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强法宝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远山梦
有了这个思路后,陈德去找了一回胖子程瑜海,因他对符箓的了解较深。
将这个想法与程瑜海说了,想要他帮忙看看这方法行不行得通。
程瑜海听说后,先是眼睛一亮,但是他方正的大脑袋很快摇了起来。他说道:
“这个想法是比较特别,很是新颖。可是难度很大,你看,在平平整整的符纸上,绘制符箓都有很大的几率失败。在材质不同,又是圆的、细长的箭杆上,绘制符纹,我看是很难成的。况且,你现在也没有现成的,可刻画于箭杆上的符纹。”
停顿一下,胖子撇着嘴道:“陈师弟,可不是一般的难喔。”
见陈德沉默,程瑜海开玩笑道:“陈师弟,你还未进入展窍境吧,你的想法可走得比你的修为远喔。”
提到修为,陈德只好厚起脸皮。
他现在急不得。他的先天之气比别人纯净凝实,要全部转化为真气,需要更多的灵气。
而且因为这个缘故,他的真气也是比别人的凝实,而且转化的真气会自动地收缩而变得厚实。这个过程对于他来说,可是快不了的。
陈德咧嘴,算是露出尴尬的一笑,说道:“程师兄,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借鉴一下的?”
程瑜海思索了一会,说道:“符箓和法阵本就同源,飞剑能悬空飞行就是依靠其上刻画的法阵,或许飞剑上的法阵的阵纹可以借用到箭杆上。”
陈德就在修炼之余,开始在《基本符箓》和《阵法初解》这两本典籍上苦下功夫。
他原先已经读过一遍。
因为暂时未能灵气外放,不能绘制符箓,他当初只是粗略地翻阅。
现在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将这两本典籍通读了几遍。
最后,陈德可以说,他几乎将这两本典籍上的每一个字,都理解得非常的清晰透彻了。
陈德托程瑜海帮他买来了两支上佳的符笔,其品质让程瑜海都羡慕不已,调侃陈德道:“这样的符笔落到你手里,就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
因为陈德现在根本就不会制符。
陈德用符笔,将《基本符箓》里的四十九种符箓,用模拟的灵墨临摹得一丝不差。
陈德甚至为了增加难度,练习用左右手同时在两张纸上,描画出两幅一模一样的符箓纹路来,也练习在一张符纸上双手持笔,同时描画同一种符箓纹路。
这也是陈德的突发奇想,他甚至有点跃跃欲试,想看看这种手法在实际中,用于绘制符箓时,会有何效果,符箓的威力会不会加倍。





最强法宝商 第128章 探究与寻找
《阵法初解》里的二十多种基础阵法,每个使用何种材料、布阵的环境地势要求、布阵手法等等,陈德也是做到了胸有成竹。
有了对《基本符箓》和《阵法初解》这两本典籍的熟练掌握,陈德才有底气去钻研箭矢和符箓,或者法阵的结合。
而且,一开始,他就做好了可能要进行长久研究的准备。
天痕宫本就长于符箓、阵法,因此,常有高阶修士在痕意殿针对这方面进行传道。
陈德去了几回,每次都被轰了出来,因为天痕宫历来有规矩,未入展窍境不得修习符箓、阵法。
陈德拿到《基本符箓》和《阵法初解》这两本典籍,那是曲木元老对他法外开恩。
既然不能进入痕意殿接触更多的符箓、阵法的真谛,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陈德有空时就到天器宫帮忙打下手,而且不用对方给报酬。
陈德当初表明这个意思后,墨兰纳雄就乐呵呵地给他引见了一些师兄弟,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铸造法宝时,一些工序如冶炼、提纯、铸模、初锻等,相当辛苦、繁重,需要许多低阶修士来完成。
对于这样的无需高深技艺、纯粹要出苦力的工序,高阶修士可是不肯自降身份来做这些琐碎的事的。
陈德和天器宫的这些中坚混熟后,就可以观摩他们如何在飞剑等法宝上布置、刻划法阵,熟悉飞剑等法宝上的法阵。
受到陈德在天器宫无偿劳作的启发,张之良也是灵机一动,他跑到天器宫的膳堂帮厨,也是不收半颗灵石。
在天器宫的膳堂用餐的修士很多,尤其是低阶修士,因此天器宫的膳堂为了给这些弟子提供有益修为的灵食,就要经常宰杀妖兽。
自然,这些妖兽多数是宗门豢养的专用于提供新鲜肉食的妖兽。
张之良就是不收报酬,为膳堂宰杀这些妖兽。
膳堂主管此事的执事,见有人不计报酬主动来做这样的脏活、累活,也是求之不得。
张之良这样做,就是修炼净煞腾龙诀的需要。随极光小队猎杀妖兽所获的煞气,根本就不够他修炼用的。
陈德随极光小队去猎白玉电犀时,二十多天左右时间里,杨馨兰就一人孤零零地住在芦兰居,让小姑娘感到非常的无聊。
她来到芦笛镇后,经常接触天台宗修士,经常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她也萌生了修炼的念头,就在陈德回来后,在芦兰居修炼净煞腾龙诀时,小兰就向陈德说了这两件事。
陈德心想,也是的,他有时会不在宗门一段时间,如果这种时候,小兰可以修炼,就不存在什么无聊、寂寞的感觉了,甚至会觉得时间都不够用。
如果小兰能修炼,自身变强,就能帮陈德做更多的事,对两人都有好处。
他就决定将混元汲天诀传给她。陈德详细地给她讲解了法诀,让她开始修炼。
只是,小姑娘不一定有修炼的天赋,如果不能产生气感,就是与修炼无缘。
张之良做了免费屠夫后,每当自觉凝聚了足够的煞气,他便到芦兰居修炼净煞腾龙诀。
到此处练习有两个好处。
一是庭院里供练武腾挪的地方够大,又有现成的遮掩的法阵,修炼净煞腾龙诀方便。
二是吃饭方便,每顿都由小兰以她越来越出色的厨艺烹煮出来,对张之良而言是又方便又美味。
以至后来,张之良有空的时候,要是不到芦兰居来的话,他都觉得亏待自己了。
墨兰纳雄伤愈之后,陈德数次邀请他到芦兰居喝酒,几次之后,他也喜欢在不修炼而有空时,就到芦兰居来。
几乎每一次,陈德都会请他喝清玉酿。
因为他已经是展窍境四层修为,加上酒量大,故而清玉酿对于养脉境修士的最佳限量对他而言,相当于不存在。
而且,清玉酿中的灵气、药力对他的修为有助益,还有轻微的祛除身体杂质的作用。
来喝几次酒后,他的修为就轻易地上涨了。
而陈德和张之良两人,喝清玉酿的过程本身就是练功的一部分,于此同时又款待了好友,何乐不为呢?
陈德同样邀请了宫贤亮和姚宝山好几次到芦兰居做客。
宫贤亮喜欢喝茶,陈德也不吝啬,只要还有灵茶,就会拿出来泡上。
而姚宝山喜欢吃,小兰的手艺让他相当满意。
而且,陈德也和这两位师兄交代了,他不在的时候,也欢迎过来,小兰自会招呼他们。
不久之后,他俩也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小兰也喜欢这种改变,以前这么大的芦兰居只有她一人在里面,觉得空荡荡的,心里总是有点失落。
现在,这里成了这些年轻修士经常来往的地方,人气旺了许多,虽然她会忙一些,不过日子却过得更充实了。
并且,陈德经常会给她足够的灵石,让她采买物品,让她招呼这些修士。而对于应付这些事情,她开始变得从容不迫。
对她而言,小小年纪,管家的本领不知不觉间就增长了。
对于极光小队的首领,周极雄和卢晨光,还有唯一的女修士陈菊香,陈德自然多次邀请他们到芦兰居做客。
只是,三人来过一次后,就再没有来过。
不知是嫌陈德招呼不周,还是他们是修真世家出来的,看不上这些背*景简单的小修士的寒舍。
一日,陈德、张之良、墨兰纳雄三人修炼之余,在芦兰居晚餐。
东拉西扯之下,聊到年纪的话题。
喝了二两的墨兰纳雄不再顾忌所谓的,问女人年龄就是个大忌讳,他就问小兰,今年多大。
小兰倒是没有啥不好意思的,就答道:十五。
这一下倒是触发了另一人的感伤。
张之良想起了自己的小妹,也是这个年纪。
他就一脸忧郁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不知几年不见,他们可安好。他叹了一口气,对陈德说道:“不知我爹他们现在怎样了。”
陈德也是心情一黯,他抬起头时,正好看到小兰一脸关切地望着他,他心里就有了一个主意。
他先对小兰说道:“小兰,如果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你一起住在这里,你是不是就不会那么闷了?”
小兰高兴道:“那样最好了,我家没有女孩,平日里没人和我说些知心话。要是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在一起,那就太好了。”
陈德也是一笑,转头对好友道:“阿良,你看这样,把张叔和你二哥、你姐,还有你妹妹一起接到芦兰居来住,可好?”
“哎哟!”一听此言,立即转忧为喜的张之良一拍自己的额头,高兴道:“你看我,怎么就没这样想呢!”
精神大振的四人,就围在桌边,讨论起接下来的行动步骤。
首先,要找到张家人目前的落脚处。
这自然就落到陈德头上,他要修书一封,将张家人的特征,可能的出入的地方,告知韦祖乐,让他遣人好好寻找一番。
其次,张之良和墨兰纳雄一起,尽量把张之良下个月的宗门规定的劳作任务提前完成,好与主管的执事告假,张之良至少要请一个月的假。
最后,就是小兰这里。她要把房间准备好。事情可是不少。床、被褥、锅碗瓢盆、桌椅,等等,想得到的物件,小姑娘都要准备一套。
陈德与张之良一同回到古乐城后,韦祖乐就向他展示了自己招兵买马后的效率。
第四天,他就把收集到的关于张家的情况,禀告了陈德:
有人见到有一户船上人家,情形很像张家,就在屈罗江上游的一支大支流碧融河上出入。
陈德花了六两银子雇了一条快船,因为张之良久不出宗门,身上没有多少银两,灵石他倒是有。
这时已经入冬,正是枯水季节。
屈罗江此时水流和缓,江水碧青碧青的。岸边杂草枯黄,树木萧萧。
此时在江中行船,虽然冰寒刺骨,不过因为河水平缓,倒是逆流而上的好时节。
两人立在船头,衣衫单薄,以他们的修为,已经是寒暑不侵。
正在摇船的中年船家,一身臃肿的冬装,每当眼光扫过两位少年,时时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冒着寒风,他们在四天后终于到达碧融河与屈罗江交汇处。
碧融河水面较宽,河水清澈平缓,是水上人家泊船的好去处。
每处码头此时都有很多水上人家的船停泊。从第一个码头开始,两人就一条船一条船地寻找,边找边问。
因为,现在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船民们停泊的地方不像太平时期那样,相对固定,故而停在一处的船民来源庞杂,许多人相互间并不认识。寻人就相对更难。
在融碧河上的几个码头寻找了一番后,张之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的确有人,在前一段时间,见过张家的船,在融碧河的码头停泊过。
大约是因为在融碧河的码头停泊的船比较多,因此打到的河鲜拿到岸上的村镇摆卖时,卖不出好价钱,张家的船就改到屈罗江的上游停泊。
张之良让船家离开融碧河,往屈罗江上游去。




最强法宝商 第129章 纷争
在屈罗江上游的一处江面较窄的码头,此处是小长安镇在屈罗江上的码头,有几艘船民的船停泊在这里。
此处水流相对较急,故而停船不多。
张之良看到有一条船比较眼熟,就让船家将船靠过去。
靠近后,就见到船上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正呆坐于船上。欣喜莫名,他喊了出来:“姐!阿妹!”
两个脸有菜色的姑娘,先是惊愕地抬头,然后大喜,喊道:
“阿良,是你!太好了!”
“哥,可见到你了!”。
张之良没等船靠近,已跃起,飞过五六丈的距离,落在自家船上。
张家姐妹见到自家失散几年的兄弟,就这么突然地站在自己面前,人变得高大健壮,心里大半是高兴,同时又是百感交集的,两个姑娘又是哭,又是笑的,张之良却是咧着嘴一个劲地笑。
陈德和船家看着这亲人重逢的一幕,都被其中浓烈的、温暖的亲情所感动。
待自家姐妹平静下来后,张之良问姐姐张之玉道:“姐,爹和二哥呢?”
张之玉面带忧色道:“爹和二哥到小长安镇卖鱼,去了好长时间了,早应该回来了。要不是爹不准我和小妹离开船,我们都要到镇上找他们去了。”
此时,站在张之良身后的陈德,他有着上次寻找项玄林一家的经验,对于乱世中的凶险更加了解。
他有不妙的预感,对张之良说道:“阿良,快到镇上看看吧。”
这一下,提醒了张之良,他二话不说,立即就展开身法往岸上飞奔而去。
陈德赶紧跟在他后面,往小长安镇飞奔。
小长安镇不大不小,就在屈罗江边。一条从镇的主街出来的道路,沿着一个长斜坡往下,就到江边的码头了。
两人不顾路上行人惊讶的目光,一路飞驰到了镇的主街上。
就看到有五六个人扭着两人正往镇公所方向走,后面跟着一些默默地看热闹的人。
两人眼尖,一下子就看清了被扭住的两人正是张家父子。
张之良猛然加速,在街上呼啸而过。
几息间,已经到了扭住张庭远两人身后。
左手刀鞘,右手手刀,几乎同时击打在两人的胳臂上。
以张之良的力量,两人如何承受得住。
“咔”的轻微骨头断裂声,两人痛呼一声,不由得就放开了张庭远。
旁边扭住张之良二哥的两人,刚喝道:“何方凶徒,竟敢行凶!”
就觉得眼前一花,紧接着,胳臂上剧痛传来,不由得就把张之良二哥放开了。
张家父子也是刚看清解救他们的就是张之良,又惊又喜,赶忙闪到张之良身后。
又看到了他们熟悉的陈德,两人更放心了。
这时,原先走在前面的两人转过身来。
其中一人是小长安镇的镇守,另一手持兵器的人是镇守的手下,也是被打断手的四人的头领。
那镇守喝到:“大胆凶徒,竟然打伤公差,抢夺犯人,你找死吗!”
持兵器那人,也是个练家子,听到镇守此话,心领神会,知道镇守让他放开手脚。
他拔刀后,凶悍地就朝张之良劈来。
他的身手在这方圆五十里内是数一数二的,他并不把眼前的这个高大少年放在眼里。
张之良听到“犯人”二字,心中更是怒火中烧。
二话不说,拔刀、进步,先是往左一挥,再进步往右下斜劈。
张之良可是比陈德还更早地,领悟出霸环刀的刀势的。
怒火使他的刀势更猛。
旁观的人,只是觉得眼睛一花,“锵”的一声金铁交鸣声后,其中一人的脑袋和左肩已被砍飞。
那镇守,自投靠了大竺人,坐上这个位子后,平日里强买强卖、横行霸道、鱼肉乡里,从来都只是看到他手下砍人的,现在突然间,他手下最强的一个被人砍了,惊得他语无伦次地念叨:“你,你,……”
看到那镇守兀自用手指着自己,张之良一不做二不休,上前一刀,就让他身首异处。
旁观的人,见到眨眼间就死了两人,“轰”的一下,马上四散而去。包括那四个被打断手的镇守手下。
片刻间,街上只有张家父子和陈德四人站在那里,原本人来人往的街上,此时行人一空。
张庭远看到自己的三儿如此神勇,心中大定,他也不慌张。
张之良这才有空问起父亲,适才是怎么回事。
原来,船民的日子很不好过。
张家船上已经多日没有米粮了,四人过的是饥一餐饱一餐的日子。
昨日,父子俩泡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好容易在屈罗江里捕到了四条青须石鲶。
父子俩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度过这段难关的依靠。
所以,今日就兴冲冲地到小长安镇来,准备卖了鱼后,给船上带回足够的米粮。
因为,这青须石鲶藏身于江里的石缝和乱石之中,专门以虾蟹、小鱼为食,全身无鳞、无小刺,鱼肉细腻*、鲜甜美味,是屈罗江里顶级的河鲜,并且捕捉不易。
这四条青须石鲶,总共大约能卖到二两银子。可以让张家变换到足够的过冬的米面。
小长安镇上颇有些富足的大家族,还有富裕的商贾,是能够消费这顶级河鲜青须石鲶的。
父子俩正与人讨价还价时,镇守插进人堆里,就硬要以五百文钱全部买走四条青须石鲶。
平日里,张家父子遇到过此人强买强卖,都是忍气吞声,忍让于他。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张家现在不但断了米粮,而且这个冬天的口粮,还指望着这四条青须石鲶能卖得的银两。
但是,那镇守说,要拿这四条青须石鲶,来招待前来征粮的大竺军爷,非要以这个价钱买走这四条青须石鲶。
又饥又怒的张家父子,如何也不肯就这样卖掉四条青须石鲶。
镇守丢下五百文钱后,就让两个手下动手去抢鱼篓。
张家父子就与那两人厮打起来,饥饿无力的他们却不是对手,那四条青须石鲶就被抢走了。
张家父子愤愤不平地捡起那五百文钱后,准备去买些米面。
镇守竟然另外又带着几人过来,以抗税的名义要将二人抓去蹲班房。




最强法宝商 第130章 好友的突破
听得陈德也是心头火起,这镇守所为也是有取死之恶的,死了也不冤。
张之良听到此事起因,又同大竺兵有关,想起娘亲和大哥的死,他心里杀意又起。
或许,他的杀心就是因为修炼净煞腾龙诀而起。
他进到一家店铺里,询问镇上最好的酒家怎么走。
那家店铺里的店小二,知道张之良就是刚才击杀镇守的人,战战兢兢地,就把地点和方位告诉了张之良,生怕张之良发怒,他把地点和方位说得很详细。
从店铺出来后,张之良冷面含煞,他快步地朝小二指点的方向而去。
陈德看到好友变得凌厉的眼神,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就紧紧地跟在他后面。
来到一家酒家前,门前停有十辆左右装载粮食的马车,车夫们正在小吃摊上吃东西。
张之良扫了门口一眼,就径直走了进去。
大堂里,此时有五六桌客人在用餐。
有两桌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大竺军士,共有十多人,领头的就是一位大竺校官。
这帮人大声谈笑,正在胡吃海喝,到了酒酣耳热之际。
校官正举杯,突然感到心头一悸,察觉有微微的杀气,眼角余光看到有一个持刀少年正走进来。
他马上放下杯子,手按在随身佩刀的刀把上。他眼睛看过去,见到一个身材健硕的少年,浑身上下有含而不发的杀气。
他用大竺话大喝道:“什么人!进来干吗?”
张之良似乎猜到他说什么,喝道:“要你命的人!”
话音未落,人已经跃起,高高举起的长刀劈向那位大竺校官。
这位校官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他刀已出鞘,举起格挡。
张之良的长刀凶猛地劈下,连带着他挥刀的力量和全身重量。
“嘡”的一声后,校官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刀被巨力弹回,狠狠地砸到他脸上。
“哗啦”一下,他就连人带椅子往后倒在地上。
这时,哔哩啪啦一阵乱响,桌子及碟子乱飞一气。
哪位校官喝了几杯酒,与平日相比,动作迟缓了不少,没等他爬起来。张之良刚一落地,左脚尖在地上一点,右手已将长刀插入校官的左胸。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虽然首领被杀,其他的大竺军士并未哄逃。
他们不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反而在几杯酒下肚后,更是悍勇。
拿到兵器的就持刀或持枪扑向张之良,没有拿到兵器的,就拿起屁股下的椅子做武器,砸向持刀少年。
以张之良的修为,掌势境的武艺修为,加上修炼净煞腾龙诀已经小成,对付这些已经喝得有点东倒西歪的军士,以砍瓜切菜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没有一合之敌,一招砍倒一个。
有三个见势不妙,就往门口逃,张之良也不追赶,只一心对付店里的。
逃出门口的大竺军士,刚以为已经逃得性命,却见一个持剑少年正冷冷地望着他们。
虽然心中一寒,他们仍一声呐喊之后,冲向陈德。
未等对方靠近,陈德突然向前移动。
电光火石之间,陈德已挥出三剑。
1...5152535455...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