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无尽梦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的印迹
除了刚刚路过的骑兵,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黄志从未遇到这样的唤醒方式,只好向队长求助,“这是什么地方?”
司马富强盯着远去的骑兵背影,“嘿,来到我的主线了,隋唐。刚才过去的那队,正是隋炀帝手下的骑兵,我认得他们的装备。”
“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黄志还是比较关心这个。
“主线战争梦境除了开头几场,后面基本上就不再发布任务了,你只要选择好自己的阵营,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自己去发掘提升评价的条件。当然,偶尔也会有阵营主君或者将领会向你发布一些任务,但完成与否只是影响你与他们的亲密度及阵营贡献度。”
司马富强的解释对于黄志等于没说,隋末天下农民起义大潮那可是比三国初期还要乱上几分,黄志一个初来乍到的实在是摸不着头绪。“哦,那现在是那场战争?”
“我的隋唐主线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场,此时是大业十三年,也就是617年,杜伏威刚刚于正月于江都击败隋军陈陵之后。至于接下来是哪场战争,说起来我也不知道。”司马富强尴尬地挠挠头。
见到这外表粗豪的汉子露出少有的害羞表情,黄志不免有些意外,“你不是战争史专家么?怎么会不知道?”
“嘿,我知道他为什么不知道!”张伟的话像绕口令,但是比这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能猜出司马富强的烦恼,这可不容易,至少黄志还做不到。
见到二人都看着自己,张伟笑了笑,“我可是隋唐迷啊,士心你忘了吗?小时候我就喜欢听田连元说的《隋唐演义》,虽然那不是正史,但也不影响我对这一时期的了解。”
“哦,说说看。”作为一个研究正史的人,司马富强也想听听一些非官方版本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与评价。
“你说现在是大业十三年初,杜伏威于江都击败陈陵,我就明白你的烦恼了。此时摒弃那些名气不足的义军,隋末三大起义势力都出现了,最大的是翟让的瓦岗军,其次是窦建德割据河北称长乐王,最后是这杜伏威的江淮军,再加上隋军,这就有四大阵营。且这四大阵营正是战事不断地时候。马强你是否在烦恼选择哪个阵营呢?”
“怎么没有李世民呢?”对于隋唐时期,黄志的概念只有李世民而已。
张伟讪笑地看着他,“李世民啊,这时候就算是他老子都还只是个太原留守而已,没他什么事。”
“我确实是在烦恼这个。”司马富强点着头,“但凡说到隋唐,人人都知道要加入李世民阵营,然而此时的李渊还未起兵太原,根本不存在这个阵营。准确地说,在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太原起兵之前,李世民都只是隋阵营的一员。我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晃悠半年,只为等李世民出仕。”
“我也明白了。”虽然对于隋末的历史不甚了解,但黄志对唐朝却是清楚多了。“如果说三国时期的阵营一目了然的话,那么隋唐时期的阵营是处于一种持续变化的状态。目前的李世民算是隋阵营,而大业十三年七月之后,他就是李唐阵营。而到了618年,李渊称帝之后,唐朝建立,李唐内部又分化出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不同阵营来。”
其余两人纷纷点头,看来黄志也不是全然不懂隋末的历史,也知道些其中的门门道道。
司马富强见黄志也明白了,那后面就好办多了,“按理说,现在加入隋阵营离李世民最近一些,但事实绝非如此。先不说李渊是叛隋称帝的,隋阵营的好感度贡献度肯定不会被李唐继承。光是大业十三年这几场战争,隋军几乎都是有败无胜,可够咱们喝一壶的。”
“你能不能说简单点,现有的四大阵营是不是都要灭亡?”想想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多余,黄志连忙改口,“我是问在李唐阵营出现之时,除了隋阵营,还有那支立刻灭亡的?”
意识到黄志有了某些朦胧的想法,司马富强赶紧为他解释,“按顺序来说吧,隋阵营肯定是在618年第一个灭亡的,杜伏威在619年降唐,窦建德则坚持到最后,是621年。而瓦岗军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617年11月翟让被李密所害,隔年李密投降李唐,但到了年底便又叛出,随即被灭,瓦岗军成为历史。”
按司马富强所说的情况,杜伏威最终并入李唐阵营,所以江淮军的贡献度和好感度势必与李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此时加入江淮军阵营既顺应了时代的大趋势,又能为加入李世民阵营做准备。不过为何司马富强还要如此犹豫?
看出其中的问题,黄志问到,“你说在隋唐主线里遇到了另外两镇的梦中人,那么他们也在争夺江淮军阵营吧?”
“是的,我说过的那支北原镇的小队目前实力占优。不过由于当时我拒绝加入他们,所以杜伏威的江淮军阵营我是混不下去了。喏,现在被赶到这荒郊野地里来了。”对于黄志能这么快地看出问题所在,司马富强相信他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黄志脑海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你们两个说李密曾加入李唐阵营一段时间,那瓦岗军我记得不止他一个名人吧?”
“对,除了翟让、李密,瓦岗军比较出名的还有后来改名李绩的徐世绩和王伯当。”就算不是为了自己的隋唐主线,司马富强对于这些东西也是研究透了的。
“李绩,这个名字很熟悉呢……”黄志努力地回忆。
张伟忍不住提醒他,“当然熟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英国公李绩啊!”
黄志恍然大悟,“那就是了,放着这么一尊大佛的腿你不去抱,想什么杜伏威呢。”
司马富强张大了他本来就不小的嘴巴,“加入瓦岗军,走李绩路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绩之于瓦岗军,那可是创始人之一,十七岁便隋翟让起义,能征善战。翟让死后又隋李密,贯穿了瓦岗军的整个历史。期间不止一次地挽救翟让、李密和瓦岗军,两代瓦岗军领袖都对他言听计从。培养他的好感度和贡献度便是等同于整支瓦岗军的。
还不仅如此,在加入李唐势力之后,不止位列凌烟阁,受封英国公,还被李渊赐姓李,位列三公,出将入相,深受李唐前三朝皇帝的倚重,可谓一生风光,享年七十五岁,在那个年代也是高寿。
真如黄志所说,放着这么一尊大佛的腿不去抱,何必与北原镇争夺一个不受李唐器重的杜伏威。
如果说在李绩那里培养的好感度与贡献度,能够先被李渊,后被李世民阵营完全兼容。那么杜伏威的江淮军贡献度在李渊那里最多只能打个五折,到了李世民那里,根本就什么也不是。要知道晚年杜伏威不但不受器重,还因江淮军旧部谋反而备受猜疑。
茅塞顿开的司马富强大手一挥,“走,我们找现在的徐世绩去!”
此时由于承续前一次隋唐主线,司马富强还是个刚刚被逼离开杜伏威阵营的一介流民,在江都附近无处可去。而瓦岗军此时已经离开以前活动的永济渠一带,于大业十二年十月刚刚击败隋将张须陀,攻下了荥阳,在距离江都约一千公里左右西北方,只要沿着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北上就能找到。
既然确定了加入瓦岗军,那么接下来必然是李密攻打兴洛仓并且开仓放粮的一战。与此同时,杜伏威的江淮军阵营也正在忙着攻略高邮、历阳等重镇,北原镇的那些人自然是不会再来搅事,正好让东海镇的三人好好地培养与李绩的关系。
这时候隋末四大阵营中,也就窦建德稍微清闲一点,而且也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不过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也知道去他那里只有死路一条。
只要过了这一年,到618年5月李渊称帝,隋唐主线正式进入初唐阶段,李家三兄弟的阵营争夺将成为新的热点。而李绩也将正式被划入李世民阵营,随他连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园朗、辅公佑等势力。
可以说,黄志点醒了一直执着于现今四大阵营的司马富强,并且帮他找到了一条通往还未出现的李世民阵营的捷径。
自从大业十二年李密加入瓦岗军之后,这支势力便开始飞速发展,连连征伐。此时加入该阵营,正是狂捞李绩贡献度和好感度的大好时机,为届时在李世民阵营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尽梦境 第一夜 隋末选山头(三)
兴洛仓又名洛口仓,由荥阳往西行几十里,直到黄河与洛水交接处的南岸便是。此仓的选址可谓极佳,南下有通济渠,北上有永济渠,沿黄河往东可去海边,往西可去京城长安,就算要去不在黄河边的东都洛阳也可沿洛水逆流而上,可谓处于天下水路的汇聚之处,极大便利了城内三千仓窑储粮的进出运输。
可以说,兴建大运河虽然劳民伤财,也算是隋末农民起义大潮的导火索之一,但大运河却是惠及后人的好事,同时也令中国的水路运输业发展到了一个巅峰。
三人租船沿着邗沟北上,随后向西转入淮水,再顺着通济渠往西北去。至于川资么,在这隋末的乱世里,盗匪横行,只要三人愿意牺牲一点形象就成了。
司马富强虽然五大三粗的,长着一张抢匪的脸,但他可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人,比之黄志和张伟要斯文的多了。此时若是让他研究所的同事知道这家伙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末当了一名劫道的,恐怕会笑掉大牙。
至于张伟,这个退役军人去当劫匪也是有些不像话,正应了古人常说的穿上军装是兵,脱了军装是匪这一说。
唯独黄志还真有点像土匪头子身边的白脸狗头军师。
这三人随意打劫了一条过路的商船,得了些银钱,然后摇身一变又成了良民。由于三人彪悍,且极有分寸,只是索取些银两分润,不曾杀人越货,挺合当时的规矩,也就无人再去追究此事。
船走在大运河上,东海三人不由得要赞叹一番。虽然隋末遍地烽火,隋炀帝统治摇摇欲坠,然而他修筑的大运河确实意义重大。
大运河两岸都有御道并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那种感觉。御道两侧遍植杨柳,此时已近二月,柳树新嫩,且开始开花,不时有各种鸟儿嬉戏于枝头,此番场景之雅致不输于西湖美景“柳浪闻莺”。
若大运河仅仅是有美景,那不修也罢。实际上大运河的意义在于连接长江、黄河,不但沟通了南北商贸,更是令当时中国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得以交流。
虽然此时上至中原下至江南都是战火纷飞,然而这条大运河却依然是商旅往返,船乘不绝,仿佛太平盛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隋末的社会现状。
除了三大农民起义军,其实各地高举反旗的都是高门大阀与地方氏族。这些人仍受南北朝时期的影响,争权夺利,将大隋盛世搅得一团糟。也只怪隋炀帝过于激进,不注意调和与门阀贵族之间的矛盾,不体恤黎明百姓的艰辛,才致今曰隋之没落。
尽管各地乱作一团,但是一众势力又守着一份默契,便是维护大运河及各条水道漕运的顺畅,因为这是对所有人都有利可图的大好事。内陆地区的各势力需要通过快速地水运商贸来实现互通有无,而运河沿岸的势力则依靠运河通行所带来的丰厚的税赋回报发展自己的实力。
因此无论是谁敢于打破这种均衡去涸泽而渔,势必要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
隋炀帝挖通了大运河,成就了他人,惠及了后人,只毁了自己,只不知他是否因此而后悔过。
从江都往兴洛仓,坐船也用了几天,期间路上还经过位于通济渠尽头上的荥阳。此时瓦岗军正在荥阳整肃军队,似乎已经有了攻打兴洛仓的计划了。三人若是手脚再慢一点,就该错过这关键的一战了。
从荥阳转入黄河往西行半天便抵达兴洛仓,三人化身为南方过来的客商,来此处谈粮食生意。擅长“社交”的士心自然就是客商本人,而五大三粗的马强成了保护客商的保镖,而三人中真正的打手人韦却是个小伙计。改装之后的三人走在一起,倒也像模像样的。
三人来兴洛仓可不是真来谈生意的,而是应司马富强的要求来此探查。兴洛仓仓城范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仓窑,每窑藏粮食八千担,总计2400万担,是此时全国最大的粮仓,也难怪会被缺钱粮的瓦岗军盯上。
此时驻守兴洛仓的隋军并不多,千余人而已。不过瓦岗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扣除老弱病残,能够用得上的也就七千人左右。当然,要以七千人打下千余人把守的兴洛仓并不难,尤其这已经是一段盖棺定论的历史。
司马富强要做的,不过是锦上添花,顺便利用此战捞资本。
在兴洛仓城走了一圈之后,这座三人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又离开了。此时的隋朝气数已尽,隋军士气低迷,这三人的行为居然引不起他们的一丝警惕。而瓦岗军已经近在荥阳,也没有人想到兴洛仓可能被袭击,只留这千余守军继续应付了事。
坐船顺流而下回荥阳明显要快得多,只不过是个把钟头,三人又回到了瓦岗军的地盘上。此时自然又是由“人见人爱”的黄志出面与瓦岗军士兵交涉,很容易他们便见到了梦寐以求的李绩。
听说有人投奔,并且带来了一件大礼,此时还未改名字的徐世绩自然是不会错过。只不过当他看到两手空空的三人时,心里难免有些嘀咕。
看出他的疑虑,司马富强笑着对他说,“懋功先生可否遣人安排一张大桌,几担沙土,在下立刻将大礼献上。”
徐世绩将信将疑地安排手下去准备这些东西,顺便与看起来较为面善的那个士心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片刻之后,材料便已备好,到了这名为马强的汉子揭晓谜底的时候。徐世绩饶有兴趣的看着他抓起一抔又一抔的沙土往桌上堆放,看那样子就是一座沙盘。这粗豪汉子竟是看不出的手巧,随手抓起一抔沙土,掺点水在手里揉捏几下,往沙盘上摆去时,便赫然是一座山头或者一所房子。
一个钟头之后,随着沙盘的渐渐成形,徐世绩双眼发亮,眼前分明就是瓦岗军即将攻打的兴洛仓。对于兴洛仓的格局,瓦岗军也曾派人探查过,并且画了简图回来,却不曾见过如此精致形象的一座沙盘。
又呼唤来曾去兴洛仓探查过的手下来看过,都说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得到这样的肯定,徐世绩哪还有什么犹豫,大大地夸奖了三人一番,同时又令人赶紧去请来翟让和李密,一同观看此沙盘。
蒲山公李密此时新加入瓦岗不久,但已凭借荥阳一战获得认可,曰前刚刚说动翟让接着去打兴洛仓,此时见到这座沙盘,更是爱不释手。
“义士怎知我瓦岗要攻兴洛仓?”他心中仍有些疑问。
与人交流的事情,还是落到了化名士心的黄志头上,他转头看看徐世绩,在见到对方点头之后,才开口说到,“瓦岗新胜张须陀,得了荥阳。对于这近在咫尺的天下第一大仓,岂能无所图?隋军看不出,难道天下英雄也都看不出?”
“说得好!”李密信服,“尔等三人既是亲往兴洛仓一探,并为瓦岗献上此大礼,想必心中尚有见教,何不一并说来听听。”
这种事情自然由司马富强来处理,三人中就他最熟悉战争这些东西。司马富强起先已经凭借他的专属技能“沙盘推演”造出这么一座精致的沙盘,将瓦岗军诸位领袖镇住,此时他再出来分析军情,自然是没有人反对。
“兴洛仓周围二十里,不可谓不小,但城中仅驻守千余隋军,确实易攻。但若仅是如此,我等又何必专程来献上此沙盘。然兴洛仓离东都洛阳不过两百里,一曰之内,驻守洛阳的越王杨侗便可遣军来救。”
瓦岗诸人闻言都点头表示同意,这也是自去年十月拿下荥阳后,瓦岗军迟迟不敢对兴洛仓动手的原因。洛阳驻扎着隋军精锐大军,单是骑兵便有数万。瓦岗军拿下兴洛仓,除非一把火烧尽,否则怎么也无法将2400万担的粮食运回荥阳。可瓦岗军目前最缺的便是钱粮,怎么舍得烧。
“吾等献此沙盘,不是为攻,而是为守。兴洛仓与洛阳之间一是黄河水路,二是出邙山走陆路。隋军不善水战而多骑兵,所以越王杨侗必派其手下刘长恭带步骑前来救兴洛仓。”
李密诸人随司马富强手指看向兴洛仓西面的群山,那里正适合伏击。“然我瓦岗军可征战者不足万人,尚且不足以伏击隋军。”
“开仓放粮,广募饥民。”也不知道李密是否已经这么打算,但司马富强不介意将他的功劳据为己有。
蒲山公闻言大喜,再次敦请翟让即刻起兵攻打兴洛仓。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
东海三人无非是利用自己了然于胸的历史反过来促成此事,可谓是无本生意,白白得了徐世绩的信任,并正式成为其嫡系人员。
接下来的几曰,三人紧随在徐世绩的身边,跟着他攻打兴洛仓、开仓放粮、招收饥民,又于石子河伏击刘长恭,连战连捷。
待到这一战完全结束之后,李密又增筑兴洛城至四十里,获准组建蒲山军,又被翟让推为魏公。至此,隋末第一大农民起义军势力终于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虽然这个政权仅剩下不到一年的寿命,但是依然为东海三人带来高额的回报。
当北原镇诸人依旧在跟随杜伏威辛辛苦苦地攻打高邮和历阳,积攒一些与未来李世民阵营全然无关的贡献值与好感度,东海三人已经取得了徐世绩的信赖,并且凭借自己的智谋获取了不少贡献度。
进入隋唐时代一个月之后,兴洛仓一战尘埃落定,三人也都顺利回到了现实世界。
人员:司马富强、黄志、张伟
段位:2b
战场:隋唐之兴洛仓
阵营:瓦岗军徐世绩派系
成绩:攻陷并守住兴洛仓,壮大瓦岗军
评价:b
对于自己能够得到b评价,说实话司马富强很不好意思,因为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盗用了蒲山公李密的功劳。看来走上层路线是对的,只要插手战役的决策阶段并做出有用的贡献,都会被梦境世界认为是提高评价的要素。
反之,那些庸庸碌碌地混迹于下层士兵的梦中人,只能是在战争梦境中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究竟是我们在利用历史,还是历史在利用我们?”黄志突然有了这么一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想法,设置他自己都不好意思问出口。;




无尽梦境 第二夜 山贼第一波(一)
回到现实世界,又是长时间的不习惯。随着主线战争时间的拉长,动辄一个多月的梦境世界,每每醒来总让人恍如隔世,搞不清哪边更像梦境多一些。
黄志面对着酒店卫生间的镜子,感觉自己有种将近精神分裂的倾向。刚才在隋唐时代入睡之前,自己还是个身着征衣、蓬头垢面、胡子拉杂的古人,现在却又变成衣冠楚楚、头发梳的油光可鉴的现代人,任何人都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
“那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他终于忍不住再次向司马富强提出这个问题。
司马富强看着窗外沉思许久,“恐怕不是一个世界而已。”
见其余二人听着有些犯迷糊,他赶紧解释,“我不是指每个战争梦境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而是梦境世界似乎由两个或者三个平行世界构成。第一个世界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因为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不清楚自己是否还在第一个漫长的梦境里不曾出来过;第二个世界是每周一、三、五”的战争梦境,在那里对梦中人进行优胜劣汰;第三个世界恐怕才是真正的梦境世界,也就是我们的东海镇所在的那个世界。”
司马富强的这套理论太过震撼,至少一直和他心有灵犀的黄志一时还无法消化。
“我认为第三个梦境世界才是真正秘密的所在,我们在第一个世界休息、充电,然后进第二个世界利用已知的历史去提高自己,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在东海镇的那个世界么?”知道自己的理论目前并没有很好的依据,只能算是一种猜测,司马富强也不强迫二人接受。
黄志却信了他。对于这位战争史专家的战略眼光他是深信不疑的,否则东海镇的存在真是有些突兀了。
而且目前东海镇的梦中人最远就走到山贼营地,再往远了就不曾去过,也没机会去。梦境世界通过有限的任务时间来限制梦中人的行动范围,将他们牢牢地局限在东海镇方圆五十里之内。那么在这范围之外呢?中国其他八镇的驻地在哪呢?欧美梦中人又是否也一样呢?
有太多的疑问。
无论如何,一同进入战争梦境的办法已经确认。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却是东海七队如何将分散在各地的队员们集合在一起,只有先稳定住七队的阵容,才有进一步探究梦境世界秘密的可能。
七队目前包含埋伏在三队的张伟,一共是七人,除了两个集中在鹭城以外,其余队员都分散在不同的城市。虽然梦中人们在梦境世界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毕竟每人都有自己的现实生活要过。要想将大家集合在一起,就必须有人做出牺牲,而且不是一个两个。
这个问题必须晚上进入势力梦境之后再和队友们好好聊聊,并非他们三个人能够替大家决定的事情。
打完仗之后还要上班,这实在是很累人的事情,黄志和张伟实在是羡慕司马富强居然还有休假可享受。匆匆告别七队队长之后,他们直奔公司上班。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
黄志进入梦境世界的第三周,东海镇的人口跌至最低点。昨夜三队在战争梦境中又损失一人,在今晚获得两个新人补充后,勉强达到二十五人。但是东海镇却反而热闹了许多,就因为镇卫队的进驻,使得镇上多了一百多人口。
1...1718192021...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