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这天傍晚,蔡青又来到杨家。
李大姑刚好在家,赶紧笑着出来迎接。
蔡青给了李竹一把糖,他时不时地总会给村里的孩子们一点吃的,李竹也被他当成小孩子看。蔡青寒暄了几句,便说明了来意:他想买几只鸭子做菜用。
“婶子家的东西比别人家好些,前几天买的卤肉客人很喜欢,一会儿再给我称二斤。”
李大姑一听这等贵客也喜欢自家的东西,自然十分高兴。她带着蔡青去鸭圈抓鸭子。李大姑也有八卦天性,就忍不住打听道:“阿青,这次来的客人是你家什么亲戚啊?”
蔡青也没隐瞒,说道:“是我的奶兄弟和他的朋友,他们路过这里顺便看看我娘。”
李大姑恍然,原来,那陆氏竟是大户人家的奶娘。
两人站在鸭圈外说话,李大姑让他挑。鸭子们挤挤挨挨,嘎嘎乱叫,圈里乱成一团。
蔡青赞道:“婶子,你这鸭子养得真好。”同样的鸭子,杨家就是比别人家更肥,皮毛也更滑亮。
李大姑一阵得意,同时又不遗余力地夸赞侄女:“这都是小竹的功劳,说也奇怪,这些牲畜都跟喜欢她似的。”
“喏,你看我家的兔子,比小凤家的胖了两圈,跳得老高了。”
蔡青笑着往旁边的兔子窝里扫了一眼,有两只大胖兔子正在蹦跶打闹。
“确实。”蔡青说着话时将目光投向一旁站着的李竹。
李大姑下手抓了三只大肥公鸭,提溜着翅膀递给蔡青。蔡青当场给钱。末了,他微微侧头,问李竹:“你养过牛马吗?”
李竹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摇头回答:“没有。”
“没事,我就随便问问。”
晚饭时,蔡家自然成了杨家饭桌上的谈资。
李大姑说道:“怪不得我觉得阿青跟咱们村的男孩子不一样呢,原来他也曾过大户人家生活过。陆家少爷的奶兄弟,地位应该不低吧。”
杨墨道:“没听他说过太多。他好像不太爱提家里的事。”
李大姑不由得叹息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呗。不过,那大成子(蔡成)为人大体还好。也不太算苛待他。”这世上像李家父母那样的极品毕竟是少数。
李竹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她就见到了这几位传说中的人物。
这天天气不算热,芦苇荡旁这边由于水域宽广,树木繁盛,比别地更凉爽些。芦苇荡上波平如镜,水面上有白色和灰色的水鸟在滑翔,风吹来时有荷花荷叶的清香。
李竹像往常一样,跟坐禅一样似的,静静地坐在水连的一块白石上垂钓。
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嬉笑声,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说道:“陆公子,陈公子,这儿的景致不错吧?我们这儿的鸭肉鸭蛋是本地一绝,哎,看那个钓鱼的小丫头。”
那人接着念起诗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众人一起笑了。
接着有一个带点痞气的声音说道:“哎,这小孩子挺有意思,钓个鱼跟老僧入定似的,待我去吓吓她。”
大家起哄:“你去呗。”
这时就听蔡青说道:“乡下孩子胆小,你别吓着人家。”
李竹慢慢转过头去,见有一群衣饰鲜亮的少男少女正向他们这边走来。
走在中间的是一位身形魁梧的少年,一脸古铜色肌肤,一双眼睛明亮非常,显得整个人神采飞扬;他左首的男子的少年约有十五六岁,一身玉色锦衣,生得清隽风流;右边的,李竹认识,是蔡青的弟弟蔡白。那首诗就是他念的。
这两人气质出众,就像瓦砾中的明珠一样耀眼夺目。平日里处处显得高人一等的蔡白此时顿显黯淡许多。他本人似乎也有些自惭形秽,说话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一丝谄媚讨好的意味。倒是蔡青仍是那副淡淡的样子,显得不亢不卑。
后面跟着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是蔡蓝,李竹见过。另一个没见过,应该是蔡青的另一个妹妹好像名叫蔡紫。这两个女孩子也分成两派,蔡蓝跟蔡青的表情有点神似。而蔡紫则显然跟她哥蔡白是一国的。
说话间,众人已走到了李竹他们旁边。那些在树上、草丛里玩耍的孩子们全都跑出来,怯怯地围着看热闹。
李竹像平常一样跟蔡青打招呼:“蔡大哥,你带朋友出来玩啊?”
蔡青微笑寒暄:“是的,钓到鱼了吗?”
李竹笑道:“马上就好。”
李竹一边说话一边甩动钓竿,这次钓上来的是一只七八斤重的大鱼。
小伙伴们不由得哇了一声。
那帮少年也觉得颇为稀奇。其中那个“古铜脸”最感兴趣,他盯着李竹看了一会儿,然后大刺刺地走过来说道:“小妹妹,你这钓竿借我用用可以吗?”
李竹将挣扎着的大鱼放到水桶里,看在蔡青的面上将位置让给了他。
“古铜脸”一坐下就开始自来熟地跟李竹套近乎:“你今年几岁了?”
李竹敷衍了两句,便说道:“你接着钓鱼吧。”
她刚才在水里滴了几滴灵泉,这会儿应该还有效果。
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她的灵泉水愈发的少了。好在表哥的身体已经痊愈,她能节省一些。
古铜脸在这儿钓鱼,其他人只好在旁边相陪。
蔡白此时像换了个人似的,完全不似往常那般高冷,话多得近乎聒噪。蔡紫也适时插话,这兄妹俩几乎把那个陆公子给承包了。
“三公子……”
“不要那么生分,叫我三哥就行。”
“三哥……”
那个古铜脸看别人这么受欢迎,大概有些寂寞空虚冷,他主动招呼蔡青:“阿青,你猜我这次钓的是十斤还是八斤的?”
蔡青走过去还没来得及回话,就听他兴奋大叫:“上钩了上钩了,我就知道本公子的风采无人能及。”
蔡青很给他面子,说道:“看样子应该是条大鱼。”
“啪”地一声,“大鱼”甩上岸来。
“古铜脸”傻眼了,这竟是一只王八,还挺大的。
李竹很好心地安慰道:“钓上王八说明你这个人很霸气。”她差点脱口而出说王霸之气,随即又觉得这在古代不合时宜。
“霸气。倒是个很好的说辞。”古铜脸愉悦地接受了李竹的安慰。“古铜脸”最终还是钓到了一条二斤多的鱼,他还了李竹的钓竿,跟着蔡青等人回蔡家去了。
过了几天,李竹又听到关于蔡家的消息:蔡家其中一位贵客的马儿病了。蔡家连找了几个兽医也没看好。不过杨家这会儿没空关注蔡家的事,一是杨老实因为提前返家,二是他带回来的消息:在工地上,李竹的爹,李大富三番几次地向他打听卤肉秘方的事情。





田园竹香 第二十二章 眼红(修)
第二十二章眼红
杨老实的话让杨家一家人心生警惕。关于卤肉的事,当时李竹随便绉了个借口,不然她也没法解释啊。
李竹赶紧问大姑:“大姑,我以前说的那话你告诉别人没?”
李大姑笑道:“我只说是你想出的法子,没说旁的。”她弟那家一人的德性,她还能不清楚?
李竹说道:“那就好,以后咱们统一口径,就说那秘方是我从表哥的书里看来一部分,再加上咱们几个琢磨出来的。”
杨老实接道:“这样一来,你就亏了。”
李氏笑道:“什么亏不亏的,不过一个卤肉方子,其实别人一琢磨就出来了,只是各人的做法不同而已。这样说是防止李家那边生事。”李竹连爹娘都懒得叫。
杨老实和李大姑对视一眼,眼下也只能这么说了。就算这样,这种事也不容乐观。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杨老实归家后,家里多了一个劳动力,顿时轻松许多。杨老实人如其名,话不多,勤快,每天手不闲着。他怕雨季来临时,房子漏雨,就自己扎些草毡子放在房顶上,再将房子稍稍修葺下。李大姑不在家时,李竹就在下面帮他递些东西,干点小活。
李竹看着这墙上净是缝隙,觉得这房子也没修的价值了,她心里默默计算着,盖一栋房子要花多少钱。照这样下去,再卖几个月的卤肉,他们节省些,应该能盖几间泥胚房,反正村里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这种房子。
天气越来越热,而且已经有半月没下雨了。卤肉的生意就没有以前好了。李大姑不禁有些忧心。李竹也在渐渐忧心,她的灵泉水在一点点的减少,以前每日还有一两,现在估计只有半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它要消失了?李竹只好默默地做着心理建设,反正这也是白得的,它陪伴自己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消失就消失吧。话虽如此,人都是贪念的,李竹仍有些郁郁不乐。
蔡家的客人仍是村里的话题人物。李竹也知道那个古铜肤色的少年名叫陈观。白净些的少年名叫陆琨。他们本要启程回家,结果陈观的爱马病倒了。这几天,蔡家连请了几名兽医都没什么效果。那马儿不吃不喝不动,眼见着消瘦下去,跟死了差不多。
这马陪了陈观几年,眼看它如此,陈观的心情十分不好。
又过了两日,陈观放出话来说,谁要能治好他的马,赏银十两。这下,村民沸腾起来了。十两银子,对于陈观这样的人不算什么,但够普通人家一家人吃用一年了。
村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几个牲口行家就想用土法子去试试,结果那马儿的病情不减反重。气得陈观大发雷霆。那几人吓得屁滚尿流。渐渐地,村民们也从狂热中清醒过来,治好了是得十两不假,可是若治不好呢,那马儿要是死在他们手里,他们赔得起吗?
这样,去的人渐渐少了下来。
陈观以为人们是嫌银子太少,又将赏银提高到二十两。
村民们艳羡归艳羡,没人再去试了。
李竹听到这二十两时,不禁心中一动。
她的灵泉能治好表哥的伤,能吸来鱼群,是不是也能治好马儿?她倒想试一试,不过,她也有那些村民的顾虑,万一治不好怎么办?
虽然有顾虑,李竹仍没放弃。她好歹跟陈观还算熟悉,就打算去试试。
出人意料的是,李竹还没去找他,陈观倒先找上门来了。
蔡白蔡青蔡蓝姐妹陪着陈观一起来了。
蔡白兄妹三人是第一次来到杨家,蔡蓝倒还好,蔡紫和蔡白对杨家的嫌弃之情根本无法隐藏。
陈观不像上次那般神采飞扬,他无精打采地问道:“听说你家的兔子养得特别好?”
李竹指指兔子:“你看,它长得胖跳得还高。”
“听说鸭子都听你的话。”
“它们应该听不懂。”
蔡白觉得李竹的态度有问题,就沉着脸说道:“陈公子问你话呢,你好好回答不行吗?”
李竹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难道我没好好回答吗?怎么,蔡二郎听不懂我的话?”
蔡白略有些羞恼,瞪着李竹正要开口,却被蔡紫和蔡青制止住了。
蔡青道:“阿白,别人说话时咱们不要插话。”
陈观摆摆手,“那你帮我看看我的马。”
李竹故作踟蹰,陈观眉头一挑,看着李竹。
蔡白不耐烦地道:“二十两银子还请不动你?”
蔡青沉声制止:“二弟!”
蔡紫看着李竹似笑非笑地说道:“李姑娘,这可是二十两银子呢,我想你家肯定特别需要。”
李竹看也不看这兄妹俩,只对陈观说道:“陈公子,蔡大哥是我表哥的好友,看在这层关系上,就算你不出赏银,我也理应去帮着看看。可是,那是你的爱马,我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怕有个万一……”
陈观听他这么说,心情稍稍好些,当下便承诺道:“我来找你,不过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你不用太放在心上,尽力就行。治不好我也不怪你。”
李竹要的就是这句保证。她菀尔一笑,“既然陈公子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你们稍等会儿,我去准备点东西。”
就在这时候,杨墨外出办事回来了,一看家门口这么多人,怔了怔,赶紧上前招呼。
他虽有些局促,但大体还好,态度不卑不亢。只是屋里实在不方便招待客人,他们只好在院外说说话。
不多时,李竹就拿着一个罐子,抱着一把青草出来了。
陈观问道:“就这些?”
“对,就这些。我家的鸡食欲不振,产蛋减少,我就从山上采来的几样草药,捣成汁液掺在鸡食里。”
陈观皱眉:“可是马儿跟鸡不一样。”
“是不一样,不过都是畜牲嘛。”
陈观不说话了。既然请了人家,就别嫌弃了呗。
蔡紫压根就不相信李竹能治好陈观的马,她的脸上挂着一抹讥笑。蔡白本来以前没注意到李竹,他可不像大哥那样,整天对一帮脏兮兮的野孩子和颜悦色的。可是方才李竹的话让他很不舒服。他现在没法发作,只是时不时瞪一眼李竹。
李竹恍若察觉,不紧不慢地跟着这群人往蔡家走去。
陈马的儿拴在蔡家后院,他们一行人自然要穿过前院。
这是李竹第一次来到蔡家,以前,她来也是在门口或是蔡青住的小院。
这栋院子里面比外观精致多了,院子有三进,青石铺地,花木扶疏,梧桐遮阴。
他们到后院时,那匹马前已经围了几个人。
陆琨和陆氏也在,另外还有两个中年男人。
陆氏大约四十来岁,身材高挑丰满,面如满月,身上有一股跟寻常村迥然不同的气质,站在她身边的蔡成则是身材精瘦,一脸精明相。至于另一个男子,可能是请来的兽医,他正在认真的检查马儿的口牙和□□。
蔡紫微微地皱下眉头,默默站在一旁。
陆氏温声问道:“这大热天的,你们干什么去了?”
陈观做了回答,指了指李竹。
陆氏看到李竹,脸上一怔,随即笑了笑,“你找她一个小丫头干什么?”
陆琨笑道:“应之兄,你是病急乱投医了,这位是王大夫,是县里的行家,我特地让人寻访到的。”
王郎中起身行了行礼,瞟都没瞟李竹一眼。蔡青悄悄走到李竹跟前,冲她笑道:“你稍等一会儿。”李竹点点头没说话。
倒是陆氏,对李竹十分温和客气,跟她寒暄了几句。
王兽医仔细检查了一遍,站起身来,净了身,字斟句酌地说道:“它的病情是被耽误了,要是早几天,可能还有救,眼下,我实在无能为力。”
陈观一听,脸色不禁一黑。
陆琨安慰道:“应之不必难过,回京后,我再替你寻觅一匹良马。”
陈观没言语,他默默走到马儿跟前,伸手轻抚着它那瘦骨嶙峋的背部,马儿用那双无神的大眼睛哀哀地看着主人。
李竹不用人招呼,就走过去说道:“我来试试吧。”
陈观还没反应,那个王兽医先出声道:“你?”
李竹冲他略一点头,抱着罐子走过去。
王郎中觉得好笑,连他都治不好的病,她一个乡下丫头来凑什么热闹?
蔡成也说道:“这不是老杨家的那谁吗?你没去放鸭来这儿玩了?”
李竹抬眼说道:“我是准备去放的,你家的客人请我来的。”
蔡青站出来说道:“爹,确实是我们请她来的。”
“嗯。”蔡成淡淡地应了一声。
陆氏走过来对蔡成说道:“既然孩子们请她来,就试试呗,左右也是死马当活马医。”
李竹将罐子里的那浓绿色的汁液倒将出来,然后端到黑马的嘴边。这里面是加了灵泉水的。黑马像前几日一样,无动于衷,闻都不闻一下。
陈观说道:“要不要硬灌进去。”
李竹摇头:“不用,还是让它自己喝较好。”
“噗嗤。”蔡白率先笑出了声。
接着是王郎中,他这会儿并没走,而是站在旁边看热闹,他似笑非笑地说道:“这马儿若是能吃进去东西,我又岂会判定它没救?”
李竹没理会他们,她的手指□□草汁里搅动一番,趁机再注入几滴灵泉,今天的量就给它了,要是没用,她也没辙了。
李竹将木盆再次递到马儿的嘴边,用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它的头人,轻声劝道:“喝吧喝吧,喝了你就好了。”
蔡白轻轻地嗤笑,悄声问蔡青:“大哥,这位李郎中该不会是你推荐的吧?”
蔡青不置可否。
蔡紫却说道:“大哥与村民们打成一片,也许真有土方子真治好马儿。”
蔡青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正在与马儿温柔对话的李竹。
“算了吧。”陈观叹息一声,眼睛流露出深深地伤感。
众人松了一口气,这些日子他们也失去耐心了。
李竹正准备让人给它硬灌进去,就在这时,那匹马儿似乎闻到了什么,鼻子轻轻抽搐着,李竹赶紧用手指沾了点水涂到它嘴边。马儿嗅了嗅,然后低头喝了几口。
众人惊呼。陈观的脸上顿时阴转微晴。马儿先是慢慢地饮着盆里的水,接着越喝越快,不多时就将李竹带来的水喝完了。喝完以后,它的精神比刚才好了一些,还撒娇的用头蹭了蹭李竹的手。
众人围上来议论纷纷。有的说马儿命大了,有的说是陈观的心诚。
王郎中心里酸溜溜地,他脑子一抽脱口说道:“这马儿只是喝了点水,谁知道能不能好。”
他说的也许是实话,但却惹恼了陈观,他冷冷地扫了这人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
王郎中说完立即后悔了,他连忙补救:“你瞧我这张嘴,该打该打。”
陈观懒得多看他一眼,对着一旁的小厮吩咐道:“去拿二十两银子来。”
李竹忙说等马病好了再给。陈观却坚持现在就给。
他说道:“踏雪(马的名字)这几天什么也不吃,今天吃了,精神也好些了,它一定会好起来的。”
李竹也不忍泼凉水,估计人家也不在乎这二十两银子,她也没再推辞就收下了。
李竹治好陈观的马并得到二十两赏银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杨家集。众人惊诧不已。杨家一家人也是如此。
李竹把二十两银子推到李大姑面前。
李大姑和杨老实还在愣怔,过了一会儿才恢复过来人,李大姑说道:“老天,你就拿了些青草过去,就给二十两,这是不是太多了?”她辛苦两个多月才赚这么多,这还得是生意红火的时候。
李竹解释道:“咱们看着多,其实在人家有钱人眼里并不算什么。他们的二十两也就相当于咱家的二十文一样。”
经过李竹一番劝解,李大姑夫妻俩才慢慢放了心。
李竹又说道:“大姑,咱们趁着雨季没来,赶紧把房子盖了吧。”
李大姑跟杨老实商量过后,就说这银子是借李竹的,以后有钱再还上,这都是她的嫁妆。
李大姑一家高高兴兴地准备盖新房。不想,这个消息传到李家村时,又引起了一场波澜。
如果说,李家那伙人先前是后悔,那现在就是非常地后悔,肖氏刘氏的肠子都悔青了。李大富是悔绿了。谁都没想到,在家里被他们踢来打去的扫把星到了别人家立即变成了摇钱树。




田园竹香 第二十三章 肖氏来闹
李大富悔得肝疼,他一生气就把肖氏狠狠锤打一顿,边打边骂道:“不长眼的死婆娘,你当初要是对她稍好些,现在这卤肉这二十两都是老子的!”
肖氏抹着眼泪扯着嗓门辩解:“你光知道打我,当时赶她走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她可是我身上掉的一块肉,你们若不合伙逼着,我能舍得将亲骨肉赶出去吗你打开死我算了……”
李大富一听到“身上掉下的肉”这句话,不由得灵机一动,说得对呀,这孩子到底是他们生的。不能说断就断了。俗话说,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他李家把闺女养大,凭什么便宜别人?
在这儿干着急有什么用?他还不如直接去找大姐说个明白呢。说做就做,李大富也顾不上再揍肖氏了,转头就去找他娘商量。刘氏也正琢磨这事呢,说儿子一说岂有不愿意的。一家人在这厢悄悄商量不提。
单说蔡家。李竹走后,陈观的马便渐渐起了精神,陈家的小厮帮着喂了些草料和水。到了次日,那马愈发精神,陈观心情不错,对众人也和气起来。
他对蔡青说道:“多亏你提点,不然谁会想到一个小丫头能有这般能耐?”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如果以后他的踏雪再生病了怎么办?倒不如将李竹那个方子买下来。陈观性子急,想到就做。他让人去问李竹药方的事。
李竹料到他会有此问,就说道:“药方子我真没有,我就是凭着感觉添配这些药草的,你让我说我真说不出什么来。”陈观自然知道,有些人确实在某方面有天赋,一般人学不来。他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李竹还是答应再给他配瓶药水带上。至于时日长了,药效会不会变小不能保证。陈观欣然接下。
到了第三天,李竹猛然发现她的灵泉似乎变多了一点。她心中一阵激动。同时也非常疑惑,这泉水到底是从哪儿出来的?为什么会时多时少?她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原因。
最后,她将自己最近做的事过了个遍,难道是因为救了马吗?也不对啊,她以前把表哥的病治好也没见增多啊。李竹一时想不明白,难免会辗转反侧了无睡意。杨云以为她是因为得了二十两银子兴奋得睡不着觉,便拿她取笑,李竹也不解释,顺水推舟说自己确实太过高兴。
1...8910111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