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零八章 张果老
第一百零八章师傅
独孤凤凝视着远处的飞瀑流泉,笑着介绍道:“这里就是你师祖隐居的山谷?这个山谷原本的名字就不说了,现在叫‘神农谷’。”
“神农谷?”徐子陵看着眼前苍翠氤氲,极尽幽奇的山谷,听到这个名字,不禁有些惊讶,好奇的问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有什么典故嘛?”
独孤凤一边负手前行,一边若无其事的道:“喔,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你师祖喜欢效仿先贤神农,遍尝百草,在谷中种了许多药材而已。”这当然不是真实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却是这山谷原名为龙涎谷,据说在谷中的跃龙潭中曾经有一条蛟龙潜伏,后来蛟龙功行圆满,于风雨之中破空而去,神龙飞升之前,留下了龙涎,滴在在谷中的花花草草之上,因此这谷中的药草的质量格外的上乘。独孤凤在这里住的时候,无意中听说这个典故,怀念起前世,起了恶搞之念,给这山起名龙空山,这龙涎谷也就顺便更名神农谷了。不过这些真实的理由当然是不能说出口的。
好在徐子陵对此也不在意,问过之后就不在关注,而是举目四顾,欣赏起这难得的景致来。
山谷幽静,二人沿小径穿行于古松青柏之间。徐子陵抬眼望去,但见芝草遍地,清香郁郁,林涛阵阵,鸟啼山幽。二人在幽静的松林中行走之中,惊飞了一只只鸟雀。
正行间,忽见林荫深处升起一道袅袅的轻烟。独孤凤微微一笑道:“到了,就是这里。”
出的林中,却见天地豁然阔。这幽谷却是在群山之内,三面环抱,山势陡峻,笔直高耸,上下有数百丈高,向上望去,只如天柱,半山悬崖之上可见松枝斜挂,藤萝遍布,景色秀丽,宛如仙境。一道数十丈的飞瀑从松林对面的山崖飞流直下,径如崖底深潭,轰隆之声,不绝于耳。那深潭阔又数十亩,水色深幽,深不可测。正是那传说中的跃龙谭。
那深潭岩石之旁,搭建了好几竹屋茅亭,各依地势,散落而居,清净雅致,即不乏人文气息,又完美的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山谷环境优雅,草木茂盛,徐子陵跟了孙思邈这位药王学习了一些基础的药草知识,自然认得这些草木之中竟然都是些可以入药的植物,不过并没有太多珍稀的药草,甚至都是食药两用的植物,看的徐子陵微微有些奇怪。
察觉到徐子陵的注意那些药材,独孤凤笑道:“道门修行之法,千门百类,我楼观道虽然号称道祖亲传,但是修炼方术,还是兼容并蓄,符箓与丹鼎皆习。我们这一脉所长的就是服食练气之术。你看到的这些药材,除了炼丹时用到的一部分外,大多数都是食材。”
二人正说话间,突然一阵诱人的饭菜清香传来。嗅到这股诱人的想起,就连一向清心寡欲的徐子陵也觉的人胃口大开。
独孤凤不禁一笑道:“巧了。还是小陵你有运气,正好赶上师傅下厨,这样的几乎可不容错过呢!”
独孤凤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冒着炊烟的厨房之中,走出一个老头来,这老头面目清奇,须发冉冉,鹤发童颜,看起来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他走出来时,手里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盛着一道佳肴,那诱人的香气正是从盘子中发出。他一看到独孤凤,就连忙用手护着餐盘,一副深怕人抢夺的模样。
独孤凤不禁笑道:“师傅,我又不和您老人家抢吃的,您那么紧张干什么?”
张果这才想起独孤凤斩赤龙之后,心性寡淡,已经不跟他抢吃的了,不禁有些讪讪的道:“原来是小风儿呀!额,师傅刚刚没看清楚。”
看着师傅一副护食的老小孩的模样,独孤凤不禁暗笑,她刚拜师那会,还比较贪吃,每次吃饭都和师傅争抢不休,她是各种手段辈出,都害的师傅留下心理阴影了,每每见了她,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必然是下意识的护住食物。
独孤凤笑道:“师傅,我来看望您了,怎么觉得您老人家见到我有点不高兴?”
张果干笑一声道:“高兴,高兴,小凤儿来看师傅,师傅怎么能不高兴?”又看了徐子陵一眼,道:“原来凤儿还带着客人呀!大家不要干站着,到客厅坐吧!”
徐子陵跟着张果独孤凤来到一间松木搭建的厅堂之中,厅堂清雅古朴,作为建材的松木不做雕饰,还可以看清墙壁上那天然的木质纹理。厅堂正门之上,有个匾额,上写着“翠微居”三字,字迹清俊飘逸,如青山流瀑、白云苍狗,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自然的味道。
张果将餐盘放在犹散发着松木清香的桌子上,捋了捋胡子,热情的招呼道:“坐,大家都坐。”
独孤凤一指徐子陵道:“师傅,我还没跟你说呢!这是我新收的徒弟,名叫徐子陵。您老看看,可否入眼?”
徐子陵忙下身拜道:“弟子徐子陵,拜见师祖。”
张果不禁有几分惊讶的道:“小凤儿,你竟然收徒弟了?”说着将目光转向自己这新冒出来的徒孙,初时尚漫不经心,但是看了两眼之后,不禁眼中精光一闪,大喜道:“天生道骨?”
徐子陵,只觉得眼前一花,原本站在桌子对面的师祖,赫然出现在他面前,伸手如电,以他反应不及的速度将他上上下下摸了一遍。
浑身上下被人摸了一遍,徐子陵本身倒还没什么感觉,一旁的独孤凤却看得暗流冷汗,手不禁伸到了剑柄上,心道:这老头何时变得这般猥琐了,若是敢这般碰我,哪怕是师傅,也照砍不误。顿了顿,又见张果只是围着徐子陵研究个不停,又暗暗想道:这老头,莫不是玻璃吧!可怜的小陵,师傅对不起你,让你**了……
张果牢牢抓住徐子陵的手,眼中精芒四射,万分欣喜的道:“果然是骨骼清奇,深具道心慧根。真是天兴我道,小友可愿拜我为师,我有三十六丹法,七十二秘技可以传授于你……”
“咳咳!”看着师傅一副小孩子得到了最喜爱的糖果一般的表现,独孤凤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满的提醒道:“师——傅,他是我的弟子。”
张果这才发现自己一时高兴的过头,竟然忘了眼前的这个良才是自己的徒孙,不禁有些尴尬又有些欣喜的道:“那个,凤儿呀!你这个徒弟收的好呀!”
独孤凤忍着上前揪他胡子的**,白了他一眼。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还真是没说错,越与这个师傅相处,越发现他就是个老小孩,玩世不恭,率性而为,好吃好玩,一点没有世外高人的样子。也难得徐子陵小小年纪,就涵养不浅,见了张果这忘形的样子,没有露出一点惊奇的意思。
“咦!”探查到徐子陵体内真气反应的张果不禁惊讶起来:“好精纯的纯阳真气!观其气质,生机勃勃,气脉竟然比我们的道德真气还要悠长。显然是一门最上乘的气功,凤儿,你从哪寻来的这门功法?”
见到一向见闻广博的师傅也猜不出徐子陵练的功夫,独孤凤不禁微微有些的得意,笑道:“师傅你一向自诩见闻广博,道门诸多经典尽揽于胸,不妨猜上一猜!”
张果胡子一翘,眼睛一翻,道:“鬼丫头,又想看师傅出丑。哼,师傅偏不让你如愿。”说着,向徐子陵露出一个慈祥的微笑道:“额,乖徒孙。让师祖看看你的行气功法!”
徐子陵看着师傅和师祖一见面就玩笑斗法,其乐融融,毫无隔阂,不像是师徒,倒是祖孙两似的,温馨自然的感觉让徐子陵也深受感染,不禁洒然一笑,运气长生诀的行气路线,任师祖探查。
独孤凤以手抱臂,好整余暇的看着张果探寻。长生诀据说字广成子以后,数千年来没有人练成,独孤凤才不相信师傅能够猜出来呢!
张果初时倒是自信满满,他乃是百年前道门第一高手铁拐仙李玄阳的弟子,又是楼观一脉的传法人,自幼熟读道藏,道学渊深,对道门各脉的武功路数十分的熟悉。当今之世,道门支脉虽然多,但是究其源流,不外乎楼观、上清、天师三派,想来独孤凤的这个弟子所修习的,也不会超出这三家窠臼。但是随着探查的时间越长,张果的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了。
长生诀源于道门先贤广成子,虽然也是道门正宗,但是广成子距今已有数千年时光,千百年来,武功不断演习变化,如今的道门武功和千百年前的武功都有不小的变化,因此,在张果看来,徐子陵的真气虽然古朴纯正,带着最正宗的道家特性,但是其行气路线与当今道门功法大相径庭,一时间,他也拿不定注意。
转眼过了一盏茶时间,张果仍在皱眉沉吟,独孤凤忍不住笑道:“怎么样?师傅,有没有猜到?师傅您这么博学,一定能猜出来吧!”
张果忍不住瞪了独孤凤一眼,鼓起腮帮子道:“凤丫头竟然小看师傅。哼,这种行功法门我虽然从未见过,但是猜也能猜的出来。这套行功气法以奇经八脉为主,十二正经为辅,气法于涌泉,又归于涌泉,入门便是神气交感的先天境界,果然是最上乘的功法。观其行气路线,与天师道的太清洞玄真气有几分相似。究其气质,却又和上清派的抱朴真气更为相似,而葛洪的抱朴真气乃是他参悟道门宝典《长生诀》所成。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种从未见过的道门心法该是来自于长生诀。”
张果此言一出,倒是让独孤凤惊讶了一番,没想到这个平时看起来有点迷糊的师傅还真一下子猜出来了,不由的再次上上下下的重新打量起张果,开始怀疑这位是不是她那位平时迷迷糊糊只顾吃喝的师傅了。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零九章 九字真言
独孤凤有些惊讶的道:“不错呀,师傅,你竟然猜到了。”
能够让这个一直神气的不得了的骄傲徒弟惊奇一把,张果也感到十分的有面子,长长的胡须一翘一翘的扬起来,得意的道:“你这小丫头,才跟了师傅几年!师傅的真本事你还没学到呢?”虽然嘴上这样说,其实张果心中也是惊奇不已,《长生诀》号称道家至高宝典,但是千百年来从未有人真正练成功其中的武功,在所有研究长生诀的人中,成就最高的乃是灵宝派的葛洪,他虽然没有真正的练成长生诀,但是也从中参悟出一套高明的炼气之术,他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子对长生诀颇为感兴趣,又发现徐子陵体内的真气特性与抱朴真气十分的类似,这才大胆的猜测徐子陵所学的就是长生诀。
独孤凤无视厚脸皮的师傅自吹自擂,笑问道:“师傅呀,您老人家既然这么博学,那么不知道会不会九字真言呢?”独孤凤前世看大唐双龙传时,就对徐子陵的九字真言年年不忘,感觉论耍帅比什么天刀八法散人八扑帅气多了,后来查了资料之后才发现,原来正版的九字真言的版权在道家手里,佛家的只是盗版。所以独孤凤拜入道门之后,一直对道家的这套九字真言念念不忘,可惜以前想学时被师傅拒绝了。
张果眯着眼睛笑道:“师傅我自然是懂得的。这套九字真言,玄妙非常,乃是道家秘传,自上古传习至今,乃是调理气息,沟通内外的法门,防身御魔的无上法门。当今道门,懂得这套法门的已经不多了,你师傅我,恰恰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小凤儿呀,你的灵情诀以七情六欲入道,各走极端,与这套法门大相径庭,学了也是无用,为师就不教你了。”
听得张果又是这个借口拒绝,独孤凤轻哼一声,上前一步,伸手就要去揪张果的胡子。
张果吓得连忙躲闪,一边躲,一边道:“莫揪莫揪,师傅的胡子都被你揪稀了。”
两人在这个小小的屋子里追逐起来,不知不觉中用上了轻功身法,两人兔起鹰落,速度越来越快,竟然在小小的斗室之中幻出漫天的身影,却出奇的没丝毫破空之声,更没有碰到任何的家具物品,看的徐子陵眼花缭乱。
追逐并未持续多久,徐子陵还未来得及感叹,就见漫天的人影暮然消散,独孤凤和张果显出身形,独孤凤一手揪着张果的胡子,一边的得意的笑道:“师傅您老人家你现在是教还是不教呢?”
张果以手拖住胡子,愁眉苦脸的道:“哎,我老人家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已经比不过凤儿你这年轻人了。”
独孤凤轻喝道:“师傅不许岔开话题。”说手上轻轻的一拽,差点把一根胡子揪出来,吓得张果连忙投降:“莫拽莫拽,师傅教你就是了。”
独孤凤好不容易得了机会,哪里那么容易满足,又连连提了好几个条件,都得了师傅的应允,才心满意足的放手。
一旁的徐子陵看的目瞪口呆,还是第一次看到世上有这种师傅相处的模式。不禁对自己独孤凤佩服万分,独孤凤不但做师傅威风八面,连做徒弟都能整治的师傅服服帖帖,这才叫本事。顿时,徐子陵觉得自己要向师傅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心情大好的独孤凤,捏着从张果脸上揪下来的胡子,得意的自语道:“早就想把师傅你的胡子揪下来看看了,今天终于完成了心愿。”
此言一出,气的张果在一旁吹胡子瞪眼睛,却有拿独孤凤没办法,以前的独孤凤虽然顽皮,但是武功还低,对他威胁不是很大。但是没想到独孤凤出去两年转了一圈回来后,武功有了极大的进步,几乎已经不比他逊色了,尤其是轻功身法,更是远胜与他。两人刚刚的一番追逐,张果本想冲出屋子,但每每在冲到门口前都被独孤凤拦截,并一步步压缩活动范围,最终无奈的被独孤凤揪住胡子。
独孤凤不理会师傅吹胡子瞪眼的不服气,犹自向徐子陵传授经验道:“小陵,看到没有,你师祖就是这般脾气,一肚子的好东**着掖着不让人知道,你要是想学什么,他不答应的话,就揪他的胡子。”
倒是徐子陵听了师傅的教诲,有些哭笑不得,看了看师祖又看了看师傅,最终决定还是沉默为上。
自独孤凤来到这神农谷之后,神农谷彻底热闹了起来。独孤凤乃是武痴,自从进入入微之境后,环顾江湖,可堪动手的人寥寥无几。不过张果身为楼观道老一辈的**高人,自然也是这寥寥无几的人之一。独孤凤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每天借着请教的名头向师傅邀战。弄得张果头疼不已。偏偏独孤凤现在武功极高,已经不逊与他,让他连躲避的几乎都没有。
好在独孤凤还记得此行的目的,在张果教导徐子陵从来不打扰他。如此过了几天后,张果干脆打着教导徐子陵的名头避开独孤凤的邀战,每日从早到晚的悉心教导徐子陵,又布置了许多的功课,一副完全拿徐子陵做真传弟子的模样。
这一日,跃龙潭边的一间草堂之中,张果正向徐子陵讲课,所讲的内容正是道家的九字真言,独孤凤兴致勃勃的在一旁旁听。
张果看了一眼兴趣十足的独孤凤,问道:“凤儿,你一直想学这九字真言,那你可知到底为何?”
独孤凤当然是对这些下过功夫的,因此张口就答道:“该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吧!我曾看过葛洪的《抱朴子》,其登涉篇有云‘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这个世界,与前世的世界还是有许多的不同的,比如葛洪的九字真言在前世该是“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但是这一世的典籍中却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原本独孤凤还奇怪,为了大唐原著中真言老和尚随口说他的九字真言是借用葛洪的那九个字,却变成了“临兵斗者,皆列阵在前”,中间差了好几个字呢,总不至于真言老和尚和东密的那个抄袭者一样抄错了吧!直到看了过《抱朴子》之后,独孤凤才明白其中的缘故。
张果点点头,表示独孤凤说的正确,又继续道:“九字真言虽然首次为葛洪记载于典籍之中,但并不是葛洪所创。九字真言,乃是我道家一门气禁之术,各门各派都有流传。九字真言流传已久,其实并不一定是凤儿你说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亦有可能是其他的字,不过目前道门流传最广的都是这九个字而已。”
独孤凤尚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禁感到十分的新奇,开始竖起耳朵认真的听讲。
通过张果的慢慢讲解,独孤凤方才明白,道门的九字真言是什么样的修持手段。无论佛道两家的九字真言,都不是武功。究其根本,都只是一种修持手段。真言所创的九字真言,乃是佛门所有印发的集合,本不是武功,不过到了徐子陵手中,经其天才般的发挥,将印发和武功融为一体,这才有了九字真言手印。不过,佛门有印法,道门也有手诀,因此徐子陵要学完九字真言后,也未必不能领悟出属于道门的九字真言手诀来。
张果道:“九字真言,虽然各家都有,但是各门各派都有不同。我们这一脉的九字真言乃是由内外丹诀中衍化而来,若要修习九字真言,必须要精通丹道。凤儿,你虽然天资聪颖,于武道的上的天赋乃是万中无一,但毕竟不是修道之人,不通丹法,学这九字真言,往往事倍功半。当年你习武正在关键之时,为师怕你分心,故而没有传授你九字真言。不过现在,你既然武功有成,听听倒也无妨。”
独孤凤点头表示理解,她的目标是破碎虚空,而他们这一脉的丹道的目的却是求的长生久视,因此独孤凤并没有用心学习丹道。既然九字真言是由丹道法诀衍化而来,她这个没有丹道基础的人学习,只怕是事倍功半,很难有多大成就,师傅不传给她也不奇怪。
张果盘膝端坐,左右手平摊膝上,轻喝一声:“临!”
徐子陵顿时浑身剧震,独孤凤眼睛也猛的一亮。
张果面带微笑,看着徐子陵问道:“你察觉到什么了吗?”
徐子陵想了想道:“感觉很奇怪,师祖你好像变成了天地的中心,我感觉自己像是多余的人,被硬生生的挤出去了一般。”
张果笑道:“你的感觉很敏锐。临者,乃是明天地所在,悟万物本来,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临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时刻感觉天地,万物的存在,这就达到了临字的本义。”
ps:这章写的真艰难!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一十章 来客
张果身体仍保持盘膝而坐的姿态,双手穿插交错,作出连串手诀,如穿花蝴蝶一般,变化无穷,最终双手合拢,大喝道:“兵!”
徐子陵顿时隐隐听到一阵龙吟虎啸之声从张果身上传出,而张果的气质再次一变,那种与天地合一的气息收敛的一干二净,却又不是彻底的消失,而是宛如深藏在地下的种子一般,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独孤凤也满是好奇的看着张果演示,道门的九字真言比她想象的还要有意思,张果的“兵”字一出口,独孤凤就已经敏锐的查知到他的**真气竟然随着真言震动一起来,一时间筋骨齐鸣,百脉畅通,精气神一下子被调整到巅峰状态,手段十分的神奇。
张果这次没有询问徐子陵的感受,而是直接道:“兵者,由临而进,心存天地已明,阴阳已现之意,清浊气分,天地交泰,而身内龙虎初啼,生机初现,有争斗之意,而无争斗之用,当更进温养,以待咆哮之时。”
徐子陵沉思了片刻,开口道:“师傅说过乃万物之灵,自身便有无穷的潜力,这个兵字诀是否就是能够挖掘人体潜藏的能力呢?”
张果赞赏的看了徐子陵一眼,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道:“你说的不错。兵字诀正指的是体内蕴藏的能量,在道门之中表示返老还童的生命本源之力。”
独孤凤听的若有所思,佛门九字真言中的临字指的是身心稳定,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坚固身心。道门的临字者是与天地沟通,明悟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中。表面上看,颇为相似,都是静守为主。但是实质精神上却千差万别。一个是身心不动,一个是我居其中,佛道思想具体的差别已经体现在了根本的起手印诀上了。佛门求涅槃,道门求长生,一者贵死,一者贵生,二则截然不同。想到这独孤凤忽然明白,为何道佛两门少有破碎虚空的人物,这不是修为典籍的差距,而是目的的不同。而武者又有不同,武者的本质是争斗,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在有限的生命中追寻那生命的真正奥义,是真正武者的意义,也只有具有坚定不移的武道意志,才能走到那破碎虚空的地步。
蓦然回首,独孤凤赫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上了武者的道路,虽然最初的目的只是单纯的为了破碎虚空,企求破碎后那渺茫的变回男生的希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想法渐渐的沉在心底,而不断突破层次,攀上那武道至高巅峰的想法却浮上了心头。曾几何时,传鹰令东来这些只能仰望的人物,她如今也有了同行的资格。
在独孤凤的沉思之中。张果把其他各种基本手诀逐一展现。其他七字分别是:斗诀主身内天地分明,龙虎咆哮,上下争斗,又有调和之意,用于丹道则是静养龙虎待其鼎盛而调和阴阳。
者诀为丹道成相之意,主龙虎上下而行,于玄关而合阴阳相遇,如春阳融雪,又如泼火遇油,自然而然一点本源现于混沌之中,活泼泼,圆融融,得大药而金丹成。
皆诀明无内无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一理之道。不躁进,不强求,温养自然,漫求婴儿,元神内现。此刻谁是我?我是谁?无分彼此,皮囊元神本为一体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正是天地为过客,黄庭有我而独居。
阵诀意神居黄庭,万物为掌指。入眼而不迷,入耳而不惑,入口而不味,入鼻而不嗅,触身而不坠,入神而不思,悟却本性还归本来,面目一明自然超脱。以天地为棋,苍生为掌,万物有而神不惑。正是道德经所言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境。
列诀讲既已明了本我,面目一新,当继续精进,时刻保持自然超脱轮回,天地合一,与道同存。乃位列天地之意,超脱之喻。正所谓天地之间有其位,万物之内有其名是为列。
张果讲的眉飞色舞,徐子陵亦听的如痴如碎,唯有独孤凤长身而立,凝望高山深潭,若有所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