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推塔天王
“汉王殿下当初掌柜出身,莫非还忘不了自己的本业……”
“住口!”戴胄当即喝断说话的大理寺官员。
这家伙不是在找死吗?
对赵辰说这样的话?
皇帝也是皱眉,大理寺官员如此羞辱赵辰,那就是在羞辱他这个皇帝。
若非赵辰流落在外,也不至于在长安开个酒馆。
这人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在笑话赵辰,而且也是在笑话他这个皇帝。
“赵尚书,因为俸禄一直发不出来,所以大家难免有些怨气,还请赵尚书莫要将方才的话放在心上!”戴胄开口,为方才说话的官员求情。
赵辰只是微微一笑。
他从来没觉着行商有什么不好。
虽然是在高低价之间赚取差价,但也是因为商人的存在,各地的资源才得以流通。
没有商人,整个大唐的经济就是一潭死水。
“我是不在乎,你们若是觉着,赚钱是一件寒碜的事情,可以选择在这里,或者去与陛下索要俸禄。”
“我无所谓,反正饿着的人,又不会是我。”赵辰摆手,笑着说完便是转身就走。
赵辰的过度让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大理寺官员只以为自己说上赵辰两句,赵辰就会帮忙想着其他办法。
毕竟赵辰是户部尚书,俸禄的事情,他也得想办法不是。
可没想到……
戴胄也是一脑袋懵,赵辰这就给他们出完主意了?
皇帝亦是皱眉,赵辰的法子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这些大理寺官员,未免也太“清高”了些。
“朕现在还想着如何弄到五十万贯银钱,以赈济河东,俸禄,今年年内应该是不会有的。”
“你们自己想办法!”皇帝留下两句绝情的话,也是转身离去。
一众大理寺官员彻底懵了。
这跟他们想的可不一样。
赵辰走了不说,皇帝也直接跟他们尥蹶子。
说来说去,就是没钱。
没钱,拿什么发俸禄?
没有俸禄,他们这些人岂不是要饿死?
在所谓的尊严与生死之间,还是有大理寺官员选择了后者。
“陛下,汉王殿下,等等臣,臣愿意出去赚钱。”有大理寺官员追了上去。
没办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就算是行商,又有什么不好。
只要能赚钱,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还有这样的好事
有人带头,自然是有人会跟着一起追上去。
不一会,近百名大理寺官员,全都追了过去。
即便是有人被逼无奈,但现实更让他们没有选择。
“戴少卿,还请您与汉王殿下说说好话。”
“我们愿意听他的安排,只要能赚到养家糊口的钱。”
有官员开口求着戴胄帮忙说好话。
戴胄是很想给这些家伙一拳的。
方才好好说话不就好了,阴阳怪气之后,还要他戴胄去舔着脸求情?
若非是看在同僚的情面上,戴胄定是拂袖而去。
但此刻,戴胄还是走到赵辰面前,陪笑道:“赵尚书,今日还是要麻烦你,某代他们与赵尚书赔罪。”
说罢,戴胄便是与赵辰深深拱手。
“赵小子,算了,就当是帮朕一个忙。”皇帝也是开口劝着赵辰。
皇帝也不能真让这些大理寺官员饿死了。
但他如今确实是拿不出来钱!
赵辰回过头,看着身后一众人期待的望着自己,招了招手,说道:“跟我来吧。”
……
皇帝与一众大理寺官员都跟在赵辰身后。
走着走着,众人才发现,他们竟然来到了东市的忘忧书局门口。
忘忧书局外面,排了很长的一支队伍,他们都是来书局买书的。
队伍里,有穿着破烂的穷苦百姓,也有衣着华丽的富人管家。
“我们来这是干嘛?”
“不会是让我们来排队吧?”
“要紧紧是来排队那也还算好,可别是让我们来卖书的。”
大理寺官员有些紧张。
他们此刻可都是穿着大理寺官服,要是站在这里帮忘忧书局卖书。
那可真成了笑话!
街上的百姓们也看到了这些穿着官服的大理寺官员。
见他们站了这么多人,肯定也是好奇的很。
“诶,看他们的穿着,似乎都是大理寺的官员,他们怎么来这了?”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啊,那位不是大理寺少卿戴胄戴少卿吗?”
“怎么他也在这里?”
“会不会是忘忧书局出什么大事了?”
“不会吧,忘忧书局背后可是汉王殿下,怎么会出事?”
“也是,那他们这么多人来这,是干什么?”
百姓们好奇,戴胄他们也是一脸的迷茫。
他们可不清楚,这走着走着,赵辰怎么就把他们带到此处了?
偏偏赵辰还让他们在这里等,而后自己倒是跟皇帝一起进了忘忧书局里面。
留下他们这些人在这里被各种奇怪的木瓜膏盯着。
“诸位,今日有一个好消息。”
众人正小声议论着,便见忘忧书局的掌柜突然走出来,笑着与众人喊道。
百姓皆看过去,大理寺的一众官员也是看过去。
“诸位也都看到了,今日我们现场来了一些特别的人。”忘忧书局掌柜的看向大理寺一众官员。
百姓也是看过去。
唯独大理寺官员们此刻感觉自己面上臊的通红。
但凡他们有办法,也不会来到此处。
“对,就是大理寺的官员们。”
“也许很多人就会问了,大理寺的官员们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这就是老朽要告诉诸位的好消息。”
“大理寺作为审理刑狱案件的部门,大理寺官员们更是对我大唐刑律熟知于心。”
“为此,皇帝陛下准备在国子监,招收一批学子,这批学子,只要其三代没有下过大狱,都有资格进入国子监。”
“成为未来大理寺衙门的候选人。”
“而我们眼前的大理寺官员,就是他们的先生。”忘忧书局掌柜的说着。
场面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进入国子监,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且,现在还有这些大理寺的官员们亲自教导。
能成为大理寺官员的学生,可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此次学子想要进入国子监,竟然没有任何的身份要求。
只要他三代之内的人,没有人蹲过大狱就行。
这也就意味着,士农工商,无论是谁,都是有资格进入其中的。
“还有这样的好事?”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之前的长安军事学院,我家小子就差一点进去了,这次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得好好听听,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不能错过。”
百姓们面露喜色。
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分明就是恩典。
“还好,只是让我们当先生,之前还以为……”
大理寺官员们也纷纷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让他们上街叫卖,那就没什么大事。
教学子们律法,倒是问题不大。
以后若是有一两个出息的家伙,说不定还能光耀门楣不是!
大理寺官员此刻也是面露笑容。
戴胄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忘忧书局里面,皇帝望着赵辰,他有些不太明白赵辰这种做法。
“赵小子,你准备招多少学子?”
“大理寺官员们,可是有一百来人,一人得教授多少个?”
“还有,你这个钱……”皇帝开口,与赵辰问道。
“国子监每年招收的士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都是无用之人。”
“每年浪费那么多资源去培养他们,不如培养出一些专门的人才。”
“比如大理寺培养学子学习律法,审理刑狱之事。”
“户部培养学子识帐、记账、查账之法。”
“这叫做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将来就算是朝廷缺人,我们也可以随时找到补缺之人。”
“至于陛下说的招收多少学子,我准备是一名先生,教授八名学子。”
“而这八名学子,士农工商,皆占其二。”
“钱的话,自然是从学子的束脩扣除,商人有钱,且地位最末,可以让他们多交钱,用以先生们的薪水以及留存国子监的盈余。”
“至于其他三者,满足他们日常生活学习所需就是。”赵辰与皇帝缓缓说着自己的想法。
皇帝张着嘴,他觉着赵辰的脑子肯定不是什么正常人的脑子。
不然怎么会想出如此巧妙的法子。
既解决了大理寺官员的俸禄问题,又给大唐储备了专业的人才,还特么可以多少剩余一些钱到其他地方。
“臭小子,你可真是个天才。”皇帝猛地一拍赵辰的肩膀,却是被赵辰一闪,一巴掌打在前面的桌子上。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赵尚书还是小心一些
皇帝疼的嗷嗷叫,却是也没找赵辰的麻烦。
毕竟赵辰可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但皇帝也是有担心的。
比如所谓的让商人多出钱,那到底是多出多少呢?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计算出来的。
“赵小子,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商人学子的名额,毕竟只有二百来人。”
“他们所需要的交的束脩,你准备要多少?”皇帝与赵辰问道。
他是担心赵辰要价太低,可能还不够大理寺官员的俸禄。
可若是要价太高,那些商人不愿意给那么多钱怎么办?
这东西,可是很难把控好。
“这东西,就要看那些商人们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若是他们愿意,为此一掷千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赵辰笑着说道。
赵辰的意思很明显,这两百个商人学生的名额,那就得交给那些商人们自己斟酌。
而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的大商。
“对了陛下,就算是我们现在这样做,一两天的时间里,也没有办法拿到钱。”
“所以我准备从自己这里拿出一千贯来,先给他们垫上,当然,这是要利息的。”
“等半个月后我们收回了钱,你们需要还我两千贯,如何?”赵辰再次开口,与皇帝说道。
皇帝愣了片刻。
他觉着赵辰的术算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赵小子,你没事吧,借一千贯,半个月后,就要还两千贯,你这是抢钱呢?”皇帝皱眉。
这种赚钱的生意,赵辰是做的真好。
“不过是多了一千贯而已,陛下想一下,若非是我想出来这个法子,大理寺的官员们都去逼宫了吧。”
“陛下还能安然的站在这里?”
“我这多拿一千贯的辛苦费,不过分吧?”赵辰与皇帝问道。
平心而论,赵辰拿一千贯想辛苦费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毕竟没有赵辰,大理寺的官员此刻怕是已经跟他这个皇帝眼瞪眼了。
但皇帝就是觉着,赵辰这小子有些太过分。
明明那么的有钱,还要跟他争这么一点点的好处。
简直就是可恶。
“你小子那么多钱,干嘛还这么贪心?”皇帝看着赵辰,有些不解。
赵辰却是笑了笑,与皇帝摆摆手,转身走了出去。
……
大理寺的官员拿到了他们两个月的俸禄。
对赵辰那是一个感恩戴德。
虽然说之后要给学子们授课,但于他们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要不是让他们上街叫卖,不让他们把脸面丢了,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
当天晚上,戴胄就带着几个大理寺官员来也赵辰道谢。
于戴胄而言,赵辰可是他们大理寺的救星。
要不是赵辰,他们大理寺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安定的下来。
与赵辰道完谢之后,其余的大理寺官员离开,戴胄倒是留了下来。
在赵辰面前坐下来,戴胄再次与赵辰拱手说道:“今日之事,多谢赵尚书了。”
“若非赵尚书想出办法来,今日还不一定是什么情况。”
对于戴胄的道谢,赵辰是接受的。
皇帝那家伙不懂好人心,戴胄还是清楚的。
“大家都是同僚,能帮的地方我是会帮忙的。”
“虽然说让大理寺官员谋了一份来钱的路子,但还是提醒戴少卿一句。”
“千万千万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不然一条好路走岔了,可能接下来就是死地。”赵辰与戴胄嘱咐着。
作为大理寺少卿,戴胄自然是明白赵辰这话的意思。
赵辰帮大理寺的官员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若是他们一个劲的把心思放在搞钱上。
甚至是腐败起来,那最后倒霉的,还会是他们。
“赵尚书放心,只要某还在大理寺,就必定不会让此事发生。”戴胄点头与赵辰保证。
赵辰没再说这事。
只要戴胄明白,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也不能怨他赵辰。
“关于商人学子的名额,半个月后将会在长安军事学院进行拍卖。”
“一个名额是多少钱,我自己也不清楚。”
“戴少卿若是有兴趣,可以到时候过去看看。”赵辰说起半个月之后商人学子名额的事情。
既然是要拿商人学子名额赚一笔钱,当然要把这个消息通知给更多的人。
赵辰原本是想等一个月之后,但想着毕竟事关人才的储备,若是弄的太难看,恐怕让百姓心寒。
所以才只推迟了半个月。
而这半个月,士农工都要经过大理寺的考校,才能最终确定谁可以进入国子监。
“赵尚书邀请,戴胄敢不应矣?”
“倒是赵尚书,今日之事恐在朝堂掀起风浪,明日的朝会,赵尚书还是小心一些。”戴胄与赵辰提醒一句。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支持赵辰的主意。
便是大理寺的一部分官员,他们若非是实在没了办法,也不会答应这事。
士农工商,可远远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商人若是被开了这样的头,日后怕是会有更多的想法。
而朝中的大臣,他们也不会同意。
“多谢戴少卿提醒。”赵辰笑笑。
……
皇帝回了皇宫。
看着皇帝额头上的药包,长孙皇后也是一阵嘘寒问暖。
皇帝可不会说自己是半夜跑赵辰房间外,结果被赵辰一闷棍敲晕过去。
便只说自己是晚上不小心撞到树,引得长孙皇后好一阵责怪。
“观音婢,今日长安城的事情,你可听说了?”皇帝与长孙皇后问起。
长孙皇后点点头,她当然是听说了此事。
让大理寺的所有官员,每人教授八名学子。
而这八名学子,竟然还包括商人子弟。
自古朝廷便是重农抑商,如今招收的学子之中,竟然还包括商人子弟。
这岂不是意味着,以往的士农工商的身份高低,如今全都是一样?
商人子弟也可以进到国子监学习,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听说了,陛下是不是有些冲动了?”长孙皇后与皇帝问道。
若是寻常的时候,长孙皇后绝对不会这样问皇帝。
但这件事情,影响实在是太大。
若是将来商人子弟也可以进入朝堂为官,这天下人岂不是全都去经商。
哪里还有人愿意去从事劳动生产?
听到长孙皇后都这样说,皇帝心里难免也是担心起来。
明日的朝会,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敢问陛下,可有此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
照在太极殿的大门上。
殿门打开,百官皆是鱼贯而入。
今日的朝臣,面色全都是有些难看。
昨日发生的事情,已经让他们感到一股深深的危机感。
商人子弟,也可进入国子监学习。
这已经违背了自古以来的规矩。
想到这等事情即将要发生,不少官员的心情就变得愈发沉重。
皇帝过来的时候,百官已经列好了队伍。
说完上朝,皇帝还没问话,便有官员走出来。
“陛下,臣听闻昨日,户部尚书赵辰在忘忧书局门口,与长安城的百姓说,我大唐国子监准备招收一批大理寺储备学子。”
“敢问陛下,可有此事!”国子监的官员走出来,与皇帝质问道。
国子监是大唐的人才储备库,虽然先前有长安书院,后又有长安军事学院。
但说起来,这些都并未严重影响到国子监在大唐的教育地位。
可昨日赵辰说,让大理寺的官员招收一部分学生进入国子监。
这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国子监招收士子,都有他们自己的规矩,赵辰开口就破坏规矩,那谁能同意。
显然,此事当然得通过皇帝,皇帝必然也是知道。
皇帝点头,此事是没办法瞒住的,昨日赵辰与他说了之后,皇帝就已然清楚。
“不错,确有此事。”皇帝点头。
太极殿官员面沉似水。
“国子监掌天下教育,陛下与户部尚书一同让大理寺一众官员招收学子。”
“陛下当国子监何在?”
“陛下当我国子监官员是什么?”国子监的官员愤而说道。
“个人事小,家国事大,户部尚书竟然说,要让商人之流,也可参与大理寺人才储备选拔。”
“商人低贱,自古道理,陛下此举,分明是要颠覆纲常。”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严惩户部尚书赵辰。”国子监官员喊道。
他的话音刚落,国子监的大小官员便是齐齐喊道:“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严惩户部尚书赵辰。”
皇帝皱眉,还没等他说话,便又是一大群官员走出来。
“陛下,其他的事情可以商量,但是商人子弟绝对不可以进入国子监。”
“商人子弟绝对不可以进入国子监。”
半个朝堂的官员都与皇帝如此喊着。
大家都很清楚,所谓不让商人子弟进入国子监,不过是为了维护他们这些人的利益罢了。
商人有钱,若是将来他们的子弟进入朝堂,有钱有权,权钱勾结,他们这些人的后辈,如何斗的过他?
如今的官员,他们基本上都是士子出身。
自然不想出现其他出身的人进到官场来。
戴胄站在队伍之中,见一众人如此反对,不免的将目光看向赵辰。
昨日他就与赵辰提醒了,但是不知道,赵辰有没有办法应对如今的局面。
要是应付不了,之前所说的大理寺人才储备战略可就破产了。
皇帝当然明白这些官员为何如此反对商人子弟入学。
说句心里话,皇帝也担心商人子弟未来会影响朝堂的局势。
但建起人才储备库,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商人子弟怎么了,在很多的方面,他们有着更好的条件。
大唐需要往前走,而不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赵辰,你有什么想说的?”皇帝看向赵辰,问道。
百官反对,皇帝没办法一锤定音的拒绝。
此刻也只好把目光看向赵辰。
若是赵辰有法子,此事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若是赵辰没法子,此事也就到此结束。
皇帝问赵辰的意见,百官皆是把目光看过来,不少人的神色有些不善。
若非是赵辰,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赵辰这样做,无疑是在与他们作对。
在百官的注视下,赵辰往前走了一步,回过头来,看向一众群情激奋的官员。
道:“诸位都说,商人子弟不应该出现在国子监,那么我问诸位一句。”
“有教无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百官皱眉,他们都没想到赵辰会搬出圣人言论。
“赵尚书,孔圣人的有教无类,与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分析。”沉默片刻,有国子监官员与赵辰反驳道。
赵辰笑笑,说道:“有教无类,说的是,只要来的人,他们有求学的心思,不管他们的出身如何。”
“我们都应该要传授他们知识。”
“商人怎么了?”
“若非是他们,诸位可以吃到北海的鱼、南方的荔枝、西域的香料?”
“匠人怎么了?”
猜你喜欢