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在清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狸小妃
王密蘅微微颔首,对着康熙谢道:“这话皇上日日问,臣妾可说不出什么其他的答案。”
康熙哈哈大笑,搂着她的身子朝殿内走去。
刚坐在软榻上,秋梅便极恭敬地奉上了茶,然后,转身就要退出去。
“等等。”康熙突然开口。
秋梅转过身来,眼睛里明显有些诧异,随即敛了敛眉,等待着康熙的吩咐。
康熙来祈祥宫这么多回,从没主动和除了王密蘅之外的第二个人说过话。不怪秋梅诧异,王密蘅都觉得有些意外。
“李德全那里有内务府新作的衣物,替你家主子收拾妥当。”
康熙的话音刚落,王密蘅就见着秋梅轻轻松了一口气。王密蘅和她对视一眼,莞尔一笑,朝她点了点头。
秋梅恭敬地福了福身子,就转身离开了。
只留下王密蘅和康熙两个人在殿内。
“皇上何苦要这样吓她?”秋梅刚出去,王密蘅就笑着问道。
“朕何时吓她了,你倒是说来给朕听听?”康熙笑了起来,难得的起了兴致,想要好好地逗一逗她。
王密蘅看出康熙的意思,很给面子佯装生气地说道:“皇上说了什么自己知道,日后皇上若有什么吩咐直接告诉奴婢们便是,臣妾可是听不得也管不得了。”
听到这话,康熙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么大的醋意?往后朕可不敢和你宫里的人说一句话了。”
王密蘅果然是会察言观色的,康熙今天虽然在和她逗笑,可心情明显没有以前看起来那么好。她故意作出拈酸吃醋的样子,就是想逗他一笑。
王密蘅从不过问朝堂之事,自古有言言多必失,尤其是做了皇帝的女人,最不能多嘴多舌。
桌子上摆着各类精致小巧的糕点,还有一碟没有腌制过的梅子。
康熙用完了手里的茶,见王密蘅一颗又一颗津津有味地吃着梅子,皱了皱眉头,随意地捏起一颗梅子夹在指间观察着。
“这东西,还是少吃为好。你想吃什么,让御膳房做了送来。”康熙的眼神里带着一股子毫不掩饰的嫌弃。
王密蘅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瞧着坐在她对面的康熙,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女人家的东西你一辈子都不会懂的。”
“什么?”康熙的眼睛眯了眯,视线落在了王密蘅的脸上。
“臣妾是说,皇上所言极是。”王密蘅望了康熙一眼,然后讨好地说道。
她的话音刚落,就见康熙脸上写着大大的四个字:信你才怪。
王密蘅被噎了一下,只好讪讪地放下手中还没吃完的梅子,康熙见着她的动作,眼睛里隐约露出几分得意。
老康啊,你为毛要这么欺负银家?
康熙往桌上看看,顺手想要拿起摆在桌上一本书,王密蘅伸手去抓的时候,已经晚了。
“你怎么偏爱看这些东西?也不见你看别的?”康熙看着封面上《游九华记》四个大字,奇怪的问道。
康熙拿着的是施闺章所著的游记之一,这个时候,施闺章还不像后世那般出名,不过也小有成就了。
顺治进士,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如今已经官至侍读。
王密蘅了解施闺章,起先是因为他与宋琬其名,号称“南施北宋”,之后便是因他平生喜游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游记,而且这些游记生动形象,颇为真实。
换句话说,王密蘅就是那种吃不着却总想过过眼瘾的那类人。
自从穿越到这里,什么山呀水呀的离她是越来越远了,在苏州的时候她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陪自家娘亲上山进香,这会儿进了宫里,更是一辈子都别想游山玩水了。
所以,她对游记这类书籍有种超乎寻常的热情。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见不着在书里边瞅瞅也好过什么都没有。
康熙见王密蘅有些失落地垂下眼睑,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话头一转开口说道:“朕下次南巡可准你随驾。”
王密蘅猛地抬起头来,愣了一会儿,才兴奋地说道:“皇上可不能反悔。”
康熙满头黑线,好半天才一字一句地说道:“君无戏言。”
康熙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拿起桌上的书仔细地看了起来,而王密蘅则坐在软榻上,乐呵呵地看着他,不时地“傻笑”几声。
“行了,别傻笑了,在朕面前都不知道收敛点儿。”
王密蘅被骂了也不生气,眼睛里笑意盈盈露出满心的欢喜,浑身都散发出一种雀跃的气息,这副喜笑颜开的样子连带着感染了康熙的心绪,倒把朝堂上的那些烦心事忘在了脑后,饶有兴致地和王密蘅说笑起来。
虽是说笑,其实更多的时候康熙低着头听着,听王密蘅说她在苏州的那些趣事,说她如何骗过自家娘亲偷偷地溜出府去,被发现的时候又是怎么撒娇耍赖蒙混过关。
还说苏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哪家的公子不思进取被人从赌场里打了出来,哪家的小姐被管教的狠了上吊自杀了。
这是头一次,王密蘅对康熙说这些以前的趣事,康熙很有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的还开口问上几句,这让从进宫就没人聊天的王密蘅过足了话唠的瘾,整个人都透出一股从未有过的灵动。
这一切落入康熙的眼中,又是另一番滋味。
原来,他给她的恩宠,还不足以让她高兴。
正说着,王密蘅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说话声,康熙抬起头来朝外头道:“什么事情?”
“回皇上,惠妃娘娘身边的宫女有事回禀皇上。”回话的是站在殿外的李德全。
听到这话,王密蘅心中略微诧异,要知道,惠妃性子素来沉稳,若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是不可能到她的祈祥宫来惊动康熙的。
“嗯。”康熙嗯了一声,面色平静。
一个相貌清秀的宫女从殿外走了进来,然后忙不迭的下跪行礼。
“出了什么事情?”康熙的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威严,短短一句话,王密蘅就见跪在地上的宫女瑟缩一下。
“回皇上,八阿哥昨夜头痛发热,现在都没好,娘娘请皇上过去一趟。”
那宫女口中的八阿哥就是后世所说的八贤王胤禩了,胤禩出生后,康熙嫌弃卫氏出身低微,就将他交给了大阿哥胤shi之母惠妃来教养。
王密蘅对于这个自小便因为自己生母身份卑微而备受冷遇的阿哥,既同情又无可奈何,很多时候,路是自己选的。
更何况,说不定对于男人来说,成王败寇比起连争都不敢争要好上许多。
听到那宫女的话,康熙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没传太医吗?”
“昨夜就传了,可是吃了几服药还不见好。”那宫女忐忑地回道。
“嗯,朕知道了。”康熙淡淡地说了一句。
那宫女跪在地上起也不是不起也不是,也不知道康熙是什么意思。
“皇上,臣妾也有些累了,皇上不妨到钟粹宫看看八阿哥吧。”王密蘅瞧了瞧康熙的脸色,柔声道。
“嗯,那你歇着,朕晚上过来看你。”康熙看了她一眼,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站起身来。
康熙离开后,殿内顿时空了不少,秋梅开口道:“也不知道八阿哥是真病了还是......”
王密蘅打断了她的话:“不管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咱只当是真的便是了。”
秋梅点了点头,笑着对王密蘅说道:“小主还没见内务府新作的衣裳吧?”
王密蘅随意地说道:“左右不过是那几个样式,换来换去还觉得烦心。”
再说,她现在圆滚滚的身材,穿什么都不好看,倒不如不折腾呢!
听她这样说,秋梅调皮地笑笑:“小主若不看,可会后悔的。”
秋梅原本也才十几岁,只是被宫里头的规矩拘着了,到她身边服侍后,性子就愈发的活泼了。不过该稳重的地方还是很稳重的,不然王密蘅也不会这么放心她。
王密蘅侧过脸,有些好笑道:“是吗?”
秋梅重重的点了点头,就跑到殿外拿了一个托盘走了进来,眼睛里笑意盈盈的。
“小主,您看看这是什么?”她的手指往托盘里指了指,声音抬高了几分。
王密蘅的目光落在托盘中的衣物上,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
小小的外衣,小小的裤子还有小小的鞋,只一眼王密蘅的所有视线就被吸引了过去。
给肚子里的宝宝准备的衣裳她前几个月就开始亲手做了,如今已经做好了两套。可是,她没有想到,会出现第三套,而且还这么精致。
王密蘅走了过去,将托盘里的小衣裳拿手展开,内务府的做工精致,触手细腻,明显是上好的衣料。
每一件都小小的,把她萌到不行。
秋梅看着自家小主嘴角掩盖不住的笑意,心下感叹,皇上待自家小主真好,这宫里头阿哥公主不知道有多少,可还没出生就让皇上亲自下旨赏赐衣裳的这还是头一回。
“奴婢恭喜小主。”秋梅福了福身子,满含笑意地开口。
王密蘅没有说话,说不感动那是假的,只是,她更知道,这种事情康熙动动嘴唇下边的人就都做了。
她再怎么感动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就比如,方才康熙说下次南巡让她随驾,她虽然满心期待却也不是百分百的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且不说他下次南巡是什么时候,只说她的宠爱能不能持续到那一天也是个未知数。
有时候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
她现在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好好的维护康熙的宠爱,二是好好的把腹中的宝宝养大,其他的,她还没有那个资格来想。
别忘了,她现在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比八阿哥的生母卫氏尊贵不到哪里去。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她此刻有着康熙的宠爱。
可是,卫氏能诞下八阿哥,谁能说她当初没有得宠过?
......
康熙到了钟粹宫的时候,惠妃急匆匆地迎了过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
康熙看了她一眼,挥了挥手:“起来吧,朕去看看胤禩。”
康熙进去的时候,八阿哥正躺在炕榻上,睡的昏迷不醒,一张小脸烧的通红通红的。
惠妃拿起帕子来拭了拭泪,“都是臣妾不好,没有劝住八阿哥。”
康熙摸了摸八阿哥的额头,听到她的话转过头来问道:“怎么回事?”
“皇上前些日子说了一句八阿哥的字没有四阿哥的好,这孩子就每日练字练到很晚,臣妾怎么劝都没用,只能由着他去了,臣妾没想到......”惠妃说着,泣不成声。
“太医怎么说?”康熙看了躺在炕榻上的八阿哥半晌,这才转向惠妃问道。
“太医说八阿哥是劳累过度又染了风寒,需要好生静养。”
听到这话,康熙的眼中露出一抹异样,因为卫氏的缘故,他对这个儿子心有芥蒂,常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的这个儿子却是个异常坚韧的。
这样的性子,要是万一......
康熙的眼睛里露出一抹精光,转眼就消失殆尽,转头朝惠妃吩咐了一句:“八阿哥既然病着,你就好生照顾。”
“是,臣妾遵旨。”惠妃恭敬地福了福身子,皇上已经许久没来她的钟粹宫了,若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她也不会出此下策在胤禩的身上动那些手脚。
毕竟是自小养在她身边的,虽说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情分上到底不是假的。要不是卫氏是个没用的,争不来皇上的恩宠,她也不会出此下策。
她钟粹宫,总不能一点儿恩宠都没有,她不为自己,也得为胤shi谋划几分。
康熙望着她恭顺的眉眼,眼底隐约露出几分失望,“你宫里的事情多,就让卫贵人过来帮你照顾,到底她也是胤禩的生母。”
惠妃的心思康熙一直都知道,大阿哥是长子,她自然会生出几分野心。所以这些年,他甚少翻惠妃的牌子,为的就是让她明白,他看重的只有太子一人。
不过,现在看来,他的警告她还没放在心上。
听到康熙的话,惠妃嘴角的笑意僵了一下,刚想开口说什么,康熙就出声打断了她的话:“卫贵人性子恭顺,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差错。”
“皇上所言极是。”惠妃点了点头,心里却被狠狠地刺了一下,皇上刻意提及“生母”这两个字,不是在打她的脸吗?
她的心中苦涩,面上却没有一丝的改变。
好在,卫氏是个安分的,八阿哥虽是她的亲子,可她辛者库罪奴的身份,是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字数多多,算是补上昨天的。
密妃在清朝 第52章 卫氏
惠妃一动不动地看着不停跳跃的烛火,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从康熙离开后,她就一个人坐在软榻上,一句话也不说,连晚膳都没用。
宫女夏芝看了看坐在那里许久都没出声的主子,迟疑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叫了声:“娘娘。”
听到这话,惠妃这才稍稍回过神来,看着站在面前的夏芝开口问道:“八阿哥怎么样了?”
“娘娘放心,已经退热了,只是还没醒过来。”夏芝恭敬地回道。
惠妃的面上看不出是什么神色,好半天才问了句:“卫贵人可曾差人打听过?”
夏芝有些不解,却还是摇了摇头:“贵人整日呆在殿中,除了去承乾宫给贵妃娘娘请安外,平日里根本就不会踏出殿门半步。”
这宫里头要说安分,没有人能比得上卫贵人。
惠妃看了一眼窗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罢了,叫她过来吧,她到底还是八阿哥的生母。”
“娘娘。”惠妃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可夏芝跟了她这么些年,自然知道她素来不愿八阿哥和卫贵人多有亲近。
八阿哥自出生起就养在娘娘名下,虽不是亲生,可到底是钟粹宫的一份助力。
娘娘为着大阿哥的事情小心谋划,自然也算计上了养在她名下的八阿哥。
倒是头一回,见娘娘这般大度。虽说是皇上的意思,可娘娘面上却没露出一丝的勉强。
惠妃闭着眼睛,一副困倦的样子,朝她挥了挥手:“去吧,不要说是皇上的意思,只说八阿哥病了,本宫叫她过来帮忙照顾几日。”
“是。”夏芝看了一眼靠在软榻的主子,福了福身子,这才转身离开。
夏芝刚走出殿外,惠妃就睁开了眼睛,她的目光透过窗户,自言自语道:“本宫已经输给了你,总不能叫你的儿子也一辈子踩在胤禵的头上。”
惠妃进宫的时候只是一名庶妃,生下了皇子承庆,却在两岁时便夭折了,而后生下了皇的保清也就是现在的大阿哥胤禵,只因其庶妃的身份不能立为太子,这根刺一直扎在惠妃的心里,每每想到就愤愤不平。
赫舍里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可在她看来,胤禵的聪明能干,哪点儿比不上太子。
再说胤禵是皇上的长子,理应继承大统,若不是当时她的位份不高,就没有胤礽什么事情了。
她不在乎皇上的宠爱,却不能不在乎胤禵的前程。好不容易等到德妃和皇贵妃两败俱伤,皇上却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她。
她就知道,在皇上的心里,一直都防着她的胤禵呢。皇上如今这样,若是日后太子继位,能放过身为长子的胤禵吗?
这叫她怎么能不争,哪怕是为了胤禵的性命,也不能坐以待毙。
没过多长时间,夏芝就领着卫贵人进来了。
惠妃看着缓步走进殿内的卫氏,眼睛里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味道,这么多年了,这个女人的相貌依旧是后宫最惊艳的一个。
不管皇上待不待见她,她都一个人默默无闻的呆在自己的殿内,若不是她还偶尔来她宫里走动一下,她几乎都要忘了这个女人的存在。
刚开始的时候,她一直以为她是在欲擒故纵,引起皇上的兴致。可日子久了,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女人倒真是个安分的。
只是,也太安分了些,就连八阿哥被送到她这里,也没见她暗地里有什么动作。
后宫里贵人及贵人以下的妃嫔是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她们生下的孩子,大多被抱养到了其他的宫里。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她都不可能做到这样波澜不惊。
可偏偏,她就做到了,从这一点来说,惠妃甚至打心底里佩服她。
若是换成了胤禵,她定是做不到这样的从容。
要知道,当初的德嫔也是个沉得住气的,可四阿哥被养在了孝懿仁皇后的名下,她不是也有怨言吗?
不然的话,德妃为何对十四阿哥那般疼爱,却偏偏对不是自己养大的四阿哥冷冷淡淡,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她心里的那个坎儿这么多年都越不过去。
“嫔妾给娘娘请安。”卫贵人恭敬地上前请安,面上带着一丝少见的慌乱。
惠妃心下了然,自然知道她是为八阿哥担心。
“妹妹快起来吧,本宫叫你过来就是让你照看着胤禩,不管怎么说,妹妹毕竟是胤禩的生母。”
卫贵人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忙跪在了惠妃面前:“嫔妾不敢,八阿哥能养在娘娘名下,是嫔妾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惠妃抬了抬眉,也不急着叫起,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地抿了几口,这才笑道:“你我姐妹之间,哪里需要说这些,本宫信得过你,才叫你过来,想来妹妹也不会叫本宫失望才是?”
卫贵人的身子微微一颤,“嫔妾定当谨记娘娘的教诲。”
听到这话,惠妃的脸上才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好了,跪着做什么,快去瞧瞧胤禩吧,本宫也有些乏了,就不陪妹妹过去了。”
胤禩并不和惠妃住在一起,而是住在钟粹宫的偏殿里,只是今日康熙来的时候惠妃为显自己对养子的看重才将人挪到了自己的殿中。出乎惠妃预料的是,皇上似乎并不满意她的做法,甚至还将卫氏拉了出来。
卫贵人进去的时候,胤禩还睡着,身边只有一个嬷嬷服侍着。卫贵人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看着数月未见的儿子,心中酸涩。她出生卑贱,连带着胤禩都在宫里受尽了冷眼。
卫贵人伸出手来摸了摸胤禩的额头,眼睛里泪水盈盈却强忍着没敢落下来。
“八阿哥。”她嘴里低声叫着。
“贵人若没有什么吩咐,奴婢们就先告退了。”说话的是陪着卫贵人进来的宫女。
卫贵人知晓她的好意,感激的冲她笑了笑,那宫女便带着服侍胤禩的嬷嬷退了出去。
两人离开后,卫贵人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守在床边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嘴里小声地叫着:“胤禩,额娘来看你了。”
有旁人在的时候,她从不敢这么叫胤禩,她怕叫惠妃知道了心里不喜。虽说宫里头也没有规定生母不能亲近皇子,可她知道自己的分寸在哪里。
胤禩养在惠妃的名下比养在她这个贵人的名下不知要好上多少,虽然因着她的身份他在宫里头免不了受冷眼,可到底那些人还会顾忌着惠妃,不敢随意轻贱了他去。
所以,她从不敢在旁人面前表现出有多在意胤禩,生怕因此引得惠妃不满,就此疏远苛待了胤禩。
夜色已经很晚了,卫贵人依旧守在床边,她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安心地守在胤禩的身边,她暗暗祈祷,希望时间过的慢点儿再慢点儿,让她能多看她的儿子一眼。
“额娘。”躺在床上的人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的视线有些模糊,可依旧能看得清守在自己床前的是他亲生的额娘。
卫贵人见胤禩醒来,满脸喜色的站起身来,忙要叫人请太医过来。
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朝她微微摇了摇头。
“额娘,不必惊动太医,您陪着儿子便好。”胤禩温和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淡淡的苦涩。
“出了什么事情了?”卫贵人平日里本就习惯了察言观色,见着胤禩如此,连忙出声问道。
胤禩摇了摇头:“只是好久没见到额娘了,倒是儿子的不孝。”
卫贵人听了这话,便感觉眼睛微微有些酸涩,哽咽道:“你睡吧,额娘一直陪着你。”
她怎么会看不出胤禩有事情瞒着她,只是不开口追问罢了。胤禩虽然年幼,却已经承担起了许多不该他承担的东西。可她这个当额娘的,却没有能力来帮他,只能装作不知了。
只是,看着这样的胤禩,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饱受折磨,有时候也会怨怪皇上为何这般残忍,她不求他的恩宠,只求他能念着昔日的情分待胤禩好一些,不要因为她辛者库罪奴的身份连带着疏远了这个儿子。
卫贵人在偏殿整整守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夏芝过来才被请到了正殿。
惠妃看着一脸倦容的卫贵人,命人端了一碗参汤放到她的面前。
“妹妹也不必着急,太医说胤禩只是过于劳累,睡够了时辰便会醒来,妹妹且坐下来用碗参汤存点儿力气。”
卫贵人忙福了福身子谢过,这才行至桌前坐下来,端起桌上的参汤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惠妃看着对她恭顺有加的卫氏,心里到底生出一丝感慨。
虽说如此,胤禩到底比不得胤禵,她好吃好喝养着便是,总归日后还能帮衬着些胤禵。
卫贵人才刚喝完碗里的参汤,就有嬷嬷进来面有喜色地回道:“娘娘,八阿哥醒了。”
卫贵人有些激动地站起身来,惠妃看着她的动作微微一笑:“别愣着了,快去看看吧,一会儿叫胤禩过来给本宫请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