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果开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妖僧花无缺
一切的一切。
最终。
在今日。
这一切都有了结果,有了收获。
“真仙!”
“终是成了!”
陈季川心神略松,喜悦萦绕。
但仙道无涯,真仙大乘并非终点。
“巅峰四阶悟道境时,原先朦胧不真切的‘五行意境’,在我悟道后,自此变得清晰起来,算是感悟了一丝大道真意,勉强可称作‘五行真意’。”
“不过我目前掌握的仅是皮毛,接下来,该是将‘五行真意’进行深入挖掘,继续领悟,直到彻底掌握一重真意,才算第一境圆满。”
问鼎上仙分为四境。
大乘真仙同样也分为四境。
一境感应。
二境法相。
三境参合。
四境雷劫。
“我初晋真仙,为大乘感应境。挣脱锁链,心灵活泼,万事万物、天地宇宙都展露出崭新的一面。这个阶段,就是从新的层面,去重新认识认知这个世界。”
“寂然而通,无为而成,无所不成,不见而知,盖道之感应也。”
陈季川细细感应,不见动作。
一连七八日过去,他脸上露出笑来。
“大道在我,我为法!”
心念动,法域生。
这一瞬间,他这处洞府仿佛与世隔绝,仿佛脱离了天地宇宙,而他则是法域之主,造化一切。
此为‘法域’!
“大乘感应,真仙法域。”
“真仙最重要的‘法域分身’,便是借此而成。‘法域’当中,真仙可随心所欲,造就分身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也就限于一尊分身。”
陈季川一点点感悟,一点点体会。
初晋真仙,千头万绪。
他也在摸索。
法力。
肉身。
元神。
随着修为的突破,生命层次得到跃迁,精气神三宝也在飞速蜕变。每一分每一秒,睁眼看世界,世界都在变化。时时更新,气象万千。
真意。
法域。
真仙的种种神异也在显现。
不同生命层次的变化,全方位的蜕变,令陈季川沉浸其中,有宛如新生的感觉。一位真仙证道,仿佛是崭新生命的诞生。
新奇。
玄妙。
神秘。
一时难以说尽,难以尽察。
但在这新生中,在蜕变中,冥冥中又有一丝悸动。
陈季川略一感应,顿时了然:“劫数!”
真仙能初步抵抗时光长河的冲刷,不老不衰。
但他们却有劫数。
“每一个元会,就有一次灾劫降临。”
“大乘真仙若能历经万劫而不坏,便可证得与世同君的地仙业位。”
陈季川心中一动,想到‘常山塔’中的《劫甲》神通:“这门神通创造出来,就是为让真仙渡劫。”
真仙不老不衰,但劫数重重。
而地仙则万劫不磨。
故而真仙若能历经万重劫数,则证地仙业位。
这篇《劫甲》,正是直指地仙的神通。
“万劫不磨!”
“好大的气魄!”
“但可惜难度太高,那‘常山塔’的主人也不知是否还存世。若存世,必定也尚未证得地仙,脱离劫数。”
陈季川摇摇头。
世人都道真仙好,但真仙也需要历经一重重灾劫。想要万劫不磨,谈何容易。
不过仙道永恒的道路从来就没有轻易的。
炼气。
开窍。
化神。
问鼎。
陈季川经历一个个道果世界,一个个境界走过来,知道其中艰辛。
炼气时仰望真人。
开窍后仰望化神。
化神时向往问鼎,向往上仙之境。
但等到成为四阶,成为上仙,又在苦寻真仙之道。待到证道后,自然也会有更高的追求,真仙大乘的种种追求诸般烦恼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既已证道,再无寿元限制,又有何惧?”
陈季川一笑。
知真仙灾劫,知前路艰辛,但依旧冲不散他证道真仙的喜悦,更无法令他畏惧不前。
大道争锋!
从前与人争,此后与天争!
……
洞府闭关,体悟数月。
陈季川知晓一众道门真仙还在等他,孟青那边也不能拖太久,故此不求尽善尽美,略微熟悉后境界后,就走出洞府,赶往一元道宫。
……
一元道宫。
这里是一元道门中的真仙聚首之处。但凡道门中多出一位真仙,便在这‘一元道宫’中添置一个席位。
这是一元道门最崇高的宫殿,唯有真仙才可出入。
数月来。
周衍证道的消息传遍道门,一元道门中但凡抽得开身的真仙,一个个尽数到来,聚在这一元道宫中。
但见巍峨道宫仙气盎然,殿中四十六位真仙显化身形,如坐云端。
陈季川大步走来。
“弟子周衍,见过老师,见过诸位前辈!”
陈季川在道宫中站定,冲东河宫主与一众道门真仙拱手一礼。
“周师弟。”
“同为真仙,寿无量,非你嫡系师长,称一声师兄师姐便是。”
潜溟宫主端坐蒲团,向陈季川投来目光,而后又指着面色已经恢复如常的东河宫主,故作不愉道:“只可恨你师从东河师兄,唤你一声师弟,总觉得被占了便宜。”
“哈哈!”
潜溟宫主出声打趣,殿中众仙不由一笑。
真仙虽有灾劫,但除却四境雷劫真仙外,不过是一元会一灾劫而已,三五灾劫过后,个个都有数十近百万的年岁。
因此真仙年岁的跨度极大。
殿中最年轻的‘冬阳宫主’,证道都有十五万年,已经历经四个时代看过三个时代的上仙生死更迭。
若道门中每一位新晋真仙都要排定辈分,怕是叫都叫不过来,越往后晋升的真仙,头上越是一堆同为真仙的老祖宗。
没这个必要。
道门中约定俗成,晋升真仙,只要不是陈季川跟东河宫主这样的亲传师徒的关系,都以师兄弟称呼。
比如‘冬阳宫主’。
他成道比东河宫主晚了数十万年,但在东河宫主跟前,也能称一声‘师兄’。
证道真仙。
同为真仙。
自然一切平等。
“周衍,入座吧。”
众人笑过,道宫上首一位丰神俊朗的青年道人看向陈季川。
他话音落,自道宫末位,便显出一方蒲团。
陈季川认得这道人。
早在初入道门时,拜过祖师堂时,就曾见过这青年道人的画像,知道这道人正是执掌一元道门的掌教真仙,道号‘伏丹子’。这位掌教看着年轻,但实际上不论是年龄还是辈分都极高,乃是开创一元道门的‘一元祖师’门下嫡传弟子,数遍神州都是第一等的古老,仅一个名号都能令神州妖魔畏惧。
“是,掌教!”
陈季川依言落座。
……
从道果开始 第四百七十章 青石榜!东歧宫!【第二更,求月票!】
落座时,陈季川也略打量了一眼道宫当中。
一元道宫为道门真仙汇聚处,在这里,掌教‘伏丹子’居于首位,在他下首,是‘虞城老祖’与‘正元祖师’这两位古老真仙。
虞城老祖。
正元祖师。
这都是陈季川有过接触的。
前一个是在他成为首席时,虞城老祖曾接见过他,亦是这位老祖特许他提前百年进入悟道峰,享有首席种种优待。他今次能借助‘常山塔’中的机缘一举证道,其中也要多亏了这百年,多亏了虞城老祖。
另一位正元祖师。
陈季川成为首席后,每三千年可以在悟道峰中聆听一位真仙讲道。但他成为首席再到证道真仙,期间不过九百年,只听过一位真仙讲道,便是这位正元祖师了。
在证道真仙前,在未闻灾劫前,陈季川只知道这两位老祖证道六百万年,在道门中都算得上古老。
但直到他自己证道真仙,知道真仙灾劫,才明白这两位老祖的厉害。
“成道六百万年。”
“一元会一灾劫。”
“也就是说,这两位老祖渡过了约有四十多次灾劫。”
陈季川不由心惊,心中对这两位老祖也很钦佩。
掌教伏丹子与两位老祖再往后,则是罗山宫主、东河宫主、潜溟宫主等真仙宫主,一众真仙只以成道先后排座次。
东河宫主排在掌教伏丹子三人之下四十三位道门真仙中的第三十八位。
在他后面,尚有五位真仙,陈季川是第六位。
“本门当今一共有七十五位真仙。当中有的镇守重地,有的正在闭关,有的将要渡劫,有的遨游域外,今日尚有二十九位真仙未至,待日后再一一认识。”
伏丹子待陈季川入座,为他一一介绍殿上真仙。
殿上一共四十六位。
没来的又有二十九位。
“七十五位真仙!”
陈季川心下一惊,旋即又是一笑。
仙庭建立都有八百万年。
道门开辟更在仙庭前面。
近千万年的积累,即使十万年出一位真仙,也有一百位。
这样一想,七十五位真仙也不算多。
以往修为尚浅,少见真仙。
但随着他证道后,这个世界的面纱正在逐渐掀开。
单单一个一元道门都有七十多位真仙,其他三大道门,整个神州,再加上域外星空,总的又有多少真仙,可以想见。
真仙驻世。
星河璀璨。
岁月积淀下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上一世重明世界中举世无敌八万年,但这一世的对手,却是一位位驻世永存的真仙。
“真仙!”
陈季川心中期待。
道宫中。
掌教伏丹子介绍完一元道门后,又打出一道榜文,朗道:“这上面记录了神州已知的一众真仙的出身根底、神通手段跟过往战绩。涵盖五部洲、诸海域,包含四大道门、西洲净土、妖族、魔道中真仙绝大部分的信息。你业已证道,今后不免要与其他真仙打交道,多看看总归没错。”
“真仙榜文!”
陈季川接过,略微一扫。
但见上面果然记载了一位位真仙的信息。
按着地域。
按着势力。
按着正邪。
通过这一份真仙榜文,就能清晰地看出神州的格局。
一元道门,七十五位。
玄霄道门,七十位。
洞微道门,六十二位。
五德道门,五十位。
西洲净土,四十八位。
“一元道门!”
哪怕在一众正道领袖中,一元道门依旧是占据第一位,门中真仙最是众多。原先有七十五位,如今又添一位‘周衍’,增加到七十六位。
不单其他道门、净土,就连妖魔当中的单一势力,也没有第二个能超过一元道门的。
“神州天地,我一元道门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冬阳宫主在陈季川身旁笑道。
言语中能听得出自豪。
真仙数量第一。
一元道门的确称得上神州第一道门,第一势力。
身为一元道门中的一员,真仙也觉得与有荣焉,有自信,有傲气。
“厉害!”
陈季川也点头,心中豪气顿生。
这真仙榜单上洋洋洒洒亿万图文,记载了神州天地一千零五十位真仙。拿在手上,只觉沉甸甸。
陈季川顺着榜单往后看,还看到一个附录:“青石榜?”
一旁冬阳宫主见着解释道:“神州中有一古老大能,早年间就已经是雷劫大能,名曰‘青石散人’。这青石散人擅天机衍算,一双眼能观神州内外,能知古今未来。他依据真仙的战绩,将神州中的上千位真仙按照实力进行排序,未必万分准确,但也不会差多少。”
青石榜!
真仙榜!
这是神州大能‘青石散人’排布的真仙战力排行榜,连一元道门都颇为认可,可见颇有公信力。
陈季川略微看一眼——
“真仙第一,一元祖师!”
这排在‘青石榜’第一位的,便是开创一元道门的‘一元祖师’。
一元道门是神州第一道门!
一元祖师是神州第一真仙!
“厉害!”
“厉害!”
陈季川第一次认识到一元道门在神州的真正地位,也更加庆幸,当初初临这一世,哪怕开局不佳,但也想方设法拜入道门。
他这一世能三千多岁证道真仙,与一元道门的培养绝对分不开关系。
哪怕如今证道真仙,他如今背后有神州第一的一元道门,有真仙第一的一元祖师,论背景靠山,偌大神州,唯有同属一元道门的数十位真仙才能与他比较。
一元道门外,全都不如。
“好!”
“一元道门!一元祖师!越强越好!”
陈季川心中欢喜。
再往下看。
第二位,绯血老祖。
第三位,玄霄祖师。
第四位:洞微祖师。
第五位,金蚕老祖。
第六位,宝相圣僧。
第七位,青石散人。
第八位,天残圣主。
第九位,六道圣僧。
第十位,五德祖师。
……
‘青石榜’上前十位,每一位都是名声响彻万古的古老大能。
其中四大道门的四位祖师便占据四尊席位。
西洲净土两大佛门的两位圣僧也占据两尊席位。
青石散人自领一尊。
妖魔则占了三尊席位,其中魔道巨擘‘绯血老祖’甚至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一元祖师。
这位‘绯血老祖’乃是跟四位道门祖师同一个时代的老魔,曾在四大道门建立仙庭后,意图建立魔道‘神庭’。奈何魔道人物人人桀骜,以‘绯血老祖’的实力也难完全压住。这魔道‘神庭’建立后,当中各种摩擦不断,诸位魔道强人间的冲突极多,最终难以为继,早早就四分五裂,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但能牵头建立‘神庭’,短暂统合魔道,足可见‘绯血老祖’的实力跟威望。
“真仙第二,绯血老祖。”
陈季川暗暗记下,继续往后看。
他着重关注熟人。
他看到老师东河宫主排在‘青石榜’第五百四十位,算算东河宫主成道的时间,这个排名已经很高了。
又看到潜溟宫主。
这位成道五十多万年的道门真仙,排在第六百三十位。
再到冬阳宫主。
排在第七百四十三位。
但凡是四大道门出身的真仙,哪怕是冬阳宫主这样新晋证道的,排名也没有低于八百位的。
“道门真仙多有神通在身,又有诸位同门论道,各种手段也是繁多。”
“自是胜过‘良丘’等散修真仙。”
陈季川翻阅‘青石榜’,再细看。
又看到枯崖魔君。这尊老魔排位竟还在潜溟宫主之上,排在第六百二十位,实在是毒功诡异难缠。
“拔山散人,第七百八十位。”
“折游仙婆,第八百零七位。”
单从这排位来看,以枯崖魔君的实力,若给他放开手脚,胜过二人不难。但真仙斗法的动静太大,枯崖魔君一时间解决不掉二人,担心引来更多的真仙,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八百零七。”
“折游仙婆。”
陈季川扫过一眼,不去多看。
再往下。
他还看到火镜道门的修蒙老祖,排在第九百九十三位。
看到‘大衍胜会’中新晋的‘良丘真仙’排在第一千零一十二位。
而东洲南疆的‘黑枭帝君’则是离谱,‘青石榜’总共一千零五十位真仙,这‘黑枭帝君’竟排在第一千零四十四位。
“太离谱!”
“竟还有比‘黑枭帝君’更弱的真仙?”
陈季川一怔,将最后那六位真仙的名号全都记下。
堂堂真仙,居然比‘黑枭帝君’还弱,这也算罕见了。
……
扫一眼榜单,又合上榜单。
时间并不长。
“一千零五十位真仙!”
陈季川对神州的格局,对众多真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时候。
掌教伏丹子将手张开,道宫云雾衍化,显出整个神州大地。他在当中一点,落在东海一处,口中道:“我道门但凡真仙证道,门中都会赐予一处道场。你今后道场,便在东海‘地心崖’。”
陈季川仔细听着,逐渐明白。
一元道门作为神州第一道门,占据了太多的资源,有太多的重地。
但哪怕是一元道门,真仙也有限,大部分重地都没能有真仙坐镇,只能布下阵法,定时巡查。
因此道门中每有真仙证道,就赐予一处重地作为其修行道场,往后真身坐镇,一可修行,二来也能减轻道门的负担。
比如东河宫主。
他的道场就是东海‘千宝河’,真身常年坐镇于此。偶尔才会来金风山海跟东河宫走一遭,大多数时候还都是法力化身。
每一尊真仙都是神州顶尖人物,每一位真仙都有自己的修行习惯,他们的气机浩瀚,如同大日,哪怕金风山海广大,但也没有多少真仙愿意挤在一处。
因此道门七十多位真仙,真正真身坐镇金风山海的反而极少。
大部分都在各自道场。
而这些真仙道场又跟金风山海关联,真仙可调动金风山海的伟力,随意往来道场与山门,这也是道门扩展疆域掌控疆域的手段。
通过一个个上仙,在东洲开辟道院。
通过一位位真仙,在东海扎下钉子。
一元道门始终在挤占妖魔的生存空间,抢占妖魔的修行资源。
四大道门与西洲净土同属正道,彼此有默契,在完全占据一方部洲一方海域前,彼此还是守望相助的。
至于往后。
不得而知。
一元道门如今的重点,就在东海。东海浩瀚,可分内外。妖魔在外,占据更广袤的海域。而道门最多只能插足到内海边缘。
东河宫主的道场‘千宝河’说是在东海深处,其实也不过是在内外海域的交界处而已。
陈季川日后的道场‘地心崖’,同样如此。
“这是掌控‘地心崖’内外阵法的令符,今后你真身坐镇当中,凭借当中阵法,真仙妖魔难闯进去。”
伏丹子取出一块令符,落到陈季川跟前,接着他又道:“‘地心崖’你先不忙过去。可在山门中将境界熟悉,若有意,便开辟一座真仙宫,为我道门简拔英才。”
一元道门现今一共有四十九座真仙宫。
东河宫。
潜溟宫。
都是其中之一。
也有不愿开辟真仙宫的真仙,比如‘清梵仙子’。她就孑身一人,不开辟仙宫,门下也无弟子。一个人在道场参道悟道,倒也轻松自在。
道门对门中上仙管束都极少,对真仙更是松弛。
不过陈季川在每一世,只要修行有所成就,都会广收门徒。
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好!”
“我也来当个宫主!”
陈季川笑着道。
东河宫主也笑着,并未说什么。他们是师徒,关系已经很亲近。但二人毕竟都是真仙,日后若同在东河宫,各自门下弟子反倒不好相处。
另辟一座真仙宫自是好的。
以他们二人的关系,两座真仙宫与一座真仙宫大约也没什么两样。
“哈哈!”
“周衍你是我道门古往今来第一天骄,我期待你为我道门再培养出下一个天骄,更多的真仙。”
伏丹子闻言大笑。
新晋真仙不愿开辟仙宫他不勉强,但如陈季川这样,愿意开辟真仙宫,为一元道门培养人才,他则更加赞许更为欣赏。
笑声中。
金风山海风云涌动,一座座山峰凭空造化,须臾间自成一统,又一座真仙宫已然落成。
“山海在动!”
“仙宫开辟!”
“周真仙证道,这是要开辟真仙宫!”
“三千多岁的真仙!”
……
门中诸多弟子都发现山海动静,他们先是一愣,紧接着才反应过来,这是新晋真仙‘周衍’在开辟真仙宫。
一时纷杂。
道宫中。
“真仙宫成,尚缺一名号。”
伏丹子看向陈季川。
“周衍出身东歧道院,便以‘东歧’为名。”
陈季川将袖一挥,那群山间,云雾排布,两山当中,显出‘东歧’二字。
自此。
道门又多一座真仙宫,是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