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她跟很多人一样人,经不起人性的考验。如果空间继续存在,她说不定会做更多这样的事情,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吴成材们。而且她每次杀人都有正当理由,其实理由算什么,连变态杀人犯、恐怖份子都有理由。
消失就消失吧。从今以后,她也不用总想着依靠空间了。她也不再是那个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侠客了。
空间的突然消失又出现到再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李竹觉得自己似乎悟出了点什么,但一时又说不清。她的心境跟以前不太一样了。穿越这一年来,事情一件接一件,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一年的成长经历能顶上前世的几年。
江惊雷带着小白和大黄去南屋山了。跟他同去的还有几十个镖师。李竹继续在家干活,巡查她的荒地。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山上野花盛开,蜜蜂成群。田间禾苗青青,阳光有些灼人。
李竹正在低头忙碌,忽然听到人在叫她:“小竹。”李竹抬头一看,就见杨墨背着一只包裹,风尘仆仆的脸上满是笑意。
“哥你回来了。”李竹笑着迎上去。
杨墨打量了一遍四周的景致,笑道:“怎么短短半月就觉得大变样了?”
“家里都还好吧?”
“还好。走吧,咱们赶紧回家,大姑他们一直在惦记着你呢。”
两人说说笑笑往家走去。
果然在院里喂鸡的李大姑和杨云看到杨墨,均是一脸笑容地迎上来。杨老实闻声也出来了。
杨云赶紧去做早饭,李竹也帮着打水。
李大姑拉着杨墨说话,杨墨说他和蔡青的府试都过了。六月还要去省城参加院试。如果再过就是秀才。众人听罢无不欢喜。
李大姑自然也说了这些日子家中发生的事情。杨墨听完,拳头松了又握紧,一脸气愤。他自责道:“早知道我就不去应考了,留下你们在家面对吴家那帮恶人。”
李大姑擦擦眼泪道:“还好都过去了,你去考试咱们好歹有个盼头,如今你妹也说了人家,以后就安心了。”
杨墨忙问是谁,李大姑说了江惊雷的名字,杨墨笑了笑:“倒也合适,不知怎地,当初就没往这方面想。”
李大姑笑道:“我也是呢。”
正说着话,杨云就把饭端上来了。一家人坐下开始吃早饭。
饭后,杨墨打开包裹开始分礼物。杨老实的是葫芦酒,几尺布,李大姑的也是布,杨云的是两枝珠花和一盒胭脂。李竹的最多,既有小泥人这等小玩意也有簪子和绢花。一家人均是高高兴兴。
杨云心情不错,就开玩笑道:“哥,你怎么那么偏心,给阿竹的比我还多。”
杨墨笑道:“她比你小嘛。”
这时,杨老实突然插话道:“阿墨啊,小竹也不小了,你别总把她小孩子看。”
杨墨一时没反应过来,笑着接道:“咱们家就她最小,宠宠又如何。”
李大姑脸带微笑,看了杨老实一眼没接话。
李竹赶紧转移话题问李寄考得怎样。
杨墨顿了一下才说道:“忘了说他了,他府试没过。”
众人对李寄也没啥好印象,顺口说了几句又聊别的了。
当天晚上,江惊雷带着小白和大黄回来了。他带来一个好消息。小白真的帮他们找到了土匪藏在山洞里的货物。他们找到了财物,北屋山上的土匪又打他们不过,只不得不放他们。至于南屋山的那部分,因为江惊雷跟郑炎有些交情,江惊雷带着小白上山,再搜一遍,在地窖找到了,郑炎无话可说,那姓宁的最终还给他大半,虽然没完全找回来,那富商也知足了。江惊雷送还小白后,继续押镖去京城。
江惊雷走后,杨家一如往常。
静极思动,过了几天,李大姑又开始商量要在县里做生意的事。毕竟光靠种地只能管个温饱,杨墨读书花费很大,还是做买卖进项多。
杨老实被孙掌柜吓得是不轻,怕再出现这样的事。
李大姑也叹气,吴成材虽然死了,但还有个吴成名呢。这个更难对付。何况还有白知县罩着他。
然而没过几天,李竹拿听到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
白进任期满了,清河县不日就要来一位新知县,听说新知县姓陈。
李竹一听到姓陈,就问杨墨:“该不会是陈观吧?”
杨墨好笑地说道:“陈观才多大?怎么会是他?不过,听阿青说,应该是陈家的人。”
李竹心里一阵敞亮,陈家的人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她不指望抱着官大腿作威作福,只求对方别为虎作伥找她家麻烦就行。
不过,世间之事有喜也有忧。继这个好消息之后,李竹又听到一个坏消息。那就是白家老太太觉得他们家要离开了,就要求李三姐和白世杰赶紧成亲。而李家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
李大姑听到这个消息时,只是叹息一声,劝李竹道:“我知道你不想你三姐往火坑里跳,不过,你爹娘同意了,这事也没啥办法。”尤其是李三姐的性子那么软弱乖顺,你能怎么办?
李竹默然无语,就对李大姑说道:“我去给三姐添箱吧,总归是姐妹一场,这一别也不知何时能见。”
李大姑道:“我也去吧。终归是我侄女。”
姑侄两人买了几尺布,杨云也绣了一个枕套捎去。添箱的东西,李竹没多买,就怕又到了肖氏手里。
两人到达李家时,肖氏和刘氏穿戴一新,正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李家院子里乱哄哄的。因为正赶上喜事,刘氏和肖氏见着两人倒也客气。不过,肖氏跟李大姑说话时那个得意和炫耀劲让人心塞。她还觉得自家闺女攀了一门好亲事。
李竹趁他们说话时来到李三姐的房里。
李三姐看到她来,不由得一脸惊喜。
李竹趁着屋里没有外人,就赶紧说道:“三姐,你真的听爹娘的话嫁给那个白世杰,他这种人是不可能改好的,你以后要跟一帮男人争丈夫你知道吗?”
李三姐一脸平静,她看着李竹,幽幽说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这事。你觉得爹娘能让我嫁个好人家吗?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跟男人争就争吧,比起跟女人争也没啥差别。再者我嫁进去,白家会因着这个对我有愧疚之心,总不至于太亏待我。在她家总不用天天起早摸黑的干活,也不用为衣食担忧。”
李竹沉吟片刻,压低声音说道:“三姐,你若真不愿意,我能帮你。我手里有钱。”
李三姐握着李竹的手,含着泪笑道:“四妹,你有这的这份情我心领了。我不能走,我离开家去哪里呢?若是让家人知道是你帮我逃的,爹娘找你麻烦不说,白家也会恨上你,恨上咱们家。
李三姐又说道:“对于别人来说,白家是个火坑,可对于我来说,反正是跳坑,这个坑比别的坑还好些。”
田园竹香 第八十三章 挑明
第八十三章挑明
李竹一时竟找不出话来反驳李三姐,其实也没什么好反驳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选择也不同,人生不过是求仁得仁罢了。算了,她也不说什么了。两人说了一些别的,李竹再没提起让她逃走的事。
说了一会儿,李三姐的话就转到了李竹身上,她语重心长地说道:“阿竹,你也不小了,这两年也该说亲了。大姑有没有给你说什么?”
李竹怔了怔,摇头:“没有啊,我想等几年再说。”
李三姐见屋里没人,而且她也远嫁了,干脆就挑明了说:“大姑和姑父有没有想留你在家的意思?”
李竹这才明白三姐是什么意思,她苦笑道:“怎么连你也有这种想法。杨墨可是咱们的表哥……”说到这里,她顿住了,她差点忘了,在古代表兄妹是可以成亲的。可在李竹的观念里,表哥跟堂哥一样,真要成亲有种*的感觉。
李三姐听她这么说,一脸惊喜地说道:“那么说大姑也有这意思了。那就太好了,阿竹你想想,表哥人好,大姑和姑父也喜欢你,这是多好的事,若是嫁到别家,万一摊上咱爹咱奶这样的,你都没地方哭去。”
李竹也不好跟她解释,结婚并不是人好就行的。这世上的好人多了去了,难道都要嫁?
李竹说道:“好了,你的话我听进去了。你好好照顾自己。嫁进白家后,对于娘家的事要量力而行。”
姐妹俩又说了会儿话,李竹最后留了二十两银子给李三姐作压腰钱,然后连饭也没吃就和李大姑离开了。
她们前脚刚走,肖氏后脚就进了李三姐的屋,迫不及待地问她:“那丫头给你什么了?”
李三姐淡淡地说道:“陪我说会儿话,什么也没给。”
肖氏根本不信,一双眼睛四下搜寻。
李三姐微微抬起下巴,对肖氏说道:“娘,我如了你的意答应嫁进白家,以后白家帮不帮阿寄,也得靠我说话,我劝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肖氏听罢,微微一愣。接着就尖着嗓子嚷道:“你反了天了,敢这样对我说话。你以前可不敢这样,你说你是不是被那个扫把星鼓动的?”
李三姐声音冷淡,“难道我说的不对吗?还有,那是我四妹,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别动不动就喊扫把星。”
肖氏像打量陌生一样打量着自个的闺女。李三姐坐着不动,也不理会她。这时正好有人叫肖氏,她只得放下此事应声而去。
……
回来的路上,李大姑看李竹情绪低落就劝道:“你也别瞎想了,按你爹娘那德性,白家这个坑还真是个浅坑。坑里的人不愿意出来,外头的人想拉也没用啊。就像当初你要不主动提出来我家,我能硬拉你出来吗?”
李竹笑了笑,说她都明白。
李三姐的婚事办得十分热闹,李家大大出了回风头。可惜的是白家不日就要离开清河县,不然,李家做为知县老爷的亲家会更体面。
至于白进接下来要去哪里上任,李竹也不清楚。看那样子,应该不是升迁。
李竹和李大姑回到家时,就发现家里来了个穿红戴绿的、搽着厚粉的中年妇人。一见到李大姑就拍着大腿说道:“哎哟,大妹子,我可等到你了。来来,咱姐俩好好唠一唠。”媒婆来了。不知是跟谁说亲。
李竹没机会听到,她跑到杨云身边悄声问道:“那人来跟谁说亲?你还是墨哥?”
杨云笑着朝厢房努了努嘴,意思是给杨墨说亲。
媒婆和李大姑在屋里叨咕了好一阵子,然后李大姑送她出门,并说要跟当家的商量。
李竹不知道两人商量的结果。反正到吃晚饭时就发现桌上的气氛不对劲。李大姑也开始杨老实前些日子的那种眼光在打量着李竹。只有杨云和杨墨还一如既往。
杨云话不多,杨墨以前喜欢跟李竹说话,现在李竹因为心里有顾忌,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了。
杨墨有些奇怪,就问道:“阿竹你怎么了?不舒服?”
李竹连忙摇头说没事。
杨云吐吐舌头笑道:“哥,阿竹说不定是在担心娶了嫂子后会她不好。”
杨墨啼笑皆非,连忙保证道:“不会的不会的,我根本不会娶这样的妻子。”
这时,杨老实以玩笑的口吻说道:“这也简单,让阿竹留家一辈子不就得了。”
“留家”杨云先是惊诧,旋即便明白了。她的眼中闪过一抹亮光,笑着转头看自家大哥。
杨墨也是一阵愣怔,接着就正色道:“爹,您是不是喝酒了?”
李大姑一面打量着几个孩子的脸色,一面打圆场道:“这老头子是喝多了,你们吃饭。”
李竹既没有笑也没有通常的羞涩。只是平静地说道:“嗯,姑父是想说要养我一辈子呢。”
大家哈哈一笑,算是岔开了话题。
不过,李竹觉得有些话还是说清楚得好。可能李大姑很快就会来问她。
果然,吃过晚饭,李竹正要起身帮着杨云收拾碗筷时,就听见李大姑说道:“阿竹啊,来,你到我房里来。”
李竹跟着她进了屋。
此时,天还没黑透,李大姑先点了灯,拿过针线筐,一边做针线一边问道:“阿竹,你说大姑和姑父对你咋样?”
李竹笑着说道:“当然是极好,比我亲生的爹娘都强。”
李大姑笑了笑,进一步试探道:“那你觉得你表哥怎么样?”
李竹谨慎地答道:“也是极好,比我亲哥哥都好。”
说到这里,她稍一停顿又说道:“也正因为此,我一直都把他当亲哥哥看待。”
李大姑手上的动作不由得一顿,但还是接着刚才的话题道:“你姑父很喜欢,舍不得你到别人家,大姑也舍不得,你看……”
李竹抬头看着李大姑,字斟句酌地说道:“我也舍不得大姑和姑父,只是我一直将表哥当成亲哥哥看待,看样子他对我也是。大姑是过来人,想必明白,这男女之间总得你情我愿,并不是认识时间长,就会相互喜欢。我们之间只有兄妹之情,并无别的意思。而且表哥一表人才,前程远大,将来娶个对他前途更有助力的妻子岂不是更好?”
李竹说完这番话,长出了一口气。这拒绝人真是一门学问。当年她的闺蜜曾因为拒绝得过于直白,男方恼羞成怒扬言要泼她硫酸。轮到她自己拒绝表白时,颇下了一番功夫。如今这些人是她的亲人,她需要考虑的更多。
李大姑目光复杂地看着李竹,叹息一声问道:“实话告诉大姑,你是不是心里头有人了?”
李竹连忙否认:“哪有,我一直觉得自己还小呢。”这一年来这么多事,她哪有心思想人。平日想的最多的也就是小白了。
李竹怕大姑误会自己是看不上杨墨,又补充道:“真的,我很喜欢表哥,可那是兄妹之情。他对我也一样。”
“好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大姑的神色看不出喜怒。
李竹起身道:“那没什么事,我就先回房了,大姑好好跟姑父说说,希望他别生我的气。也别逼表哥,省得他以后怨我。”
李大姑勉强笑了笑,点头答应。
她出了房门,就看见杨云正站在门口,一看她出来赶紧假装忙碌。李竹不以为意地冲她笑笑。在堂屋门口正好撞上杨墨,换作以前杨墨会笑着说逗她几句,但现在,他脸上的神色有些尴尬。李竹也差不多。
李竹走出堂屋时,就觉得这事一旦挑明,可能他们之间就再回不到从前了。
田园竹香 第八十四章 立出去
第八十四章独立出去
在院子里,李竹碰到正在劈柴的杨老实,杨老实笑眯眯地看着李竹,神情十分和悦慈祥。李竹叫了声姑父就进屋去了。
她进屋没多久,就听见李大姑在喊杨老实。
李竹关上门坐在床沿上默默发呆,她在考虑着以后的事。此事或许就是个契机,她就此独立出去吧。刚从李家出来时,一是人不生地不熟,二是不能立女户。她只能麻烦李大姑。现在再呆下去,做事情就有些缩手缩脚的。况且出了这种情况后,再呆一个屋檐下彼此就有些尴尬。不过李大姑对她的恩情,她是不会忘记的。她以后再慢慢报答吧。
此时,在李大姑的房中,这夫妻二人说着说着就起了争执。
杨老实本以为此事肯定一说就成。毕竟,他觉得自家儿子是一等一的好,现已经是童生,下一步就是秀才了。他家境况也好。最主要的这是亲上加亲。李竹没有理由不同意。
当李大姑很委婉的把李竹的意思说出来后,杨老实就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说道:“孩子他娘,这不可能吧?你是不是没把话说清楚,是不是女孩家害羞不好意思?”
李大姑肯定地说道:“我看不像是害羞,阿竹的性子不像阿云,一说到婆家就脸红。她说她把阿墨当亲哥哥看,没旁的意思。还说阿墨对她也是这样。”
杨老实说道:“怎么没旁的意思,你没看平常他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吗?你看阿墨这次回来,给她买的东西比阿云都多。你再跟她好好说说,不是我夸口,就咱家这条件,咱儿子这人才,有多少姑娘想入咱杨家的门,我就想着寻个知根知底的,又是亲上作亲,她倒还拿乔。”
李大姑道:“我看就算了吧,再问就有些不好了。她住在咱家,跟强迫人似的。”
杨老实一听就有些不乐意了,声音也提高了些,“啥叫强迫她?我也是为了她好。你不替她想想,就依她在县里当堂跟县太爷争吵,跟父母断绝关系的做派上,一般人家谁敢娶?再说她的性子也不柔顺,将来嫁到别人家少不得跟公婆妯娌争口,到时又没人娘家撑腰,不受气才怪。”
李大姑的气也有些顺,当下就道:“跟县太爷的事你不是在场?我后娘和弟弟那一家子的品性你不清楚?别人说嘴就算了,你咋也这么想?照你说的,咱家条件这么好,阿墨想找啥样的不行?”
杨老实赌气道:“我怎么觉得你对侄女比对儿子都好?”
李大姑道:“我儿子我能不疼?就是因为疼,才想着要找个合意的,不但咱俩合意,他们双方也得互相稀罕。这可是要过一辈子的。”
……
李竹不知道大姑怎么跟姑父说的,反正第二天,她就觉得家里的气氛不对。
杨老实的脸本来就长,稍一拉脸就更容易让人觉出他的不高兴。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他所谓何事。
杨云一脸紧张地看看自己爹娘,又看看李竹。她也偷偷问过李竹,李竹仍拿对李大姑说的那番话说给她听。
李竹随意扒了几口饭,就找借口溜了出去。李竹带着小白大黄在果树林里漫步思索,她在想着怎么跟李大姑说出搬出来的事。不,她得先盖房子。
好在上次卖方子的钱还有一些,她买荒地和山林花了一百两,买树苗雇人又花了一些,再除掉买牛和驴子的钱,现在还剩下一百多两。盖房子还是够用的。
先盖一栋小院子住着,将来有钱了再另做打算。
当李竹委婉的把要盖房搬出去的想法透漏给杨家人时,果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李大姑一听就有些生气,她说道:“阿竹,你这是生大姑的气了?”
李竹忙笑着说道:“不瞒大姑说,我早有此意。年前在买荒地时就有这打算——你先听我说完:你是我亲姑姑,姑父也是个有大气量的人,不然也不会在我走投无路时收留我。哥哥姐姐待我更不用说,我在家住到什么时候都好说。
只是大姑想想,表哥都十六了,马上就该说亲了。人们都说姑嫂是天敌,这亲小姑子都未必跟嫂子合得来,更何况我是一个表妹。我现在搬出来,没人会说什么,万一等嫂子进门后合不来再搬出来,那就闹得不好看了。再说了,咱们两家离这么近,搬不般都一样。我想大姑了,几步路就到了。咱们这叫分房不离家。”
李大姑听完这长长一段话,看了李竹一会儿,见她心意已决,再想想老伴的态度,便叹口气道:“也行,就随你吧。”
李大姑把此事转述给了杨老实,杨老实不悦地说道:“想搬就搬吧,总归是翅膀硬了,用不着咱们了。我好心替她打算,她倒气上我了。”
李大姑低声斥道:“还不都怪你,你要不提这事不就好了。不是我向着她,阿竹也算对得起咱们了。断亲的银子是她出的,咱家的房子也是她帮着盖的,若不是她,我哪会做卤肉开饭铺子,要不是她咱家能过成这样?做人要知足,这孩子摊上那样不开眼的爹娘,已经够可怜了。你就不能体谅体谅吗?”
杨老实被李大姑这一通训,心里不禁有些虚,赶紧放软了语气说道:“我不是发发牢骚吗?你说咋样就咋样呗,当初你说要接来,家里没钱,我宁愿借钱也依你,你可别忘了,她那时可是顶着扫把星的名声呢。我一个当姑父的做到这份上够可以了吧?”
李大姑虽然不忿,可觉得他说的也算是事实。语气不由得也软了许多,哄他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厚道人,要不我当初咋看上你呢。你这姑父没得说,她那个侄女也没得说。我就是希望你心里不要有芥蒂。你没看她跟咱们说话都是想了好久,一个字一个字地揣摩着说吗?不就是怕咱们生气吗?她比阿云还小两岁,可是那心机比阿云深了许多,还不都是逼出来的。”
杨老实想想也是,心底不由得软了几分,对李竹的怨气也没那么深了。
杨老实讪讪地道:“我还听算命的说她跟咱家有缘,旺家旺夫啥的人。”
李大姑接道:“这旺不旺的也得看缘分,就算当不了我儿媳妇,也是我侄女,不照样旺咱们家?”
杨老实道:“好吧,好吧,我说不过你,都依你行了吧。”
李大姑夫妻俩正在说话。杨墨犹豫片刻也起身去树林里寻找李竹。
“表哥。”李竹一看到就笑着喊道,神色跟往日一样自然。
杨墨还是有些局促,他躲闪着李竹的目光,酝酿了一会儿才说道:“其实你不必搬出去的,就当是个玩笑,过些日子就没事了。要不,我去朋友家躲个几天?”
李竹看他这样,觉得十分好笑,就说道:“你干吗要躲出去,难道我是老虎?”
杨墨也跟着笑了。李竹接着又跟他解释了自己搬出来的理由,跟对李大姑说的话大同小异。
“……其实搬不搬都一样,总共就几步路的事。表哥别多想。我搬出来,咱家可以多占一块宅基地。你看这儿风景多好,将来说不定有达官贵人来建别业呢。”
杨墨也像是被她说服了。只好说道:“好吧,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就依你吧。”
事情商量完毕,李竹就开始着手盖新房。她自己亲手画建房图,请工匠和泥瓦匠来商量。房子建在半山坡的一整块四方形的平地上。居高临下,视线开阔。背后是一片竹林,坡地四周全是果树,向远处能眺望到波光淋淋的芦苇荡,春日里芦苇招摇,五颜六色的水鸟在水面滑翔啁啾;当夏日荷花盛开时,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时又是一番景象,芦苇枯黄,荷叶凋残,一池秋水映着长天。因为靠近大面积的水域,这里夏天不甚热,冬天也不太冷。空气湿润清甜,润得人脸上润润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