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强法宝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远山梦
而在东玄大陆的修真界的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发生过可不止一次两次了。
马车在村道上行驶,许多倒毙在地上的尸身,和鲜血淋漓的受伤者映入陈德眼帘,他心里越来越愤怒。
这些大竺兵不但抢夺财物,砍杀反抗的村民,有些还放火烧屋,村子里已有好几处冒出了火光和浓烟。
难道作为一个大元人就因宗门约束,就眼看同胞被屠杀抢掠吗?
路见不平,不能拔刀相助,还能算个男人吗?
男人都做不好,如何能成为一个问心无愧、逆天改命、逍遥自在的大修士呢?
此时救人的道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宗门的规定!
想到此,陈德已经把剑拔出。
这时,马车正好路过一个路口。
一个女孩子喊救命的声音从那条路传来,陈德一看,有两个大竺兵追在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子身后,意图*。
陈德腿一蹬,扑向了紧追在女孩子身后的两个大竺兵。
两个*焚身的大竺兵,只见一道黑影扑来,未及躲闪,脖子一疼,立马身首异处。
陈德杀出之后,就后悔,为何当初不叫张之良一同来了。
斩了两个大竺兵后,陈德转身跃上了自己的马车顶。
手里已握住黄玉弓,首先瞄向大竺兵最多的地方。
“咻”“咻”“咻”,……,密集的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响起。
接着,连续不断的惨叫声响起,大多是丧命的大竺兵临死的惨叫。
马车所在的道路是景洪村的主道。
站在马车顶上,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射程覆盖范围更广。
将前面道路上露出身形的烧杀之中的大竺兵扫清后,陈德立即转身射杀身后的军士。
陈德修为达到九层后,力量更强了,而且黄玉弓的威力强于长雄弓,现在陈德射出的箭,威力增强了。
对每个目标,只射一箭,从不落空,箭无虚发。
被射中的大竺兵非死即伤,受伤的大竺兵也是难逃一死。





最强法宝商 第111章 线索
愤怒的村民们见到有武艺高强的侠客出手,立即胆气豪壮地群起,而将伤兵围殴致死。
肃清一条主道上的大竺军士后,陈德立即转入另一条主道。
这些大竺军士对陈德而言实在太弱了,击杀他们对陈德来说没有什么成就感,但是陈德并未松懈,他提起精神全力出手。
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出手够快,才可以救下更多的村民。
大竺军士砍杀村民时是一边倒的屠杀,而陈德射杀大竺军士也是一边倒的屠杀。
随着陈德极快的身影在村里各处出现,来自村民的惨呼越来越少,发自大竺军士的惨叫则次第响起。
这一队大竺兵也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许多人从这些惨叫声里已经听出了不妙。
一位大竺校官一看到持弓的陈德,立即明白过来,他马上打马而逃。
他边逃边大声呼喊,剩余的大竺兵,听到他的喊叫的,立即四散而逃。
陈德对追杀逃兵没有兴趣,对仍在村里的,陈德毫不留手,见一个杀一个。
不久之后,景洪村里已经一个大竺兵也没有了,有的只是大竺兵的尸体。
陈德的这次杀敌,是他第一次毙敌众多,却没让自己身上沾染上敌人的鲜血。
绝大部分大竺兵都是丧命于黄玉弓下。
极少数毙于剑下的,因陈德身法极快,他们的血就溅不到他身上。
这让陈德稍有些得意。对于他而言,清洗浸染殷红鲜血的衣裳可不是件快乐的事。
一众村民救火的救火,救人的救人,还有许多人从大竺兵的尸身旁捡起自家财物,也有不少人边哭边将死去亲人的尸身搬走。
陈德回到了自己的马车旁,盘腿坐在车门处休息。
一些村民认出就是陈德杀退了大竺兵,救了他们,纷纷到陈德跟前表示感谢。
陈德跟前很快就围了一大圈人。
有这么多人在跟前,正好可以打听陈德要找的人。
陈德朝众人一拱手后,说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做人的本分。乡亲们不用客气。我到贵村有一事相求。”
众人一听,马上纷纷回应道:“公子有何事,我们一定帮忙!”
陈德清了清嗓子道:“我为一位长辈寻找他的儿子,他儿子名叫项宣林。”
众位村民里,有几人眉头皱了起来。
景洪村大半人家是姓项,另一小半人家姓侯。
姓项的基本上是一个大家族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先祖,他们都没听说过项宣林的名字。
有人就问到:“公子,此人多大年纪?”
陈德道:“年约四十。他父亲在他年幼之时,出门云游寻找仙缘。”
“四十左右。”不少人心里嘀咕着,但是仍是想不起有这么个人。
这时,人群里有一个面色黝黑的年轻人,灵机一动,对陈德说到:“公子,我有一位堂兄经常在外行医,而且他对仙人传说特感兴趣,他或许会知道公子要找的人在哪里。”
陈德一听,暗道此人机灵,他笑着对他说道:“你说的不错。”
这时,年轻人旁边的一位中年大叔,或许是他的长辈,就大声对这面色黝黑的年轻人大声说道:“黑子,你还不快去请他来。”
“好嘞!”面色黝黑的年轻人应了一声,拨开人群就往他堂兄家跑去。
就在黑子离开时,开始不断有村民拨开人群,恭恭敬敬地双手将洗干净的箭矢递给陈德。
到后来,陈德一数回收的箭矢,发现他射出的箭,一支未少地全部收回了。
处于战乱中的村民大都知道,箭矢可不便宜,尤其是上好的箭矢,所有的箭矢都是重复使用的。
许多村民都抢着帮陈德捡回箭矢,以表示他们的感激。
众人仍围在陈德的马车旁。过了好一阵子,黑子领着一个个头比他略高些的年约三十左右的人小跑过来。
这人一身青衣头戴方巾,一副典型的郎中打扮。
黑子喘着气说道:“公子,我堂兄有好消息。”
陈德一听,大喜。赶忙抱拳对郎中说到:“先生请了。”
这位项郎中,毕竟也算是见过些世面,他还礼道:“这位公子,这位少侠请了。能为你效劳,项盛才三生有幸。”
那位中年大叔打断他道:“阿才,知道什么就快说,少在那吐酸水。”这位中年大叔就是个直脾气。
项盛才也不着恼,面对满怀期待的陈德说道:
“是这样的,去年春末夏初之时,这个时节春夏相交,病人较多。我到县城出诊,诊治一个病人之后,正是晚饭时间。那家的主人好客,留我用膳。”
他的话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一时间,没人说话,都在静听项郎中的话。
项盛才略微一顿之后,接着说:
“席间我和主人喝了不少烧酒,这位主人是做生意,*货物的,口才便给,我俩便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我对修仙之事有兴趣,便问他可相信世间有神仙。”
这项盛才说话条理清晰,众人听他讲来,就象是在听故事般,也没人插话。
倒是那直脾气的中年大叔打断他道:“阿才,你说了半天也没见你说出个人名来。你倒是快点。”
项盛才显然是个好脾气,仍用他不急不慢的语气说道:
“这位主人说,他有一回做生意来到丝沅县。也是喝酒时聊天,他就听说该县的秋棠山聚凌庄出过一个仙人。这位修仙者就是有了后人之后,撂下幼子娇妻出门寻觅仙缘去了。一去十数年不归,在当地有不少人知道此事,茶余饭后常被人提前起,对他十数年不归家甚是唏嘘。”
陈德听到此处,感到项盛才嘴里的修仙者和项正道士很接近,他立即问道:“先生可知他儿子姓名?”
项盛才摇头道:“我只知这位修仙者姓项,并不知他儿子名号。正是因他与我同姓,所以我兴趣颇大,这才记得比较清楚。”
不知道名字?陈德有一丝失望浮上心头,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因为这种场合的闲聊中,谁会在意于己无关者的姓名呢?




最强法宝商 第112章 捡个丫环
陈德接着问项盛才到聚凌庄该怎么走。
项盛才也甚是热心,他叫人取来纸笔,给陈德画了一幅地图,相当详细。
陈德拿来自己的那份二十七个地名的名单,一对之后看到,在名单上确有丝沅县。
从项盛才手绘的地图看,陈德需跨过两个县才能到达丝沅县。
陈德不再耽搁,谢过项盛才后,与众人道别,马上要启程。
众村民散去后,马车夫刚要起步,陈德就听到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道:“公子请带上我。”
陈德皱眉,转头看到一个衣衫脏污、有一两处破烂的少女站在车边,她的头发被汗水打湿了,满是灰的脸上有明显的泪痕。
仔细打量下,陈德想起来正是适才他救下的那个女孩。
陈德不解地问道:“带上你?为何?”
少女突然双膝跪地,说道:“请公子收留馨兰。”
陈德跳下车,把少女扶了起来。
摸不着头脑的陈德,皱着眉头问道:“何故要我收留你?”
少女两眼一红,眼泪流了出来,边哭边向陈德述说起来。
原来,陈德出手救下她之前,她的双亲为了拦阻那两个兽性大发的大竺兵,已死在他们刀下。
小姑娘姓杨,年约十五。有一个大哥,跟人在外行商,前几年离家后,一直未归,生死未卜。她还有一个二哥,现在大元军中,也是生死未知。
遭此变故之后,家中只有她一个弱女子。而她一个姿色不俗的女孩子,在这乱世中独自一人谋生活,前景叵测。
她央求邻居帮她把双亲葬在村外后,路过一群人围着的陈德的马车时,她就萌生了跟随陈德的念头。
陈德想,自己是个家不知在何处的人,带着她并不方便,而且这个女孩子可以投靠自己的亲戚,比跟着他好多了。
他就说道:“你可以投奔你家亲戚,比跟着我要好。”
女孩子说道:“我家在景洪村是外来户,姓杨,在村里没有亲戚。其他亲戚离这里很远,兵荒马乱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们。”
陈德仍是皱着眉头道:“你跟着我不方便。”
杨馨兰此时目光反而变得坚定了,她说道:“我的清白、我的这条命是公子救的,公子于我有大恩。馨兰愿跟随公子左右服侍公子。”
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形的陈德,感到有些棘手。
他自己整天都忙于修炼,实在没有时间照顾一个女孩子,而且他自己也不需要像一个少爷那样让人来照顾。真是麻烦,陈德心道。
见陈德沉吟不语,而了解这样一个少女独自谋生的险恶的马车夫,对杨馨兰起了恻隐之心,他就劝道:“陈公子,她这样一个小姑娘,自己过日子是很危险的。带上她,就是做了一件好事。”
陈德没想到平时话很少的车夫竟为女孩子求情,他楞了一下。
想一想车夫的话,似乎挺有道理的,而且自己手头有不少银两,安置她应该不难。
陈德就对女孩子说道:“我这段时间在找人,可能要走很多地方,要走很多的路,路上会很辛苦的。你不怕路途辛苦的话,就跟着我吧。”
陈德没想到的是,女孩子一点都没有考虑他所说的路途艰辛的话,直接就说道:“我不怕辛苦,谢谢公子收留。”
陈德有点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她说道:“上车吧。”
陈德对马车夫吩咐道:“老刘,走吧。”
老刘却说道:“公子,是不是漏了什么事?”
陈德不解,反问道:“何事?”
马车夫老刘说道:“如果小姑娘的哥哥回家寻她,怎样才能找到她呢?”
“哦!”陈德恍然大悟,他毕竟年少,对这类事没甚经验。
反而是老刘,毕竟多活了十几年,这方面的阅历和见识较多。
陈德转而对已经在车上的杨馨兰说道:“小兰,你去和你家邻居说,如果你两位哥哥回家寻你,可叫他们到山南行省古乐城的裕仁堂大药房找你,或者在那里留下书信、口信,就可以找到你。”
杨馨兰刚想跳下车,陈德拉住她道:“到何处寻你,可记住了?”
小姑娘口齿清楚地答道:“让他们到山南行省古乐城裕仁堂大药房找我,或者在那里留下书信、口信。”
然后睁着一对清亮的眼睛看着陈德。
陈德笑道:“不错,去吧。”
心道:小姑娘挺聪明的嘛,只说了一遍就记住了。
看着杨馨兰快步往左边的路口走去,老刘在后面喊道:“记得多找几家!”
小姑娘闻言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感激,答道:“知道了。”
然后转身继续往她家的方向快步走去。等了约三刻钟,杨馨兰回来了,背上多了一个包袱。
老刘驾车迎了上去。老刘可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姑娘,因为他认为小姑娘婉约而温柔,并且聪明。
老刘自受雇于陈德后,与陈德一同驾车经过了许多地方。
路遇很多凶险,有劫道的、要抢马车的大竺兵、要强征马车的大元兵,动手的时候,罕有陈德的一合之敌。
如果是强盗或者大竺兵,几乎被陈德斩尽杀绝。而遇到要抢他们的大元兵时,陈德只杀领头的,其他的放过。
陈德的刀和剑击杀这些人时,真是迅雷不及掩耳。
尤其让老刘印象深刻的就是陈德的弓箭的威力,那些小队的强盗和大竺兵之所以会全军覆没,就是因为这张弓。
老刘特惊讶的是,逃跑的人已经逃到他视线之外了,仍然会被这张弓射杀。
这一路走来,老刘多了一件事要做,就是,要帮陈德捡回射出的箭矢。
为此,老刘手上也多了不少人命,因为他要给被射成重伤的家伙补刀。对此老刘心里也没啥愧疚的,他认为这些人该死。
而且,他有些喜欢上这件事了,每天赶车行驶在官道上时,他心里都暗含期待。
因为,陈德每次都只是拿走那些被杀的头目身上的财物,其余的全都归老刘了,老刘因此身上的钱财也越来越多。
老刘认为自己目前的这个主顾,不但是武林顶尖高手,而且够大方。
而这个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要追随陈德,在这乱世里是个极好的自保的办法,何况这主儿又够大方。
所以,在老刘看来,小姑娘很会找靠山,而且找对了靠山,是个聪明人,而且又温柔,故而老刘喜欢。
陈德前面寻找过的几个地方,都是按位置距离安排的。他找来了一份镜湖行省的地图,在图上先标出二十七个地方,然后按总行程最短来计划寻找的线路。
现在,有了明确的地点,陈德就调整了计划,接下来要直奔丝沅县聚凌庄。
原来在路上时,因老刘不爱说话,陈德一路上都挺闷的。
现在,车上多了一个青春有活力的少女,气氛就活泼多了。刚上车时,杨馨兰还有些拘谨,不到两刻钟后,她的话就多了起来。
杨馨兰往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所以当她知道陈德和老刘是从古乐城这样的大城过来的,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
而陈德有好几个月在古乐城里到处逛,对古乐城相当熟悉,向她介绍城里的各种地方和各种行当时,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要说对于古乐城,老刘比陈德更熟悉,所以他也不时地插话。
开了个好头后,一路上三人有说有笑。路上行程不再是枯燥无聊的了。
十几天后,他们的马车终于来到了聚凌庄。
这个村庄风景秀美,依山傍水。
村庄边上的小凌河河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里摇曳的一丛丛水草和河底圆滑的鹅卵石。
有得就有失,这句话在聚凌庄体现得很清晰。
依山傍水意味着耕地不多,因此聚凌庄规模也就不大,只有一百来户人家,大多姓项,而且大多不富裕。
人少意味着找人相对容易。
很快,陈德就打听到,村庄里二三十年前的确出过一个修仙之人。
村庄不大,陈德很快按村里人的指点找到了这户人家。
院门紧闭,听不到有人在家的声音。
陈德上前拍门,拍了很久,都无人应答。陈德心里有一丝不好的感觉,心道:该不会出了啥事吧。
见许久无人应答,陈德就带着杨馨兰转身离开,准备等会儿再过来。
已经下了一个小坡,走了将近二十丈远,走到一棵所有枝头都是红叶的枫树下时,耳力好的陈德似乎听到背后有开门的声音,转身一看,原先他拍门的那户人家门口,站着一位头上打着绷带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陈德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朝他走去,到了跟前,一抱拳问道:“请问,大叔可叫做项宣林?”
中年大叔用沙哑的声音答道:“我叫项玄林,不叫项宣林。”
陈德一听,有门,他带着希翼问道:“敢问大叔,你可认识项正?”
中年大叔一惊,睁大了眼睛,用沙哑的激动的声音说道:“项正是我父亲!你认识他?”
陈德心中大喜,他蹦了起来。




最强法宝商 第113章 劝说
他大声道:“哎呀,太好了,我可找到你了!”
项玄林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兴奋异常的少年人,他问道:“小伙子,你怎会认识我父亲?”
陈德平复了自己的心情,这才说道:“我没见过项正道士,但是我是发过誓的,要完成他的临终遗愿。”
项玄林心里咯噔的一下,赶紧对门口的两人说道:“两位请到屋里说话。”
项玄林领着陈德和杨馨兰进了门,穿过院子,到了堂屋里,项玄林说道:“二位请坐,我身子不便,不能给两位沏茶了。”
陈德道:“不碍事。”
项玄林注视着陈德,声音略有些激动,他说道:“请公子说说我父亲的事。”
陈德把在高岭镇兰羽轩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项玄林。
在陈德的叙述过程中,项玄林一直保持沉默、面无表情。
直到陈德说到,项正道士临终前的悔恨和嘱托时,他脸上才有了些许表情,眼角有些湿润。
项正道士在项玄林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出门寻找仙缘了,极少回家。
家里就只是项玄林与他母亲两人,家里没有男人,故而,他年少时,他们母子俩的日子过得极艰难。
因为家里穷,项玄林三十好几了才娶上媳妇。
他母亲因为日夜操劳,积劳成疾。在项玄林生下第二个孩子,一个男孩后,没过几年,就带着些许安慰、更多遗憾过世了。
而项玄林的爷爷和奶奶过世得就更早了。
项玄林打小就对父亲没啥印象,反而在他随后的经历里,对弃家求仙的父亲逐渐有了怨恨。
不过他知道父亲已经过世,在听到他父亲临终前的悔恨和嘱托时,他心里有了一丝感动。
而且死者为大,这一丝感动让他对父亲的怨恨渐渐消散了。
项玄林介绍了他家里的情况。他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十一岁,儿子八岁,他老婆邱氏。
现在两个小孩正在村里的私塾里读书。
他身体不便,他老婆邱氏现在就在地里护理庄稼。故而,家里现在只有他一人。
陈德没问,反而是站在他身边的杨馨兰,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项大叔,你头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一问顿时让项玄林愤怒起来。
原来,聚凌庄因为临山地少,因而家家户户都养有山羊、黄牛、鸡鸭鹅等。
这反而引来了驻扎在县城的大竺兵。
他们喜欢隔三岔五地到庄里来,抢夺村民们蓄养的牲畜和家禽,或许知道不可涸泽而渔,这些大竺兵只抢东西,反而很少杀人。
上一次,大竺兵要抢项玄林家里的一头母羊,而项玄林死活要留着母羊下仔,故而抱着那只母羊不肯松手,就被几个大竺兵狠狠揍了一顿。
项玄林被打得全身是伤,母羊也被抢走了,又急又怒的他内火上来后,嗓子就变得沙哑起来。
陈德他们来拍门时,项玄林正躺在床上养伤。嗓子又哑,身体行动不便,所以许久之后,他才慢慢摸到门口处开门。
将近晚饭时分,邱氏从外面回来,带回几把青菜。
项玄林向她介绍了陈德和杨馨兰,邱氏又惊又喜。
她想起家里已经没有像样的菜肴来招待客人了,就说道:“两位坐着,我到村里的档口买些肉回来。”
陈德马上掏出些碎银子给小兰,说道:“跟大婶去买肉。顺便让老刘卸了马车后就过来。”
项大叔说道:“你们是客,如何能叫你们破费。”
陈德道:“我们本是空手而来,权当是登门拜访的见面礼吧。”
小兰很乖巧,拿了碎银便紧跟着邱氏出去了。
晚饭快做好时,项家的两个小孩回来了。
女孩叫项晓雨,男孩叫项天焕。
女孩子穿的衣裳虽然很旧,但是很干净。许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饮食清寡,故而身形单薄。脑后扎着两条辫子。
1...4546474849...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