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鹰扬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上白雪
管亥情知不妙,只听背后呜呜风响,却已是避之不及。
“叮”清越的交鸣之声在管亥脑后响起。险些震炸了他的耳朵。
一支掷向管亥后脑的长矛被挑得倒飞回去,准确至夸张的直没入偷袭者胸前,将他活活钉在地上。
在甘宁、管亥和周围渤海军战士敬畏感激的目光中,马云萝缓缓收回长矛,淡淡道:“你们都去吧…….你们的将军,由本将负责保护!”
“多谢马将军!”二将同时大叫。
“戴好你的头盔!”马云萝向着管亥冷冷道:“本将不希望你死得不明不白!”
“是!多谢主母救护之恩……”管亥讪讪答道,却猛然间被马云萝掉转长矛,一杆抽在背上。
“要叫将军…….”马云萝瞧着可怜兮兮的管亥。终于忍不住眼中那一丝笑意:“这可是在战场上!去吧!”
“是!”战士们一起再次杀上。
只留一脸忿忿不平的南鹰愣在当场,向着马云萝大叫道:“本将还没下令啊!都当我是空气吗?”
两军对冲的乱势渐渐缓和下来,更多的是成群结队的渤海骑兵与三五成群的董军骑兵各自为战。很明显。虽然董军人数占了优势,然而仍然落于绝对的劣势,无论是装备和战力均远不及渤海军战士,正被一群群的分割、歼灭。
“战车出阵!”随着渤海军中的发令之声,两百架战车隆隆驰出,密集的箭雨从四面射口源源射出。将仍在缠战之中的董军骑兵射得人仰马翻。
一名董军骑将勉强集结了数百骑兵,想要冲散战车阵形。然而不等他们逼近,便被战车、骑兵配合的远程打击打垮。
“呜呜”。象征着撤退的董军号角终于吹响。一群群董军骑兵疯狂向着来路逃去,而很多战士却仍困处于乱军之中,被渤海军将士死咬着不放,根本无法抽身撤退。
“弃械跪倒!降者免死!”上百名渤海军骑兵平端着弩机,反将人数相等的董军骑兵圈在其中,一声声怒吼此起彼伏。
“只管上来!”包围圈中,一名董军军官狂叫道:“凉州男儿,宁死不屈!”
“你们……还是降了吧!”一声幽幽的叹息传来,马云萝脱下铁盔,缓缓策马行来。
“大……大小姐!”那军官瞧清了来人,不由脸色剧变,他身形一晃,惨然道:“若早知你在此处…..属下不该来的!”
“当啷”、“当啷”之声不绝于耳,凡是凉州出身的董军将士都扔下了兵器,战败的气氛有如瘟疫一般扩散开去,一时之间,上千名董军全部弃械跪在了地上。
“谢谢你云萝!”南鹰低低道:“让你向着昔日的部下们开战…….是我难为你了!”
“不用!”马云萝呼了一口气,才有些黯然道:“若你同意,这些凉州降军今后便由我来掌管吧!”
“也好!”南鹰微笑道:“否则杀不能杀,放不能放,可是一桩头疼事!”
“将军!”一名天眼战士奔来:“收到高将军传书,大队人马已经即将全部撤至北岸,高将军催促将军:立即撤返,切莫恋战!”
“好!”南鹰不由仰天大笑:“兄弟们,还不速速打扫战场?本将说过了,要最后一个踏上舟桥……谁敢磨磨蹭蹭耽误本将至对岸吃肉喝酒,罚他今晚不许吃饭!”
顷刻间,战场之上的狂笑声向着四面八方传了出去。(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五十章 芸芸众相
正当渤海、长沙联军于一日之间神迹般的架舟为桥,并挟大胜之势一路高歌的渡过黄河,开始觅地休整之时……旋门关前,随着吕布大军与牛辅、李傕两军会合,一场内斗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砰”轰然拍案之声响彻中军大帐,吕布强忍着一掌将将案拍成满天木屑的冲动,狠狠的瞪着面前夷然无惧的牛辅:“牛将军,依照原定计划,你的任务是渡河平定白波…….本将希望你能够解释,为何你会突然出现在此地,而且还在大兴土木的重筑旋门关?”
“是虎牢关!”牛辅淡淡道:“董公已经为此关亲取了新名…….这么说,似乎已经可以解释末将为何出现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了吧?”
“你是说,这一切都是董公的定计?”吕布面上青气一闪即逝,他阴冷的目光扫过立于牛辅身侧的李傕:“这么说,李将军也是知道内情的?”
李傕面上闪过挣扎之色,终于低声道:“是!”
帐中突然响起了几声轻微的“咔咔”之声,众将一起循声望去,却见吕布一双洁白莹润的手掌已经握掌成拳,凸起几道青筋。
诸将见此情景,哪还不知吕布确是动了真怒?一个个低下头去,无不噤若寒蝉。
“好!很好!”吕布森然之声响起:“原来你们都知道,唯独本将枉为全军主将,却是懵然不知……既然董公并不信任本将,为何仍要委以重任?”
“关于这一点……将军何不亲去面见董公,一解心中疑惑?不过末将要提醒吕将军。”牛辅身为董卓爱婿,身份一向超然。却是丝毫不惧吕布的雷霆之怒,他冷笑道:“将军身为全军主将,深受董公器重信赖之恩,然而仍须谨记上下有别……你这是在质疑董公的决策吗?”
“还是说?”他毫不避让的与吕布对视:“你对董公心有不满?”
“将在外,君命尚且不授……”吕布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满腔怒火尽数咽回胸中,他冷冷道:“本将怎敢对董公有所不满?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说至此处,他沉声道:“若董公及时相告,本将何至于仓促回师救援,致令白白痛失进击袁绍大军的千载之机?”
“吕将军,你这是想推卸责任吗?”牛辅漫不经心道:“事实上。直至此刻,也没有任何人欲要与你清算退兵之失?”
“与我清算退兵之失?众位将军!”吕布有些沉痛道:“徐荣将军不惜孤身犯险,以一万兵马强行阻击渤海、长沙数万大军,而胡轸将军更是不辞劳苦的奔袭数百里,这才为本将换回了一场大胜。歼敌三万余众,更由此为整个战局的全面胜利挣得了一丝主动…….”
“砰”他终于再次拍响了将案,怒吼道:“然而就在你们的一味隐瞒下,本将误认为李傕将军防线不保,全军后路将断,这才不惜一切代价的返身回师……更令数千精锐前锋骑兵误中南鹰伏击而死伤惨重,你们说说,这笔帐又该怎么个清算法?”
帐中静得针落可闻。只听得众将竭力控制的粗重呼吸。
“原来如此…….将军这是在责怪董公殆误了您的战机,耽误了您的不世之功!”牛辅清瘦的面庞上露出了一丝嘲弄的笑容:“那么恕末将斗胆相问,将军为何不细思一下这其中的真正原因呢?”
“你话里有话啊…….不妨明说!”吕布语声冰寒道:“本将究竟做了何事。这才招致今日的排斥蒙蔽?”
“哼!吕将军真要令末将明说?”牛辅游目四顾,从帐中诸将面上一一扫过:“南鹰是董公死敌,你却一直与他保持**关系,你教董公如何信你?众将如何服你?”
“喀嚓”一声,令众将无不眼皮直跳,却是吕布盛怒之下。终于一掌拍塌了将案。
“吕将军息怒!”牛辅装出惊惶失措之色:“是末将一时失言了……唉呀,将军的将案损坏。可巧末将近日就地伐木,颇得不少上好木材。这便为将军重制一张送来。算是为将军赔罪吧?”
说罢,他一拱手:“告辞!”
李傕一脸尴尬的怔在当地,他微一犹豫,终于向着吕布施了一礼,追着牛辅去了。
望着牛辅扬长而去的身影,吕布蓦然间双目杀机大盛。
他抬手止住正欲上前劝慰的徐荣,森然道:“既然他根本没有将我们放在眼中,便各行其事吧……全军立即觅地扎营,随时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诸侯联军!”
与此同时,远在百里之外的诸侯联军临时营地中,各路诸侯也正在为了是否一路深入的追击董军而相持不下。
“追!一定要追!”曹操一掌拍在地图上,大叫道:“鹰扬中郎将已经深入敌后,直取董军咽喉,这才令吕布不得不放弃战机的回师而去,若我们不趁此进逼,不仅前功尽弃,更会令渤海、长沙两军陷入董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各路董军均已会合,总兵力达十万之众!”山阳太守袁遗反对道:“鹰扬中郎将贪功冒进,只怕早已为优势敌军所困,此为前车之鉴也!若我军亦不思后果的追击,只怕亦为敌所乘!”
“依你所说,我们便眼睁睁瞧着友军灭亡?”济北相鲍信冷笑道:“不要忘记,南鹰可是身怀天子御令的,若坐观其为董卓所灭,我等大义何在?”
“可是董军与渤海军均是骑兵为主,其进军速度之快绝非我等所能望其项背!”陈留太守张邈叹息道:“纵然我们立即全军压上,怕是也难挽渤海、长沙两军颓势了!”
众诸侯一起争议不休,帐中一片哗然。
袁绍与袁术二人均是一言不发,然而二人彼此交换的眼神却是心领神会…….且看两军交战胜负如何吧!若渤海军得胜,当然要立即挥军西进,抢夺战果,若两军胜负难分,也不妨发兵助阵,但若渤海一方溃败?那么还是静观其变为妙,毕竟保存实力才是首要之务。
“报!”一名斥侯首领匆匆行入帐中大叫:“属下带来前方最线战报!”
“哦?”众家诸侯一起动容道:“快说!”
“渤海与长沙两军已于昨日击破李傕防线,然而牛辅军却早已回师设防,令渤海与长沙两军陷于进退两难之际……”斥侯首领稍一停顿,又道:“然鹰扬中郎将竟于黄河之上架起浮桥,一日之间全军渡河,不仅令吕布主力大军望波兴叹,且鹰扬中郎将更于今晨渡河之前轻松击溃吕布前锋骑兵,令董军士气大跌……如今,各路董军已经云集旋门关前,重整兵马!”
“什么?”帐中,惊呼感叹之声四起。
“盟主!不可再行延误了!”曹操目光炯炯的直视袁绍:“鹰扬中郎将不仅成功脱困,更加绝境反击的歼敌立威,若我们二十余万大军仍然瞻前顾后,不思进取,只怕会令天下人耻笑!”
他这么一说,立即有好几位诸侯同声附和,之前保持观望态度的诸侯们也均默然不语。虽说是兵分两路,然而己方一路不仅兵马众多,群雄毕集,更隐隐以破董正统大军之名自居,如果仍然停滞不前,确是难以向天下人交待。
“哼!”袁术突然冷笑道:“他南汉扬倒是见机快,得了便宜便立即撤过黄河,摆出一副功成身退之相,这分明是想要令我们与董卓相互火拼,他才好渔人得利!”
几位诸侯听得一怔,刚想点头称是,却听一人大呼道:“袁将军此言差矣!”
说话者却是广陵郡功曹臧洪,他出列大叫道:“南汉扬和孙文台兵不过四万,仍敢孤军深入,主动歼敌,且其破徐荣、败胡轸,大破吕布前锋骑兵,已然是三战三捷,纵然一时因敌强我弱而做出战略迂回,亦在情理之中…….反观我军,已经大败一阵,军心士气无不受挫!”
他向着四下环行一礼,慷慨激昂道:“洪不才,斗胆向各位将军进言……值此天下瞩目之时,我等再若优柔寡断,只怕讨董大计就此败绩不提,且各位将军的忠义美誉亦会江河日下!”
众诸侯听他如此直言不讳,且一针见血,无不动容,一起陷于深思之中。
“臧子原此言是矣!”群皆无言之中,袁绍猛然拍案而起:“我等东方群雄近二十家,雄兵三十万,若然也惧敌不前,岂不更加助长贼势?更令渤海、长沙两家讥笑我等畏缩逡巡?”
他断然大喝道:“我意,全军立即西进,于旋门关外扎营拒敌……当然了!”
袁绍瞧着面前一众神色复杂、表情各异的诸侯们,微笑道:“本将还会立即遣使过河,敦促鹰扬中郎将尽快兵返南岸,共行讨董大业!”
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仍存犹疑的诸侯们无不暗松一口大气,纷纷高叫道:“正当如此!”
唯有曹操与鲍信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默然望向情绪渐显高涨的一众同僚,眼中尽是不屑之色。(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五十一章 深谋远虑
南鹰静立于滔滔黄河之畔,目送着远方点点帆影向东而去,心底终于有了一丝轻松。
渡至黄河北岸之后,事态发展并未完全遂了他的意愿,经过紧急征询后,七万民夫中只有约一成的人口表示身无负累,愿意迁至渤海定居,而九成民夫均因家有老小、故土难离等理由婉言相拒。虽然很多人表示只要一家团聚便会迁往渤海,然而这些人的数量亦不过两万余人,这不禁令南鹰大失所望。
眼看着人吃马嚼,军粮日益消耗,七万民夫已经成为庞大的后勤负担,所幸渤海军先后冲破了徐荣和李傕的营地,缴获了不少粮草,尚可以勉强支撑。
针对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司马直和枣祗联袂上书,提出南依黄河、北连太行,就地发动民屯的构想。
对此,南鹰连想都没想,只回复了两个字:速办。
一批批渴望叶落归根的民夫被迅速发粮遣送,返回原籍;而希望一家团圆的人们则以村亭为单位回归故里,南鹰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和一个月的时间,去留听便。这么一来,仍然滞留于军中的民夫便只有投向渤海的七千人和不愿远迁却又暂时无家可归的两万人。
可巧墨成统领四艘新建楼船和大批中小船只及时赶至,不仅送来了急需的粮草被服,同时令渤海水军的楼船总数达到了十二艘之多,运输能力大大增强。七千愿意远迁的民夫被连夜动员起来,直接运往渤海。一同随船运返的,还有四百名英勇战死的战士遗体和三百余名轻重伤者。
枣祗和司马直则忙得脚不沾地,四处搜集耕牛、耕具。开辟屯田土地,以供两万民众栖身自足。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南鹰专门致书张燕,请他拨出两千兵马担任屯田卫戍部队,所有粮食收益也由其自行分配。张燕当然是喜出望外。收信之后仅仅两日,其先头部队便已抵达渤海军驻地。
如此,过河之后一连忙碌了三五日,随着最后一批船只返航渤海,喧嚣繁忙的营地终于安静下来。
南鹰瞧着最后一片帆影消失在河道转角,这才举步返身。却见高顺迎面行来,微笑道:“袁绍派来了信使,你可要见上一见?”
“不见!”南鹰很干脆道:“袁初那点小心思能瞒住我?他现在骑虎难下,退又不能退,打又打不过。这才想拖着我们给他壮胆吧!”
“劳烦大哥和信使说!”他懒洋洋道:“我军自出兵以来,历经数战,杀敌过万,自身亦是损兵折将且粮草难继,只待恢复原气之后,方可继续进兵……”
“南弟你!”高顺又好气又好笑道:“现阶段我们的目标仍是消灭董卓,难得袁绍那小子能够壮着胆子坚持进兵,若我们不施援手。一旦联军败绩,最终仍是我们与董卓死磕……你还是要从大局考虑啊!”
“也不是不行啊……是了!”南鹰猛然间双目一亮:“大哥,你说说。咱要不要敲他一杠子?还请大哥……”
“你这惫懒小子!”高顺一把扯着南鹰,向着大帐便行:“要敲,也是你亲自来敲!休想大哥来做为你跑腿传话的恶人!”
“什么恶人?”某人的声音小了下来:“不就是勒索个几万石粮食吗?民以食为天啊,我是想让你当劫富济贫的大善人…..”
大帐之中,虽然那信使已经等候良久,然而瘦削的身形却仍是挺立如山。有如雕像般动也不动,丝毫不见半分焦躁不耐情绪。
南鹰缓缓行入大帐。望也不望那人道:“那个谁?袁绍叫你来的?说话简炼,本将很忙!”
那信使亦不生气。淡淡道:“拜见鹰扬中郎将,下官是冀州治中别驾审配,特奉袁将军之命,恳请将军立即发兵,再战董贼!”
“再战董贼?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南鹰刚冷笑一声,突然愕然道:“你等一下,你刚刚说你叫什么名儿?”
“下官审配!”审配脸上终于泛起一丝怒意,士可杀不可辱,以他素来刚烈的脾性,若非受命务必请来南鹰大军助战,只怕便要当场拂袖而去了。
他绷着脸又来了一句:“下官一向籍籍无名,而将军何等尊贵之人?当然不便记住!”
“你说什么!”帐中的两排鹰将之中,有人听出了这明显带有怨气的嘲讽,不由脱口暴喝。
“唉呀!竟是审正南来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南鹰收回刚刚迈入将案后的脚步,一脸惊喜的回身行来。
他重重一拍审配肩头,嘻嘻一笑道:“不好意思,本将适才不知道是你……只道又是那些个趋炎附势之徒,当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众将无不愕然,而审配抚着隐隐作痛的肩头,却是受宠若惊道:“将军竟似对配知之甚详?失礼了!不过将军怎知配亦非趋炎附势之徒?”
“笑话!如果你审配也是这等小人,天下间还有多少直性之人?”南鹰挥了挥手,欣然道:“来人啊!端座、奉茶!”
鹰将们一起呆滞,跟着南鹰这么久了,从来也不曾见过他对待敌友不明之人这般客气的……难道这审配真是什么天下少有的大贤?
其实莫说他们,便是连审配自己,也呆在当场作声不得。来此之前,他当场早已听说过鹰扬中郎将那油盐不进的臭脾气,更听说过他宁折不弯的性格,老天!那可是连先帝也敢公然顶撞的猛人啊!是以,审配费尽心思的准备了一肚子台词,只待南鹰拍案发怒,便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侃侃而谈……岂知南鹰全然不按常理出牌,竟然摆出神交以久的老友模样,做足礼贤下士的谦和姿态,硬是令他针锋相对的满腹至理无从说起。
望着众将和审配面上的精彩神色。南鹰微微一笑,这才道:“其实说来简单,本将所以敬重正南,是因为他忠烈慷慨,是为守节重义之典范!”
“什么?”审配浑身轻颤。不能置信的望向南鹰。便是他一直忠心所事的袁绍,也从未给予他如此盛誉,不过是称赞他智计过人、处事谨慎罢了!
“将军,你…….”审配终于低下头来,衷心实意的向着南鹰行了一礼。他天性耿烈,说话直言无讳。却每每因此碰壁,倍受同僚排挤,在韩馥更是郁郁难以得志。直至碰上了袁绍,才有得遇明主的拨云见日之感,岂料素不相识的南鹰。却是句句说中他的心底,怎能不令他心怀感激之意?
“好了,无须客气!”南鹰抬手托住审配,坦然道:“你的来意,本将当然尽知…….现在便可答复于你!”
在众将和审配共同期待的目光中,南鹰淡淡道:“只凭你审正南亲至,发兵之事……本将同意!”
“多谢将军!”审配双目放出喜悦难明的激动之色,一揖到地。任务完成倒是次要。关键仍在于这份厚厚的情意啊……一向冷傲不群的鹰扬中郎将,竟会当众点明此次出兵完全是看了他审配的面子?这是何等抬爱啊!
“不过,可能要难为正南将袁本初传达本将的一个要求!”南鹰有些语气沉重道:“正南可能也看到了。我军骑兵从渤海长途奔袭而来,后勤始终难以补给,之后连续数场大战,便要担负从董军手中抢救回来的数万百姓生活……这粮食,确是不敷所需啊!”
他摊了摊手道:“而本将部下,又少精通理政、调拨钱粮的人才。现在正是一筹莫展之时…….正南能够理解本将的难处吧?”
审配听得他说到“连续数场大战”之时,虽是轻描淡写。然而他却如何不知渤海军三战三捷的壮举?不由听得热血沸腾,当场拍胸道:“将军放心。下官回去之后便会据理力陈,督促袁将军立即拨来粮草,以供将军应急!”
“好!本将先多谢正南了!”南鹰一脸亲热的攀上审配肩头,半开玩笑半当真道:“还有一言亦要带给袁本初,若是他不能支援粮草,那么本将适才也说了,正缺一名主持军中调度的人才…….正南兄便要以身偿债如何?”
“什么?”审配微微一惊的侧过头来,却恰好迎上南鹰那双清澈真诚的双眸,他心底一阵迷茫,口上却不由自主道:“将军放心,若是配有辱将军所托,便以身偿还又如何?”
“哈哈哈,正南真是一位率性率情之人!”南鹰欣然拍手道:“明明是受了袁本初所托,如今见我渤海军陷于困境,却又挺身而出的以为己任了!这份高风亮节啊…….”
“你们这帮小子!”他指着面前的鹰将们,正色道:“都要以审先生为楷模,多加学习,时时以为鞭策!”
“是!将军!”数十名鹰将一起轰然应诺,向着审配躬身行礼。
“唉呀!这,这如何敢当?”审配惊得手足无措,却不知如何是好。
“正南休要客气了!”南鹰揽着他的肩头,叫道:“来人啊!好酒好肉摆出来,庆祝本将与正南今日之会!”
“将军!”审配喜意盈溢的双目之中,闪过微不可觉的晶莹。他知道,今生今世之中,无论他是否真的加入渤海属下,然而今日这份器重抬举之情,却是永远也无法磨灭了。
一叶孤舟之上,审配微显昏花的醉眼之中,仍然看到岸边那个黑发黑甲的伟岸身影,正在不住的挥手相送,他不由挣扎着立起身来,向着那不断缩小的身影恭恭敬敬的遥遥施了一礼。
“南弟,你今儿个的表现,真是令所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高顺的声音从南鹰背后响起,他讶然道:“先前听你口气,我只道你会在冷言冷语之后,一顿乱棍将那使者打出帐外的!”
“这个人不一样的!”南鹰看着小舟上的施礼之人,亦是遥遥回礼,这才回过身来,向着高顺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是一个真正的忠臣、直臣,我不希望他成为我们日后的死敌!”
1...219220221222223...3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