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皮侠客
刘一刀出去后,李泽轩对福伯问道。
福伯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少爷,还没做好呢!这马车做起来远比之前想象的困难,老夫估计还需要几天吧!
李泽轩点了点头,拿出一张图纸,笑道:那福伯再帮我做个东西吧!
福伯一看到李泽轩拿出图纸,就有些眼晕,不知道自家少爷又要整什么幺蛾子,接过一看,不由有些疑惑道:
少爷造这东西做什么?
福伯,这是给马儿定制的鞋子,马儿穿上它,马蹄就再也不会受伤了,马的寿命也会大大增加。
李泽轩昨天还专门去看过家里那匹白马的伤势,看着它那被包了一圈儿的马蹄,李泽轩才突然意识到唐朝还没有马蹄铁。
看着白马可怜兮兮的眼神儿,李泽轩让人量了量马蹄的尺寸,打算给它做一双鞋。
福伯听完李泽轩的解释,顿时就感觉有些怀疑人生,自家少爷已经败家到令人指了,给自己做一些享乐的玩意儿还不够,还要给马做鞋子穿,这怎么听都觉得是在天方夜谭啊!
少爷,这真的管用吗?
李泽轩微微一笑,自信道:福伯您尽管做,肯定管用!
福伯心中无奈,只能应下。
谢谢帅到合不拢腿不才不想不纠结的月票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网址:
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少年
夜色降临,路上的行人纷纷归家,几刻钟后,天色完全黑暗了下来。万家灯火相继而亮。
长安城东北面,许多坊靠近皇宫,因此这里多是达官贵族的居住之地,长安城的西北面,由于靠近西市,这里的坊聚集了大量的富商以及胡人波斯人等化外之民。因此长安的坊市格局一直就有东富西贵之说。
长安城西南脚,归义坊。
这里远离繁华之地,多是一些贫苦人家的聚集地。
一个破旧的院落里,亮起了点点灯火。屋内,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捏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手把手地教她写字。
小女孩儿大概七八岁,面色有些发黄,明显是营养不良。仿佛是觉得写字挺好玩儿,她的脸上时不时漏出一丝天真烂漫的笑容。
浩儿,丫丫,吃饭了!
一个粗布灰衣的妇人端着一个菜盆,走了进来,笑着说道。
哦~,吃饭咯!
小女孩儿欢呼一声,从男孩儿的怀中挣脱出来,跑到餐桌旁边,看着菜盆里的饭菜直流口水。
男孩儿好笑地摇了摇头,对那妇人问道:娘,阿爹今晚不回来吃饭吗?
灰衣妇人怔了一下,说道:你爹他在灞上帮人卸货,今晚怕是不回来了,浩儿你别管那些,先吃饭吧!
小男孩低声答应了一声,默默地回到饭桌前坐下。
来,浩儿,吃个鸡蛋,这是为娘今天在胡员外家做工时,他家的小娘子塞给为娘的,你快吃了补补脑子,这样来年说不定能考个状元!
夫人小心翼翼地剥好了一个鸡蛋,放在了小男孩的碗里,慈爱地说道。
小男孩儿看着碗里的鸡蛋,又看了看旁边馋的直流口水的丫丫,他用筷子将鸡蛋夹到了丫丫碗里,说道:
娘,孩儿在国子监中午有鸡蛋吃,这鸡蛋就给小妹吧!
他心中想到:这次的月考一定要拿到第一,这样就能带着爹娘,带着小妹,去醉仙楼大吃一顿了,听说醉仙楼的酒称得上神仙佳酿,父亲很久之前好酒,但是这些年为了供自己读书,再也没喝过酒了,一定要带父亲去尝一尝;
小妹也好久没吃过肉了,醉仙楼的啃的鸡狮子头红烧肉,小妹一定喜欢吃;
醉仙楼的东坡肉回锅肉阿娘一定喜欢吃。
灰衣妇人本来伸手想阻止,但听儿子这么说,只能作罢,她叹息一声,说道:
浩儿,昨日听你说,你们学馆今日要来一个新先生,怎么样?新先生教的好不好?
这小男孩就是算学馆的孟文浩,今天课堂上李泽轩还点过他的名上黑板做题。
孟文浩笑道:娘,我们新来的先生您肯定也认识,他就是前阵子向朝廷进献曲辕犁的蓝田县男。他的算学能力自成一家,是孩儿见过学识最为渊博之人。
灰衣妇人明显吃了一惊,她诧异道:竟然是李县男,这人可是我们贫苦人家的大恩人,浩儿你跟着李县男可得好好学本领,不可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教导。
孟文浩嘴角一抽,心道,要是先生知道有人称呼他老人家,会作何感想。
第二日,风和日丽。
娘,孩儿去国子监了!
孟文浩吃完早饭,冲厨房里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喊道。
妇人走了出来,问道:浩儿你昨日不是说今天休沐吗?怎么还要去?
孟文浩回身说道:娘,先生昨日留了一题,孩儿今日要去国子监将它解出来。
说罢他便转身跑了。
妇人心有疑惑,想出声问询,儿子却已经走远了。
国子监。
大门旁边的银杏树下,站着一个蓝衣少年。
少年一动不动,抬着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银杏树顶端。
在匆匆而来的国子监学生人流中,少年犹如一批昂着头的孤狼,孑然独立于天地之间,显得非常另类,过往的人群很快就注意到了他。
嘿,你们瞧,那边有一个傻子,站在那儿一动都不动。
哈,还真是,咱们国子监怎么进来了一个傻子?
他不是傻子,这人我认识,是算学馆的孟文浩,在算学馆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啊?算学馆今天不是休沐吗?他怎么还过来了?
谁知道呢!大清早的不在家睡觉,竟然跑到这儿发呆,真是有病啊!
据说算学馆每个月休沐八天,好幸福!
是啊,凭什么他们每个月就能休沐八天,我也要跟我们书学馆的先生抗议,我们也要每月休沐八天!
对,我们要抗议!
你们还不快走,都要迟到了,去晚了小心先生打手掌!
啊!快走!
围观的学生顿时一哄而散,国子监的大门口又重新恢复了安静。
孟文浩始终一动不动,丝毫不受外面的喧闹所影响,这次的题目要是做好了,可是能在月考中加两分的,他要是能拿到这两分,那到时候得到月考第一的把握又大了很多。
他的脑海中疯狂地转过了很多思路,但都被自己一一否定掉,不行,这个也不行,这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案,一定还有更好的!
孟文浩此时已经陷入了魔怔,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孔颖达此时从他旁边路过,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气道:执着的孩子,愿你能早点走出来吧!
说罢他也没去打扰孟文浩,便径直走了。
时光流逝,转眼来到正午。
哇,这孟文浩怎么还在这儿站着?
对啊,他好像脚都没有挪动过。
可别站出问题了啊!
我看这人脑子本来就有问题!
走走走,不管他了,快吃饭去!
对对对,吃饭!
四周再次陷入安静,孟文浩嘴唇干裂,身子有些摇摇欲坠,却丝毫没有挪步的意思,仍在原地沉思。
从早上到现在,他脑海中已经想过数百种方法,比如造梯子,对树干一段一段地量用绳子绑在树梢,量绳子的长度等等,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直觉告诉他,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一定还有,我一定能想到!孟文浩心中坚定地想到。
谢谢瞬暗五岳的又又又又又又一次打赏!
第一百六十三章 纸鹤传情,李二忧心!
永乐坊。
李府这边,一大早提亲队伍就集结完毕。
为首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半老徐娘,浓妆艳抹,笑声**,李泽轩直呼辣眼睛,连忙眼不见为净,独自回到了西院。
咦,小兮你也要跟着一起去啊!
迎面碰上匆匆忙忙的小兮,李泽轩好奇地问道。
嗯,少爷,夫人让小兮过去给少夫人送些东西。
小兮满脸笑容地答道。
李泽轩一听乐笑了,打趣道:哈哈,小丫头这么快就叫上少夫人了?小兮你等等,你也帮我带样东西给雨惜。
嗯,少爷!
李泽轩笑着转身回到房间,铺开宣纸开始写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待你白发苍苍,容颜迟暮,我依然会,牵你双手,给你倾世温柔。乖乖雨惜,好好在家等我来娶你!
写完后他又有些突发奇想,将信折成了一只纸鹤,然后压平放进信封,封好漆走了出去。
少爷,您要给少夫人带信啊?
小荷这时也拎着一个包裹,来到了小院门口,估计也是要跟着提亲队伍去韩家。
李泽轩将信交给小兮,对小荷没好气道:小丫头路上不许偷看!
小兮属于胆小柔弱型,小荷就比较活泼跳脱了,就是胸小了点,咳咳,这想哪去了。
小荷撅了噘嘴,道:小荷才不偷看呢,少爷肯定是给少夫人写了些肉麻的情话,小荷看了会酸死的!
你个小丫头片子!
李泽轩老脸一黑,作势要敲她脑袋,小荷连忙尖叫一声,拉着小兮跑了。
太极宫,甘露殿。
这里是李二下完早朝,看书并处理政务的地方。
此时李二高坐上方,手持一本书,边看边皱眉道:赵松,这就是李泽轩的新算学?这些奇怪的文字朕怎么从未见过?
赵松小心翼翼地上前道:回陛下,这个的确是李县男自创的新式算学,这书据说是他本人亲自编纂的教材,至于这上面奇怪的文字,老奴也看不懂,但魏王殿下一定能看懂,魏王昨日上午听完课后,还解出了李县男出的一道很难的题目!
李二开心地笑道:好!我家青雀果然天资过人,学什么都快!哈哈!
赵松笑道:这都是陛下教得好!
李二爽朗一笑,生生受了这一记马屁。
陛下,李县男昨日放课后,还留下了一道题,说是让学生们想办法,测量国子监门口千年银杏树的高度,他还说,方法最好的学生,本月的月考加两分。
赵松见李二对李泽轩和李泰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就接着说道。
李二怔了一下,问道:月考?什么月考?
赵松解释道:陛下,这是李县男为算学馆定的考试制度,据说算学馆每七天一小考,每月一中考,每半年一大考。
月考第一由李县男私人出资,请他去醉仙楼大吃一顿,还可以携带家人,月考前五名会张贴一份光荣榜,最后五名会贴一份耻辱榜,并负责打扫教舍卫生。半年考的第一李县男奖励一百贯。
李二诧异了一下,然后笑道:这小子真是财大气粗,出手比朕还阔绰,而且鬼点子还多,这下国子监那帮学生该头疼了。希望这下子能引导好国子监的风气。这些年国子监都快成纨绔子弟的聚集地了。
赵松恭维道:陛下高瞻远瞩,圣明之至。
李二摆了摆手,沉吟片刻,接着说道:不过这小子也真会难为人,国子监门口那颗银杏树,怕是有十几丈高吧?这让学生们怎么量?赵松,以你的轻功能飞到那么高吗?
赵松暴汗,连忙说道:陛下,这这大宗师怕也不能飞到十丈高吧?那样的高度绝非人力所能及!
李二摸了摸鼻子,也知道自己想多了。
陛下,还在批阅奏章呢?妾身为您弄了冰镇酸梅汤,您解解暑!
这时长孙端着一碗酸梅汤,姿态优雅地走了过来。
赵松见状,连忙退至一边,犹如老僧入定一般,与殿内的柱子融为一体。
哈哈,观音婢费心了,以后这些事让下人来办就好,你身子又不好,不宜操劳,快来坐。
李二腾挪了个位置,招呼长孙坐过来。
长孙坐定后,笑道:多谢陛下关心,妾身的身体还没那么娇弱,陛下快喝些酸梅汤解解暑。
李二点了点头,接过酸梅汤,喝了几口,大呼痛快。
陛下奏章还没批完吗?
长孙看着几案上堆叠的奏章,不由有些心疼道。
快了,观音婢稍待,朕马上就批阅完,然后陪你去赏花!
李二几口喝完酸梅汤,又重新投入了工作。
片刻后,李二看着一本奏折,喃喃道:又是这小子,不过这次算他还有些良心。
长孙好奇地凑过来,问道:陛下在说谁?
李二清醒过来,笑道:还不是李泽轩那小子,孔颖达上书说李泽轩创造了一种黑板和粉笔,对于教学十分有利,于是就请求朕给国子监拨一笔款项,用于采购一批黑板粉笔。
长孙愕然道:这孩子赚钱都赚到陛下您这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