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强法宝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远山梦
重新上路后,飞艇又飞了约两个时辰。期间,又越过几条河,飞过众多山谷,越过几十座山峰,景色越发的秀丽灵动。
同时,脚下的森林显得越发的苍茫。渐渐地,周围的烟气越发浓重。
又过了一会儿,飞艇就像是扎进了浓雾中。
一丈开外,已经是目不见物了。面对那扑面而来的浓雾,五位少年心里渐渐有些紧张。不过,摩勒叔的神情却是越发轻松。
终于,摩勒叔拿出了一块符牌,将飞艇悬停在半空,对五位少年道:“我天台宗的山门到了。”
五位少年,都是第一次到达修真门派的山门外,全都心情激动,而且充满期待。





最强法宝商 第三十四章 波折
摩勒叔拿在手里的符牌,射出一道紫光,映照在半空中。
很快,紫光照射处的浓雾一阵翻滚,一道扁圆的光门出现,两个修士从光门里跨出,拱手行礼道:“哪位师兄回来了?”
摩勒叔同样一拱手,行礼道:“入凡巡使,摩勒敖。”
其中一人轻松地问道:“摩勒师兄这次回师门有何好事?”
“引荐几位少年入我宗门。”
另一人问道:“可是师兄身后几位?”
“正是。”
这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各自拿出一块互不相同的符牌。注入法力真元后,一道金光和一道绿光发出,交汇于一点后,就在浓雾中出现了一条通道。
摩勒叔一拱手:“谢了!”,然后转身对身后的五位少年说道:“紧跟着我,一定要走在通道内,否则会有危险!”
众少年紧跟着摩勒叔,沿着通道往前走。行进了几十丈之后,前面豁然开朗,完全没有了浓雾,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
草地、小溪、小河、河边垂柳、山脚的绵延的竹林、依山而建的掩映在参天巨木中的亭台楼阁和巍峨的宫殿群,无不历历在目。
这秀美大气的景色使众少年无不感到震撼,然后是满心的欢喜。
他们脚下的通道,从半空中由中间穿过一座巨大的三孔拱门,拱门上是三个大字:“天台宗”,隔老远都能看清。
陈德初看这三字时,“天台宗”三字所蕴之势给他以雄浑峻伟之感,定睛细看之下,隔了一小会,这三字好像稍微晃动了一下,“天台宗”三字所蕴之势竟变成了轻灵飘逸,似乎要羽化飞天。
陈德不由惊讶得张开了嘴。摩勒叔见惯不怪地看了一眼同样表情的五位少年,催促道:“快走吧,时辰不早了。”
走完通道,踏上山路后,一行人在他们前后都看到了与他们类似的其他人:由一位年长者带着一些少年,在山路上往同一个方向走,身后的少年多的有十几二十人,少的则只有一两人。
众人脚程都快,几刻钟的功夫便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座古朴的大殿。进入大殿后,摩勒叔见到几个熟识的修士,便相互打招呼、行礼。
这大殿是天台宗的迎客大殿,这一天正是天台宗收录新弟子的大日子。
大殿里面现在约有两百个少年,站在外面的约有四五百,陆续还有人赶来。
这些少年都是天台宗在东玄大陆各处物色、招揽来的。
相当一部分是由像摩勒叔这样的入凡巡使发现并带来的。也有天台宗附属的修真家族推荐的。还有一些是天台宗修士引荐自己的或是亲友的子嗣,或是在修士们在外游历时遇到的好苗子,便在这一天引荐到宗门里。
但是,只有天台宗的宗门修士、或是故旧的引荐,还是不行的。因为整个东玄大陆上,宗门众多,一些宗门和天台宗之间有过节或是世仇,相互间便需相互提防,严防卧隐、暗子的渗入。
如果发现了暗子,引荐者是要负连坐之责的:轻则废去修为,沦为凡人,重则没命陨落。
像摩勒叔这样,中途遇上两个少年便引入宗门,对他而言是有很大风险的。这是后来,陈德知晓其中的原由后对摩勒叔心存感激的原故,而且也报答了摩勒叔。
今天,便是对新弟子甄别探查的第一关。
五张桌子后,是五位正襟端坐的玄功教习,一身蓝白两色的袍子。桌子前,众少年按引荐人的指示在对应的桌子前排起了队。
每位少年在被玄功教习探查前,都被告知要认真看过桌上的一块闪着豪光的告示。
告示上写有对被探查者的要求,主要是两点:第一,全身放松。第二,玄功教习的真元进入身体后,一点都不能抵抗。如有抵抗,可视为意图隐瞒曾经修炼的功法。
玄功教习将真元输入少年的身体经络后,以他们的修为和功力可以查探出少年体内经络中有无先天之气运行的痕迹、先天的经络状况、属性,最后,还有一条就是少年的骨龄。
玄功教习将根据引荐人刻录在引荐玉简中的内容,以及他探查的结果,确定将少年指派到宗门的那个宫,或哪一阁。
在陈德之前,已经有四位少年被测出骨龄超过十六岁。这四人此时正垂头丧气地呆在大殿的一角。
他们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要么在宗门里做杂役。如果在二十四岁前能拓海成功,可以申请成为宗门弟子,摆脱杂役身份。
轮到陈德时,陈德先递上刚进入大殿时,摩勒叔递到他手里的玉简。他面前的是一位高个子长脸的玄功教习。看了桌上的告示,陈德知道他姓宋。
宋教习接过玉简,对陈德道:“坐下,伸出左手。”
陈德依言坐下,伸出左手,然后眼观鼻、鼻观心,全身放松地坐在那。看过陈德的引荐玉简后,宋教习心里提起一丝兴趣。可是,当他运起真元探入陈德的左手时,却是脸色一变。
原来,陈德虽然全身心放松,但是,当宋教习的真元进入他身体后,他身上的煞气却是自动地被宋教习的真元激起。
眼前这少年的煞气竟如此浓厚,他到底杀了多少人?这让宋教习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把手一指,让陈德到大殿一角那四个年纪不合要求的少年的旁边呆着。
呵斥道:“没有吩咐,不许走动!”陈德心里感到一丝不妙,不过,他仍然面色不变地走过去。
同样,不出所料,紧跟在陈德身后的张之良也被宋教习呵斥到了这边。陈德和张之良只有呆在一边,看着其他少年接受探查。
大殿外,不时会有新来的人加入。显然,是东玄大陆更远的地方赶来的引荐人和要加入天台宗的少年。
探查、测试进行到下午后,有三个少年被查出有问题。
其中一位满脸稚气,却十分强壮的少年被查出身上有妖气。这,历来十分罕见。
他的解释是:他丹田里的那一团很小的妖元,是他误服一颗丹药后,在丹田里生成的,当时几乎使他爆体而亡。
他家族里的长辈,不惜大损修为,即使降低境界也要用自己的真元镇压封印这团妖元,让他慢慢吸收炼化。所以,他进境神速,而且身体强壮。
可是,他的解释,五位教习都认为甚为可疑,有许多解释不通的地方。他又明显地不是可以变化人形的妖兽,要不然早就把他拿下了。
另外两位少年,一位被查出身上有修炼天罗宗功法的气息,一位被查出身上有修炼地藏宗功法的痕迹。这两个宗门是天台宗敌对的宗门。
加上有妖气的少年,这三人,因为出于对宗门的安全、利益的顾忌,而在这方面,宗门向来是宁杀错不放过,只要有一丝可疑就被毫不犹豫地定为遣返,所以,这三人只能乖乖回去。
如果证据明显,就要当场拿下,引荐人也要受牵连。
将近黄昏时候,所有的少年都经过了探查,通过的全部都分派到天台宗各处。
原本熙熙攘攘的迎客大殿,一下子空荡了许多。只有二十来个喜欢看热闹的少年仍停留在大殿中。
三位有卧隐嫌疑的少年,已被打发走了。
四位年纪不合要求的少年,只有二人愿意留在天台宗成为杂役。另外两人,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低贱的身份,而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将身份尊贵,受人重视,所以选择回去。
对于陈德和张之良两人,因为摩勒叔的缘故,没有被直接遣返。
因为摩勒叔带入宗门的弟子众多,从未出过差错,各位教习也给他几分薄面。
以宋教习的意思,这两人身上煞气如此之重,莫不是经常杀人越货的匪徒,或是经常为非作歹之辈。如此匪类、歹毒之人如何能进入天台宗,如果成为宗门弟子必成害群之马,危害宗门。
以姓林的为首的其他几位玄功教习,则让陈德和张之良两人禀报他们的籍贯和经历。
听到两人述说被大竺兵围捕追杀,为活命不断击杀敌人时,几位教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摩勒叔也适时地插话为两人解释:“现在百弄山外,大竺国正攻打大元国。两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大元国少年为了自保,手上沾染些敌国军人的鲜血,再正常不过。”
他又补充道:“以我多年的观气和看人经验,这两人定是可造之材。”
此时,林教习已经拿定主意。他吩咐道:“摩勒入凡巡使如此肯定地推荐他们,我们就慎重些。让风隐宫派专人到两人出生地查证此二人的根底,看二人身世是否清白,口碑、心性如何,再判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加入我宗。”
陈德和张之良被带到一间小房间里。这房间的四面墙壁非常的结实,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口,门很厚实。
两人被吩咐:除了解手方便之外,不能出门口一步。而且,解手时有人跟着。两人立时明白:他们被监禁了。
看来,天台宗的人,如果查实他二人是杀人越货的小强盗,或者他们是为非作歹而多次杀人的小恶霸,就会为民除害,要了他们性命。
两人很快猜测到这一点,脸色都是“刷”的一下,变得苍白。
陈德叹了一口气,心想:多次死里逃生,这回却又毫无预兆地面临生死,真是磨难不断。
如果设法逃走,无疑是不打自招,况且宗门修士,远非大竺兵可比,完全没有逃脱的可能。
这种听天由命,生死被人操控的感受让两人在精神上备受折磨。




最强法宝商 第三十五章 名声
有两个要加入宗门的少年被扣押的消息,随着那二十几个看热闹的新入门弟子回到他们的住处,就在新入门弟子中传开了。
有好事的,打听到:两人一人善使*,一人擅长弓箭,就有人临时给他们二人起了绰号:刀匪、箭匪。
有人对传播这两个绰号很起劲,其中,察尔金就是其中之一。察尔金原本就看不起两人,逮到这个贬损两人的机会,他自然就不放过。
查证的结果很快就传回天台宗。
摩勒叔仍在宗门内,他接到消息后,很快就到监禁两人的地方,领出两人。
原来,陈德和张之良两人经常在百弄山里伏击大竺人,屡有斩获,尤其是在乱金矿解救出几百矿工,他们两人在千业镇及附近区域就有了不小的名声。
因为,人们大多不知道两人的姓名,就有人干脆给他们起了个名号,叫做:刀箭双侠。
天台宗风隐宫的人,很容易就打听到两人的相关底细,而且刀箭双侠的名声使风隐宫的人非常满意,打听到的内容和评判很快就传回了天台宗。
两人吃到的苦头自然就少了许多。
因为两人被监禁的缘故,为了安抚他们,摩勒叔亲自跑一趟。
先带陈德到了天痕宫,这是陈德今后修炼的地方。天痕宫主攻禁制、符箓。安置好陈德后,摩勒叔接着带张之良到天器宫,这里主攻炼器。
陈德因为是最后一个到天痕宫签到的人,能分到的住处就只能是偏僻又破旧的地方,好地方全被人瓜分了。估计张之良的情形也是如此。
因为是刚入门弟子,陈德的宗门服饰是灰色的。
在掌薄那里陈德领到了他的第一个月的月俸,十块下品灵石,宗门配给刚入门弟子的天台蕴气诀,还有五本武功功法。分别是,一套拳法、一套轻功步法,以及刀、枪、剑法各一本。
这是天台宗为修为低的弟子准备的强身健体、有益气血运行的武功功法。在这些低修为弟子尚不能掌握法术时,有了这些武功也能在宗门外遇到妖兽、敌人时,有些自保、杀敌能力。
而且,这些武功是一年后,新弟子定级比试中限定可以使用的武功,这是后话了。
陈德第一次打坐运起天台蕴气诀时,就发觉这法诀的效果比不上浑元汲天诀,陈德心里有些纳闷。
修炼了一晚上后,第二天陈德特意到天痕宫的玄功教习莫纳教习那里请教:可以继续修炼他以前的功法吗?
莫纳教习是一个待人不冷不热的人。
他向陈德解释道:天台宗不限制门下弟子修习其他功法,只要不是魔功即可。他专门叮嘱了,一定要会本宗的功法,因为许多宗门的符牌,一定要用本门的功法才能驱使。
陈德纳闷之处在于,浑元汲天诀是由散修项正道士那里得来的,一个散修的功法的修炼效果竟强过宗门的功法约三成。陈德很想知道其中的缘故,后来陈德才知道项正道士偶然得到的法诀竟涉及一个秘密。
毕竟练过浑元汲天诀,对于如何掌握天台蕴气诀,陈德倒是很快上手。练习了几个晚上,陈德就能按天台蕴气诀御气运行于经脉中。
作为宗门最低阶的弟子,陈德经常有差事。
天痕宫是两座毗邻山峰上所有的宗门宫观的总称。
其中一座山峰上的宫观用于让宗门弟子在其中研习禁制、阵道,另一座山峰上的宫观用于让宗门弟子在其中研习符箓。每座山峰上的宫观由几座大殿及楼阁组成。
这是入门后的第四天,陈德在符威殿劳作。
作为新入门弟子,他跟着几人在做制作符纸所需的功夫,这几人中有早他几年入门的师兄,也有和他同一天入门的。
他们要将用于制作符纸的兽皮、兽角、兽筋放到不同的池子里浸泡,在池子里加入适量调配好的药剂。
一些需要粉碎的矿石、辅料,用冲臼进行粉碎。
按配方,准备好用于熬制符纸纸浆的药草、灵草。
所要花的功夫是不少的。
进行这些工序的地方,自然是在符威殿的偏殿里。
这一队,带队的是徐近山。另外有几人,分别是梁泽伟、劳德禄、龚明,以及艾瑞克。
这组人里,除带队的徐近山和梁泽伟入门早几年外,其他人都是今年入门。
这组人中,所有人都称徐近山为带队师兄。称带队师兄,有些麻烦,后来,连作为徐近山的副手的梁泽伟一起,其他人就直接称呼两人为师兄,就行了。
徐近山和梁泽伟早其他人几年进入天台宗,两人的修为早已超越养脉境。因此他们的个子,身体的均衡、速度、力量等方面远超过其他人。
制作符纸的许多工序,比如搬动、倾倒装满纸浆的大缸、大鼎,都需要出大力,两人就是这一队里干活的主要力量。自然,每月他们分到的天台值的功数就比包括陈德在内的四人多了三成。
天台值,或者叫天台功,就是天台宗用以记录宗门弟子对宗门的贡献大小,以功而论,贡献越大,功数越多。
天台值在天台宗内非常重要,可以用相应的功数置换不同等级的法诀、功法、丹药、法器、法宝、灵才、灵药等等。
这是鼓励宗门弟子多为宗门做贡献,自己也就获取相应的好处,贡献越大,能获得的好处自然越多。
新入门的四人中,艾瑞克显得非常特别。
因为他眼窝深陷、高鼻梁,还有一头栗色的头发,而且骨骼粗壮,和陈德一样比另两个同时入门的弟子高半个头。
象他这样的人,在天台宗不多,不过还是有一些。毕竟,天台宗的弟子来自东玄大陆的各处,有人甚至来自其他大陆。
徐近山和梁泽伟已超越养脉境,进入展窍境,两人的宗门服饰是青色的。而在天台宗,这样的修为和地位的弟子也称为青衣弟子。而刚入门弟子基本上都是灰衣弟子,他们的服饰是灰色的。
入门不到一个月,陈德“箭匪”的绰号就传到了同一队干活的师兄弟那里。
徐近山和梁泽伟两人知道陈德的绰号后,两人的态度就各不相同。
徐近山的态度没有什么变化,和刚认识陈德时一样。而梁泽伟就不一样了,他在和陈德说话、指挥陈德干活时,时常流露出轻蔑的神色。
感觉灵敏的陈德很快就察觉了。
梁泽伟的态度刚开始变化的头几天,陈德有些不适应,自尊心很强的他心里感到特不舒服。心想,我没得罪过你,你怎的对我就如此轻蔑。
毕竟,经历过数次生死磨砺的陈德,心性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陈德一想,难怪徐近山是带队师兄,而你梁泽伟只能是他的副手了。这梁泽伟看来是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他的修为甚至略高于徐近山,但只能做徐近山的副手,天痕殿主事之人看来是有识人之明的。
想到这一层,对自己进行一番自我开导,陈德心里的不舒服就渐渐消失了。
因为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口音各不相同。
陈德“箭匪”的绰号,传到一些人的耳中,就变成了更难听的“贱匪”了。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张之良的身上,一些人将张之良的绰号听成了“盗匪”。
陈德因为他的宗门差事,需要行走在宗门各处时,发现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时,陈德感到非常的苦恼和憋屈。
这促使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为人处世和别人的指指点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己的为人处世和无端就有的名声之间的关系。
随着陈德的观察,他发现年长一些的师兄对自己轻蔑和指指点点的,只有少数的人。
这些师兄的人脉和耳目强于刚入门的弟子,他们大多数人肯定会耳闻他的绰号,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就明显不同于刚入门的弟子。
伴随烦恼,随着自己的思索,陈德慢慢地清晰了自己的想法:我自己是怎样的人,难道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么?只要我坚持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的秉性、坚持自己的追求,别人说我再多、对我指指点点得再多,我也不会变成他们嘴里的人啊!我为此而烦恼,不就是庸人自扰吗?
做好你自己,就不必理会旁人的风言风语!
想通了这点,别人的议论对陈德来说已经变成了无伤大雅的耳边凉风了。
在自己家里的特别地位,使陈德比普通少年对生活的思考要多得多。而他在极危险的奇遇下获得的念想的异能,使陈德的思考和思维能力要比一般少年要强。
因为时常被一个人留在家里守着所谓的“看家”的职责,这样的时候,有时持续多天。为了排遣寂寞无聊,陈德就四处借阅各种书籍。“看家”的时候,除了找张叔下棋外,看书就是陈德的另一最爱。
陈德借书的来源极杂,有同窗家里的藏书、邻居家的、亲朋好友的,甚至是学府里教书先生的藏书,等等。
对于喜欢看书的少年提出的要求,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而且,陈德借书后往往都是按时归还。有时还书时,他会给人带上和杨晋勇一同打来的新鲜猎物以表谢意。因此,许多人都愿意借书给陈德。
如此一来,陈德所阅读过的书就相当繁杂。
有关于历史故事的、民俗传说的、章回小说、人物传记、天文地理、仙侠神怪的,如此等等之类的。故而,陈德对人情世故的了解,比一般少年要强不少。
看书的好处,不但在于排解无聊,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以及了解和掌握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众人拾材火焰高”的道理,陈德是从书里了解的。而在百弄山里的逃命、厮杀经历,更是让陈德充分理解了人多力量大、团结的重要。如果,只有他一人,没有和张之良的互帮互助,陈德早已在百弄山里死了五、六次了。




最强法宝商 第三十六章 名声的背后
这天,正在干活的陈德心里又进行了一番思索。
宗门弟子有了足够实力后,经常组队外出,或是执行师门任务,或是寻找天材地宝,或是猎杀妖兽,等等,以获得修真资源。
此时,修真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而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伙伴是修士完成任务、避免身死道消的重要依仗。
甄别和选择伙伴,其实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陈德刚入天台宗,除张之良外,所有人对他的了解都有限。
一些人听闻他的绰号,便对他指指点点,这些人要么生性凉薄,要么人云亦云、没甚主见,这些人绝对没有交往价值。
有的人虽然嘴上不会说他什么,但是见到陈德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轻蔑和鄙视,足以表明此人的秉性。
因为,对一个刚入门的弟子,仅凭风闻他的绰号,便对他持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人很可能为人不厚道,很可能非良善之辈。这样的人也是不能结交,选做伙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宗门里呆的时间长之后,大多数人将会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
那时一些人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而此时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反而不能用来推断其品性和为人了。
以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推断其品性,是有时间局限的,也就是在自己刚入宗门,丑名声刚传播开的头几个月,此时,一些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自己的态度,基本能准确反映出此人的内心。
1...1415161718...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