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一品楼给说书老头安排的位置,挨着楼梯外侧,摆的桌子宽不过一尺,长不过两尺,小的有些不像话,也旧的不像话,老头拍惊堂木的时候,小桌子会抖出一些灰尘,让人很担心小桌子会不会塌了。

    二楼中间是空的,类似于天井,只在四边有前后相隔的雅间,左面临窗,右面便对着空出来的天井。李晔斟了一杯酒,向桌对面的刘知燕示意:这绿蚁酒是这楼里的特色,谈不上有多香醇,唯一的特点也是唯一的优点,就是够烈。大当家能饮否?

    雅间里只有他俩人,着素衣不施粉黛的刘知燕接过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双手举起,认真对李晔道:殿下对长河帮有大恩,大恩不言谢,小女子先干为敬!

    黄梨乡的案子已经结束,韦保衡也被流放岭南,不过走到淮河的时候,就不清不白的死了,朝廷也懒得追究,只当没有这回事,毕竟,不管是刑部还是三省官员,都没人还会为韦保衡出头。

    一代权臣就这样没了声息,死了之后也没激起什么浪花。

    长河帮没被追责,在李晔的帮助下,将功赎罪总是可以保证的。

    刘知燕饮尽一杯,脸色如常,接着就倒了第二杯,再度一饮而尽,如是三杯过后,白璧无瑕的小脸升起两抹嫣红,脑袋也微微晃了晃,她使劲儿挣了睁眼:这酒果然有些烈!

    李晔见她虎头虎脑的模样,颇有些可爱,不禁笑出声,遂举杯道:大当家不愧是江湖豪侠,性情中人,来来来,再饮几杯!

    看着李晔不怀好意的笑容,刘知燕瞪圆了醉眼,有心拒绝,不过听到性情中人这几个字,回想起这次共患难的难得经历,和李晔待人平和的性子,好字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

    李晔见刘知燕如此干脆,就差没拍桌子了,心里觉得更是有趣。

    两人饮了几杯,李晔就收了手,他本就没打算真把刘知燕灌醉。

    长河帮离开渭水有些时日了,之前名下的货运份额,只怕已经被其它帮派瓜分不少。这次回渭水,肯定会面对比较复杂的局面,我给你派个人过去,助你一二。李晔如是说道。

    刘知燕分明有些晃头,却倔强的硬撑着脑袋不动,俏脸一片通红,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李晔,这姿势倒像是要跟人拼命。

    李晔问道:长河帮想不想做渭水第一大帮?

    什么?刘知燕乍然听到这话,一时没反应过来。

    李晔微笑道:先成为渭水第一大帮,再向山东渗透,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朝廷的漕运可是个肥差,难道长河帮不想分一杯羹?

    刘知燕就算饮了再多酒,此时也被李晔一番话,惊得神清目明,但就是因为神清目明,她反而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我手下现在没有河帮,所以,你出现得很巧。李晔似笑非笑。

    掌控漕运就掌握了皇朝赋税命脉,就有机会控制富庶的淮南江南之地,天下即将大乱,一旦大唐陷入诸侯相争的局面,李晔如能控制漕运,就能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占得无法估量的先机。

    刘知燕满脑子都是你出现的很巧这句话,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只是一介江湖民女,身后的长河帮也只是小鱼小虾,渭水第一帮她都没想过,更遑论进入黄河淮河几大运河流域了。

    我给你半年时间。李晔饮了口酒,目光深邃锐利了几分,半年之内,如果你能号令渭水所有帮派,我就给你一个安王府的身份。

    说到这,李晔注视刘知燕,眼神更加幽深:但若是半年内你做不到,我就会换人来做你可听懂了?

    刘知燕虽然单纯,但并不傻,她自然明白李晔这句话的意思。如果长河帮在他的帮助下,还不能成事,那就显得太过无用,李晔就会扶持新的河帮,取代长河帮的位置。

    这是长河帮发展壮大的机会。

    长河帮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李晔见刘知燕的眼神逐渐坚定,便知她心中已经有了决定,遂笑道:大当家若是拿定了主意,你我便再饮三杯,算是‘歃酒为盟’,如何?

    刘知燕那双本就很大的水亮眸子,顿时瞪得更大了。

    还喝?

    你是不是有什么企图?

    刘知燕禁不住打了个冷颤。

    李晔再度被她的眼神逗笑了。

    这时,一楼大堂响起啪的一声。

    楼梯侧旁的小桌后,邋遢老头的惊堂木,正拍在了桌面上,木尘飘扬临面,他却恍若未觉,语调铿锵道:却说这安王只身到了黄梨乡,往被劫的仓库里一看,只一眼,就发现了贼人留下的痕迹,当即叫了一名渔夫,买下他的渔船,顺着渭水逆流而上,去那贼窝拿人!

    李晔和刘知燕听到动静,双双转头去看,听到说书老头激昂的演说,刘知燕看了李晔一眼:这先生说得不对呀!

    李晔不以为意:说得对就不叫说书,叫写史了。

    刘知燕哦了一声,似懂非懂。

    说书老头继续言辞激昂:当日,安王夜驱小舟,按图索骥。孰料三更时分,异变陡生,那平静漆黑的江面,忽然冲出十余条大船,数百名手持利刃的汉子,从夜幕里杀了出来,将安王团团围住!那当先的人,正是修为高绝的前宰相族弟,韦江南!

    好!

    好!

    说得好!

    安王殿下真英雄也!单人独舟,就敢夜探贼营,此等胆量,实在让人佩服!

    一名大汉拍案而起,大声赞叹。

    听说安王不是一个人去的,带了长安府的官差呢!大汉身旁,有个白面书生小声道。

    大汉虎目一瞪:安王浑身是胆,捉拿几个小贼,还需要带帮手?!

    白面书生缩了缩脖子:就是这样的

    他娘的!要不你上去说!大汉大怒,不行就别在这嘀咕!

    白面书生脸涨得通红,敢怒不敢言。

    大汉得胜之后,得意的冷哼一声:安王是何等英雄,出仕数月,就以一己之力,查办奸相韦保衡,还了我大唐朗朗乾坤!这等功绩,旷古烁今!再敢诋毁安王,别怪我的拳头不认人!

    书生呐呐不敢多言,还是低头嘀咕道:我也认为安王是英雄

    哦?大汉眉头一挑,顿时喜上眉梢,一把拉住白面书生,哈哈大笑,原来是同道中人!你怎么不早说?来来来,为了安王,我敬你一杯!

    这,在下不会饮酒

    不喝?那就是不给我面子喽?你可以不给我面子,但你能不给安王面子吗?!

    我喝,我喝

    望着大堂这有趣的一幕,刘知燕不禁咯咯笑出声,连忙掩住朱唇,偷偷看了李晔一眼,见对方面色如常,便觉得好奇:殿下,被人如此当面称赞,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李晔淡然道:习惯了。

    刘知燕:

    李晔是真的习惯了,自从韦保衡被查办,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这是李晔的功绩。而且各种传说迅速流传开来,把李晔描绘得像是天神下凡一样,简直就是以一己之力,扳倒了不可一世的大奸相,引得市井之中,称赞不休。

    李晔每回上街,耳中都会听到他查办韦保衡的各种传说

    于是乎,区区半个月的时间,无数气运连绵不绝的向他汇聚过来,没有一刻停歇,往往他一觉醒来,就发现修为迈进了一大步,眼看修为已经到了练气五层后期,只差一步就可以突破练气六层了!

    根据李晔的估计,晋升练气六层的时日不会太久,随着事迹的传播,这些时日以来,每一日汇聚而来的气运,都比前一日要多

    刘知燕忽然举起酒杯,对李晔道:殿下,小女子敬你一杯!

    李晔看了她一眼,刘知燕竟然满面羞红的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李晔悠悠道:不知大当家听没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刘知燕举着举杯,抬起头,茫然的眨了眨眼。

    李晔道:女人不喝醉,男人没机会。大当家难道就不怕?

    刘知燕一怔,随即脸红到脖子根。

    但是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她抬起头道: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你说。李晔好奇道。

    刘知燕又低下头:殿下不喝醉,民女没机会殿下怕不怕?

    李晔愣住了。

    还有这种操作?

    叮当一声,刘知燕手中酒杯落地,整个人一下趴在桌子上,双眼一闭,竟然睡着了。

    李晔哑然失笑:原来是喝醉了胡言乱语这酒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常年混迹酒楼的,不仅有酒徒,也有性情中人,临时拼桌这种事并不少见。

    但是看见人家一男一女欢声笑语,还凑过来要求同饮的,就比较少见了。

    少见不等于不见,李晔现在就见到一个。

    一手酒壶,一手酒杯,此刻站在雅间前的,是一名人过中年的汉子。

    这汉子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看似军伍壮汉,但却作书生装扮,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衣衫,站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含笑对李晔亲切道:兄台说得没错,酒的确是个好东西,不知兄台可否赏脸,跟在下共饮一杯?

    李晔看到这人,心头一动。

    他觉得今天有些奇怪。

    因为面前这家伙,就是黄巢!




第一百一十一章 见面即分生死
    模样邋遢的说书老头,抱起二胡,拉动了音弦,悠扬低转的乐音,在酒楼平地而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最负盛名的一首诗。

    黄巢,唐末动乱的罪魁祸首,皇朝的掘墓人。

    正是他攻破长安的壮举,揭开了藩镇称王,诸侯争霸的序幕。

    若说在此之前,藩镇只是桀骜,却仍受朝廷统治,那么黄巢之乱后,藩镇就再也不遵朝廷号令,各行征伐,彼此混战。

    直至揭开五代十国的大幕。

    李晔前世对黄巢记忆深刻,郦郡主吴悠,便是陨落在黄巢乱军攻破长安的混战中。

    李晔看着黄巢笑了笑:兄台既然有此雅兴,在下乐意奉陪,请!

    随即,吩咐店里的伙计,加了一个位置。

    黄巢屈膝而坐,先敬了一杯酒,然后自报家门:在下黄川,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李晔看了黄巢一眼,暗暗撇了撇嘴,还黄川,你怎么不干脆叫黄河?

    黄巢来见他,若说不知道他的身份,李晔是不信的,酒楼这么多人,对方别人不见,他面前分明还有个女子,对方还跑到他桌前来,分明就是目标明确。

    李晔不禁想起,牛首山三清观后的那池青莲,暗忖道:终南山莫非察觉到,是我得了那池青莲?

    那池青莲,本是终南山为黄巢准备的,现在落在了李晔手里,黄巢循迹而来,想必目的并不单纯。

    在下李华。李晔拱了拱手,随便给自己取了个假名。

    原来是李兄,失敬失敬!黄巢露出敬仰之色,暗地里也撇了撇嘴,心说你还李华,怎么不干脆叫梨花?

    相逢即是有缘,来,干!李晔举杯劝酒,饮过一杯,便问:听阁下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不知阁下是哪里人氏?到长安来,又是所为何事?

    在下祖籍曹州,不瞒李兄,在下是为明年的春帷贡举而来,说来惭愧,半生贡举,至今未尝取得功名。

    黄巢作哀叹状,他心里冷笑,我就是来找你的,可我会告诉你么,我要慢慢接近你,暗查青莲之事,如果青莲果真落在你手里,管你是什么亲王少尹,我也会把你的肠子挖出来,把青莲取回!

    功名不易得啊!李晔装模作样感叹一句,随后又正色道:不过我看黄兄面相,当真是贵不可言,日后必能成为一番大业,眼前这不顺之事,不必介怀。

    李晔心里琢磨着,既然黄巢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是不是找个机会,把他杀了?如此一来,是不是就不会有黄巢祸乱天下的事了?

    黄巢怔了怔:李兄知周易之术?

    粗通一二。李晔微笑道,打量黄巢两眼,随即面露激动之色,黄兄,你这面相,可真是少见,在下生平识人无数,还没见过你这样的,不知可否让在下,给你细看一番?

    黄巢心头暗喜,不禁想到,终南山那批道人,老说我气运不凡,日后必能成就大业,有取李唐而代之的机会,现在竟然连李晔都这么说,难道真的如此?唔,姑且让他瞧瞧,且看他怎么说。

    黄巢故作淡然的嗯了一声,伸出手掌,装作不在意道:既然李兄有兴致,在下也不好不给面子。

    李晔笑容依然,一下抓住黄巢的手!

    就在这时,楼里的二胡乐音,骤然拔高一个音节,霎时充满金戈之意!

    宫城。

    怎么样?看着刘行深房中出来,韩文约赶忙凑上前问道。

    刘行深摇头叹了口气,双手笼袖,白净的脸上爬上一丝忧愁:陛下这病,来势凶猛,御医也束手无策,现在连意识都模糊了,估摸着许久不能省事。

    韩文约皱了皱秀气的眉头,叠放在腹前的双手,十指不停纠缠,嗓音沙哑而低沉:自打韦保衡被问罪,陛下便病了,原以为只是偶感风寒,现在看来,情况似乎不太妙。

    是不太妙,陛下的身体,这些年垮得太厉害。他本就只是练气二层的修为,还是靠着丹药堆上来的,这些年沉迷酒色,又不事养生,自打即位,更是连修炼都丢了,修为退化严重,现如今病来如山倒

    刘行深和韩文约并肩而行,尖细的嗓音因为低沉,愈发显得怪异:若是陛下这回挺不过来有些事,是该早作谋划了。

    韩文约点了点头,赞同刘行深的意见,虽说宦官把持神策军与枢密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韩文约和刘行深,地位就会一直稳固,一朝天子一朝臣,大的变动面前,神策军的地位不会有差,但两人的境遇,未必就会一直不变。
1...7273747576...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