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皮侠客

    “哇~!他真的醒了!真的醒了!肠痈化脓之症被我们治好了!”

    见小男孩儿不仅清醒了过来,而且还能开口说话,葛卿月整个人都兴奋地跳了起来,这丫头毫无淑女形象地大声欢呼道。

    “竟然真的救活了!太神奇了!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没错!老夫可从未见到过如此新奇的救人之法啊!”

    “谁能想到这种开肠破肚的法子竟然真的能救人,朕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啊!”

    “老夫自以为饱读了医书,在医术上算是登堂入室了!可是今日见到侯爷这种诊病法子后,老夫才明白自己所知甚浅啊!”

    秦博士、王博士等人也是惊喜不已,大呼李泽轩创造了一个奇迹!

    的确,经此一事,不管是他们,还是孙思邈,都不得不开始重视起这种从体内脏腑器官入手的治疗手段来,因为事实证明,有些疾病不是汤药和针灸就能治好的,必须借助李泽轩、玄清方才所施展的那种手段才行!

    “脉象良好,面色红润,伤口没有出现异常!”

    小男孩儿清醒过来后,孙思邈彻底忙开了,又是把脉,又是察看伤口的,片刻后,老孙一脸欣慰地说道。

    …………………………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少爷,这张家大郎名叫张文仲,他们一家世代安居洛阳,数月前,少爷您通过《大唐日报》向天下宣告炎黄书院医学院将在今年七月开始招生考试,张文仲自小跟洛阳城一大夫学医,算是饱读医书,在《大唐日报》上见到公告之后,他稍作准备,直接启程来到了蓝田县。

    张文仲乃张家独子,张父张母不放心他一个人出远门,便筹措了一些盘缠,在六月初的时候,就随同张文仲一同来到了蓝田县县城,并在蓝田县暂时安顿了下来,未曾想今日张文仲忽然腹痛难耐,张父张母求医无门,最后只得将他送到了医馆这边,接下来的事情少爷您便知道了!”

    大唐联合医馆一楼正厅,胡竟然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张家人的信息,向李泽轩娓娓道来。

    李泽轩眉头紧皱,因为他觉得“张文仲”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但他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听到过,忽然,在听到胡竟然说张文仲“自小跟洛阳城一大夫学医,算是饱读医书”时,李泽轩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他惊讶地挑了挑眉,道:

    “张文仲?你是说这张家大郎名叫张文仲~?”

    胡竟然一脸奇怪道:“对啊!少爷!怎么了?难道您之前认识他?”

    “咳咳!没有没有!只是这名字我听起来有些耳熟罢了!”

    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李泽轩连忙干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话说张文仲这个名字他岂止是耳熟啊,这个名字都名垂青史了!

    张文仲,约生于大唐武德三年,洛州洛阳人,有唐一代,他算是除却孙思邈之外最为有名的名医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医学同其他领域一样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唐新本草》等医学专著,国际间医学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同时,朝廷的关心支持也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出现了一大批名医杏林高手,张文仲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据史书记载,张文仲尤善治疗风疾,他的治疗“风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很有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仪凤三年,高宗李治突然病重,“头眩不能视”,情况十分危急。张文仲奉命应诊,很快查出病因,建议立即针刺头部,使之出血,就可医好。而权倾朝野的武则天以为张文仲故意戏弄高宗,要处死张文仲。

    高宗说道:“侍医议疾,何罪之有?更何况我病得很厉害,还是让他医治吧!”

    张文仲赶紧实施了针刺治疗,高宗的症状果然消失,头眩没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武则天非常高兴,连连致谢,说道:“天赐我师”,又赐予他珍宝以示奖赏。

    张文仲高超的医术也由此可见一斑!

    前世李泽轩听历史老师讲过张文仲的故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见到张文仲的真人,而且自己还阴差阳错地救了对方,也不知道张文仲原本的命运中就有此劫难呢?还是说因为他的出现,张文仲才遭受了这个生死之劫!

    (虽说名叫张文仲的人很多,眼前的这个张文仲不一定是历史上的张文仲,但眼前的这个张文仲,姓名、年龄、籍贯全都符合,基本就是历史上那个鼎鼎大名的张文仲无疑了!)

    “哦~!对了!今天是七月初几?”

    忽然,李泽轩从回忆中惊醒,然后朝胡竟然问道。

    胡竟然脸上更是奇怪,她下意识地回道:“今天是七月十三啊,少爷您怎么了?”

    “七月十三?”

    李泽轩心中一震,他皱眉道:“医学院的招生考试当初定的是七月十五,这么说岂不是再过两日招生考试便开始了?”

    胡竟然点了点头,道:“对啊!可不仅是医学院呢,工学院的招生考试也是七月十五!”

    “哎!险些忘了大事!”

    李泽轩拍了拍脑袋,面上流露出些许懊恼,片刻之后,他对胡竟然道:“那书院今年招生考试的试题可有准备好?”

    这段时间他实在是太忙了,以至于连书院招生考试这么大的事情他都忘了!

    胡竟然回道:“我听师父说,医学院的考试试题都准备好了,是师父和秦、王两位博士一起准备的,主要分为病理和药理两部分,药理方面到时候可能要让考生们现场辨认药材,至于工学院那边的试题有没有准备好,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好!竟然,你让人照看下张文仲,我回趟书院~!”

    李泽轩闻言,这才稍稍放心,得亏书院有李纲、孙思邈这样的贤德大能坐镇,要不然就凭他这个粗心大意的山长,书院早就乱套了!

    “好的!少爷!”

    胡竟然应了一声,李泽轩转身出了医馆,直接带着渡厄双人双骑,朝着云山方向奔去。

    …………………………

    李泽轩虽然离开了医馆,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随着今日医馆那些知情的病人口口相传,大唐联合医馆救活了一个身患肠痈化脓之疾的病人的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先是传遍了整个蓝田县县城,紧接着便是传遍了长安城以及长安城周边的十余个县城!

    “听说了没?今日午后有个小孩儿得了肠痈化脓之症,痛的死去活来,被送到了大唐联合医馆,然后被侯爷亲手治好了!”

    “什么?肠痈化脓?得了肠痈化脓的人还能被只好?不是应该半天之内就会被痛死吗?”

    “是啊!我听说王二麻子去年就是因为得了肠痈化脓之症,在长安城的一家医馆门前活活给痛死的!”

    “那今天这个得了肠痈化脓的人为啥被织好了呢?”

    “那是因为侯爷医术高明!听说侯爷是拿刀直接剖开了那名病人的肚子,然后将那人肚子里面坏掉的那段肠子给割了,接着那个患病的小孩儿就被治好了!”

    “什么?竟然还要剖开肚子?这肚子都剖开了,人还能活吗?”

    “怎么就不能活了?不是有个人被侯爷用这种法子给治好了吗?要俺说侯爷这就是华佗在世啊!”

    “呵呵!没错没错!就是华佗在世!”

    …………………………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三见女皇!(感谢大猩猩(石)的万赏!)
    “行走江湖?呵呵!就你吗?”

    一个七八岁的少女,叉着腰肢,却说着满口的江湖话,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有点滑稽,也把李泽轩给整乐了。

    听出了李泽轩语气里面的质疑,陈硕真顿时就急眼了,“侯爷您这是不相信小女子吗?哼!这次我带着小妹从清溪县到长安,一路上不知道解救了多少被恶霸欺凌的百姓,教训了多少流氓骗子!别人都叫我女侠呢?”

    “女侠?”

    闻言,李泽轩忍不住哂然一笑,道:“呵呵!陈女侠难道还会功夫不成?”

    “那是当然!”

    陈硕真下意识地昂首挺胸抬头,但瞬间她又低下了头,道:“我……我自小跟师父上山学艺,只学了些拳脚功夫,至今还未引气入体,比不上侯爷您!”

    她倒是想夸大其词,将自己说的很牛掰,但她所面对的人可是一个武道宗师啊,当初李泽轩在归义坊生擒渡厄的时候,陈硕真可都是在现场的,在她眼里,李泽轩要比她的师父都厉害,她怎么敢夸大其词呢?

    “师父?”

    李泽轩眸光一闪,然后似笑非笑地问道:“那不知陈女侠师从何方高人呢?”

    闻言,陈硕真明媚的脸颊瞬间变得黯淡下来,她咬着嘴唇,犹豫片刻后,轻声说道:

    “我师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山野道人,在清溪县算是比较有名,百姓家一有白事便会请师父去做法事,师父道号天玄子,真名谁也不知道,师父也不曾告诉过我。

    我六岁那年,父母便双双离去,只留下我和小妹相依为命,我每天去给村里的地主放牛,换来的馒头和大米勉强够我和小妹生活。村里的乡亲见我们可怜,也时常送我们一些吃食,但我知道他们也都不容易,很多时候都没要他们送的东西。

    那年冬天,江浙一带突降大雪,我们家本来就是家徒四壁,连保暖衣物都没有,更别说取暖的柴禾、竹炭了,大年三十,别人家温暖团圆,我和小妹却险些冻死在大雪中。

    当时师父恰好下山,看见我和小妹在四面透风的茅屋中相拥取暖,师父同情我们,将我们带回了道观,其实之前整个道观只有师父一人,后面师父听说我和小妹在山下无依无靠,就将我们收为弟子。

    平日里我们帮师父打扫道观,吃喝全都是在山上,师父除了传我们道法之外,还传授了我们一些拳脚功夫,平日里我们除了在山上干活、练功外,也能下山回家看看,倒是自由的紧。只不过我生性好动,这将近两年来,师父传授的武艺我半成都没学到。”

    (陈硕真和其小妹皆为女儿之身,却被一老道收为弟子,看似不合常理,但细想之下也能说得通。“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是一个崇尚男女平等的宗教,即便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盛行的时代也是如此,道教典籍《太平经》有云:“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

    道教认为女性的阴柔之美符合道教的上善如水的思想理念。所以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有很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仙,例如后土娘娘、斗姆元君等,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女道士,比如说晋代的女道士魏华存,又称“南岳夫人”、“紫虚元君”)

    听陈硕真说罢,李泽轩不由一阵恍然,按照史书记载,永徽四年,清溪县将会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百姓民不聊生,卖儿鬻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届时,陈硕真会因为不忍看见乡亲们受苦而偷偷打开东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结果被东家发现,捆绑起来,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

    之后,乡亲们将陈硕真救了出来,为逃避官兵的搜捕,陈硕真逃入三县交界处的覆船山。覆船山又名铁围山,陈硕真隐迹在深山中,装扮成了道姑模样,一边疗养身体,一边利用道教来发展信徒,称自己见到太上老君,并被收为弟子,还说自己是九天玄女下凡,号称赤天圣母,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就这样陈硕真手下网罗的信徒便越来越多。

    因此,历史上陈硕真之所以能造反称帝,其实就是因为她假借道教之名,“装神弄鬼”,大肆发展教众,只是李泽轩却没料到原来陈硕真在很小的时候就受过道家文化的熏陶,也难怪这丫头长大了能凭借“装神弄鬼”之术发展那么多教众了!

    “那你师父现在如何了?你为什么要离开清溪县、来长安呢?”

    沉默许久,李泽轩收回了思绪,然后面色复杂地看向陈硕真,开口问道。

    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他的成功有偶然,但也有必然!就凭借着陈硕真这种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她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李泽轩一点都不奇怪!虽说这个“大事业”很快就被朝廷给镇压了,但陈硕真这个人还是很值得敬佩的!

    听李泽轩询问天玄子近况,陈硕真眼圈一红,泫然若泣道:

    “师父……师父他两个多月前便仙逝了,我和小妹安葬好师父后,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后来听村里的老夫子说,长安蓝田县有个炎黄书院,今年新开设了一个医学院,面向全大唐招收学生,只要能通过七月十五招生考试的,皆可进入炎黄书院学习,成绩优异者,还能获得上百贯的奖学金。

    我之前跟随师父在山上修道,师父也传授了我一些医术,便想着反正在村里也没有亲人了,倒不如带上小妹来这里碰碰运气,要是真能考上炎黄书院,那我和小妹以后的生活便有着落了,若是考不上,我便去做工养活小妹,长安城这边有钱人多,我一定能挣到钱的!”

    说罢,陈硕真用力握了握拳,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在和李泽轩表明决心。

    这个女孩儿非常要强!

    这是陈硕真此时给李泽轩最为直观的感受。

    也是,如果陈硕真不要强,以后怎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呢?

    不过,与此同时,李泽轩的内心也有些复杂,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来说,陈硕真在三十岁之前是不可能到过长安城的,可是现在,仅仅**岁的陈硕真就孤身一人带着胞妹来到了长安,还想参加炎黄书院医学院的入学考试,那她以后还会不会为了乡亲父老打开地主家的粮仓?还会不会发展教众,起义造反呢?历史的进程很有可能从此而被彻底改写!

    但话又说回来,谁能想到声名赫赫的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如今竟然为了学一门手艺养活家人,而来到蓝田县这边准备参加炎黄书院医学院的招生考试呢~?

    忽然,李泽轩想起一事,对陈硕真问道:“所以你刚来长安城不久,就去骗了青雀,就是当今魏王一百贯钱?”

    他说的自然就是之前陈硕真帮助李泰揭穿渡厄的仙术骗局,并以此索取后者一百贯钱好处费的事情。

    “什……什么叫骗?我那明明是凭借聪明才智挣的钱好吗~?”

    闻言,陈硕真顿时就跟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她撅着小嘴、一脸不满道。

    “凭借聪明才智挣的钱?”

    听到这句话,李泽轩不由一阵无语,但严格来说,其实这话的确没毛病,于是他忍不住摇头失笑道:“呵呵!也罢!能看出渡厄的仙术骗局,你的确很有本事!不过你现在都挣了一百贯了,你们姐妹俩应该很长一段时间都衣食无忧了吧?”

    按照大唐当今的物价,一百贯钱可算是一笔巨额财富了,绝对够一个普通的人家二三十年都衣食无忧了,猛然得到这么大的一笔巨款,按理说陈硕真完全没必要走考取炎黄书院这条路了,但今天陈硕真既然出现在云山脚下,就说明她并没有完全放弃这条路。

    “侯爷,您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了!一百贯钱哪里够用,先前我和小妹在村子里吃遍百家饭,这些恩情可都是要还的,我还要给师父修缮道观、修建一座灵堂,这些可都要钱啊!再说,我陈硕真岂是那种坐吃山空、目光短浅之人?在这个世上,只有拥有一身技艺,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饿不死!所以我一定要参加炎黄书院医学院的招生考试,并且一定要考进去!今天我就是提前过来认路的!”
1...888889890891892...9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