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风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云天空
新书上架第一个月,尽管是六月十四号月中上架,比同时上架的其他新书在拼新书月票的时间少了近半个月,但是,凭着《无双战神》极爽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高展在没指望拼新书月票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六月份新书月票奖第一名!
虽说六月份上架更新的字数只有十六万字,但平均一万一千多的订阅,加上新书月票的万元大奖,以及繁体稿酬,还是让高展的银行卡里多出了四万八千多大洋。
高考结束后,高展码字的时间虽然多出不少,但他听从了学习群老绝跟他说过的经验,每天码字的量保持一种意犹未尽的状态,码完一万字就停,不要把脑子里想码的全部码出来,这对永远保持码字的激情非常重要。
码完一万字,就算你还想接着码,也不要码,更新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的时间就应该让自己放松,你可以看书,玩游戏,也可以在脑子里构思后续情节,但就是不要继续码字。
因为一旦你把脑子里的情节都码空了,你就会陷入一种创作瓶颈,界时你会觉得异常的烦燥,即算你逼着自己码出来,码出来的东西你自己都会觉得看不下去,更不说让读者看了。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你就会得很多写手都曾经患过的“码字厌恶症”。
在起点,有太多没经验的写手,就是因为不明白这其中的窍门,而使得他们的写手生涯不得不提前结束。太监,就是这样炼成的!
按高展现在的码字速度,码一万有效字数,充其量也就三个小时左右搞定。每天他都会把新码出来的扔到vip定时通道里设置好定时发布,近十五万字的存稿,可以让高展不用担心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更断的情况出现。
搞定完今天的更新任务,高展强忍着继续往下码的冲动,玩了会开心农场,抢了会停车位,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了,又打开起点,把自动订阅的《邪龙道》《步步生莲》《抗战之狼烟四起》《弄潮》等作品最近更新的章节看了会儿。
写手在码字的过程中,看书,也是有讲究的。
有这么一句话,码字的不看书,看书的不码字。这并不是说写手不能看书,而是你最好别看你自己所码的书的同一类型。
就像高展现在码的是异界大陆,他就不会去看其他作者写的异界大陆类的作品,而是挑仙侠类,历史类,军事类,都市类等其他类别的看。这样,可以避免你在码字的过程中出现与其他同类型作品出现情节相近的桥段,让读者误以为你在抄袭别人的作品。
读者是最反感看到这种情节的,一旦被他们认为你不是用心创新构思而是抄袭,他们百之一百下架!个别冲动型的读者甚至会在书评区展开毒舌攻击你。
所谓潜移默化,先入为主,当你看到同类作品中超爽,非常能打动你的情节和设定时,很容易就被引导了,一旦陷入抄袭情节,抄袭桥段的怪圈,那就离死不远了。
码字,上一件非常考验积累的事,所谓厚积薄发,积累越厚,码起字来就越是滔滔不绝,如果感觉思维枯竭了,那说明积累快耗光了,必须多看,听,读,想,才可以克服难关,否则的话,只能悲剧了。
看了会儿书,高展突然想起他回凤城后还没跟李明哲联系过。于是,将书页窗口关了,拿过手机从电话薄里将李明哲的手机调了出来。
“在成都还是凤城?”电话刚一接通,便传来李明哲低沉的声音。
“前天回的凤城。”高展感觉李明哲像是有事要找他似的。
“嗯,家里还好吧?”
“都挺好的。”
“你明天上午九点,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好的,大哥,保证准点到。”
“我呆会儿还有个会,不跟你多说了,见面再谈。”
“嗯,大哥,再见。”
“再见。”
合上手机,高展在脑子里琢磨了一下,大哥找我谈什么事?莫非与我当村长的事有关系?
虽然说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是政斧工作部门,村民委员会里的各类干部(支书,村长等)也就没有相应的级别,但却是正规的行政编制。新的公务员法取消了股级干部这个级别,可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保留了这个编制。
按例,村长,可以算是股级干部,虚岁二十岁的股级村干部,这在国内绝对是罕见的。
如果有人拿他这个小村官来攻击李明哲任人唯亲不按国家政策规定,这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官场处处凶险,到处都是看不见的暗刀。
他能如此顺利当上白家村的村长,固然是村民自发选出来的,但在事后的组织审核过程中,如果没有李明哲从中运作,若是没有人就他年龄和阅历方面提出疑问那才叫真是怪事。
现在凤城官场稍微有点心思的,没谁不知道他高展是李明哲的兄弟,是李家的人。不明事情真相的,肯定都会想当然的认为高展是李明哲破格提拔当上这个村长,李家在国内的政治势力称得上参天巨树是不假,但正因为这样,那些隐在暗中的敌对派系才会虎视眈眈,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打击政敌的机会。
跟李明哲认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如此正式的让他去他办公室谈事的先例出现过。刚才的通话虽然时间不长,但高展还是能敏感的感觉到李明哲语气里隐透的严肃。
是晚,高展是在胡思乱想中昏昏入睡的。
第二天早上,高展像往常那样做完晨练,回家吃完早餐,看了会儿书,然后掐着时间,骑摩托车来到县政斧大楼。
让高展没想到的是,现在连县政斧守门的保安也知道他是谁,看到他骑着摩托车过来,直接将拦杆升起,让他开进了政斧大院。
考虑到是头次进政斧机关,高展特别换了身看起来稳重成熟点的冷色调的休闲装,穿上了他很少穿的黑皮鞋,配上毛发连也就几毫米长的球头,使他看上去最少也像二十四五左右,而不是毛头小伙子。
走进机关大楼,在大厅的平面示意图找到李明哲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和房间号,高展乘电梯上到九楼。
(未完待续)
写手风流 第四七章 登门拜访
在李明哲的秘书的通报后,高展站在门口深深的做了两次深呼吸,这才敲响房门。
“请进!”里面传来李明哲低沉的声音。
高展推门而入,“大……李县长,您好!”
办公室里并非只有李明哲一个人,还有一位年纪在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从其气度看,估摸着也是个当官的,看到在外人在,高展赶紧改了口,没叫大哥,而改称李明哲的职务。
李明哲朝高展点头为意,示意高展在边上的沙发先坐会儿。
五分钟后,这位中年官员起身告辞,从高展面前经过的时候,特意向高展报了个友好的微笑。
待这位中年官员离去并将门重新关好,李明哲从抽屉里拿了包没开封的中华扔给高展,笑道:“先抽根烟,我把手中这份文件先看完。”
“大哥,你有事先忙,不用管我。”高展一边点烟一边笑道。
一根烟抽到快三分之二的时候,李明哲将手里的文件已经看完,顺手塞进放在边柜上的公文包里。
“知道我找你来是什么事吧?”李明哲招手示意高展到办公桌前的那张靠椅坐下。
“应该与白家村村长有关吧!”高展将手中快抽完的香烟最后吸了口,然后在办公桌上那个水晶烟缸里摁灭。
“嗯!”李明哲点头说道:“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我替你争取一笔扶贫款,你呆会儿到财政局那边把钱领出来,再回村挨家挨户将钱都发了。”
“扶贫款?”高展有点意外的问道:“大哥,这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吗?咱可不能因小而失大!”
李明哲很是欣慰地看着高展点了点头,笑道:“你能这么问,我很高兴。其实,国家每年都会有一笔扶贫专款,用来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人民脱贫。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笔钱都被各地政斧的某些官员挪作他用,甚至是贪墨吞掉。”
以白家村的实际情况,老早就是扶贫的对像,但是,白家村的地理位置实在太特殊了,村里的人如果不从山里迁移出来,想脱贫致富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国家扶贫政策,是基与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原则,也就是说,政斧不可能年复一年的对那些扶贫对像拔款接济。
由于村里人谁都不愿意离开,时间长了,本该拔给白家村的扶贫款也一点点被历任政斧都花光了。你这次能被村里人选为村长,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既然对你的任命已经走完了应该走的组织程序,那么,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防微杜渐,这笔钱,说难听点,是你用来收买人心的!
高展沉思着把李明哲刚才所说的话消化了下,若有所悟地看着李明哲说道:“大哥,你的用意我明白了。”
“你还没完全弄懂!”李明哲严肃地说道:“你带着这笔钱回村里,不用替乡里县上说什么好听的,你要做的就是告诉村里所有人,既然他们选你高展当这个村长,你就有责任有义务帮村里争取某些利益,你要让村里所有人知道,这笔钱是你位新村长,想尽办法,费尽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磨来的。”
“嗯!”高展用力的点了下头。对李明哲的深谋远虑,委实感到佩服。
李明哲之所以要告诉高展这些,目的就是坐实村里人的口舌,让村里人都感激高展,让他们明白选高展当村长,是他们作出的最正确决定。走好这一步,即算将来有人想拿高展的年龄和与李明哲的关系来说事,只要派人到村里调查一下,这些谣言就能不攻自破。
对于村里人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天大的好处了,对高展来说,那就是政绩,不过……对于李明哲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而言,这样的政绩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李明哲在知道高展意外的当选为白家村的村长后,专门为这事给李国栋打了个电话,把这个情况跟父亲说了,并再三强调高展当上村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打算听听父亲的想法。
李国栋的答复很有意思,他的原话是:“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只要符合明煮选举公开公证这个原则就行。”
有了父亲的默许,李明哲这才开始动用他手中的权力,在走组织程序的过程中稍微的施加了那么一点点影响,这才有了高展这位国家最小的干部新鲜出炉。
混官场,最讲究干什么事都滴水不漏,在政治觉悟方面,李明哲的家世经验自然不是高展所以比的,高展能想到的,李明哲早就考虑过,高展没想过的,李明哲也都琢磨过。思来想去后,李明哲这才在政策允许,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在扶贫款上作了点小文章。
在白家村足足呆了三年的李明哲,对村里的环境和现实情况当然是知根知底,因此他也指望高展在当上村长以后能在村里干点什么政绩出来,坐实这个干部编制,混点资历,这才是李明哲的目的。
李明哲这时脸上浮现轻松的笑容,对高展笑道:“你现在也不需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把这件事做妥后,该干嘛还是干嘛,就村里的情况,你也没可能折腾出什么动静出来。我想村里人对你是不是能长期呆在村里也不会过问,当然了,在你上大学期间,每年抽空回村里露露脸,也是有必要的。”
“大哥,你放心,该怎么做,我知道的。”高展很是郑重的说道。
“这笔扶贫款,也没多少,按每户一千元的标准,村里现在总共187户,469人,总共也就187000元,这笔钱,你呆会自己去财政局把手续办了,财政局的唐局长,你应该认识吧?”
“好像是孙逸他妈吧!”高展想了想答道:“大哥,村里只有187户吗?我还以为有三四百户呢!”
“那是村里的房子太多,所以你才会有这种错觉。”李明哲笑道:“我怎么说也在村里呆了三年,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摸清楚,那岂不是太失职了嘛!”
“嘿嘿,大哥,看来我这次回村里,也得把村里的详细情况摸一遍才行。”
“嗯,的确有这个必要,怎么说你也挂着村长的职务,万一将来组织上对你进行考察,到时候你一问三不知,你就出洋相了。”李明哲点头笑道。
接下来高展跟李明哲聊了聊这次回家后的一些琐事,李明哲的秘书进来通知李明哲说上午的常委会还有五分钟。
高展赶紧起身跟李明哲告辞,出政斧大院的时候,找保安问了下财政局所在的位置,便驱车一路左拐右拐的找了过去。
由于李明哲之前就跟财政局打了招呼,加上现任局长是孙逸的妈妈,当初她能升一格当一把手,承了高展的情,高展走进唐局长办公室的时候,那张187000的现金支票早就开好放在唐局长的抽屉里了。
这是高展第二次见孙逸的母亲。第一次是孙逸带着母亲到医院探望高展,当时大家聊了半个多小时,因此彼此的印像还算深。
“唐阿姨,您好,我现在过来没打扰您吧?”高展不卑不亢地跟坐在办公桌后的这位徐娘半老风韵尤承的女局长打了个招呼。
“没有没有,阿姨一直在这等你过来呢!”唐局长很是热情的起身相迎,亲自给高展泡了杯热茶,“小高村长,你可是咱们国家年龄最小的基层干部啊!将来在仕途上肯定前程似锦,我们家孙逸曰后可得请你多多关照呢!”
高展显得有点不好意的摸了摸光头,笑道:“唐阿姨,我事先也没想到村里人会选我来当这个村长,说实话,真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真要说关照,我还得请唐阿姨多多关照才对。”
唐局长从抽屉里将支票拿出来,并附了张表格,“小高村长,你在这签个字,就可以把这笔钱拿走了。”
高展仔细看了些这张领款单,确认无误后,接过唐局长递给他的签字笔,在领款单上签下了他的大名。
作为90年的孩子,高展小时候没少被父母压着学这学那,在父母的心里,孩子那是艺多不压身,因此,硬笔书法高展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一直练着,哪怕当时当宅男的时候也没落下过。
“啧啧!小高村长,你这字写得真叫一个漂亮,简直是铁划银钩啊!”唐局长看着领款单上高展的签名,赞道。
“呵呵,唐阿姨,让您见笑了。您是大忙人,我就不多打扰了。”高展将那张现金支票折好收进钱包里,微笑着向唐局长告辞。
“当上村长,你也算是忙人了,小高村长,有空常来我们家坐。”唐局长起身将高展送到门口。
“好的,唐阿姨,我一定登门拜访。”
看到唐局长一直把这个年轻人送到财政局的大楼外,局里很多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的惊讶,都在暗地里猜测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头。
从财政局离开,高展没有直接去工商银行将款提出来,而是回了凤栖小区。
回家跟陆影和白露说了扶贫款的事,让陆影和白露很是兴奋,连声称老公真的是给村里的乡亲们办了件大好事。还说要跟他一块回村。
考虑到现在已经快中午了,如果吃过午饭再动身回村,很可能要天黑后才能到村里。摸黑走山路有点不安全,而且还有白露和陆影跟着,所以高展决定明天一早从银行提了款再走。
要回村里,白露和陆影自然少不了要买些礼物带回去。下午,三人结伴到超市,大包小袋的买了n多吃的用的。
第二天,高展准备了个旅行包,从银行将187000元全部取出来,带着白露和陆影包了台出租车一直开到天星山半山亭。
下午四点左右,他们三人方赶到村里。
高展第一时间便到村委会找到支书李振山,将扶贫款的事跟李振山通了气。
看着摆在桌面上那厚厚一堆百元大钞,李振山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小高,高村长,你这真是替村里办了件天大的好事啊!虽说我也知道国家有这个政策,但这些钱,想拿回村里有多难,我可是清楚得很,高村长,没说得,选你来当这个村长,是我李振山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事!”
“支书叔,这是我应该做的。”高展切实按照李明哲对他的交待,把这个功劳全算在自己头上,类似的功劳,对李明哲来说已经没用了。“既然村里选我来当这个村长,我就得想方设法为村里的乡亲办点实事!”
“嗯嗯,有这些钱,村里人今年家家都好过了。我相信村里的乡亲们一定会感因戴德,我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伙去。”李振山说着就往外面走。
“支书叔,我看这样。”高展连忙喊住李振山,正色说道:“你呆会儿用村里的广播把这个事跟乡亲们说一下,要乡亲们都在家里等,我们俩一起,挨家挨户,把这钱给他们送上门。”
“好好好!高村长,还是你想得周到。”李振山连连点着头说道。
当村里那只很长时间都没响过的,满是锈迹的大喇叭里传出高村长从县政斧给村里申请了一笔救济款,每家每户一千元这个消息后,整个白家村顿时沸腾起来。
尤其是听说,高展这个新任村长,将亲自带着钱,挨家挨户拜访,将钱一一送到大家手中的时候,更是欢呼雀跃,胡子在他的小商店门口点起了鞭炮。
也不知是谁带头喊出了“高村长万岁”的口号,一时之间,村里的欢呼声响彻整个村庄,在群山里缭绕着,久久不绝。
不要小看这一点,一般情况下领钱,那是喇叭一响,大家都得去村支部排队领钱,村长那是高高在上的,而现在……亲自挨家挨户的送,那可真符合了那个词——人民公仆!
高展让李振山造了个花名册,请胡子作陪负责提着钱袋子,从村口第一户人家走起,挨家挨户地把钱给村民们送上门。
看到村民们那种家徒四壁的清苦贫穷的状况,尽管心里早有准备,还是觉得很不是滋味,高展并没有走马观花,应付公事,每到一家,他都要仔细观察和询问着各家的情况,手里拿着本子记记划划,虽然未必可以实现,但是高展还是很诚恳的询问了大家的难处,以及希望他这个村长能为村里做些什么。
村里的乡亲,也用他们最隆重的礼遇方式,迎接高展的到来。尤其是在村里的几位长者家里,高展更是尝到了几种不同口味的好茶。
事后听李振山介绍,这几种茶,是这五个村里的大姓家族里,祖辈传下来的秘方配制而成的,是专门为家里娶媳妇嫁女儿准备的“新媳妇茶”。
茶叶采自山里土生土长的野生茶树,经过不同的配方秘制而成,不仅清爽可口,而且还有滋阴润肺的养生功能。
高展记得这种茶好像白奶奶也会配,不过包括白奶奶配的在内,六种茶的味道和口感都不一样。
作为白家村的新住户,江山美人的主人自然也算一份,不过,高展没有要这一千元,他将分给他的这笔钱分成两份,给村里最困难的两户人家送了过去,其中一户就是铁柱家。至于白奶奶那一份,直接交给了白奶奶。
此举,自然又得到了村里乡亲的赞声一片。
要知道,白家村不知有多少年没领过政斧拔下来的救济款了,这一千元对城里人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人均年收入不足八百元的白家村村民而言,这已经够每家每户用上一年了。
白家村所有的村民,现在都把高展这个小村长当成了最信任最贴心的人,男女老少在事后依然将高村长的好挂在嘴边常念叨着。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千块钱,如果说……这一千块钱是为了收买人心的话,那么在这之前,高展为村里的孩子们修篮球场,盖乒乓球室,建图书室,那又算什么呢?
山村人是质朴,但是不代表他们蠢笨,有句话说的好,不管什么东西,一旦活够了一百岁,那都快成精了,这话不假,高展所作所为,也许能骗过年轻人,但是你指望他把村里那么多长者都骗了,那简直是扯淡,人家一眼可以看到你骨子里去!
同样是大城市里来的,为什么高展在白家村就吃的开,为什么李明哲就不行?说白了,原因就在内心。
做为曾经宅男,高展内心谦卑,心地善良,阳光,乐观开朗,渴望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同,乐与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这正是山村人的特质,大家很快就把他看成是自己人,看成了村里的一分子。
而李明哲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骨子里是非常狂傲,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尤其是被发配到这里来的,心情不大好,对于这些穷山沟里的人,潜意识里,总有那么一丝不以为然,感觉他们不过是土包子,乡巴佬,试想……当这一切被人看穿后,谁还会理会他,接触他?
原本,高展这次的行动,本身是虚假的,他并没有争什么款,可是……看到村民家里的情况,他的担忧却是真的,想为他们做点事的心情也是真的,想要当好这个村长更是真的不能再真,因此那种发自内心的悲悯,才让大家将其视为最贴心的人,就象自家的孩子一般。
走走停停,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高展才将最后一笔钱送完。
(未完待续)
写手风流 第四八章 健身计划
回江山美人的路上,高展对喝过的那五种“新媳妇茶”留上了心。回到家里,还特意向白奶奶讨教了与“新媳妇茶”相关的很多传说。
据白奶奶说,村里年纪最大威望最高的白万春白老爷子家里,祖上曾经给乾隆爷进过贡茶,白老爷子家里祖辈相传下来的“新媳妇茶”,就是当年的贡茶。
得到这个信息后,高展就有点坐不住了,心里就像有只猫在不停地挠着。
因为码字的关系,高展对茶曾查阅过大量的资料,加上他本人也喜欢喝茶,很清楚好茶就是钱!
如果把白家村的这五种“新媳妇茶”,加上白奶奶秘制的茶叶,加工成专门的品牌茶卖出去,这肯定可以挣大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