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耶律大光身边有一位幽州谋士,姓陈名文远。他见周军防守严密。弩弓犀利,契丹连折两阵已失税气。就趋马上前,道:“大将军,下官有一计,可破周军。”
“先生有可妙计?”
“周军防守严密,车厢与寨门连为一休,若我军硬攻必定损失惨重,但是,此阵也有致命弱点,周军排列十分密集,若用投石车、燃火弹攻击,必可击败周军。”
契丹军此次出击,没有准备攻打灵州城,为了行动快速,因而没有携带笨重的投石车,若是从西京道运来投石车,一去一来,至少要用上十天,因此,耶律大光有些犹豫。
陈文远似乎看穿了耶律大光的心思,道:“在等待投石车的时间里,我军可断其粮道,围而不打,周军擅长防守,进攻不如我军,他们绝对突不破包围,届时,我们就用周军大将的头颅祭奠阵亡军士。”
廉县原是一个残破的旧城,耶律大光挟重兵前来,原以为轻易就可踏破此城,不料周军出奇历害,契丹军两番进攻都撞上了坚石。耶律大光很快接受了现实,同意了陈文远地建议。
耶律大光对瑟格奇道:“你带领前锋营,沿黄河向南,切断灵州到廉县的通道,不准一粒粮食北上。”
话音未落,契丹军士发出一阵惊呼,数十块大石扑天盖地从周营飞了过来,契丹军队形密集,大石飞来,众军士无从躲避,惨叫声四起。第一轮石块攻击结束,契丹军士这才发现,飞来的并非大石,而是一些大陶罐,里面装着酒水,还有一些沾沾的东西。
十名契丹传令兵从耶律大光身后奔出,手举传令旗,不断喊道:“保持队形,退后一百步。”契丹各军井然有序地退后了一百步。
柳红叶素知耶律大光之能,此时,黑雕军虽占上风,契丹主力未损,必定还有一番恶战,当车厢后面团结兵一片欢呼之时,柳红叶忧色更重。
杨天畔负责指挥投石车,黑雕军投石车经过郭宝玉等人的改造,已经可以快速地调整投石距离,这个技术革新是由郭宝玉地大徒弟郭小宝完成的,侯大勇为此奖励了郭小宝院子一套、周元通宝五十贯、郭小宝享受指挥使待遇。郭宝玉作为新成立器械营的负责人,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
此举一出,灵州城内地工匠五营这相信新颁布的《技术革新令》是要真正兑现地,灵州城内立刻掀起了技术革新热,小发明、小革新层出不穷。沈怀镜专门负责审核这些发明和革新,有实用价值则立刻报告侯大勇,经侯大勇同意之后就可以大量制造,装备到部队中去。
契丹军退后了一百步,按照常规,这个距离已经退出了投石车的攻击范围,谁知无数石块和陶罐仍然如死神一样追了过来,凡是被石块砸中者。立刻成为一团烂泥,契丹军数万人,投石车攻击一次不过伤亡数十人,未伤到契丹军的筋骨,不过,被砸中者死状太惨,而石块从天而降,防不胜防。躲不能躲,契丹军士渐渐心生惧意。
耶律大光又下令全军退后一百步。
这时,从黑雕军阵营中飞出四块巨石,每一块巨石大如小牛,重重地砸向了契丹军。重达百斤的巨石撞在地面上。发出了“轰、轰”巨响,地面出现了四个小坑。一块巨石砸中了一名骑兵,连人带马都陷在坑中,已成为一摊肉饼。
契丹军还没有从巨石进攻下清醒过来。天空中传来沉闷的“嗡、嗡”声,耶律大光抬头看见几朵黑云从慢慢移了过来,耶律大光眯着眼睛,努力想看清飘来的是什么怪异常武器。
契丹军中惊恐地声音四起:“红脚马蜂,是红脚马蜂。”
耶律大光闻之脸色大变。
红脚马蜂喜甜味和酒味,黑雕军陶罐中装的就是糖和酒地混和之物,这混和之物是红脚马蜂的致命之爱。陶罐打破之后,香味很快随风飘荡。嗅觉灵敏的红脚马蜂准确地探知了香味的来源。转眼之间,无穷无尽的红脚山蜂扑向了契丹军。
杨天畔见计成,兴奋得手舞足蹈,他骑着战马,在投石营阵地里来回穿梭,不断催促道:“把陶罐全部投出去。”剩下的一百多个陶罐也迅速被投向了契丹军营,杨天畔见陶罐已空,笑道:“廉县定然三月不知甜味。”投石营为了制造甜酒混合物。把廉县所有糖料收集一空。杨天畔故有此叹。
巨石、红脚马蜂,成为契丹军士地恶梦。饶是耶律大光军令如山,在红脚马蜂无孔不入地袭击之下,部队也出现混乱。耶律大光脸上也被蛰了两三下,很快脸上就出现了大块红肿。
糖、酒香味地随风来断四处弥漫,方圆数里地红脚马蜂都朝着廉县城外飞来。
廉县城荒废已久,没有人类活动,野草、野花趁势茁壮成长,红脚马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廉县城外约三里的一座小山深处形成了庞大的种群,此时,浓烈地异香把所有的红脚马蜂都吸引了出来,源源不断地向契丹军飞去。契丹军士被红脚马蜂袭击之后,拼命地地扑打着这些不速之客,红脚马蜂被激起了凶性,更是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向着契丹军士蛰去。
姜晖来到廉县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估计廉县城外的红脚马蜂有近万只,不料,从四面八方飞来地红脚马蜂多得数不清,覆盖了契丹军队的上空。
黑雕军军士大张着嘴看着辅天盖地的红脚马蜂,柳红叶久居草原,也是第一次见到数量如此巨大的红脚马蜂,封沙也是张着嘴看了半天,自言自语道:“红脚马蜂真多,只有广顺一年的蝗灾才有如此规模。”
侯大勇见时机成熟,大喝一声,“骑兵出击。”左翼的步兵迅速斩断连结车厢的绳索,推开一个大缺口,匡操率领的狼营、熊营五千骑兵迅速从缺口出发,朝着契丹军扑去,蛟营中地一千陌刀队尾随在骑兵队身后,清扫残敌。
黑雕军将士为了防止红脚山蜂的袭击,在脸上都涂上了山蜂草的汁水。昨日侯大勇和柳红叶在墓地被红脚山蜂袭击以后,一方面派出一千团结兵四处挖掘山蜂草,另外,在城出高价收购山蜂草,城中数千老百姓见到告示之后,纷纷出城去挖崛山蜂草,经过半天的疯狂挖崛,十里范围内的山蜂草被挖崛一空。
匡操率领五千黑雕军骑兵手持马枪,如尖刀一样刺入契丹军,契丹军队已被红脚马蜂折磨得毫无斗志,大批的契丹军士被马枪挑下马来,契丹军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黑雕军中军帐前,军士们疯狂地擂起了三面战鼓。
郭炯率领的五千狮营骑兵隐藏在廉县东南面,战斗开始的时候,五千精骑就慢慢朝廉县外围靠拢,匡操骑兵发起进攻以后,郭炯率领着狮营精骑从契丹军侧翼凶猛地插去,狮营精骑插入点选得极好,正好是契丹军步骑地结合点,狮营精骑高歌猛进,顺利地把契丹军切为两半。
耶律大光根本无法聚拢部队,眼见败势已定,长叹一声,一边拍打着盘旋着地红脚马蜂,一边向着西面逃窜。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数万雄狮竞相逃命。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七十二章争夺河套(三十七)
第一百七十二章争夺河套(三十七)
契丹军败退之时,骑兵仗着马快,又处于军阵后方,占得了逃跑的先机,契丹步军虽然拼命狂奔,但是很快被黑雕军骑兵追上,狂奔中的步军被枪挑、马踩,伤亡惨重,黑雕军骑兵踏着契丹步军的身体,紧追契丹主力骑军。
一千陌刀军分成十个方阵,全速出击。数千落在阵后的契丹步军被一队黑雕军骑兵挡住去路,被陌刀军追上,一阵切菜砍瓜似的斩杀,杀得失去斗志的契丹步军尸横遍地。
数百名汉兵眼见难逃一命,一边抵抗一边大叫:“我们是幽州之民,愿意投降。”陌刀队杀红了眼,对汉兵的喊叫充耳不闻,一律以陌刀相迎,正杀得高兴,数名传令兵从中军跃出,奔到阵前,大喊:“节度使有令,准许契丹军投降。”陌刀队这才停止杀戮。
汉军投降之后,被围的数百渤海兵眼见如林般的陌刀,也被迫放下了武器。
守卫在车厢后面的团结兵训练时间很短,因此,没有得到上阵的机会,他们看到陌刀队大展神威,个个热血贲张,求战渴望极强。经过侯大勇同意,一千团结兵被白霜武派出押解俘虏同,也算是实地观摩一下真正的战场。
眼见着黑雕军两路骑兵和契丹骑兵朝向西北方向,轰轰马蹄声和撕杀声渐行渐远,密集的蜂群紧紧追赶着西去的大军,不一会,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廉县外的草地颇为茂盛,激战过后,除了鲜血、残肢和尸体以外,空气却出奇地清新,就如雨过天睛一般。
柳红叶没有想到一场恶战竟如此收场,目瞪口呆地看着上千名红光满面的俘虏被押了过来。柳红叶想对身边人说些什么,也张开口,变成了一声长叹道:“没有想到,廉县之战毁了耶律大光一世英名。”
这些俘虏绝大部分是步兵,莫名其妙就成为俘虏,呆头呆脑地聚在了车垒阵地外面的草地上。反而是押解他们的团结兵,第一次见到如此残酷的场景,一个个脸色苍白。不少心志稍弱一些的军士还呕吐不止。
车垒阵地一派繁忙,守在战车后地军士已把粗绳解开,从城内牵出拉车的马匹,车垒阵很快就变成了蛟营战车。城墙上的西蜀连弩也很快被拆了下来,快速地安装在马车上。
蛟营变成战车营之后,攻守转换便成为一个大问题,山宗元是老校尉,蛟营由骑兵改为战车兵之后。他每天都督促部下在战车上摸爬滚打,战车营的攻防转换成为训练的重点,近一年的苦练,战车营早已练得精熟。
此时,侯大勇一声令下。不到半个时辰,车垒阵就迅速变成了战车营。
侯大勇脸上出现了一丝忧虑,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万黑雕军骑兵还没有传来任何信息。虽说战前制定了“宜将乘勇追穷寇”的战术原则,可是契丹骑兵虽然战败,人数还是比黑雕军要多一倍,穷追之下,战局或有变数。
战车营集结完毕,廉县城就交由杨天畔来守卫,投石营有五百人马,加上两千团结兵。只要紧寨闭寨门,短时间之内敌人难以攻破。
战车营正待出发之际,杨天畔面有难色地来到了侯大勇身旁,道:“这些俘虏人数不少,留在这里是个累赘,不若杀掉。”杨天畔是庆州军骑兵将领,在黑雕军中资历不深,能被任命为投石营的主将。单独掌管一军。他对侯大勇心存感激,办起事情尽心尽力。
侯大勇看了看被红脚马蜂折磨得不成样子地俘虏。道:“方圆数里的山蜂草被黑雕军一扫而空,这些俘虏中毒不轻,若不及时救治,多数难逃一死,把这些俘虏放了吧,若他们命大,或许可以逃得一难。”
杨天畔拱手道:“遵命。”
一名被俘渤海兵突然朝着侯大勇兴奋地叫了起来,看守俘虏的团结兵用刀背狠狠地砸向叫喊的俘虏。俘虏出手极快,一把抓住了团结兵的手腕,另外几名守卫见状,抽出腰刀围了过来,这名俘虏身边有十几名俘虏,虽说他们都赤手空拳,都极为团结地聚在一起。
杨天畔见俘虏闹事,飞快地取下挂在马侧的长枪,道:“赶快散开,否则格杀勿论。”
侯大勇已经听到叫喊声,大叫道:“不许动手。”然后一踢马腹,“风之子”向前一窜,来到俘虏前面。侯大勇翻身下马,和俘虏拥抱在一起。
此名俘虏叫纳刺,粟末靺鞨部落的旧识,曾跟随着侯大勇一起查探过契丹军营,他是粟末靺鞨部落有名的猎户,眼睛极好,虽说侯大勇全身披挂,他还是一眼认出了在部落里住了半年之久地侯大勇。
侯大勇因为急于追击契丹军,没有和俘虏多说,道:“纳刺,这里有多少粟末靺鞨人?”
纳刺回头看了看,用手比划道:“这一群都是粟末靺鞨族人。”
侯大勇见这一群人约有四五百人,占了俘虏的一半,就用靺鞨语高声道:“我叫侯大勇,是粟末靺鞨族的好朋友,和突地稽情同兄弟,现在我任命纳刺为你们的头领,就在廉县城外等我回来。”
侯大勇在粟末靺鞨族住了大半年,靺鞨语也说得颇为熟练,虽说数年没有说靺鞨语,说起来有些生硬,但是,这几句话还是说得清清楚楚。突地稽曾是渤海国将领,在靺鞨族颇有名望,俘虏们见周军将军是突地稽的好朋友,都是面露喜色,知道性命是保住了。
侯大勇拍了拍纳剌地肩膀,用靺鞨语道:“大战未完,晚上我请你喝酒,你要好好招呼兄弟们,不要轻举妄动。”
纳剌脸上被红脚马蜂刺了四下,此时,毒性渐渐发作。就如喝酸酒一样,站立不稳,他摇摇晃晃地道:“去年冬天,契丹人大举进攻白头山诸部,契丹军势大,我们打不过,只有求和,结果每一部都有一半以上的青壮被契丹军征召。”
侯大勇此时已翻身上马。对杨天畔道:“这些渤海兵都是我的故旧,你请韩医官为他们治疗蜂毒。”
柳红叶率领着八十多位里急族军士,紧跟在侯大勇身后。
柳红叶亲自出石山到廉县,主要目的是近距离接触侯大勇。里急部位于阴山脚下,虽说百年来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可是现在长城以北是契丹人地天下,里奇部位于阴山之下,处于契丹人的腹地。被契丹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百年来建立地商路大部分中断,目前只能依靠一些小道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这样一来,里奇部陷入了困境。虽说百年来,石山基地内储存了大量的盐、米、油、纸、布等等生活用品,但是,这些物品终有用完的一天。坐吃山空实非长久之计。
柳红叶是里奇部的最高长老,他时常为里奇部的前途担忧,和耶律大光议和,也是为里奇部寻找地一条出路。接到侯大勇的密信之后,柳红叶也为之心动,毕竟里奇部是大唐子民,若能够为大周朝所接纳,自然是一条不错地道路。
不过。柳红叶也是心有顾虑,里奇部毕竟和中原分隔百年,族人血统中也有各种胡族留下的痕迹,中原王朝能否接受里奇部是一个大问题。柳红叶南下和侯大勇见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中原王朝和发出邀请的节度使侯大勇。一是侯大勇贵为节度使,又是皇亲,但是,他的邀请能否代表大周朝;二是大周朝实力如何。是否和梁、唐、晋、汉一样是短命王朝。能否抵抗得了占据了广阔疆域的契丹国;三是大周朝如何看待有着外族血统的里急部,如何安置族人?
来到廉县之后。恰巧遇到契丹军来袭,战争最能看出人地心性、军队地士气、王朝地实力和种族地精神,柳红叶紧紧跟随在侯大勇身边,密切关注侯大勇的一举一动。
侯大勇安置了被俘的渤海兵和汉兵,就率着战车营和亲卫队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侯大勇率领的后军共有二千三百多人,其中二百辆普通战车共搭乘了一千六百人,其中一千人是陌刀手,四百人是弩弓手,五十辆特种战车搭乘三百名军士,还有五百亲卫队。后军人数不多,但是在草原上,特种战车营和普通战车营威力极大,已是一支集强攻和防守为一体地机动部队。
后军沿着契丹人的尸体向西而行,越朝西走,尸体越少。追了十多里,到了一片荒漠,红脚马蜂生长在草地和山地之中,向来不喜欢戈壁及荒漠,到了荒漠以后,红脚马蜂突然消失在荒漠边缘。这一片沙漠原是一个水草茂盛的湖泊,湖泊干涸之后就渐渐成为一片荒漠,好在荒漠土地甚为硬实,战车行驶虽受到一定影响,却也能够通行。
就在后军到达荒漠边缘之时,郭炯率领的一万黑雕精骑已在陷于了苦战。
耶律大光在廉县城外败退之后,一路狂奔,进入荒漠之后,才摆脱了铺天盖地地红脚马蜂。耶律大光很快就从溃败中清醒了过来,环顾左右,见身边除了亲卫队以外,还有乱哄哄数千骑兵。耶律大光的亲卫队约有千人,全部着银色铠甲,又被称为银甲兵,在契丹军中大大有名,虽说银甲兵被红脚马蜂蛰得鼻青脸肿,可是仍然忠心耿耿地护卫在耶律大光身边。
耶律大光半眯着红肿的眼睛,高举着战刀,大喊道:“耶律柯、萧子风,率领银甲兵拦住去路,把部队收拢,若有违令,斩无赦。”
荒漠中响起了“呜、呜”的号角声,一面银色大旗立在耶律大光身后。
耶律柯、萧子风各带五十名银甲兵,在契丹败军中穿行,齐声呼道:“不准后退,就地聚拢,违令者斩。”
契丹骑兵是西京道精兵,平时训练极为严酷,虽说在黑雕军层出不穷的远射武器面前吃了大亏,又被突如其来的红脚马蜂攻了一个措手不及。这才酿成了溃散之局。
此时进入了荒漠,甩掉了红脚马蜂,契丹骑兵惊恐之心渐去,中军号角响起之时,败退的契丹骑军条件反射地勒住了战马,在银甲兵的指挥下,契丹骑军不断聚成一个一个千人队,很快。耶律大光身边就聚拢了十四个千人队。
有一名契丹骑手被红脚马蜂蛰了二十多下,脸几乎肿涨了三分之一,他眼睛已不能视物,他掉在了大部队后面约有上千米,完全凭着感觉在追赶着大部队。这名契丹骑手直冲耶律大光中军,就要逼近之时,一名银甲兵双手举着大刀,快如闪电地从耶律大光身后越出。
刀光闪过。鲜血喷出,契丹骑手地头颅重重地掉在地上,滴溜溜在地上滚了几圈,失去了生命的头颅仰面朝上,脸颊由于红肿。看上去带着些诡异地微笑。
契丹军整队之时,戴罪立功的契丹将军阿里带着两支千人队为了保护大军,抱着必死之心,拼死阻击黑雕骑兵。
黑雕军骑兵冲锋之时。就如狼入羊群,冲杀得十分过瘾,从郭炯、姜晖到普通军士,都有了轻敌之心,以为一场大胜已经握在手中,他们完全没有料到契丹骑兵能在败退中迅速集结起来,解决了阻击之敌后,继续全速前进。
阿里为了阻击黑雕军骑军。率领着两千骑军全部战死在荒漠中,也正是阿里争取的宝贵时间,让耶律大光重新聚拢败兵。
当黑雕军骑兵出现在面前之时,契丹军又是一支军容整齐的精兵。耶律大光虽说一直眼睛红肿如水蜜桃,可是另外一只眼睛却凌历如电,他见追兵不过万人,立刻下令全军反冲锋。
契丹军反冲锋没有留一点余力,也没有进行试探性进攻。全军集中成一柄锋利无比的战斧。向黑雕军恶狠狠的扑去。
黑雕军一万多骑兵包括匡操、姜晖指挥地狼营、熊营,郭炯指挥地狮营。追击之时,狮营行动最快,越过了狼营和熊营,紧紧尾随在契丹军身后。
狮营骑军和契丹骑军都是极为精税地骑军,战马速度极快,两军相距极短,双方都没有使用弓箭地时间,转眼间便开始了血腥的短兵相接。
马枪最初主要装备于狼营,经过数次实战,马枪在骑兵冲击之时效果极佳,经过冬季整军之后,黑雕军骑军都配上了马枪。契丹骑军武器多是自备,包括刀、矛、枪、棒、斧等各式武器,两军相交之后,长枪刺入身体的“噗、噗”声、骨头被敲碎的“咔嚓”声,军士频死的惨叫声,在战场四处响起。
黑雕军没有想到契丹军的反击如此犀利,狮营、熊营和狼营先后都陷入了苦战,契丹骑军原有两万,被打散再收拢之后,仍有一万四千多人,比黑雕军人数稍多,却也没有占到绝对优势,两军呈胶着状态,谁也不能一口吃掉对手。
后军赶到战场之时,战场已乱成了一锅粥,契丹军和黑雕军混在一起,此时,任何战术、阵法已失去作用,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才是制胜地关键。
侯大勇看到如此战场形势,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时战车营的强弩已失去了用处,契丹军力颇占优势,后军两千多人投进去,也难以在人数上占到优势,不过,除了决一死战,黑雕军已经没有退路了。
侯大勇对柳红叶道:“两军相逢勇者胜,如今只有拼命了。柳先生且为我擂鼓助威。”
侯大勇又对山宗元道:“山将军,你率领战车营原地驻防,为黑雕骑军留一条后路。”侯大勇看见山宗元想说什么,断然道:“不必多说,不论战场出现什么情况,山将军都要紧守岗位,否则军法无情。”
侯大勇抽出飞龙刀,大声下令道:“亲卫队、陌刀队,出击。”说完用马刺一刺“风之子”,“风之子”是一匹精力充沛的战马,吃痛之后,立刻向前窜出,向着战场奔去,亲卫队五百铁骑均是箭术超群之士,早已把短弓拿在手中,紧随着侯大勇,刘黑狗是亲卫阵指挥使,担负着保卫侯大勇的重大职责,他根据亲卫队长于弓箭的特点,编练了刺猬阵,五百亲卫阵不求攻敌,战斗时就把侯大勇围在身后,用弓箭射杀迫近之敌,就如一只浑身长满尖刺地刺猬,故名刺猬阵。
刘黑狗身后有二十名骑手,跨下战马全部来自若尔盖,战马极为神骏,较之“风之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刘黑狗一打手势,这二十骑列成两排,四蹄翻飞,很快就越过侯大勇战马,
侯大勇对于刘黑狗这种保姆般的关心即气恼又感谢,只好无可奈何地放下飞龙刀,把弓箭取了出来。
黑雕军三营已被契丹军分割,虽说自保有余,但要打破僵局击破契丹军却也无能为力。冲锋将何五郎浑身是血,他带着四五百部下,在契丹骑兵阵中冲杀了几个来回,虽说没有改变局势,却也狠挫了契丹军的锐气。
他看到狼营被团团包围,形势危急,立刻率军冲了过去,何五郎手持马枪,接连挑翻数名契丹骑手,硬生生撕开了一个缺口,和狼营汇合在一处。
匡操长枪一抖一突,猛地从一名契丹骑手嘴里捅了进去,契丹骑手临死之时,紧紧握住了匡操的长枪,垂死之力如此巨大,匡操一时无法摆脱,一名满脸胡须地契丹汉手手持狼牙棒,狂吼着冲向匡操,当头就是一棒,匡操已是躲无可躲,眼看着便要丧命于此。
一根长枪带着一阵风声,“呼”地从不远处飞了过来,刺破了契丹汉子的皮甲,枪尖穿透了契丹汉子的身体。
匡操扭头一看,扔出马枪之人正是浑身浴血的何五郎。
1...130131132133134...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