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徐子陵呆了半晌,苦笑道:“你倒是很有雄心。但是你忘了乱世之中平明百姓的苦难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有没有想过争天下会给天下百姓带来多少苦难?”
寇仲反手搂着他的肩头,笑嘻嘻道:“小陵你这就理解差了。天下大乱,又不是我能够决定的。大隋的江山是杨广自己和一些野心家自己败坏的,这是天下大势,无可避免。师傅教育过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天命,更没有什么救世主,就算你想要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与其寄希望与他人,还不如我们亲自动手。我们自己,总比其他人可靠来着。”
徐子陵皱眉道:“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当了皇帝,你只怕就要有三千后宫了,就算想只娶一个小师姑一个人也不可能了。”
寇仲显然没想及此点,愕然语塞。
徐子陵叹道:“你尽管去追求小师姑吧!当皇帝的事情就另说吧!只要你表现的杰出的成就,相信无论是师傅还是独孤家都不会反对的。”
寇仲和徐子陵的对话一丝不落的落在了独孤凤的耳朵中,寇仲的话虽然略显张狂,但是正和少年人意气飞扬的心性,倒是徐子陵的观点让独孤凤暗暗皱眉。看原著时,许多人都对寇仲的最后放弃争天下的行为十分的鄙视和痛恨,却没有仔细追究寇仲这种心理的来源。事实上,让寇仲做出放弃天下的最大的因素就是徐子陵,寇仲本质上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而特殊的经历使他和徐子陵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若说这世上谁能够影响到寇仲,那只有徐子陵。纵观原著全书,对于慈航静斋代表的白道以及高门大阀,寇仲始终是一种叛逆不服态度,面对魅力非凡的师妃暄,寇仲从来没有像徐子陵一样腿软过,甚至隐隐有一种愤懑和不满,只是碍于好兄弟徐子陵而不得发作,寇仲能够一眼道出慈航剑典武功的特色,除了其高明的武功见识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他早已经洞穿了慈航静斋的真面目。可惜的是,徐子陵腿软耳根子软,不但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被师妃暄牢牢的牵着鼻子走,还轻易的被静斋思想洗脑,时时不忘在寇仲跟前劝说。面对自己最要的兄弟以及心爱的情人双重打击,再加上寇仲本就跳脱随性的性子,这才毅然放弃到手的半壁江山,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六十五章 放飞
若是以中立或敌对的角度来看,徐子陵的性子那是极好的。但是作为同一个阵营的朋友或战友,那就太坑人了,他实在是太善良了,善良到处处替对手着想的地步。为了保证将来徐子陵见到师妃暄后,不会被忽悠的找不到东南西北、叛变师门,独孤凤觉得自己有必要加强徐子陵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觉得不能让这家伙太闲着,必须给他找点麻烦才行,等他一堆麻烦缠身时,看他还有没有功夫替敌人操心。只是心念微转,独孤凤就定下几个调教徐子陵的主意。
惊雁宫有着现成的建筑可用,倒不用众人在动手搭建木屋,独孤凤与晴雪、尚秀芳三人住在藏有开启惊雁宫机关的偏殿之中,其他人住在另一侧的偏殿。独孤凤有意将惊雁宫作为未来的山门所在,因此倒是对惊雁宫的布局倒是查看的十分仔细。若不是考虑到现在尚且不知道惊雁宫何时开启,不便大兴土木,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独孤凤真想现在就将惊雁宫圈为己有。
夜色幽深,空旷的惊雁宫左雁翼殿内,只有独孤凤三人,尚秀芳自从在主殿听了独孤凤所讲的生命演化史后,就对此十分的感兴趣,一直拉着独孤凤盘问,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摸样,倒是让独孤凤十分的头疼。
独孤凤被问得烦了,干脆将尚秀芳扑倒在早已经备好的软榻之上,一口封住了她的柔软而温暖的香唇。惹来尚秀芳呜呜咽咽的抗议之声。
晴雪看了一眼纠缠在一起的两人,脸色一红,说了句:“我去外面看看。”便转身跑了出去,自动的在外面放哨起来。
又过了几日,几人将惊雁宫上上下下探查了一遍,算是将这里的大致摸清楚了。鲁妙子本身就是建筑大师,在研究惊雁宫奥妙之余,还在独孤凤的要求下,亦做出了山门设计的规划图。
独孤凤这次来本来就是为了确认一下惊雁宫的存在,如今既然已经确定,在留在惊雁宫也没有意义。因此在安排了一些人手为鲁妙子帮忙后,独孤凤就带着众人离开了惊雁宫。
不过在临走之前,独孤凤将寇仲、徐子陵、段玉成三个徒弟叫道了跟前。
寇仲这次难得的变得十分的老实,见了独孤凤如徐子陵段玉成一般老老实实的向独孤凤行礼。独孤凤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指桌子上的一封写好的书信,对徐子陵道:“小陵,师傅有个任务给你。”
徐子陵一看到桌上的信便明白独孤凤的意思,这是让他做个信使前去送信,不禁微微有些奇怪,不知道是给什么人送信,需要他这个徒弟亲自去送。不错虽然心中好奇,面上还是平静的说道:“请师傅吩咐。”
独孤凤前天刚刚收到消息,华山派的内部矛盾彻底的爆发,因为新掌门的人选,支持沈落雁的一派和支持岳世明的一派在华山上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正是拉拢沈落雁的好时机。因此独孤凤临时起意,写了一封书信,准备派徐子陵前去送信。因道:“我这里有封信,要送给华山派前掌门沈均庭的女儿沈落雁。这封信就交给你,你要保证亲手送到她手中。”
“是,我一定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沈落雁。”师傅的吩咐,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徐子陵一口答应。派弟子前去送信,在武林之中一般只有关系亲近或者表示尊重之意才有。徐子陵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沈落雁当然和独孤凤没有任何的交集,那么唯一的的解释自然就是师傅很看重沈落雁了。虽然相处的时间不久,但是徐子陵可是对自己师傅的性情十分的了解,独孤凤一向眼高于顶,很少将人放在眼里,这次这么郑重的派他前去送信,可见对这位沈落雁十分的重视,这让徐子陵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心。
看着徐子陵一口答应下来,独孤凤不禁露出一丝微笑,派徐子陵给沈落雁送信,自然不只是为了表示会对沈落雁的重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徐子陵和沈落雁之间。原著中的徐子陵对于女子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几乎大唐中最出色的女子都偏爱徐子陵,现在的徐子陵虽然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但是跟随张果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初步具备了那份俊逸出尘的风范,再加上少年特有的青涩,同样正值豆蔻年华的沈落雁有很大的可能性喜欢上徐子陵。对于这位心机颇深的美人儿军师,独孤凤没什么兴趣,若是她能够缠上徐子陵,给徐子陵找找事情做,那倒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安排徐子陵,独孤凤又看向了段玉成,对这位半路收来的弟子,独孤凤一直十分的用心,寇仲和徐子陵过于富有个性,武功上不能继承她的衣钵,人生更不可能为她所掌控,而段玉成既有足够的资质悟性继承她的武学衣钵,又十分的忠诚可靠,正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下一代门派掌门人,因此独孤凤一开始就将她当做未来的掌门人来培养。不过她这次要和段玉成说的并不是这方面的事情。独孤凤看了段玉成一眼,突然忍俊一笑,道:“玉成,离家这么久,有没有想念你的小媳妇呀?”
段玉成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期期艾艾的看着独孤凤不知道说什么好。而徐子陵和寇仲也都忍不住一乐,差点笑出声来,他们两人也同样没少拿这事和段玉成开玩笑。
逗了一下自己的这个老实的小徒弟,笑了一会,独孤凤才止住笑容,正色道:“前日我收到你父亲的来信。提到你年龄不小了,也该与荷花完婚了。你自己觉得呢?”
段玉成还未说话,寇仲就笑的几乎打跌,用手拍着段玉成的肩膀道:“好师弟。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辜负爱你的女人。你还是听伯父的话,早日回去完婚吧!也好给我们生个师侄出来,我可是等着有人叫我师叔呢。”
徐子陵到没有寇仲那么无良,他替段玉成打开寇仲的手,笑骂道:“你这是在出主意呢,还是在取笑人?师弟这么早完婚,只怕对武道修行有碍。师弟要慎重考虑。”
段玉成给两位小师兄弄得很不好意思,好半天才抬头向独孤凤道:“弟子尚无主意,但凭师傅吩咐。”
独孤凤看了徐子陵和寇仲一眼,制止了他们的起哄,微笑着道:“武道一途,并非绝对禁欲。只要不过于沉溺其中,成婚与否,于武道并无多大影响。你若是没有注意,那就回家看看吧!荷花一个普通女孩子,又无父无母的,让她等上太长时间也不太好。至于武功方面,该教的我都已经教你了,至于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出来了。”
段玉成也颇为想念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不过他亦是心智坚毅之人,为了武道修行,一直将这份思念藏在心里,如今得了师傅的允许,自然十分的高兴。
安排完两个徒弟的今后一段时间的事情,独孤凤就将他们赶了出去,只留下了寇仲一人。
独孤凤留下寇仲,也不急着和他谈话,而是曼斯条理的喝着茶水。而寇仲单独面对独孤凤,不禁有些坐立不安,独孤凤不先开口说话,他自然也不敢像往常一样嬉皮笑脸。不过,等到独孤凤一杯茶饮尽的时候,寇仲抓住机会,跑上前殷勤的主动为独孤凤倒茶。
独孤凤任由寇仲小心翼翼的献殷勤,面上不露丝毫表情,淡淡的问道:“你是真的喜欢馨馨吗?”
寇仲顿时心中一喜,连连点头。
独孤凤转过头,一双剑眸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寇仲顿时有一种被看的通透的感觉一般,仿佛所有的心思在这一双如冰雪一般的冰冷清澈的眸子中无所遁形,让他不由自主的升起偏开目光的冲动。寇仲强自抑制住偏开目光的冲动,目光坦荡的迎向独孤凤的审视。他明白自己必须在师傅的目光下坚持,若是连师傅审视的目光都无法承受,那他所谓的喜欢不过是可笑的谎言而已。
好一会儿,独孤凤才放过寇仲,收回审视的目光。而寇仲则毫不掩饰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心情却是大好,贼兮兮的笑道:“师傅,我是不是过关了?”
独孤凤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是淡淡的道:“你和馨馨的事情,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感情的事情,一切顺乎天然。馨馨若是喜欢你,我自然也是支持你。馨馨若是不喜欢你,你也不许耍手段纠缠。”
寇仲如小鸡啄米一般的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我都听师傅的。”
独孤凤又看了他一眼道:“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你该明白,就算馨馨喜欢你。以她的身份,也不能随便嫁给一个普通人。以后的路,该这么走,你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吧!”
寇仲顿时高兴起来,露出了个灿烂的笑容,一挺胸脯道:“师傅放心,我一定努力上进。一定要做个大将军,风风光光的将馨馨娶回家。”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六十六章 洛阳
独孤凤站起身,面向惊雁宫下那仿佛无限延伸空间,惊雁峰上薄雾迷蒙,随风变化。瞧着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石桥溪流,独孤凤双目平静,出奇地沉默。过了片刻,才道:“你有此心,那是最好。这样吧,杨广三征高丽在即。你就到禁军中历练一下,先积累些从军经验吧!”
寇仲这次却没有一口答应,而是沉默了片刻,才突然开口道:“师傅,以后的路,我想自己走。”
独孤凤回过头来,面带讶色的看着寇仲,寇仲神情坚定,脸上没有了一贯玩世不恭的笑意,变得十分的严肃,显然这次是认真的。独孤凤对他的态度不置可否,只是以眼神示意他说说理由。
寇仲想起他无意中听到的独孤家年轻一辈议论他的话,那句“穷小子,想攀上高枝的癞蛤蟆”之语深深的刺痛了他的自尊心,虽然无人敢当面向他说出这种话,但那只不过是顾忌他师傅独孤凤的面子而已。寇仲非是愚笨之人,独孤家的一些人看向他目光中的那分鄙夷和蔑视,他如何的看不出来?寇仲虽然出身微寒,但是人穷志坚,平生最不能承受的就是被人轻视,尤其是鄙视他的这些人还是他最敬仰的师傅和最心爱的佳人的亲人。因此,当独孤凤提出送他去禁军中历练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坚定的拒绝了。他寇仲虽然有着远大的理想,也想做大将军,想娶独孤馨,但是他不想自己的一切都是在独孤家的帮助下建立起来,哪怕这个帮助他的人,是他最敬仰的师傅。真正的男子汉,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辉煌的成就,依靠独孤家的帮助,哪怕他将来取得再耀眼的成就,别人也会只当他是独孤家的附庸,而不是他寇仲的本事。
想到这里,寇仲双手握拳,面色坚定的道:“大丈夫立身存世,功名富贵,要靠自己的双手争取。建立功业,只有自己亲手一刀一枪的搏取,才有意义。”
独孤凤微微偏头,看了寇仲半晌,突然展颜一笑,道:“不错呀!师傅倒是小瞧了你的志气。”顿了顿,又道:“未来的路,就随你的意愿,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吧!”她本来的打算,是让寇仲进入禁军,在杨广三征高丽时混出点功绩声望,然后想办法留在河北,在乱世时以河北起家,结合独孤家在洛阳的势力,以及她在长安的布局,同时占据关中河北洛阳,以绝对优势席卷天下。不过,寇仲拒绝她的安排,倒是提醒了独孤凤,寇仲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的人,并不是她能够随意支配的,而且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再好的战略计划,也很可能因为一个细小的事情导致崩溃。谋略布局亦如剑道,随机应变,顺势而为才是正道。
寇仲原本还做着说服独孤凤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师傅竟然直接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原本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词派不上用场。不禁感到十分的意外,用心的看了师傅几眼,小心翼翼的问道:“师傅,您不反对我?”
独孤凤不禁一笑,寇仲明显的年纪还小,正处于少年叛逆期,这个年纪尚未经历过世事的艰难,最为崇尚**拼搏。因此独孤凤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就明白了他的心态,笑道:“我为什么要反对你?你有志气,那是好事,师傅该支持你才对。”顿了顿,又道:“少年人嘛,就是要有你这股朝气,以前师傅倒是想差了。你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出来才好。”
寇仲难得见到独孤凤和自己和颜和色的说话,又这样明显的赞许自己,不禁十分的高兴,欢呼一声道:“多谢师傅理解。”说着翻身打了个大斗,落到丈许外一方大石上,大声笑了起来。
独孤凤见他有些忘形,不禁有些好笑,笑骂道:“既然想通了你的事情,还不快滚。”
寇仲毫不在意,嬉皮笑脸的向独孤凤拱手告别后,在空中连翻了几个筋斗后,一溜烟跑了。
放飞了自己的三个徒弟,独孤凤也带着尚秀芳等人离开了惊雁宫。惊雁宫距长安颇远,但是距离洛阳却是相对近些。独孤凤寻思着左右长安无事,而母亲又常抱怨她离家太久,都不回家看看,因此就决定前去洛阳。
前往惊雁宫时,独孤凤心切,带着众人是一路疾行。此时回洛阳,没有那么紧急,独孤凤倒是颇为悠闲。此时阳春三月,正是柳吐新绿,山花灿漫的时节,众人一路游山玩水,闲庭信步的向着洛阳行去。原本不到三日的路程,硬是花了十日才走到。
洛阳雄踞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为
洛阳平原,伊、洛、、涧四水流贯其间,既是形势险要,又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漕运便利。故自古以来,先後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等八朝建都於此。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洛阳乃天下交通要冲,军事要塞。
杨广即位后,于洛阳另选都址,建立新都。新皇城位於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东逾水、南跨洛河、西临涧河,北依邙山,城周超过五十里,宏伟壮观。杨广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北抵涿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洛阳更成天下交通商业的中心枢纽。
独孤凤等人赶到洛阳之时,正值上午时分,城门大开,大批商旅行人在城门口川流不息,庞大的货车队伍甚至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一派繁华的帝都景象。
洛阳的规模自然是非比一般小城,甫进城门,只见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笔直延伸开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长。街旁遍植樱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树木,中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际此春夏之交,桃红柳绿,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大道两旁店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与贯通各大城门的纵横各十街交错,井然有序。若论繁华鼎盛,身为千古帝都的长安比之也有所不及。
尚秀芳兴致盎然的看着街道两旁繁华的景象。
独孤凤笑问道:“秀芳以前来过洛阳吗?”
尚秀芳摇摇头,笑道:“尚是第一次来。”
独孤凤笑道:“那洛阳的三大美景,秀芳都知道吗?”
尚秀芳露出兴趣盎然的神色:“是什么三大美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哩。”
独孤凤笑道:“一为洛水天津。洛水横贯全程,又与其他伊、涧叁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最神奇的是洛水平缓,两岸房舍林立……”正说话间,独孤凤突然一指前方道:“看,那就是洛阳最著名的陆地行走奇景”
尚秀芳顺着独孤凤的目光看去,此时前方忽现奇景,一艘帆船在隐蔽於房舍下方的洛水驶过,从他们的角度瞧去,只是帆顶移动,宛若陆地行舟。
“果然有趣!”尚秀芳看的十分感兴趣,又被勾起了对其他两大美景的兴趣,连忙问道:“那其他两大美景是什么呢?”
此时天色大白,街上人车渐多。独孤凤等人沿着笔直的天街前行,不时可以见到御道上不时有一队队甲鲜明的兵卫路过,使这美丽的皇城添上刁斗深严。
独孤凤目视这这些铠甲精良的精锐士兵,明白杨广已经做好了和高丽再次开战的准备,看着形式,只怕出征之期就在近日。
独孤凤停顿了片刻,收回注视这些甲兵的目光,继续为尚秀芳介绍道:“另一个就是烟雨西苑了。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周围二百余里,比得上古时汉武帝的上林苑的气势。不过其中最美的还是靠近城西的积翠池,积翠池方圆十里,杨广耗费人力在湖中叠石为山,仿海外蓬莱、方丈、瀛洲的叁座仙山建立了三座假山,山湖之中楼台林立,曲折回廊,在烟雨迷蒙之时,彷如人间仙境。”
尚秀芳听的美目溢彩,露出十分感兴趣的神色:“这么美丽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看才行。”
独孤凤目视着尚秀芳,微笑道:“若说一定要观赏的地方。有一个地方秀芳要非去不可。”
“喔,什么地方?”尚秀芳露出惊讶之色。
独孤凤笑道:“自然是洛阳闻名天下的‘牡丹花会’了。‘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为花中魁首,艳冠群芳。秀芳国色天香,乃是人中牡丹。与这洛阳牡丹最是相得,岂有不去之理?”
尚秀芳是给人赞叹惯了的,不过听到独孤凤的赞扬,仍然忍不住心里高兴。看了独孤凤一眼,笑道:“你呀!真会哄人。可惜的是,上天没把你托生成男人,真是遗憾呀!”
独孤凤对尚秀芳的调侃好在意,反而似笑非笑的看了尚秀芳一眼,油然道:“这只怕不是我的遗憾,而是某些人的遗憾吧!”
尚秀芳给独孤凤似有深意的目光看的脸上微微发烧,却是给独孤凤一下子说中了心事,独孤凤非是独孤云,一直让她深为遗憾。
ps:最近收藏涨的好慢呀,求收藏。没有收藏的诸位收藏一下吧!更新的章节在书架里显示的最快,直接点的话有几分钟的延时。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苑风雨
杨广昔日辟地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萧皇后喜其艳丽堂皇,常常流连西苑,因此洛阳牡丹始名闻天下。不过洛阳牡丹此时并不为世人所钟,真正要受到世人所钟爱的时候,还是在盛唐。
独孤凤选了个烟雨迷蒙的时日,于尚秀芳携手共入西苑,同时饱览“西苑烟雨”与“洛阳牡丹”两大美景。此时西苑之中,春雨绵密,春寒阵阵,游人绝迹。周围十余里的积翠池与烟雨浑和在一起,若天地般无边无际。湖中叠石为山,其中叁座高出水面百馀尺,在茫茫雨粉里,若隐若现,仿似传说中被称为蓬莱、方丈、瀛洲的叁座仙山。最发人遐想的是这叁座石山上均建有楼阁,曲桥相连,无限地加强了整个景象的深远感和空间感。在湖北处有河道引水入湖,两岸院舍林立,堂殿楼阁,无不极尽华丽。
河道宽约若二十步,上跨飞桥。独孤凤和尚秀芳携手步过飞桥,前方有座杨柳修竹间杂而成的园林,园中正种着千姿百态的牡丹。
然而,两人刚刚走过飞桥,独孤凤眉头微皱,叹了口气道:“今天来的不巧,只怕看不成牡丹了。”
只见前方的园林入口处,羽卫林立,虽然未着禁卫服装,但是独孤凤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杨广身边的内宫宿卫。
“来者何人!”一个看到他们的卫士高声喝道。独孤凤却理也不理,带着尚秀芳转身就走。
然而独孤凤和尚秀芳刚刚走到西苑的门口,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之声。
“五小姐,请留步!”一个声音呢从独孤凤的身后传来。
独孤凤懒得理会,径直带着尚秀芳走向西苑前行。
两人还没走出两步,只见人影一闪,一个二十出头,长相不俗,眉眼精明的青年拦在两人面前,一脸无奈的看着独孤凤道:“五小姐,陛下有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