心。”
江春耕:“我今天就和彭厂长说一声。”
沈烈:“好,那你先说,明天我们再过去拜会彭厂长。”
江春耕点了点头,便告别了沈烈和冬麦,坐着公交车,过去郭天铭的工厂。
到了那里后,他站在工厂门前看了看,才进去,进去的时候遇上工厂的小胡,看到他倒是挺高兴的:“江哥,你回来了啊,太好了,我这几天正说呢,不知道你啥时候回来!”
江春耕:“彭厂长呢?”
小胡:“在办公室呢,我们才进了一批羊毛,是托关系从内蒙搞到的,挺不容易的,彭厂长正研究这一批羊毛应该怎么分梳。”
江春耕便过去了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彭天铭正握着笔,皱着眉头,在纸上写写画画,她面前桌子上一把羊毛,估计正分析着这羊毛的特性。
她听到动静,抬头,就看到了江春耕。
才从首都回来的江春耕,好像更黑了一些,穿着一件应该是从首都才买的宝蓝色新衬衫,包裹着着健康壮实的身形,倒是脱了几分糙感。
彭天铭笑了笑:“回来了?怎么样?”
江春耕老实地站在办公桌前:“交货了,人家也把款子汇过来了,挺顺利,估计接下来沈烈要扩大规模好好干了。”
彭天铭手里拿着一个圆珠笔,轻轻敲打着桌子:“那真是不错,冬麦这下子不用担心了。”
江春耕:“彭厂长,我给你说个事。”
彭天铭微微后仰,靠着她那真皮的座椅,淡淡地看着江春耕:“你说。”
江春耕:“我妹妹怀孕了,接下来不敢让她辛苦,沈烈这里也打算再上一台梳绒机,大干一场,还有饺子馆那里,也怕忙不过来,实在是需要用人,所以我想着,过去帮帮他们。”
彭天铭从听到这话,脸上就没什么表情了,就那么淡淡地看着他。
他是站着的,她是坐着的,但是她的眼神中,却是居高临下的轻淡。
她手里依然握着圆珠笔,那笔在她手心轻轻地转。
江春耕低着头,没有看彭天铭:“彭厂长,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我在你这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挣到了一些钱,非常感谢你。”
彭天铭唇边泛起一个笑:“不用客气,你干了活,付出了,你得到了,是应该的。”
江春耕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会,才抬起头。
他当然看到了彭天铭眼中的不屑,不过他心里并没什么波动,这都是预料之中的。
彭天铭却突然道:“你去把王会计叫来,让他给你结算这个月的工资。”
江春耕:“不用了,我也没提前和你说声,这个月也就十天,不用结算了。”
彭天铭挑眉:“也对,你妹妹妹夫赚到钱,你眼里也没这几十块钱工资钱。不过,我彭天铭做事从来都是有一说一,不会欠别人的。”
江春耕听她这么说,也就道:“好,那我去叫王会计。”
当下低头出去了。
彭天铭等到门关了,将那圆珠笔戳在了办公桌上,嘲讽地挑眉:“这都什么破玩意儿,滚就滚,谁稀罕呢。”
戳完后,她冷静了一会,继续拿起圆珠笔来打算写自己的计划,不过却发现圆珠笔被她这么一戳,笔芯上的笔珠竟然跑出来了,她便拿起笔珠要重新装进去。
不过并不好装,看了看办公室里,一时竟然没别的笔,也真是无奈了。
就在这时候,江春耕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王会计。
王会计已经很快地算好了该给江春耕的钱,江春耕一个月现在是三十块,他这个月干了十二天,所以应该给十二块。
彭天铭听了,点头:“再多给十块。”
王会计愣了下,点头:“好。”
江春耕:“为什么多给?”
彭天铭抬起头,淡淡地看着他:“你是我工厂的工人,上次帮我打了一架,算是额外的工作,这十块是给你的打架钱。”
江春耕摇头:“那个不用给钱。”
彭天铭严肃地道:“我这个人一码是一码,从来不欠人情,能用钱解决的,我就喜欢用钱解决。”
江春耕默了片刻,终于道:“好,那我收着。”
彭天铭交待王会计:“去给他开工资吧。”
王会计点头,当下就要和江春耕一起出去。
谁知道,彭天铭突然道:“王会计,今天的工资也给他算上。”
王会计愣了下,点头。
江春耕皱眉:“不用了,今天我没干什么——”
彭天铭招呼:“过来,帮我把圆珠笔修好,算你多一天工资。”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 114 章
第 114 章
第114章衣锦还乡
沈烈先过去邮局, 汇款单还在邮局,没送到村里, 他拿了身份证和村里的介绍信给人家看, 拿到了邮局汇款通知单,又取了钱,带着钱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 冬麦正叠衣服, 听到动静,回头一看, 就见沈烈很随意地提着一个包, 包里鼓鼓囊囊的。
等包裹拉链一开, 一摞摞的钱就哗啦一下子出来了。
冬麦都看傻了:“你就这么拎着回来了?”
沈烈笑着说:“放心好了, 我就这么拎着, 没人想到这是钱, 谁能有这么多钱,还这么拎着。”
七万块,崭新的票子, 就这么拎着, 不知道的估计以为他是买了玉米或者什么的, 反正不会以为是钱。
冬麦拿起一沓来, 检查了检查, 数起来都带着脆响,看着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一下子七万块, 多少人干一辈子挣不到这么多钱呢!”冬麦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她发现难的时候, 喝口凉水也塞牙,但是顺起来, 那钱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家里来。
简直是天上掉钱呢。
“你哥也跟着我们一起干的话,我再去买一台梳棉机,改造了,咱两台机器一起干,再买一辆小货车,让你哥学开车,到时候我负责跑外面的业务,他负责支应家里这一摊子事,收送货和管理梳绒工,这样你就能省心了,我们加油干,用不了几年,钱滚钱,这买卖就做大了。”
冬麦听着只觉热火朝天,还能说什么,也只有点头的份了。
两个人说着话,江春耕回来了,这个时候冬麦也休息够了,沈烈便提议出去走走,顺便吃点东西。
江春耕自然没意见。
三个人往外走,来到了夜市,现在夜市上小摊不少,找了一处,要了两瓶燕京啤酒,一盘煮毛豆,一盘切的下水,一碟子老醋花生,外有一盘炒螺蛳。
心情好,坐在那里吃着喝着,难免说多了,沈烈便和江春耕提起一起干的事,江春耕当然同意,于是提到了分成。
沈烈的意思是,一切本钱和机器都是他提供,江春耕只负责干活,到时候分给江春耕两成。
江春耕这段时间跟着彭天铭干,大概也知道了,梳绒这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梳绒机转起来,哗啦啦的都是钱,挣的那个钱,足以让人看傻眼,那不是一般摆小摊的人能想象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挣钱的买卖,大家没全都抄家伙上呢,因为门槛哪,梳绒机好几万,哪是一般人买得起的,沈烈将梳棉机改造梳绒机费了多少功夫?顶着多大压力?这还是他能干有技术才熬出来了。
就算有了梳绒机,买羊毛买下脚料那都是本钱,五六块一公斤,你不可能只买一百公斤,那都不够折腾的,所以一般人根本没这个本,也做不起这个买卖。
沈烈现在摊子都支好了,眼看着梳绒机哗啦啦地往外转钱,拉自己入伙,给自己两成,这是自己占大便宜。
所以他想了想,说:“直接给我两成,不合适,毕竟我要啥没啥,也就是一点力气,给我一成吧,不然我真没脸跟着你干了。”
沈烈见此,也不多说:“行,依你,一成。”
其实这梳绒的买卖,干到现在,沈烈一眼看到的都是钱,后面挣不完的钱,满地都是钱,当钱多了,一成还是两成,没什么要紧的。
江春耕是冬麦的亲人,他自己没亲人,也就愿意把冬麦的亲人当自己的亲人看待,在亲人的分成问题上,他并不吝啬。
毕竟,他和冬麦,就算加上冬麦肚子的孩子,又能花得了多少呢。
一成的分成,大家都没意见,江春耕的人品也信得过,买卖上一下子多了一个助力,沈烈这下子放心了。
家里买卖越做越大,还是担心有人起歹心,自己出门,有江春耕在这里罩着,谁还敢动什么歪主意。
沈烈道:“我家里那杆猎枪,回头哥好好琢磨下,拿去打个野味,练练手,好歹也让人长长眼。”
江春耕明白:“行。其实以前生产队里有这个,我摸过,就是不熟,那个好上手。”
1...7172737475...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