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鹰扬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上白雪
“他究竟隐藏了什么杀招?面对当今正牌天子,亦敢自称居于大义一方?”他想得头疼道:“还是说,是先帝刘宏在驾崩之前做出了什么布置…….”
“会不会是史侯?”袁术突然脱口道:“我们一直都怀疑是南鹰带走了史侯,他是否会搬出史侯来对抗董侯?”
“应该不是!”袁绍摇头道:“史侯如果真的落在南鹰手中,他怎么可能看着董卓推立董侯成为天子?毕竟,史侯才是名正言顺的先帝继承人!南鹰没有理由不独揽这份天大之权吧?”
“不用再想了,大不了直接攻入洛阳,拼一个鱼死网破!”袁术冷笑道:“大汉八百年的火德之命,也该到尽头了!”
“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吧!”袁绍叹息一声:“铤而走险之法,终究比不得循序渐进来得稳妥……一定要掌控天子!”
他突然目射精光的瞧向袁术:“公路!你我相争多年,但是终归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无论当前形势如何不利,我都希望你能够遵守前约!唯有你我兄弟精诚携手,才可于逆境之中脱颖而出,共同开创万世局面!”
“你放心!”袁术毫不犹豫的伸出手来,沉声道:“我袁术岂是不识大体之人?分则你我两亡,合则共掌天下,这点粗浅的道理我当然明白……还是当日那句话,日后若是大事可成,你我南北分治,长兄为尊,你为伯氏之帝,而我为仲氏皇帝!”
“好!”袁绍整个人蓦的焕发出惊人的神采,他踌躇满志道:“如此一来,天下仍将尽归我袁氏土德,你我兄弟二帝,当可名传青史,留下万世佳话!”
“啪”两只手掌重重的击在一处。(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 五 炎汉烈焰第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公元190年正月,由于新帝刘辨始终难寻其踪,朝中诸臣再已难挡董卓等人的强势压制,被迫同意立董侯刘协为帝,改元初平,史称汉献帝。
而东方群雄亦不甘屈从于董卓集团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制,纷纷出兵征讨。诸路大军齐聚于酸枣,共推袁绍为盟主,总兵力达三十五万之众。消息传出,洛阳震怖,天下轰动。
正当东方盟军分为以袁绍、南鹰为首的两大军事集群,齐头并进的向着洛阳缓缓压来之时,董卓一方也开始积极备战,并以天子名义下诏免除盟军将领的全部官职,宣布其皆为叛军。同时,董卓还在幕僚们的建议下,千方百计的稳固其政,他首先为两次党锢中的党人平反昭雪,恢复他们的爵位,拜他们的子孙为官吏,派遣使者到其坟前祭吊,以争取天下民心;其次拜刘表为荆州牧,接替已死的荆州刺史王睿,令其与汝阳令蒯越攻打袁术与孙坚领地,以牵制盟军兵力;三是拜原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令其暗中策动北方诸胡,袭取东方群雄的大后方幽、冀、并、徐诸州。
不仅如此,董卓还急调步骑十二万,兵分四路出击。第一路以其女婿、中郎将牛辅领兵两万北渡黄河,意欲攻打并收编日益南下逼近黄河的白波军;第二路以徐荣、胡轸统兵三万出荥阳,沿黄河而下迎击南鹰、孙坚,第三路以吕布、郭汜、华雄、李肃、张济、樊稠诸将领主力军五万,经偃师、京县、管城一线,迎战袁绍、袁术统领的三十万大军;第四路令李傕领兵两万。于成皋与荥阳之间就地征发民夫,修筑关隘,以阻断东方群雄去路。
风云激荡之中,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之战一触即发。
滚滚兵流奔涌而下,徐荣驻马道旁。瞧着军容鼎盛的步骑大军,心中却殊无喜意,尽是沉重之感。因为他虽然拥军三万,二万骑军和一万步军皆为久经战阵的锐卒,面对之敌却是号称百战未尝一败的鹰扬中郎将和纵横江淮的名将孙坚。
对于已近中年却是缺少骄人战绩的徐荣来说,此战。是他生平仅遇的重大考验。临行之前,董卓的再三叮咛仿佛再次回响于耳际:吾虽有吕布这等世之勇将,却不敢令之迎战南鹰,盖因其与敌有私,而君虽无闻名于世之名。却具当世良将之实,皆因时机未至……此为君之难求之机,若可一战胜敌,足以名传万世,纵不能胜,只要与敌相持,亦为整体战局之首功!盼君万千珍重,勿令本公失望……
“徐将军!”一名战将纵马驰至徐荣身侧。沉声道:“斥侯来报,前方约百余里之外,便是南鹰大军营地!你既为主将。便请详细制定对敌之策!”
“胡将军…...”徐荣望着面前那面目豪雄的胡轸,心底不由长叹一声,又想起了董卓的另一番嘱托:君为方正之人,虽然精于用兵,却未必是南鹰之敌……胡轸此人,虽是生性残忍。却杀伐果断,足以为君副将!南鹰其人确是用兵如神。却有仁善之弱,若君能够善用自身之智和胡轸之狠。当可步步为营,不致有失……
“董公高明啊!”徐荣在心中叹息着,枉自己饱读兵书,自负知兵,行事却是有些不够狠辣绝断,能够有西凉著名的豪雄之士胡轸倚为副手,确是一正一奇,互为相辅。
“地图!”徐荣命部下将一张白帛平铺在道边的大石上,招呼胡轸共观。
“胡将军请看,前面便是纵横交错的鸿沟水道,地形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南鹰均为不利,这也正是他们于百余里外便安营扎寨的原因!”徐荣一手按在地图之上:“而我军右路,广阔无垠的圃田泽之外,便是与我军齐头并进的吕布将军大军……按原定计划,他们将于中牟一带与袁绍大军交战!”
“徐将军,董公临行之前说得明白!”胡轸沉声道:“你为主将,一切用兵之事由你执掌,末将只管上阵杀敌,所以……”
他很是郑重的行了一礼:“请下令吧!”
“多谢胡将军!”徐荣心中激动,亦是肃然回礼。先前还担心这位著名的地方豪杰可能出现倚老卖老、不服指挥的情况,现在看来,竟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南鹰与孙坚联军约五万,兵力远逊袁绍,然而其战力却必是远在袁绍的三十万大军之上!”徐荣语出惊人道:“我军纵然正面对敌,亦是难有胜算!”
“什么?”胡轸目中隐有骇然之色:“徐将军真是这么认为的?”
“结合过往战例,非是本将长他人志气,若有雄兵十万,本将方敢言胜!”徐荣苦笑道:“若依目前军力,全力相持,也可勉强支撑几日!”
胡轸呆了半晌,才道:“那么说,岂非是输定了?”
“不!”徐荣眼中射出决然之色:“董公以国士待我,纵死也要设计挽回形势……胡将军!”
他突然恭敬的向着胡轸行了一礼。
胡轸一时手足无措道:“你,你这是做什么?”
“我想求你一事!”徐荣伸手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斜线:“由我统领步兵一万,在此拖死南鹰,由你率骑军两万斜插袁绍大军腰腹,配合吕将军一举破击袁绍!”
“什么?”即使是胡轸之稳,亦不由倒退半步,失声大叫道:“这如何使得……休说你孤军作战必死无疑,便是董公方面,你又如何交待?这可是抗命!”
“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授!”徐荣断然道:“一旦两路大军均陷入僵持,只会引得更多保持观望的诸侯群起而攻……唯有壮士断腕,换敌一臂,方能震慑群雄!”
胡轸浑身剧震。蓦的退后一步。他怔了一会儿,才狠狠道:“好!难得徐将军如此肝胆,无论此战是胜是败,都由末将陪你一力承担!”
“胡将军……有劳了!”两人伸手相握,均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事不宜迟!”胡轸纵身上马。俯身道:“我军既已发现南鹰踪迹,想必我军步骑三万的身影也早已落入他的眼中,趁着他们认定我们仍是分兵相拒之时,末将要立即绕过圃田泽,直接奔袭袁绍后方!”
“请放手施为!”徐荣深深一礼:“本将会立即遣飞骑禀明董公和吕将军,求他们全力配合!”
望着胡轸领着两万骑兵化为一条滚滚而去的黑龙。徐荣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吼道:“全军,沿鸿沟继续前行,距离渤海军三十里处,依河下寨!”
渤海军大营。将帐,一条条军情密报正流水般呈报而来,几乎令很多经验丰富的将军们都为之眼花缭乱。
“袁绍军连绵数十里,于三个时辰前经过曲遇聚!”
“吕布军五万,已抵达中牟建立防线,随时可能与袁绍军交战!”
“最新探报,董卓部将李傕于成皋与荥阳之间征发民夫十万,正在抢筑关隘!”
“徐荣军三万沿河而进。已在一百二十里外出现!”
“洛阳线报,帝都高层再次更迭,董卓拜袁隗为上公太傅。拜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洛阳内线再报,帝都之内风云暗涌,可能有人将针对董卓发起刺杀行动!”
“将军!天眼刚刚探知,我军前方徐荣大军突然间一分为二,约两万骑兵直扑东南而去。一万步军继续沿河而下,径奔我军而来!”
“恩?什么!”不仅南鹰惊讶的抬起头来。很多将军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忙碌,愕然相望。
有人忍不住道:“别是想要抄我们的后路吧?”
“不对!”南鹰的手指顺着地图一路划下。他突然哈哈一笑:“好个徐荣,确是了得……本将正在发愁如何消灭两万骑兵而减少自身伤亡,这下子倒是无忧了!”
“恩!这个姓徐的小子不简单!”贾诩伸过头草草一观,便捋须笑道:“他这是要趁着双方均是立足未稳之际,奇兵奔袭袁绍!”
“原来如此!”众将一片惊叹之声。
“就算是他们打垮了袁绍,那么徐荣岂不是也要跟着陪葬?”有人不解道:“这小子不会认为仅凭一万步兵就能拖住我们吧?”
“能够做出如此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的将军,岂同等闲?”南鹰怔怔道:“他是指望着拖住我们几日,待吕布大军击溃袁绍之后,便可回师夹击我军吧?”
“做梦!”众将无不放声大笑。
有一将更是不屑道:“若换过寻常军队,说不定他们还可能得逞,可是我军?其机动作战之力更在西凉军之上,他们想要夹击也要能够夹得上才行!”
“不错!”又一将大笑道:“趁着他们和袁绍狗咬狗,我军立即出击,扫平面前的徐荣一万兵马,再直突荥阳……吕布怕是只有望尘莫及的份儿吧!”
“说得轻巧……两个问题!”南鹰竖起两根手指:“一,如何于水道纵横的地形之中快速击破徐荣?二,孙坚的长沙军可不具备我军的快速能力,难道要将他们扔给吕布?”
话音方落,帐中立时鸦雀无声。
“一个个笨蛋傻眼了吧?”南鹰冷笑道:“真当人家徐荣是白痴?他正是看穿了沿河一带不利于我军快速突破,这才敢分出自己的主力骑兵奔袭敌后,你们能不能用用脑子?”
他望着众多一脸呆滞的鹰将,毫不留情的训斥道:“枉你们还经历过为将试炼,怎可如此草率定计?连那个徐荣都比你们强上几分……对了,那个徐荣不能杀,本将要留着他做为你们的指导老师,好好臊一臊你们这些井底之蛙!”
“是!”鹰将们一个个被训得哑口无言,只得低头应是。
“禀将军!末将等前来报到!”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帐外响起:“依末将愚见,既然敌将亦知舍短就长,我军完全可以将计就计,实现分路出击之策!”
“不错!难得敌军沿河而来……”另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道:“终于可以有我们出头的机会了!”
“你?是你们!”所有人的目光一起落至帐口。
帐帘撩起,两名年轻俊秀的将领并肩大步行入帐中,向着南鹰恭敬行礼。
从二人满面兴奋的临战之色不难看出,他们必是已在帐外偷听多时。
“渤海水军李少杰、墨喆!向将军请战!”
“这是想要替渤海鹰将挽回声誉吗?”南鹰双目大亮,哈哈一笑道:“好!就让本将洗耳恭听,且看你们这将计就计究竟如何?”(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 五 炎汉烈焰第四十章 讨董初战
铅灰色的天空犹如一面失去了光泽的镜子,大块大块的乌云被朔风驱赶着卷向远方奔涌流淌的黄河方向,一派风起云涌的豪壮和沧桑。
然而,天空中的异相比之地面上那悲怆豪雄的壮观景象,仍然黯然失色。
漫天沙尘之中,万马奔腾,金鼓震天声中,血流成河,数十万大军正在展开一场舍生忘死的大战。
数千身着各色胡服的骑兵有如分波的冲开近万步兵的防御阵形,长刀霍霍之中,无数人头滚滚斩落,密林般的长矛交替刺出,不时有骑兵挑落马下,鲜血映红了两军将士的双眼。
不等胡骑们从步兵们凌乱的阵形之中冲出重整,呼喝之声震耳欲聋,至少三个万人步兵方阵成品字形踩着己方鼓点冲了上来,密如丛林一般的长槊大戟从无边无际的盾阵之后伸展而来,迎着胡骑们冲势大减的战阵直击而去。
“弓!弓!”胡骑之中,暴烈的大吼之声四起,胡骑们以难以想象的惊人速度还刀入鞘,弯弓上箭,斜指前方敌军方阵。
在有如万千鸟群一起振翼升空的可怕风啸声中,数千支劲箭织成一张令天空更加暗淡的密网,层层叠叠的罩向敌阵。
雨打荷叶般的连串撞击中,步兵方阵经受了狂暴的密集攻击,步兵们的大盾之上瞬间插满了羽箭,不时有人发出长声惨呼着一头倒下,然而整个品字形的步兵盾阵仍然以巍然不动之势继续杀上。
远方旌旗连展,步兵盾阵之后,一列列的箭手身负沉重的箭袋。随同鼓点踏着整齐的步履之声隆隆上前。随着第一列的箭手引箭上弦,于前行之中摆出仰射之姿,紧接着,在无数令人头皮发麻的“喀哧喀哧”之声中,一排排的箭手纷纷仰首张弓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放!”比之胡骑箭攻更加气势惊人的一波波箭雨铺天盖地的狂泻而出。蝗虫般的密集箭群在天空飞抵一个再难企及的高度时,才轻盈的俯冲而下。霎那间,天空之中尽为可怕的音啸之声充斥。
“啊!”胡骑阵中,无数骑兵仿佛被迎头一棍打中,直直从马上倒栽而下,强健的战马也在狂风暴雨般的远程打击中翻倒倾侧。发出阵阵垂死的悲鸣。
在如此强力打击下,残存的胡骑们再也无法保持进击之势,纷纷勒马回缰,向着本阵方向退去。
“攻!”众多绣满“袁”字的大旗下,一声雄壮的发令怒吼声震全场。
鼓点再变。三个气势如虹的步兵方阵猛然间加快了步伐,杀声如雷的向着胡骑溃退方向直追下来。随着他们速度渐增,大群箭手也被拉开了距离。
大地震颤之中,两支胡骑从战场两侧目力难及的矮丘群后幽灵般现出身来,潮水般涌下土丘,分别攻向三个步兵方阵的左右两翼。
步兵方阵之中,军官们吼叫连连,最外侧的持戟甲兵刚刚转过身来摆好迎击之势。敌骑便已杀至。
如同烧红的利刃,两方甫一接触,两支骑兵便深深插入左右两个步兵方阵的腰间。引发一阵大乱。
居中趋前的步兵方阵正在犹豫之间,不知是继续前冲杀敌,还是分兵援助左右友军,正前方原本已经退却的胡骑却突然在一片号角声中再次返身杀回,迅速与敌军搅在一处。
不仅如此,在骑兵们身后尚未落定的尘土之中。足音雷动,一支重装步兵现出身形。顺着骑兵们杀出的缺口填补进去。步骑协同之下,瞬间便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动摇了整个步兵方阵。
位于三个步兵方阵后方的箭手集群一阵骚动,因为前方战势,已现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之势,再难实行覆盖打击。
阵后,主将令旗坚定不移的上下翻飞,令箭手部队的指挥将官眼皮直跳,他咬了咬牙,终于再次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一波波箭雨再次倾泻而去,不分彼此的落于敌我双方头顶,惨呼之声立时响彻云霄。虽然箭手们已经尽可能遵从将军之命偏离了一定的打击方向,仍将无数本军同袍伤于箭下。
眼看着三个步兵方阵便要在敌我的双重打击之下完全土崩瓦解,鼓声再响,杀声震天,“袁”字大旗后再次涌出无数兵马,组成一个又一个方阵压上前去。
胡骑一方,阵后号角连响,所有参与进攻的部队攻势一滞,竟于激烈厮杀之中,前队变后队的缓缓掩护着速度最慢的重装步兵向着阵后退去。这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高难度兵力调动,却在胡骑来去如风、快如电闪的高速机动中得以完成,同时骑兵们于撤退之中返身发箭,更令不少意图追击的敌军纷纷饮恨箭下。
即使如此,却已难挡袁军一方主动之势,至少四、五个刚刚形成的万人方阵毫不犹豫的越过死尸遍地的战场,向着胡骑本阵冲去。
胡骑军中,一名金盔金甲的将军跃马而出,随着他长矛指处,身后一大片一大片的箭雨拔地而起,竟将敌军追击而来的突出前部几乎整个削平。
那将长矛再指,其后爆发出万兽狂吼般的“荷荷”狂呼,一支几乎完全没有穿着盔甲的胡人骑兵上身尽裸的狂驰出阵,他们平端着长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对面的数万敌军反攻而去。
正当双方再次爆发一场难料胜负的血战,突然间所有的袁军士兵面色都变了,即使战场上喊杀之声震动天地,仍然难掩远方那可怕的闷雷之声。
直连入天的沙尘中,一支约两万人的骑兵大军从远方现出身形,直奔袁军防御最弱的右翼而来,那里正是适才三个步兵方阵浴血搏杀之所,除了遍地尸体,几乎幸存的所有士兵们都在忙着救死扶伤。根本不能形成有效抵御。
袁军大阵之中,警锣之声震天价响起,然而无论领军之将再是应变神速,也不可能及时组成防御阵形了。
两军,三方相接……几乎是在瞬间。袁军右翼便被整个撕裂,骑兵们纵马踏倒最前列那些面无人色的敌军,再将手中长矛狠狠送入马前奔逃的肉体,然后松手、拔刀、乱劈,鬼哭狼嚎之中,无数步卒于鲜血飞溅中仆倒尘埃。随着骑兵们的凿穿之势越盛。袁军的整个前部溃败之势终于无可挽回。
所幸,袁军主将亦是知兵之人,他早已在两万敌骑突入之前,便已下令箭手集群收缩,并于中军阵前布下一道临时防线。此时更是不要钱般的狂射飞蝗,勉强护着前军数万溃散之军退回本阵。
“呜呜”双方同时吹响了收兵号角,历时大半日的血战暂告息止。
天色渐沉,约三千五百名胡人骑兵与他们的座骑倒在战场之上,再难见到明日朝阳,而与之相对,袁军一方,却至少有三万以上的步兵尸体遍布整个战场…….首场交锋。袁氏联军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胡骑大军一方,那金盔金甲的大将再次驰出阵中,迎向对面疾驰而来的骑兵援军。残阳如血的映照下。他那有如刀削斧劈般棱角分明的面庞上,非但没有一丝大胜之后的喜意,反倒流露出深深的隐忧。
“末将胡轸,奉徐将军之命,前来助战!”骑兵援军,一名黑甲大将纵马而出。向着那名金盔金甲的大将遥施军礼:“见过吕将军!”
“胡将军辛苦了!”吕布点头道:“若非你飞身来援,我军必将陷入敌军优势兵力的层层胶着之中……此战不仅杀敌十倍。更加挫伤敌军锐气,可说得上大获全胜!”
“吕将军客气了!”胡轸欣然道:“能够为吕将军之胜增光添色。亦是徐将军和末将的共同之愿!”
他瞧了瞧远方正在缓缓退却的联盟大军,冷笑道:“听说二袁为首的敌军共有三十万之多,而我们适才不过十斩其一……吕将军,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愿意再去冲杀一阵!”
“胡将军!”吕布终于发出一声低叹:“虽然你长途远袭身心俱疲,更为本战立下大功,然而本将却仍有要事嘱托于你……望你心系大局,莫辞辛劳!”
“请将军明示!”胡轸傲然挺胸道:“凉州汉子,从来不知何谓辛苦!”
“好啊!”吕布大力一拍胡轸肩头,沉声道:“本将只给你三个时辰休整补给……然后,立即回军归建,协助徐将军守住防线!”
“什么?”胡轸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吕布:“可是吕将军,末将刚刚才奉徐将军之命前来……”
“本将要感激你和徐将军,因为你们倾尽全力为我军奠定了不败之局!”吕布坦然道:“适才一战看似未能挫伤敌军筋骨,实则不然,战死敌军多为联盟大军中的精锐士卒,若他们上来便派新兵出战,根本不可能挡住我军的连续攻势!”
“纵然我军兵力远逊于敌,至此却是夷然无惧!”他眼中忧色再现:“反观徐将军处,却有危在旦夕之祸……南鹰的两万精兵,便是连我军精锐也不敢轻言可胜,更何况他还有孙坚的两万五千大军助战?徐将军虽想凭着地形之利死守,却终是无法逃脱败亡之局!”
他迎着胡轸欲言又止的神色,摇头道:“本将深明徐将军之志,他是想要断己之腕,换敌一臂……你可以转告他,此处有本将已经足够,本将需要,两腕俱在!”
“末将明白了!”胡轸吐出一口长气,他向着吕布深施一礼道:“末将不用等候三个时辰……两个时辰之后,立即回师!”
“你要当心……南鹰此人我虽然不曾与他对阵,然其纵横不败之名却绝非幸至!”吕布满面尽是凝重之色:“当你回军之时,既要做好徐将军已被破击的准备,亦要提防他会于你必经归途之上沿伏袭击!”(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五 炎汉烈焰 第四十一章 水陆攻势
背靠河岸的一片高地上,近万将士正在忙碌着巩固营寨、设立军帐。
在亲卫的簇拥下,徐荣手按剑柄、一脸肃然的检视着大营,眼见着所有的防御设施均已将要完成,一座座箭塔也高耸而起,眼中终于现出一丝轻松。
1...214215216217218...3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